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中学生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网络成瘾行为是受其特有的心理特点、网络本身的特点所影响的,本文在剖析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类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及网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心理矫治及优化社会网络环境等方面的矫治措施,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矫治

【正文】:

网络技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屏障,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输,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影响力,但是随着人类对网络的广泛运用,网络的一些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中学生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作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已被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沉迷网络,形成网瘾,网络成瘾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发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障碍,对家庭和社会也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应充分认识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施加干预,同时大力加强网络管理和建设,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有效预防和矫正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一、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 )。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 berg 提出,是指由于对互联网络的过渡依附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控的沉迷状态,临床上反映为由此导致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不适。患上IAD 的人对网络有一种精神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地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是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深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视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的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

二、 网络成瘾的类型

网络成瘾属于心理与行为上的痴迷,症状虽然因成因类型、程度的不同而有异,但都扰乱了主体的正常生活,使其社会化过程严重受阻。

1、 网络游戏成瘾

根据对中学生上网目的调查数据,玩游戏成为中学生上网的首选目的,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2、 网络交友成瘾

通过OICQ 等聊天工具,网站聊天进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将网络上的朋友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都重要,追求浪漫情调,进行“网恋”。

3、 网络色情成瘾

指沉迷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电影和色情聊天等。

4、 网上信息收集成瘾

总是不能自制地在网上搜索或下载的过多的对现实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的资料或数据。

5、 计算机成瘾

对计算机知识特别感兴趣,沉迷于电脑程序,对那些新鲜的软件有空前的兴趣,迷恋网络技术,包括黑客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等。

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网络成瘾者多是以上及各类型的混合体。

三、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1、 角色的混乱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中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是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以求安慰,消极的逃避现实,这对中学生的自我人格塑造极为不利。

2、 荒废学业

一旦上网成瘾,不仅浪费时间、金钱,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成瘾者荒废学业,不思进取,形成恶性循环,断送自我前程。

3、 人格的异化

迷失于网络,产生自闭倾向,对现实中的人和事缺乏兴趣,缺少亲情、友情,不想感动别人也难以被感动,情感贫乏而冷漠,敏感而多疑,性格暴躁而易激怒,自我约束力下降,难以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严重的甚至在面对现实的人际矛盾冲突情况下,极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4、 道德感弱化

任由自我在网络游戏中尽情拼杀,在淫秽网站中放纵不良情欲,在网聊乃至“裸聊”中消磨时光,成瘾者长时间接受低劣信息的习染,越来越失去道德感悟,在现实中缺乏“慎独”自律,拒绝接受来自家长、老师的劝诫、教育和监督,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如此低迷的道德感悟,使其很难适应现实环境,尤其是难以承受生活中的逆境与挫折。

5、 对健康的危害

对于处于身体发育关键阶段的中学生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就会完全被打破,进而产生饮食不正常,体力下降,睡眠减少,身体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这会导致猝死、

6、 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法律意识尚不完善的中学生,其经济不独立,一些网络成瘾者为了筹集资金,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实施偷盗、抢劫的犯罪行为;网吧的不规范经营造成许多中学生夜不归家和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网

络的匿名性隐藏着上当和危险;淫秽色情的网站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可能诱发犯罪的因素。

四、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其实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体。本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发现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指导行为,行为指向目标,青少年之所以如此需要网络,喜欢网络甚至成瘾,与他们的心理需要是分不开的。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当青少年在网上获得快乐,满足和成功体验的时候,他们就会喜欢网络。青少年在线时,他们是绝对自由的,一切外在的约束如纪律、法律、社会道德规范等对他们都不起作用,这时的表现就是完全的自我需要。

① 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和活动倾向,使人对有趣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探索。青少年时期正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互联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略带神秘的新鲜事物,于是激起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兴趣,当他们走进互联网,立刻被这种将文字、声音、图像与于一体的立体化的传媒所吸引,网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覆盖广、效率高,同时能容雅俗共赏、一是观念开放、气氛轻松自由,他们被深深地吸引,驻足网上,流连忘返,于是越变越来成瘾,最后被困“网”中央。另一面,大量“性”方面的信息也在吸

引着青少年,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伴随性生理的成熟性心理也开始萌动和发展,他们对“性”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而这些好奇和疑问很难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答案,但是互联网上的黄色网站满足了他们需要,色情图片、色情影音,是青少年目不暇接,沉溺网上。

② 人际交往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理的闭锁性使它们很少和父母师长交流,又都是独生子女,特定的成长环境是他们养成了盲目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关心他人的性格特点,在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些冷漠,于是上网聊天成了他们和别人沟通的一个渠道,网络的出现,丰富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方式,扩大了人际关系交往的范围,是交往更具有直接性、自主性、平等性,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简单,基本不受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等方面的影响,聊天室QQ 等成为他们交友、聊天、互吐心声的好去处,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自己倾诉的对象,可以很快和许多人建立友谊,网络聊天是人机对话,可以任由自己的情绪发泄而不用考虑对方的反应,可以把对方假想为是乐意倾听的人,而且在网络中,可以随自己的心愿去认识自己喜欢认识的人,比现实中容易得多。再者,中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较小,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人际交往问题时,同龄人很难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在网络上可以求助于比自己年龄大、成熟的人。

③ 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中学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同

学、老师的认可,需要在人前表现自我,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并不是人人都有,尤其是那些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不善交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机会就更少,他们在现实中不是人群注意的对象,尤其在中学里面,展示个性的空间很小,他们的个性的不到张扬,聪明才智没机会表现,但是,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网络的匿名、无感官接触等特性,弥补了他们在语言、外貌等的不足,在网络上可以滔滔不绝,幽默机智,惹人喜爱,在屏幕后表现得很优秀,因此也得到赞许,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感,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中的不断遭遇挫折的强烈的心理对比,无形中强化了他们的网络行为。

④ 对繁重学业压力的逃避

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来自学校的作业和无休止的补课,来自家长安排的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把学生的业余时间全部挤占了,学生几乎成了学习的奴隶,每天就是不断的辗转于各个教室,这样的学习方式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相悖的,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逆反心理加重,网吧成了他们逃避学习最好去处,在网上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得到快乐的满足,于是学习就显得更加的令人厌恶,网络越来越吸引人,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网上越快乐,越厌恶学习

⑤ 快乐体验的驱使

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在校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人在学校里很少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和认可,也很少体验到学习带来

的乐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成功的体验,更多体验到的是失败和白眼,但是在网上,在在线游戏中,随着他们对游戏的熟悉,他们越来越能获得高成绩,在人机大战中他们极大地获得了成就感,这种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更加地沉迷,忘记时间,忘记周围,在他们眼里只有屏幕和鼠标。

2、 互联网本身的特点

① 互联网上人机互动行为的方便、即时、匿名特征

在网上,上网者可以很方便地在同一时间与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他可以以真实的身份出现,更可以以一个新创的人格面具出现,这个面具可以与他的真实的性格相距甚远,甚至完全相反。上网者可以以一个他在生活中永远无法实现但又渴望已久的形象出现,也可以自由地表达任何观点,哪怕它是社会禁忌、不符合现行的法律和社会规范。在与人交往时,上网者可以隐瞒自己的性别、年龄、肤色、社会经济地位、所在位置、婚姻状况等。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平等、自由、随意、很容易建立大量新的人际关系的特征,深深地吸引着上网的人们。

② 网络自身的诱惑

网络有其吸引人的许多特点,如新鲜感、可操作性、虚拟性等,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是他的虚拟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人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性大大消弱或不复存在,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做出许多平常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上,在网络

游戏中可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心理得到满足。

③ 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因素

许多家长对孩子缺乏教育和关心,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关怀需要,使不少青少年将网络当做发泄情绪的场所。从社会来看,主要是网络环境净化和监管力度不够。许多程序制作者和网吧经营者道德素质低下,以致造成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网吧规范性不强。法律明文规定网吧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但是仍然有的网吧为了牟取暴利而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甚至有的还专门提供色情影片来吸引未成年人。由于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为了逃避生活或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使青少年转向网上寻求一种寄托。

五、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

网络成瘾使部分青少年的社会化中断。戒除网瘾,让成瘾者重新找回自我,是使其继续人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具有凸显的现实意义。而且戒除网瘾,使个体心理根本性转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

1、 心理矫治的措施

网络就像洪水一样,堵是堵不住的,禁是禁不了的,只有对其进行疏导,才能使其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学生正常上网是没有什么可厚非的,这里主要谈对其不健康行为的矫治措施。

① 培养积极兴趣,创造成功体验。

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单一,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中学生时

期正是少年身心发展的飞跃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一味的单纯学习必然导致他们厌学,因此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成功体验是使他们脱离网络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如读书、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动手能力等。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体体验到乐趣和成功,他们一旦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心理满足,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就小了,再加上教育者的正确引导,网络就会成为他们查找资料的工具而不是使其沉迷的深渊。

② 建立真确的自我评价认知方式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网络成瘾者一般都具有低自尊、自我评价过低、人际交往障碍、社会卷入减少、心里幸福感降低等特点。对这些人进行心理矫治应该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建立新的自我评价体系。教会他们悦纳自己,接受现实的自我,降低对自我的要求,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增加社会卷入的程度,同时给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创造在人前表现的机会,如课堂提问、在同学面前发言、代表集体参加活动等,增加正面评价,减少负面强化,通过改变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来改变他们内部的自我评价,从而增强自信,提高自尊,形成新的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

③“集体治疗”式的心理矫治

这是一种借鉴心理治疗的矫治的方法,可以把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7—10人,在心理矫治人员的组织下,使

他们定期聚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在矫治者的组织下,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讨论,如上网的体会,下网的苦恼。由于他们具有相似的网络经历,心理上首先感到平等,谈话时思维及语言表达也相对流畅,对于这种流畅矫治者给予“即时奖励”,同时对其他人提出要求,别人发言时给予鼓励,目光关注,学会赞美他人,从而制造出正性刺激。在交谈的过程中,使他们逐渐改变对自己的认识。在聚会时,让每一个人都和小组的成员拥抱,包括异性,这样会减少他们在社交中的恐惧,对他人形成正确的认识,改变他们对社交的认知。用网下的人际交往来抵制网络社交,最终消除瘾念。

④“网络厌恶”心理矫治

中国有句古话“物极必反”。网络成瘾者的上级行为完全是由自己控制的,当他们感到生理心理不适时,他们自己会做出调整。“网络厌恶”就是在矫治者的监控下,让成瘾者连续上机,出现恶心、头晕、眼睛干涩、腰酸背痛等症状后,继续上机,直到这些生理反应引起心理上的厌恶,当这种厌恶达到一定的域值时,继续强化这种厌恶,直到使其对网络产生厌恶,这种网络厌恶反复多次,直到脱瘾。

2、 优化社会网络环境

青少年网瘾的成因之一是存在不良的网络环境。因此,必须注重优化之,力求减少信息污染源。拟应实施3项措施:

① 切实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管理。严格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限制网吧营业时间、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屏蔽不良信息等一整套规定; 并可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监督举报电

话、聘请监督员等措施来加大整治力度。

② 技术控制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力求高科技的支持,如开发并强制性加装预防游戏沉溺软件;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集中监控所有的接入单位,及时锁定、屏蔽不良信息,并保留记录,以利查处。

③ 完善校园网的建设。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登陆健康安全的校园网,将网络与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等。在与不良网络环境的博弈过程,应当充分重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与教育功能。

总之,发展网络已经是历史社会的必然趋势,对于其危害,我们只能因势利导,不能强求,同时也不能过分放任。以上是我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危害的分析和防范对策的讨论,以期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少年能够正确、合理、文明、健康地使用互联网技术。

【参考文献】:

1、金佰利·杨,《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4期

3、《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2007年第一期

4、《“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07年1月10日

5、李亚杰、崔清新,“青年发展状况存在隐忧” 2007年1月10日,第五期

6、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J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对策

【摘要】:中学生是一个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网络成瘾行为是受其特有的心理特点、网络本身的特点所影响的,本文在剖析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类型、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现状、危害性的基础上,提出导致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及网络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来心理矫治及优化社会网络环境等方面的矫治措施,来应对这一日益严重的社会问题。

【关键词】:中学生、网络成瘾、矫治

【正文】:

网络技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科技发明之一,是信息时代的主要标志,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产方式、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在前所未有的程度上突破了时空限制和社会屏障,实现了信息的高速传输,拓展了人类文明的影响力,但是随着人类对网络的广泛运用,网络的一些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中学生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薄弱的群体,作为社会网络活动的主体,已被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沉迷网络,形成网瘾,网络成瘾不仅会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引发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障碍,对家庭和社会也会带来严重的危害。因此,应充分认识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施加干预,同时大力加强网络管理和建设,集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的力量,有效预防和矫正中学生的网络行为。

一、 网络成瘾的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又称因特网性心理障碍,网络成瘾障碍(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简称IAD )。于1994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 berg 提出,是指由于对互联网络的过渡依附而深陷其中,难以自控的沉迷状态,临床上反映为由此导致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不适。患上IAD 的人对网络有一种精神上的依赖感,在使用网络地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的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是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深迷于网上的虚拟世界。“视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的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

二、 网络成瘾的类型

网络成瘾属于心理与行为上的痴迷,症状虽然因成因类型、程度的不同而有异,但都扰乱了主体的正常生活,使其社会化过程严重受阻。

1、 网络游戏成瘾

根据对中学生上网目的调查数据,玩游戏成为中学生上网的首选目的,所占比例高达40%以上。

2、 网络交友成瘾

通过OICQ 等聊天工具,网站聊天进行人际交流,沉迷于网络聊天交友而不能自拔,将网络上的朋友看得比现实生活中的亲人和朋友都重要,追求浪漫情调,进行“网恋”。

3、 网络色情成瘾

指沉迷于网络上的色情内容,包括色情文字、图片、电影和色情聊天等。

4、 网上信息收集成瘾

总是不能自制地在网上搜索或下载的过多的对现实生活没有多大意义的资料或数据。

5、 计算机成瘾

对计算机知识特别感兴趣,沉迷于电脑程序,对那些新鲜的软件有空前的兴趣,迷恋网络技术,包括黑客技术,热衷于自建和发布个人网页或网站等。

程度不同、类型不同的网络成瘾者的症状是不一样的,其身心所受的影响也是大不相同的,实际上网络成瘾者多是以上及各类型的混合体。

三、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危害性:

1、 角色的混乱

中学生网络成瘾者,过度地沉溺于网络中虚拟的角色,容易迷失真实的自我,将网络中的规则带到现实生活中,造成角色的混乱,尤其是在现实社会中与人交往受到挫折时,转向虚拟的网络社会以求安慰,消极的逃避现实,这对中学生的自我人格塑造极为不利。

2、 荒废学业

一旦上网成瘾,不仅浪费时间、金钱,增加了父母的经济负担,更为严重的是成瘾者荒废学业,不思进取,形成恶性循环,断送自我前程。

3、 人格的异化

迷失于网络,产生自闭倾向,对现实中的人和事缺乏兴趣,缺少亲情、友情,不想感动别人也难以被感动,情感贫乏而冷漠,敏感而多疑,性格暴躁而易激怒,自我约束力下降,难以完成健康人格的塑造,严重的甚至在面对现实的人际矛盾冲突情况下,极易导致违法犯罪行为。

4、 道德感弱化

任由自我在网络游戏中尽情拼杀,在淫秽网站中放纵不良情欲,在网聊乃至“裸聊”中消磨时光,成瘾者长时间接受低劣信息的习染,越来越失去道德感悟,在现实中缺乏“慎独”自律,拒绝接受来自家长、老师的劝诫、教育和监督,以自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感受,如此低迷的道德感悟,使其很难适应现实环境,尤其是难以承受生活中的逆境与挫折。

5、 对健康的危害

对于处于身体发育关键阶段的中学生而言,一旦沉溺于网络世界,长时间面对电脑,日常的生活规律就会完全被打破,进而产生饮食不正常,体力下降,睡眠减少,身体越来越虚弱,更严重这会导致猝死、

6、 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法律意识尚不完善的中学生,其经济不独立,一些网络成瘾者为了筹集资金,铤而走险,以身试法,实施偷盗、抢劫的犯罪行为;网吧的不规范经营造成许多中学生夜不归家和不安全事故频繁发生;网

络的匿名性隐藏着上当和危险;淫秽色情的网站对正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也是不可忽视的可能诱发犯罪的因素。

四、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其实网络成瘾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复合体。本研究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发现中学生网络成瘾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心理因素

需要产生动机,动机指导行为,行为指向目标,青少年之所以如此需要网络,喜欢网络甚至成瘾,与他们的心理需要是分不开的。人都有追求快乐的本能,当青少年在网上获得快乐,满足和成功体验的时候,他们就会喜欢网络。青少年在线时,他们是绝对自由的,一切外在的约束如纪律、法律、社会道德规范等对他们都不起作用,这时的表现就是完全的自我需要。

① 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是个体积极探究事物的认识和活动倾向,使人对有趣事物给予优先关注和探索。青少年时期正是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的阶段,互联网恰恰就是这样一个略带神秘的新鲜事物,于是激起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兴趣,当他们走进互联网,立刻被这种将文字、声音、图像与于一体的立体化的传媒所吸引,网上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容量大、覆盖广、效率高,同时能容雅俗共赏、一是观念开放、气氛轻松自由,他们被深深地吸引,驻足网上,流连忘返,于是越变越来成瘾,最后被困“网”中央。另一面,大量“性”方面的信息也在吸

引着青少年,青少年正处在青春发育期,伴随性生理的成熟性心理也开始萌动和发展,他们对“性”充满了好奇和疑问,而这些好奇和疑问很难从家长和老师那里获得答案,但是互联网上的黄色网站满足了他们需要,色情图片、色情影音,是青少年目不暇接,沉溺网上。

② 人际交往的需要

青少年时期正处在“心理断乳期”,心理的闭锁性使它们很少和父母师长交流,又都是独生子女,特定的成长环境是他们养成了盲目的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关心他人的性格特点,在学校同学之间的关系可能有些冷漠,于是上网聊天成了他们和别人沟通的一个渠道,网络的出现,丰富了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方式,扩大了人际关系交往的范围,是交往更具有直接性、自主性、平等性,网络中的人际关系比现实生活中的人际关系简单,基本不受年龄、社会地位、职业、性别等方面的影响,聊天室QQ 等成为他们交友、聊天、互吐心声的好去处,在那里他们可以找到自己倾诉的对象,可以很快和许多人建立友谊,网络聊天是人机对话,可以任由自己的情绪发泄而不用考虑对方的反应,可以把对方假想为是乐意倾听的人,而且在网络中,可以随自己的心愿去认识自己喜欢认识的人,比现实中容易得多。再者,中学生的生活圈子相对较小,在生活中遇到难以解决的人际交往问题时,同龄人很难给予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在网络上可以求助于比自己年龄大、成熟的人。

③ 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

人都有自我实现的心理需要,中学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得到同

学、老师的认可,需要在人前表现自我,但是,这样的机会并不是随时都有,并不是人人都有,尤其是那些比较内向、不善言辞、不善交往、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机会就更少,他们在现实中不是人群注意的对象,尤其在中学里面,展示个性的空间很小,他们的个性的不到张扬,聪明才智没机会表现,但是,网络给他们提供了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网络的匿名、无感官接触等特性,弥补了他们在语言、外貌等的不足,在网络上可以滔滔不绝,幽默机智,惹人喜爱,在屏幕后表现得很优秀,因此也得到赞许,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和快感,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中的不断遭遇挫折的强烈的心理对比,无形中强化了他们的网络行为。

④ 对繁重学业压力的逃避

我国目前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是前所未有的,来自学校的作业和无休止的补课,来自家长安排的各种补习班、特长班把学生的业余时间全部挤占了,学生几乎成了学习的奴隶,每天就是不断的辗转于各个教室,这样的学习方式和中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是相悖的,其结果就是学生厌学,逆反心理加重,网吧成了他们逃避学习最好去处,在网上他们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得到快乐的满足,于是学习就显得更加的令人厌恶,网络越来越吸引人,这样就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网上越快乐,越厌恶学习

⑤ 快乐体验的驱使

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绝大多数是在校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这些人在学校里很少得到老师、同学的表扬和认可,也很少体验到学习带来

的乐趣,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成功的体验,更多体验到的是失败和白眼,但是在网上,在在线游戏中,随着他们对游戏的熟悉,他们越来越能获得高成绩,在人机大战中他们极大地获得了成就感,这种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更加地沉迷,忘记时间,忘记周围,在他们眼里只有屏幕和鼠标。

2、 互联网本身的特点

① 互联网上人机互动行为的方便、即时、匿名特征

在网上,上网者可以很方便地在同一时间与世界各地的不同肤色、不同年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他可以以真实的身份出现,更可以以一个新创的人格面具出现,这个面具可以与他的真实的性格相距甚远,甚至完全相反。上网者可以以一个他在生活中永远无法实现但又渴望已久的形象出现,也可以自由地表达任何观点,哪怕它是社会禁忌、不符合现行的法律和社会规范。在与人交往时,上网者可以隐瞒自己的性别、年龄、肤色、社会经济地位、所在位置、婚姻状况等。正是由于网络的这种平等、自由、随意、很容易建立大量新的人际关系的特征,深深地吸引着上网的人们。

② 网络自身的诱惑

网络有其吸引人的许多特点,如新鲜感、可操作性、虚拟性等,其中最吸引人的特点是他的虚拟性。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人的内心准则和社会规范的制约性大大消弱或不复存在,人们的网上行为表现出一种解除抑制的特点,可以随心所欲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做出许多平常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网络游戏上,在网络

游戏中可充分发挥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心理得到满足。

③ 家庭、学校、社会方面的因素

许多家长对孩子缺乏教育和关心,一味在物质上满足孩子的要求,而忽视了他们的心理和情感关怀需要,使不少青少年将网络当做发泄情绪的场所。从社会来看,主要是网络环境净化和监管力度不够。许多程序制作者和网吧经营者道德素质低下,以致造成网络环境的污染和网吧规范性不强。法律明文规定网吧不得对未成年人开放,但是仍然有的网吧为了牟取暴利而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甚至有的还专门提供色情影片来吸引未成年人。由于升学和考试的压力、人际关系的紧张,为了逃避生活或获得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使青少年转向网上寻求一种寄托。

五、 中学生网络成瘾的矫治措施

网络成瘾使部分青少年的社会化中断。戒除网瘾,让成瘾者重新找回自我,是使其继续人生社会化过程的关键环节,这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乃至整个社会的和谐构建具有凸显的现实意义。而且戒除网瘾,使个体心理根本性转变,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

1、 心理矫治的措施

网络就像洪水一样,堵是堵不住的,禁是禁不了的,只有对其进行疏导,才能使其按照正确的方向发展,中学生正常上网是没有什么可厚非的,这里主要谈对其不健康行为的矫治措施。

① 培养积极兴趣,创造成功体验。

中学生的日常生活比较单一,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中学生时

期正是少年身心发展的飞跃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和渴望,一味的单纯学习必然导致他们厌学,因此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学习兴趣,给他们创造成功体验是使他们脱离网络的关键,学习兴趣是多方面的,如读书、探索自然科学的奥秘、动手能力等。教师和家长可以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主体体验到乐趣和成功,他们一旦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心理满足,网络对他们的吸引力就小了,再加上教育者的正确引导,网络就会成为他们查找资料的工具而不是使其沉迷的深渊。

② 建立真确的自我评价认知方式

国内外的许多研究已经表明,网络成瘾者一般都具有低自尊、自我评价过低、人际交往障碍、社会卷入减少、心里幸福感降低等特点。对这些人进行心理矫治应该针对他们的认知特点,建立新的自我评价体系。教会他们悦纳自己,接受现实的自我,降低对自我的要求,改变他们的认知方式,增加社会卷入的程度,同时给网络成瘾的中学生创造在人前表现的机会,如课堂提问、在同学面前发言、代表集体参加活动等,增加正面评价,减少负面强化,通过改变外界对他们的评价来改变他们内部的自我评价,从而增强自信,提高自尊,形成新的正确的自我评价体系。

③“集体治疗”式的心理矫治

这是一种借鉴心理治疗的矫治的方法,可以把网络成瘾的中学生组成一个个小组,每个小组7—10人,在心理矫治人员的组织下,使

他们定期聚会,进行各种各样的团体活动。在矫治者的组织下,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讨论,如上网的体会,下网的苦恼。由于他们具有相似的网络经历,心理上首先感到平等,谈话时思维及语言表达也相对流畅,对于这种流畅矫治者给予“即时奖励”,同时对其他人提出要求,别人发言时给予鼓励,目光关注,学会赞美他人,从而制造出正性刺激。在交谈的过程中,使他们逐渐改变对自己的认识。在聚会时,让每一个人都和小组的成员拥抱,包括异性,这样会减少他们在社交中的恐惧,对他人形成正确的认识,改变他们对社交的认知。用网下的人际交往来抵制网络社交,最终消除瘾念。

④“网络厌恶”心理矫治

中国有句古话“物极必反”。网络成瘾者的上级行为完全是由自己控制的,当他们感到生理心理不适时,他们自己会做出调整。“网络厌恶”就是在矫治者的监控下,让成瘾者连续上机,出现恶心、头晕、眼睛干涩、腰酸背痛等症状后,继续上机,直到这些生理反应引起心理上的厌恶,当这种厌恶达到一定的域值时,继续强化这种厌恶,直到使其对网络产生厌恶,这种网络厌恶反复多次,直到脱瘾。

2、 优化社会网络环境

青少年网瘾的成因之一是存在不良的网络环境。因此,必须注重优化之,力求减少信息污染源。拟应实施3项措施:

① 切实加强对营业性网吧的管理。严格落实《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中限制网吧营业时间、未成年人禁止入内、屏蔽不良信息等一整套规定; 并可通过发放宣传材料、设立监督举报电

话、聘请监督员等措施来加大整治力度。

② 技术控制网络环境。净化网络环境,力求高科技的支持,如开发并强制性加装预防游戏沉溺软件;有条件的地方应当集中监控所有的接入单位,及时锁定、屏蔽不良信息,并保留记录,以利查处。

③ 完善校园网的建设。吸引更多的青少年登陆健康安全的校园网,将网络与教学结合起来,组织健康有益的网络活动等。在与不良网络环境的博弈过程,应当充分重视发挥校园网络的引导与教育功能。

总之,发展网络已经是历史社会的必然趋势,对于其危害,我们只能因势利导,不能强求,同时也不能过分放任。以上是我对中学生网络成瘾危害的分析和防范对策的讨论,以期有助于帮助我们青少年能够正确、合理、文明、健康地使用互联网技术。

【参考文献】:

1、金佰利·杨,《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

2、林绚晖,《网络成瘾现象研究概述》,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第4期

3、《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2007年第一期

4、《“十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状况与“十一五”期间中国青年发展趋势研究报告》,2007年1月10日

5、李亚杰、崔清新,“青年发展状况存在隐忧” 2007年1月10日,第五期

6、李力红,青少年心理学〔MJ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


相关内容

  •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 中学生网络成瘾原因及对策调查报告 一.网络成瘾定义与症状 "网络成瘾综合症"(Internet AddictionDisorder,简称IAD ),于1994 年由纽约的一位精神医生Goldberg 提出,临床上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 ...

  • 网络成瘾的原因及对策和预防
  • 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 网络成瘾是指由重复的对于网络的使用所导致的一种慢性或周期性的着迷状态,并带来难以抗拒的再度使用的欲望,同时还会产生想要增加使用时间的张力与耐受性,克制,退瘾等现象.对于上网所带来得快感会一直有心里上与生理上的依赖. 大学生网络成因现象的产生是网络使用者的个人特性与网络功能交互作 ...

  • 青少年上网成瘾的原因及对策
  •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日益普及并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但同时,网络的负面影响之-- "网络成瘾"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而青少年是网民的主体,网络在促进青少年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青少年"网络成瘾"问题正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而日益 ...

  • 解决青少年网络游戏成瘾的对策研究_单松
  • 213000) 文章编号:1672-7894(2010)26-189-02 的效果.长此以往,他们的思维和情感就会逐渐与现实脱 节,乃至发展到排斥现实.(2)耐受性.网络游戏会使玩家产生愉悦的快感,而产生这一快感的原因是因为强烈的游戏刺激而导致体内产生额外的内啡肽.为了能不断体验游戏时曾获得的快感, ...

  • 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 第29卷第5期 2010年10月 南昌工程学院学报 JournalofNanchangInstituteofTechnology V01.29No.50ct.2010 文章编号:1674一0076(20]o)05-0054-04 大学生网络安全问题研究 巢传宣 (南昌工程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 ...

  •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
  • 网络对中学生的危害 中学生已经成为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网络在促进中学生快速成长发展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诸多不良影响,其中网瘾问题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中学生是一个自我防护意识和自我控制能力都相对薄弱的群体,他们容易被色情信息.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内容所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不仅影响了自 ...

  • 青少年网瘾现象的对策刍议
  • 一.青少年网瘾问题的现象分析 (一)青少年网瘾的客观特征 1.主体为初高中青少年 网络成瘾的青少年多为正处于初中.高中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文化水平还不高,自控能力也较弱.随着越来越多的人陷入网瘾中,他们也长期处在亚文化氛围或者文化低下的环境中. 2.上网时间过长 青少年相对于已踏上工作岗 ...

  • 吴瑛论文修改建议(3)[1]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网 络 教 育 学 院 2 0 1 1 级 研 究 性 课 题 报 告 论 文 副标题: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援助辅导 课题作者:吴瑛 指导老师:吕红云 完成时间: 讨论题目:青少年网络成瘾的现象分析 目 录 一. 前言 -------------------......- 2 ...

  • 3-论文定稿
  • 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问题研究 袁慧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江苏 镇江212013) [摘 要]随着网络游戏的发展与繁荣,许多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不可自拔,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青少年沉溺于网络游戏进行内外因的分析,深入剖析其原因及后果,并提出了如何解决该问题的对策.通过青少年自身.家长和社会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