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永远在路上 只有进行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纪律检查机关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吃透,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中找准职责定位,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踩着不变的步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把主音定准,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我们党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立场、有目标。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表明了执政党的旗帜、立场、态度;当前目标任务是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纠正“四风”、防止反弹。各级党组织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不能像深深的海洋,表面上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要紧密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从严治党的办法,既不能光说不干,也不能大轰大嗡。要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务求实效。

全面从严治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关键在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严治党就要真管真治,领导就要真领真导。要把管党治党的责任具体化,党委书记要敢于担当,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用好以上率下这个工作方法,领好班子、管住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对问题有“好奇心”,对班子成员“七零八碎”的事儿都有所掌握,发现问题不能含含糊糊、放任自流,必须有认真、较真的劲头,真正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有一份管党治党的责任,都要把责任担当起来。凡要求下级和普通党员做到的,上级和领导干部要先做到。要坚持实事求是,有理想但不理想化,把握好步骤方法、分寸火候,今年抓什么、明年抓什么、后年抓什么,都要一一明确下来。要一级压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真正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驾驭现实,用历史、哲学、文化思考支撑信心。腐败,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公

权力都面临被腐败侵蚀的风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和制度创新,解决好自我监督和纪律约束问题,战胜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使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们刚刚迈出一步,就试出了人心向背,点燃了人民的希望。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方向明确了,就要保持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坚持下去就是“向”,一旦反弹就会“背”。我们要以扎扎实实的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不断看到、感受到、享受到更多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返回腾讯网首页>>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逻辑与思想脉络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陆续得到清晰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构建成型。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又对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四个全面”之思想脉络 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变化,科学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生动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极大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激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逐步提出和成型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重申这一奋斗目标,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则提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强调“四个全面”协调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深刻表明我们党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勇于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必将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成为当代中国新航标,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四个全面”之现实逻辑 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

中国人历来重战略。在中央看来,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达到总体小康的目标之后,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并未改变,但是其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这种新变化集中体现为,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四个全面”在这个时候提出,从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高度,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要矛盾、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在本质上是发展的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这个发展的主要内涵,是提质增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奔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描绘出全面小康社会的清晰图景。小康梦的升级版,为中国梦注入更多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内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与“大家好,民族好,国家才会好”相互激荡,从最贴近民心的角度激发起全面小康的无尽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生产力、创造力和社会活力迸发的闸门,如何让这喷薄的洪流奔涌在既定的河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所介绍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就开始着手研究和考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从严治党始终是我们党的自身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深入拓展,以重拳反腐为强劲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个全面”之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通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标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清晰路径,“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这些创见,清晰地标定了“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摸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从单兵突进到全面统筹,从“四个现代化”到“第五个现代化”和“五位一体”„„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沿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思想脉络,我们党对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不断深入。“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行动指南。它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它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今天的中国,“四个全面”正是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应时代关切、实现人民福祉、建设现代中国的基本方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把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统一于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的光荣

>>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永远在路上 只有进行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纪律检查机关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吃透,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中找准职责定位,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踩着不变的步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把主音定准,深刻理解全面从严治党的内涵。我们党进行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有立场、有目标。坚持有腐必反、有贪必肃,老虎苍蝇一起打,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表明了执政党的旗帜、立场、态度;当前目标任务是坚决遏制腐败蔓延势头,纠正“四风”、防止反弹。各级党组织要统一思想、认清形势,联系实际、求真务实,把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体现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域,落实到党的各级组织。不能像深深的海洋,表面上九级风浪,下面却纹丝不动。要紧密结合国情、省情、市情、县情,有针对性地提出从严治党的办法,既不能光说不干,也不能大轰大嗡。要在落实上狠下功夫,务求实效。

全面从严治党是具体的,不是抽象的,关键在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从严治党就要真管真治,领导就要真领真导。要把管党治党的责任具体化,党委书记要敢于担当,抓住党员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用好以上率下这个工作方法,领好班子、管住干部。坚持问题导向,就要对问题有“好奇心”,对班子成员“七零八碎”的事儿都有所掌握,发现问题不能含含糊糊、放任自流,必须有认真、较真的劲头,真正把严明纪律体现在日常管理监督中。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也有一份管党治党的责任,都要把责任担当起来。凡要求下级和普通党员做到的,上级和领导干部要先做到。要坚持实事求是,有理想但不理想化,把握好步骤方法、分寸火候,今年抓什么、明年抓什么、后年抓什么,都要一一明确下来。要一级压一级,层层传导压力,真正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基层,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战斗堡垒。

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驾驭现实,用历史、哲学、文化思考支撑信心。腐败,自有人类文明史以来就一直存在,古今中外、概莫能外。任何公

权力都面临被腐败侵蚀的风险,执政党永远会面对与腐败的斗争。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通过不断实践和制度创新,解决好自我监督和纪律约束问题,战胜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面临的各种风险和挑战,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净化、自我革新,使广大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定不移改进作风、坚定不移惩治腐败,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我们刚刚迈出一步,就试出了人心向背,点燃了人民的希望。人心向背是最大的政治,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根本标准。方向明确了,就要保持定力,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坚持下去就是“向”,一旦反弹就会“背”。我们要以扎扎实实的成效取信于民,让群众不断看到、感受到、享受到更多全面从严治党的成果。返回腾讯网首页>>

习近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现实逻辑与思想脉络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再到科学发展观,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陆续得到清晰的解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由此构建成型。实践为理论创新提供基础,又对理论创新提出新的要求。

【“四个全面”之思想脉络 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敏锐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变化,科学分析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生动描绘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极大鼓舞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奋斗激情。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有一个逐步提出和成型的过程。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党的十七大重申这一奋斗目标,并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改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则提出全面

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起草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2014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调研时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主动把握和积极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强调“四个全面”协调推进,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是第一次,深刻表明我们党不断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自觉,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勇于开拓创新的理论品质,必将开辟中国道路新境界,成为当代中国新航标,书写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

【“四个全面”之现实逻辑 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

中国人历来重战略。在中央看来,21世纪的头二十年是难得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达到总体小康的目标之后,中国仍然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判断并未改变,但是其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变化。这种新变化集中体现为,在更高的发展起点上,发展机遇前所未有,风险挑战前所未有。

“四个全面”在这个时候提出,从坚定中国自信、立足中国实际、总结中国经验、针对中国难题的高度,廓清了治国理政的全貌,抓住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拎起了中国发展的总纲,确立了党和国家各项工作的主要矛盾、重点领域、主攻方向。

全面建成小康在本质上是发展的问题,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这个发展的主要内涵,是提质增效、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从“奔小康”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的十八大描绘出全面小康社会的清晰图景。小康梦的升级版,为中国梦注入更多实实在在、鼓舞人心的内容。“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与“大家好,民族好,国家才会好”相互激荡,从最贴近民心的角度激发起全面小康的无尽动力。

全面深化改革,开启了生产力、创造力和社会活力迸发的闸门,如何让这喷薄的洪流奔涌在既定的河道?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所介绍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央就开始着手研究和考虑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议题。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顶层设计,实现这个奋斗目标,落实这个顶层设计,需要从法治上提供可靠保障。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制定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蓝图,成为中共党史上第一次专门研究法治建设的中央全会。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不断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就必须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从法治上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制度化方案。

从严治党始终是我们党的自身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我党90多年历史上首次提出“全面从严治党”,有其深刻的时代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八项规定为肇始,以作风建设为突破口,以教育实践活动为深入拓展,以重拳反腐为强劲动力,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思想在实践中不断成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形势下坚持从严治党,就是要落实从严治党责任,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从严管理干部,持续深入改进作风,严明党的纪律,发挥人民监督作用,深入把握从严治党规律。全面从严治党,核心问题是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重点是从严治吏、正风反腐、严明党纪,目标是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四个全面”之重要意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飞跃】

通观“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发展是时代的主题和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改革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和时代潮流,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依托,从严治党是执政党加强自身建设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第一次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定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第一次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标定为“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第一次将全面依法治国这一战略举措,论述为全面深化改革的“姊妹篇”,形成“鸟之两翼、车之双轮”;第一次为全面从严治党标定清晰路径,“增强从严治党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实效性,使从严治党的一切努力都集中到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上来,集中到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上来”。这些创见,清晰地标定了“四个全面”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摸石头过河”到顶层设计,从单兵突进到全面统筹,从“四个现代化”到“第五个现代化”和“五位一体”„„在当代中国的伟大实践中,沿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思想脉络,我们党对民族复兴道路上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认识不断深入。“四个全面”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最新科学社会主义观一系列基本理论观点的总概括,是中国共产党人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信仰、继承党的思想理论建设优良传统的必然成果,是我们实现中国梦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从胜利走向新胜利的行动指南。它统一于党治国理政的伟大实践,统一于中国与世界的深刻互动,兼顾中国特色和世界潮流。它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今天的中国,“四个全面”正是我们党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回应时代关切、实现人民福祉、建设现代中国的基本方略。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把伟大梦想、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统一于造福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华民族的光荣

>>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内容

  •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
  •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第一集人心向背观后感[1]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大型电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将于10月17日到25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每晚8点首播. 昨晚,继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又一部从严治党专题片<永远在路上>已于全国观众见 ...

  • 有感于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感想感言心得体会读后感]
  • 有感于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纪律检查机关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吃透,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中找准职责定位,以永远在路上的精神,踩着不变的步伐,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引向深入. 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

  • 大学生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 大学生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大学生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心得体会一10月18日晚,祁阳组织全县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在六楼大会议室集中观看大型专题片<永远在路上>. 专题片<永远在路上>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共八集,从10月17日至25日每晚20:00点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 ...

  •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多篇
  • <永远在路上>观后感 观看10月17日一10月25日播出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八集专题片<永远在路上>,本人感触很深. 专题片共分八集:第一集<人心向背>,第二集<以上率下>,第三集<踏石留印>,第四集<利剑出鞘> ...

  • 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中央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将于12月15日至18日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晚上黄金时段播出. 这部电视专题片展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

  • 中纪委网站刊文: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 中纪委网站刊文:反腐斗争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党.纪律检查机关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深吃透,在实现党的历史使命中找准职责定位,以永远在路上的精 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个长期 ...

  • "三严三实"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 严以修身 严以用权 严以律己谋事要实 创业要实 做人要实 一.三严三实从何提出?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3月9日下午参加了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习近平边听边记,不时提问,最后作了重要讲话.习近平表示,完全赞成张德江同志所作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习近平在肯定安 ...

  • 作风永远在路上体会
  •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在中央八项规定实施两周年之际,由中央纪委宣传部与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四集电视专题片<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落实八项规定精神正风肃纪纪实>将于12 月15日至18日晚黄金时段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该片共分四集:<承诺与期盼><正风肃纪> ...

  • 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2
  • 观永远在路上心得体会 近期我观看了央视制作的8集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片中以大量详实的材料,列举了多个领导干部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苏荣.白恩培.吕锡文等案件当事人现身现说,进行深刻剖析和忏悔,又针对这些案件进行深入点评和分析,警示教育党员干部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筑牢理想信念的根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