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提高手术室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在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的效果,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 按PDCA循环模式,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培训、考核检查、反馈改进。结果 应用PDCA前的洗手执行率为38.5%,而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为91.5%,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洗手的认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关键词】PDCA循环;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75-01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质量的核心之一,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患者的安全和医院的信誉。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基本、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1]。手卫生是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日常治疗和护理工作,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进行手卫生的管理,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科2012年6月开始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入手卫生依从性中,从而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1方法   1.1计划阶段   1.1.1收集资料查找问题我科于4-5月份对174例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病人前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后、接触病人物品后进行现场观察,四项指征总洗手执行率仅为38.5%。   1.1.2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运用鱼骨图(图1)进行因果分析,可以从人、材料、环境、方法4代个方面总结其中原因见下表;运用柏拉图法分析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问题,得出(1)水洗太麻烦(2)医护人员意识淡薄(3)洗手指征不清(4)无人监管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最主要原因。   图1医务人员手卫生存在问题的鱼骨图分析   1.1.3 制定预期目标及措施我科设定至8月洗手依从性提高至90%以上的预期目标。针对以上原因制定相应措施;(1)在科室推广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并在工作场所增贴醒目的标语,鼓励医务人员之间相互提醒、监督。(2)加强教育培训,学习医院感染与手卫生关系,手卫生指征、六步洗手法,加强洗手的重要性。(3)每月进行1次手卫生洗手考核,考核不及格者进行强化培训,护士长根据公布结果进行表扬及批评,并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1.2实施阶段   1.2.1 全员培训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及正确六步洗手的步骤,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达100%。   1.2.2成立监管小组 由院感质控小成员组成,监督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情况,并进行洗手比赛,评选最佳洗手能手。   1.2.3检查阶段 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相结合。(1)院感小组成员在加强平时督查的同时,每周定期检查一次。(2)护士长每周进行1次手卫生洗手考核,对考核不及格者进行强化培训并与个人考核绩效挂钩,并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全科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督导整改到位。   1.2.4处理阶段 院感小组成员每周将检的结果在科内进行分析总结,做得好的继续保持,并纳入到洗手标准化中,将存在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结果   应用PDCA前的洗手执行率为38.5%,而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为91.5%,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实施PDCA前后医务人员洗手情况比较例(%)   n 执行洗手 未执行洗手PDCA前 174 67(38.5) 107(61.5)PDCA后 188 173(91.5) 15(8.5)注:χ2值=115.826,P  3讨论   3.1有效地提高医务人手卫生意识与责任感医院感染大部分为接触传染,由医护人员的手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2]。通过全科全员参与,为了共同的目标,群策群力,精诚合力,提出了科学的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措施,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强化了手卫生的意识和责任感;针对个别薄弱的进行强化培训,抽考成绩与实施前比较显著提高。   3.2提高洗手依从性管理质量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呈螺旋式上升,它注重的是细节量化、环节临控、全程互动[3]。PDCA循环管理强化了每个环节的管理,人人参与管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人、每个环节均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消灭了管理盲区[4]。我科应用PDCA管理程序,不断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反馈、改进,一个循环扣一个循环,它每循环一次都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未解决和新出现的问题将进入下一次循环,如此反反复复,直至医务人员医手的洗手从性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六亿,贾会学,朱其凤,等.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386-1387.   [2]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3]彭梅琼,吕湘莲,干永珍.运用PDCA循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J].护理实践研究,2006,3(2):53.   [4]孔旭辉,崔雪华,王玲,等.运和PDCA循环管理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642-2643.

  【摘要】目的 探讨PDCA在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的效果,以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方法 按PDCA循环模式,收集资料,找出存在问题,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组织培训、考核检查、反馈改进。结果 应用PDCA前的洗手执行率为38.5%,而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为91.5%,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实施PDCA循环管理,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对洗手的认知,提高医务人员洗手的依从性。   【关键词】PDCA循环;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5-0475-01   医院感染控制是医院质量的核心之一,质量的好坏关系着患者的安全和医院的信誉。医务人员的手卫生是医院感染控制最基本、最直接、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1]。手卫生是手术室医院感染控制的重要环节之一,在日常治疗和护理工作,手术室医务人员手卫生状况不容乐观。为了更好地进行手卫生的管理,有效地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我科2012年6月开始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引入手卫生依从性中,从而取得了良好地效果。   1方法   1.1计划阶段   1.1.1收集资料查找问题我科于4-5月份对174例医务人员在进行接触病人前后、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病人体液后、接触病人物品后进行现场观察,四项指征总洗手执行率仅为38.5%。   1.1.2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 运用鱼骨图(图1)进行因果分析,可以从人、材料、环境、方法4代个方面总结其中原因见下表;运用柏拉图法分析影响洗手依从性的主要问题,得出(1)水洗太麻烦(2)医护人员意识淡薄(3)洗手指征不清(4)无人监管是造成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低的最主要原因。   图1医务人员手卫生存在问题的鱼骨图分析   1.1.3 制定预期目标及措施我科设定至8月洗手依从性提高至90%以上的预期目标。针对以上原因制定相应措施;(1)在科室推广快速手消毒剂的使用,并在工作场所增贴醒目的标语,鼓励医务人员之间相互提醒、监督。(2)加强教育培训,学习医院感染与手卫生关系,手卫生指征、六步洗手法,加强洗手的重要性。(3)每月进行1次手卫生洗手考核,考核不及格者进行强化培训,护士长根据公布结果进行表扬及批评,并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   1.2实施阶段   1.2.1 全员培训对全科医务人员进行手卫生知识及正确六步洗手的步骤,对手卫生知识的知晓率达100%。   1.2.2成立监管小组 由院感质控小成员组成,监督各医务人员洗手依从性的情况,并进行洗手比赛,评选最佳洗手能手。   1.2.3检查阶段 定期检查及随机抽查相结合。(1)院感小组成员在加强平时督查的同时,每周定期检查一次。(2)护士长每周进行1次手卫生洗手考核,对考核不及格者进行强化培训并与个人考核绩效挂钩,并对存在的问题组织全科进行讨论、分析,并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督导整改到位。   1.2.4处理阶段 院感小组成员每周将检的结果在科内进行分析总结,做得好的继续保持,并纳入到洗手标准化中,将存在的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去解决。   2结果   应用PDCA前的洗手执行率为38.5%,而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为91.5%,应用PDCA后的洗手执行率明显高于应用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1)。   表1实施PDCA前后医务人员洗手情况比较例(%)   n 执行洗手 未执行洗手PDCA前 174 67(38.5) 107(61.5)PDCA后 188 173(91.5) 15(8.5)注:χ2值=115.826,P  3讨论   3.1有效地提高医务人手卫生意识与责任感医院感染大部分为接触传染,由医护人员的手造成的医院感染约占30%。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是防止医院感染传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2]。通过全科全员参与,为了共同的目标,群策群力,精诚合力,提出了科学的针对性较强的改进措施,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团队的凝聚力,强化了手卫生的意识和责任感;针对个别薄弱的进行强化培训,抽考成绩与实施前比较显著提高。   3.2提高洗手依从性管理质量 PDCA循环的特点是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呈螺旋式上升,它注重的是细节量化、环节临控、全程互动[3]。PDCA循环管理强化了每个环节的管理,人人参与管理,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使每个人、每个环节均能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执行,消灭了管理盲区[4]。我科应用PDCA管理程序,不断的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反馈、改进,一个循环扣一个循环,它每循环一次都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未解决和新出现的问题将进入下一次循环,如此反反复复,直至医务人员医手的洗手从性不断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六亿,贾会学,朱其凤,等.综合医院感染管理科设置现状的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9(11):1386-1387.   [2]游建萍,黄庆,府伟灵.等.手卫生所致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15(4):426-428.   [3]彭梅琼,吕湘莲,干永珍.运用PDCA循环提高护理记录质量[J].护理实践研究,2006,3(2):53.   [4]孔旭辉,崔雪华,王玲,等.运和PDCA循环管理控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2642-2643.


相关内容

  • 访谈内容汇总(全册)
  • 二甲评审现场操作手册---<访谈.访视内容汇总> 医院功能任务 第一章 P8 访谈:任一员工:1.医院的宗旨.院训.核心价值体现了哪些理念?医院文化怎样体现这 种理念? (重点是把医院的公益性和人民的健康权放在首位) 答: 体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 医院宗旨:救死扶伤 防病治病 ...

  • 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低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5-0352-01 [摘要]约30%的医院感染是由医务人员的手传播细菌而造成的,因此手卫生是控制医院感染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医务人员的手卫生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对手卫生依从性低之现状加以阐述,并结 ...

  • 胃肠镜下黏膜下肿物切除术的护理配合_庄瑞玉
  • 吉林医学2013年6月第34卷第17期表1组别甲组乙组P 值 两组内镜清洗后内镜喷嘴堵塞和内镜消毒灭菌情况对比(ʃ s )例数6062 内镜喷嘴堵塞生物学采样平均菌落计数(cfu /cm2)3.10ʃ 0.419.21ʃ 12.00.15ʃ 0.023.12ʃ 0.71<0.05<0.0 ...

  • 回归基础:手卫生和外科手消毒
  • 回归基础:手卫生和外科手消毒 Back to Basics: Hand Hygiene and Surgical Hand Antisepsis Lisa Spruce, DNP , RN, ACNS, ACNP, ANP, CNOR 摘要 卫生服务相关感染(health care-associat ...

  • 手卫生依从性监管措施
  • 手卫生依从性监管措施 为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一步提高全院职工对医院感染防控的意识和手卫生依从性,减少通过医务人员的手,直接或间接接触病人所致的外源性感染,控制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及安全,感染管理科积极与各职能部门.临床科室密切 ...

  • 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论文
  • 提高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探讨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 3783(2011)08-0397-01 [摘要]总结相关文献报道认识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现状, 分析影响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因素,探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的对策. [关键词]医院感染:手卫生; 洗手; ...

  •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
  • ・65・ .综述. 临床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 Researchprogress 马文波(MAWen-bo)1 on handhygieneofclinicalhealth韩静(HANJing)2,李蔚华(LTWei-hua)1 care workers 综述审校 (1额敏兵团农九师医院,新疆塔城8 ...

  • 手卫生制度
  • 手卫生制度 一.定义 手卫生: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手卫生是防止医院院内感染最有效.最简单和最经济的方法. 洗手: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的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细菌的过程. 卫生手消毒: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外科手消毒 ...

  • 医务工作者的手卫生
  • [摘要] 随着医疗条件的逐步改善,医院感染越来越受到医务工作人员的重视.中国每年由于医院感染造成的损失巨大.如何做好手卫生管理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也是医务人员自我保护的重要方法.很多医务工作者的洗手技术不规范,医院手部清洁器械.用品易被微生物污染.目前本院已淘汰肥皂作为手清洁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