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全大补汤促进重症脑损害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

  摘要:我院采用十全大补汤治疗重症脑损害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4例,鼻饲入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 重症脑损害气管切开术后 切口愈合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4-01   重症脑损害患者病情危重,往往合并不同程度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气管切开是抢救重症脑损害患者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常见重要手段。部分患者由于营养较差,留置管时间较长等原因,气切处愈合不良。我院采用十全大补汤治疗重症脑损害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4例,鼻饲入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例,治疗组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41.5岁;行手术4例,入院至气管切开平均时间为1~3d。对照组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4~55岁,平均年龄39.5岁;行手术3例,入院至气管切开平均时间为1~3d。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营养膳食,隔日1次刮匙处理瘘口周围,暴露新鲜组织,用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痰液污染胶布,影响胶布粘合力时随时更换),常规换药;并给予十全大补汤口服,处方如下:人参15g,白术30g,茯苓15g,当归20g,熟地黄20g,白芍15g,川芎10g,黄芪50g,肉桂15g,炙甘草15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至切口愈合。对照组仅使用营养膳食及隔日1次刮匙换药。   2 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4~7)d,对照组为(6~13)d。治疗组病人创面无肉芽过度增生,无继发性出血,创面消肿快、渗出少,愈合快。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长期昏迷和伤后误吸导致痰液无法咳出等原因导致呼吸障碍。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出现水肿,影响呼吸功能,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加重脑水肿,造成液循环障碍及脑代谢紊乱,从而恶性循环。因此,积极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对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控制肺部感染、减少死腔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部分患者气切处愈合不良也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   “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腑”。头部受伤后,脑络损伤、气血逆乱、周流不畅、瘀血闭阻于脑窍、脑之神明失养而昏迷,加之手术损伤人体的元气,皮肉受损,血络受伤,致病人气血津液亏虚。创面修复过程不仅与皮肤、肌肉有直接联系,更加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密不可分,创面愈合缓慢的原因主要为人整体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再局部气血亏虚,经络瘀阻为主。   十全大补汤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加黄芪、肉桂组成,是经典的扶正固本补益方剂,气血双补、助阳固卫。根据现代方剂药理研究证实[2],四君子汤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血糖,抗缺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造血、消化、吸收、代谢、抗炎等作用。其中,人参、黄芪是君药。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为补气第一要药,近年来发现其对皮肤病及老化、损伤有一定的治疗和修复作用[3]。黄芪补气生血,养心通脉,扶正祛邪,研究显示,黄芪促进血管再生,可能是通过改善组织缺血,促进血液循环,抑制内皮损伤和氧化应激,以及促进DNA合成。并且,黄芪能清楚活性氧和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酶活力等。实验显示,去人参、黄芪的方剂与十全大补汤原方相比,抗菌作用明显降低,说明人参、黄芪是十全大补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白术健脾益气,党参益气补脾,当归长于补血,熟地黄补血益阴,共为臣药;茯苓和中健脾,白芍养血敛阴,补而不滞,川芎行气活血,黄芪扶助正气,固卫益气之功更强,肉桂温血脉,行气和营之功更盛,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激发机体免疫力,共奏益气补血之效。临床应用观察表明,十全大补汤可促进肛痈、肛瘘手术后[4],食管与胃肠吻合口瘘切口愈合。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术不仅能够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排、吸出气道内分泌物以减少肺部并发症,且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改善通气,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患者气切口愈合不良,外治法是治其标。口服十全大补汤是治其本。气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全身免疫机能不全相关,十全大补汤能较好的提高患者的营养及免疫指标。应用此法,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医急症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JETCM.Sep.2008,Vo1.17,No.9   [2] 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23~427   [3] 刘本艳,段大航,李坦.人参有效成分对皮肤作用的研究现状[J].吉林中医药,2006,26(11):77   [4] 金艳玲.十全大补汤促进肛痈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2):173~174

  摘要:我院采用十全大补汤治疗重症脑损害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4例,鼻饲入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关键词:十全大补汤 重症脑损害气管切开术后 切口愈合 临床观察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4-0314-01   重症脑损害患者病情危重,往往合并不同程度急性呼吸功能障碍,是造成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1]。气管切开是抢救重症脑损害患者改善呼吸功能,保持呼吸道通畅的一种常见重要手段。部分患者由于营养较差,留置管时间较长等原因,气切处愈合不良。我院采用十全大补汤治疗重症脑损害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14例,鼻饲入药,取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0月~2013年8月我院重症颅脑外伤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愈合不良患者8例,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例,治疗组男性2例,女性2例;年龄17~56岁,平均年龄41.5岁;行手术4例,入院至气管切开平均时间为1~3d。对照组男性3例,女性1例;年龄14~55岁,平均年龄39.5岁;行手术3例,入院至气管切开平均时间为1~3d。两组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给予营养膳食,隔日1次刮匙处理瘘口周围,暴露新鲜组织,用蝶形胶布将创缘拉拢(痰液污染胶布,影响胶布粘合力时随时更换),常规换药;并给予十全大补汤口服,处方如下:人参15g,白术30g,茯苓15g,当归20g,熟地黄20g,白芍15g,川芎10g,黄芪50g,肉桂15g,炙甘草15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至切口愈合。对照组仅使用营养膳食及隔日1次刮匙换药。   2 结果   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为(4~7)d,对照组为(6~13)d。治疗组病人创面无肉芽过度增生,无继发性出血,创面消肿快、渗出少,愈合快。   3 讨论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长期昏迷和伤后误吸导致痰液无法咳出等原因导致呼吸障碍。重型颅脑损伤后脑组织出现水肿,影响呼吸功能,造成脑缺氧,进一步加重脑水肿,造成液循环障碍及脑代谢紊乱,从而恶性循环。因此,积极及时进行气管切开术,对维持正常呼吸功能、控制肺部感染、减少死腔有着重要意义。然而,部分患者气切处愈合不良也成为我们面临的重要难题。   “头为诸阳之会,精明之腑”。头部受伤后,脑络损伤、气血逆乱、周流不畅、瘀血闭阻于脑窍、脑之神明失养而昏迷,加之手术损伤人体的元气,皮肉受损,血络受伤,致病人气血津液亏虚。创面修复过程不仅与皮肤、肌肉有直接联系,更加与脏腑经络,气血津液密不可分,创面愈合缓慢的原因主要为人整体气血不足,脏腑功能失调,再局部气血亏虚,经络瘀阻为主。   十全大补汤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四物汤和四君子汤加黄芪、肉桂组成,是经典的扶正固本补益方剂,气血双补、助阳固卫。根据现代方剂药理研究证实[2],四君子汤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提高蛋白质的合成,降低血糖,抗缺氧,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促进造血、消化、吸收、代谢、抗炎等作用。其中,人参、黄芪是君药。人参大补元气,生津止渴,为补气第一要药,近年来发现其对皮肤病及老化、损伤有一定的治疗和修复作用[3]。黄芪补气生血,养心通脉,扶正祛邪,研究显示,黄芪促进血管再生,可能是通过改善组织缺血,促进血液循环,抑制内皮损伤和氧化应激,以及促进DNA合成。并且,黄芪能清楚活性氧和自由基,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酶活力等。实验显示,去人参、黄芪的方剂与十全大补汤原方相比,抗菌作用明显降低,说明人参、黄芪是十全大补汤中不可缺少的组成。白术健脾益气,党参益气补脾,当归长于补血,熟地黄补血益阴,共为臣药;茯苓和中健脾,白芍养血敛阴,补而不滞,川芎行气活血,黄芪扶助正气,固卫益气之功更强,肉桂温血脉,行气和营之功更盛,共为佐药;炙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相合,促进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分解和吸收,激发机体免疫力,共奏益气补血之效。临床应用观察表明,十全大补汤可促进肛痈、肛瘘手术后[4],食管与胃肠吻合口瘘切口愈合。   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早期气管切开术不仅能够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排、吸出气道内分泌物以减少肺部并发症,且可减少呼吸道无效腔,改善通气,提高动脉血氧饱和度。患者气切口愈合不良,外治法是治其标。口服十全大补汤是治其本。气切口愈合不良的发生与患者全身免疫机能不全相关,十全大补汤能较好的提高患者的营养及免疫指标。应用此法,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及家庭经济负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中医急症2008年9月第17卷第9期 JETCM.Sep.2008,Vo1.17,No.9   [2] 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23~427   [3] 刘本艳,段大航,李坦.人参有效成分对皮肤作用的研究现状[J].吉林中医药,2006,26(11):77   [4] 金艳玲.十全大补汤促进肛痈及肛瘘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12,32(2):173~174


相关内容

  • 外科学基本知识简答120题及答案(一)
  • 外科学基本知识简答120题及答案(一) 1.什么是无菌术,它包括哪些内容?灭菌和消毒有什么区别? 答:无菌术是针对微生物及感染途径所采取的一系列预防措施.内容包括灭菌,消毒法,操作规则及管理制度.区别是否消灭一切微生物. 2.什么是低钾血症,临床静脉补钾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血清钾<3.5mm ...

  • 气官切开术切口两种护理方法的对比研究
  • [摘要]目的:研究脑部外伤昏迷的病人做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护理方法的探讨.方法:通过2008.1月~2010.9月脑部外伤昏迷的病人50例,气管切开术后的切口护理,随机分成0.5%碘伏消毒组25例,75%酒精消毒组25例.观察时间为气管切开后至伤口愈合.结果:发现0.5%碘伏液护理切口可使感染发生率明 ...

  • 外科学考试重点整理打印版
  • CVP :6-12cmH 2O 颅内压:0.7-2.0kpa 颅腔容积1400ml 阑尾平均长5-9cm ,直径0.5cm 肝总管长7-9,直径均0.8(>1为异常) 胆汁500-1000(800-1200) 无菌术:由灭菌法.抗菌法.操作规则.管理制度组成 灭菌法:用物理方法消灭所有微生物 ...

  • 关于烧伤的创面护理措施
  • 关于烧伤的创面护理措施, 创面护理 创面处理原则是保护创面,减轻损害和疼痛,防止感染. 1.创面的早期处理:病人休克基本控制后,在良好的麻醉和无菌条件下应尽早进行简单性清创.清创顺序一般自头部.四肢.胸腹部.背部和会阴部顺序进行. 2.包扎疗法的护理:适用于四肢烧伤采用敷料对烧伤创面包扎封闭固定的方 ...

  • 普外科疾病诊断参考
  • 甲状舌骨囊肿. 诊断参考 [病史采集] 1.甲状舌骨囊肿为先天发育异常所致,多出现于5岁以前. 2.囊肿易并发感染,感染破潰或手术切开后形成瘘. 3.未发生感染时,一般无自觉症状,并发感染时,出现红肿热痛,破潰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甲状舌管瘘,可反复发作经久不愈. [体格检查] 1.囊肿多位于颈部正中舌 ...

  • 神经外科健康教育
  • 入院宣教 外三科病房,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我们护理服务的宗旨是本着爱心和奉献精神,尽职尽责,以人为本,视病犹亲,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安全的护理服务,满足不同病人住院期间的需求,为病人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对疾病的防治知识给予术前.术后.出院的全面指导,使病人能得到有效救治,早 ...

  • 山东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题
  • 外科学考试重点 一.颅脑外科 1.什么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答:在颅腔内容物增加的早期,由于颅内的容积代偿作用,颅内压变动很小或不明显.当代偿功能的消耗终于到达一个临界点时,这时即使容积少量增加也会使颅内压大幅升高,这就是颅腔的体积/压力关系. ★2.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答:颅内压增高 ...

  • 急诊医学重点
  • 一.总论: 1. 急诊医学概念: 对直接危及生命或对于预知的急性伤病立即进行抢救的所有合理手段的救命救急体制. 2. 急诊医学的范畴:①.院前急救 ②.院内急救 ③.急危重症监护 ④.急诊医疗体系 管理学 ⑤.急性毒物学 ⑥.灾害医学 3.急诊病人的特点: (1)病情及临床表现多样性和复杂性 (2) ...

  • 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 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2002年7月制定 2005年7月修订 肺肿瘤诊疗规范 [概述] 肺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原发性肺肿瘤绝大多数为恶性肿瘤,最多见的是肺癌,亦称支气管肺癌,较少见的为支气管腺瘤,其他原发性肺恶性肿瘤如癌肉瘤.黑色素瘤.颗粒性肌母细胞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