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刘邦论得天下之道]阅读答案附翻译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①,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②,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④;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⑤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注释:①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②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③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④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⑤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借机会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怀疑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功者害之(   )  3.给饷馈(       )

5.群臣说服(   )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二、翻译

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

一、1.隐瞒    2.夺取    3.嫉妒    4.供给、供应    5.同“悦”       6.同“擒”,擒获

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①,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②,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③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④;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⑤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导读: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大获全胜,他之所以能据有天下,“善于用人”是取胜的重要法宝。

注释:①列侯;汉代制度,王子封为侯的,叫诸侯;不姓刘的大臣因功封侯的,叫列侯。朕:皇帝的自称。②因:就。以与之:即“以之与之”,把它(城镇、土地)赐给他们。③夫(f ):句首语气助词,表示引起下文议论。④子房:张良,子房,刘邦的谋士。本是战国韩国人,他家曾五世相韩,秦灭韩后,张良用全部家财访求刺客,要给韩国报仇。后来请个力士,袭击秦始皇于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没击中秦始皇本人。张良改名换姓逃避于下邳(在今江苏省邳县东南),跟黄石公学了兵法,辅佐刘邦灭了项羽,封留侯。⑤范增:项羽的谋士。年七十,辅佐项羽起兵成霸业。项羽尊他为“亚父”。灭秦后,项羽约刘邦在鸿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北的项王营)会见,范增劝项羽借机会杀刘邦,项羽不听。后来刘邦进行离间,项羽果然怀疑范增,夺其权。他愤怒辞去,到彭城,背上生疮而死。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列侯、诸将毋敢隐朕(   )  2.陛下使人攻城略地(   )

3.有功者害之(   )  3.给饷馈(       )

5.群臣说服(   )  6.此所以为我所禽也(   )

二、翻译

1.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试举项羽拒不听从范增劝说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汉高帝刘邦在洛阳南宫摆下酒宴。皇上说:“列侯、诸将不要隐瞒我,都说出你们的想法: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高起、王陵回答说:“陛下派人攻打城池,夺取土地,就分封给他们,和天下人同享好处。项羽不是这样,有功劳的就嫉妒人家,有才能的就怀疑人家,这就是他失掉天下的原因。”皇上说:“你们只知道问题的一个方面,不知道另一面。在军帐中运筹谋略,能决定胜利于千里之外,我比不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供给军饷,不断粮道,我比不上萧何;联合百万军兵,战必胜,攻必取,我比不上韩信。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项羽有一个范增却不能任用,这就是他被我擒获的原因啊。”群臣听了,心悦诚服。

一、1.隐瞒    2.夺取    3.嫉妒    4.供给、供应    5.同“悦”       6.同“擒”,擒获

二、1.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么?项羽失掉天下的原因是什么?              2.这三位都是杰出的人才,我能任用他们,这就是我夺取天下的原因。

三、鸿门宴中范增数次递眼色给项羽(数目项王),让他杀刘邦,他都不听从。


相关内容

  •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千里之马]阅读答案附翻译
  • 千里之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涓人言于君曰:"请求之."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骨五百金,返以报君.君大怒曰:"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①?而捐②五百金!"涓人对曰:"死马且买之五百金,况生马乎?天下必以王为能市③马.马今 ...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 原文 1.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 ...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1一4)
  •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一) 一.乐以天下,忧以天下① 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②,王曰:‚贤者亦有此乐乎?‛ 孟子对③曰:‚有.人不得,则非其上④矣.不得而非其上者,非也:为民 上⑤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 其忧.乐以⑥天下,忧以天下:然⑦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注 ...

  •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前事不远吾属之师]阅读答案附翻译
  • 前事不远 吾属之师 戊子,上谓侍臣曰:朕现<隋炀帝集>,文辞奥博①,亦知是尧.舜而非②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徵对曰:人君虽圣哲③,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④,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⑤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 ...

  •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猫犬]阅读答案附翻译
  • 猫 犬 东坡云:养猫以捕鼠,不可以无鼠而养不捕之猫:蓄犬以防奸,不可以无奸而蓄不吠之犬.余谓不捕犹可也,不捕鼠而捕鸡则甚矣:不吠犹可也,不吠盗而吠主①则甚矣.疾视正人,必欲尽击去之,非捕鸡乎②:委心权要,使天子孤立,非吠主乎? 导读:苏东坡的意思是:在什么位子上就做什么事,人应该恪尽职守.而我更深入 ...

  •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赵襄主学御]阅读答案附翻译
  • 赵襄主学御 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 王子期 ...

  •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陨石]阅读答案附翻译
  • 陨石 治平①元年,常州日禺时: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少时而又震②一声,移著③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④民许氏园中,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许氏藩篱皆为所焚.是时火息,视地中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 ...

  •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读孟尝君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 读孟尝君传 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 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①,岂足以言得士? 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 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 导读 :孟尝君传,指<史记孟尝君列传>.王安石指出孟尝君非将 ...

  • 初中课外文言文导读[正午牡丹]阅读答案附翻译
  • 正午牡丹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知其①精粗.丞相正肃吴公,与欧公姻家,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如线,此正午猫眼也.若带露花,则房敛②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此亦善求③古人笔意也. 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