[元宵]教学设计

《元宵》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昨晚有哪些同学已去看课文里的花灯了?(生举手)

师:谁愿意读读课文,带领大家一起再去看看美丽的花灯?(指名读。生评。)

生:他的声音很洪亮。

生:他把灯(dēng)读成(dēn)了。

师:你听得很认真。同学们一起把灯(dēng)读三遍。(全班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说记“灯”字的方法。)

三、认识字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

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

师:我们看到的第一盏花灯是什么?

生:吐泡泡的“金鱼”。

师:鱼用什么吐泡泡?

生:嘴,和口有关。

师:我们应该怎样记“吐”字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吧!(生讨论)

生:鱼用嘴吐泡泡,“吐”就是“口”字旁,口+土就是“吐泡泡”的“吐”。

师:讲得很好!泡泡的“泡”字呢?

生:泡泡是水,“泡”字就是三点水偏旁,三点水加“包”就是“泡”pào。

(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

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

师:我们看到的第二盏花灯是什么?

生:眨眼睛的“猴子”。

师:谁能用记“吐”字的方法来记“眨”字呢?

生:“眨”的是眼睛,所以是“目”字旁,然后„„(学生说不出来)

(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

生:右边上面的“横撇”像我们的上眼皮,“点”像眼珠子,“Z”像下眼皮和眼皮下面一动一动的肌肉。

师(惊喜地):你们真棒!(接着出示卡片“眨眼睛”,学生很快说出“睛”就是目+青。)

师:请侯×同学写出自己的姓:“侯”,大家来认识“侯”字。(侯×开始书写,学生很快记下了“侯”字的写法和读音。)

师:同学们请看课文,姓侯的“侯”与猴子的“猴”有什么不同?

生:姓侯的“侯”偏旁是单立人(亻),猴子的“猴”是反犬旁,反犬旁加上“侯”字。

师:你的观察很仔细,说得很好。这两个字音同,形、义不同。

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

师:看完了“金鱼灯”和“猴子灯”,还有什么花灯呢?

生:还有走马灯,里面还有“猫”在追“老鼠”呢!

师:对,你们知道什么是“走马灯”吗?

生:“走马灯”就是会转的灯。

师:你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电视里看到的。

师:你真是爱学习、会观察、很用心的好孩子。

师:看来看电视也能学到不少知识,你们要向××同学学习,多学课外知识,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4.看第四盏花灯。

师:我们再看看这里还有什么灯。

生:荷花灯!

生:“荷花灯上立蜻蜓”,意思是说灯上有一只蜻蜓。

师:说得好。蜻蜓飞来飞去,常在荷叶、荷花上停留。这盏灯模拟了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5.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看花灯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生:金鱼、猴子、小猫、老鼠、蜻蜓。

师:这些动物花灯真是太有意思了,它们还会动。“金鱼”花灯会干什么?

生:吐泡泡。(板书:金鱼――吐)

师:“猴子”花灯会干什么?

生:眨眼睛。(板书:猴子――眨)

师:小猫在干什么?

生:追老鼠。(板书:小猫――追)

(学生认识“追”。讨论后记住字形。)

师:“荷花”灯上有什么呢?

生:立着蜻蜓。(板书:蜻蜓――立)(学生认识“立”)

师:我们今天看到的花灯可真不少,而且还会动,我们看看作者看了花灯的感受是什么?(生读“各种彩灯真奇妙”一句,认识“各”“彩”“奇”。学生讨论,想办法记祝)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花灯,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也想做个花灯!

师:看看作者和你的想法一样吗?(生读课文最后一句:“明年我也做花灯。”)

师:同学们光顾着高兴了,知道是什么时候看花灯吗?

生:元宵夜!

(生认识“夜”,自己讨论,记装夜”字。)

师:元宵夜大家都出来看花灯了,外面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齐读)“大街小巷人欢腾。”

四、熟读课文

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

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

五、再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

七、板书设计

看花灯人欢腾

金鱼吐↑

猴子眨真奇妙

小猫追↓

蜻蜓 立 做花灯

〖教学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一开始就检查预习情况,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记忆生字,降低了认字的难度,提高了认字效率;在让学生认识“眨”和“猴”时,采取了特殊的方法,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在授课方式上,没有机械地按照课文顺序来进行,而是由“去看花灯”感受到花灯的多、奇妙和大街小巷的热闹,学完了整篇课文。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内容,学习兴趣更浓一些。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新字词,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安排了认字竞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知识,真的是“一举两得”。布置作业,让学生动手去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板书设计用四个动词突出花灯的奇妙,使学生体会动词的作用;花灯的奇妙使得大街小巷人欢腾,将诗歌内容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学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元宵》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元宵节》,大家来说说元宵节人们在干什么?(吃汤圆)“汤圆”的“圆”是什么意思?(团圆的意思)既然大家都团圆了,咱们再一起去看看元宵节最好玩的花灯吧!(好)(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师:昨晚有哪些同学已去看课文里的花灯了?(生举手)

师:谁愿意读读课文,带领大家一起再去看看美丽的花灯?(指名读。生评。)

生:他的声音很洪亮。

生:他把灯(dēng)读成(dēn)了。

师:你听得很认真。同学们一起把灯(dēng)读三遍。(全班读。同桌互读,纠正读音。说记“灯”字的方法。)

三、认识字词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走进花灯的世界吧!(生齐读课文)

1.看第一盏花灯,认识“金”、“吐”、“泡”。

师:我们看到的第一盏花灯是什么?

生:吐泡泡的“金鱼”。

师:鱼用什么吐泡泡?

生:嘴,和口有关。

师:我们应该怎样记“吐”字呢?同学们,讨论一下吧!(生讨论)

生:鱼用嘴吐泡泡,“吐”就是“口”字旁,口+土就是“吐泡泡”的“吐”。

师:讲得很好!泡泡的“泡”字呢?

生:泡泡是水,“泡”字就是三点水偏旁,三点水加“包”就是“泡”pào。

(师出示词语卡片“金鱼”,先认“鱼”,再读文中句子,认“金鱼”这个词,最后认“金”字。)

2.看第二盏花灯,认“眨”、“睛”、“猴”。

师:我们看到的第二盏花灯是什么?

生:眨眼睛的“猴子”。

师:谁能用记“吐”字的方法来记“眨”字呢?

生:“眨”的是眼睛,所以是“目”字旁,然后„„(学生说不出来)

(师“眨眼睛”,并让学生认真观察,进行讨论。)

生:右边上面的“横撇”像我们的上眼皮,“点”像眼珠子,“Z”像下眼皮和眼皮下面一动一动的肌肉。

师(惊喜地):你们真棒!(接着出示卡片“眨眼睛”,学生很快说出“睛”就是目+青。)

师:请侯×同学写出自己的姓:“侯”,大家来认识“侯”字。(侯×开始书写,学生很快记下了“侯”字的写法和读音。)

师:同学们请看课文,姓侯的“侯”与猴子的“猴”有什么不同?

生:姓侯的“侯”偏旁是单立人(亻),猴子的“猴”是反犬旁,反犬旁加上“侯”字。

师:你的观察很仔细,说得很好。这两个字音同,形、义不同。

3.看第三盏花灯,认知“走马灯”。

师:看完了“金鱼灯”和“猴子灯”,还有什么花灯呢?

生:还有走马灯,里面还有“猫”在追“老鼠”呢!

师:对,你们知道什么是“走马灯”吗?

生:“走马灯”就是会转的灯。

师:你真聪明!你怎么知道的?

生:我从电视里看到的。

师:你真是爱学习、会观察、很用心的好孩子。

师:看来看电视也能学到不少知识,你们要向××同学学习,多学课外知识,使自己变得越来越聪明。

4.看第四盏花灯。

师:我们再看看这里还有什么灯。

生:荷花灯!

生:“荷花灯上立蜻蜓”,意思是说灯上有一只蜻蜓。

师:说得好。蜻蜓飞来飞去,常在荷叶、荷花上停留。这盏灯模拟了自然界的一种现象。

5.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看花灯都看到了哪些小动物?

生:金鱼、猴子、小猫、老鼠、蜻蜓。

师:这些动物花灯真是太有意思了,它们还会动。“金鱼”花灯会干什么?

生:吐泡泡。(板书:金鱼――吐)

师:“猴子”花灯会干什么?

生:眨眼睛。(板书:猴子――眨)

师:小猫在干什么?

生:追老鼠。(板书:小猫――追)

(学生认识“追”。讨论后记住字形。)

师:“荷花”灯上有什么呢?

生:立着蜻蜓。(板书:蜻蜓――立)(学生认识“立”)

师:我们今天看到的花灯可真不少,而且还会动,我们看看作者看了花灯的感受是什么?(生读“各种彩灯真奇妙”一句,认识“各”“彩”“奇”。学生讨论,想办法记祝)

师:看了这么多美丽的花灯,你有什么想法呢?

生:我也想做个花灯!

师:看看作者和你的想法一样吗?(生读课文最后一句:“明年我也做花灯。”)

师:同学们光顾着高兴了,知道是什么时候看花灯吗?

生:元宵夜!

(生认识“夜”,自己讨论,记装夜”字。)

师:元宵夜大家都出来看花灯了,外面是什么样的景象呢?

生:(齐读)“大街小巷人欢腾。”

四、熟读课文

1.教师领读课文。(提醒学生“吐”“眨”“追”“立”这四个字要读重音。“真”要拖长音。)

2.生练读课文。齐读。教师指导后再读。挑战读。

五、再认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以小组为单位认读,评出“优胜小组”。

2.指名认读生字卡片,评出“优胜个人”。

3.全班齐读生字卡片。

六、布置作业

发挥想像力,把自己喜欢的花灯画下来。明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花灯最好看。

七、板书设计

看花灯人欢腾

金鱼吐↑

猴子眨真奇妙

小猫追↓

蜻蜓 立 做花灯

〖教学后记〗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本课一开始就检查预习情况,从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听的习惯,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引导学生理解、认识、记忆生字,降低了认字的难度,提高了认字效率;在让学生认识“眨”和“猴”时,采取了特殊的方法,是本堂课的一个亮点。在授课方式上,没有机械地按照课文顺序来进行,而是由“去看花灯”感受到花灯的多、奇妙和大街小巷的热闹,学完了整篇课文。这样便于学生理解内容,学习兴趣更浓一些。在教学过程中训练学生有节奏地朗读课文 ,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记住新字词,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安排了认字竞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巩固了知识,真的是“一举两得”。布置作业,让学生动手去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像力。板书设计用四个动词突出花灯的奇妙,使学生体会动词的作用;花灯的奇妙使得大街小巷人欢腾,将诗歌内容清晰地展现在眼前,使学生体验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相关内容

  • 大班社会活动元宵节说课稿
  • 元宵节说课稿 <元宵节>我安排在大班春季学期的社会活动,幼儿刚过完元宵节,对元宵节会有一些印象.活动通过视频,猜灯谜.做汤圆.唱儿歌等活动真切自然地表现出元宵节浓厚的节日气氛.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情感.我针对幼儿所处的环境--教室.走廊.各个活动区域.主题墙,进行了布置和装饰.让 ...

  • 故乡的元宵
  • <故乡的元宵>教学设计 远程教案13-14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乡土气息非常浓的文章.以故乡元宵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讲述了自己儿时过元宵节时的情景.简略介绍了元宵节白天街上的场景,重点描写了夜晚过灯节的情景.字里行间流露着对故乡的眷恋与热爱.文章条理清晰,首尾照应,结构严谨. 教 ...

  • 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设计
  • <元宵节里挂彩灯>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2节课<元宵节里挂彩灯> 二.设计思想: 五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有了一定的掌握,能够运用造型表现,设计应用等综合能力制作彩灯.通过故事,影视作品,文学作品对我国传统的节日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通过本 ...

  • 小班元宵节年级组大活动方案
  • 闵行区春申景城幼儿园 2012 学年第一学期 中国传统文化体验课程组元宵节活动方案 活动名称:元宵亲子活动 活动形式: 活动目标: 1.知道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初步了解元宵节人们的活动和特别的食品--元宵; 2.愉快地参与元宵节各种活动,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 年龄段:小班 √ ) 幼儿( ) 亲子( ...

  • 第15课元宵节里挂彩灯
  • [人教版]元宵节里挂彩灯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二.讲授新课: 1.导入: 引导学生欣赏各种花灯图片,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1)花灯美吗?为什么美? (2)各有什么特点? (3)你还见过什么样的花灯? 2.新授: 请学生说说元宵节的来历及有关元宵节的传说: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q ...

  • 元宵节活动设计方案
  • 大一班元宵节活动设计方案 设计意图: 一年一度的元宵节就要来了,孩子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熟悉吗?元宵节人们都干什么呢?元宵节是怎么来的呢?元宵节人们都吃什么呢?元宵节赏花灯.猜灯谜,孩子都会喜欢吧,带着思索,一系列关于元宵节的活动映入我的脑海中. 一. 活动目标: 1, 让孩子了解元宵节的历史,萌发幼 ...

  • 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共8篇)
  • 篇一:大班元宵节主题活动方案 大班元宵节活动方案 一.设计思考 元宵节是我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又称"上元节"."灯节".民间正月十五闹元宵已有悠久的历史,它伴随人们迎来春天,是把节日习俗体现得最为彻底和典型的传统节日.在主题活动中,通过调查.参观.学习和表演 ...

  • 五年级美术上册元宵节里挂彩灯1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元宵节里挂彩灯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收集整理元宵节的相关资料,了解元宵节的风俗习惯. 2.利用废旧材料分组设计制作有特色的彩灯. 3.通过讲故事,做彩灯,猜灯谜等一系列活动感受元宵节的热烈气氛,培养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 1.设计制作有特色的彩灯. 2.组织猜灯谜活动感受节日的气氛 ...

  • 培智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备课
  • 第 一 单 元 备 课 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由两篇课文. <欢度春节>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了传统节日春节,主要讲了春节的风俗习惯,"我"家是怎样过春节的,表达了"我"过春节时的喜悦心情. <快乐元宵节>也是一篇讲读课文.课文讲的是传 ...

  • 元宵节教案2
  • 元宵节 教学目标: 1.识10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学习书写8个生字. 2.复习看拼音识字,学习多音字"正". 3.学习偏旁:方框. 4.有节奏地朗读课文,并会背诵. 5.进行热爱我国传统文化,重视家人亲情和亲近大自然的美好情愫的渗透教育,让学生更加热爱生活. 教学准备: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