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那他霉素在治疗真菌性角膜炎中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那他霉素 真菌性角膜炎 临床应用 论文摘要:那他霉素是一种多烯大

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药物。参考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

那他霉素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及其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Key words :

natamycin; fungal keratitis; clinical application Abstract :Natamycin is a

polyene macrolide antifungal antibiotic and is an effective agent in treating fungal

keratiti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atamycin by referring to the recent literature. 真

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 )是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近年由于广谱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和导管手术的广泛开展及艾滋

病的出现和传播,使得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FK 发生率逐年升高。自然界中真菌种类

繁多,目前报道的感染人类角膜的真菌有70余种,镰刀菌菌属和曲霉菌菌属是我国主要的眼

部致病真菌菌属[1-3]。那他霉素(natamycin ,NTM )又称匹马霉素,属于多烯类大环内酯广

谱抗真菌抗生素,可用于治疗FK 。现将NTM 治疗FK 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1NTM 治

疗FK 的实验研究 NTM 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环状四烯化合物,主要由恰塔努加链

霉菌(Streptomyces chattanovgensis ),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ulonso )和褐黄

孢链霉菌(Streptomy gilvosporeus )发酵生成,几乎对所有的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抗菌活性,

但对细菌和病毒无效[4]。国外已将5%NTM 滴眼液作为治疗FK 的一线药物,国内目前尚无此

产品上市。 1.1作用机制 NTM 分子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中的固醇结合,形成多烯固醇

复合物,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成分外溢,从而达到抑菌或杀菌作用。

1.2抗菌活性研究 眼部分离真菌药敏实验显示,NTM 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王志昕等

[1] 观察了眼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体外药敏实验的结果,表明93.40%的镰刀菌和 72.41%的

曲霉菌对NTM 敏感。Lalitha 等[5]测定了抗真菌药物对FK 患者眼部镰刀菌、曲霉菌等病原

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虽然NTM 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 )比两性霉素B 明显偏高,但使

用处方剂量时,效果明显好于两性霉素B 。 Ledbetter 等[6]观察了从马FK 眼中分离的

74种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NTM 对曲霉菌、念珠菌和镰刀菌均敏感,对镰刀菌的

敏感率为100%,总敏感率为87.5%。Garcia de Lomas 等[7]对兔实验性烟曲霉菌性角膜炎

的研究表明,NTM 50 mg/mL局部点眼有效,结膜下注射与局部点眼效果相同。 1.3眼通

透性研究 NTM 眼内通透性差,局部应用可在角膜基质层内达到有效浓度,但在眼内液中

达不到有效浓度。兔眼局部滴用NTM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房水或血清中测不出此药物[8]。然

而,放射标记研究表明,NTM 能很好的穿透角膜。13只实验性家兔每5 min 滴用1次5%NTM

滴眼液,角膜药物浓度达到2.5 mg/g,约10 min 后达到峰值[9]。 [!--empirenews.page--] 2NTM 治疗FK 的临床研究 2.1局部应用 5%NTM 滴眼液局部滴眼治疗FK 疗效

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10,11]。Kalavathy 等[12] 随机将100例丝状FK 患者分为2

组,分别局部应用1%伊曲康唑滴眼液和5%NTM滴眼液治疗。结果显示,NTM 组36例(72%),

伊曲康唑组30例(60%)疗效显著,NTM 对镰孢菌属引起的角膜炎的有效率(79%)与伊曲

康唑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表明局部应用NTM 是治疗镰孢菌属引起的角膜炎的有效药物。

Wilhelmus 等[13]研究了32例弯孢霉菌属角膜炎患者。结果显示,NTM 对角膜弯孢霉菌属有

极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能很好的提高大多数患者的视力。 周冼苡[14]报道,用5%NTM

滴眼液每次1滴,每小时1次,5 d后改为每3 h 1次,以后每隔5 d用药间隔增加1 h,至

每8 h 1次,成功治愈了1例新月弯孢霉角膜炎和1例茄病镰刀菌角膜炎,停药后均无复发。

Malecha[15]使用5%NTM 滴眼液成功治愈了1例短尾帚霉菌引起的角膜炎。俎训山等[16]使

用5% NTM滴眼液成功治愈了22例难治性FK 中的18例,治愈率为81.82%,表明NTM 是治

疗FK 的有效药物。NTM 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尤其是早期溃疡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2.86%

[17,18]。 Lalitha 等[19]报道了115例FK 患者参与的为期4周的临床试验,局部应用

5%NTM 点眼,结果显示,45.2%的病例痊愈,23.5%好转,31.3%无效。经分析,无效病例

为溃疡直径超过14 mm 和由曲霉菌引起的角膜炎,表明局部单独应用5%NTM 治疗溃疡面积较

大和由曲霉菌引起的感染效果不好。 2.2联合应用 王效武等[20]用5%NTM 滴眼液

和氟康唑注射液交替滴眼治疗3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轻度每小时1次,中重度每半小时1

次,同时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注射液1 mL,每日1次。总有效率94%,治愈率83%,平均治

愈时间36 d。治愈率和治愈时间与局部滴用并结膜下注射氟康唑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Maverick 等[21]报道了1例感染出芽短梗霉菌性角膜炎的52岁女性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后,

局部应用5%NTM滴眼液和全身应用伊曲康唑治愈。 Sun 等[22]报道了1例激光原位角膜

磨镶(LASIK )手术后感染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的31岁女性患者,局部应用抗生素症状没有改

善。约2周后,局部滴用伏立康唑和5%NTM滴眼液,同时口服伏立康唑治愈。 Suzuki

等[23],局部应用5%NTM 滴眼液和0.2%咪康唑滴眼液,同时口服伊曲康唑(150 mg/d),

治疗1例感染马拉色菌的角膜炎患者5周后,角膜溃疡消失。 Bradley 等[24]局部应用

5%NTM 滴眼液和全身应用伊曲康唑,同时行穿透性角膜成形术,成功治愈1例假性阿利什利

菌导致的角膜炎,并获得20/40的视敏度。 [1][2]下一页 3结语 镰孢菌属和曲霉菌属是我国FK 的主要致病菌,NTM 是一种广谱抗真菌抗生

素,对镰孢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念珠菌属等均具有抗菌活性,是治疗FK 的有效药物。

但此药眼通透性差,对浅层FK 效果显著,对真菌感染的巩膜炎、结膜炎和眼内炎的临床效果

需再确证。NTM 耐受性好,不会引起疼痛和继发的角膜损害[9],使得NTM 成为治疗FK 的首

选药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对NTM 的研究日益深入,可望在治疗眼部真菌感染中得到更广

范的应用。

论文关键词:那他霉素 真菌性角膜炎 临床应用 论文摘要:那他霉素是一种多烯大

环内酯类抗真菌抗生素,是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有效药物。参考近年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对

那他霉素的作用机制、抗菌活性及其治疗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Key words :

natamycin; fungal keratitis; clinical application Abstract :Natamycin is a

polyene macrolide antifungal antibiotic and is an effective agent in treating fungal

keratitis. This review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action, antifungal activity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atamycin by referring to the recent literature. 真

菌性角膜炎(fungal keratitis,FK )是致盲率较高的感染性疾病。近年由于广谱抗生素、

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抗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和导管手术的广泛开展及艾滋

病的出现和传播,使得致病性真菌感染的几率增加,FK 发生率逐年升高。自然界中真菌种类

繁多,目前报道的感染人类角膜的真菌有70余种,镰刀菌菌属和曲霉菌菌属是我国主要的眼

部致病真菌菌属[1-3]。那他霉素(natamycin ,NTM )又称匹马霉素,属于多烯类大环内酯广

谱抗真菌抗生素,可用于治疗FK 。现将NTM 治疗FK 中的应用作一介绍。 1NTM 治

疗FK 的实验研究 NTM 是一种具有抗菌活性的环状四烯化合物,主要由恰塔努加链

霉菌(Streptomyces chattanovgensis ),纳塔尔链霉菌(Streptomyces natulonso )和褐黄

孢链霉菌(Streptomy gilvosporeus )发酵生成,几乎对所有的霉菌和酵母菌具有抗菌活性,

但对细菌和病毒无效[4]。国外已将5%NTM 滴眼液作为治疗FK 的一线药物,国内目前尚无此

产品上市。 1.1作用机制 NTM 分子通过与真菌细胞膜中的固醇结合,形成多烯固醇

复合物,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真菌细胞内的基本成分外溢,从而达到抑菌或杀菌作用。

1.2抗菌活性研究 眼部分离真菌药敏实验显示,NTM 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王志昕等

[1] 观察了眼部真菌感染病原菌体外药敏实验的结果,表明93.40%的镰刀菌和 72.41%的

曲霉菌对NTM 敏感。Lalitha 等[5]测定了抗真菌药物对FK 患者眼部镰刀菌、曲霉菌等病原

菌的抗菌活性。结果显示,虽然NTM 的最小抑菌浓度(MICs )比两性霉素B 明显偏高,但使

用处方剂量时,效果明显好于两性霉素B 。 Ledbetter 等[6]观察了从马FK 眼中分离的

74种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结果显示,NTM 对曲霉菌、念珠菌和镰刀菌均敏感,对镰刀菌的

敏感率为100%,总敏感率为87.5%。Garcia de Lomas 等[7]对兔实验性烟曲霉菌性角膜炎

的研究表明,NTM 50 mg/mL局部点眼有效,结膜下注射与局部点眼效果相同。 1.3眼通

透性研究 NTM 眼内通透性差,局部应用可在角膜基质层内达到有效浓度,但在眼内液中

达不到有效浓度。兔眼局部滴用NTM 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房水或血清中测不出此药物[8]。然

而,放射标记研究表明,NTM 能很好的穿透角膜。13只实验性家兔每5 min 滴用1次5%NTM

滴眼液,角膜药物浓度达到2.5 mg/g,约10 min 后达到峰值[9]。 [!--empirenews.page--] 2NTM 治疗FK 的临床研究 2.1局部应用 5%NTM 滴眼液局部滴眼治疗FK 疗效

显著,总有效率达到80%以上[10,11]。Kalavathy 等[12] 随机将100例丝状FK 患者分为2

组,分别局部应用1%伊曲康唑滴眼液和5%NTM滴眼液治疗。结果显示,NTM 组36例(72%),

伊曲康唑组30例(60%)疗效显著,NTM 对镰孢菌属引起的角膜炎的有效率(79%)与伊曲

康唑组比较有明显差异。表明局部应用NTM 是治疗镰孢菌属引起的角膜炎的有效药物。

Wilhelmus 等[13]研究了32例弯孢霉菌属角膜炎患者。结果显示,NTM 对角膜弯孢霉菌属有

极好的体外抗菌活性,能很好的提高大多数患者的视力。 周冼苡[14]报道,用5%NTM

滴眼液每次1滴,每小时1次,5 d后改为每3 h 1次,以后每隔5 d用药间隔增加1 h,至

每8 h 1次,成功治愈了1例新月弯孢霉角膜炎和1例茄病镰刀菌角膜炎,停药后均无复发。

Malecha[15]使用5%NTM 滴眼液成功治愈了1例短尾帚霉菌引起的角膜炎。俎训山等[16]使

用5% NTM滴眼液成功治愈了22例难治性FK 中的18例,治愈率为81.82%,表明NTM 是治

疗FK 的有效药物。NTM 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尤其是早期溃疡效果显著,治愈率达92.86%

[17,18]。 Lalitha 等[19]报道了115例FK 患者参与的为期4周的临床试验,局部应用

5%NTM 点眼,结果显示,45.2%的病例痊愈,23.5%好转,31.3%无效。经分析,无效病例

为溃疡直径超过14 mm 和由曲霉菌引起的角膜炎,表明局部单独应用5%NTM 治疗溃疡面积较

大和由曲霉菌引起的感染效果不好。 2.2联合应用 王效武等[20]用5%NTM 滴眼液

和氟康唑注射液交替滴眼治疗3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轻度每小时1次,中重度每半小时1

次,同时结膜下注射氟康唑注射液1 mL,每日1次。总有效率94%,治愈率83%,平均治

愈时间36 d。治愈率和治愈时间与局部滴用并结膜下注射氟康唑相比,均有明显差异。

Maverick 等[21]报道了1例感染出芽短梗霉菌性角膜炎的52岁女性患者,常规治疗无效后,

局部应用5%NTM滴眼液和全身应用伊曲康唑治愈。 Sun 等[22]报道了1例激光原位角膜

磨镶(LASIK )手术后感染烟曲霉菌性角膜炎的31岁女性患者,局部应用抗生素症状没有改

善。约2周后,局部滴用伏立康唑和5%NTM滴眼液,同时口服伏立康唑治愈。 Suzuki

等[23],局部应用5%NTM 滴眼液和0.2%咪康唑滴眼液,同时口服伊曲康唑(150 mg/d),

治疗1例感染马拉色菌的角膜炎患者5周后,角膜溃疡消失。 Bradley 等[24]局部应用

5%NTM 滴眼液和全身应用伊曲康唑,同时行穿透性角膜成形术,成功治愈1例假性阿利什利

菌导致的角膜炎,并获得20/40的视敏度。 [1][2]下一页 3结语 镰孢菌属和曲霉菌属是我国FK 的主要致病菌,NTM 是一种广谱抗真菌抗生

素,对镰孢菌属、曲霉菌属、青霉菌属和念珠菌属等均具有抗菌活性,是治疗FK 的有效药物。

但此药眼通透性差,对浅层FK 效果显著,对真菌感染的巩膜炎、结膜炎和眼内炎的临床效果

需再确证。NTM 耐受性好,不会引起疼痛和继发的角膜损害[9],使得NTM 成为治疗FK 的首

选药物。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对NTM 的研究日益深入,可望在治疗眼部真菌感染中得到更广

范的应用。


相关内容

  • 继续教育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答案
  • 我国哪种细菌引起的痢疾为常见 D. 福氏志贺菌 人类幼年时感染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发生水痘,病毒愈后潜伏当免疫低下时发 A 最早应用于临床的青霉素类抗菌药物是 C. 青霉素G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是最常见的骨感染类型,经常发生于:A 特异性骨与关节感染主要是 C . 以下属于棘白菌素类抗真菌药的是 A 流脑 ...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 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 b 10岁以下禽流感患儿金刚烷胺用药剂量为5mg/(kg?d),每日总量不超过() a 1962年发现的第一个抗疱疹病毒药物是() b AAD的症状一般出现在应用抗菌药物后() a B群链球菌感染首选() d CMV肺炎是最严重的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在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出现前,死 ...

  •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儿童部分
  • <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解读 ----儿童部分 上海市儿童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陆权 2012-10 1 <儿童部分> 的编写人员 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 陆权  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 陈慧中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 陈志敏 2 <国家抗 ...

  • 2012年继续医学教育
  • 2012年继续医学教育 --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增补药物处方集-必修题答案(共466题,包过60) (华医.好医生等通用题)每个人的考题顺序不一样,甚至同一人每次答题的顺序也都不一样,而如果过了答题时间没有答完或没有及格,要重新答题,答题顺序也是要改变的,所以为方便查找,特将快捷方式告诉大家:使用方 ...

  •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一 青霉素类抗生素 (一) 本类药物可分为: 1 主要作用于革兰阳性细菌的药物,如青霉素(G ).普鲁卡因青霉素.苄星青霉素.青霉素V (苯氧甲基青霉素). 2 耐青霉素酶青霉素,如甲氧西林(现仅用于药敏试验).苯唑西林.氯唑西林等. 3 广谱青霉素,抗菌谱除革兰阳性 ...

  • 少见真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病原学诊断
  • 少见真菌性脑膜炎的临床及病原学诊断 摘要:目的:通过对少见真菌性脑膜炎的真菌类型的归纳分析同时结合小儿真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病原学诊断来掌握少见真菌性脑膜炎的临床特点,从而更好的进行治疗与诊断.方法:通过查阅我市人民医院的10例住院的少见真菌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征和治疗,好转,来进行研究.结果:其中这1 ...

  • 好医生考试答案大全
  • ▲输尿管结石的主要表现是:B.肾绞痛 A.腰部钝痛 B.肾绞痛 C.血尿 D.膀胱刺激征 ▲下列哪项不是急性外耳道炎的临床表现:A.疼痛不明显 A.疼痛不明显 B.发病初期耳内有灼热感 C.耳内肿胀 D.咀嚼或说话时耳痛加重 ▲下列哪项不属于卡维地洛的常见的不良反应:D.过敏反应 A.头晕 B.头痛 ...

  • 隐球菌性脑膜炎诊治要点总结
  • 隐球菌性脑膜炎(CM)是大部分HIV感染高发地区成人脑膜炎最常见的原因.在美国,非HIV相关CM约占CM相关住院的1/4,是CM相关死亡的1/3.近年来,国内隐球菌感染也呈上升趋势,并开始出现AIDS合并隐球菌感染的报道.CM起病多为亚急性和慢性,误诊率一直很高,没有得到及时正确诊治是CM预后不佳的 ...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 抗生素的合理应用 一.抗生素(Antibiotics)及分类 指由细菌.霉菌或其它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抗病原体或其它活性的一类物质.自1940年以来,青霉素应用于临床,现抗生素的种类已达几千种.在临床上常用的亦有几百种.其主要是从微生物的培养液中提取的或者用合成.半合成方法制造.其分类有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