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思考

LegalSystemAndSociety

f叁箜』圭塾垒

三!!!堡三望型

。蜃■—圜圈_

文章编号il009.0592(2010)03-165-02

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思考

董素赵望锋赵芳乔宇

摘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来保障,本文在指出山东省构建循环经济立法时应当遵循的立法导向和立法途径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构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以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和特点

循环经济这个专门术语在我国兴起已有几年的时间,它和传统经济是相对应的,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或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或一次性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费资源以及高强度破坏生态环境。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对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废物采取“边污染边治理”或“末端治理”的方式。循环经济或循环型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由“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强调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减少进人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并且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

二、我国及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一)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状况

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不仅需要科学的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更需要有完善立法作为保障。在这方面,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几年,中国一直在努力积极酝酿循环经济法,曾在2006年11月8日出台了草案意见征求稿,并于2007年7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目前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这四部法律之中有一些关于物质循环利用和节约资源与能源的法律规范。但无论从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还是实践来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有关物质循环利用的基本法缺位。在物质循环利用和管理上缺乏统一规划,相关原则、制度和措施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有关物质循环管理的专项立法缺失。以物质投入的管理、物质排放的管理、物质再利用的管理以及物质处理的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循环管理立

作者简介:董素、赵望锋、赵芳、乔宇,山东省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法还未建立起来:三是有关物质循环管理的宏观立法缺失。现有的法律仅立足于对单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实施控制的微观层面上,缺乏企业之间、社会层面的物质循环综合管理立法。

(二)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

就地方性法规来讲,我国部分地方立法机构及政府部门根据自己的权限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与循环经济基本法、综合法、专项法相衔接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行政规章。如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9月26日颁布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循环经济专门法规。2006年11月1日,备受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正式实施,可这也仅是少数部分省市有相关地方性立法,有的还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实践操作性不强,而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立法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山东省构建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目标选择(一)在立法导向上,采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根据我国许多专项立法基本没有采取循环经济立法理念,还是污染防治型的立法的缺陷,笔者认为山东省的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应当采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导向,使得资源有效利用和防止污染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循环利用物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上开辟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途径,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化解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的矛盾,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立法途径上,走专项立法后综合立法的分阶段立法路径立法工作的开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如技术水平不高,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资金财力缺乏,居民生活消费习惯落后,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尚无量化,因此立法中要兼顾到这些特殊性,条件成熟一个,制定一个,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专项立法工作,根据不同资源、产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专项地方性法规,待时机成熟时,再制定物质循环管理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以统领各专项法规,并最终构筑我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体系。

四、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建议

165

—■圈圈目1.

LegalSystemAndSociety

竺!竺三里型f叁垒!圭垒金

循环经济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这一工程的软环境使用耐用产品、有助于公众健康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节能标志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等,以使消费过程中消耗的自然资源最少、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最少。在传统的环境法律制度中,消费者承担着很少的环境保护义务。但在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中,消费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对其消费过的物资承担一定的回收利用和处置义务,如德国规定每人每年需支付49马克的废物处置税。山东省应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如《山东省绿色消费条例》和《山东省关于企业对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容器、包装回收的管理规定》等引导公众及全社会的绿色消费。对于消费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商品与服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反之则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性税费措施。既然倡导绿色消费,作为生产者一企业也必须在商品的制造、加工或者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中,应该尽量通过技术升级和改进等措施来有效抑制其产品和容器变成废弃物,在其成为可循环资源时则促进其循环,并降低循环和处置带来的环境负荷。

(四)制定对污染土壤清除与修复规定

山东省人均土地2.53亩,居全国第27位,不及全国的20%,世界的7.5%,人均耕地仅1.2l亩。据调查,目前山东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首先就污染物而言,污染土壤的物质种类在不断增多;其次,固体废弃物以及工业“三废”对土壤尤其是对耕地的污染极为严重;再次,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以及对作物本身的损害也极为常见,山东省在防治农药污染土壤方面也制定了专门的保护农业环境的相关条例,如2004年出台的《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将土壤明确作为农业生态环境的要素之一加以保护:除耕地以外,省内的工矿区、城市也存在土壤(土地)污染问题。面对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底,土地退化、损毁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地力衰退等严峻形势,当务之急是从各方面积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对污染土壤的清除和修复。由于对污染土壤需要利用最佳技术进行清除与修复,会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性和污染转移的风险,这都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

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恶化,我国已经认识到必须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两会上“低碳”和“高效”的经济发展思路成为人大代表们的讨论重点。相信,今后将环境资源保护、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等一系列的措施很快会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山东省设立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正确把握政策性,保持相对较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来引领我省的循环经济立法走出单纯的、狭窄的赢利性的利废产业狭隘之路,从而制定一系列坚持社会本位,注重维护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效益,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的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

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循环经济要依法为纲,故笔者对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提出如下建议:

(一)设立节约用水优贷制和超定额用水加价制

事实表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淡水就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稀缺资源,这种情况在2l世纪日益加剧。水资源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第二、第三和高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资源。淡水资源虽可再生,但就全球来说,其资源短缺问题却是与日俱增。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全年平均降雨量仅550毫米至950毫米之间,鲁西北和黄河三角洲常年降雨量不足600毫米,加之地下用水腌制化的现象日趋严峻,淡水资源显得尤为珍贵。为保护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山东省作为一个工农业大省,应当大力发展节水工农业,推行节水灌溉,研究推广农业旱作技术和渠道衬砌、管道输水、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尽快改变大水漫灌等浪费水资源的方式:对农业节水项目要优先立项,适当增加投入,对符合贷款条件、具有偿还能力的节水项目,银行要优先安排贷款。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农业节水项目贷款安排财政贴息并通过立法来严格执行节约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的有关规定。用水单位要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节水措施,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技术。水资源短缺地区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在新建高耗水项目建议书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否则不得立项和建设。对于超定额用水用电的,要加价收费。山东省在构建地方性节约水资源法规时,应将节约用水优贷制和超定额用水加价制设立进去。

(二)限定企业污染物向大气排放和制定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全省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减少和限制污染物向大气排放。首先根据本省实际和地方性企业的性质和状况,制定灵活机动的排污标准,原则是以尽量限定企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企业为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实施的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项目,往往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本着“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政府应制定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财政和信贷等经济激励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对那些主动研发配套技术实现减排、低耗和循环利用有效资源的企业,政府要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另外,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刻不容缓。为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制定强制性的燃料标准,增』Ju乙醇等其他可替代燃料的使用:第二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和扩大适用现有“轻型卡车规则”:第三是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对购买者实行政府补贴政策。这些规定和措施都要在我们

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中加以明确。

(三)设立地方性的绿色消费制度

绿色消费实质上是指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以可持续的

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进行消费,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选择

166

参考文献:

…_f为水o#.埘构建我ⅢI衢环经济法}1t体系的思考.1上{蒙,’i财鲐学院’、产报.2008(3)

【21J州卫√F衢爿、经济学.北京:-川1《发腱}n版钆.2005.

【3K蜊4㈨孙连E

【4】姚个、17

ih4i竹发胜抓环终济的制度构建研究坪:}学‘j竹刖2008(4).

I木的撕H、纤济.I:海:¨缸人【心…版朴.2006.

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思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董素, 赵望锋, 赵芳, 乔宇山东省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法制与社会

LEGN SYSTEM AND SOCIETY2010,""(9)0次

参考文献(4条)

1.杨永华 对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2008(3)2.周宏春 循环经济学 2005

3.刘海丽.孙连飞 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研究 2008(4)4.魏全平 日本的循环经济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徐凤侠.XU Fengxia 构建山东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发展循环经济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1)

社会经济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更代表着环境保护的全新理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摆脱资源与环境困境的必由之路,因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我国国家级层面的循环经济法律尚未出台,山东省应当在加快地方性立法基础上,依法发展循环经济.

2.期刊论文 李新英 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新疆社科论坛2006,""(3)

加快制定并完善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政府应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中推进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结合新疆实际,突出发展重点;应建立适合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3.会议论文 蒋慧工 关于循环经济立法的几点思考 2006

本文从实践角度对循环经济的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加快出台循环经济“基本法”;建立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立法过程要让不同利益主体参与;鼓励地方设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科技开发政策、财税政策、消费政策、投融资政策等配套政策,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实际施行。

4.会议论文 熊小龙.蒋志毅.陈曦.陆海.蔡景行.陈开富 贵阳市以农村生态能源建设为核心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与示范 2006

我国首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贵州省贵阳市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顺利完成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性法规,颁布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并全面启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把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绿色产品发展纳入了全市循环经济建设的范畴,要求建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现和农村清洁能源供应和保障体系.贵阳市农业局从2001年以来在实施的"四改一气"(改厕、改圈、改厨、改路和沼气池建设)基础上,把畜牧业的发展与绿色高效农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养殖业-沼气建设-有机肥料-高效农业的内循环发展路子;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农业绿色旅游,延长农村经济"资源链",走出了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具有贵阳特色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对新时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5.学位论文 徐凤侠 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结构模式和内容选择 2007

社会经济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更代表.着环境保护的全新理念.它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资源利用模式和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摆脱资源与环境困境的必由之路,因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循环环境型社会,不仅需要科学的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更需要有完善法律支持和保障.在这方面,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目前中国的相关立法仍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很好地适应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至今尚无一部有效的、国家层面上的、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除《清洁生产促进法》外亦没有其他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专项法规、条例等.

为顺应时代潮流,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也将"发展循环经济"单列一章,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成为我国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原本没有循环经济法这一立法项目,根据这种新形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循环经济立法增补进他们的立法规划中.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受托起草,于2007年将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也于2006年11月8日推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工作进入全新的快速提升阶段。

就地方性法规来讲,我国目前仅贵阳、深圳、辽宁、江苏、上海等部分地市有相关地方性立法,有的还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实践操作性不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立法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加快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以保障山东省循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山东省地方立法的重要工作,也是本文的立足点.文章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和山东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具体模式和应当具备的内容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在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结构模式和内容选择进行具体的阐述时,本人综合了法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运用调查法、分析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本文从五个方面来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进行研究.一、从理论角度对循环经济的背景、涵义、基本原则、环保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二、分析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包括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各层面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三、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进行宏观思考,以确定山东省循环经济法规的定位和名称选择等问题.四、通过对日本、德国、美国、我国各层面循环经济立法结构模式的研究探讨, 提出构建适合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结构框架.五、探求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内容选择,主要是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具体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我省循环经济立法结构模式和内容选择的研究,粗浅的勾勒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自拟稿.其中,山东省循环经济法规的定位、名称选择、结构模式和《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自拟稿都属于本人创新之处,内容选择中亦有不少独创之处.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实现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维护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还可为日后制定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样本支持。

6.期刊论文 石富礼 论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4)

甘肃的工业体系主要是以资源为依托的,这就使甘肃由原来的资源大省演变成了资源短缺的省份.在资源短缺的前提下,如果再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必将制约我省的经济发展.为此,各级政府领导应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地方性法规,争取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

7.学位论文 陈一萍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研究 2006

在我国,面对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约束以及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的选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潮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写入“十一五”规划,并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但是,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还都处于起步、模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方可克服。法律手段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公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等特征,是国家调控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其作用和力度是其他手段无法达到也不可替代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一场经济、环保和社会的重大变革,迫切需要在上层建筑的法律领域也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来支持这个伟大的变革。

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处于核心地位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尚未出台。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全新经济模式,仅仅依靠单项法规或者条例或者微观层面的零星制度是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的,甚至可能会引发法规之间的冲突,增加彼此之间的协调成本,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并确立合理的基本法律制度,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保障。

鉴于目前法学界对于循环经济立法的研究角度不一,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较少,因此,笔者以“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研究”为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法解释学和比较法学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相结合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旨在为循环经济法制建言献策。

引言部分通过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以及现实状况的介绍,论述研究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综述了相关学者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观点;介绍了笔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循环经济,接着通过对循环经济法相关理论的分析,对循环经济法的概念、性质以及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界定并概括出了循环经济法的四个特点:实现环境公平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政府丰导与市场运行相结合:指导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相结合;制度性与技术性相结合。

第二部分,论述了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必要性。本部分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立法状况及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调整现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循环经济的特殊性要求、依法治国的要求以及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整现状要求论述了循环经济不仅需要特殊的法律作保障,而且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支撑。

第三部分,此部分是关于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想。笔者试从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应注意的几个原则出发,对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宏观框架进行了描述。从宏观角度来看,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框架应当是:在宪法根本保障下,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核心,各专项性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层次分明、统一协调,并且其他法律部门相关的法律规范积极回应、配套推进。

第四部分,对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基本法律制度进行了设想,以便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提供借鉴。从针对的主要主体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公众层面。在政府层面主要包括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税收激励制度、政府优先购买制度、技术支持制度、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制度、环境资源绿色产权制度与有偿使用制度。从企业层面看法律应为企业设立更为严格的生产者责任制度以及促成社会中介组织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公众而言,绿色消费应成为指导公众消费习惯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而绿色环保彩票和循环日的设定都将积极推进公众的参与。

8.期刊论文 梁光晨 关于地方政府循环经济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z1)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急需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是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9.学位论文 陈滢 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2007

在我国,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是引导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是实现小康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但是,循环经济并不是一种自发或自觉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非自发性特点决定了促进其发展,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和可靠的支撑体系,而政策和法律以其固有的规范性与强制性,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有效途径。鉴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不平衡的国情,以及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我国对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与政策构架以及我省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构架,以此促进循环经济在全国及全省的发展。

本文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意义、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接着,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现状,总结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这是本文撰写的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与相关立法的关系,包括我国循环经济法的性质辨析、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架,这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内容。此后,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基本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十大基本制度建设内容。之后,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从产业、科技、财税、消费、教育及投融资角度给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以《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基点,结合我国国情及我省省情,创造性地拟定了《浙江省循环经济法实施条例》,并提出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意见的框架方案,对我国特别是我省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如何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

10.期刊论文 魏巍.张秀荣.赵义 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2)

近年来的举措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以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从企业,区域、产业和社会四个层面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全省先后出台了、、、等地方性法规,逐步完善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zysh201009102.aspx

授权使用:万方100元会员卡(WFFOH13799),授权号:fb9ec8b8-d26c-48ff-bf48-9dfe00be2892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7日

LegalSystemAndSociety

f叁箜』圭塾垒

三!!!堡三望型

。蜃■—圜圈_

文章编号il009.0592(2010)03-165-02

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思考

董素赵望锋赵芳乔宇

摘要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全新经济发展模式,是我国实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完善的法律来保障,本文在指出山东省构建循环经济立法时应当遵循的立法导向和立法途径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构建地方性法规的立法建议,以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的发展。关键词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经济模式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一、循环经济的含义和特点

循环经济这个专门术语在我国兴起已有几年的时间,它和传统经济是相对应的,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一产品一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或物质单行道流动的线性经济,其特征是高开采、低利用、高排放,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或一次性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高强度地开采和消费资源以及高强度破坏生态环境。在这种经济模式下,对经济活动中所产生的废物采取“边污染边治理”或“末端治理”的方式。循环经济或循环型经济是对物质闭路流动型经济的简称,是由“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所构成的、物质反复循环流动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它把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生态设计和可持续消费等融为一体,强调废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发展经济的同时要减少进人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物排放;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并且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能够重新变成再生资源。循环经济是当今时代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产业革命。

二、我国及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一)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状况

建立循环经济型社会,不仅需要科学的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更需要有完善立法作为保障。在这方面,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受到良好的社会效果。近几年,中国一直在努力积极酝酿循环经济法,曾在2006年11月8日出台了草案意见征求稿,并于2007年7月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目前在《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和《清洁生产促进法》这四部法律之中有一些关于物质循环利用和节约资源与能源的法律规范。但无论从循环经济研究的理论还是实践来看,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一是有关物质循环利用的基本法缺位。在物质循环利用和管理上缺乏统一规划,相关原则、制度和措施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二是有关物质循环管理的专项立法缺失。以物质投入的管理、物质排放的管理、物质再利用的管理以及物质处理的管理等为主要内容的物质循环管理立

作者简介:董素、赵望锋、赵芳、乔宇,山东省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

法还未建立起来:三是有关物质循环管理的宏观立法缺失。现有的法律仅立足于对单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资源利用实施控制的微观层面上,缺乏企业之间、社会层面的物质循环综合管理立法。

(二)地方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

就地方性法规来讲,我国部分地方立法机构及政府部门根据自己的权限因地制宜地制定了与循环经济基本法、综合法、专项法相衔接的地方法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和地方行政规章。如贵阳市人大常委会于2004年9月26日颁布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这是我国第一部地方性循环经济专门法规。2006年11月1日,备受关注的《深圳经济特区建筑节能条例》正式实施,可这也仅是少数部分省市有相关地方性立法,有的还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实践操作性不强,而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立法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

三、山东省构建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目标选择(一)在立法导向上,采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根据我国许多专项立法基本没有采取循环经济立法理念,还是污染防治型的立法的缺陷,笔者认为山东省的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制定应当采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双重目标导向,使得资源有效利用和防止污染成为经济增长的基本条件和重要内容。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在社会生产、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循环利用物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废弃物的产生,从源头上开辟保护环境、防止污染的途径,以最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而化解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

的矛盾,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在立法途径上,走专项立法后综合立法的分阶段立法路径立法工作的开展要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根据我省的实际情况如技术水平不高,经济结构矛盾突出,资金财力缺乏,居民生活消费习惯落后,循环经济发展指标尚无量化,因此立法中要兼顾到这些特殊性,条件成熟一个,制定一个,要循序渐进地进行专项立法工作,根据不同资源、产品的特点,制定相应的专项地方性法规,待时机成熟时,再制定物质循环管理的综合性地方法规,以统领各专项法规,并最终构筑我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体系。

四、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建议

165

—■圈圈目1.

LegalSystemAndSociety

竺!竺三里型f叁垒!圭垒金

循环经济的建立是一个巨大的社会工程,这一工程的软环境使用耐用产品、有助于公众健康和无污染的绿色产品、节能标志产品、环境标志产品、再生资源产品等,以使消费过程中消耗的自然资源最少、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最少。在传统的环境法律制度中,消费者承担着很少的环境保护义务。但在循环经济的制度体系中,消费者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包括对其消费过的物资承担一定的回收利用和处置义务,如德国规定每人每年需支付49马克的废物处置税。山东省应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如《山东省绿色消费条例》和《山东省关于企业对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容器、包装回收的管理规定》等引导公众及全社会的绿色消费。对于消费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的商品与服务,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和支持,反之则应采取相应的惩罚性税费措施。既然倡导绿色消费,作为生产者一企业也必须在商品的制造、加工或者销售和其他经营活动中,应该尽量通过技术升级和改进等措施来有效抑制其产品和容器变成废弃物,在其成为可循环资源时则促进其循环,并降低循环和处置带来的环境负荷。

(四)制定对污染土壤清除与修复规定

山东省人均土地2.53亩,居全国第27位,不及全国的20%,世界的7.5%,人均耕地仅1.2l亩。据调查,目前山东省土壤污染的总体形势相当严峻:首先就污染物而言,污染土壤的物质种类在不断增多;其次,固体废弃物以及工业“三废”对土壤尤其是对耕地的污染极为严重;再次,农药对土壤的污染以及对作物本身的损害也极为常见,山东省在防治农药污染土壤方面也制定了专门的保护农业环境的相关条例,如2004年出台的《山东省农业环境保护条例》将土壤明确作为农业生态环境的要素之一加以保护:除耕地以外,省内的工矿区、城市也存在土壤(土地)污染问题。面对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底,土地退化、损毁严重,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导致地力衰退等严峻形势,当务之急是从各方面积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加强对污染土壤的清除和修复。由于对污染土壤需要利用最佳技术进行清除与修复,会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性和污染转移的风险,这都需要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进行规范。

随着环境资源问题的恶化,我国已经认识到必须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今年两会上“低碳”和“高效”的经济发展思路成为人大代表们的讨论重点。相信,今后将环境资源保护、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等一系列的措施很快会提升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山东省设立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必须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正确把握政策性,保持相对较大的灵活性和变动性来引领我省的循环经济立法走出单纯的、狭窄的赢利性的利废产业狭隘之路,从而制定一系列坚持社会本位,注重维护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效益,兼顾社会各方经济利益公平的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

是相关的法律法规。促进循环经济要依法为纲,故笔者对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提出如下建议:

(一)设立节约用水优贷制和超定额用水加价制

事实表明,20世纪下半叶以来,淡水就已经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稀缺资源,这种情况在2l世纪日益加剧。水资源是农业的命脉,也是第二、第三和高技术产业不可或缺的资源。淡水资源虽可再生,但就全球来说,其资源短缺问题却是与日俱增。山东省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全省全年平均降雨量仅550毫米至950毫米之间,鲁西北和黄河三角洲常年降雨量不足600毫米,加之地下用水腌制化的现象日趋严峻,淡水资源显得尤为珍贵。为保护水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山东省作为一个工农业大省,应当大力发展节水工农业,推行节水灌溉,研究推广农业旱作技术和渠道衬砌、管道输水、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尽快改变大水漫灌等浪费水资源的方式:对农业节水项目要优先立项,适当增加投入,对符合贷款条件、具有偿还能力的节水项目,银行要优先安排贷款。政府要根据具体情况,对农业节水项目贷款安排财政贴息并通过立法来严格执行节约用水和用水定额管理的有关规定。用水单位要采取循环用水、一水多用等节水措施,大力开发和推广节水技术。水资源短缺地区要严格限制高耗水工业的发展。在新建高耗水项目建议书中,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论证,否则不得立项和建设。对于超定额用水用电的,要加价收费。山东省在构建地方性节约水资源法规时,应将节约用水优贷制和超定额用水加价制设立进去。

(二)限定企业污染物向大气排放和制定严格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

全省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减少和限制污染物向大气排放。首先根据本省实际和地方性企业的性质和状况,制定灵活机动的排污标准,原则是以尽量限定企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在现有技术条件下,企业为减少污染物排放而实施的清洁生产、废弃物回收项目,往往需要相当大的资金投入,本着“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政府应制定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税收、财政和信贷等经济激励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同时对那些主动研发配套技术实现减排、低耗和循环利用有效资源的企业,政府要给予资金和技术上的大力支持。另外,制定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刻不容缓。为严格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是通过制定强制性的燃料标准,增』Ju乙醇等其他可替代燃料的使用:第二鼓励使用小排量汽车和扩大适用现有“轻型卡车规则”:第三是开发混合动力汽车,对购买者实行政府补贴政策。这些规定和措施都要在我们

的地方性法律法规中加以明确。

(三)设立地方性的绿色消费制度

绿色消费实质上是指引导消费者转变消费观念,以可持续的

和承担社会责任的方式进行消费,在满足基本需求的同时,选择

166

参考文献:

…_f为水o#.埘构建我ⅢI衢环经济法}1t体系的思考.1上{蒙,’i财鲐学院’、产报.2008(3)

【21J州卫√F衢爿、经济学.北京:-川1《发腱}n版钆.2005.

【3K蜊4㈨孙连E

【4】姚个、17

ih4i竹发胜抓环终济的制度构建研究坪:}学‘j竹刖2008(4).

I木的撕H、纤济.I:海:¨缸人【心…版朴.2006.

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思考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董素, 赵望锋, 赵芳, 乔宇山东省滨州学院经济与管理系法制与社会

LEGN SYSTEM AND SOCIETY2010,""(9)0次

参考文献(4条)

1.杨永华 对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思考 2008(3)2.周宏春 循环经济学 2005

3.刘海丽.孙连飞 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的制度构建研究 2008(4)4.魏全平 日本的循环经济 2006

相似文献(10条)

1.期刊论文 徐凤侠.XU Fengxia 构建山东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发展循环经济 -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7,28(1)

社会经济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更代表着环境保护的全新理念,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摆脱资源与环境困境的必由之路,因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我国国家级层面的循环经济法律尚未出台,山东省应当在加快地方性立法基础上,依法发展循环经济.

2.期刊论文 李新英 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新疆社科论坛2006,""(3)

加快制定并完善新疆发展循环经济的地方性法规;政府应在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在新疆产业结构调整中推进循环经济,构建循环经济产业体系;结合新疆实际,突出发展重点;应建立适合新疆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体系.

3.会议论文 蒋慧工 关于循环经济立法的几点思考 2006

本文从实践角度对循环经济的立法提出了若干建议,包括加快出台循环经济“基本法”;建立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立法过程要让不同利益主体参与;鼓励地方设定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政府要研究制定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政策、科技开发政策、财税政策、消费政策、投融资政策等配套政策,以确保法律法规得到实际施行。

4.会议论文 熊小龙.蒋志毅.陈曦.陆海.蔡景行.陈开富 贵阳市以农村生态能源建设为核心的农村循环经济模式的探索与示范 2006

我国首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贵州省贵阳市自2002年启动以来,已顺利完成全国第一个循环经济总体规划,制定了全国第一部循环经济生态城市地方性法规,颁布了《贵阳市建设循环经济生态城市条例》,并全面启动循环经济项目建设,把推动生态农业建设和农业绿色产品发展纳入了全市循环经济建设的范畴,要求建立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现和农村清洁能源供应和保障体系.贵阳市农业局从2001年以来在实施的"四改一气"(改厕、改圈、改厨、改路和沼气池建设)基础上,把畜牧业的发展与绿色高效农业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养殖业-沼气建设-有机肥料-高效农业的内循环发展路子;同时,大力发展"农家乐"农业绿色旅游,延长农村经济"资源链",走出了一条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综合效益高的具有贵阳特色的农村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对新时期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5.学位论文 徐凤侠 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结构模式和内容选择 2007

社会经济由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循环经济不仅是经济发展的新型模式,更代表.着环境保护的全新理念.它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资源利用模式和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彻底摆脱资源与环境困境的必由之路,因而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和关注。

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建立循环环境型社会,不仅需要科学的政策引导、鼓励和支持,更需要有完善法律支持和保障.在这方面,日本、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已经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立法体系并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目前中国的相关立法仍存在诸多不足,难以很好地适应我国建设循环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至今尚无一部有效的、国家层面上的、综合性的循环经济法律,除《清洁生产促进法》外亦没有其他具体的、操作性强的专项法规、条例等.

为顺应时代潮流,2006年,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也将"发展循环经济"单列一章,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社会发展的方向,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纳入科学化、法制化的轨道,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循环经济立法成为我国立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中原本没有循环经济法这一立法项目,根据这种新形式,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循环经济立法增补进他们的立法规划中.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委员会受托起草,于2007年将法律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也于2006年11月8日推出.我国循环经济立法工作进入全新的快速提升阶段。

就地方性法规来讲,我国目前仅贵阳、深圳、辽宁、江苏、上海等部分地市有相关地方性立法,有的还仅是原则性的规定,实践操作性不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立法基本上还处于空白状态.因此,构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加快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以保障山东省循环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成为山东省地方立法的重要工作,也是本文的立足点.文章根据山东省的实际情况和山东循环经济发展的具体状况,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具体模式和应当具备的内容选择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

在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结构模式和内容选择进行具体的阐述时,本人综合了法学、经济学、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运用调查法、分析比较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探讨。

本文从五个方面来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进行研究.一、从理论角度对循环经济的背景、涵义、基本原则、环保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二、分析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包括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各层面循环经济立法的现状.三、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进行宏观思考,以确定山东省循环经济法规的定位和名称选择等问题.四、通过对日本、德国、美国、我国各层面循环经济立法结构模式的研究探讨, 提出构建适合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结构框架.五、探求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内容选择,主要是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具体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根据对我省循环经济立法结构模式和内容选择的研究,粗浅的勾勒出山东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的自拟稿.其中,山东省循环经济法规的定位、名称选择、结构模式和《山东省循环经济发展促进条例》自拟稿都属于本人创新之处,内容选择中亦有不少独创之处.

本文的研究,对于促进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实现对山东省循环经济的法律规制,维护山东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指导意义.山东省循环经济立法的发展,还可为日后制定国家循环经济立法提供一定的实践经验与样本支持。

6.期刊论文 石富礼 论甘肃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对策 -甘肃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7(4)

甘肃的工业体系主要是以资源为依托的,这就使甘肃由原来的资源大省演变成了资源短缺的省份.在资源短缺的前提下,如果再不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必将制约我省的经济发展.为此,各级政府领导应树立循环经济的观念,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划和地方性法规,争取国家有关政策的支持.

7.学位论文 陈一萍 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研究 2006

在我国,面对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带来的经济约束以及不堪重负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成为必然的选择。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要求,是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也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潮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写入“十一五”规划,并成为我国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但是,我国的循环经济理论研究和实践还都处于起步、模索阶段,存在很多问题和障碍。这些问题和障碍,需要综合运用行政、经济、法律等手段方可克服。法律手段具有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公开性和极大的权威性等特征,是国家调控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其作用和力度是其他手段无法达到也不可替代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必须重视并充分发挥法律手段的作用。发展循环经济是一场经济、环保和社会的重大变革,迫切需要在上层建筑的法律领域也进行一次重大的变革,来支持这个伟大的变革。

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保障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而我国目前的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根本满足不了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目前,处于核心地位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正在紧锣密鼓的制定当中,尚未出台。作为一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全新经济模式,仅仅依靠单项法规或者条例或者微观层面的零星制度是很难起到应有的作用的,甚至可能会引发法规之间的冲突,增加彼此之间的协调成本,因此非常有必要构建一个科学、全面的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并确立合理的基本法律制度,这是循环经济的基本保障。

鉴于目前法学界对于循环经济立法的研究角度不一,较为全面、系统的论述较少,因此,笔者以“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研究”为题,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法解释学和比较法学的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相结合探讨如何构建一个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旨在为循环经济法制建言献策。

引言部分通过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背景以及现实状况的介绍,论述研究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综述了相关学者关于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理论观点;介绍了笔者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了循环经济,接着通过对循环经济法相关理论的分析,对循环经济法的概念、性质以及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概念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和界定并概括出了循环经济法的四个特点:实现环境公平与发展经济相结合:政府丰导与市场运行相结合:指导性规范与强制性规范相结合;制度性与技术性相结合。

第二部分,论述了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必要性。本部分介绍了国外发达国家循环经济的立法状况及我国循环经济法律调整现状并对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从循环经济的特殊性要求、依法治国的要求以及循环经济的法律调整现状要求论述了循环经济不仅需要特殊的法律作保障,而且需要一个比较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作支撑。

第三部分,此部分是关于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基本构想。笔者试从构建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应注意的几个原则出发,对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宏观框架进行了描述。从宏观角度来看,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框架应当是:在宪法根本保障下,以循环经济促进法为核心,各专项性法律、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层次分明、统一协调,并且其他法律部门相关的法律规范积极回应、配套推进。

第四部分,对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基本法律制度进行了设想,以便为循环经济法制建设提供借鉴。从针对的主要主体的角度分析,循环经济法律支撑体系的法律制度可以分为三个层面——政府层面、企业层面、公众层面。在政府层面主要包括循环经济规划制度、税收激励制度、政府优先购买制度、技术支持制度、循环经济指标体系制度、环境资源绿色产权制度与有偿使用制度。从企业层面看法律应为企业设立更为严格的生产者责任制度以及促成社会中介组织的形成及其作用的充分发挥。对于公众而言,绿色消费应成为指导公众消费习惯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而绿色环保彩票和循环日的设定都将积极推进公众的参与。

8.期刊论文 梁光晨 关于地方政府循环经济法治建设的几点思考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4,6(z1)

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全新的事业,急需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体系、制定出台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地方性法规.地方立法是推进生态型城市建设的重要保障,也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键一环.

9.学位论文 陈滢 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研究 2007

在我国,循环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客观要求,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是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的重大举措,是引导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的行动指南,是实现小康社会和文明社会的必由之路,是未来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选择。但是,循环经济并不是一种自发或自觉的经济发展模式,它的非自发性特点决定了促进其发展,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和可靠的支撑体系,而政策和法律以其固有的规范性与强制性,成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和有效途径。鉴于国内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不平衡的国情,以及国内外循环经济的发展实践,我国对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目的是加快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与政策构架以及我省循环经济相关政策法规体系构架,以此促进循环经济在全国及全省的发展。

本文从国内的研究现状入手,分析了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意义、政府在循环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和构建我国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紧迫性和必要性。接着,以比较研究的方法,介绍了国内外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的现状,总结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异同,这是本文撰写的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重点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立法与相关立法的关系,包括我国循环经济法的性质辨析、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架,这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内容。此后,论述了我国循环经济基本制度的建立,提出了十大基本制度建设内容。之后,提出了我国循环经济政策体系的建立,从产业、科技、财税、消费、教育及投融资角度给出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最后,以《循环经济法》(草案征求意见稿)为基点,结合我国国情及我省省情,创造性地拟定了《浙江省循环经济法实施条例》,并提出了浙江省循环经济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意见的框架方案,对我国特别是我省循环经济政策法规体系如何构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这是本文的一个创新点,也是本文的一个重点。

10.期刊论文 魏巍.张秀荣.赵义 山西发展循环经济的探索与实践 -中国创业投资与高科技2006,""(2)

近年来的举措

近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认真贯彻,以推进资源节约、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为重点,从企业,区域、产业和社会四个层面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全省先后出台了、、、等地方性法规,逐步完善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fzysh201009102.aspx

授权使用:万方100元会员卡(WFFOH13799),授权号:fb9ec8b8-d26c-48ff-bf48-9dfe00be2892

下载时间:2010年9月27日


相关内容

  • 财政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 财政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政府预算会计制度改革浅析 2.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考 3.乡镇财政面临的困难及对策分析 4.论影响消费需求的财政因素分析及政策建议 5.促进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 6.宪政视角下的我国财政改革 7.财政支农效果的成因及建议 8.谈政府财政监督的信息化 ...

  •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 安徽农业科学,Journal ofAnhui agri.Sci.2009,37(34):17106-17109责任编辑常俊香责任校对傅真治 我国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肖忠海 (四川省循环经济研究中心,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学院工业工程系,四川成都610059) 摘要针对循环经济理论已受到政 ...

  • 广东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 广东省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工作实施方案 (2014-2015年) 根据<广东省实施办法>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快我省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函[2014]72号)精神,为加快我省园区(包括工业园区.开发区.产业基地,下同)实施循环化改造,促进园区绿色循环低碳发展 ...

  • 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 军事科学院军民融合研究中心协办 推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的几点思考 童光江 内容提要:我国正处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的新时代,军民一体化趋势明显.有效利用社会资源为军队建设服务,既可快速提高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水平,又能给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要充分发挥军民一体化技术的两个作用,搞好统筹设计.理清融 ...

  • 多措并举大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1
  • 沂南县节能减排工作谱新篇 近年来,沂南县经济运行全面提速,运行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县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全县实现规模工业企业总产值186.6亿元,同比增长46.04%:规模工业企业数量新增38家,达到248家,GDP 总值达131.5亿元.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

  • 山东省十二五规划纲要
  • 山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新跨越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加快建设经济文化强省. 一.发展背景和发展 ...

  • 关于我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扩大投资规模的几点思考
  • 时间:2010年01月01日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点击:139次 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出口.消费和投资这三驾马车,当前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消费拉动明显不足, 地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出口.消费和投资这三驾马车,当前阶段,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消费拉动明显不足,如果仅靠投资拉动而没 ...

  • 生态文明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_于秀琴
  • 2013年6月第27卷第3期山东工商学院学报 JournalofShandongInstituteofBusinessandTechnologyJun.2013Vol.27No.3 欍欍欍欍欍欍氥理论经济研究 欍氥 doi:10.3969/j.issn.1672-5956.2013.03.004 ( ...

  • 对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内容的思考
  • 对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内容的思考 [提要]本文主要探讨农业科技项目的特点及对农业科技项目进行绩效评价的看法.农业科技项目绩效评价包括经济评价和社会评价两部分.经济评价包括对财务支出的合理合法性及项目经济指标完成程度的评价:社会评价包括项目对国家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及对其他社会目标的影响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