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孙吴县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精编(12) Word版含答案

语文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希腊哲学将文艺理论提升到了哲学认识的高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各自哲学基础上对艺术美的阐释,使艺术美得以升华到美学理论、哲学高度。

“理念”论是柏拉图的哲学基础。“理念”论把世界分为两部分。现实的世界是个别的,不可靠的世界,是不真实的;“理念”的世界才是永恒的,真实的。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形式与质料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世界是客观的存在,事物都具有物质的基质。

他们在哲学思想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在美学认识上的不同。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世界的本源,现实是“理念”的影子,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认为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不值得提倡。但他也不完全否认艺术,认为唯有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才是“非模仿艺术”。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美”的本质不能脱离具体的美的事物,所以他认为艺术要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还要真实。美不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个纯粹的美,美是具体的。他曾说:“每一个事物本身与其本质并非偶然相同,而是实际合一的。”在他看来,美和美的本质并非同一样东西,美的事物一方面必须和美的本质合一;另一方面,美的本质又不是简单存在的,它也必须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呈现。美和美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悲剧都有各自的论述,其观点也是大相径庭。柏拉图认为悲剧亵渎了神的尊严。悲剧还让人产生怜悯、痛苦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会放大,削弱人的理性力量。他坚持认为悲剧会影响到国民的心理健康,危及城邦的建设与安定。所以要将模仿诗人和艺术家驱除出“理想国”。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和诗都是模仿,但不仅仅是对自然和生活单纯的模仿。更多地需要通过事物规律进行创作,同时也是在创造美,并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他在《诗学》中讲道:悲剧是对一个严肃、有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分别被用于悲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他认为悲剧有教育功能,有“净化”的作用,能为观众提

供“精神享受”。悲剧中的英雄人物遭受的灾难引起了人们的怜悯,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情绪得以发泄,从而“净化”观众的心灵。这种在精神上的享受不但能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同时能产生舒畅的审美快感。这就是悲剧式的“愉快感”,观众也从中得到审美的体验。

1.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理念”论的基础上阐释了艺术美,使艺术美升华到美学理论、哲学高度。

B .“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个别的,不可靠的,不真实的;而“理念”的世界才是永恒的,真实的。

C .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存在,事物都具有物质的基质。

D .以“理念”论为其哲学基础的柏拉图,虽不提倡艺术,但也不完全否认艺术。

2.下列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观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

B .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艺术,他认为只有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才是“非模仿艺术”。

C .亚里士多德否认艺术是对具体事物的模仿,他认为艺术是具体的,它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真实。

D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其哲学体系的基础是不正确的,因此,他对艺术、悲剧的认识也有些偏颇。

B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认识不相同,是因为他们在哲学思想方面存在差异。

C .柏拉图对悲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悲剧会对国民产生不良影响,危及社会的安定。

D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给观众带来舒畅的审美快感,能培养观众善良的道德品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凤生,字竹屿,安徽婺源人。父友亮,乾隆四十六年进士。由中书充军机章京,累迁刑部郎中,精究法律,治狱矜慎。改御史,巡城、巡漕,官至通政司副使,有清直声。以诗名。

凤生,嘉庆中,入赀为浙江通判,屡摄知县事。任兰溪仅数月,清积案七百余事。任平.

湖,有民数百户,诵经茹素,传授邪教,凤生悯其愚惑,开谕利害,治为首数人罪,余释之。.

道光初,浙江清查仓库,以凤生总其事。会浙西大水,江、浙两省议合治,调凤生乍浦同知,

勘水道,乃由天目山历湖州、嘉兴,沿太湖以达松江。计画甫就,事未行,值淮南高堰溃决,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未几,擢河南归德知府,濬虞城、夏邑、永城三县沟渠。寻擢彰卫怀道,道属河工五厅,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以岁修有定例,另案无定例,在任三年,力删另案以杜弊。寻以疾乞归。

九年,两江总督蒋攸铦荐起原官,署两淮盐运使。凤生以淮盐极敝,条上十八事。攸铦.

采其议,改灶盐,节浮费,濬河道,增屯船,缉场私、邻私之出入,禁江船、漕船之夹带,及清查库款,督运淮北诸条,疏陈待施行,会诏捕盐枭巨魁黄玉林,凤生计招出首,责缉私赎罪。攸铦已入告,旋因告讦置之狱,又得玉林所寄其党私书,意反复,密疏请处以重法。上以前后歧异,谴攸铦,凤生亦降调。陶澍继督两江,与尚书王鼎、侍郎宝兴会筹盐法,合疏留凤生襄议,于是大有兴革,略与凤生初议相出入。十二年,湖北大潦,总督卢坤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袤亘数百里,半载告竣,秋水至,新堤有溃者,凤生引咎乞疾归。寻淮北票盐大畅,陶澍以凤生首议功上闻,促之出,未行而卒。

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成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河北采风录、江淮河运图、汉江纪.

程、江汉宣防备考、淮南北场河运盐走私道路图,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四方大吏争相疏调,少竟其用,惟治淮盐尤为陶澍所倚藉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七十一》,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屡摄知县事 摄:代理 .

B .凤生悯其愚惑 悯:同情 .

C .凤生以淮盐极敝 敝:破旧 .

D .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 笃:非常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凤生受人重视的一组是(3分)( )

①精究法律,治狱矜慎 ②以凤生总其事 ③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 ④力删另案以杜弊 ⑤谴攸铦,凤生亦降调 ⑥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凤生富有才干,办事干练坚决,雷厉风行。在担任兰溪县令时,几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七百多起旧案;后来又被调往各地主持水利工程,多次受到提拔。

B .王凤生注重改革,每到一地,都会提出一些改革的意见和措施。尤其是在治理淮盐问题上,提出了诸多改革主张,在制定盐法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C .王凤生办事讲原则,也讲人情,讲策略,重实效。在担任平湖县令时,他灵活处理了当地百姓迷信邪教的案件;在任两淮盐运使时,他用计成功地诱捕了大盐枭黄玉林。

D .王凤生不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实干家。他特别留意各地的山川地形,并将其编成图

志,深受各地大员赏识。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让他充分发挥才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 阴

朱 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①朱弁(1085~1144) :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①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两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一点一点地往前探,做什么事都得让小驴帮忙。可最近,小驴却非常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走后,别的不再管小驴,只是每到秋天的时候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不知为什么,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帮快穿飞了,鞋底也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只是默默地盼着爸爸妈妈能早点把鞋邮来。秋天匆匆而去,冬天很快来了,一直不见鞋的踪影,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趾也着急地探出头来,全都冻得成了红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忙了一天的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为什么总是坐着不睡。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

小驴想,也许过几天奶奶就能睡着了,可许多天过去了,奶奶还是每晚都坐着,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的早晨,小驴早早地爬起来,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随身带的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一棵又一棵地挖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洁白的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寻找着,挖着。塑料袋里的草根越来越多,小驴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了同学大胖。大胖看着地上的血迹,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的穿个没底的鞋四处跑?”

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用手抹了把冻出来的清鼻涕,呵呵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一进门就举着装着草根的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吃了晚上就可以睡着觉了。”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非常惊讶地问:“驴儿,你这是在哪弄的?”

小驴兴奋地说:“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的。”

奶奶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小驴赶紧往后躲,但还是被奶奶抓住了。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冻得通红的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

着。

过了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来给小驴说:“穿上试试,看合脚不。”

小驴以为是爸爸妈妈邮来的,可仔细一看,发现这双棉鞋是做的。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双手捧着那双又厚又结实的棉鞋,流着泪说:“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

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肯定地说。

(选自《短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文章开篇的“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

B .“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 .文章在描写小驴为奶奶在山上找药的内容时,使用了很多的动词,如“扒”“挖”“装”“寻找”等,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小驴找药的辛苦、艰难。

D .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反衬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E .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能够主动分担奶奶的痛苦。

(2)“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代醇儒张元济

熊月之

张元济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是出版与古籍整理,两者又是与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在张元济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新式出版业是到近代才出现的行业,从写稿、组稿、翻译、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到企业管理,从印刷机器、纸张、油墨、装订、开本到印数,从联系作者、译者到与官府打交道,所有这些,对于张元济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考其诀窍,就是两个字:敬业。他坚持,不赚钱的书一般不出,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包括拒绝印刷康有为、孙中山的书,都是为了对公司负责,也都是敬业的表现。 张元济无论当官还是经商,都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与总经理高凤池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对于这些分歧,他不掩饰,不回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1919年,因为许多分歧难以消除与妥协,张元济决定辞去经理之职。经人调解,他与高凤池达成和解,并坚持一定要向高凤池道歉。与高凤池相比,论社会地位,张要高出许多,张是翰林,高是小学程度。论在商务的影响力,张也要大许多。细论张、高二人的分歧,张的意见,均为企业前途着想,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注重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对于违纪违法员工严肃处理,高则立于相反方面。但是,二人矛盾一经调解之后,张便主动道歉,诚恳支持高的工作,并坚持自己的薪水必须低于高凤池。

诚与恕是一体两面。待人诚恳,必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1927年,张元济被绑架,在南翔附近的农村被关了六天六夜。绑匪开价先是30万元,后降至20万—15万—2万,最后以一万元赎票。那时,上海绑票案件屡屡发生,撕票的事情也不止一例。张元济能安然脱险,与他设身处地、以恕道对待绑匪有关。绑匪也是人,张元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诚,终于化险为夷。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屡起工潮。对于工人的罢工斗争,张元济力主两边兼顾,同存共利,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解决后,作为资方代表的张元济,反而得到工人的拥护,职工大会上竟然全场高呼“打倒王显华!”“拥护张菊生!”张元济在当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没有更细的资料,但是,从结局看,张元济至少比经理王显华更加理解和重视工人的要求,能够同情地理解工人的权益。

乐志华是张元济轿车司机的外甥,从宁波乡下来到上海,1923年到一位英国人家里当佣人,被主人诬陷偷了740英镑,关进牢房,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巡捕打得遍体鳞伤,右腿残废。张元济获悉此事后,为他聘请律师,到医院验伤,通过宁波同乡会呼吁社会援助,

向法院提起诉讼。官司打了五个月,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待人诚与责己严是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元济都严格要求自己。主持编辑《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部头古籍汇编,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他自己从未收取过什么主编费及稿费。在公司,自己的薪金一向从严,不让儿子进入商务印书馆。 正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能够团结那么多文化人。这些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政治态度,但与张元济的关系都很好。

胡适等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新思想与旧学家、新道德与老绅士这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张元济那里得到了统一,而且统一得那么自然、浑然,因为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诚意、正心。

(选自2012年10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张元济功不可没。

B .张元济待人讲恕道,有意见说意见,如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

C .张元济虽然认为自己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倨傲。

D .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等未谋己利,所以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E .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表现了他敬业、诚恳、仁恕和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何要选择张元济与高凤池之间的纠纷来详细介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诚与恕是一体两面”,而作者为了表现张元济的“恕”,写出了哪些典型事件?请概括作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元济作为一个领导,其“敬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棱镜门”事件犹如一枚放大镜,将美国社会对安全与隐私之间关系的分歧进一步放大,同时也显露出美国国民对监控对象倾向于“内外有别”的立场。 ....

B. 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这是一种境界。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中队长杨昌....

军身上。

C .朝核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对朝鲜一直以来采取的敌视政策,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美国.......

转变对朝外交思维,朝核危机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

D .小陈在课堂上常常无端地和张老师顶嘴,弄得张老师很恼火。家长劝慰张老师说:“我儿子是个炮筒子,说话做事没心没肺,你不要往心里去,啊?”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不管美国和以色列百般阻拦,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还是递交了“入联”申请。巴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强势举动,唤回国际社会关注,扭转这些年来巴勒斯坦问题越来越被边缘化的趋势。

B .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早些年发达国家也都存在,但现在早有了规范而完备的法规及有效的实施办法。如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作燃料用;美国政府规定,餐馆乱用乱卖地沟油就要被关门;英国专门设立有废油垃圾桶用于统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

C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

D .“四黑四害”问题牵涉面广,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这一社会管理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顺心、用得安心、活得放心。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微缩的城堡,________,而强化了“从此他乡即故乡”的住下意识。 ①不是为了对付外来的打击,还能是什么

②逐渐淡化了“山一程,水一程”的路上意识

③然而土楼的基本功能还是生活

④从中原辗转而来的客家先民,便是通过建筑土楼

⑤而且还容纳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⑥高耸的敌台、四望的枪眼

A .⑥①④②③⑤ B .⑥①③⑤④②

C .③⑤⑥①④② D .③⑤④②⑥①

16.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从而实现“中国梦”。

17.补写下列有关“美丽中国”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小康”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上联:美丽中国瞻愿景;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龙岁和谐,美丽中国仁政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课标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1.解析:选A 。原文中并没有说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基础是“理念”论。

2.解析:选C 。“亚里士多德否认艺术是对具体事物的模仿”不正确,他承认艺术是对具体事物的模仿,只不过加入了一些创造。

3.解析:选A 。“不正确”的说法于文无据。

4.解析:选C 。“敝”应是“弊病”“弊端”的意思。

5.解析:选B 。①是说王凤生的父亲王友亮精心研究法律,办案谨慎;④说的是王凤生负

责巡视彰卫怀道期间所做之事;⑤是说王凤生因蒋攸铦受到牵连被降职。

6.解析:选C 。王凤生是用计让黄玉林自首,让他戴罪立功,而非诱捕。

7.答案:(1)每年的整修工程都浪费大量钱财,在春季、秋季防汛工作上,却只是照例应付,敷衍了事,王凤生到任后,努力改变这种坏的习气,每项工作都亲自负责。(得分点:“岁”、“糜费”、“虚应故事”、“矫”、“积习”,句意)

(2)每到一个地方做官,一定能够画下它的山川地形,并指出它应该创建和革除的地方。(得分点:“吏”、“形势”、“兴革”,句意)

【参考译文】

王凤生,字竹屿,安徽省婺源县(今属江西) 人。他的父亲王友亮,是乾隆四十六年的进士,由中书出任军机章京,多次升迁后担任刑部郎中,精心研究法律,办案时非常谨慎。后来改任御史,巡视城防和漕运,官至通政司副使,有清廉正直的声誉,凭借诗文而闻名。

王凤生在嘉庆年间,捐资给朝廷,得到浙江通判的官职,其间多次代理县令职务。担任兰溪县令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往年积压的七百多起旧案。担任平湖县令时,有几百户老百姓读经文,吃素食,传播邪教,王凤生同情他们因愚昧而受到迷惑,向他们陈述利害,只是惩处了为首的几个人,其余的都放了。道光初年,浙江省清查仓库,让王凤生负责此事。恰好遇上浙江西部发生洪灾,江苏、浙江两省协商联合治理,又调王凤生担任乍浦同知,勘察水道,于是王凤生从天目山出发,经过湖州、嘉兴,沿着太湖到达松江。王凤生的治理计划刚刚完成,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又遇上淮南高堰发生溃堤事故,江南的要员上书朝廷,调王凤生到南河主持水利工程。不久,他被提拔为河南归德知府,疏浚虞城、夏邑、永城三个县的河道。很快又被提拔,负责巡视彰卫怀道,本道下属的黄河五厅,每年的整修工程都浪费大量钱财,在春季、秋季防汛工作上,却只是照例应付,敷衍了事,王凤生到任后,努力改变这种坏的习气,每项工作都亲自负责。因为每年的大修有一定的规定,而临时的整修没有具体规定,王凤生在任三年,就极力取缔临时的整修,来杜绝舞弊现象。后来,因为生病而请求辞官回乡。

道光九年,两江总督蒋攸铦向朝廷推荐王凤生,让王凤生官复原职,代理两淮盐运使。王凤生因为淮盐有严重的弊端,向上分条陈述十八条意见。蒋攸铦采纳了他的建议,改革灶盐,限制多余的花销,疏浚运输河道,增加屯盐的船只,捉拿往来的盐场私贩和邻近私贩,禁止江船和漕船夹带私盐的行为,并清查国库的钱款,督察淮北盐船运输的各种计划。正要实施的时候,又遇上朝廷下令逮捕贩卖私盐的头领黄玉林,王凤生设计,让黄玉林自首,责令他缉拿盐贩来赎罪。蒋攸铦将此事报告朝廷后,很快又因为别人的攻击而将黄玉林逮捕入狱,又查获了黄玉林寄给他的同伙的信件,认为他反悔,就又密报朝廷,请求对黄玉林处以重刑。皇帝因为蒋攸铦前后自相矛盾,批评了蒋攸铦,王凤生也受到降职处分。陶澍继任两江总督,和尚书王鼎、侍郎宝兴等人一起准备编写盐法,就一起向朝廷上书,请求留王凤生协助讨论,于是对盐法做了大量的改革,只是和王凤生当初的意见稍微有所不同。道光十二年,湖北发

生重大洪灾,湖北总督卢坤上书朝廷,请求让王凤生负责整修长江、汉江的堤坝,绵延几百里的江堤,半年时间就整修完毕。可是秋天洪水降临时,新修的堤坝又发生溃堤现象,王凤生引咎自责,以养病为由,请求辞职回家。不久,淮北的食盐销量非常好,陶澍将王凤生首议的功劳报告朝廷,催促王凤生出来任职,可是(王凤生) 还没出行就死于家中。

王凤生凭借官员的身份来做学问,特别喜欢图志。写出了《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河北采风录》《江淮河运图》《汉江纪程》《江汉宣防备考》《淮南北场河运盐走私道路图》等著作。每到一个地方做官,一定能够画下它的山川地形,并指出它应该创建和革除的地方。全国各地的要员都争着向朝廷上书,要求调他到自己的属地任职,可是很少有人让他充分发挥才能,只有在治理淮盐的问题上被陶澍格外重视。

8.答案: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1分) ,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2分) 和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前两联描写了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2分) 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2分) 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本诗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多么荒凉凄惨!颔联的描写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么阴森恐怖!这就和江南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后两联抒情。“诗穷”是指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地抒写出来,“酒薄”则更让人痛苦: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梦中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诗的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将故国之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10.答案:(1)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2)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11.(1)解析:B 项,小驴给奶奶找药这一情节是由奶奶晚上不睡觉给小驴做鞋引出的。D 项,“反衬”错误,应是“反映了小驴对奶奶的爱”。E 项,这个动作主要表现小驴不想让奶奶知道自己的鞋已经很烂了,“能够主动分担奶奶的痛苦”表述不准确。

答案:答A 给3分,答C 给2分,答E 给1分;答B 、D 不给分。

(2)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思考小驴的鞋子与奶奶形象的刻画、情节的推进有何关系,由此可以分析出“鞋子”是小说的线索;然后对其作为线索的作用进行简要说明即可。

答案:“鞋”是小说的线索。①文章用小驴的父母今年没有给小驴邮寄鞋子,引出奶奶给小驴做鞋的情节,表现出奶奶对小驴的爱。②用小驴穿着破旧的鞋在雪地里找药的情节,突出小驴对奶奶的感情。(6分)

(3)解析:回答第①问时,要注意分析这句话描写的内容及其与描写的人物、与上下文有何关系等问题。 回答第②问时,要注意分析“颤抖”一词体现出来的人物的特征与情感等内容。

答案:①语句营造了一种大雪封山、无比寒冷的氛围,表现了小驴为奶奶寻找治疗失眠的草药的艰辛,体现了他对奶奶的爱。(3分)

②形象地表现了年老的奶奶对小驴没有棉鞋穿的痛心。(3分)

(4)解析:探究标题的优劣,可以从标题涵盖的文本内容、使用的表现手法、表达的情感、体现的主题意义等角度分析。比如“长在心上的眼睛”,“心上的”就表现出奶奶时刻把孙子放在心上。答题时,要注意分析相关内容的逻辑关系,思路要清晰。

答案:示例一: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好。

①含蓄地点明奶奶是盲人的现实,突出她无私而伟大的爱。说奶奶的眼睛长在心上,因为奶奶是盲人,但她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还想着孙子,给孙子做鞋,奶奶的爱无私而伟大。②表现奶奶把孙子放在心上。作为盲人,奶奶时刻牵挂着孙子,才能够感觉到小驴没有棉鞋穿,所以就在夜晚给小驴做鞋,这种对孙子的爱无私而伟大。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表现了作者对奶奶无私而伟大的爱的赞美。④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等。(8分)

示例二:标题“奶奶的眼睛”好。

①文章以“奶奶的眼睛”为题,更为朴实,更为直接。文章就是通过奶奶虽目盲却摸索着给孙子小驴做鞋的情节表现奶奶对孙子的爱,用这个标题,能够更直接地表达这种情感。②以此为标题更能突出奶奶对小驴的爱。奶奶虽然已经目盲了,但时刻没有忘记小驴。③更易于抒发小驴对奶奶热爱、感激的情感。④能够很好地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用“奶奶的眼睛”做标题,易于表现作者对奶奶的无私之爱的赞美之情。(8分)

12.(1)解析:B 项,“待人讲恕道”这样的概括与之后的分析不一致,由文中第三段,“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张元济“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C 项,根据文意可知,“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不是他自认为的。D 项,“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是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不是因为主编《四部丛刊》这一件事。

答案:答E 给3分,答A 给2分,答D 给1分;答B 、C 不给分。

(2)解析:首先从题干中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即文章第三段。其次对该区间进行深入阅读,力求准确适宜地分清层次,并对每一层次进行层意的概括。最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张元济的“真诚”,再结合前面的层意概括,答案不难得出。

答案: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传主的“真诚”:不虚伪,有不同看法公开诚恳地与上司交换意见;不欺饰,分歧不能消除,他决定辞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分歧消除后他坚持向上司道歉,积极支持上司的工作。

(3)解析:“诚与恕是一体两面”是一句被扩展句,其后文字是对它的扩展,而且扩展的重心在“恕”,扩展的方式是举例。这样理解了结构,整合信息就被转换为概括每一示例的基本内容了。

答案:待人诚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使面对的是绑匪,他也以恕道对之;作为资方代表,自觉维护工人的利益;面对无辜者,他倾力不懈助之。

(4)解析:该题明确了话题“敬业”,我们就围绕它从文中筛选信息;对所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或者最具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表述;表述最好有理有据,而且要分条概括呈现。

答案:示例一:敬业就要关注他人。①作为资方代表,自觉维护工人的利益;②坚持向上司道歉,积极支持上司的工作。

示例二:敬业就要不断学习。①在出版业,他是外行,但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②他是翰林,但在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等方面,见识卓著。 示例三:敬业要让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①出版坚守底线,没有经济利益和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②坚持自己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的主张,因为这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3.解析:选B 。A. 内外有别:内部、外部应该有严格的区别。B. 无独有偶: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配对。贬义词。C. 解铃还须系铃人: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应该谁去解决。D. 没心没肺:①不动脑筋,没有心计;②没有良心。

14.解析:选C 。A.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管”应该为“尽管”。B. 主语残缺。“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应该为“地沟油回流餐桌的现象” 。D. 搭配不当。应该为“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活得顺心”。

15.解析:选B 。解答此类连贯题,首先考虑横线前后的语句,从而确定排在开头和结尾的句子。由横线前语句的含意,可确定⑥应排在开头,由此可排除C 、D 两项;由横线后语句的“住下”一词,找对应词语,可知②应排在最后,由此排除A 项。到此可确定答案为B 项,再将B 项的顺序代入原段进行验证即可。

16.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补写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根据一定的语境及提示,写出相关内容,使所补写内容与原有内容水乳相融,天衣无缝。要根据题目所给显性要求与语境所给隐性要求仔细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

答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17.解析:解这类题,只需根据上联及题目的显性和隐性要求,按部就班地思考应对即可。 答案:(1)盛世华夏奔小康

(2)蛇年稳进,小康社会庶民欢

18.【立意探索】 这是一道思辨性很强的作文题目。作文材料是萧伯纳的一段话,通过分析,第一句话的关键词为“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第二句话的关键词为“从未

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而且在第二句话开头,还有一个“却”字。第一句话告诉我们要对现实进行思考与认识,而第二句话则强调要对未知世界有一种探索精神,要不断地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而拼搏。据此,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第二句话上,确定“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心怀梦想,不断拼搏”等立意角度;还可以辩证分析,确定“立足现在,探索未来”等立意角度。

【佳作展台】

思考现在,创造未来

牛顿看到苹果落到地上,陷入沉思,于是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看到水蒸气把壶盖顶得上下翻动,于是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梭罗面对尘世的喧嚣,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于是有了《瓦尔登湖》的问世。这些智者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多了一份思考,于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宇宙的规律,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但也有一些人,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自爱因斯坦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万事万物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但李政道和杨振宁却追问“为什么不能不守恒”,最终,他们发现了能量不守恒现象,推翻了能量守恒定律,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因为他们敢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敢对一些墨守成规的东西说不,所以才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也成就了他们自己。

不过在我看来,只有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梦想未来,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成功。人类发展的进程表明,文明的不断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大多源于创新精神。电脑刚刚出现的时候,只有英语等拉丁字母可以输入,而对于汉字这种表意文字却无法录入。在当时,王永民却在西方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梦想“这一从未发生的事情”,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了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 ,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成功解决了汉字录入电脑的问题。因为他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执着于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敢于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勇于创新,所以他解决了一些被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于是在新领域有了新的创造。

不仅是在科技领域,文学上也是如此。加西亚·马尔克斯可以让勺子弯曲,莫言当然也可以让红萝卜变透明,可以让西门闹转世为驴,可以让刚死的大爷还一件东西,可以让几十万只瓶子摆成的墙在高密东北乡的风中唱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不拘泥于文学的固定样式。有人说他模仿《静静的顿河》,但也许莫言想的恰恰是:既然肖洛霍夫成功了,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写几段呢?

只有知道前人为何成功,才会明白未来如何行动。

只有不满足于前人的成就,才会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积极思考已经发生的事情,带着一种生命的激情去探索还未发生的事情,创造更加精彩的未来。

【名师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内涵,以“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探索还未发生的事情,才

会获得成功”为中心作文,立意准确,切合题目要求。论述过程中,选取了典型事例,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材料的理解与认识。结尾部分,再次点明主旨,收束全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论证有力,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佳作。

语文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说明】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希腊哲学将文艺理论提升到了哲学认识的高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在各自哲学基础上对艺术美的阐释,使艺术美得以升华到美学理论、哲学高度。

“理念”论是柏拉图的哲学基础。“理念”论把世界分为两部分。现实的世界是个别的,不可靠的世界,是不真实的;“理念”的世界才是永恒的,真实的。现实世界是对“理念”世界的模仿。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由各种形式与质料一致的事物所组成的, 世界是客观的存在,事物都具有物质的基质。

他们在哲学思想方面的差异导致其在美学认识上的不同。在柏拉图看来,“理念”是世界的本源,现实是“理念”的影子,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认为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不值得提倡。但他也不完全否认艺术,认为唯有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才是“非模仿艺术”。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艺术所模仿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美”的本质不能脱离具体的美的事物,所以他认为艺术要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还要真实。美不是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的一个纯粹的美,美是具体的。他曾说:“每一个事物本身与其本质并非偶然相同,而是实际合一的。”在他看来,美和美的本质并非同一样东西,美的事物一方面必须和美的本质合一;另一方面,美的本质又不是简单存在的,它也必须通过具体的事物来呈现。美和美的本质是相互依存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悲剧都有各自的论述,其观点也是大相径庭。柏拉图认为悲剧亵渎了神的尊严。悲剧还让人产生怜悯、痛苦的情绪,这种消极的情绪会放大,削弱人的理性力量。他坚持认为悲剧会影响到国民的心理健康,危及城邦的建设与安定。所以要将模仿诗人和艺术家驱除出“理想国”。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艺术和诗都是模仿,但不仅仅是对自然和生活单纯的模仿。更多地需要通过事物规律进行创作,同时也是在创造美,并给人们精神上的“愉悦”。他在《诗学》中讲道:悲剧是对一个严肃、有长度的行为的模仿,它的媒介是通过装饰的语言,以不同的方式分别被用于悲剧的不同部分,它的模仿方式是借助人物的行动,而不是叙述,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些情感得到疏泄。他认为悲剧有教育功能,有“净化”的作用,能为观众提

供“精神享受”。悲剧中的英雄人物遭受的灾难引起了人们的怜悯,让人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情绪得以发泄,从而“净化”观众的心灵。这种在精神上的享受不但能培养善良的道德品质,同时能产生舒畅的审美快感。这就是悲剧式的“愉快感”,观众也从中得到审美的体验。

1.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在“理念”论的基础上阐释了艺术美,使艺术美升华到美学理论、哲学高度。

B .“理念”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个别的,不可靠的,不真实的;而“理念”的世界才是永恒的,真实的。

C .与柏拉图的“理念”论相反,亚里士多德认为世界是客观的存在,事物都具有物质的基质。

D .以“理念”论为其哲学基础的柏拉图,虽不提倡艺术,但也不完全否认艺术。

2.下列关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观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不真实的,而艺术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双倍地脱离真实。

B .柏拉图并没有完全否认艺术,他认为只有歌颂神和英雄的颂歌才是“非模仿艺术”。

C .亚里士多德否认艺术是对具体事物的模仿,他认为艺术是具体的,它比具体存在的个别事物真实。

D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美的事物和美的本质是不同的概念,它们是相互依存的。

3.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柏拉图以“理念”论为其哲学体系的基础是不正确的,因此,他对艺术、悲剧的认识也有些偏颇。

B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认识不相同,是因为他们在哲学思想方面存在差异。

C .柏拉图对悲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悲剧会对国民产生不良影响,危及社会的安定。

D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能给观众带来舒畅的审美快感,能培养观众善良的道德品质。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 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王凤生,字竹屿,安徽婺源人。父友亮,乾隆四十六年进士。由中书充军机章京,累迁刑部郎中,精究法律,治狱矜慎。改御史,巡城、巡漕,官至通政司副使,有清直声。以诗名。

凤生,嘉庆中,入赀为浙江通判,屡摄知县事。任兰溪仅数月,清积案七百余事。任平.

湖,有民数百户,诵经茹素,传授邪教,凤生悯其愚惑,开谕利害,治为首数人罪,余释之。.

道光初,浙江清查仓库,以凤生总其事。会浙西大水,江、浙两省议合治,调凤生乍浦同知,

勘水道,乃由天目山历湖州、嘉兴,沿太湖以达松江。计画甫就,事未行,值淮南高堰溃决,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未几,擢河南归德知府,濬虞城、夏邑、永城三县沟渠。寻擢彰卫怀道,道属河工五厅,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以岁修有定例,另案无定例,在任三年,力删另案以杜弊。寻以疾乞归。

九年,两江总督蒋攸铦荐起原官,署两淮盐运使。凤生以淮盐极敝,条上十八事。攸铦.

采其议,改灶盐,节浮费,濬河道,增屯船,缉场私、邻私之出入,禁江船、漕船之夹带,及清查库款,督运淮北诸条,疏陈待施行,会诏捕盐枭巨魁黄玉林,凤生计招出首,责缉私赎罪。攸铦已入告,旋因告讦置之狱,又得玉林所寄其党私书,意反复,密疏请处以重法。上以前后歧异,谴攸铦,凤生亦降调。陶澍继督两江,与尚书王鼎、侍郎宝兴会筹盐法,合疏留凤生襄议,于是大有兴革,略与凤生初议相出入。十二年,湖北大潦,总督卢坤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袤亘数百里,半载告竣,秋水至,新堤有溃者,凤生引咎乞疾归。寻淮北票盐大畅,陶澍以凤生首议功上闻,促之出,未行而卒。

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成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河北采风录、江淮河运图、汉江纪.

程、江汉宣防备考、淮南北场河运盐走私道路图,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四方大吏争相疏调,少竟其用,惟治淮盐尤为陶澍所倚藉焉。

(选自《清史稿·列传一百七十一》,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屡摄知县事 摄:代理 .

B .凤生悯其愚惑 悯:同情 .

C .凤生以淮盐极敝 敝:破旧 .

D .凤生以仕为学,尤笃好图志 笃:非常 .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王凤生受人重视的一组是(3分)( )

①精究法律,治狱矜慎 ②以凤生总其事 ③江南大吏疏调凤生赴南河 ④力删另案以杜弊 ⑤谴攸铦,凤生亦降调 ⑥疏留凤生治江、汉堤工

A .①④⑥ B .②③⑥

C .②④⑥ D .①③⑤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王凤生富有才干,办事干练坚决,雷厉风行。在担任兰溪县令时,几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七百多起旧案;后来又被调往各地主持水利工程,多次受到提拔。

B .王凤生注重改革,每到一地,都会提出一些改革的意见和措施。尤其是在治理淮盐问题上,提出了诸多改革主张,在制定盐法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C .王凤生办事讲原则,也讲人情,讲策略,重实效。在担任平湖县令时,他灵活处理了当地百姓迷信邪教的案件;在任两淮盐运使时,他用计成功地诱捕了大盐枭黄玉林。

D .王凤生不仅是一个官员,更是一个实干家。他特别留意各地的山川地形,并将其编成图

志,深受各地大员赏识。然而遗憾的是很少有人能让他充分发挥才能。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岁修糜费,春秋防汛,虚应故事,凤生力矫积习,事必躬亲。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吏一方,必能指画其形势,与所宜兴革。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春 阴

朱 弁

关河迢递绕黄沙,惨惨阴风塞柳斜。

花带露寒无戏蝶,草连云暗有藏鸦。

诗穷莫写愁如海,酒薄难将梦到家。

绝域东风竟何事?只应催我鬓边华!

①朱弁(1085~1144) :字少章,号观如居士,宋高宗建炎元年冬出使金国,拒绝金人的威胁利诱,不肯屈服,被拘留了整整十五年,于宋高宗绍兴十三年秋回到故国。

8.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从情与景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的前两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 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风急天高猿啸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3)白露横江,水光接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赤壁赋》)

乙 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长在心上的眼睛

梅贻涵 ①

小驴的爸爸妈妈扔下当时才三岁的小驴进城打工的第二年,奶奶的两眼突然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走路只能拄着棍子一点一点地往前探,做什么事都得让小驴帮忙。可最近,小驴却非常惊讶地发现,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

做饭切菜时,明晃晃的菜刀紧挨着奶奶的手刷刷地飞,吓得小驴直吸冷气,可奶奶手下的菜切得又细又匀,刀丝毫没伤到手。

平时吃饭,奶奶总是将盛得满满的一碗给小驴,自己碗里的饭却浅浅的。小驴很是心疼奶奶,有时趁奶奶不注意,偷偷地将盛得多的那碗换给奶奶,可每次都会被奶奶发现。小驴以为奶奶的眼睛复明了,悄悄地将手指放在奶奶的眼睛前面晃了晃,可奶奶还是一点也感觉不到。小驴想,奶奶一定具有了特异功能。

小驴的爸爸妈妈走后,别的不再管小驴,只是每到秋天的时候给小驴邮鞋。可这年秋天,不知为什么,鞋没有邮来。小驴脚上的旧鞋,鞋帮快穿飞了,鞋底也磨透了。可他不想告诉奶奶,他知道奶奶没有钱买,只是默默地盼着爸爸妈妈能早点把鞋邮来。秋天匆匆而去,冬天很快来了,一直不见鞋的踪影,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五个脚趾也着急地探出头来,全都冻得成了红萝卜头。

到了晚上,小驴脚痛,睡不着觉,他发现忙了一天的奶奶到了深夜也不睡,总是背着他坐着。小驴问奶奶,为什么总是坐着不睡。奶奶说:“躺着累,坐一会儿。”

小驴想,也许过几天奶奶就能睡着了,可许多天过去了,奶奶还是每晚都坐着,有时一坐就是大半夜。

周日的早晨,小驴早早地爬起来,来到村外的山上。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小驴用一把小铲子扒开积雪,挖出藏在雪下的一种草根根,宝贝似的装进随身带的一个红色塑料袋里。这种草根很少,小驴四处寻找着,一棵又一棵地挖着。不知什么时候,小驴露在外面的脚趾被树枝扎破了,洁白的雪地上留下鲜红的血迹,可小驴仍不停地寻找着,挖着。塑料袋里的草根越来越多,小驴脚上的鞋也磨得没有了底。

回来的路上,小驴遇到了同学大胖。大胖看着地上的血迹,不解地说:“你真傻啊,怎么大冬天的穿个没底的鞋四处跑?”

平时,小驴就怕别人说他傻,因为他听人说,因为他傻,爸爸妈妈才不要他了。可这次小驴没生气,他用手抹了把冻出来的清鼻涕,呵呵笑了笑,转身一瘸一拐往家跑。回到家,小驴一进门就举着装着草根的塑料袋,冲奶奶喊:“奶奶,这是给你的药,吃了晚上就可以睡着觉了。”

奶奶赶紧接过来用手摸了摸,非常惊讶地问:“驴儿,你这是在哪弄的?”

小驴兴奋地说:“我在山上挖的。王爷爷说,这草能治失眠的。”

奶奶急忙弯腰下去抓小驴的脚。小驴赶紧往后躲,但还是被奶奶抓住了。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将小驴那两只冻得通红的脚放在自己的衣服里暖

着。

过了会儿,奶奶放下小驴的脚,从床头柜上拿起一双棉鞋来给小驴说:“穿上试试,看合脚不。”

小驴以为是爸爸妈妈邮来的,可仔细一看,发现这双棉鞋是做的。小驴突然明白了,原来奶奶夜里坐着不睡,是在黑暗中一针一线地给他做鞋。他双手捧着那双又厚又结实的棉鞋,流着泪说:“奶奶,你是不是有特异功能?”

奶奶摇摇头。

“那你怎么看到的?”

“用心。”

“心上也长着眼睛?”小驴惊奇地问。

“是的,每个人的心上都长着一双眼睛。”奶奶笑了笑肯定地说。

(选自《短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文章开篇的“奶奶的眼睛似乎复明了”一句中的“似乎”表现了小驴对奶奶切菜的熟练程度、发现饭碗被换等的疑惑,表达了小驴对奶奶的关注。

B .“小驴脚上的鞋急得张开了嘴”使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小驴脚上鞋的破旧,直接引出下文奶奶深夜给小驴做鞋和小驴在雪天给奶奶找药的情节。

C .文章在描写小驴为奶奶在山上找药的内容时,使用了很多的动词,如“扒”“挖”“装”“寻找”等,十分形象地表现了小驴找药的辛苦、艰难。

D .文章通过大胖的眼睛真实地再现了小驴鞋子的破旧程度,穿着如此破旧的鞋子找药,反衬出小驴对奶奶的深厚情感。

E .小驴不让奶奶抓住自己的脚,是因为小驴的鞋确实烂得不成样子,怕奶奶知道事情真相,这个动作表现了小驴是个懂事的孩子,能够主动分担奶奶的痛苦。

(2)“鞋”在小说中有何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6分)

①“山上的雪很大,到处白茫茫的,地上的草木全都盖上了厚厚的大被子”这句环境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她用颤抖的手脱去小驴脚上那双破得实在不能再穿的鞋”一句中的“颤抖”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认为小说的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不如“奶奶的眼睛”好,你的观点是什么?请说明理由。(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一代醇儒张元济

熊月之

张元济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是出版与古籍整理,两者又是与他在商务印书馆的经历联系在一起的。

在张元济的领导下,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新式出版业是到近代才出现的行业,从写稿、组稿、翻译、编辑、印刷、出版、发行到企业管理,从印刷机器、纸张、油墨、装订、开本到印数,从联系作者、译者到与官府打交道,所有这些,对于张元济来说,都是完全陌生的工作,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考其诀窍,就是两个字:敬业。他坚持,不赚钱的书一般不出,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包括拒绝印刷康有为、孙中山的书,都是为了对公司负责,也都是敬业的表现。 张元济无论当官还是经商,都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他与总经理高凤池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存在诸多分歧。对于这些分歧,他不掩饰,不回避,开诚布公地交换意见。1919年,因为许多分歧难以消除与妥协,张元济决定辞去经理之职。经人调解,他与高凤池达成和解,并坚持一定要向高凤池道歉。与高凤池相比,论社会地位,张要高出许多,张是翰林,高是小学程度。论在商务的影响力,张也要大许多。细论张、高二人的分歧,张的意见,均为企业前途着想,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如注重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对于违纪违法员工严肃处理,高则立于相反方面。但是,二人矛盾一经调解之后,张便主动道歉,诚恳支持高的工作,并坚持自己的薪水必须低于高凤池。

诚与恕是一体两面。待人诚恳,必然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1927年,张元济被绑架,在南翔附近的农村被关了六天六夜。绑匪开价先是30万元,后降至20万—15万—2万,最后以一万元赎票。那时,上海绑票案件屡屡发生,撕票的事情也不止一例。张元济能安然脱险,与他设身处地、以恕道对待绑匪有关。绑匪也是人,张元济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示之以诚,终于化险为夷。

1925年五卅运动以后,商务印书馆屡起工潮。对于工人的罢工斗争,张元济力主两边兼顾,同存共利,通过协商解决。问题解决后,作为资方代表的张元济,反而得到工人的拥护,职工大会上竟然全场高呼“打倒王显华!”“拥护张菊生!”张元济在当中到底起了什么样的作用,我们没有更细的资料,但是,从结局看,张元济至少比经理王显华更加理解和重视工人的要求,能够同情地理解工人的权益。

乐志华是张元济轿车司机的外甥,从宁波乡下来到上海,1923年到一位英国人家里当佣人,被主人诬陷偷了740英镑,关进牢房,在全无证据的情况下,被巡捕打得遍体鳞伤,右腿残废。张元济获悉此事后,为他聘请律师,到医院验伤,通过宁波同乡会呼吁社会援助,

向法院提起诉讼。官司打了五个月,冤情终于得到昭雪。

待人诚与责己严是联系在一起的。无论在什么位置上,张元济都严格要求自己。主持编辑《四部丛刊》、《百衲本二十四史》等大部头古籍汇编,为公司带来了巨额收入,他自己从未收取过什么主编费及稿费。在公司,自己的薪金一向从严,不让儿子进入商务印书馆。 正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所以,从清末到民国,商务印书馆能够团结那么多文化人。这些人有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社会阅历,不同的政治态度,但与张元济的关系都很好。

胡适等评论张元济“是富于新思想的旧学家,也是能实践新道德的老绅士”。新思想与旧学家、新道德与老绅士这看似对立的两极,在张元济那里得到了统一,而且统一得那么自然、浑然,因为这一切,都出于他的诚意、正心。

(选自2012年10月15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 .商务印书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成为近代中国最大的出版机构,张元济功不可没。

B .张元济待人讲恕道,有意见说意见,如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

C .张元济虽然认为自己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但是他没有因此而倨傲。

D .张元济主编《四部丛刊》等未谋己利,所以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

E .本文撷取张元济的若干人生片段,表现了他敬业、诚恳、仁恕和严于律己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何要选择张元济与高凤池之间的纠纷来详细介绍?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诚与恕是一体两面”,而作者为了表现张元济的“恕”,写出了哪些典型事件?请概括作答。(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张元济作为一个领导,其“敬业”体现在很多方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8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Ⅱ卷(表达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棱镜门”事件犹如一枚放大镜,将美国社会对安全与隐私之间关系的分歧进一步放大,同时也显露出美国国民对监控对象倾向于“内外有别”的立场。 ....

B. 家园被毁,亲人受伤,但战士何伟说:“我知道家中亲人没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了,这里的群众更需要救援。”这是一种境界。无独有偶,这样的事也发生在武警四川总队中队长杨昌....

军身上。

C .朝核危机的根源在于美国对朝鲜一直以来采取的敌视政策,解铃还须系铃人,只要美国.......

转变对朝外交思维,朝核危机的解决就指日可待了。

D .小陈在课堂上常常无端地和张老师顶嘴,弄得张老师很恼火。家长劝慰张老师说:“我儿子是个炮筒子,说话做事没心没肺,你不要往心里去,啊?” ....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A .不管美国和以色列百般阻拦,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巴斯还是递交了“入联”申请。巴方希望通过这样的强势举动,唤回国际社会关注,扭转这些年来巴勒斯坦问题越来越被边缘化的趋势。

B .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早些年发达国家也都存在,但现在早有了规范而完备的法规及有效的实施办法。如在日本,政府高价回收地沟油当作燃料用;美国政府规定,餐馆乱用乱卖地沟油就要被关门;英国专门设立有废油垃圾桶用于统一回收,然后制成生物柴油„„

C .国家公务员局考试录用司负责人表示,公务员录用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人才,为公务员队伍输送新鲜血液。我们必须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严格把关,择优录用。

D .“四黑四害”问题牵涉面广,需要相关部门共同参与,形成合力,综合治理,从源头上、根本上、基础上解决这一社会管理难题,真正让人民群众吃得顺心、用得安心、活得放心。

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一座土楼就是一座微缩的城堡,________,而强化了“从此他乡即故乡”的住下意识。 ①不是为了对付外来的打击,还能是什么

②逐渐淡化了“山一程,水一程”的路上意识

③然而土楼的基本功能还是生活

④从中原辗转而来的客家先民,便是通过建筑土楼

⑤而且还容纳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⑥高耸的敌台、四望的枪眼

A .⑥①④②③⑤ B .⑥①③⑤④②

C .③⑤⑥①④② D .③⑤④②⑥①

16.请在下面划线处补写一句恰当的话,使它与后面部分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段。不得超过20个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从而实现“中国梦”。

17.补写下列有关“美丽中国”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小康”有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5分)

(1)上联:美丽中国瞻愿景;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2)上联:龙岁和谐,美丽中国仁政旺;下联:__________________。

六、写作(60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的人看到已经发生的事情,问:“为什么会这样?”

我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

——萧伯纳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参考答案

课标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题精编(十二)

1.解析:选A 。原文中并没有说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基础是“理念”论。

2.解析:选C 。“亚里士多德否认艺术是对具体事物的模仿”不正确,他承认艺术是对具体事物的模仿,只不过加入了一些创造。

3.解析:选A 。“不正确”的说法于文无据。

4.解析:选C 。“敝”应是“弊病”“弊端”的意思。

5.解析:选B 。①是说王凤生的父亲王友亮精心研究法律,办案谨慎;④说的是王凤生负

责巡视彰卫怀道期间所做之事;⑤是说王凤生因蒋攸铦受到牵连被降职。

6.解析:选C 。王凤生是用计让黄玉林自首,让他戴罪立功,而非诱捕。

7.答案:(1)每年的整修工程都浪费大量钱财,在春季、秋季防汛工作上,却只是照例应付,敷衍了事,王凤生到任后,努力改变这种坏的习气,每项工作都亲自负责。(得分点:“岁”、“糜费”、“虚应故事”、“矫”、“积习”,句意)

(2)每到一个地方做官,一定能够画下它的山川地形,并指出它应该创建和革除的地方。(得分点:“吏”、“形势”、“兴革”,句意)

【参考译文】

王凤生,字竹屿,安徽省婺源县(今属江西) 人。他的父亲王友亮,是乾隆四十六年的进士,由中书出任军机章京,多次升迁后担任刑部郎中,精心研究法律,办案时非常谨慎。后来改任御史,巡视城防和漕运,官至通政司副使,有清廉正直的声誉,凭借诗文而闻名。

王凤生在嘉庆年间,捐资给朝廷,得到浙江通判的官职,其间多次代理县令职务。担任兰溪县令只有几个月的时间,就处理了往年积压的七百多起旧案。担任平湖县令时,有几百户老百姓读经文,吃素食,传播邪教,王凤生同情他们因愚昧而受到迷惑,向他们陈述利害,只是惩处了为首的几个人,其余的都放了。道光初年,浙江省清查仓库,让王凤生负责此事。恰好遇上浙江西部发生洪灾,江苏、浙江两省协商联合治理,又调王凤生担任乍浦同知,勘察水道,于是王凤生从天目山出发,经过湖州、嘉兴,沿着太湖到达松江。王凤生的治理计划刚刚完成,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又遇上淮南高堰发生溃堤事故,江南的要员上书朝廷,调王凤生到南河主持水利工程。不久,他被提拔为河南归德知府,疏浚虞城、夏邑、永城三个县的河道。很快又被提拔,负责巡视彰卫怀道,本道下属的黄河五厅,每年的整修工程都浪费大量钱财,在春季、秋季防汛工作上,却只是照例应付,敷衍了事,王凤生到任后,努力改变这种坏的习气,每项工作都亲自负责。因为每年的大修有一定的规定,而临时的整修没有具体规定,王凤生在任三年,就极力取缔临时的整修,来杜绝舞弊现象。后来,因为生病而请求辞官回乡。

道光九年,两江总督蒋攸铦向朝廷推荐王凤生,让王凤生官复原职,代理两淮盐运使。王凤生因为淮盐有严重的弊端,向上分条陈述十八条意见。蒋攸铦采纳了他的建议,改革灶盐,限制多余的花销,疏浚运输河道,增加屯盐的船只,捉拿往来的盐场私贩和邻近私贩,禁止江船和漕船夹带私盐的行为,并清查国库的钱款,督察淮北盐船运输的各种计划。正要实施的时候,又遇上朝廷下令逮捕贩卖私盐的头领黄玉林,王凤生设计,让黄玉林自首,责令他缉拿盐贩来赎罪。蒋攸铦将此事报告朝廷后,很快又因为别人的攻击而将黄玉林逮捕入狱,又查获了黄玉林寄给他的同伙的信件,认为他反悔,就又密报朝廷,请求对黄玉林处以重刑。皇帝因为蒋攸铦前后自相矛盾,批评了蒋攸铦,王凤生也受到降职处分。陶澍继任两江总督,和尚书王鼎、侍郎宝兴等人一起准备编写盐法,就一起向朝廷上书,请求留王凤生协助讨论,于是对盐法做了大量的改革,只是和王凤生当初的意见稍微有所不同。道光十二年,湖北发

生重大洪灾,湖北总督卢坤上书朝廷,请求让王凤生负责整修长江、汉江的堤坝,绵延几百里的江堤,半年时间就整修完毕。可是秋天洪水降临时,新修的堤坝又发生溃堤现象,王凤生引咎自责,以养病为由,请求辞职回家。不久,淮北的食盐销量非常好,陶澍将王凤生首议的功劳报告朝廷,催促王凤生出来任职,可是(王凤生) 还没出行就死于家中。

王凤生凭借官员的身份来做学问,特别喜欢图志。写出了《浙西水利图说备考》《河北采风录》《江淮河运图》《汉江纪程》《江汉宣防备考》《淮南北场河运盐走私道路图》等著作。每到一个地方做官,一定能够画下它的山川地形,并指出它应该创建和革除的地方。全国各地的要员都争着向朝廷上书,要求调他到自己的属地任职,可是很少有人让他充分发挥才能,只有在治理淮盐的问题上被陶澍格外重视。

8.答案:表达了诗人长年被拘禁在异国他乡,感到年华已逝(1分) ,有家难回的悲苦忧愁(2分) 和对故国的深深思念之情(2分) 。(共5分,意思对即可)

9.答案:前两联描写了遥远的塞北阴冷萧瑟的景象。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极写其荒凉凄惨。(2分) 颔联写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暗云低垂芳草连天,草中藏着乌鸦,极写其荒寒阴森恐怖。(2分) 阴惨的景象之中流露出无限的悲苦,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分)

(共6分,意思对即可)

诗歌鉴赏:本诗前两联写塞北阴冷萧瑟之景。首联写惨惨阴风夹着黄沙吹打着弱柳,多么荒凉凄惨!颔联的描写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味道。花上露水充满寒意,连蝴蝶都不愿飞来,虽有芳草碧连天,可草中藏着乌鸦,多么阴森恐怖!这就和江南的春天形成鲜明对比,把诗人思念故国的深情充分地表达了出来。后两联抒情。“诗穷”是指自己的诗难以把浩荡的愁怀尽情地抒写出来,“酒薄”则更让人痛苦:想回故乡除非是在梦中,要做梦只好喝酒,可酒薄无力,梦中尚未到家,人却已经醒了。诗的最后以东风吹白了两鬓的黑发作结,将故国之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10.答案:(1)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2)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 (3)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

11.(1)解析:B 项,小驴给奶奶找药这一情节是由奶奶晚上不睡觉给小驴做鞋引出的。D 项,“反衬”错误,应是“反映了小驴对奶奶的爱”。E 项,这个动作主要表现小驴不想让奶奶知道自己的鞋已经很烂了,“能够主动分担奶奶的痛苦”表述不准确。

答案:答A 给3分,答C 给2分,答E 给1分;答B 、D 不给分。

(2)解析:回答这个问题要思考小驴的鞋子与奶奶形象的刻画、情节的推进有何关系,由此可以分析出“鞋子”是小说的线索;然后对其作为线索的作用进行简要说明即可。

答案:“鞋”是小说的线索。①文章用小驴的父母今年没有给小驴邮寄鞋子,引出奶奶给小驴做鞋的情节,表现出奶奶对小驴的爱。②用小驴穿着破旧的鞋在雪地里找药的情节,突出小驴对奶奶的感情。(6分)

(3)解析:回答第①问时,要注意分析这句话描写的内容及其与描写的人物、与上下文有何关系等问题。 回答第②问时,要注意分析“颤抖”一词体现出来的人物的特征与情感等内容。

答案:①语句营造了一种大雪封山、无比寒冷的氛围,表现了小驴为奶奶寻找治疗失眠的草药的艰辛,体现了他对奶奶的爱。(3分)

②形象地表现了年老的奶奶对小驴没有棉鞋穿的痛心。(3分)

(4)解析:探究标题的优劣,可以从标题涵盖的文本内容、使用的表现手法、表达的情感、体现的主题意义等角度分析。比如“长在心上的眼睛”,“心上的”就表现出奶奶时刻把孙子放在心上。答题时,要注意分析相关内容的逻辑关系,思路要清晰。

答案:示例一:标题“长在心上的眼睛”好。

①含蓄地点明奶奶是盲人的现实,突出她无私而伟大的爱。说奶奶的眼睛长在心上,因为奶奶是盲人,但她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还想着孙子,给孙子做鞋,奶奶的爱无私而伟大。②表现奶奶把孙子放在心上。作为盲人,奶奶时刻牵挂着孙子,才能够感觉到小驴没有棉鞋穿,所以就在夜晚给小驴做鞋,这种对孙子的爱无私而伟大。③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体现了作者的情感倾向,表现了作者对奶奶无私而伟大的爱的赞美。④引发读者阅读的兴趣等。(8分)

示例二:标题“奶奶的眼睛”好。

①文章以“奶奶的眼睛”为题,更为朴实,更为直接。文章就是通过奶奶虽目盲却摸索着给孙子小驴做鞋的情节表现奶奶对孙子的爱,用这个标题,能够更直接地表达这种情感。②以此为标题更能突出奶奶对小驴的爱。奶奶虽然已经目盲了,但时刻没有忘记小驴。③更易于抒发小驴对奶奶热爱、感激的情感。④能够很好地体现作者的情感倾向。用“奶奶的眼睛”做标题,易于表现作者对奶奶的无私之爱的赞美之情。(8分)

12.(1)解析:B 项,“待人讲恕道”这样的概括与之后的分析不一致,由文中第三段,“开诚布公地与上司就诸多方面的分歧交换看法”的事例是为了说明张元济“真诚对人,不虚伪,不欺饰,宽以待人,严以律己”。C 项,根据文意可知,“在地位、眼界、学识等方面都有优越性”不是他自认为的。D 项,“商务印书馆能团结那么多文化人”是因为“张元济待人真诚,责己严格”,不是因为主编《四部丛刊》这一件事。

答案:答E 给3分,答A 给2分,答D 给1分;答B 、C 不给分。

(2)解析:首先从题干中确定答题的有效区间,即文章第三段。其次对该区间进行深入阅读,力求准确适宜地分清层次,并对每一层次进行层意的概括。最后,结合文章内容理解这样写是为了突出张元济的“真诚”,再结合前面的层意概括,答案不难得出。

答案:这样写是为了突出传主的“真诚”:不虚伪,有不同看法公开诚恳地与上司交换意见;不欺饰,分歧不能消除,他决定辞职;宽以待人,严以律己,分歧消除后他坚持向上司道歉,积极支持上司的工作。

(3)解析:“诚与恕是一体两面”是一句被扩展句,其后文字是对它的扩展,而且扩展的重心在“恕”,扩展的方式是举例。这样理解了结构,整合信息就被转换为概括每一示例的基本内容了。

答案:待人诚恳,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即使面对的是绑匪,他也以恕道对之;作为资方代表,自觉维护工人的利益;面对无辜者,他倾力不懈助之。

(4)解析:该题明确了话题“敬业”,我们就围绕它从文中筛选信息;对所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析;之后选择自己感触最深或者最具现实意义的角度进行表述;表述最好有理有据,而且要分条概括呈现。

答案:示例一:敬业就要关注他人。①作为资方代表,自觉维护工人的利益;②坚持向上司道歉,积极支持上司的工作。

示例二:敬业就要不断学习。①在出版业,他是外行,但他能够由外行变成内行,由知之不多到知之甚多;②他是翰林,但在企业制度建设,引进、起用新人等方面,见识卓著。 示例三:敬业要让企业走可持续发展之路。①出版坚守底线,没有经济利益和有政治风险的书一般不出;②坚持自己在经营理念、用人标准、对违纪人员处理等方面的主张,因为这些有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

13.解析:选B 。A. 内外有别:内部、外部应该有严格的区别。B. 无独有偶:不止一个,还有一个可以配对。贬义词。C. 解铃还须系铃人:谁惹出来的麻烦还应该谁去解决。D. 没心没肺:①不动脑筋,没有心计;②没有良心。

14.解析:选C 。A. 关联词语使用不当。“不管”应该为“尽管”。B. 主语残缺。“对回流到餐桌的地沟油”应该为“地沟油回流餐桌的现象” 。D. 搭配不当。应该为“吃得放心、用得安心、活得顺心”。

15.解析:选B 。解答此类连贯题,首先考虑横线前后的语句,从而确定排在开头和结尾的句子。由横线前语句的含意,可确定⑥应排在开头,由此可排除C 、D 两项;由横线后语句的“住下”一词,找对应词语,可知②应排在最后,由此排除A 项。到此可确定答案为B 项,再将B 项的顺序代入原段进行验证即可。

16.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补写能力,能力层级为E 级。根据一定的语境及提示,写出相关内容,使所补写内容与原有内容水乳相融,天衣无缝。要根据题目所给显性要求与语境所给隐性要求仔细思考,表达要注意围绕中心,紧扣语境。

答案: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

17.解析:解这类题,只需根据上联及题目的显性和隐性要求,按部就班地思考应对即可。 答案:(1)盛世华夏奔小康

(2)蛇年稳进,小康社会庶民欢

18.【立意探索】 这是一道思辨性很强的作文题目。作文材料是萧伯纳的一段话,通过分析,第一句话的关键词为“已经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第二句话的关键词为“从未

发生的事情”“为什么不能这样”。而且在第二句话开头,还有一个“却”字。第一句话告诉我们要对现实进行思考与认识,而第二句话则强调要对未知世界有一种探索精神,要不断地为目标而奋斗,为梦想而拼搏。据此,我们可以将重点放在第二句话上,确定“勇于探索,勇于创新”“心怀梦想,不断拼搏”等立意角度;还可以辩证分析,确定“立足现在,探索未来”等立意角度。

【佳作展台】

思考现在,创造未来

牛顿看到苹果落到地上,陷入沉思,于是有了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看到水蒸气把壶盖顶得上下翻动,于是有了蒸汽机的发明;梭罗面对尘世的喧嚣,平静地选择了瓦尔登湖,选择了心灵的自由和闲适,于是有了《瓦尔登湖》的问世。这些智者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多了一份思考,于是在不经意间发现了宇宙的规律,领悟了生活的真谛。

但也有一些人,却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然后追问,为什么不能这样。自爱因斯坦以来,人们一直认为万事万物都遵循能量守恒定律,但李政道和杨振宁却追问“为什么不能不守恒”,最终,他们发现了能量不守恒现象,推翻了能量守恒定律,也因此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正是因为他们敢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敢对一些墨守成规的东西说不,所以才有了新的发现和新的创造,也成就了他们自己。

不过在我看来,只有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梦想未来,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成功。人类发展的进程表明,文明的不断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大多源于创新精神。电脑刚刚出现的时候,只有英语等拉丁字母可以输入,而对于汉字这种表意文字却无法录入。在当时,王永民却在西方人的研究的基础上,梦想“这一从未发生的事情”,以五年之功研究并发明了被国内外专家评价为“其意义不亚于活字印刷术”的“五笔字型”(王码) ,首创“汉字字根周期表”,成功解决了汉字录入电脑的问题。因为他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执着于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敢于梦想一些从未发生的事情,勇于创新,所以他解决了一些被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于是在新领域有了新的创造。

不仅是在科技领域,文学上也是如此。加西亚·马尔克斯可以让勺子弯曲,莫言当然也可以让红萝卜变透明,可以让西门闹转世为驴,可以让刚死的大爷还一件东西,可以让几十万只瓶子摆成的墙在高密东北乡的风中唱歌„„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最重要的就是因为他不拘泥于文学的固定样式。有人说他模仿《静静的顿河》,但也许莫言想的恰恰是:既然肖洛霍夫成功了,为什么不能像他那样写几段呢?

只有知道前人为何成功,才会明白未来如何行动。

只有不满足于前人的成就,才会创造出更大的成就。

让我们积极思考已经发生的事情,带着一种生命的激情去探索还未发生的事情,创造更加精彩的未来。

【名师点评】 本文紧扣材料内涵,以“立足于已经发生的事情,探索还未发生的事情,才

会获得成功”为中心作文,立意准确,切合题目要求。论述过程中,选取了典型事例,充分体现了作者对材料的理解与认识。结尾部分,再次点明主旨,收束全文。文章语言优美,结构清晰,论证有力,是一篇不错的考场佳作。


相关内容

  • 高考病句语文试卷.教案.课件.作文.总复习
  • 试卷 大小 2015年高考语文病句题及答案(精校版)[☆] 13K 2015年高考语文试卷分类汇编:病句题[答案][☆] 17K 2014年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题汇编--语病[☆] 13K 2013年高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病句[答案][☆] 13K 历年高考病句真题汇编(1992-2012年)[答案] ...

  • 浙江省台州市黄岩九峰高级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无答案.doc
  • 期中考试 高二年级语文学科 试题 一.语言文字应用(共40分,其中选择题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 .颔联(h àn ) 旋风(xu án ) 便宜从事(bi àn ) 蒙头转向(m ēng ) .... B .洗涮(shu àn ) 伎俩(j ì) 岌岌可危( ...

  • 2016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 2016高三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近年来高考的命题一直在进行改革,而语文命题改革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进一步准确测试考生的语文能力,如何进一步体现对中学教学的积极导向作用.总体思想仍然是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有利于高校选拔优秀的学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素质,从而使高考和教学在发展方向上一致起来. 高考 ...

  • 贵州省凯里市第一中学2016届高三下学期开学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凯里一中洗马河校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第一次考试 语文试卷 命题人: 审题人: 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应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填写在答题卡对应的位置上. 2.客观题必须使用2B 铅笔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按 ...

  •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 2016年齐齐哈尔市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卷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8题,共30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哂笑(x ī) 狩猎(sh ǒu ) 挑衅(x ìn ) 奄奄一息(y ǎn yǎn ) B .拮据(j ù) 慰藉(j ...

  •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 浙江省余姚中学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木讷(nâ) 棱(l ãng )角 角(jiǎo) 斗士 纵横捭(bǎi) 阖 .... B. 体(tī) 己 屏(bǐng) 气 青蒿(h āo ...

  • 2016届高考语文 专题9 图文转换练习
  • 专题9 图文转换 A 组 2015-2013各省市模拟试题精选 1. (2015·南昌一模)下面是家长对网络的态度和孩子上网相关行为的情况调查表,请结合具体项目和数据完成后面的问题. (1)通过图表可以看出,多数家长对于子女上网的内心矛盾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第五次摸底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鹰隼三朝展羽翼 蛟龙一跃上九天" 2016-2017学年下学期高三年级 第五次摸底考试语文学科试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命题人: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 ...

  • 同位语从句模拟试题分类汇编
  • 同位语从句模拟试题汇编 1. (2010吉林市高三第二次市统考) _______was known to us all that Johnson had broken his promise _______ he would give each of us a small gift. A. A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