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环境与健康部分

环境与健康部分

1、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食物是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和氨基酸等)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地理原因,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特异性疾病,也叫做化学元素性地方病。(P61)

8、空气离子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P42)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P10)

10、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金属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P8/12)

11、一次污染物:是指有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着许多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

14、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P5)

1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释放出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

16、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子塔形健康效应谱。

17、半数致死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1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P36)

19、有效氯:具有杀菌能力的含氯基团,氯的价数大于-1。

20、红斑作用:皮肤经紫外线(UV-B)照射后,皮肤潮红的现象。原发性红斑立即发生,继发性红斑在照射后6~8小时发生。 (红斑反应是由于皮肤的上皮棘细胞层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发红、水肿。)(P42)

21、阈剂量:是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在此剂量下的任何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EL)(P13)

22、高危人群:当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时,由于体质不同一些个体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在同等剂量下出现某种健康损伤效应的反应明显增加,称这部分人群为高危人群。

23、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H)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一些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S)等二次污染物,蓄积在空气中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浅蓝色烟雾。(混合物,P46)

24、混凝沉淀:是指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相互粘附聚合成较大分子颗粒,然后从水中沉降下来的过程。(P37)

25、环境的自净能力: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26、游离性余氯:是指加氯消毒一定时间(30分钟以上)后,水中所剩余的游离性氯。(游离性含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P30)

27、痛痛病:是指由于食入含镉稻米或直接引用了含镉的水而形成的慢性镉中毒,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叫,故名痛痛病。(日本富士县神通川下游地区)

28、水俣(yu)病: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疾患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最早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故得名水俣病。(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报到的公害病。)(P21/34)

29、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引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为水性传染病。包括三大类: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一些寄生虫病。(P35)

30、物质蓄积:某些环境化学物在体内发生蓄积,而且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的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叫做物质蓄积。(P15) (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

31、功能蓄积:长期接触某种环境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功能蓄积。(P15) (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可逐渐积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称为功能蓄积。)

32、需氯量:是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33、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4、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

35、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6、相乘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种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7、拮抗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小于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8、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化学物有不同的作用部位或靶器官,而这些不同的化学物对作用部位、靶器官产生的毒效应互不相干,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9、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1μm~10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于空气介质中的颗粒。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P48)

环境与健康部分

1、环境: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2、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食物是生物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生物之间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锁关系称为食物链。

3、生态系统:指生物群落(包括微生物、动植物和人类等)与非生物环境(空气、水、无机盐类和氨基酸等)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4、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各个环节的质和量相对稳定和相互适应的状态。(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种群和数量,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5、环境污染:指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6、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7、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由于地质地理原因,地壳中元素分布不均衡,致使当地水或土壤中某种(些)元素或化合物过多、不足或比例失常,通过食物和饮水作用于人体所产生的特异性疾病,也叫做化学元素性地方病。(P61)

8、空气离子化:是指由于自然或人工的作用,使空气中的气体分子形成带电荷的正负离子的过程。(P42)

9、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P10)

10、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金属元素或难以分解的化合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P8/12)

11、一次污染物:是指有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

12、二次污染物:是指有些一次污染物进入环境后,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下发生反应,生成的与原来污染物的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新的污染物。

13、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其中存在着许多对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

14、次生环境:是指在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P5)

15、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2和水蒸气能够吸收由地球释放出的波长较长的辐射,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这相同于人工温室作用,故称为“温室效应”。

16、健康效应谱:当环境变异或环境有害因素作用于人群时,人群对环境有害因素不同反应的分布模式。类似于金字塔形,构成了人群金子塔形健康效应谱。

17、半数致死量:是指毒物引起一半受试对象死亡所需要的剂量。

18、水体富营养化:是指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的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P36)

19、有效氯:具有杀菌能力的含氯基团,氯的价数大于-1。

20、红斑作用:皮肤经紫外线(UV-B)照射后,皮肤潮红的现象。原发性红斑立即发生,继发性红斑在照射后6~8小时发生。 (红斑反应是由于皮肤的上皮棘细胞层经紫外线照射后产生组织胺或类组织胺物质,刺激神经末梢反射性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导致皮肤发红、水肿。)(P42)

21、阈剂量:是指毒物引起受试对象中少数个体出现某种最轻微的异常改变所需要的最低剂量。(在此剂量下的任何量都不应产生损害作用,故又称为最小有作用剂量,MEL)(P13)

22、高危人群:当环境污染影响整个人群时,由于体质不同一些个体对污染物特别敏感,在同等剂量下出现某种健康损伤效应的反应明显增加,称这部分人群为高危人群。

23、光化学烟雾:是汽车、工厂等污染源排入大气的碳氢化合物(CH)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阳光强烈的紫外线的作用下发生一些列光化学反应,生成臭氧、醛和过氧乙酰硝酸酯(PANS)等二次污染物,蓄积在空气中形成具有强烈刺激作用的浅蓝色烟雾。(混合物,P46)

24、混凝沉淀:是指在天然水中加入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和胶体物质相互粘附聚合成较大分子颗粒,然后从水中沉降下来的过程。(P37)

25、环境的自净能力:少量污染物一时性进入环境,经过各种自然过程而消除或减少,可使环境复原,这种环境功能即为环境的自净作用。

26、游离性余氯:是指加氯消毒一定时间(30分钟以上)后,水中所剩余的游离性氯。(游离性含氯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应低于0.05mg/L)(P30)

27、痛痛病:是指由于食入含镉稻米或直接引用了含镉的水而形成的慢性镉中毒,患者全身疼痛,日夜呼叫,故名痛痛病。(日本富士县神通川下游地区)

28、水俣(yu)病:是由于长期摄入含有甲基汞的鱼、贝类而引起的以神经系统疾患为主的全身性疾病,因最早发生在日本熊本县水俣湾地区故得名水俣病。(是世界上第一个被报到的公害病。)(P21/34)

29、介水传染病:是指通过引用或接触受病原体污染的水而传播的疾病,又称为水性传染病。包括三大类:细菌性疾病、病毒性疾病和一些寄生虫病。(P35)

30、物质蓄积:某些环境化学物在体内发生蓄积,而且贮存在体内某些器官和组织的量逐渐积累达到一定水平,这种现象叫做物质蓄积。(P15) (化学物的蓄积作用,是慢性中毒的基础)

31、功能蓄积:长期接触某种环境化学物后体内不一定能检出该物质,但由该物质引起的机能改变却逐步积累起来,表现出中毒的病理征象,这种情况称为功能蓄积。(P15) (有些环境有害因素,进入机体后,能较快地被分解并以多种形态迅速排出体外,不在体内蓄积,但该物质在靶组织或靶器官上产生的功能改变可逐渐积累,从而导致机体对该物质的反应性增强,功能或生化代谢改变加重,最终造成器官或组织的损害,称为功能蓄积。)

32、需氯量:是指因杀菌、氧化有机物以及某些氯化反应等所消耗的氯量。

33、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34、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的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一般以百分率来表示。

35、相加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为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6、相乘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的毒效应超过各种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7、拮抗作用:多种化学物同时存在时毒效应小于各化学物分别作用时毒效应的总和。

38、独立作用:由于不同性质的化学物有不同的作用部位或靶器官,而这些不同的化学物对作用部位、靶器官产生的毒效应互不相干,因而出现各自不同的毒效应。

39、总悬浮颗粒物(TSP):空气动力学直径为0.1μm~100μm的颗粒物的总称。(包括液体、固体或者液体和固体结合存在的,并悬浮于空气介质中的颗粒。是评价大气质量的常用指标)(P48)


相关内容

  • 关于医学的小知识
  • 预防医学是以人群为主要研究对象,按照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从群体的角度探索与人类疾病和健康相关问题(如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与疾病和健康的关系),预防疫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及促进健康的一门科学.预防医学与临床医学不同之处在于她是以人群为对象,而不是仅限于以个体为对象.医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从个 ...

  • (最新完整版,四班整理)社会医学
  • 社会 目医录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刘平老师 第一章 第二章 第四章 第十七章 第十九章概论·····································2医学模式·································3社会经济因素与健康·················· ...

  • 全科医师岗位培训试题(4-社区预防医学)答案
  • 四.名词解释 1.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家庭.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2.社区预防是在社区范围内为保护居民健康而采取的综合措施. 3.也称病因或危险因素预防.目的主要是针对发病前期,用增进健康和特殊防护措施控制或消除疾病的危险因素,预防疾病发 ...

  • 社会医学知识库
  • 第一章 绪 论 一.名词解释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应用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人类健康和疾病的一门医学学科.社会医学研究社会卫生状况.社会因素和健康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规律,制订社会卫生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生活能力,提高生命质量.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的发展过程和医疗服务的实践过程 ...

  • 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_陈连生
  • ·454· 环境与健康杂志2010年5月第27卷第5期J Environ Health, May 2010, Vol.27, No.5 [论坛] 文章编号:1001-5914(2010)05-0454-03 我国环境与健康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陈连生,孙宏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与健康:环境卫生 中 ...

  • 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 百花小学健康教育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新形势下如何针对少年儿童成长的特点,加强学 生的体育.卫生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强壮的体格.较强的活动能力.健康的生理和心理.勇 敢顽强的毅力.艰苦奋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使他们更加适应现代社会 ...

  • 关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 中国西部科技 2015年03月第14卷第03期总第308期 99 关于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几点建议 王长文 富校轶 于海涛 王舒然* (吉林医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摘 要:随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这是关系到人们身体健康 ...

  • 预防医学试题
  • [广中医]09年6月3院07级[预防医学]试题- 简答题: 1.试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5分) 2.什么是食物中毒?试述食物中毒的发病特点.(7分) 3.什么是职业病?职业病的诊断标准有哪些?(7分) 4.判断因果关系的标准有哪些?结合吸烟对肺癌的影响谈谈.(8分) 论述题: 1.请详细谈谈怎样预防和 ...

  • 亚健康论文
  • 浅谈亚健康 --以当代大学生为例 [摘要] 根据WHO确定的新的健康标准,医学专家对人类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后,发现人体除了健康和疾病状态之外,还存在着一种既非疾病.也非健康,又可双向转化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 亚健康状态的发现被后来的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亚健康状态又称次健康状态.第三状态.灰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