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问题论文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问题和不良倾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甚至成为了一门学问。为了健康、愉快地生活,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个性的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

不断成长进步,当代大学生有必须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因此,

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应是我们每

一位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对于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学

生懂得如何正确地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大学校园生活是充满阳光、充满青春、充满生命力的地方。然而,最近在我们身边发生连续的“校园悲剧”,让大学校园里的青春协奏曲戛然而止。

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因饮用寝室饮水机内含有毒化合物的水,在抢救15天后毒发身亡。在对此事的讨论尚未平息时,4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又发生血案,该校两名同宿舍学生发生口角,其中一人在冲突中被刺伤,抢救无效身亡。两条年轻的生命在最灿烂的季节突然陨落,让每一个人心生叹息。从18年前轰动一时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到2004年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事件„„一系列校园伤害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漠视直刺人心。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思考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据有关数据统计, 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 其余时间中的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尤其在当代外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探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于构建与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政治、文化的不断更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发生很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 交往方式不断多样化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传统的交往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书信、参加文娱体育活动、郊游、联欢玩耍、吃喝、探亲访友、各种朋友同学聚会、社团活动等。但是,当代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因此,短信、手机、微博、QQ、MSN、固话、电子邮件等网络形式等方式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

(二) 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化

大学生平时的交往范围和对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朋友、同学是他们最主要的交往对象。但是,由于手机、网络等媒介的介入,使得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大打破了时空限制,交往范围不再局限于班级、院系范围内, 交往的范围还伸向校园之外。在高等院校集中的大城市,校际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从具体交往的对象来看,其不仅注重与新老同学的交往;同时注意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与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接触。

(三) 交往内容不断广泛化

以往大学生的交往主要在学校里, 交往内容以交流感情、探讨知识为主。而当今,大学生交往的内容则日益广泛。就日常具体交往内容而言则包括爱好兴趣、文化知识、生活常识、情感、政治思想、对他人的看法、人生哲学、学习经验、恋爱观点、各种信息、文体生活、社会风气等。交往内容的不断扩充,使学生们日益扩大了与社会的接触面。再加上交往方式的多样,使得大学生们能够通过实习、调研、参观、等多种社会实践方式吸收社会信息,不断地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四) 交往界限不断模糊化

异性大学生之间交往界限在过去是非常清晰的。而当今的大学生认为异性间的友谊是存在的,应该大胆追求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来自多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与异性交往的认同度更高,交往意识更强,热衷于通过各种方式恋爱或结交异性朋友。在现今的大学里,学生们谈恋爱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以至于“考研、上网、谈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尚。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

(一)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表现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占50%以上。由原来的恋爱烦恼占据的首位过渡到人际交往的烦恼。经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

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案例:有一个同学A,在开学时她和同学处的很好。但是时间久了每个人渐渐开始疏远她了。原来是A的性格比较奇怪,时冷时热。所以同学A基本上没有知心朋友。而且她本人对什么事情都很较真。每一件事,她让别人认同她,只要发生争执她就会立刻板着一张脸和你据理力争,当两人开始争执,次数多了俩人关系就不好了。而且她会将情事态严重化,本来没有什么大的事情,从她口中得知就会很严重。

2、与个别人难以相交。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案例:某高校一个宿舍四个同学本来相处的很好,但后来因为每天的卫生打扫她们之间出现了问题。有两个同学比较爱干净,她们两人每天都会早起一点来打扫卫生,还有两个人比较贪睡,等到宿舍内务整理好后她们再起床和另外两人一起去上课。所以,那两个个经常打扫卫生的同学就不乐意了。于是后来宿舍排了一张值日表,每俩人一组负责当天的卫生。她们两人当场就反对了起来,觉得按以前的方法挺好的谁有时间就谁打扫。最后经过协商她们终于同意了值日表。但是问题有来了。当那对勤奋的同学要早起打扫卫生时,她们又嫌那对同学起的太早打扰了她们的休息,要求她们不准那么早起。矛盾终于爆发了。两对人就这么吵了起来。

3、与别人交往平淡。这类大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没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大多数属于点头之交,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类同学多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

案例:某高校10级一个学生,因同学关系不好,倍感孤独、压抑,最后离校出走。在离学校较近的几个中小城市闯荡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学校,在校园中与接到通知后星夜赶到学校的陈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时,悲喜交加的陈某父子面对的,除了学校因陈某不假离校、旷课50多个学时而给予的勒令退学处分和校方师生的同情之外,谁也无力给予陈某更多的安慰。

4、感到交往有困难。这类大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往感到苦恼,很希望改变社交状况。

案例:大一年级女生小张,她在家里一直养尊处优,家务活全部由父母包办,自理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使她觉得不安。她开始独来独往,渐渐地,她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全寝室同学都看不起她,打开水也要她去,扫地也叫她,她觉得自己成了别人“差使”的对象,越发闷闷不乐,上课也毫无兴趣,成绩一落千丈。

5、社交恐惧症。这类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恐怖、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总担心自己会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总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案例:杨某是某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成绩优秀,但她近年来感到异常苦恼。杨某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怪毛病就是害羞。一年多来,她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倾向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但是在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却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与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型。这种不良倾向的人是“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与别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2、自我封闭型。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在我们队里也存在着这样的学员,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做什么都一个人,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产生一种极不和谐的情况。

3、社会功利型。任何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过交往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腐蚀拉拢,是个人交往带上极其浓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猜疑心理一般表现是,以一种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对人缺乏信任和乱猜忌。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一定的妒忌心,可以激发人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而一旦这种嫉妒心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成绩、进步不予承认甚至

贬低;自己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荣誉就沾沾自喜,但同时又焦虑不安,对他人过分提防,害怕他人赶上自己。如若自己不能够很好的调节心态,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同归于尽的心理。

5、江湖义气型。有些同学热衷于江湖义气,对所谓的江湖好汉崇拜得五体投地,与其他同学称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么学校纪率,国家法率,集体利益,不惜为哥们两肋插刀,大有豪气冲天的用着风范。而实际上,这是对大学校园真正有益关系的玷污,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宗派团伙意识,与真正兄弟姐妹友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平时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搞小团体,小圈子,应当坚持团结合作,珍惜互相之间的情谊,这样才能拥有最真诚和亲密的朋友。

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仅是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客观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需要。人际交往中技巧就人际交往的润滑油,掌握了人际交往中技巧,就可在交往生活中如鱼得水,收入自如,在与同学的交往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主要指的是双方的人格要平等。它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的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只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2、诚信原则。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要以诚相待,信守诺言。一方面是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相互真诚,襟怀坦荡。另一方面是言必信,行必果,承诺的事情尽量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所以作为学生,让我们诚信待人,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

3、宽容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过程中,要对别人有宽容之心。不能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独一人。从上面的几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学会一点点的宽容之心,都不会有人际交往的困扰。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4、正直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5、换位原则。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去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感情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的个性方式,从而真正地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互补互助原则。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心理需要和一项基本原则。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上还没有独立,依然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因此,互补性原则主要还是体现在彼此的精神领域。包括大学生的气质、性格、个性特征等内容。从我们学过的《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往往不同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得特别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并不一定配合得特别好。所以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我们与人的交往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锻炼人际交往技巧

1、善于结交。在人际交往中,结交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彼此注意、初步了解、亲密接触三个阶段。善于结交是指能够巧妙地引起对方注意,并主动创造机会,自然地与对方进行初步接触,进而保持进一步的接触的过程。

2、善于表达。俗话说的好,“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话时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好形式,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法。善于表达,要求表达的内容要清楚明确,表达的方式要恰当。幽默和风趣,能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

3、善于倾听。从我们学的专业的《社会工作概论》中可以了解一些倾听的目的和技巧。倾听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对方创造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让自己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以便进一步与其交往和沟通。学会提高倾听的技巧,首先要静听他人的谈话,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他人的谈话思路,或者弄不清谈话的目的就断然下结论。其次,要鼓励对方讲下去,可以用简单的赞同 、复述、评论等方法引导他人讲下去。另外,不要做无关的动作,如心不在焉、东张西望、爱听不听、不慎耐烦、目光游离不定等动作。这些既影响对方讲话的兴趣,又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

4、善于处理矛盾。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摩擦,而善于处理问题,就是要求一个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够打破僵局,或者能够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深入交往的氛围。

五、总结和启发

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从我们身边发生的“同室相残”的悲剧中,我们要不断强化我们人际交往的意识。努力去避免像“黄洋”事件等的悲剧。要深刻地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于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时间阶段,如果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

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 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因此,让我们在充满阳光,充满青春的大学校园发挥我们的潜力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充满温暖,充满爱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德华.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变嬗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2.吴娅丹、赖素莹.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兰州学刊.2008.6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5.何秋叶.大学生沟通与礼仪.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9

6.王秀阁、郑永廷.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8

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竞争压力日益加大,人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了不同的人际交往问题和不良倾向。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甚至成为了一门学问。为了健康、愉快地生活,为了事业的成功,为了个性的完善,为了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为了在日后的工作生活中

不断成长进步,当代大学生有必须学会与他人良好相处。因此,

构建良好的人际交往,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应是我们每

一位大学生应该思考的问题。尤其对于我们社会工作专业的学

生懂得如何正确地促进我们的人际交往显得更加重要。

关键词:大学生 人际交往 问题 对策

一、引言

大学校园生活是充满阳光、充满青春、充满生命力的地方。然而,最近在我们身边发生连续的“校园悲剧”,让大学校园里的青春协奏曲戛然而止。

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硕士研究生黄洋因饮用寝室饮水机内含有毒化合物的水,在抢救15天后毒发身亡。在对此事的讨论尚未平息时,4月17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又发生血案,该校两名同宿舍学生发生口角,其中一人在冲突中被刺伤,抢救无效身亡。两条年轻的生命在最灿烂的季节突然陨落,让每一个人心生叹息。从18年前轰动一时的清华女生朱令铊中毒事件,到2004年的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再到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事件„„一系列校园伤害事件所表现出来的对生命的漠视直刺人心。这不得不让我们重新去思考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问题。

大学生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的重要时期。据有关数据统计, 大学生每天除了睡眠外, 其余时间中的70%左右用于人际交往。处于青年期的大学生,思想活跃,兴趣广泛,人际交往的需要极为强烈。尤其在当代外部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的情况下,探索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对于构建与引导大学生合理的人际交往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

在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带来了政治、文化的不断更新,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类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所以,当代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也发生很多新的变化。主要表现在:

(一) 交往方式不断多样化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 传统的交往方式主要有面对面的直接交往、书信、参加文娱体育活动、郊游、联欢玩耍、吃喝、探亲访友、各种朋友同学聚会、社团活动等。但是,当代网络正以迅猛的速度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 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因此,短信、手机、微博、QQ、MSN、固话、电子邮件等网络形式等方式已逐渐成为大学生交往的主要方式。

(二) 交往范围不断扩大化

大学生平时的交往范围和对象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朋友、同学是他们最主要的交往对象。但是,由于手机、网络等媒介的介入,使得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大大打破了时空限制,交往范围不再局限于班级、院系范围内, 交往的范围还伸向校园之外。在高等院校集中的大城市,校际之间的交往十分频繁。从具体交往的对象来看,其不仅注重与新老同学的交往;同时注意走出学校、走向社会,与企业家、科技工作者等社会各界人士广泛接触。

(三) 交往内容不断广泛化

以往大学生的交往主要在学校里, 交往内容以交流感情、探讨知识为主。而当今,大学生交往的内容则日益广泛。就日常具体交往内容而言则包括爱好兴趣、文化知识、生活常识、情感、政治思想、对他人的看法、人生哲学、学习经验、恋爱观点、各种信息、文体生活、社会风气等。交往内容的不断扩充,使学生们日益扩大了与社会的接触面。再加上交往方式的多样,使得大学生们能够通过实习、调研、参观、等多种社会实践方式吸收社会信息,不断地扩大视野,丰富知识。

(四) 交往界限不断模糊化

异性大学生之间交往界限在过去是非常清晰的。而当今的大学生认为异性间的友谊是存在的,应该大胆追求的。由于社会的发展和来自多方面相关因素的影响,与以往的大学生相比,当代大学生对与异性交往的认同度更高,交往意识更强,热衷于通过各种方式恋爱或结交异性朋友。在现今的大学里,学生们谈恋爱的比例是非常高的,以至于“考研、上网、谈恋爱”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尚。

三、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问题

(一) 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表现

有关调查表明,大学生存在的问题中,关于人际交往的占50%以上。由原来的恋爱烦恼占据的首位过渡到人际交往的烦恼。经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困惑、不适主要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缺少知心朋友。这类大学生通常多能正常交往,人际关系也不错,但自感缺乏

能互吐衷肠、肝胆相照、配合默契、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为此,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案例:有一个同学A,在开学时她和同学处的很好。但是时间久了每个人渐渐开始疏远她了。原来是A的性格比较奇怪,时冷时热。所以同学A基本上没有知心朋友。而且她本人对什么事情都很较真。每一件事,她让别人认同她,只要发生争执她就会立刻板着一张脸和你据理力争,当两人开始争执,次数多了俩人关系就不好了。而且她会将情事态严重化,本来没有什么大的事情,从她口中得知就会很严重。

2、与个别人难以相交。这类大学生与多数人交往良好,但与个别人交往不良,他们可能是室友、同学或父母等与自己关系比较近的人,由于与这些人相处不好,常会影响情绪,成为一块“心病”。

案例:某高校一个宿舍四个同学本来相处的很好,但后来因为每天的卫生打扫她们之间出现了问题。有两个同学比较爱干净,她们两人每天都会早起一点来打扫卫生,还有两个人比较贪睡,等到宿舍内务整理好后她们再起床和另外两人一起去上课。所以,那两个个经常打扫卫生的同学就不乐意了。于是后来宿舍排了一张值日表,每俩人一组负责当天的卫生。她们两人当场就反对了起来,觉得按以前的方法挺好的谁有时间就谁打扫。最后经过协商她们终于同意了值日表。但是问题有来了。当那对勤奋的同学要早起打扫卫生时,她们又嫌那对同学起的太早打扰了她们的休息,要求她们不准那么早起。矛盾终于爆发了。两对人就这么吵了起来。

3、与别人交往平淡。这类大学生能与他人交往,但总感到与人相处的质量不高,缺乏影响力,没有关系比较密切的朋友,大多数属于点头之交,没有人值得他牵挂,也没有人会想念他,他们难以保持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类同学多会感到空虚、迷茫、失落。

案例:某高校10级一个学生,因同学关系不好,倍感孤独、压抑,最后离校出走。在离学校较近的几个中小城市闯荡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学校,在校园中与接到通知后星夜赶到学校的陈某父母不期而遇,此时,悲喜交加的陈某父子面对的,除了学校因陈某不假离校、旷课50多个学时而给予的勒令退学处分和校方师生的同情之外,谁也无力给予陈某更多的安慰。

4、感到交往有困难。这类大学生渴望交往,但由于交往能力有限、方法欠妥或个性缺陷、交往心理障碍等原因,致使交往不尽人意,很少有成功的体验,他们往往感到苦恼,很希望改变社交状况。

案例:大一年级女生小张,她在家里一直养尊处优,家务活全部由父母包办,自理能力不强。进入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使她觉得不安。她开始独来独往,渐渐地,她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全寝室同学都看不起她,打开水也要她去,扫地也叫她,她觉得自己成了别人“差使”的对象,越发闷闷不乐,上课也毫无兴趣,成绩一落千丈。

5、社交恐惧症。这类大学生对人际交往特别敏感、害怕,极力回避与人接触,不得不交往时则紧张、恐怖、心跳加快、面红耳赤,难以自制,总是处于焦虑状态。他们害怕自己成了别人注意的中心,害怕自己在别人面前出洋相,害怕被别人观察。总担心自己会出现错误而被别人嘲笑,总处于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之下。与人交往,甚至在公共场所出现,对他们来说都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任务。 案例:杨某是某理工大学的大二学生,成绩优秀,但她近年来感到异常苦恼。杨某从小性格内向、胆小、孤僻。她认为自己是个怪人,怪毛病就是害羞。一年多来,她从不多与人讲话,与人讲话时不敢直视,眼睛躲闪,像做了亏心事。一说话脸就发烧,低头盯住脚尖。心怦怦跳,肌肉起鸡皮疙瘩,好像全身都在发抖。她不愿与班上同学接触,觉得别人讨厌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个“怪人”。对老师也害怕,上课时,只有老师背对学生板书时才不紧张。只要老师面对学生,就不敢朝黑板方向看。常常因为紧张,对老师所讲的内容不知所云。更糟糕的是,现在亲友、邻居面前说话也“不自然”了。由于这些毛病,极少去社交场所,很少与人接触。

(二)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不良倾向

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都希望自己生活在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中。但是在当前,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却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与问题,严重影响着大学生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方面。

1、自我中心型。这种不良倾向的人是“我”字优先,只顾及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强调自己的感受,而不考虑别人。在与别人相处时,不顾场合,不考虑别人的情绪,自己高兴时,就高谈阔论,眉飞色舞,手舞足蹈;不高兴时,就郁郁寡欢,谁都不理,或是乱发脾气,根本不尊重他人,漠视他人的处境和利益。

2、自我封闭型。这种类型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不愿让别人了解自己,总喜欢把自己的真实思想、情感和需要掩盖起来,往往持一种孤傲处世的态度,只注重自己的内心体验,在心理上人为地建立屏障,故意把自我封闭起来;另一种情况是虽然愿意与他人交往,但由于性格原因却无法让别人了解自己。这样的人一般性格内向孤僻,形成了一种自我封闭的状态。在我们队里也存在着这样的学员,喜欢一个人独来独往,不喜欢与他人接触,做什么都一个人,很难融合到大集体中,产生一种极不和谐的情况。

3、社会功利型。任何人在交往过程中都有这样那样的目的、想法,都有使自己通过交往得到提高,进步的愿望,这些都是好的。但如果过多过重地考虑交往中的个人愿望,利益是否能够实现和达成,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等,就很容易被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错误的思想腐蚀拉拢,是个人交往带上极其浓厚的功利色彩。

4、猜疑妒忌型。猜疑心理一般表现是,以一种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对人缺乏信任和乱猜忌。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嫉妒心,一定的妒忌心,可以激发人奋发向上的积极性。而一旦这种嫉妒心限度就会走向反面,影响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关系。在我们平时的交往中嫉妒心主要表现为对他人的成绩、进步不予承认甚至

贬低;自己取得了成绩,获得了荣誉就沾沾自喜,但同时又焦虑不安,对他人过分提防,害怕他人赶上自己。如若自己不能够很好的调节心态,发展到极端就会产生同归于尽的心理。

5、江湖义气型。有些同学热衷于江湖义气,对所谓的江湖好汉崇拜得五体投地,与其他同学称兄道弟,拜把子,管它什么学校纪率,国家法率,集体利益,不惜为哥们两肋插刀,大有豪气冲天的用着风范。而实际上,这是对大学校园真正有益关系的玷污,它是封建社会的产物,是维护个人和小团体私利的宗派团伙意识,与真正兄弟姐妹友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平时交往中,我们一定不能搞小团体,小圈子,应当坚持团结合作,珍惜互相之间的情谊,这样才能拥有最真诚和亲密的朋友。

四、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对策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不仅仅是大学生顺利适应大学生活的客观需要,更是大学生自身发展和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需要。人际交往中技巧就人际交往的润滑油,掌握了人际交往中技巧,就可在交往生活中如鱼得水,收入自如,在与同学的交往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在社会交往实践中学习,锻炼和提高。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一)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确原则

1、平等原则。平等主要指的是双方的人格要平等。它包括尊重他人和保持他人的尊严两个方面。彼此尊重是友谊的基础,是两心相通的桥梁。交往必须平等,只有平等才能深交,这是人际交往成功的前提。古人云:“欲人之爱己也,必先爱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尊重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取决双方,既要自尊,又要彼此尊重。

2、诚信原则。我们在与人的交往中,要以诚相待,信守诺言。一方面是真诚待人,既不当面奉承人,也不在背后诽谤人,要做到相互真诚,襟怀坦荡。另一方面是言必信,行必果,承诺的事情尽量要做到,这样才能赢得别人的拥戴,彼此建立深厚的友谊。马克思曾经把真诚、理智的友谊赞誉为“人生的无价之宝”。所以作为学生,让我们诚信待人,会收获意想不到的美好。

3、宽容原则。在与人相处时,应该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接受对方的差异。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交往过程中,要对别人有宽容之心。不能斤斤计较,苛刻待人,或者得理不让人,最终将会成为孤独一人。从上面的几个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只要我们学会一点点的宽容之心,都不会有人际交往的困扰。所以我们在实际生活中,要学会以诚换诚,以情换情,以心换心,善于站在对方的角度去理解对方。

4、正直原则。主要是指正确、健康的人际交往能力、营造互帮互助、团结友爱、和睦相处的人际关系氛围。决不能拉帮结派、酒肉朋友、无原则、不健康的人际交往。

5、换位原则。在交往中,要善于从对方的角度去认知对方的思想观念和处事方式,设身处地地体会对方的感情和发现对方处理问题的独特的个性方式,从而真正地理解对方,找到最恰当的沟通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6、互补互助原则。这是大学生人际关系处理的一种心理需要和一项基本原则。大学生在经济生活上还没有独立,依然是在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时代。因此,互补性原则主要还是体现在彼此的精神领域。包括大学生的气质、性格、个性特征等内容。从我们学过的《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往往不同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人能够相处得特别好,而能力非常强的两个人并不一定配合得特别好。所以常言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在我们与人的交往中要勇于吸收他人的长处,弥补自己的不足。

(二) 提高人际交往能力,锻炼人际交往技巧

1、善于结交。在人际交往中,结交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彼此注意、初步了解、亲密接触三个阶段。善于结交是指能够巧妙地引起对方注意,并主动创造机会,自然地与对方进行初步接触,进而保持进一步的接触的过程。

2、善于表达。俗话说的好,“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谈话时沟通信息,获得间接经验的好形式,也是表达感情,增进友谊的重要方法。善于表达,要求表达的内容要清楚明确,表达的方式要恰当。幽默和风趣,能让对方感到轻松愉快。

3、善于倾听。从我们学的专业的《社会工作概论》中可以了解一些倾听的目的和技巧。倾听的目的一方面是给对方创造表达的机会,另一方面是让自己能够更好的了解对方,以便进一步与其交往和沟通。学会提高倾听的技巧,首先要静听他人的谈话,不要贸然打断对方的话题,也不要时时插话,影响他人的谈话思路,或者弄不清谈话的目的就断然下结论。其次,要鼓励对方讲下去,可以用简单的赞同 、复述、评论等方法引导他人讲下去。另外,不要做无关的动作,如心不在焉、东张西望、爱听不听、不慎耐烦、目光游离不定等动作。这些既影响对方讲话的兴趣,又是一种非常无礼的行为。

4、善于处理矛盾。在人与人的交往中,难免会产生各式各样的矛盾和摩擦,而善于处理问题,就是要求一个人在遇到麻烦的时候能够打破僵局,或者能够做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创造深入交往的氛围。

五、总结和启发

作为当代的一名大学生,从我们身边发生的“同室相残”的悲剧中,我们要不断强化我们人际交往的意识。努力去避免像“黄洋”事件等的悲剧。要深刻地了解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问题和对策,对于我们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有重要的意义。

总之,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大学阶段是大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和发展极为重要的时间阶段,如果大学生与集体、同学、教师、

朋友、家人维持良好的人际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便会感到被人理解、被人接受,感到安全、温暖、有价值,从而心情会更加舒畅,性格会更加开朗,兴趣爱好会更加广泛,智慧会更加活 跃,逐渐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在大学校园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一种团结友爱、朝气蓬勃的环境,将有利于大学生形成和发展健康的个性品质。因此,让我们在充满阳光,充满青春的大学校园发挥我们的潜力区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充满温暖,充满爱的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德华.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文化变嬗变.中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5.

2.吴娅丹、赖素莹.20 世纪90 年代以来的中国人际关系研究.兰州学刊.2008.6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

4.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5.何秋叶.大学生沟通与礼仪.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9

6.王秀阁、郑永廷.大学生人际交往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10.8


相关内容

  • 西南财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基本要求
  • 西南财经大学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基本要求 点击数: 22339 作者: 发布时间:2009年05月29日 西南财经大学 关于研究生学位论文形式与格式的基本要求 (2007年3月修订) 学位论文的形式与格式虽然不直接反映论文的学术水平,但是体现论文质量和作者学术修养.文化教养的重要方面.根据 ...

  • 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 [篇一:学生毕业论文工作总结] 6月23日下午,人文学院在学院会议室召开了2011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工作总结会.会议由院长谢应光主持,学院答辩委员会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 首先,分管教学工作副院长冯永泰介绍了本届本科毕业论文答辩总体情况:2011届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学.法学.学前教育四个专业参加毕业 ...

  • 毕业论文的种类和规格
  • 一、毕业论文的种类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 ...

  • 毕业论文的种类及规格
  •   一、毕业论文的种类   毕业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形式,为了进一步探讨和掌握毕业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毕业论文进行分类。由于毕业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毕业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毕业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 ...

  • 法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 法学专业<学年论文>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课程编码: 学 时: 4周 学 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课程类别:实践性教学环节 课程性质:专业课程论文 适用专业:法学专业 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学年论文是学生在完成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大部分专业课学习后的一个教学环节,是学 ...

  • 关于英语论文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 关于英语论文写作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是每个本科生在毕业之前最重要的一项学习任务.通过对2004届英语专业学生毕业论文选题以及在撰写过程中出现有关选题.英文写作.格式规范.外文资料不足等问题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加强论文撰写各个环节的指导和外文图书资料建设等一些富有建设 ...

  • 医药类学生毕业论文实施细则
  •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 医药学院[2014]08号 签发人:贺新怀 医药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管理规定 及实施细则 一.工作目的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工作的集中训练,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 ...

  • 保险论文-保险论文-养老保险论文-保险专业论文-商业医疗保险论文-财产保险论文
  • - 首页 教育论文中心 广告服务 论文搜索 论文发表 汇款确认 会员专区 在线购卡 服务帮助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快速搜索 保险论文包括:保险论文,保险论文,养老保险论文,养老保险论文,保险专业论文,商业医疗保险论文,财产保险论文,保险学论文,失业保险论文,人身保险论文,保险营销论文等论文. 当前位 ...

  • 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规定
  • 西北民族大学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规定(修订) 毕业论文(设计)是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是教育与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重要体现,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重要实践环节.毕业生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写作的目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分析 ...

  • 关于法学专业毕业论文写作的参考资料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法学论文的写作基本规范与写作技能 --法学院本科2003级毕业论文讲座 黄 宣 讲座时间:2006年11月20日第56节 讲座地点: 渝北校区4120教室 讲座内容目录: 一.法学论文写作的重要性分析 二.法学论文写作的师生关系 三.法学论文写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