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两首望湖楼醉书课赛教案

2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滨小学 史昕平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了两首古诗,都是出自宋朝诗人,写的都是西湖,而且都是六月里的西湖。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其中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大片的荷花与莲叶的色彩对比中感受到静态美。两首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曼妙多姿的西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使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使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古诗(板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苏轼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齐读课题)

3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PPT出示时间、地点)理解了课题,你还有什么疑惑呢?

4解疑:望湖楼是西湖边的一座观景楼,(PPT出示望湖楼)1072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这天,苏轼来到望湖楼。醉书指的就是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

师:理解了诗题,相信大家也能读好诗句,请大家打开课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请两位同学来读古诗。

师:读诗时应当注意停顿,也要注意押韵的音字。我们来读一读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PPT出示每句最后一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这首诗押“ān”韵)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读的真好,清清爽爽的读声,非常有美感。现在我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朗读,同学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合作朗读) 师:我们换一换,老师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合作朗读)这样一读,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三、细读品味,体会感情。

师:读着读着,这诗句仿佛一幅幅画卷一般呈现在我们面前,到诗中去找找看,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作业单。 黑云翻墨未遮山

师: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诗人描绘的是哪两种景物?(云和山)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这幅景色吗?

师:你对“翻墨”是如何理解的?(PPT出示:打翻的墨水) 我们在课本上标注一下翻墨的解释。

师:诗中有一个生字“遮”,谁能来组组词?

师:“遮挡、遮住”实际上这个遮字在诗句中就是这个意思,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来解释古诗中的一个字。那“未”呢?在这里未可以理解为来不及更恰当一些。

师:理解了诗意,谁能来读一读这句话?

白雨跳珠乱入船。

师:第二句诗,主要描写的景物是什么?(雨和船)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句诗描绘的景色吗?

师:在这幅画里“跳珠”是什么意思?(跳动的珠子)请大家在课本上标注一下。

师:你从“跳、乱”里感受到了什么?(雨很大、雨很急)在古诗中,诗人总是很喜欢用“乱”来指疾风骤雨,比如:陆游在《南定楼遇急雨》中用到了“风雨纵横乱入楼”来指疾风渐入楼的情景。 师: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后面两句按照我们前面的方法,请小组讨论:首先说一说诗句描写的主要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最后在读出你的感受。(小组讨论)

小组反馈:

师:这两句诗中的主要景物是什么?(板书:卷地风 水如天)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一片汪洋大海) 师: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四、感受古诗的对仗美。

师:现在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用你觉得合适的停顿,自由读诗。 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师:古诗不光讲究押韵美,还讲究对仗美。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一般对仗,词义词性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不同的对仗给我们的感受不同,六月西湖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莫测,让我们感受到疾雨的千姿百态。(板书:变幻莫测 千姿百态)

五、简介诗人,情感升华。

师:诗人仅用了28个字就把六月西湖疾雨描描绘出来,古诗讲究借景抒情,你们课前对苏轼有哪些了解?(PPT简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21岁中进士,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诬陷入狱,几经折磨,后被贬至黄州任职。在黄州四年多曾在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字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此诗写于被贬

半年后,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诗题用的是醉书了吗?苏轼看到眼前的一场暴风雨,想到了他人生中的那一场暴风雨,豁达的他根本就没有把遇到的那些失意、忧郁放在心里,他乐观、洒脱、豪放。人生很多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就像遇到阴云密布的时候一样,但是,一场卷地而来的大风就会让我们人生变得顺利。现在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谁能来吟诵这首诗。

师:全班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六、拓展

古往今来,很多作品诗人都在作品中写到了雨,我们一起来诵读几首含有“雨”的古诗词吧!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是杜甫的喜雨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张志和怡然自得的雅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陆游的爱国之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是苏轼的人生之雨,也是你我的生命之雨。孩子们,从今以后,你再去看雨,可能你就多了一点亲近,从此以后,你去西湖边,可能会多了一份关注,从此以后,你会对苏轼多了一份熟悉。尽管你们相隔了千年。

板书:

24 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24《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江滨小学 史昕平

【教材分析】

本课选取了两首古诗,都是出自宋朝诗人,写的都是西湖,而且都是六月里的西湖。古诗格律整齐,文字优美,诗句生动,读来朗朗上口。其中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写的是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景色。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在大片的荷花与莲叶的色彩对比中感受到静态美。两首诗相映成趣、相得益彰,为我们呈现了多姿多彩、曼妙多姿的西湖。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古诗句的意思。

3.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使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使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

一、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提问:你们见过夏天的阵雨吗?谁来说一说当时的情景?

2引入诗题:今天我们来学习宋代诗人苏轼的一首古诗(板书: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看看苏轼是怎样写夏日忽雨忽晴的天气的。(齐读课题)

3读了诗题,你知道了什么?(PPT出示时间、地点)理解了课题,你还有什么疑惑呢?

4解疑:望湖楼是西湖边的一座观景楼,(PPT出示望湖楼)1072年农历六月二十七日这天,苏轼来到望湖楼。醉书指的就是在似醉非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5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生字。

师:理解了诗题,相信大家也能读好诗句,请大家打开课本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师:请两位同学来读古诗。

师:读诗时应当注意停顿,也要注意押韵的音字。我们来读一读每句诗的最后一个字,(PPT出示每句最后一个字)你发现了什么?(这首诗押“ān”韵)

师:让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这首诗。

师:读的真好,清清爽爽的读声,非常有美感。现在我想和你们一起合作朗读,同学们读每句诗的前四个字,我读后三个字。(合作朗读) 师:我们换一换,老师读前面的,你们读后面的。(合作朗读)这样一读,诗的味道就出来了。

三、细读品味,体会感情。

师:读着读着,这诗句仿佛一幅幅画卷一般呈现在我们面前,到诗中去找找看,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四人小组合作,完成手中的作业单。 黑云翻墨未遮山

师:第一句黑云翻墨未遮山,诗人描绘的是哪两种景物?(云和山)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描绘一下这幅景色吗?

师:你对“翻墨”是如何理解的?(PPT出示:打翻的墨水) 我们在课本上标注一下翻墨的解释。

师:诗中有一个生字“遮”,谁能来组组词?

师:“遮挡、遮住”实际上这个遮字在诗句中就是这个意思,有时候,我们可以通过组词来解释古诗中的一个字。那“未”呢?在这里未可以理解为来不及更恰当一些。

师:理解了诗意,谁能来读一读这句话?

白雨跳珠乱入船。

师:第二句诗,主要描写的景物是什么?(雨和船)

师: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这句诗描绘的景色吗?

师:在这幅画里“跳珠”是什么意思?(跳动的珠子)请大家在课本上标注一下。

师:你从“跳、乱”里感受到了什么?(雨很大、雨很急)在古诗中,诗人总是很喜欢用“乱”来指疾风骤雨,比如:陆游在《南定楼遇急雨》中用到了“风雨纵横乱入楼”来指疾风渐入楼的情景。 师:谁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卷地风来忽吹散。

望湖楼下水如天

师:后面两句按照我们前面的方法,请小组讨论:首先说一说诗句描写的主要景物,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诗句的意思,最后在读出你的感受。(小组讨论)

小组反馈:

师:这两句诗中的主要景物是什么?(板书:卷地风 水如天)

师: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忽然一阵卷地而来的大风把云和雨吹散了,此时从望湖楼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样广阔,一片汪洋大海) 师:把你的感受通过读表现出来。

四、感受古诗的对仗美。

师:现在大家按自己喜欢的方式,用你觉得合适的停顿,自由读诗。 师:我们来一起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师:古诗不光讲究押韵美,还讲究对仗美。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一般对仗,词义词性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不同的对仗给我们的感受不同,六月西湖疾雨急来急去的变幻莫测,让我们感受到疾雨的千姿百态。(板书:变幻莫测 千姿百态)

五、简介诗人,情感升华。

师:诗人仅用了28个字就把六月西湖疾雨描描绘出来,古诗讲究借景抒情,你们课前对苏轼有哪些了解?(PPT简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诗人、词人。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三苏”。父子同列唐宋八大家。苏轼为人豁达,心胸宽广。21岁中进士,1080年因“乌台诗案”被诬陷入狱,几经折磨,后被贬至黄州任职。在黄州四年多曾在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字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此诗写于被贬

半年后,现在你能理解为什么诗题用的是醉书了吗?苏轼看到眼前的一场暴风雨,想到了他人生中的那一场暴风雨,豁达的他根本就没有把遇到的那些失意、忧郁放在心里,他乐观、洒脱、豪放。人生很多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挫折,就像遇到阴云密布的时候一样,但是,一场卷地而来的大风就会让我们人生变得顺利。现在我们了解了这首诗的背景,谁能来吟诵这首诗。

师:全班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六、拓展

古往今来,很多作品诗人都在作品中写到了雨,我们一起来诵读几首含有“雨”的古诗词吧!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这是杜甫的喜雨

渔歌子(唐)张志和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这是张志和怡然自得的雅雨。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

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

铁马冰河入梦来。 这是陆游的爱国之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这是苏轼的人生之雨,也是你我的生命之雨。孩子们,从今以后,你再去看雨,可能你就多了一点亲近,从此以后,你去西湖边,可能会多了一份关注,从此以后,你会对苏轼多了一份熟悉。尽管你们相隔了千年。

板书:

24 古诗两首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相关内容

  • [夜雨寄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案
  • 学习 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古诗有关知识及作者的文体常识,理解诗句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与探究,理解诗意并赏析诗歌.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传统文化魅力及诗的意境美. 重点 难点 重点:运用联想和想象赏析诗歌的思想内容,感知诗中塑造的艺术形象. 难点:体会诗人的感 ...

  • 暴风雨的启示教案唐
  • 暴风雨的启示(西师版六年级第十二册教学设计) 执教者:唐洪英 教学目标 1.了解暴风雨来之前,来之时和来之后的景物特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其中包含的哲理.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注重点句,入景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课文描绘的景物,选择印象最深的画一画. 课前准备: 有关 ...

  • 四年级上册校本教材教案
  • 第一课 作品名称:古诗 总序第 1节 教学内容:七步诗 作者:曹植 教学目标: 1.了解<七步诗>的背景,理解古诗所隐喻意思. 2.模仿作者声情并茂朗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 1.设置悬念:来数数看,老师走了几步? 2.介绍诗名和作者:古代有个叫曹植的人,在这七步中作了一首古 ...

  • [蝶恋花春景]教案
  • 课 时 授 课 计 划 一.回忆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了苏轼的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写了夏日喜雨的景象:而苏轼的<赠刘景文>描写了橙黄橘绿的秋景.谁愿意上台来展示一下? 非常好,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首描写春景的宋词<蝶恋花 春景>. 二.字词学习 1 ...

  • [乡村四月]教案设计
  • 预设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诗,借助注释,了解诗的大意. 2.能流利地背诵诗歌,积累有关描写田园风光的词句. 3.通过诵读.解读.悟读课文,了解内容,体会课文描述的景物和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对田园风光和田园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感悟<乡村四月>这首诗的意境,感受乡村生活 ...

  • 快乐识字我最棒
  • 快乐识字我最棒 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 [设计理念] 新课标对第一学段识字教学的要求是" 提倡在情境中识字,在生活中识字,利用儿童已有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字." 同时,识字要求"多认少写""识写分开",要尽可能多地进行阅读,使阅读和识字相 ...

  •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24.古诗两首2]教学设计
  • 施教日期: 教学内容 24.古诗两首 共几课时 第几课时 年 1 1 月 课 型 日 新授 1.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两首诗,感受古诗的丰富内涵,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 标 教学 重难点 2.理解两首古诗意思,能说出诗歌大意. 3.感受夏日西湖的自然美,领悟诗人"以景寄情"的表达手 ...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专家听课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教学设计 (专家听课) 张春龙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古诗词文化的魅力. 2.借助注释理解诗句意思,想象.感受六月西湖在晴雨之时的奇特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理解诗意,体味作者遣词造句的 ...

  • 人教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复习教案
  • 小学语文第十一册复习教案 复习教案(一) 教学内容:第十一册第一组课文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组19个生字. 读读记记词语 2.回顾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3.在课文中积累语言. 4.学习作者运用比喻, 拟人, 排比, 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5.学习用联想和想象来表达感受的方法. 6.背诵记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