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外币评估与外币处理

理论——货币为什么需要评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都要依据准则来执行,这也就需要进行货币评估,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财务报表的需要。好了,下面咱们就讲讲(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咱们只是PRC 为例, 讨论别人家的事情也没什么意思。) 有了外币交易才会有货币评估。所谓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咱们的本位币就是RMB )。外币交易包括:

(一) 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二) 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三) 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评估的时候需要分为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不知道为什么要搞的这么复杂。咱们就不要像老师那样找概念了,咱们就来些实践的。外币货币性项目: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和偿还的负债。主要就是货币资金和相关的往来。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这种解释还不如不说)。主要是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评估的汇率。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个意思就是说咱们哪天出报表就用哪天的汇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是评估汇率。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这里面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历史成本计价与公允计价的问题。举个例子:历史成本就是账面成本,比方说一台汽车是 3年钱买的,当时花了10万,10万就是历史成本。但是现在花8万就能买到和三年前购买的一模一样的汽车8万就叫做重置成本。历史成本一般是针对于不动产 来计价的。我们再来看看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 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注意的是无关联的双方,如果是一个老板开的两个店那肯定就不公允了。比如投资性房地产。还有一些股权投资都要采用公允价值。讲了这么多,其实很简单无论采用什么计价要知道的是就是要采用当时交易日的汇率就行了。小结一下,在汇率上就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是交易汇率,一是近似汇率。看《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近似汇率:比如现在汇率1:6,上个月1:6.2,现在我可以采用一个差不太多的汇率如1:6.1做完近似汇率。采用近似汇率来可以减少核算上的繁琐,同时,在汇率调整上也比较方便。

实践——货币评估在实际的业务中是如何应用的?

下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货币评估到底是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如某公司记账本位币 RMB,外币交易采用即时汇率。日常中发生如下业务:

业务一:收到美元投资(Rate 1:8.1)500,000USD 。关注点:此业务只要采用交易即期汇率即可。即Dr :存款 50万*8.1 Cr:股本 405,000

业务二:国外买设备(Rate 1:8)400,000USD ,入境运费20,000,安装费10,000。Dr :资产 3,230,000 Cr:存款-美元 3200000 存款-RMB 30000

业务三:销售产品,(Rate 1:8.05)价款200000USD 。款项未收到。DR :应收款 1610000 CR:收入 1610000

业务四:月末,收到应收款300000USD ,(Rate 1:8.12)DR :银行-美元 2436000 CR :应收款 2436000

则评估如下:先计算外币的外包余额,然后*月末即期汇率计算本位币,将计算的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的记账本位币。即调整额。进入“汇兑损益”科目。以上述案例为例子,我们则需要计算相应数据。以银行存款为例:

500000*8.12=4060000(月末)则本月业务差异=4060000-

(780000+4050000-3200000+2436000)=-6000RMB至此我们就明白了货币评估的基本原理。

系统——货币评估在SAP 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

SAP 系统外币评估的原理:未清项的评估是在外币的汇率有变化时,对有涉及外币未清项的科目按统驭科目或科目类型、按币种、分借贷分别进行统计其由于汇率变化产生的差额,将变化额按科目类型和币种进行帐务调整。

配置的相关说明:

步骤一:定义评估方法

Post per Line Item-按行项目显示。评估报告按行项目显示结果。

Always evaluate-总是评估。

Line Item -按行项目记帐。这种方式会使评估结果更容易检查,但可能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时间会增加。

Document Type-凭证类型。SA 。

ExchRate Type for Debit Bal-汇率确定。确定评估的汇率类型为:P ,注意的是这个货币和M 不要设置成一个,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吧,一个是交易的即期汇率一个是评估汇率,那么其间的差异就是汇兑损益。

步骤二:定义汇兑损益科目(OBA1)

Transaction :选择KDB-Exch. Rate Diff. using Exch. Rate Key。

其中,费用科目对应的是“汇兑损失”,收入对应的是“汇兑收益”(In this activity you define the numbers of the accounts to which you want the system to automatically post realized exchange rate differences when clearing open items)。所不同的是,此处定义的是由于总账余额的评估。对于未清项目不做相应的评估。

步骤三:定义余额评估科目(OB09)

汇率差额实现——产生汇率差异时记帐的科目;评估——外币评估时差异记帐的科目;换算——实际结算时差异冲销和记帐科目(4.7版本中才有的选项)。注意的是“货币”处不要填写任何内容。通过这种配置结算凭证产生的汇率差异冲销调整科目,不再产生汇率差异记帐。

SAP 系统外币评估说明:

外币评估策略:

第一种:期末评估,下期初冲回。

该种评估策略是基于比较准确地评价外汇变化造成的损益,是哪个帐户造成的损益就一直挂在哪个帐户上,直到该帐户的该笔帐结清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这种方式评估,就应该每个期间都进行评估,不管是否有新的汇率变化。 评估时,借/贷相应的调整科目 贷/借汇兑损益科目————结帐时转出 冲回时,借/贷汇兑损益科目 贷/借相应的调整科目

结帐时,冲抵调整科目借/贷调整科目 贷/借汇兑损益科目

最后的结果中,调整科目和汇兑损益科目的余额均抵销。

第二种:期末评估,不冲回。

该种评估只在乎汇率变化期间的损益,不管哪个帐户造成的。在汇率变化的期间进行评估以后,差异自动转到损益科目,同时在该类科目相应的调整科目中记帐。该差异在当期转走,以后期间不过问。直到该帐户该笔帐清帐时,产生的汇率差异自动冲抵评估时产生的换算调整科目。

评估时,借/贷相应的调整科目 贷/借汇兑损益科目————结帐时转出

结帐时,借/贷调整科目(冲抵调整科目)

最后的结果中,调整科目和汇兑损益科目的余额均抵销。

第三种:不评估。

不管外币汇率何时变化,都不进行评估。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地反应外币与本币的实际值。只有当清帐时才将汇率的变化直接转入汇兑损益科目。

应用的相关说明:

首先,科目主数据上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使用本位币的科目可以过账其他货币的业务,而使用其他货币的科目则只能过账指定货币的业务。简单一点讲,如果USD 的美元户那么就只能做美元业务而不能做RMB 的业务。

几种常见的业务场景

场景一:手工调整汇率差异(F-05)。通过手工的调整简化了汇率的问题,在这种方式下只是对外币户进行相关的账户处理,Dr :Bank Cr:汇兑损益。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符合PRC Gaap的相关要求。 场景二:系统自动调整差异。

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外币未清项评估是按借贷分别统计后做的调整凭证。如果帐户不及时清帐,则系统就会对所有借贷双方进行分别统计,既浪费时间,又会产生多余的评估凭证。如果是冲销而不按正常操作,做反向凭证处理,效果同上。

对于应收应付帐款,如果在收/付款时有汇率的变化,系统会自动将差异转入汇兑损益科目。如果用其他方式进行付款操作,差异就无法自动转移。而对于外 币而言,由于数额相同,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如:供应商应付款是收发票时自动产生的,应付帐款有贷方余额。按正常业务操作,在付款时应针对该供应商处理未清 项,这样会自动进行清帐处理,由于汇率变化产生的差异也会自动产生汇兑损益的凭证项。该供应商的未清项明细帐就比较规范。如果付款时在总帐中做贷项凭证, 差异就无法转走,未清项也会越积越多。

增加会计科目时,如果涉及外币,要考虑评估的后台配置增加。原有的会计科目中增加外币业务时,同样要考虑配置修改。由于对评估策略理解问题,上线后 的外币评估一直未能按系统配置要求进行,以致造成一些不正常的凭证出现。在进行新的评估之前,建议对系统中的帐务进行清理。在清帐方面。对所有应收应付的 明细帐进行清理,将不正常的长期挂帐处理掉。在调整方面。对清帐产生的凭证进行全面确认,如果属不正常凭证,应进行手工调整。

顺便回答一个和这个不相关的问题,如何查询PO 和INVOICE 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RBKP 和RSEG 这两个 表建立关系然后在QUERY 里面查询就搞定了。SAP 方丈每天清晨醒来不知道是为谁工作?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那个房子?有的时候也会想想TMD 上学到底是为 了什么?学到最后不能折腾折腾岂不是白费了。最近也在恶补财务的相关知识。也许是自己最近很是懒惰。原来考的那些什么注册会计师,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 几天不用又都忘了,现在找回来和大家在互勉一下。写这些东西是为了谁?为了我自己还是那些初学者?也许,一句道谢让偶已经心满意足。

理论——货币为什么需要评估?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为了规范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外币财务报表的折算和相关信息的披露 都要依据准则来执行,这也就需要进行货币评估,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为了财务报表的需要。好了,下面咱们就讲讲(因为大家都是中国人,咱们只是PRC 为例, 讨论别人家的事情也没什么意思。) 有了外币交易才会有货币评估。所谓外币交易,是指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外币是企业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咱们的本位币就是RMB )。外币交易包括:

(一) 买入或者卖出以外币计价的商品或者劳务;(二) 借入或者借出外币资金;(三) 其他以外币计价或者结算的交易。

评估的时候需要分为外币货币性项目和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不知道为什么要搞的这么复杂。咱们就不要像老师那样找概念了,咱们就来些实践的。外币货币性项目:指企业持有的货币资金和将以固定或可确定的金额收取的资产和偿还的负债。主要就是货币资金和相关的往来。外币非货币性项目:指货币性项目以外的项目(这种解释还不如不说)。主要是存货、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评估的汇率。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折算。因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与初始确认时或者前一资产负债表日即期汇率不同而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这个意思就是说咱们哪天出报表就用哪天的汇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是评估汇率。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这里面要和大家讨论的就是历史成本计价与公允计价的问题。举个例子:历史成本就是账面成本,比方说一台汽车是 3年钱买的,当时花了10万,10万就是历史成本。但是现在花8万就能买到和三年前购买的一模一样的汽车8万就叫做重置成本。历史成本一般是针对于不动产 来计价的。我们再来看看公允价值,公允价值亦称公允市价、公允价格。熟悉情况的买卖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下所确定的价格,或无关联的双方在公平交易的条件 下一项资产可以被买卖的成交价格。注意的是无关联的双方,如果是一个老板开的两个店那肯定就不公允了。比如投资性房地产。还有一些股权投资都要采用公允价值。讲了这么多,其实很简单无论采用什么计价要知道的是就是要采用当时交易日的汇率就行了。小结一下,在汇率上就可以采用两种办法,一是交易汇率,一是近似汇率。看《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外币折算》第十条,外币交易应当在初始确认时,采用交易发生日的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为记账本位币金额;也可以采用按照系统合理的方法确定的、与交易发生日即期汇率近似的汇率折算。近似汇率:比如现在汇率1:6,上个月1:6.2,现在我可以采用一个差不太多的汇率如1:6.1做完近似汇率。采用近似汇率来可以减少核算上的繁琐,同时,在汇率调整上也比较方便。

实践——货币评估在实际的业务中是如何应用的?

下面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来看看货币评估到底是如何在实际中应用的?例如某公司记账本位币 RMB,外币交易采用即时汇率。日常中发生如下业务:

业务一:收到美元投资(Rate 1:8.1)500,000USD 。关注点:此业务只要采用交易即期汇率即可。即Dr :存款 50万*8.1 Cr:股本 405,000

业务二:国外买设备(Rate 1:8)400,000USD ,入境运费20,000,安装费10,000。Dr :资产 3,230,000 Cr:存款-美元 3200000 存款-RMB 30000

业务三:销售产品,(Rate 1:8.05)价款200000USD 。款项未收到。DR :应收款 1610000 CR:收入 1610000

业务四:月末,收到应收款300000USD ,(Rate 1:8.12)DR :银行-美元 2436000 CR :应收款 2436000

则评估如下:先计算外币的外包余额,然后*月末即期汇率计算本位币,将计算的记账本位币余额-调整前的记账本位币。即调整额。进入“汇兑损益”科目。以上述案例为例子,我们则需要计算相应数据。以银行存款为例:

500000*8.12=4060000(月末)则本月业务差异=4060000-

(780000+4050000-3200000+2436000)=-6000RMB至此我们就明白了货币评估的基本原理。

系统——货币评估在SAP 系统中是如何实现的?

SAP 系统外币评估的原理:未清项的评估是在外币的汇率有变化时,对有涉及外币未清项的科目按统驭科目或科目类型、按币种、分借贷分别进行统计其由于汇率变化产生的差额,将变化额按科目类型和币种进行帐务调整。

配置的相关说明:

步骤一:定义评估方法

Post per Line Item-按行项目显示。评估报告按行项目显示结果。

Always evaluate-总是评估。

Line Item -按行项目记帐。这种方式会使评估结果更容易检查,但可能程序运行所需要的时间会增加。

Document Type-凭证类型。SA 。

ExchRate Type for Debit Bal-汇率确定。确定评估的汇率类型为:P ,注意的是这个货币和M 不要设置成一个,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吧,一个是交易的即期汇率一个是评估汇率,那么其间的差异就是汇兑损益。

步骤二:定义汇兑损益科目(OBA1)

Transaction :选择KDB-Exch. Rate Diff. using Exch. Rate Key。

其中,费用科目对应的是“汇兑损失”,收入对应的是“汇兑收益”(In this activity you define the numbers of the accounts to which you want the system to automatically post realized exchange rate differences when clearing open items)。所不同的是,此处定义的是由于总账余额的评估。对于未清项目不做相应的评估。

步骤三:定义余额评估科目(OB09)

汇率差额实现——产生汇率差异时记帐的科目;评估——外币评估时差异记帐的科目;换算——实际结算时差异冲销和记帐科目(4.7版本中才有的选项)。注意的是“货币”处不要填写任何内容。通过这种配置结算凭证产生的汇率差异冲销调整科目,不再产生汇率差异记帐。

SAP 系统外币评估说明:

外币评估策略:

第一种:期末评估,下期初冲回。

该种评估策略是基于比较准确地评价外汇变化造成的损益,是哪个帐户造成的损益就一直挂在哪个帐户上,直到该帐户的该笔帐结清为止。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用这种方式评估,就应该每个期间都进行评估,不管是否有新的汇率变化。 评估时,借/贷相应的调整科目 贷/借汇兑损益科目————结帐时转出 冲回时,借/贷汇兑损益科目 贷/借相应的调整科目

结帐时,冲抵调整科目借/贷调整科目 贷/借汇兑损益科目

最后的结果中,调整科目和汇兑损益科目的余额均抵销。

第二种:期末评估,不冲回。

该种评估只在乎汇率变化期间的损益,不管哪个帐户造成的。在汇率变化的期间进行评估以后,差异自动转到损益科目,同时在该类科目相应的调整科目中记帐。该差异在当期转走,以后期间不过问。直到该帐户该笔帐清帐时,产生的汇率差异自动冲抵评估时产生的换算调整科目。

评估时,借/贷相应的调整科目 贷/借汇兑损益科目————结帐时转出

结帐时,借/贷调整科目(冲抵调整科目)

最后的结果中,调整科目和汇兑损益科目的余额均抵销。

第三种:不评估。

不管外币汇率何时变化,都不进行评估。这种策略的优点是操作简单,缺点是资产负债表不能真实地反应外币与本币的实际值。只有当清帐时才将汇率的变化直接转入汇兑损益科目。

应用的相关说明:

首先,科目主数据上有一点大家要注意:使用本位币的科目可以过账其他货币的业务,而使用其他货币的科目则只能过账指定货币的业务。简单一点讲,如果USD 的美元户那么就只能做美元业务而不能做RMB 的业务。

几种常见的业务场景

场景一:手工调整汇率差异(F-05)。通过手工的调整简化了汇率的问题,在这种方式下只是对外币户进行相关的账户处理,Dr :Bank Cr:汇兑损益。 这种方式比较简单,但是在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符合PRC Gaap的相关要求。 场景二:系统自动调整差异。

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外币未清项评估是按借贷分别统计后做的调整凭证。如果帐户不及时清帐,则系统就会对所有借贷双方进行分别统计,既浪费时间,又会产生多余的评估凭证。如果是冲销而不按正常操作,做反向凭证处理,效果同上。

对于应收应付帐款,如果在收/付款时有汇率的变化,系统会自动将差异转入汇兑损益科目。如果用其他方式进行付款操作,差异就无法自动转移。而对于外 币而言,由于数额相同,往往不能及时发现。如:供应商应付款是收发票时自动产生的,应付帐款有贷方余额。按正常业务操作,在付款时应针对该供应商处理未清 项,这样会自动进行清帐处理,由于汇率变化产生的差异也会自动产生汇兑损益的凭证项。该供应商的未清项明细帐就比较规范。如果付款时在总帐中做贷项凭证, 差异就无法转走,未清项也会越积越多。

增加会计科目时,如果涉及外币,要考虑评估的后台配置增加。原有的会计科目中增加外币业务时,同样要考虑配置修改。由于对评估策略理解问题,上线后 的外币评估一直未能按系统配置要求进行,以致造成一些不正常的凭证出现。在进行新的评估之前,建议对系统中的帐务进行清理。在清帐方面。对所有应收应付的 明细帐进行清理,将不正常的长期挂帐处理掉。在调整方面。对清帐产生的凭证进行全面确认,如果属不正常凭证,应进行手工调整。

顺便回答一个和这个不相关的问题,如何查询PO 和INVOICE 的对应关系,可以通过RBKP 和RSEG 这两个 表建立关系然后在QUERY 里面查询就搞定了。SAP 方丈每天清晨醒来不知道是为谁工作?为了自己还是为了那个房子?有的时候也会想想TMD 上学到底是为 了什么?学到最后不能折腾折腾岂不是白费了。最近也在恶补财务的相关知识。也许是自己最近很是懒惰。原来考的那些什么注册会计师,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这 几天不用又都忘了,现在找回来和大家在互勉一下。写这些东西是为了谁?为了我自己还是那些初学者?也许,一句道谢让偶已经心满意足。


相关内容

  • SAP实施项目总结
  • 现金流量表的期初行,本年累计,上年同期的金额计算需要修改.需要新增以下科目:140505 WIP在制品 500100 生产成本-WIP OFFSET采购在途的对方科目--已存在生产产品入库时,需要一个生产成本结转科目--暂定500101生产差异结算对方科目(建议与生产成本结转科目分开)因前端物料分了 ...

  • 企业资源计划的应用
  • 华中科技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企业资源计划在东风乘用车公司的应用 姓名:雷建新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计算机技术 指导教师:欧阳星明 20050506 华中科技大学项士学位论文 摘要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sPlanning),简称ERP,是一套现代化的企业管理理念.其 ...

  • 物料分类账详解
  • 物料分类账详解 一.ML 功能简介 关键词:计划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实际成本法/混合成本法 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实际成本 标准成本|标准成本估算|标准价格 零售价法|毛利率法 1. 为什么使用物料分类帐? 中国会计准则规定:对存货的核算必须采用历史成本法(即实际成本法), 如果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法或者 ...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 重症急性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2014年,天津)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通外科专业委员会 关键词:胰腺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 中图分类号:R657.51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1-5256(2015)03-0327-05 Guidelinesforintegratedtradition ...

  • SAP项目实施计划书(东风)
  • 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SAP 项目实施计划书 1 东风汽车公司SAP项目实施方案 ........................................................................................ 4 1.1 实施策略 ......... ...

  • 2010暑假实习报告
  • 暑假实习报告 一、烽火通信企业概况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烽火通信)是国内优秀的信息通信领域设备与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国家科技部认定的国内光通信领域唯一的“863”计划成果产业化基地、“武汉·中国光谷”龙头企业之一。公司创立于1999年12月25日,xx年烽火通信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

  • 项目章程范本
  • 版本: 项目章程 文件名: 页码: 93773017.docx 生成日期: 修改者: 修改日期: 1 / 21 实施项目项目章程 作者: 日期: 版本: 版本: 项目章程 文件名: 页码: 93773017.docx 生成日期: 修改者: 修改日期: 2 / 21 目录 .............. ...

  • 社会责任管理文件
  • 社会责任管理手册 任命书 为了建立.实施和维持公司社会责任管理体系,确保公司运作符合国家劳动法规和SA8000国际标准,持续改善公司社会责任表现,经研究决定,任命HR Man 先生为公司社会责任管理者代表,自签发之日起生效. 董事总经理:(签名) 日期:2002年2月8日 目录 序号 项目名称(SA ...

  • 人事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 人事结构优化调整方案 一.目的 为科学核定人事岗位的设置.有效挖掘员工潜能,精简机构.节约成本.提高人员工作效率.优化人员结构.有效提高人事工作的专业水平,特制订本方案. 二.适用范围 深圳市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不含分公司) 三.人员现状分析 部门人事管理员日常工作如下: 每月固定工作 阶段性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