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通信新技术小论文

学号

《现代通信新技术》课程论文

题目

作 者 班 级

院 别 业 完成时间

摘 要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管制的开放,IP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都给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了研究,同时对下一代网络中所用技术一一做出解释,并由此得出下一代网络实现所需技术。

关键词:

NGN概况;NGN构件;支撑技术;发展趋势 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opening of the controlle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P network and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for new business , new challenges are supposed to b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This paper doe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and makes explanationins for all the technologies invol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 detail ,which concludes the technologies neede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Keywords: NGN profile NGN components suppor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t

II

第1章 引 言

NGN(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业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希望通过NGN来解决目前各类网络中的许多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QoS问题、网络融合等。研究组对此进行了不少标准化工作推进,明确了一些问题,取得不少进展,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于是,集合了ip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网络NGN出现了。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是基于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NGN能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服务,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II 1

第2章 下一代网络(NGN)概述

2.1 NGN的基本概念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一般认为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NGN的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

2.2 NGN的特征

NGN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为公众灵活、大规模地提供以视讯业务为代表,包含话音业务、互联网业务在内的 各种丰富业务。当前所谓的电信网是为电话业务设计的,实质上是为电话网服务的。要适应NGN多业务、灵活开展业务的特征,必须要有新的网络结构来支持。一般来说,NGN主要有如下特征:

(1)NGN是业务独立于承载的网络。

传统电话网的业务网就是承载网,结果就是新业务很难开展。NGN允许业务和网络分别提供和独立发展,提供灵活有效的业务创建、业务应用和业务管理功能,支持不同带宽的、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各种多媒体业务使用,使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对新业务的需求,也使得网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2)NGN采用分组交换作为统一的业务承载方式。

传统的电话网采用电路(时隙)方式承载话音,虽然能有效传输话音,但是不 II

能有效承载数据。NGN的网络结构对话音和数据采用基于分组的传输模式,采用统一的协议。NGN把传统的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它们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进行互联,使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新网络。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

(3)NGN能够与现有网络如PSTN、ISDN和GSM等互通。

现有电信网规模庞大,NGN可以通过网关等设备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保护现有投资。同时NGN也支持现有终端和IP智能终端,包括模拟电话、传真机、ISDN终端、移动电话、GPRS终端、SIP终端、H248终端、MGCP终端、通过PC的以太网电话、线缆调制解调器等。

(4)NGN是安全的、支持服务质量的网络。

传统的电话网基于时隙交换,为每一对用户都准备了双向64kbit/s的虚电路,传输网络提供的都是点对点专线,很少出现服务质量问题。NGN基于分组交换组建,则必须考虑安全以及服务质量问题。当前采用IPv4协议的互联网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NGN要提供包括视频在内的多种服务则必须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5)NGN是提供多媒体流媒体业务的多业务网络。 当前电信网业务主要关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虽然已超过话音,但是在盈利方面还有待提高。大规模并发流媒体以及互动多媒体业务是当前宽带业务的代表,因此仍然以话音和传统互联网数据业务为主的NGN是没有意义的。NGN必须在服务质量以及安全等保障下提供多媒体流媒体业。

II

第3章 下一代网络(NGN)发展现状与趋势

3.1NGN国内外发展概况

国际上ITU-T、ETSI、3GPP、IETF等多个标准化组织都在进行NGN的研究和相关标准化活动。

ITU-T已经制定了NGN的功能体系结构,但ITU-T的标准进展相对较慢,而欧洲ETSI下的TISPAN研究组则基于3GPP的IMS体系架构来制定NGN标准,其工作更为快速,于是ITU-T的NGN研究组FGNGN也只得顺从TISPAN的基本思路。IMS定义了如何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基于IMS的NGN代表了移动与固网融合的体系架构,与我们目前通常所指的软交换相比,IMS对控制层做了进一步的功能分解。目前IMS架构不但被ETSI、ITU-T等各标准化组织所采纳,也得到了国际上各主流设备商的支持。不过总体来看,NGN的标准化还远不够完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各大电信设备制造商近年也都加大了对NGN的研发投入,已推出了许多商用的NGN设备和系统,软交换、媒体网关、IAD等NGN关键设备的基本技术功能已趋于成熟。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十分重视NGN的发展,都在积极地开展NGN试验并逐步商用。目前全球运营商已建有250多个NGN商用试验网,例如美国的AT&T、Verizon、Sprint,英国的BT等运营商都建成了自己的NGN网络,并利用NGN开展了本地宽带电话和IPCentrex业务、C4/C5的全面替代和演进、IP电话长途旁路业务等应用。虽然国外的运营商目前较少直接使用软交换这一术语,而更多地采用VoIP、IP多媒体网络、融合网络等更为市场化的术语,但其所发展的NGN大都还是基于软交换技术。 在软交换概念提出后,我国非常积极地开展了软交换的标准化、研究开发和试验等工作,而且在许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了软交换概念的最积极推崇者,软交换一词目前也是在我国使用得最为频繁。我国近年还向ITU-T等国际标准组织提交了大量关于NGN的研究文稿,并主持了部分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我国各大电信设备制造商都相继研究和开发出了软交换系统,并推出了基于软交换网络的各种业务解决方案,许多国产的软交换产品和NGN解决方案不但在国内市场中得到了试验和应用,而且还在海外市场有了不俗的表现。几乎与全球发达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同步,自2001年起,我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开始了软交换网络的研究和试验,无论是新兴的还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关注NGN的发展。目前大部分运营商的NGN试验已经完成,并已经在部分城市和地区进行了商用部署。例如:中国网通在山东、四川、江苏等地建设了软交换商用试验网;中国电信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建成了软交换商用试验网;中国卫通在全国170个城市基于软交换体系开展的17970、17971卡号业务目前已经商 II

用;中国移动建成了基于软交换的长途交换网。

3.2 下一代信息网络的研究项目未来研究重点

下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重点研究目标是解决现有信息网在安全、服务质量、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下一代信息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3.2.1 基于现有信息网络的演进和完善机制

1.基于测量和管理的网络行为建模与方法:基于测量和管理的网络行为建模与方法以解决网络行为、构造可以预测网络行为为模型等问题为主要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面向网络行为感知的网络测量模型及方法,面向网络行为感知的网络管理模型及方法,面向网络行为感知的测量/管理采样网络参考模型及拓扑结构,基于网络行为原始数据的网络行为建模,网络行为模型验证。

2.超大容量光波网络交换与路由:新型光交换模式与基础理论包括高效可管控的新型光交换理论及支撑技术、物理层和控制层的协同机制、可提升网络安全性的新型光交换机制、端对端路由连接、有信令系统的光路交换系统的核心机理。 高性能光波路由系统的理论与实现机理包括面向多粒度、大容量、高效率、低耗能的光波路由系统理论与技术,满足多帕比特每秒容量要求的高性能可扩展光子节点结构,支持能耗管理的高容纳、低延迟光波路由矩阵及组网方式。

3.超高速光传输理论与方法:超高速光传输理论与方法围绕下一代超高速光传输系统展开研究,为实现超高速光传输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具有高谱效率、高色散容限、高噪声容纳等特征的新型光调制/解调理论,光收发机制和色散管理方法,光纤媒质的非线性传输通道模型、多种效应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信道性能监测方法等。

3.2.2全新信息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

1.支持普适服务的智慧互联网体系及关键技术:智慧互联网络具有感知和学习当前网络状态,并用以正确规划、判决和处理网络中的各种行为,达到支持普适服务,并保障网络的安全、可控、可管的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支持普适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智慧互联网络体系架构问题,智慧互联网络体系中的认知基础理论与方法,智慧互联网络体系中的智能路由交换理论、机理与关键技术,智慧互联网络自主管理与控制理论、机理与算法等。

2.智能服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智能服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以解决融合网络环境系复杂服务需求建模、泛在融合网络服务的按需聚合和协同/感知问题等问题为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融合网络环境下服务需求的智能化建模理论和方法研究,泛在融合网络服务的按需聚合和智能化协同、感知问题研究,智能服 II

务的质量保证及测试技术研究,智能服务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

3.移动互联网体系及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中的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目的是解决传统互联网体系及理论难以解决的由移动性所带来的高速切换、安全、可控和可管等问题,因此对移动互联网体系与理论的基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移动互联网体系架构下的机理、理论与模型研究,支持快速移动和安全接入的认知网络的交换路由机理、理论与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中异构网络切换、管理、安全的机制、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持普适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机理、机制及理论。

II

第4章 下一代网络(NGN)撑技术

4.1 IPV6技术

下一代网络将是IP网络、光网络、无线网络的世界。下一代网络是基于IP的网络,这一点在业界已成共识,即:从核心网到用户终端,信息的传递以IP的形式进行。除了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不断深入和普及外,各种传统的电信业务也不断向基于IP的网络转移。宽带的发展需求迎来了光通信的快速发展,光通信现已渗入网络的各个层面,从广域网、城域网,一直到局域网;从长途网、本地网、接入网,一直到用户驻地网,光纤宽带网的发展为日益广泛的宽带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无线使人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可以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随时随地地获得通信与信息服务。近几年移动通信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也证明,移动通信方式将逐渐占领传统有线网的中心舞台,把网络从地上的线缆移至空中的无线电波。

IPV6作为网络协议,NGN将基于IPv6。IPv6相对于IPv4的主要优势是:(1)IPV6地址长度为128比特,地址空间增大了2的96次方倍;(2)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扩展头部取代了IPV4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IPV6中选项部分的出现方式也有所变化,使路由器可以简单路过选项而不做任何处理,加快了报文处理速度。(3)IPV6简化了报文头部格式,字段只有7个,加快报文转发,提高了吞吐量。( 4)提高安全性。身份认证和隐私权是IPV6的关键特性。(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

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6)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IPv6技术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IPv6技术标准的制订、启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IPv6相关产品的自主开发、建立下一代网络大规模试验床以支持科学研究、注重业务创新以促进IPv6的商业应用等,将是我国发展IPv6的重要途径。IPv6的发展已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它涉及到技术、政策、市场和应用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开发机构、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服务提供商的全方位参与,共同推动IPv6技术向着一个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4.2光纤高速传输技术

NGN需要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看到的,并能实现的最理想传送媒介仍然是光。因为只有利用光谱才能带给我们充裕的带宽。光纤高速传输技术现正沿着扩大单一波长传输容量、超长距离传输和密集波分复用 II

(DWDM)系统三个方向在发展。单一光纤的传输容量自1980至2000年这20年里增加了大约1万倍。目前已做到40Gb/s,预计几年后将再增加16倍,达到6.4Tb/s。超长距离实现了1.28T(128x10G)无再生传送8000Km。波分复用实验室最高水平已做到273个波长、每波长40Gb(日本NEC)。

4.3 光交换与智能光网技术

光有高速传输是不够的,NGN需要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光传送网。组网技术现正从具有分插复用和交叉连接功能的光联网向利用光交换机构成的智能光网发展,从环形网向网状网发展,从光-电-光交换向全光交换发展。智能光网能在容量灵活性、成本有效性、网络可扩展性、业务灵活性、用户自助性、覆盖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点到点传输系统和光联网带来更多的好处。

4.4宽带接入技术

NGN必须要有宽带接入技术的支持,因为只有接入网的带宽瓶颈被打开,各种宽带服务与应用才能开展起来,网络容量的潜力才能真正发挥。这方面的技术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四种技术,一是基于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二是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EPON)的光纤到家(FTTH);三是自由空间光系统(FSO);四是无线局域网(WLAN)。城域网:城域网也是NGN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城域网的解决方案十分活跃,有基于SONET/SDH/SDH的、基于ATM的、也有基于以太网或WDM的,以及MPLS和RPR(弹性分组环技术)等。

4.5弹性分组环技术

弹性分组环是面向数据(特别是以太网)的一种光环新技术,它利用了大部分数据业务的实时性不如话音那样强的事实,使用双环工作的方式。RPR与媒介无关,可扩展,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拥塞控制与保护机制,具备分服务等级的能力。能比SONET/SDH更有效地分配带宽和处理数据,从而降低运营商及其企业客户的成本。使运营商在城域网内通过以太网运行电信级的业务成为可能。

4.6城域光网技术 城域光网是代表发展方向的城域网技术,其目的是把光网在成本与网络效率方面的好处带给最终用户。城域光网是一个扩展性非常好并能适应未来的透明、灵活、可靠的多业务平台,能提供动态的、基于标准的多协议支持,同时具备高效的配置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网络管理的能力。

II

4.7软交换技术

为了把控制功能(包括服务控制功能和网络资源控制功能)与传送功能完全分开,NGN需要使用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概念基于新的网络分层模型(接入与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与网络服务层四层)概念,从而对各种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们分离开来,通过各种接口协议,使业务提供者可以非常灵活地将业务传送协议和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融合和业务转移,非常适用于不同网络并存互通的需要,也适用于从话音网向多业务多媒体网的演进。 软交换网络是业务驱动,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网络由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提出,它能以最快的速度独立于网络提供各种新的增值业务。但软交换网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它将最大限度地与No.7信令网、电话网、智能网等现有网络互联,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4.8 3G和后3G移动通信系统

3G定位于多媒体IP业务,传输容量更大,灵活性更高,并将引入新的商业模式,目前正处在走向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时刻。制定3G标准的3GPP组织于2000年5月已经决定以IPv6为基础构筑下一代移动网,使IPv6成为3G必须遵循的标准。包括4G在内的后3G系统将定位于宽带多媒体业务,使用更高的频带,使传输容量再上一个台阶。在不同网络间可无缝提供服务,网络可以自行组织,终端可以重新配置和随身佩带,是一个包括卫星通信在内的端到端IP系统,与其他技术共享一个IP核心网。它们都是支持NGN的基础设施。IP终端:随着政府上网、企业上网、个人上网、汽车上网、设备上网、家电上网等等的普及,必须要开发相应的IP终端来与之适配。许多公司现正在从固定电话机开始开发基于IP的用户设备,包括汽车的仪表板、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以及家用电器,从音响设备和电冰箱到调光开关和电咖啡壶。所有这些设备都将挂在网上,可以通过家庭LAN或个人网(PAN)接入或从远端PC机接入。

4.9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是休戚相关的,网络不安全,就谈不上信息安全。现在,除了常用的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安全过滤、用户证书、授权、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和故障恢复等安全技术外,今后还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加强网络的安全,例如,针对现有路由器、交换机、边界网关协议(BGP)、域名系统(DNS)所存在的安全弱点提出解决办法;迅速采用强安全性的网络协议(特别是IPv6);对关键的网元、网站、数据中心设置真正的冗余、分集和保护;实时全面地观察了解整个网络的情况,对传送的信息内容负有责任,不盲目传递病毒或攻击;严格 II

控制新技术和新系统,在找到和克服安全弱点之前不允许把它们匆忙推向市场。

II

第5章 下一代网络(NGN)的构成技术

5.1软交换 有时也称为媒体网关控制器,负责呼叫控制,即进行呼叫连接的建立、监视和拆除。其功能相当于原来电路交换机里的呼叫处理模块所完成的功能。软交换只负责信令和呼叫控制,没有传输功能,也就是说,两个用户之间通信,只有在呼叫建立和断开的时候,通过信令(或称协议)和软交换发生交互,其它时候,两个用户之间的语音、视频或者其它媒体流,并不经过软交换。

5.2接入设备

包括接入媒体网关和IAD(综合接入设备),它的功能就是实现最终用户的接入,就像传统交换机里边的用户板。但是,由于NGN是架构在分组网上的,因此,NGN的接入设备,要比交换机里的用户板稍微复杂一些:它除了原有的模数转换功能外,还必须能够完成一般数字信号和能够在分组网上传送的数据包之间的格式转换;另外,它还必须能够把原来用户板所处理的一些基本呼叫信令(比如摘机、拨号、挂机等)转换成分组网上能够传送的协议,从而实现接入设备和软交换之间的交互。这样,软交换才有可能接收、处理接入设备送上来的信息,控制接入设备,建立呼叫连接。

5.3分组传送网

在NGN里边,分组传送网是至关重要的东西,整个NGN网络的所有信息,包括信令流和媒体流的传送转发,都依赖于统一的分组传送网。它涵盖了原来PSTN网络中,交换机里头的交换网板、信令网板以及传输网络的作用。

NGN采用分组网来实现统一的信息承载,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统一的基础网络上实现多业务的融合。从目前分组网的发展趋势看,基于IP技术的网络已经成为事实标准,因此,NGN以IP作为承载网也基本得到业界的认同。IP的灵活、开放给NGN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QoS、安全、管理、IP 地址空间不足等诸多问题。可是说,目前传送网的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或者促进NGN发展、成熟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5.4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

在一个纯粹的NGN网络中,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可以说是没有必要存在的,但是,由于NGN不可能一夜之间取代PSTN,也就是说,在NGN的建设过程中,会有一段十分漫长的时期,需要NGN和PSTN共存。而共存的网络,就需要互通, II

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就是为了实现NGN和PSTN互通的设备。所谓中继网关,就是完成电路中继(基于PCM编码的64K链路)和分组网上的媒体流的转换;所谓信令网关,就是完成基于电路中继的七号信令系统和基于分组网(IP承载)的SIGTRAN信令系统的转换。

5.5媒体资源服务器 电路交换机中,有一个专门的部件,来完成所谓放音、收号功能,实现一些特殊的业务,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您所呼叫的用户正忙„„”。在NGN体系下,把所有交换机里边的这个部件都拿出来,形成一个公共的、独立的构件,就是所谓的媒体资源服务器。它能够为NGN网络提供基于IP网络的媒体资源。

比起交换机里头的放音收号框,NGN的媒体资源服务器功能更强大,扩展性更强,它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放音收号功能,更可以提供视频资源以及多媒体会议资源,实现文语转换和语音识别功能等,为NGN的很多特色业务提供支持。

5.6业务服务器

NGN网络中,业务服务器的位置和功能类似于传统电信网络中的智能网,其作用是为NGN网络中的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目前这种直接由NGN增值业务服务器方式可提供的增值业务包括:SIP预付费、WEB800、CTD(CLICKTODIAL点击拨号)、CTF(CLICKTOFAX点击传真)、UM(UNIFIEDMESSAGING统一消息)、IM(INSTANTMESSAGING即时消息)„„

NGN的增值业务提供上,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开放的第三方业务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实现由第三方进行的增值业务开发,从而使得个性化的业务定制成为可能。这个接口,目前的标准为PARLAY,PARLAY本身不是个缩写,是个专用单词,原意是类似于“赌场上加注”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增值”的含义。 PARLAY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封装技术,把NGN网络中的细节屏蔽掉,抽象成各种能力集,然后通过标准的API (APPLICATIONINTERFACE应用接口)提供给第三方,使第三方在开发业务时,不必关心基础网络的具体设备、厂家等细节,只要调用相应的 API就能够开发业务。这种第三方业务开发接口被认为是NGN最具吸引力的能力,可以彻底解决传统网络业务提供能力不足的顽疾。

II

第6章 结 论

下一代网络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为了配合NGN网络在我国的逐步建设,应从业务需求的分析入手,考虑网络装备的情况,研究新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因为NGN具有广泛的内涵,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要从新业务和应用的研究;网络传送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IP网络技术的研究;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互通和互操作的研究;新型的控制、管理和运维机制;各网络单元的研究;新的网络协议的研究;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的研究;测试技术的研究等,制定一个完整、统一、先进的NGN技术系列标准,指导我国NGN网络的规划和建设。

NGN规模商用已经成为事实,未来的电信业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语音业务,还将会包含不同种类的多媒体业务,而将PSTN网融入到软交换中是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只是针对演进中的情况做了初步的探讨,在现实中有可能碰到各方面具体的技术难题,这些都将随着实施而不断完善。采用了NGN的网络智能化,不仅使得网络架构得到优化,解决了原有固网的业务触发能力的问题,也使得业务平台从原有的智能网平台发展到NGN多媒体业务平台,具备更强的业务能力。应该说对运营商今后深入开展业务有很大的帮助。

21世纪是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对于未来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基本要素,它将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乃至国防政治都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失去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发言权,我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别人。因此,研制与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对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只有有了下一代网络技术,才能够彻底的保住我们的大国地位,才能在以后的信息化战争中占取主动赢得胜利。

II

参考文献

[1]毛京丽.现代通信新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

[1]范永玲.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王开西.NGN业务体系结构中的过载控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韩沂宁.NGN的核心技术浅析[A].“军事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桂厚义.下一代网络技术及其发展现状[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张航东.NGN下一代网络的演进[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年04期

[6]林宇飞.吕光宏.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年04期

[7吴惠芬.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J].浙江电力.2006年01期

[8]李兰兰.浅谈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J].现代情报.2007年03期

[9]蒋林涛.中国IPV6发展展望[A].第二届中国IMT-2000与3G移动通信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卢郅睿.下一代网络(NGN)的关键技术——软交换[J].价值工程.2010年24期

II

学号

《现代通信新技术》课程论文

题目

作 者 班 级

院 别 业 完成时间

摘 要

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电信管制的开放,IP网络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新业务的需求的增加,都给电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下一代网络的基本概念,构建以及发展现状及趋势做出了研究,同时对下一代网络中所用技术一一做出解释,并由此得出下一代网络实现所需技术。

关键词:

NGN概况;NGN构件;支撑技术;发展趋势 I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the opening of the controlled telecommunications,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P network and people’s increasing demand for new business , new challenges are supposed to be put forwar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lecommunication industry.This paper does a research based on the basic concept, the construction development status and trends of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 and makes explanationins for all the technologies involed in the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in detail ,which concludes the technologies needed for the realiz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Keywords: NGN profile NGN components supporting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t

II

第1章 引 言

NGN(下一代网络)是目前通信业界关注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人们希望通过NGN来解决目前各类网络中的许多问题,如网络安全问题、QoS问题、网络融合等。研究组对此进行了不少标准化工作推进,明确了一些问题,取得不少进展,因特网与电话网相比,简单性与安全性是一个弱点。于是,集合了ip网络的长处的下一代网络NGN出现了。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是基于PSTN语音网络和基于IP/ATM的分组网络融合的产物,它使得在新一代网络上语音、视频、数据等综合业务成为了可能。是可以同时提供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业务的综合性的、全开放的宽频网络平台体系,至少可实现千兆光纤到户。NGN能在目前的网络基础上提供包括话音、数据、多媒体等多种服务,还能把现在用于长途电话的低资费IP电话引入本地市话,有望大大降低本地通话费的成本和价格。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II 1

第2章 下一代网络(NGN)概述

2.1 NGN的基本概念 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一般认为基于IP,支持多种业务,能够实现业务与传送分离,控制功能独立,接口开放,具有服务质量保证和支持通用移动性的分组网。NGN的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 NGN是一个分组网络,它提供包括电信业务在内的多种业务,能够利用多种带宽和具有QoS能力的传送技术,实现业务功能与底层传送技术的分离;它允许用户对不同业务提供商网络的自由接入,并支持通用移动性,实现用户对业务使用的一致性和统一性。它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的,能够提供包括语音、数据、视频和多媒体业务的基于分组技术的综合开放的网络架构,代表了通信网络发展的方向。NGN具有分组传送、控制功能从承载、呼叫/会话、应用/业务中分离、业务提供与网络分离、提供开放接口、利用各基本的业务组成模块、提供广泛的业务和应用、端到端QoS和透明的传输能力通过开放的接口规范与传统网络实现互通、通用移动性、允许用户自由地接入不同业务提供商、支持多样标志体系,融合固定与移动业务等等特征。

2.2 NGN的特征

NGN的主要特点是能够为公众灵活、大规模地提供以视讯业务为代表,包含话音业务、互联网业务在内的 各种丰富业务。当前所谓的电信网是为电话业务设计的,实质上是为电话网服务的。要适应NGN多业务、灵活开展业务的特征,必须要有新的网络结构来支持。一般来说,NGN主要有如下特征:

(1)NGN是业务独立于承载的网络。

传统电话网的业务网就是承载网,结果就是新业务很难开展。NGN允许业务和网络分别提供和独立发展,提供灵活有效的业务创建、业务应用和业务管理功能,支持不同带宽的、实时的或非实时的各种多媒体业务使用,使业务和应用的提供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对新业务的需求,也使得网络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竞争力。

(2)NGN采用分组交换作为统一的业务承载方式。

传统的电话网采用电路(时隙)方式承载话音,虽然能有效传输话音,但是不 II

能有效承载数据。NGN的网络结构对话音和数据采用基于分组的传输模式,采用统一的协议。NGN把传统的交换机的功能模块分离成为独立的网络部件,它们通过标准的开放接口进行互联,使原有的电信网络逐步走向开放,运营商可以根据业务的需要,自由组合各部分的功能产品来组建新网络。部件间协议接口的标准化可以实现各种异构网的互通。

(3)NGN能够与现有网络如PSTN、ISDN和GSM等互通。

现有电信网规模庞大,NGN可以通过网关等设备与现有网络互联互通,保护现有投资。同时NGN也支持现有终端和IP智能终端,包括模拟电话、传真机、ISDN终端、移动电话、GPRS终端、SIP终端、H248终端、MGCP终端、通过PC的以太网电话、线缆调制解调器等。

(4)NGN是安全的、支持服务质量的网络。

传统的电话网基于时隙交换,为每一对用户都准备了双向64kbit/s的虚电路,传输网络提供的都是点对点专线,很少出现服务质量问题。NGN基于分组交换组建,则必须考虑安全以及服务质量问题。当前采用IPv4协议的互联网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NGN要提供包括视频在内的多种服务则必须保证一定程度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5)NGN是提供多媒体流媒体业务的多业务网络。 当前电信网业务主要关注话音业务。数据业务虽然已超过话音,但是在盈利方面还有待提高。大规模并发流媒体以及互动多媒体业务是当前宽带业务的代表,因此仍然以话音和传统互联网数据业务为主的NGN是没有意义的。NGN必须在服务质量以及安全等保障下提供多媒体流媒体业。

II

第3章 下一代网络(NGN)发展现状与趋势

3.1NGN国内外发展概况

国际上ITU-T、ETSI、3GPP、IETF等多个标准化组织都在进行NGN的研究和相关标准化活动。

ITU-T已经制定了NGN的功能体系结构,但ITU-T的标准进展相对较慢,而欧洲ETSI下的TISPAN研究组则基于3GPP的IMS体系架构来制定NGN标准,其工作更为快速,于是ITU-T的NGN研究组FGNGN也只得顺从TISPAN的基本思路。IMS定义了如何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基于IMS的NGN代表了移动与固网融合的体系架构,与我们目前通常所指的软交换相比,IMS对控制层做了进一步的功能分解。目前IMS架构不但被ETSI、ITU-T等各标准化组织所采纳,也得到了国际上各主流设备商的支持。不过总体来看,NGN的标准化还远不够完善,还有大量工作需要去做。各大电信设备制造商近年也都加大了对NGN的研发投入,已推出了许多商用的NGN设备和系统,软交换、媒体网关、IAD等NGN关键设备的基本技术功能已趋于成熟。全球各大电信运营商都十分重视NGN的发展,都在积极地开展NGN试验并逐步商用。目前全球运营商已建有250多个NGN商用试验网,例如美国的AT&T、Verizon、Sprint,英国的BT等运营商都建成了自己的NGN网络,并利用NGN开展了本地宽带电话和IPCentrex业务、C4/C5的全面替代和演进、IP电话长途旁路业务等应用。虽然国外的运营商目前较少直接使用软交换这一术语,而更多地采用VoIP、IP多媒体网络、融合网络等更为市场化的术语,但其所发展的NGN大都还是基于软交换技术。 在软交换概念提出后,我国非常积极地开展了软交换的标准化、研究开发和试验等工作,而且在许多方面走在了世界前列,成为了软交换概念的最积极推崇者,软交换一词目前也是在我国使用得最为频繁。我国近年还向ITU-T等国际标准组织提交了大量关于NGN的研究文稿,并主持了部分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以中兴、华为为代表的我国各大电信设备制造商都相继研究和开发出了软交换系统,并推出了基于软交换网络的各种业务解决方案,许多国产的软交换产品和NGN解决方案不但在国内市场中得到了试验和应用,而且还在海外市场有了不俗的表现。几乎与全球发达国家的电信运营商同步,自2001年起,我国的各大电信运营商相继开始了软交换网络的研究和试验,无论是新兴的还是传统的电信运营商,都在积极关注NGN的发展。目前大部分运营商的NGN试验已经完成,并已经在部分城市和地区进行了商用部署。例如:中国网通在山东、四川、江苏等地建设了软交换商用试验网;中国电信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地建成了软交换商用试验网;中国卫通在全国170个城市基于软交换体系开展的17970、17971卡号业务目前已经商 II

用;中国移动建成了基于软交换的长途交换网。

3.2 下一代信息网络的研究项目未来研究重点

下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重点研究目标是解决现有信息网在安全、服务质量、服务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下一代信息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的研究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研究。

3.2.1 基于现有信息网络的演进和完善机制

1.基于测量和管理的网络行为建模与方法:基于测量和管理的网络行为建模与方法以解决网络行为、构造可以预测网络行为为模型等问题为主要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面向网络行为感知的网络测量模型及方法,面向网络行为感知的网络管理模型及方法,面向网络行为感知的测量/管理采样网络参考模型及拓扑结构,基于网络行为原始数据的网络行为建模,网络行为模型验证。

2.超大容量光波网络交换与路由:新型光交换模式与基础理论包括高效可管控的新型光交换理论及支撑技术、物理层和控制层的协同机制、可提升网络安全性的新型光交换机制、端对端路由连接、有信令系统的光路交换系统的核心机理。 高性能光波路由系统的理论与实现机理包括面向多粒度、大容量、高效率、低耗能的光波路由系统理论与技术,满足多帕比特每秒容量要求的高性能可扩展光子节点结构,支持能耗管理的高容纳、低延迟光波路由矩阵及组网方式。

3.超高速光传输理论与方法:超高速光传输理论与方法围绕下一代超高速光传输系统展开研究,为实现超高速光传输提供理论基础与技术支撑。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具有高谱效率、高色散容限、高噪声容纳等特征的新型光调制/解调理论,光收发机制和色散管理方法,光纤媒质的非线性传输通道模型、多种效应的相互作用机制和信道性能监测方法等。

3.2.2全新信息网络体系及关键技术

1.支持普适服务的智慧互联网体系及关键技术:智慧互联网络具有感知和学习当前网络状态,并用以正确规划、判决和处理网络中的各种行为,达到支持普适服务,并保障网络的安全、可控、可管的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支持普适服务为主要目标的智慧互联网络体系架构问题,智慧互联网络体系中的认知基础理论与方法,智慧互联网络体系中的智能路由交换理论、机理与关键技术,智慧互联网络自主管理与控制理论、机理与算法等。

2.智能服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智能服务基础理论及关键技术以解决融合网络环境系复杂服务需求建模、泛在融合网络服务的按需聚合和协同/感知问题等问题为目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融合网络环境下服务需求的智能化建模理论和方法研究,泛在融合网络服务的按需聚合和智能化协同、感知问题研究,智能服 II

务的质量保证及测试技术研究,智能服务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

3.移动互联网体系及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是下一代互联网中的重要和关键组成部分。目的是解决传统互联网体系及理论难以解决的由移动性所带来的高速切换、安全、可控和可管等问题,因此对移动互联网体系与理论的基础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移动互联网体系架构下的机理、理论与模型研究,支持快速移动和安全接入的认知网络的交换路由机理、理论与关键技术,移动互联网中异构网络切换、管理、安全的机制、理论与关键技术,支持普适服务的移动互联网机理、机制及理论。

II

第4章 下一代网络(NGN)撑技术

4.1 IPV6技术

下一代网络将是IP网络、光网络、无线网络的世界。下一代网络是基于IP的网络,这一点在业界已成共识,即:从核心网到用户终端,信息的传递以IP的形式进行。除了互联网的各种应用不断深入和普及外,各种传统的电信业务也不断向基于IP的网络转移。宽带的发展需求迎来了光通信的快速发展,光通信现已渗入网络的各个层面,从广域网、城域网,一直到局域网;从长途网、本地网、接入网,一直到用户驻地网,光纤宽带网的发展为日益广泛的宽带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无线使人摆脱了线缆的束缚,可以不受地理位置限制随时随地地获得通信与信息服务。近几年移动通信在全球的快速发展也证明,移动通信方式将逐渐占领传统有线网的中心舞台,把网络从地上的线缆移至空中的无线电波。

IPV6作为网络协议,NGN将基于IPv6。IPv6相对于IPv4的主要优势是:(1)IPV6地址长度为128比特,地址空间增大了2的96次方倍;(2)灵活的IP报文头部格式。使用一系列固定格式的扩展头部取代了IPV4中可变长度的选项字段。IPV6中选项部分的出现方式也有所变化,使路由器可以简单路过选项而不做任何处理,加快了报文处理速度。(3)IPV6简化了报文头部格式,字段只有7个,加快报文转发,提高了吞吐量。( 4)提高安全性。身份认证和隐私权是IPV6的关键特性。(5)支持更多的服务类型;加入了对自动配置的支持。

这是对DHCP协议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尤其是局域网)的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6)允许协议继续演变,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技术的发展。

IPv6技术为下一代网络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其发展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积极参与国际IPv6技术标准的制订、启动国家科技计划支持IPv6相关产品的自主开发、建立下一代网络大规模试验床以支持科学研究、注重业务创新以促进IPv6的商业应用等,将是我国发展IPv6的重要途径。IPv6的发展已不是一个纯技术问题,它涉及到技术、政策、市场和应用等多个方面,需要政府部门、研究开发机构、网络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及服务提供商的全方位参与,共同推动IPv6技术向着一个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

4.2光纤高速传输技术

NGN需要更高的速率、更大的容量,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能够看到的,并能实现的最理想传送媒介仍然是光。因为只有利用光谱才能带给我们充裕的带宽。光纤高速传输技术现正沿着扩大单一波长传输容量、超长距离传输和密集波分复用 II

(DWDM)系统三个方向在发展。单一光纤的传输容量自1980至2000年这20年里增加了大约1万倍。目前已做到40Gb/s,预计几年后将再增加16倍,达到6.4Tb/s。超长距离实现了1.28T(128x10G)无再生传送8000Km。波分复用实验室最高水平已做到273个波长、每波长40Gb(日本NEC)。

4.3 光交换与智能光网技术

光有高速传输是不够的,NGN需要更加灵活、更加有效的光传送网。组网技术现正从具有分插复用和交叉连接功能的光联网向利用光交换机构成的智能光网发展,从环形网向网状网发展,从光-电-光交换向全光交换发展。智能光网能在容量灵活性、成本有效性、网络可扩展性、业务灵活性、用户自助性、覆盖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比点到点传输系统和光联网带来更多的好处。

4.4宽带接入技术

NGN必须要有宽带接入技术的支持,因为只有接入网的带宽瓶颈被打开,各种宽带服务与应用才能开展起来,网络容量的潜力才能真正发挥。这方面的技术五花八门,主要有以下四种技术,一是基于高速数字用户线(VDSL);二是基于以太网无源光网(EPON)的光纤到家(FTTH);三是自由空间光系统(FSO);四是无线局域网(WLAN)。城域网:城域网也是NGN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城域网的解决方案十分活跃,有基于SONET/SDH/SDH的、基于ATM的、也有基于以太网或WDM的,以及MPLS和RPR(弹性分组环技术)等。

4.5弹性分组环技术

弹性分组环是面向数据(特别是以太网)的一种光环新技术,它利用了大部分数据业务的实时性不如话音那样强的事实,使用双环工作的方式。RPR与媒介无关,可扩展,采用分布式的管理、拥塞控制与保护机制,具备分服务等级的能力。能比SONET/SDH更有效地分配带宽和处理数据,从而降低运营商及其企业客户的成本。使运营商在城域网内通过以太网运行电信级的业务成为可能。

4.6城域光网技术 城域光网是代表发展方向的城域网技术,其目的是把光网在成本与网络效率方面的好处带给最终用户。城域光网是一个扩展性非常好并能适应未来的透明、灵活、可靠的多业务平台,能提供动态的、基于标准的多协议支持,同时具备高效的配置能力、生存能力和综合网络管理的能力。

II

4.7软交换技术

为了把控制功能(包括服务控制功能和网络资源控制功能)与传送功能完全分开,NGN需要使用软交换技术。软交换的概念基于新的网络分层模型(接入与传送层、媒体层、控制层与网络服务层四层)概念,从而对各种功能作不同程度的集成,把它们分离开来,通过各种接口协议,使业务提供者可以非常灵活地将业务传送协议和控制协议结合起来,实现业务融合和业务转移,非常适用于不同网络并存互通的需要,也适用于从话音网向多业务多媒体网的演进。 软交换网络是业务驱动,以软交换为核心的网络由于业务与控制分离的提出,它能以最快的速度独立于网络提供各种新的增值业务。但软交换网络也不是一蹴而就的,目前它将最大限度地与No.7信令网、电话网、智能网等现有网络互联,它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解决。

4.8 3G和后3G移动通信系统

3G定位于多媒体IP业务,传输容量更大,灵活性更高,并将引入新的商业模式,目前正处在走向大规模商用的关键时刻。制定3G标准的3GPP组织于2000年5月已经决定以IPv6为基础构筑下一代移动网,使IPv6成为3G必须遵循的标准。包括4G在内的后3G系统将定位于宽带多媒体业务,使用更高的频带,使传输容量再上一个台阶。在不同网络间可无缝提供服务,网络可以自行组织,终端可以重新配置和随身佩带,是一个包括卫星通信在内的端到端IP系统,与其他技术共享一个IP核心网。它们都是支持NGN的基础设施。IP终端:随着政府上网、企业上网、个人上网、汽车上网、设备上网、家电上网等等的普及,必须要开发相应的IP终端来与之适配。许多公司现正在从固定电话机开始开发基于IP的用户设备,包括汽车的仪表板、建筑物的空调系统以及家用电器,从音响设备和电冰箱到调光开关和电咖啡壶。所有这些设备都将挂在网上,可以通过家庭LAN或个人网(PAN)接入或从远端PC机接入。

4.9网络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与信息安全是休戚相关的,网络不安全,就谈不上信息安全。现在,除了常用的防火墙、代理服务器、安全过滤、用户证书、授权、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和故障恢复等安全技术外,今后还要采取更多的措施来加强网络的安全,例如,针对现有路由器、交换机、边界网关协议(BGP)、域名系统(DNS)所存在的安全弱点提出解决办法;迅速采用强安全性的网络协议(特别是IPv6);对关键的网元、网站、数据中心设置真正的冗余、分集和保护;实时全面地观察了解整个网络的情况,对传送的信息内容负有责任,不盲目传递病毒或攻击;严格 II

控制新技术和新系统,在找到和克服安全弱点之前不允许把它们匆忙推向市场。

II

第5章 下一代网络(NGN)的构成技术

5.1软交换 有时也称为媒体网关控制器,负责呼叫控制,即进行呼叫连接的建立、监视和拆除。其功能相当于原来电路交换机里的呼叫处理模块所完成的功能。软交换只负责信令和呼叫控制,没有传输功能,也就是说,两个用户之间通信,只有在呼叫建立和断开的时候,通过信令(或称协议)和软交换发生交互,其它时候,两个用户之间的语音、视频或者其它媒体流,并不经过软交换。

5.2接入设备

包括接入媒体网关和IAD(综合接入设备),它的功能就是实现最终用户的接入,就像传统交换机里边的用户板。但是,由于NGN是架构在分组网上的,因此,NGN的接入设备,要比交换机里的用户板稍微复杂一些:它除了原有的模数转换功能外,还必须能够完成一般数字信号和能够在分组网上传送的数据包之间的格式转换;另外,它还必须能够把原来用户板所处理的一些基本呼叫信令(比如摘机、拨号、挂机等)转换成分组网上能够传送的协议,从而实现接入设备和软交换之间的交互。这样,软交换才有可能接收、处理接入设备送上来的信息,控制接入设备,建立呼叫连接。

5.3分组传送网

在NGN里边,分组传送网是至关重要的东西,整个NGN网络的所有信息,包括信令流和媒体流的传送转发,都依赖于统一的分组传送网。它涵盖了原来PSTN网络中,交换机里头的交换网板、信令网板以及传输网络的作用。

NGN采用分组网来实现统一的信息承载,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统一的基础网络上实现多业务的融合。从目前分组网的发展趋势看,基于IP技术的网络已经成为事实标准,因此,NGN以IP作为承载网也基本得到业界的认同。IP的灵活、开放给NGN发展带来很多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如QoS、安全、管理、IP 地址空间不足等诸多问题。可是说,目前传送网的技术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或者促进NGN发展、成熟的一个很关键的因素。

5.4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

在一个纯粹的NGN网络中,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可以说是没有必要存在的,但是,由于NGN不可能一夜之间取代PSTN,也就是说,在NGN的建设过程中,会有一段十分漫长的时期,需要NGN和PSTN共存。而共存的网络,就需要互通, II

中继网关和信令网关就是为了实现NGN和PSTN互通的设备。所谓中继网关,就是完成电路中继(基于PCM编码的64K链路)和分组网上的媒体流的转换;所谓信令网关,就是完成基于电路中继的七号信令系统和基于分组网(IP承载)的SIGTRAN信令系统的转换。

5.5媒体资源服务器 电路交换机中,有一个专门的部件,来完成所谓放音、收号功能,实现一些特殊的业务,比如我们常常听到的“您所呼叫的用户正忙„„”。在NGN体系下,把所有交换机里边的这个部件都拿出来,形成一个公共的、独立的构件,就是所谓的媒体资源服务器。它能够为NGN网络提供基于IP网络的媒体资源。

比起交换机里头的放音收号框,NGN的媒体资源服务器功能更强大,扩展性更强,它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放音收号功能,更可以提供视频资源以及多媒体会议资源,实现文语转换和语音识别功能等,为NGN的很多特色业务提供支持。

5.6业务服务器

NGN网络中,业务服务器的位置和功能类似于传统电信网络中的智能网,其作用是为NGN网络中的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目前这种直接由NGN增值业务服务器方式可提供的增值业务包括:SIP预付费、WEB800、CTD(CLICKTODIAL点击拨号)、CTF(CLICKTOFAX点击传真)、UM(UNIFIEDMESSAGING统一消息)、IM(INSTANTMESSAGING即时消息)„„

NGN的增值业务提供上,有一个重要的理念是开放的第三方业务接口。通过这个接口,可以实现由第三方进行的增值业务开发,从而使得个性化的业务定制成为可能。这个接口,目前的标准为PARLAY,PARLAY本身不是个缩写,是个专用单词,原意是类似于“赌场上加注”的意思,用在这里表示“增值”的含义。 PARLAY的基本理念,是通过封装技术,把NGN网络中的细节屏蔽掉,抽象成各种能力集,然后通过标准的API (APPLICATIONINTERFACE应用接口)提供给第三方,使第三方在开发业务时,不必关心基础网络的具体设备、厂家等细节,只要调用相应的 API就能够开发业务。这种第三方业务开发接口被认为是NGN最具吸引力的能力,可以彻底解决传统网络业务提供能力不足的顽疾。

II

第6章 结 论

下一代网络的研究是目前的热点,为了配合NGN网络在我国的逐步建设,应从业务需求的分析入手,考虑网络装备的情况,研究新一代网络体系架构。因为NGN具有广泛的内涵,其研究范围相当广泛,要从新业务和应用的研究;网络传送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架构的研究;IP网络技术的研究;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互通和互操作的研究;新型的控制、管理和运维机制;各网络单元的研究;新的网络协议的研究;网络安全体系和技术的研究;测试技术的研究等,制定一个完整、统一、先进的NGN技术系列标准,指导我国NGN网络的规划和建设。

NGN规模商用已经成为事实,未来的电信业务,绝不仅仅是简单的语音业务,还将会包含不同种类的多媒体业务,而将PSTN网融入到软交换中是一个重要阶段,本文只是针对演进中的情况做了初步的探讨,在现实中有可能碰到各方面具体的技术难题,这些都将随着实施而不断完善。采用了NGN的网络智能化,不仅使得网络架构得到优化,解决了原有固网的业务触发能力的问题,也使得业务平台从原有的智能网平台发展到NGN多媒体业务平台,具备更强的业务能力。应该说对运营商今后深入开展业务有很大的帮助。

21世纪是科技信息化的时代,对于未来的社会,网络是一个基本要素,它将对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乃至国防政治都将起到决定性的影响,如果我们失去对下一代互联网的发言权,我们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别人。因此,研制与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对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只有有了下一代网络技术,才能够彻底的保住我们的大国地位,才能在以后的信息化战争中占取主动赢得胜利。

II

参考文献

[1]毛京丽.现代通信新技术.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8年

[1]范永玲.基于软交换的NGN网络关键技术与组网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王开西.NGN业务体系结构中的过载控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3]韩沂宁.NGN的核心技术浅析[A].“军事通信与信息网络技术发展”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桂厚义.下一代网络技术及其发展现状[A].武汉市首届学术年会通信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5]张航东.NGN下一代网络的演进[J].通信与信息技术.2007年04期

[6]林宇飞.吕光宏.下一代网络核心技术和发展趋势[J].计算机与信息技术.2008年04期

[7吴惠芬.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J].浙江电力.2006年01期

[8]李兰兰.浅谈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J].现代情报.2007年03期

[9]蒋林涛.中国IPV6发展展望[A].第二届中国IMT-2000与3G移动通信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1年

[10]卢郅睿.下一代网络(NGN)的关键技术——软交换[J].价值工程.2010年24期

II


相关内容

  • 通信技术与现代生活论文
  • 通信论文 摘要: 20世纪是全球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纪元,20世纪90年代开始,世界的通信开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切切实实发生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新中国建立几十年以来,人民的生活从饥饿到温饱,过上温饱生活之后,人民开始追求更加高品质的生活,也希望生活能更加便利:同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也渐 ...

  • 现代通信技术论文2
  • 现代通信技术 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书 题 目 微波通信技术在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院 (部) 专 业 班 级 学生姓名 学 号 月 日至 月 日 共 周 指导教师(签字) 成绩 目录 摘要 ....................................................... ...

  • 浅谈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气象现代化建设中作用
  • 东北师范大学网络教育本科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在 气象现代化建设中作用 学生姓名: 王 磊 指导教师: 张文艺 学科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 号: [1**********]1 学习中心:陕西省商南县进校 东北师范大学远程与继续教育学院 2014年04 月 独 创 性 声 明 本 ...

  • 2016现代移动通信发展创新论文
  • 2016现代移动通信发展创新论文 摘要:本文详细论述了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六大最新发展趋势:网络业务的数据化.分组化,网络技术的宽带化,网络技术的智能化,更高的频段,更有效利用频率,网络趋于融合.走向统一.了解.掌握这些趋势对移动通信运营商和设备制造商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移动通信 Inte ...

  • 现代通信概论小论文
  • 现代通信概论结课小论文 电子1103 李志 11214066 通信技术是信息技术中极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广义说,各种信息的传递均可称之为通信.但由于现代信息的内容极为广泛,因而人们并不把所有信息传递纳入通信的范围.通常只把语音.文字.数据.图像等信息的传递和传播称为通信.面向公众的单向通信,如报纸.广 ...

  • 电子信息技术论文
  • 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前景 学号:01 姓名:付廷正 学院:光电工程学院 班级:1102221 摘要:近年来电子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它在社会的各个领域当中也开始大面积的应用.文 章首先介绍了该技术在现代生活.工农业.医疗.国防等各领域的应用,然后又分析了该技术在各领域的关键作用,最后,展望了电子信息技术 ...

  • 浅谈铁路通信系统的技术与应用
  • 科I苑I论I谈 科耥 确保旅客通话的高质量和优先等级,可供列车公务人员进行业务通信,也可利用调度功能组成临时的应急通信和收容沿线的移动作业通信,基本上能够满足目前的铁路通信的需要.但从更高的通信目标来说,为了实现列车的实时定位.追踪,原有的通信系统已显落后,应该应用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对铁路通信网进 ...

  • 现代通信网论文
  • FTTH在中国最新进展与趋势 摘要: 光纤到家庭(FTTH)一直是光纤接入不断追求和探索的技术方向,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运营商竞争的需要.对收入的追求,以及设备本身价格的下降,FTTH出现可迅速发展的势头.文章综述了FTTH所走过的历程和最新进展,分析了FTTH发展的主要解决方案,并对FTTH的发展 ...

  • [现代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 <现代通信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现代通信技术 课程类别:理论 总 学 时:32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各专业 开课单位:信息学院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选修 实验项目: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现代通信技术>是以人文素质与科学素质为核心的综合素质类教育课程,是高 ...

  • 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去向(一)
  • 大学专业课程设置与毕业去向(一) 经济贸易系 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知识,掌握物流管理专业的技能,拥有物流管理专业的能力,适应物流管理专业工作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职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