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铁有磁性课后反思

《磁铁有磁性》课后反思

3月17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泗门镇小学线共同体教研教学课,作为科学组成员,我上了三上的《磁铁有磁性》。

磁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回顾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

教学一开始我设置了抽铁片的游戏,让学生再一个纸盒里抽取出银白色的铁片,这个环节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都很想参与到其中来。

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所以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给每一小组提供了铁钉、回形针等几种典型的实验材料和一块条形磁铁,把宝贵的时间移到“动手玩磁铁”中去,尽可能地提供玩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磁铁能吸引的物质有什么特点。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学生不经意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课堂上的“玩”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在玩中一起讨论、相互启迪,最后达成共识。然后整理好材料开始交流。交流也是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

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而交流能使这种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接着我又设置了一个找铁制品的环节,让学生带着小磁铁去找一找教室中的铁制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最后通过一个示范试验,引领学生去探究磁铁隔着一些东西是否也能吸引铁。

但是整堂课就像戚老师所说的上的很“顺利”,又似太过“顺利”。似乎都是我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有探究的欲望。也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驾于课堂的能力也还不够。当学生动手玩磁铁之后,我让他们汇报“实验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描述了很多实验现象,如“我认为铁做的东西肯定能被磁铁吸住”“铁在(磁铁)中间不能被吸住”等,只因我一心将学生的思路带到磁性这一概念,没去深入分析学生的回答。其实这些学生的回答都隐含着“磁铁的两端磁性比中间强”的道理,如果我能抓住课堂上生成的有利契机进行挖掘,可以很自然地拓展延伸到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还有几个示范实验,如让学生猜测哪些硬币可以被磁铁吸引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上来验证一下,这样的话下面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跟着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一起关注这个实验。隔着玻璃取回形针的示范试验也是一样,方法是学生想的,我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验证他的想法,而我由于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实验,不能很好的把回形针取出来,就自己动手了,如果让学生来验证的话,课堂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非常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将经常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课堂。

《磁铁有磁性》课后反思

3月17日下午,我有幸参加了泗门镇小学线共同体教研教学课,作为科学组成员,我上了三上的《磁铁有磁性》。

磁铁是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学生玩过磁铁,对磁铁已经有一定的了解。他们认识磁铁几乎都是从看到磁铁吸铁现象开始的,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正确认识,修正错误看法。回顾这堂课的教学,让人有喜也有忧,为能更好地惩前毖后,现反思如下。

教学一开始我设置了抽铁片的游戏,让学生再一个纸盒里抽取出银白色的铁片,这个环节很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都很想参与到其中来。

由于学生平时都玩过磁铁,对磁铁都比较熟悉,特别是磁铁能吸铁一类物体的本领。只不过他们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没有向更深层次研究。所以在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后,我给每一小组提供了铁钉、回形针等几种典型的实验材料和一块条形磁铁,把宝贵的时间移到“动手玩磁铁”中去,尽可能地提供玩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磁铁能吸引的物质有什么特点。很多科学道理就是在学生不经意玩的过程中发现的,很多有价值的问题也是在玩的过程中提出来的。课堂上的“玩”更能促进学生的探究热情,学生在玩中一起讨论、相互启迪,最后达成共识。然后整理好材料开始交流。交流也是探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

探究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见解,而交流能使这种差异成为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接着我又设置了一个找铁制品的环节,让学生带着小磁铁去找一找教室中的铁制品,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最后通过一个示范试验,引领学生去探究磁铁隔着一些东西是否也能吸引铁。

但是整堂课就像戚老师所说的上的很“顺利”,又似太过“顺利”。似乎都是我在牵着学生走,没有让学生自主探究,自己有探究的欲望。也没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驾于课堂的能力也还不够。当学生动手玩磁铁之后,我让他们汇报“实验后你有什么发现”,学生描述了很多实验现象,如“我认为铁做的东西肯定能被磁铁吸住”“铁在(磁铁)中间不能被吸住”等,只因我一心将学生的思路带到磁性这一概念,没去深入分析学生的回答。其实这些学生的回答都隐含着“磁铁的两端磁性比中间强”的道理,如果我能抓住课堂上生成的有利契机进行挖掘,可以很自然地拓展延伸到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还有几个示范实验,如让学生猜测哪些硬币可以被磁铁吸引时,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上来验证一下,这样的话下面学生的注意力也会跟着这个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一起关注这个实验。隔着玻璃取回形针的示范试验也是一样,方法是学生想的,我也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验证他的想法,而我由于担心学生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个实验,不能很好的把回形针取出来,就自己动手了,如果让学生来验证的话,课堂效果肯定会好很多。

非常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让我更加清晰的了解到了自己的不足,今后我将经常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课堂。


相关内容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备课本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物理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下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学情分析 思想基础:总的特点来讲,大部分同学们对学习物理没有太大的兴趣:只有 少部分学生们的思想能力已较上学期有了较大的进步:分析问 ...

  • [电磁铁]教学设计与反思
  • <电磁铁>教学设计与反思 教学内容: 六年级能量单元的第二课<电磁铁> 教学目的: 1.通过指导学生自行探索,使学生知道电磁铁在通电的条件下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电磁铁有两极,而且两极是可以改变的.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学会制作电磁铁: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归纳概括 ...

  • [电磁铁]教学实录
  • <电磁铁>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能够根据所给材料制作一个电磁铁. 能够在探究过程中比较永久磁铁和电磁铁的异同. 能够做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能够对电磁铁的两极变化进行探究. 能选择适当方式表达对电磁铁磁力大小的研究结果. 二.科学知识 知道什么是电磁铁. ...

  • 高中物理选修1-1磁场 教案
  • 第二章 磁场 第一节 指南针与远洋航海 学习目标 1.了解指南针在远洋航海中的作用,理解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了解磁学基础知识. 2.知道磁感线,知道磁感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 3.了解磁感线描述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的磁场分布情况. 4.了解地理南北极与地磁南北极反向并且不重合 ...

  • 电和磁复习(教案反思)
  • 电和磁复习 (第一部分.电生磁)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了解磁场和磁感线的相关知识,会判断磁体的南北极. 2.知道奥斯特实验证明了通电导线的周围有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 这种现象叫做电流的磁效应. 3.通电螺线管产生的磁场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4.理解电磁铁的工作原理.理解电 ...

  • 磁铁有磁性__教案
  • 磁铁有磁性教案 教案背景:磁铁最显著的特点是具有磁性,学生对磁铁特殊性质的自发认识中,印象最深的也是磁铁能吸铁.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认识上是模糊的,有的学生可能认为磁铁能吸引所有的金属.本课将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强化认识,修正错误看法.磁铁对铁质物体的吸引力,是一种不需要接 ...

  • [研究磁铁]教学设计
  • <研究磁铁>教学案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吴桥中心小学 王彩兰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四课<研究磁铁> [教材分析] 本课是苏教版<科学>(五上)<电和磁>单元的第四课,属于<课程标准>中物质世界里能量的表现形式.本课 ...

  • 黄洋小学九年级物理分组实验教案
  • 实验一.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一.实验目的 1.知识与技能 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使学生从实验中领悟比热容是如何影响物体温度的变化的,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2)通过设计.进行实验,让学生体会控制变量法在科学探究中 ...

  • 磁铁有磁性教学反思
  • <磁铁有磁性>教学反思 <磁铁有磁性>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课.作为三年级的学生,对磁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和了解,因此要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利用实验利用科学,使得学生对磁铁进一步加深认识. 一.对<磁铁有磁性>的教学反思: 1.在教学导入部分利用魔术:用铁制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