髌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髌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定义: 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

解剖生理: 髌骨为人体最大的子骨,呈扁平三角形,位于膝关节之前,参与膝关节的构成。髌骨能起到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的作用,尤其对膝关节伸直的最后15°~30 °范围更为重要。髌骨能起到保护膝关节、增强肌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滑车作用。 病因:

髌骨部位表浅,一旦遭受外力则首当其冲易发生骨折,骨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 骨折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多因外力直接打击在髌骨上,如撞伤、踢伤等,骨折多为粉碎型,其髌前腱膜,股四头肌及髌骨两侧腱膜和关节囊多保持完好,骨折移位较小,亦可为横断型骨折。间接暴力多由于股四头肌猛力收缩所形成的牵拉性损伤,如突然滑倒时,膝关节半屈位,股四头肌骤然收缩,牵髌骨向上,髌韧带固定髌骨下部,而股骨髁部向前顶压髌骨形成支点,3种力量同时作用造成髌骨骨折。间接暴力多造成髌骨横骨折,移位大,髌前筋膜及两侧扩张部撕裂严重。

诊断检查:

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Х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临床表现:

膝关节积血,明显肿胀、疼痛,膝关节活动困难,不能自动伸直。横断骨折有移位时,可摸出骨折线及骨块间间隙。陈旧性骨折有移位者,因失去股四头肌作用,伸膝无力,走路缓慢,并可有关节活动障碍。

1、膝关节的疼痛,不能伸直,不能负重;

2、局部压痛,肿胀、血肿和皮下淤血;

3、伤后6小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移位明显的骨折可摸到骨折的裂隙。

治疗措施:

对新鲜髌骨骨折的治疗,应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滑,给予较牢固内固定,早期活动膝关节,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一)石膏托或管型固定 此法适用于无移位髌骨骨折,不需手法复位,抽出关节内积血,包扎,用长腿石膏托或管型固定患肢于伸直位 3~4 周。在石膏固定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去除石膏托后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

(二)切开复位固定 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多种,可分为两类,一类行内固定后仍需一定时间的外固定;另一类内固定比较坚强,不需外固定。

1.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适应证 a. 髌骨横行骨折; b. 能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

2.髌骨上极或下级切除,股四头肌腱重新附丽术

3.髌骨全切除 适用于不能复位,不能部分切除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切除粉碎骨折块时,应尽量保护其骨膜及股四头肌腱膜。

无移位骨折可仅用夹板固定;有移位骨折必须有良好的复位,并保持关节面的完整光滑,恢复伸膝装置的功能,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疾病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及时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主动详细的为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内容,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以尽快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3.皮肤护理 遵医嘱给予备皮、麻醉药及抗菌药的的皮试,皮试前询问过敏史4.换肢护理 应尽量减少患肢的活动,需要移动时可用棉花腿包扎或直夹板固定后再予以移动。

5.拐杖护理两拐的宽度要与双肩并宽,拐的高度要距腋窝10厘米,双上肢用力,不要腋部支撑,避免腋下受压,损伤臂丛神经。

二术后护理 内容包括一般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护理、麻醉护理、体位护理、夹板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康复护理。

(一)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因卧床,需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协助床上大小便和日常洗漱、进食、饭前饭后洗手等

(二)患肢护理

术后给予患肢抬高,高度应高于患者的心脏,以利于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肿胀。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皮肤温度、神经感觉情况、踝及足趾的活动、末梢循环的充盈度、伤口有无渗血和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三)疼痛护理

需要区分膝部的疼痛,是术后切口疼痛还是术后敷料包扎过紧引起的疼痛。

(四)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要放置合理,禁止打折,定时挤压

(五)麻醉护理

手术以后,要按麻醉的要求给予去枕平卧,禁食6小时。

(六)体位护理 术后6小时患者可做起,坐起时不必将患肢抬高,平卧时如有不适,其他关节可适当的活动

(七)夹板护理

髌骨骨折术后需长腿石膏固定,术后应观察病人支具的松紧度,观察末梢的血液循环,注意皮肤的色泽,温度,感觉,活动及肿胀等情况

(八)并发症护理

(1)感染:髌骨骨折术后感染较为少见,多见于开放骨折。感染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容易导致骨折延缓不愈,甚至发生骨髓炎。应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执行无菌(2)关节血肿:关节内积血是髌骨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手术止血不够彻底、引流不够通畅造成的。血肿常因引起疼痛而影响关节功能的康复。手术缝合伤口前应彻底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可以有效防止血肿的发生。

(九)康复护理

术后第1天,可尝试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并进行踝泵练习;术后第2天,患者可持拐下地行走,但只是必要的日常活动;术后第3天,后抬腿练习,方式为俯卧位,抬腿足尖距床5厘米。 术后1、2、3周,要继续练习踝泵及股四头肌力量。要特别注意4周内绝对不可以进行直抬腿练习;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屈膝练习时在0°-60°的范围。术后5周,屈膝关节练习达60°。术后6周,屈膝关节练习可达70°,睡眠时可不戴夹板,完全脱拐行走。术后7周,屈膝关节练习到80°,可考虑去除夹板,但要以X线的检查结果决定。术后8周,去除夹板,屈膝关节练习到90度。术后9周,屈膝关节练习到100度。要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在功能恢复中,不能忽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髌骨骨折后如果关节肿胀明显、积液较多,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抽出膝关节内的积血积液。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再用直夹板固定4周,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可直腿下地行走,每日行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伤后4~5周,每天去夹板练习屈膝到50°,每天10分钟,时间不要太长,一次即可。练习完后将夹板带上。伤后5~6周,每天屈膝练习到60°,练习时间和次数同上。练习完成后带上夹板。 伤后7周:屈膝关节练习到80°,可以考虑去除夹板,但决定前应先拍X线片。伤后8周,彻底去除夹板,屈曲关节可以达到90°。伤后9周,屈曲可到100°。伤后9周以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膝关节活动度。在功能恢复中,同样不能忽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其功能训练可以参照“常见运动创伤康复治疗总论”。

术后锻炼

行功能锻炼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等逐渐增加练习的幅度及强度,并密切观察,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及其它部位骨折. 1、伤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即应开始练习肢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小时不少于100次。如无禁忌,应随时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和足部关节活动。2、膝部软组织修复愈合后开始练习抬

腿。伤口拆线后,如局部不肿胀无积液,可带着石膏托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 3、4—6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如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结合,床上锻炼和床下锻炼结合,用器械锻炼和不用器械锻炼结合等。病人可在卧床时主动伸屈膝关节,也可下地扶床边或门框下蹲以练习膝关节伸屈功能。

注:忌食食物

1、不宜多吃骨头。骨的再生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骨折后如果摄入大量磷和钙,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造成骨质内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失调,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2、不宜吃杏仁。杏仁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到钙时,产生一种不易溶解的盐类物质一一草酸钙,阻止食物中的钙被吸收和利用,而且还使骨骼中的钙发生溶解,使患难者更加缺钙,从而影响骨折愈合。

3、骨伤患者忌食醋

髌骨骨折病人的护理

定义: 以髌骨局部肿胀、疼痛、膝关节不能自主伸直,常有皮下瘀斑以及膝部皮肤擦伤为主要表现的骨折。

解剖生理: 髌骨为人体最大的子骨,呈扁平三角形,位于膝关节之前,参与膝关节的构成。髌骨能起到保护膝关节,增强股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的作用,尤其对膝关节伸直的最后15°~30 °范围更为重要。髌骨能起到保护膝关节、增强肌四头肌肌力、伸直膝关节滑车作用。 病因:

髌骨部位表浅,一旦遭受外力则首当其冲易发生骨折,骨折多发于青壮年男性。 骨折为直接暴力和间接暴力所致。直接暴力多因外力直接打击在髌骨上,如撞伤、踢伤等,骨折多为粉碎型,其髌前腱膜,股四头肌及髌骨两侧腱膜和关节囊多保持完好,骨折移位较小,亦可为横断型骨折。间接暴力多由于股四头肌猛力收缩所形成的牵拉性损伤,如突然滑倒时,膝关节半屈位,股四头肌骤然收缩,牵髌骨向上,髌韧带固定髌骨下部,而股骨髁部向前顶压髌骨形成支点,3种力量同时作用造成髌骨骨折。间接暴力多造成髌骨横骨折,移位大,髌前筋膜及两侧扩张部撕裂严重。

诊断检查:

明显外伤史,患肢疼痛,活动受限。Х线片可确定骨折部位及移位情况。 临床表现:

膝关节积血,明显肿胀、疼痛,膝关节活动困难,不能自动伸直。横断骨折有移位时,可摸出骨折线及骨块间间隙。陈旧性骨折有移位者,因失去股四头肌作用,伸膝无力,走路缓慢,并可有关节活动障碍。

1、膝关节的疼痛,不能伸直,不能负重;

2、局部压痛,肿胀、血肿和皮下淤血;

3、伤后6小时是治疗的最佳时机,移位明显的骨折可摸到骨折的裂隙。

治疗措施:

对新鲜髌骨骨折的治疗,应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面的平滑,给予较牢固内固定,早期活动膝关节,防止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

(一)石膏托或管型固定 此法适用于无移位髌骨骨折,不需手法复位,抽出关节内积血,包扎,用长腿石膏托或管型固定患肢于伸直位 3~4 周。在石膏固定期间练习股四头肌收缩,去除石膏托后练习膝关节伸屈活动。

(二)切开复位固定 髌骨骨折的内固定方法多种,可分为两类,一类行内固定后仍需一定时间的外固定;另一类内固定比较坚强,不需外固定。

1.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 适应证 a. 髌骨横行骨折; b. 能复位的髌骨粉碎性骨折

2.髌骨上极或下级切除,股四头肌腱重新附丽术

3.髌骨全切除 适用于不能复位,不能部分切除的严重粉碎性骨折。切除粉碎骨折块时,应尽量保护其骨膜及股四头肌腱膜。

无移位骨折可仅用夹板固定;有移位骨折必须有良好的复位,并保持关节面的完整光滑,恢复伸膝装置的功能,防止发生创伤性关节炎。

疾病护理:

一术前护理 1.心理护理 及时为患者做好心理护理,耐心回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并主动详细的为患者介绍有关疾病的内容,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建立康复的信心,积极配合手术治疗。2.一般护理 患者入院后以尽快完善术前各项检查 3.皮肤护理 遵医嘱给予备皮、麻醉药及抗菌药的的皮试,皮试前询问过敏史4.换肢护理 应尽量减少患肢的活动,需要移动时可用棉花腿包扎或直夹板固定后再予以移动。

5.拐杖护理两拐的宽度要与双肩并宽,拐的高度要距腋窝10厘米,双上肢用力,不要腋部支撑,避免腋下受压,损伤臂丛神经。

二术后护理 内容包括一般护理、患肢护理、疼痛护理、引流管护理护理、麻醉护理、体位护理、夹板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康复护理。

(一)一般护理

患者术后因卧床,需给予生活上的护理,协助床上大小便和日常洗漱、进食、饭前饭后洗手等

(二)患肢护理

术后给予患肢抬高,高度应高于患者的心脏,以利于血液循环防止患肢肿胀。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皮肤温度、神经感觉情况、踝及足趾的活动、末梢循环的充盈度、伤口有无渗血和患肢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三)疼痛护理

需要区分膝部的疼痛,是术后切口疼痛还是术后敷料包扎过紧引起的疼痛。

(四)引流管护理

引流管要放置合理,禁止打折,定时挤压

(五)麻醉护理

手术以后,要按麻醉的要求给予去枕平卧,禁食6小时。

(六)体位护理 术后6小时患者可做起,坐起时不必将患肢抬高,平卧时如有不适,其他关节可适当的活动

(七)夹板护理

髌骨骨折术后需长腿石膏固定,术后应观察病人支具的松紧度,观察末梢的血液循环,注意皮肤的色泽,温度,感觉,活动及肿胀等情况

(八)并发症护理

(1)感染:髌骨骨折术后感染较为少见,多见于开放骨折。感染一旦发生,后果严重,容易导致骨折延缓不愈,甚至发生骨髓炎。应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执行无菌(2)关节血肿:关节内积血是髌骨骨折术后较为常见的早期并发症之一,主要是手术止血不够彻底、引流不够通畅造成的。血肿常因引起疼痛而影响关节功能的康复。手术缝合伤口前应彻底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可以有效防止血肿的发生。

(九)康复护理

术后第1天,可尝试股四头肌收缩练习,并进行踝泵练习;术后第2天,患者可持拐下地行走,但只是必要的日常活动;术后第3天,后抬腿练习,方式为俯卧位,抬腿足尖距床5厘米。 术后1、2、3周,要继续练习踝泵及股四头肌力量。要特别注意4周内绝对不可以进行直抬腿练习;术后4周,根据情况由医生决定开始关节活动度练习,屈膝练习时在0°-60°的范围。术后5周,屈膝关节练习达60°。术后6周,屈膝关节练习可达70°,睡眠时可不戴夹板,完全脱拐行走。术后7周,屈膝关节练习到80°,可考虑去除夹板,但要以X线的检查结果决定。术后8周,去除夹板,屈膝关节练习到90度。术后9周,屈膝关节练习到100度。要保证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度。在功能恢复中,不能忽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 髌骨骨折保守治疗的护理

髌骨骨折后如果关节肿胀明显、积液较多,应在严格无菌条件下抽出膝关节内的积血积液。用无菌敷料加压包扎,再用直夹板固定4周,抬高患肢卧床休息。可直腿下地行走,每日行股四头肌的收缩练习。伤后4~5周,每天去夹板练习屈膝到50°,每天10分钟,时间不要太长,一次即可。练习完后将夹板带上。伤后5~6周,每天屈膝练习到60°,练习时间和次数同上。练习完成后带上夹板。 伤后7周:屈膝关节练习到80°,可以考虑去除夹板,但决定前应先拍X线片。伤后8周,彻底去除夹板,屈曲关节可以达到90°。伤后9周,屈曲可到100°。伤后9周以后,以最快的速度恢复正常的膝关节活动度。在功能恢复中,同样不能忽视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协调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其功能训练可以参照“常见运动创伤康复治疗总论”。

术后锻炼

行功能锻炼时,应根据病人的年龄,体质,病情等逐渐增加练习的幅度及强度,并密切观察,注意安全,防止摔伤及其它部位骨折. 1、伤后早期疼痛稍减轻后,即应开始练习肢四头肌等长收缩,每小时不少于100次。如无禁忌,应随时左右推动髌骨,防止髌骨与关节面粘连,练习踝关节和足部关节活动。2、膝部软组织修复愈合后开始练习抬

腿。伤口拆线后,如局部不肿胀无积液,可带着石膏托扶双拐下地,患肢不负重。 3、4—6周后去除外固定,开始练习膝关节屈伸活动。如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结合,床上锻炼和床下锻炼结合,用器械锻炼和不用器械锻炼结合等。病人可在卧床时主动伸屈膝关节,也可下地扶床边或门框下蹲以练习膝关节伸屈功能。

注:忌食食物

1、不宜多吃骨头。骨的再生要依靠骨膜,骨髓的作用。骨折后如果摄入大量磷和钙,就会使骨质内无机质成分增高,造成骨质内有机质与无机质比例失调,阻碍骨折的早期愈合

2、不宜吃杏仁。杏仁中含有大量的草酸。草酸在人体内遇到钙时,产生一种不易溶解的盐类物质一一草酸钙,阻止食物中的钙被吸收和利用,而且还使骨骼中的钙发生溶解,使患难者更加缺钙,从而影响骨折愈合。

3、骨伤患者忌食醋


相关内容

  • 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的护理
  • 创伤骨科护生教学查房 时间:2013.8.9 地点:护士长办公室 主持人:王红梅 主讲人:刘家欢 记录人:王傲 查房题目:胫腓骨骨折病人围手术期的护理 参与人员: 王红梅 刘慧慧 张爽爽 周丽娟 徐小妹 范文静 张丹 夏璐瑶 沈燕茹 盛婷婷 周娜 护生:王傲 任雯晴 李秀平 潘克克 高何香 内容: ...

  • 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
  • 下肢骨折后功能锻炼时间与方法的探讨 Probe int o ti me and met hods of f unc 2tional e xercis e f or p atient s wit h f rac 2t ure of lo w er li mb 许金枝, 王 瑛 Xu Jinzhi , ...

  •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 临床研究 消炎及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的作用[5]笔者根据针灸理疗科治疗炎性病变的经验及其原理用于临床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且无副作用,操作易学,值得推广. 参 考 文 献 [1]沈云天.半缝合术在肛周脓肿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中国肛肠病杂志,2010.3.第30卷3期. [2]曹国令.TD P神灯照射治疗混合痔 ...

  • 骨折病人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体会
  •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骨折病人术后疼痛观察及护理体会 作者:孙维莉 来源:<今日健康>2014年第06期 [摘 要] 目的 对骨折术后病人疼痛进行监测,找出疼痛的规律,制订应对措施,减轻疼痛.方法 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骨 ...

  • 正骨科髌骨骨折健康教育处方
  • 正骨科髌骨骨折健康教育处方 1.用药:遵医嘱用药,中药汤剂一般每日一剂,煎煮2次分服,两次间隔时间为4~6小时,宜饭后温服,应与西药间隔时间30分钟.丸剂用温开水送服.外敷药应观察有无过敏反应:伤科外敷散宜温热湿敷. 2.饮食调理:注意饮食有节,骨折早期饮食宜清淡.富营养.易消化,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及 ...

  • 胫腓骨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 摘要:小腿骨折围手术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医疗辅助工作,通过观察67例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的案例.笔者认为成功的手术期护理可以有效地消除患者焦虑.紧张.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缓解疼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关键词:胫腓骨骨折: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胫骨是连接股骨下方的支撑体重的重要骨骼, ...

  • 2013整体护理工作计划
  • 祥云县中医医院 2014年责任制整体护理工作计划 整体护理观念是现代护理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整体护理是护理专业自身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本着"以人为中心的护理",让病人真正受益,我院将在全院临床科室推行责任制护理模式.特制定以下工作计划.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明确开展整体护理.整体 ...

  • 股骨内固定术护理查房
  • 郭丽君护士长:骨科是手术种类较多的科室,人工膝关节置换是在近代人工髋关节成功应用于病人后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治疗膝关节疾病的新技术,它能非常有效地根除晚期膝关节病痛,极大地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今天我们讨论一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的手术入路.特殊配合.特殊器械准备及注意事项等,请大家踊跃发言. 郭丽君 ...

  • 门诊护理半年工作总结
  •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市卫生部门的支持下,**医院半年来,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发扬团队精神,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医疗质量和护理质量有了较大提高,这是全体员工的自强不息和拼搏精神分不开的, 一.职业道德工作 1.加强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通过职业道德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