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日正午日影测量

  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物体产生了投影。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现象,我们太习以为常以至于都视而不见了。然而我们的祖先曾经利用太阳影子的测量得出了非常了不起的科学结果,成语“立竿见影”就说明古代人们对日影有普遍的认识。   公元前古埃及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图1),通过夏至日太阳影子的测量,计算出地球周长。在古埃及的一个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上,每当夏至日正午。阳光直射,物体是没有影子的。那里有一口深水井,每当夏至日正午,阳光就会直接射入井中(图2-1)。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并来到这里参观游览。但埃拉托色尼并不是把这一现象仅仅当作当地的一景,而是意识到这一现象里的蕴含的科学信息和自然规律。于是他就记录了阳光直接射入井中的日期和时间,后来又在埃及的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当地夏至日正午),测量了当地物体的影子,发现在亚历山大城的夏至日正午。物体是有影子的。按照埃拉托色尼的计算,太阳光线在亚历山大城偏离垂直方向大约7.5°角(图2-2)。      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该是360。(图3)。如果两座城市成7.5°角,相距就是7.5/360的圆周,埃拉托色尼通过查阅大地测量资料,得知两地距离是当时5000希腊里。因此地球周长应该是25万希腊里。换算为现代的公制,埃拉托色尼测算的地球圆周长约为39360千米,与今天通过航迹测算结果(赤道周长=40075千米),误差仅仅在5%以内。   埃拉托色尼巧妙地将天文学与测地学结合起来,精确地测量出地球周长的数值。这一测量结果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确是了不起的,是载入史册的重大成果。   今天。我们已经从地理课本中知道:地球自转轨道和公转轨道之间23.5°的倾角导致一年内太阳直射地球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一次。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北半球的夏至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全年最大值;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值北半球的冬至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这些数据我们可能都倒背如流,但是头脑里的印象却并不深。   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参考2000年前埃拉托色尼的测量方法。获得地球参数的第一手资料,以加深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就是我们建议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在6月22日(夏至日)共同参加的一次测量活动。为使测量得到满意结果。建议同学们提前几天做好各项准备,并反复演练各个操作步骤。   1 活动时间   6月22日正午。   2 活动内容   测量当地太阳影长。   3 活动方法   (1)立竿   在空旷的平地上找一个竖直立在地面上的标志物(可以是一根竿子,也可以是窗户楞、栏杆、旗杆、单杠等固定物)。   (2)垂线   如果是竖直的竿子,本身就与地面垂直,不必再做垂线。如果是栏杆、单杠等横杆。可以用粗线吊重物使之垂直于大地(图4)。   (3)确定当地正午   有日晷的同学可以看日晷指针的正午时刻(图5)。没有日晷的同学要提前几天测量当地的正午时刻,方法是:测量一天中竿子的影长,并记录对应的时刻,找到最短的影长和对应的时刻,就是当日的正午时刻。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经度和北京时间规定的经度差计算当地的正午时刻(这个工作应该在测量前几天完成)。   (4)测量和记录   用卷尺测量竿子的高度以及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从正午时刻前半小时左右开始,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影长开始逐渐减小,到最小值,然后增大。建议记录如表1。   (5)测量注意事项   由于竿子顶端有虚影。所以竿子顶端在地上的影子末端位置并不容易测准。参考古代观象台测量日影的竿子并不是一根细竿而是最高处平坦的“墙”(图6),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栏杆、单杠等平坦的物体,垂吊重物代替竿子,此时测量横杆和竖杆交叉处的影子变化要容易些(图7)。   (6)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运用构造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如图8,求出正午太阳高度角(α)的正切值(tangent),从而计算出该角度大小。查看一下,你的测量结果与当地的纬度有什么关系吗?   (7)验证数据是否精确   运用公式:   太阳高度角=90°-|所在纬度一23°5°|   确定自己所得到的结果是否准确。   公式原理:由于夏至日的正午时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如图3,可知太阳光线与竿所成夹角θ为当地所在纬度与北回归线纬度的差。又由三角形内角关系得到:太阳高度角+90°+θ=180°,从而整理得到上面的公式。   (8)数据提交   测量数据可以在线提交到http://www.china.省略/earth,请注意填写个人信息。

  太阳照射到地球上的物体产生了投影。太阳的运动和影子的变化。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现象,我们太习以为常以至于都视而不见了。然而我们的祖先曾经利用太阳影子的测量得出了非常了不起的科学结果,成语“立竿见影”就说明古代人们对日影有普遍的认识。   公元前古埃及的科学家埃拉托色尼(图1),通过夏至日太阳影子的测量,计算出地球周长。在古埃及的一个现名为阿斯旺的小镇上,每当夏至日正午。阳光直射,物体是没有影子的。那里有一口深水井,每当夏至日正午,阳光就会直接射入井中(图2-1)。这个有趣的现象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并来到这里参观游览。但埃拉托色尼并不是把这一现象仅仅当作当地的一景,而是意识到这一现象里的蕴含的科学信息和自然规律。于是他就记录了阳光直接射入井中的日期和时间,后来又在埃及的另一个城市亚历山大,在同一天的同一时间(当地夏至日正午),测量了当地物体的影子,发现在亚历山大城的夏至日正午。物体是有影子的。按照埃拉托色尼的计算,太阳光线在亚历山大城偏离垂直方向大约7.5°角(图2-2)。      假设地球是球状,那么它的圆周应该是360。(图3)。如果两座城市成7.5°角,相距就是7.5/360的圆周,埃拉托色尼通过查阅大地测量资料,得知两地距离是当时5000希腊里。因此地球周长应该是25万希腊里。换算为现代的公制,埃拉托色尼测算的地球圆周长约为39360千米,与今天通过航迹测算结果(赤道周长=40075千米),误差仅仅在5%以内。   埃拉托色尼巧妙地将天文学与测地学结合起来,精确地测量出地球周长的数值。这一测量结果出现在2000多年前,的确是了不起的,是载入史册的重大成果。   今天。我们已经从地理课本中知道:地球自转轨道和公转轨道之间23.5°的倾角导致一年内太阳直射地球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往复一次。以北半球为例:一年中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正值北半球的夏至节气,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全年最大值;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正值北半球的冬至节气,此时的太阳高度角为一年之中的最小值。这些数据我们可能都倒背如流,但是头脑里的印象却并不深。   我们今天仍然可以参考2000年前埃拉托色尼的测量方法。获得地球参数的第一手资料,以加深我们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和对自然的感悟。下面就是我们建议全国各地的同学们。在6月22日(夏至日)共同参加的一次测量活动。为使测量得到满意结果。建议同学们提前几天做好各项准备,并反复演练各个操作步骤。   1 活动时间   6月22日正午。   2 活动内容   测量当地太阳影长。   3 活动方法   (1)立竿   在空旷的平地上找一个竖直立在地面上的标志物(可以是一根竿子,也可以是窗户楞、栏杆、旗杆、单杠等固定物)。   (2)垂线   如果是竖直的竿子,本身就与地面垂直,不必再做垂线。如果是栏杆、单杠等横杆。可以用粗线吊重物使之垂直于大地(图4)。   (3)确定当地正午   有日晷的同学可以看日晷指针的正午时刻(图5)。没有日晷的同学要提前几天测量当地的正午时刻,方法是:测量一天中竿子的影长,并记录对应的时刻,找到最短的影长和对应的时刻,就是当日的正午时刻。也可以根据当地的经度和北京时间规定的经度差计算当地的正午时刻(这个工作应该在测量前几天完成)。   (4)测量和记录   用卷尺测量竿子的高度以及投射在地面上的影子长度。从正午时刻前半小时左右开始,每隔10分钟测量一次,直到影长开始逐渐减小,到最小值,然后增大。建议记录如表1。   (5)测量注意事项   由于竿子顶端有虚影。所以竿子顶端在地上的影子末端位置并不容易测准。参考古代观象台测量日影的竿子并不是一根细竿而是最高处平坦的“墙”(图6),所以我们也可以利用栏杆、单杠等平坦的物体,垂吊重物代替竿子,此时测量横杆和竖杆交叉处的影子变化要容易些(图7)。   (6)计算正午太阳高度角   运用构造相似三角形的原理,如图8,求出正午太阳高度角(α)的正切值(tangent),从而计算出该角度大小。查看一下,你的测量结果与当地的纬度有什么关系吗?   (7)验证数据是否精确   运用公式:   太阳高度角=90°-|所在纬度一23°5°|   确定自己所得到的结果是否准确。   公式原理:由于夏至日的正午时刻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5°),如图3,可知太阳光线与竿所成夹角θ为当地所在纬度与北回归线纬度的差。又由三角形内角关系得到:太阳高度角+90°+θ=180°,从而整理得到上面的公式。   (8)数据提交   测量数据可以在线提交到http://www.china.省略/earth,请注意填写个人信息。


相关内容

  • 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
  • 私塾国际学府学科教师辅导教案 黄赤交角=黄赤交角=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与极圈度数  图中显示出"一轴两面三角度":"一轴"指地轴:"两面"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三角度"指黄道平面和赤道平面的夹角为 :地轴与黄道 ...

  • 一行的故事最早测量地球大小的密宗高僧7
  • 第七节 奉旨修历造仪测地 开元九年(721)九月初一,太史局里人来人往,忙忙碌碌,但却没有什么声音,静寂中隐含着肃 杀.几次"日蚀"预报不准,若照旧例,天文官的脑袋就难保了.虽然玄宗皇帝宽仁驭下,但这次若再报不准确,恐怕就不好交待.所以虽是深秋,太史监南宫说和 太史大相元太的额头 ...

  • 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球运动
  • 地理必备知识点之地球运动 1. 地球自转 特征: (1)地轴指向: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2)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3)周期:恒星日23小时56分4秒,(真正周期) ,太阳日24小时(生活周期) (4)速度:角速度两极为0,其余为150/h;线速度由赤道(1667千米/时) 向两极(0千米/时) ...

  • 必考点专练2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必考点专练2 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建议用时:45分钟) (2014•调研)下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读图完成1-3题 . 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2.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 ( ). A.兰 ...

  • 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 必考点专练2 时间计算.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 高度的变化规律 (建议用时:45分钟) 一.选择题 (2014·江苏南京调研)右图为"半球示意图",a为晨线.读图完成1-3题. 1.此日,我国的节气是 ( ). A.春分日 C.秋分日 2.此时,下列即将日出的城市是 ( ). A.兰 ...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理解太阳高度及其日变化,太阳高度是太阳光线与的夹角,如下图中的角α. 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基本过程为: 如下面图甲和图乙: 2.正午太阳高度反映了(纬度) 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 . 3.正午太阳高度的时间(季节) 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1.正午太阳高度的 ...

  • 地球公转知识点
  • 第三讲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 I.必记知识全览 (320) 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一.必记数据 1.地球公转的周期 . 2.黄赤交角 . 一.1.365日6小时9分10秒2.2326′ 二.必记规律 1.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规律 .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 . 二.1.自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2.太 ...

  • 高中地理第二讲:太阳高度
  • 第二讲 太阳高度 一.太阳高度与应用 1.太阳高度: 宇宙部分的高度都指的是角度. 太阳高度,即太阳光线对于地平面的交角(恒星光都是平行光) (归纳)太阳高度在全球的分布规律:由直射点向四周做等距离的递减. (板图)等太阳高度线 (归纳)在0:00和12:00经线圈上,太阳高度差=纬度差 在赤道上, ...

  • 节气和置闰在中国古代历法中的意义和演变之研究
  • 1 中国历法综述 2 廿四节气研究 2.1 节气概述 2.2 节气起源 2.2.1 夏至.冬至的创立及圭表 2.2.2 春分.秋分的创立 2.2.3 二十四节气与圭表测影 2.2.4 节气的发展成熟 2.3 与节气有关的遗物遗迹 2.3.1 山西襄汾陶寺古观象台遗址 2.3.2 江苏仪征东汉铜圭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