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侵略与反抗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 》

1、 战争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原因:

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 ,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8月

(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 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迫切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2.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高潮

B.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自然经济站统治地位

C.正当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D.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3.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 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第2、3课 劫难中的抗争

一、

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年10月——1860年10月

3、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定《 》

4、火烧 :1860年10月, 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二、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1851年, 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 ,起义军称“太平军”。

2、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打死洋枪队的头目 。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 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讨伐阿古柏。

2、1884年, 清政府在设立行省。

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

1.2004年4月,中国保利公司以3000万港元的巨额资金,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是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3、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制度腐败

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中日战争

1、爆发时间:1894年7月

2、主要战役:丰岛战役,海战,威海卫战役

3、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 英勇牺牲。

4、1895年初,日军攻占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

二、《 》

1、时间:1895年4月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 在通商口岸开设

3、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1.“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文中的“他”指(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2.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3.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小国”是指( )

A. 日本 B.法国 C.俄国 D. 英国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2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

(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0年6月,为镇压 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 2000多人队伍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陷,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二、《 》

1、时间:1901年9月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活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影响: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 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1.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 B.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C.王五的叔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D.赵六的妹妹去应该留学

3、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6.(11分)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举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事例。(三个即可) (3分)

(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2)中英《南京条约》。

(3)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1、(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2)圆明园(3)美国(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理。

23、(1)黄海海战。大东沟、致远舰。略。(2)邓世昌。有生还的可能。(3)“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4)结论不限,但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思想要积极。

31、(共11分)[参考答案]

(1)(6分)

(2)(3分)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指挥黄海大战,义和团运动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也可)

(3)(2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要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自强不息等。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答案)

第1课

一、1、英国 鸦片,林则徐

2、虎门

二《南京条约》

1、鸦片,禁烟,市场

2、岛,第一个,开始沦为

选择题:1-3DAD

4、(1)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2)《南京条约》

(3)清政府本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

第2、3课

一、第二次,1856,北京条约,圆明园,英法

二、沙俄,

三、洪秀全,拜上帝教,华尔

四、左宗棠,新疆

选择题:1-4 BBBB

5、(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2)圆明园

(3)美国

(4)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第4课

一、甲午,黄海,邓世昌,威海卫,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台湾,2亿,日本,工厂,半殖民地程度 选择题:1-3CBA

4、(1)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大东沟海域、致远舰。(2)邓世昌。有生还的可能。(3)“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4)结论不限,但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思想要积极。

第5课

一、 中国人民,北京

二、 辛丑条约,东交民巷,任何反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择题:1-5 BCBDC

6、(1)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洪秀全,邓世昌,丁汝昌

(3)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虎门销烟

1、背景:19世纪上半期,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掠夺白银,向中国走私 ,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上书道光帝请求严禁鸦片。

2、经过: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110多万千克鸦片在广州海滩当众销毁。

3、影响:虎门销烟向全世界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侵略的决心和勇气,振奋了民族精神,维护了民族尊严。林则徐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

二、中英《 》

1、 战争

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原因:

直接原因是以中国的运动为借口,保护鸦片贸易。

根本原因是为了开辟国外 ,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

2、《南京条约》

(1)时间: 1842年8月

(2)内容: ①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东南沿海)

②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

③割让香港 给英国

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3)影响:《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鸦片战争后中国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原因是( )

A.反对中国禁烟 B.开展同中国的贸易

C.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D.迫切需要对外开辟商品市场和掠夺原料产地

2.下列陈述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

A.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已经处于封建社会的高潮

B.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自然经济站统治地位

C.正当清朝衰落之时,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D.鸦片战争后,在中国对外贸易中,中国处于入超地位

3.在中英《南京条约》中,侵犯中国经济主权最严重的条款是( )

A.开放广州、上海等五个通商口岸 B.赔款2100万银元

C.割香港岛给英国 D.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4. 从1840年-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四次侵华战争。签订了 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得工具,中国逐步沦陷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得深渊。

(1)清政府与西方列强之间进行得第一次较量是哪次战争?结果怎样?

(2)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

(3)在这部屈辱史中,作为一个爱国者,你看到的清政府的本质是什么?

第2、3课 劫难中的抗争

一、

1、原因:英国不满足已经攫取的权利,要求修改条约,扩大侵略权益。

2、时间:年10月——1860年10月

3、结束:1860年10月奕与英法两国签定《 》

4、火烧 :1860年10月, 联军火烧圆明园,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二、俄国侵占中国领土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 趁机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三、太平军痛打洋枪队

1、1851年, 在广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立 ,起义军称“太平军”。

2、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打死洋枪队的头目 。

四、左宗棠收复新疆

1、1875年, 被任命为钦差大臣,讨伐阿古柏。

2、1884年, 清政府在设立行省。

意义:新疆的收复不仅打击了侵略者的气焰,而且维护了国家的利益,民族的尊严。

1.2004年4月,中国保利公司以3000万港元的巨额资金,从某拍卖行购回原圆明园大水法前十二生肖中的虎头、牛头、猴头,受到国人的称赞。这些精美的艺术珍品是什么事件中流失海外的(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瑷珲条约》 C.《天津条约》 D.《黄埔条约》

3、清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

A、清政府的武器装备落后 B、清政府制度腐败

C、当时中国社会经济落后 D、清政府临战时战和不定

4、“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弟子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此诗反映的是。( )

A、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 B、左宗棠收复新疆

C、关天培抗英 D、林则徐虎门销烟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泰晤士报》记载:“据估计,被劫掠和破坏的财产,总值超过六百万磅。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了很多。在进入皇宫的宫殿后,谁也不知道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金子,而把银子弄丢了,为了拿鑲有珠玉的饰品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材料二:“俄国采取表面‘调停’实际支持的态度。在战争中,不花费一文钱,不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马克思

(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次战争中?这次战争的发动者是谁?

(2)材料一所反映的遭劫掠和破坏的是哪儿?

(3)材料二中与俄国一起参与调停的另外一个国家是哪国?

(4)材料中所说的俄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主要指的是什么?

第4课 甲午中日战争

一、中日战争

1、爆发时间:1894年7月

2、主要战役:丰岛战役,海战,威海卫战役

3、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 英勇牺牲。

4、1895年初,日军攻占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5、结果:清朝战败, 签订《》

二、《 》

1、时间:1895年4月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 两

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 在通商口岸开设

3、影响: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它大大加深了中国的

1.“1853年,他在籍办团练,协助镇压太平军,屡遭失败。1870年,他出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从70年代开始,他陆续开办军火工厂和筹建北洋海军,同时,又开办一些民用工业,如轮船招商局。1895年他代表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成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大的卖国贼之一。”文中的“他”指(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李鸿章 D.张之洞

2.1895年,日本人终于拿到了想要的《马关条约》,各国政界议论纷纷,下面各国政界的议论符合史实的是( )

①美国:“中国,你的一个孩子走了!”②英国:“Hello,香港岛终于归属我们了!” ③日本:“伙计,我们的机器可以搬运到中国去。”

④德国:“多威风,我们的军队可以驻扎在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了!”

A.②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③④

3.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回忆文章中写道:“„„从前我们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其中的“小国”是指( )

A. 日本 B.法国 C.俄国 D. 英国

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东沟海战天如墨,炮震烟迷船掀侧。致远鼓楫冲重围,万火丛中呼杀贼。”

──郑观应

材料2 随从递给他救生圈,他坚决不接,决心与战舰共存亡。他的爱犬飞速游来,衔住他的衣服,使他无法下沉„„(他)狠了狠心,用手将爱犬按入水中。

(1)郑观应的诗描述的是哪个历史事件?请你为诗中的“东沟、致远”加个注释。

(2)材料2中的“他”是谁?从材料提供的信息判断,“他”是否有活下来的可能?

(3)请你替材料2中的“他”回答做出上述举动的想法是什么。

(4)根据当时的情况,有人认为“他”的举动可歌可泣,令人钦佩;有人认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这样的牺牲应该避免。你的看法是什么呢?

第5课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一、八国联军攻占北京

1900年6月,为镇压 反帝爱国运动,八国联军 2000多人队伍向北京进犯。8月中旬攻陷,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对中国人民犯下滔天罪行。

二、《 》

1、时间:1901年9月

2、主要内容:

①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②划定北京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③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 活动

④清政府拆毁天津大沽到北京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3、影响:西方列强完全控制了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清政府变成了洋人的朝廷,这一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 社会统治秩序的完全确立。

1.对下面年代尺中提供的时间,解读最准确的是( )

A.中国近代遭受外来侵略的全过程 B.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杜会的历程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和瓦解的历史D.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下列内容与《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的史实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张三的父亲在重庆一家日本人开设的工厂中做工 B.李四的哥哥因参加义和团而被杀

C.王五的叔叔在北京东交民巷买了一座住宅 D.赵六的妹妹去应该留学

3、在下面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侵华战争中哪次攻进了北京城,并大肆抢劫( )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4.中英《南京条约》和中日《马关条约》的相似点是( )

①都规定了割地 ②都有赔款 ③都规定了帝国主义在华设厂④都规定了开放通商口岸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5.《辛丑条约》签订后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说明了( )

A.清政府与列强建立了外交关系 B.列强获得了领事裁判权

C.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 D.中国的反帝斗争蓬勃发展

6.(11分)汇入工业文明大潮,近代中国经历了屈辱、艰辛的历程。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着英勇的斗争。针对这个问题,某中学七(2)班历史兴趣小组进行了探究,下面请你跟着他们一起来探究以下问题:

(1)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史,又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近代中国随着列强侵

(2)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不屈的斗争。请举出19世纪中后期中国人民反入侵斗争的事例。(三个即可) (3分)

(3)从“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中,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2分)

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2)中英《南京条约》。

(3)清政府的本质是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

1、(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2)圆明园(3)美国(4)俄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中国领土150多万平方公理。

23、(1)黄海海战。大东沟、致远舰。略。(2)邓世昌。有生还的可能。(3)“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4)结论不限,但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思想要积极。

31、(共11分)[参考答案]

(1)(6分)

(2)(3分)林则徐虎门销烟,太平天国运动中太平军抗击“洋枪队”,左宗棠收复新疆,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指挥黄海大战,义和团运动等。(答出任意三点即可,其他事例只要符合题意也可)

(3)(2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富于反抗精神,落后就要挨打,要开放、学习外国先进技术、自强不息等。

第一单元 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答案)

第1课

一、1、英国 鸦片,林则徐

2、虎门

二《南京条约》

1、鸦片,禁烟,市场

2、岛,第一个,开始沦为

选择题:1-3DAD

4、(1)中英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

(2)《南京条约》

(3)清政府本质经济落后,政治腐败无能,对外妥协投降,对内残酷镇压人民。

第2、3课

一、第二次,1856,北京条约,圆明园,英法

二、沙俄,

三、洪秀全,拜上帝教,华尔

四、左宗棠,新疆

选择题:1-4 BBBB

5、(1)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

(2)圆明园

(3)美国

(4)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

第4课

一、甲午,黄海,邓世昌,威海卫,马关条约

二、马关条约,台湾,2亿,日本,工厂,半殖民地程度 选择题:1-3CBA

4、(1)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大东沟海域、致远舰。(2)邓世昌。有生还的可能。(3)“我们从军卫国,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我们虽然牺牲了,但可以壮国家的声威。”(4)结论不限,但必须言之有理,符合史实,思想要积极。

第5课

一、 中国人民,北京

二、 辛丑条约,东交民巷,任何反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择题:1-5 BCBDC

6、(1)鸦片战争,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洪秀全,邓世昌,丁汝昌

(3)哪里有侵略,哪里就有反抗。


相关内容

  •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 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一.新教材分析 1 .八年级上册概况 本册书共分为八个单元 27 课. 近代中国百余年的历史发展,呈现出两条鲜明的主线:其一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主线:其二是中国近代化的主线,即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国家的发展和富强两条主线.两条主线虽互为表里并呈现出相互缠绕 ...

  •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学生版)
  • <八年级历史(上册)学习笔记>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1.林则徐虎门销烟: (1).鸦片输入对中国的危害:①使许多 流入英国,加剧了中国的 :②严重摧残了 ,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列强称中国人为"东亚病夫"):③使清政府的官僚机构更加腐败,统治阶级 ...

  • [新校园]历史七年级上册答案
  • <中学生报-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基础测评: 1.B 2.D 3.C 4.B 5.D 6.B 7. 识图话史(1)虎门销烟 林则徐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 ...

  • [中学生报-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 <中学生报-历史>七年级上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 第1课 鸦片战争 一.基础测评: 1.B 2.D 3.C 4.B 5.D 6.B 7. 识图话史(1)虎门销烟 林则徐 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是当之无愧 ...

  • 七年级历史上册每周一练答案
  • 八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每周一练答案(一) 说明:如对答案有疑问请加入"历史替龙"QQ群(414267064)发问求解.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二.综合题(共40分) 16.(1)林则徐认为若听任鸦片大量输入,清政府将面临军队和财政危机. (2)指1839年林则徐领导 ...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文档
  •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材分析 全册七个单元,内容概括起来分成五个方块.以时间为线索,把近代中国发生的历史大事件紧密贯穿结合起来. 第一方块 侵略与反抗 一.课标要求 1.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2.知道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

  • 自制八年级上册历史期中复习资料
  • 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知识结构: 一个形态--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鸦片战争爆发--194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两个时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外国资本主义同中华民族的矛盾 两对矛盾封建主义同人民大众的矛盾 民族革命--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两大历史任务民 ...

  • 八年级历史上册说教材
  • 八年级历史上册说教材 我今天说教材的内容是八年级历史上册内容: 一. 说课标 1.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近代重要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了解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能力目标:能够初步阅读.理解和归纳一些基本的历史材料,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识抗击外来侵 ...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卷三)
  • 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测试题(卷三) 班级_____姓名_____分数_____ 1.中国社会近代化的标志是( ) A.虎门销烟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2.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开始遭到大规模外来侵略 B.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C.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