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群的红叶阅读答案

现代文阅读

失 群的 红 叶

柯灵

该有两个多月了,那时霜华初降,梧桐还未落净。一个孩子到我房里,手里握着一束红叶,临走时送了我两片,还告诉我这是从龙山上师范学校的后园里采来的。

我欣然,把红叶托在手心,细细地鉴赏。这是一种枫类植物。叶子像玲珑的手掌,分成七瓣,纤细的叶茎,匀称的脉络,叶缘有整齐的锯齿,精致得像最细致的工笔画。颜色似殷似赭,红得惹人怜爱。我把玩许久,珍重地放在书桌上的白瓷小盘里,聊当案头清供。

过不了几天,红叶褪了色,不经意地萎谢了。我怅然,这么美的东西,不想生命这样短促,真的是“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破彩云散”。我若有所失,心里虚飘飘地没有着落。于是我爬上龙山,跑到师范学校后园。园在半山,视野宽旷,园里百卉零落,秋意沁人。在山坡高处,找到了那棵红树,只见它独立擎天,满树离离,喷朱喧赤,似要烧起漫山的野火,在满眼萧索中,特别引人注目。但树根四周,也飘落了不少叶子。我徘徊树下,流连忘返,最后拾了许多落叶回来,仔细地夹在书本里。

三天以后,我翻书检点,叶子还是枯了,失去了光泽,但不曾皱缩,比那白瓷盘里憔悴支离的一双好得多。我忽发遐想,试图以人力挽回自然,找来水彩颜料,在失色的红叶上涂抹了一层浓浓的胭脂,乍一看去,居然红艳如生,能够以假乱真了。我索性妄想巧夺天工,在玻璃窗上贴上淡青透明的绸纹纸,再把落叶参差错落地粘在纸上,构成一幅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我怡然,坐在窗前,不觉一时莞尔自得。

从此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每天清晨,醒来撩开帐子,只见晨光熹微,这些红叶的剪影,就会投入我惺忪的双眼,向我道早安。有时深夜凄清,从外面奔波回来,满屋静悄无声,却有那晕黄的灯光,把红叶的素影投射窗外,似对我含笑相迎,我亲切地进了屋,如倦鸟归林,打叠起浮浪的心情,怡然上床寻梦。

而今风雪连天,早到了凛冽的严冬。有一天黄昏,我兀坐窗前,面对伴我岑寂的红叶,忽然想起那后园的红树,便信步走去,作即兴的拜访。谁知那如火如荼、盛极一时的树冠,已经凋零殆尽,只剩得空枝灌濯,横斜地对着沉闷的寒空。树根四周,都是萎黄的枯草,落叶已片影无存。只是近处有一堆雪白的寒灰,其中留着残红点点,是些未烬的碎叶。想是园丁把落叶扫到一处,点把火烧了,好待来年化作春泥,给那峥嵘的老红树添点肥料。

回到屋里,依然在窗前兀坐,对着窗上的红叶,我怅然。如果红叶有知,听到同伴的消息,想到自己的遭遇,它们对我是抱怨,还是感激?它们既从土里来,自应回到土里去,它们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该是它们的不幸,至少是委屈。——我终于感到歉然。

1.根据文意,指出“失群的红叶”“打叠起浮浪的心情”中“失群”“浮浪”的含义。(4分)

2.本文围绕“红叶”,抒写了作者多种情感。请对这些情感及产生的缘由作分点解说。(5分)

3.文中多处描写红叶,生动可感。以第5段为例,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4.作者借“失群的红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对红叶“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这一境遇,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述。(6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失群”:被人为加工后的红叶与被烧成白灰化作春泥做肥料的红叶境遇不同;“浮浪”:    散乱、飘荡、放纵、无约束。(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①孩子送我两片红叶而欣然;②红叶褪色萎谢而怅然;③把红叶加工构成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而怡然;④知道红叶同伴的消息,对着窗上红叶而怅然;⑤想到自己用红叶修饰小窗而歉然。(5分,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3.采用拟人的写法,通过“投入”“向我道早安”“似对我含笑相迎”等词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表现了作者的怡然自得。(3分。有具体分析且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4.思想:任何事物都应该在其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看法:有明确的看法并作深刻的分析,言之成理。(6分。第一问2分,意思符合即可;第二问4分,符合要求,有欠缺酌扣)

【解析】略

现代文阅读

失 群的 红 叶

柯灵

该有两个多月了,那时霜华初降,梧桐还未落净。一个孩子到我房里,手里握着一束红叶,临走时送了我两片,还告诉我这是从龙山上师范学校的后园里采来的。

我欣然,把红叶托在手心,细细地鉴赏。这是一种枫类植物。叶子像玲珑的手掌,分成七瓣,纤细的叶茎,匀称的脉络,叶缘有整齐的锯齿,精致得像最细致的工笔画。颜色似殷似赭,红得惹人怜爱。我把玩许久,珍重地放在书桌上的白瓷小盘里,聊当案头清供。

过不了几天,红叶褪了色,不经意地萎谢了。我怅然,这么美的东西,不想生命这样短促,真的是“世间好物不坚牢,琉璃易破彩云散”。我若有所失,心里虚飘飘地没有着落。于是我爬上龙山,跑到师范学校后园。园在半山,视野宽旷,园里百卉零落,秋意沁人。在山坡高处,找到了那棵红树,只见它独立擎天,满树离离,喷朱喧赤,似要烧起漫山的野火,在满眼萧索中,特别引人注目。但树根四周,也飘落了不少叶子。我徘徊树下,流连忘返,最后拾了许多落叶回来,仔细地夹在书本里。

三天以后,我翻书检点,叶子还是枯了,失去了光泽,但不曾皱缩,比那白瓷盘里憔悴支离的一双好得多。我忽发遐想,试图以人力挽回自然,找来水彩颜料,在失色的红叶上涂抹了一层浓浓的胭脂,乍一看去,居然红艳如生,能够以假乱真了。我索性妄想巧夺天工,在玻璃窗上贴上淡青透明的绸纹纸,再把落叶参差错落地粘在纸上,构成一幅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我怡然,坐在窗前,不觉一时莞尔自得。

从此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每天清晨,醒来撩开帐子,只见晨光熹微,这些红叶的剪影,就会投入我惺忪的双眼,向我道早安。有时深夜凄清,从外面奔波回来,满屋静悄无声,却有那晕黄的灯光,把红叶的素影投射窗外,似对我含笑相迎,我亲切地进了屋,如倦鸟归林,打叠起浮浪的心情,怡然上床寻梦。

而今风雪连天,早到了凛冽的严冬。有一天黄昏,我兀坐窗前,面对伴我岑寂的红叶,忽然想起那后园的红树,便信步走去,作即兴的拜访。谁知那如火如荼、盛极一时的树冠,已经凋零殆尽,只剩得空枝灌濯,横斜地对着沉闷的寒空。树根四周,都是萎黄的枯草,落叶已片影无存。只是近处有一堆雪白的寒灰,其中留着残红点点,是些未烬的碎叶。想是园丁把落叶扫到一处,点把火烧了,好待来年化作春泥,给那峥嵘的老红树添点肥料。

回到屋里,依然在窗前兀坐,对着窗上的红叶,我怅然。如果红叶有知,听到同伴的消息,想到自己的遭遇,它们对我是抱怨,还是感激?它们既从土里来,自应回到土里去,它们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该是它们的不幸,至少是委屈。——我终于感到歉然。

1.根据文意,指出“失群的红叶”“打叠起浮浪的心情”中“失群”“浮浪”的含义。(4分)

2.本文围绕“红叶”,抒写了作者多种情感。请对这些情感及产生的缘由作分点解说。(5分)

3.文中多处描写红叶,生动可感。以第5段为例,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赏析。(3分)

4.作者借“失群的红叶”表达了怎样的思想?对红叶“偶然的失群,装饰了我这陋室的小窗”这一境遇,你有什么看法?请作简述。(6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失群”:被人为加工后的红叶与被烧成白灰化作春泥做肥料的红叶境遇不同;“浮浪”:    散乱、飘荡、放纵、无约束。(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①孩子送我两片红叶而欣然;②红叶褪色萎谢而怅然;③把红叶加工构成当窗迎风纷披的幻境而怡然;④知道红叶同伴的消息,对着窗上红叶而怅然;⑤想到自己用红叶修饰小窗而歉然。(5分,各1分。意思符合即可)

3.采用拟人的写法,通过“投入”“向我道早安”“似对我含笑相迎”等词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窗上的红叶成了我朝夕相亲的伴侣,表现了作者的怡然自得。(3分。有具体分析且意思符合,有欠缺酌扣)

4.思想:任何事物都应该在其合适的位置上发挥作用。看法:有明确的看法并作深刻的分析,言之成理。(6分。第一问2分,意思符合即可;第二问4分,符合要求,有欠缺酌扣)

【解析】略


相关内容

  • 失群的红叶柯灵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1题. 失群的红叶柯灵 该有两个多月了,那时霜华初降,梧桐还未落净.一个孩子到我房里,手里握着一束红叶,临走时送了我两片,还告诉我这是从龙山上师范学枝的后圆里采来的. 我欣然,耙缸叶托在手心,细细地鉴赏.这是一种枫类植物.叶子像玲珑的手掌,分成七瓣,纤细的叶茎,匀称的脉络 ...

  • 八年级语文阅读技巧及练习
  • 阅读训练一 把握叙事作品中的人和事 体验评价语言.情境和形象"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写法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看法或疑问""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7-9 ...

  • 孤雁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孤雁 崔涂 几行归塞尽,念尔独何之?暮雨相呼失,寒塘欲下迟. 渚云低暗度,关月①冷相随.未必逢矰缴②,孤飞自可疑. [注]①关月:指关塞的月亮.②矰缴(zēngzhuó):矰,古代射鸟用的拴着丝绳的短箭:缴,系在箭上的丝绳. 1.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暮雨相呼 ...

  • 杜牧[旅宿]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4分) 旅宿 杜牧 旅馆无良伴,凝情①自悄然②.寒灯思旧事,断雁③警愁眠. 远梦归侵晓④,家书到隔年.沧江好烟月,门系钓鱼船. [注]①凝情:专注深沉的思虑.②悄然:静静地.这里是忧郁的意思.③断雁:失群之雁.此为失群孤雁的鸣叫声.④远梦句:家远梦亦远,梦归之时已到拂晓, ...

  • 孤雁·荷梦·小草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孤雁·荷梦·小草 席慕容 在薄暮里化开的雨色中,你自北方归来,归来在贵如油的春雨里,归来在轻轻的薄暮里. 长天一声低唤,惊动恹然春困的群山,呵,你怎么就孑然一身了?怎么就孑然一身地归来了? 天穹茫茫,印你细弱的身影如汪洋里的孤舟:天风浩荡,鼓你欲举的双翼如山崖间的落叶 ...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
  • 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万能公式 (1)意象特点:解释意象在句中的表层含义,该词描写的景象,该词表达的情感或意境 本诗(本联)选用XX的XX.XX的XX,渲染了XX的氛围,术语的概括作用(如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XX的情感. 画面特点:恬静优美.清远含蓄.清新明丽.孤独凄清.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清幽寂寞.沉 ...

  • 2014浙江杭州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 一(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亵渎(xi è) 怂恿(c óng ) 梦寐以求(m èi ) B. 哂笑(x ī) 收敛(li ǎn ) 怏怏不乐(y àng ) C. 苋菜(xi àn ) 涟漪(y ī) 五行缺土(h ...

  • 故乡红叶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 故乡红叶 凸凹 香山的红叶,我是赏过的.第一次赏香山红叶,我正上着一所专业院校,适逢红叶盛季,满山皆红遍,同伴便惊叹不迭. 但我只感到亲切,并没有难抑的惊奇.因为我觉得,故乡的秋天,也是红叶满山.流丹溢彩的:而且,山脉绵亘,红到极远遥的地方,比香山来得有气魄.只因为香山 ...

  • 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语文
  • 2014年杭州市各类高中招生文化考试 语文 一(30分)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亵渎(xi è) 怂恿(c óng ) 梦寐以求(m èi ) B. 哂笑(x ī) 收敛(li ǎn ) 怏怏不乐(y àng ) C. 苋菜(xi àn ) 涟漪(y ī) 五行缺土(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