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教学实录

韶关市第十一中学 马文凯

师:美丽的自然令人陶醉,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看完后请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大屏幕依次播放宇宙、沙漠、大海、春夏秋冬山水风光、及各种动物、植物音像)(学生发出一阵阵赞叹)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欣赏录像时,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或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赞美之情。(投影“面对此图此景,你最想说什么?在下列横线上填上词语,表达对自然宇宙的感情:多么的大自然!”)

生:我觉得大自然真的太美了!即使我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无法形容它。

师:那你觉得哪些是最美的语言呢?

生1:像浩瀚、神奇、动人„„

生2:我觉得可以用五彩斑斓、宁静怡人„„

生3:还有五光十色、鸟语花香„„

师:的确美好的自然风光令人赞叹,鸟语花香,湖光山色都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宇宙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可是,人类往往不能好好的善待自然。打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幌子,肆意破坏自然,无节制的滥采滥伐。下面请大家再看一组画面。

(依次看到大屏幕播放工厂烟囱排放浓烟、乌黑的废水、堆积如山的城市垃圾,大片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成片树木被砍伐,树林成片成片的死亡音像)

(同学们发出阵阵叹惋声)

师:刚才看录像时我发觉大家神情沉重,情不自禁地发出叹惋声。是的,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令人痛惜的。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敬畏自然》会给我们指点迷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两个问题(投影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观点,关注自然,保护自然2、品味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下面,请五位同学读读投影的字词(投影显示,①蓬 蒿②相形见绌 ③咫尺④深邃⑤混淆)

生1-5(准确地读到):pénghāo chù zhǐ suì xiáo

师:看来大家回去预习得比较充分,下面我们整体感知全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老师投影上的问题。

(投影显示: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学生在座位上大声朗读起来。读毕,声音渐小并安静下来,不少同学举手想回答)

生: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应从根本上纠正“征服自然”的理念,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所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通过刚才的环节已经对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品读课文,合作探究投影上的五个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投影显示:局部品读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2、请你在 2-4段找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的依据来。3、阅读第5段从文中找出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的理由。4、第6段为什么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既然人宇宙在欢笑 ”?)

(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热烈,教师巡视或倾听或给予适当的暗示)

师:时间到了。谁先来回答?

生1:我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人们常常把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念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向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所以作者要提出 “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生2:我回答问题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理由有四点:1、在大宇宙中间,人类到达的空间非常狭小。2、人类的认识史是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的看今天,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3、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4、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生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的理由是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生4:对于“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既然人宇宙在欢笑 ”。我认为它反映了人与宇宙的关系是休戚与共的,人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破坏自然,自然痛苦了,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保持自然的和谐,我们人类就会和谐发展。

师:本文语言富有哲理性、文学性,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1:我喜欢“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因为该句运用了比喻,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点明人类无节制第开采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的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有严重的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生2:我觉得“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写得好,因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生3:我认为“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写的好好,因为该句运用反问,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谁来总结一下为什么文章语言富有哲理性和文学性?

生: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理路,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正如同学们所说,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同时还运用了反问,加强了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人造成深刻的印象。

师:下面我请大家看两幅漫画,请同学们说明这两幅漫画的内容,并谈谈看这两幅漫画的感受。(图略)

生1:漫画A上有一个人正在河边钓鱼,只见他所钓起的只是一堆鱼骨头。在河的上游有一座工厂正大量的排放浓烟和废水。从图中,我感受到了人类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造成了水生生物成片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生2:我从漫画B上看到:地球戴着一个大口罩,正用双手捂着耳朵。四周正被许多汽车包围着。汽车所发出的噪音和排放的废气正严重的伤害着地球。从图中,我感受到了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正伤害着地球,其实也在危害着我们自己。

师:我们在课前要求同学们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馆,并进行社会调查。去了解韶关及身边的环境问题。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找到的资料。

生1:这是我在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投影显示:《韶关市浈江河发生污染死鱼》)

生2:(投影显示:《韶关大宝山污染严重》新闻)』

师:看来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找到的资料令人触目惊心。所幸的是,据我了解,省市各级有关部门对我市这些污染问题都高度重视,决心下大力气加以整顿。相信不久的将来,将还青山碧水与大地。那我们生活周围还有什么环境问题吗?

生1:我家种地时,对农作物使用了高毒性的敌敌畏等农药,这样做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生2:我们村,耕田用的拖拉机很旧,排放浓烟,噪音又大,应该淘汰。

生3:沐溪村近年来兴建工业园,工厂造成的污染使许多菜地的菜变黄坏死。

生4:现在我们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包括:一次性筷子、饭盒、杯子、纸巾、塑料袋等等都严重污染了环境

师: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对环境问题也日渐重视。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存在着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身边事,关注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师:读了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今天回去请大家完成投影上的题目。(投影显示:请你以《我想对你说》为题从下列各对象中选出你最想诉说的一位,写出你的心里话,如果能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引用诗文俗语,那就更好了。字数450以上1.自然; 2.自然中某一具体事物(如花草树木、动物等); 3.人类)

【信息汇萃,联通生活】

师: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课文分析,层层深入。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事先预习时已准备,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发言。)

生:我们20世纪50年代搞大跃进,以为人定胜天,结果肆意破坏环境,贻害无穷。 生:如海南热带雨林屡屡遭到砍伐;海洋生物种类大幅减少„„

生:现在中国国内许多城市淡水缺乏,长江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华北地区沙尘暴大举入侵,这都是我们滥耕滥伐的结果。

生:现在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光污染造成人们生存危机,物种剧减,这都是人类所谓的“征服自然”所产生的恶果。

„„

师:如果我们以为“人定胜天”,破坏了这个家园,我们将无法生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我们是不是要积极行动善待自然?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让心灵走进自然。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写一则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呼吁,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即刻行动,善待自然】

师:课文结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大声疾呼:“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发展!我们要一个和谐的自然广“亿万智者们,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行动起来吧广让我们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呼吁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保护自然,让人类的心灵与自然相通!请每位同学,给全校师生写一则正确对待大自然的倡议书。

韶关市第十一中学 马文凯

师:美丽的自然令人陶醉,下面请大家欣赏一段录像,看完后请大家谈谈你的感受。

(大屏幕依次播放宇宙、沙漠、大海、春夏秋冬山水风光、及各种动物、植物音像)(学生发出一阵阵赞叹)

师:刚才我发现同学们欣赏录像时,情不自禁地赞叹起来。下面请同学们谈谈你的感受,或仿例造句,表达对自然赞美之情。(投影“面对此图此景,你最想说什么?在下列横线上填上词语,表达对自然宇宙的感情:多么的大自然!”)

生:我觉得大自然真的太美了!即使我用世界上最美的语言也无法形容它。

师:那你觉得哪些是最美的语言呢?

生1:像浩瀚、神奇、动人„„

生2:我觉得可以用五彩斑斓、宁静怡人„„

生3:还有五光十色、鸟语花香„„

师:的确美好的自然风光令人赞叹,鸟语花香,湖光山色都是大自然的精灵,是宇宙赋予人类最好的礼物。可是,人类往往不能好好的善待自然。打着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幌子,肆意破坏自然,无节制的滥采滥伐。下面请大家再看一组画面。

(依次看到大屏幕播放工厂烟囱排放浓烟、乌黑的废水、堆积如山的城市垃圾,大片土地沙漠化盐碱化,成片树木被砍伐,树林成片成片的死亡音像)

(同学们发出阵阵叹惋声)

师:刚才看录像时我发觉大家神情沉重,情不自禁地发出叹惋声。是的,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是令人痛惜的。我们究竟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自然?《敬畏自然》会给我们指点迷津。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将解决两个问题(投影显示,学习目标:1、理解作者观点,关注自然,保护自然2、品味哲理性文学性的语言)

师: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回去预习了课文。下面,请五位同学读读投影的字词(投影显示,①蓬 蒿②相形见绌 ③咫尺④深邃⑤混淆)

生1-5(准确地读到):pénghāo chù zhǐ suì xiáo

师:看来大家回去预习得比较充分,下面我们整体感知全文。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并思考老师投影上的问题。

(投影显示: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表达作者观点的语句)

(学生在座位上大声朗读起来。读毕,声音渐小并安静下来,不少同学举手想回答)

生:本文谈论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的话题,作者认为应从根本上纠正“征服自然”的理念,应敬畏自然、爱护自然。所以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是文章的最后一段。

师:通过刚才的环节已经对文章有了初步的认识,下面请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品读课文,合作探究投影上的五个问题,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投影显示:局部品读1、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2、请你在 2-4段找出“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的依据来。3、阅读第5段从文中找出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的理由。4、第6段为什么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既然人宇宙在欢笑 ”?)

(同学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热烈,教师巡视或倾听或给予适当的暗示)

师:时间到了。谁先来回答?

生1:我回答第一个问题:因为人们常常把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种观念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向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所以作者要提出 “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生2:我回答问题二,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智慧并不值得自傲。理由有四点:1、在大宇宙中间,人类到达的空间非常狭小。2、人类的认识史是纠错的历史,一万年以后的看今天,我们的科学观念还幼稚得很。3、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4、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

生3: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的理由是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

生4:对于“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既然人宇宙在欢笑 ”。我认为它反映了人与宇宙的关系是休戚与共的,人与宇宙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破坏自然,自然痛苦了,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保持自然的和谐,我们人类就会和谐发展。

师:本文语言富有哲理性、文学性,请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加以品味,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生1:我喜欢“人类为自己取得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因为该句运用了比喻,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点明人类无节制第开采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的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有严重的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生2:我觉得“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写得好,因为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把宇宙拟人化,把人类的出现说成是宇宙有目的的创造。

生3:我认为“我们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呢?”写的好好,因为该句运用反问,更有力地强调嘲笑古人,在大自然面前卖弄小聪明是毫无理由,毫无资格的。

师:大家说得很好!谁来总结一下为什么文章语言富有哲理性和文学性?

生: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议论性的散文不同于抒情性散文,也不同于一般议论文。这种文体主要使用议论这种表达方式,内容是议论性的,通篇有论述的理路,有论点有论据有论证,但是它有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富有文学色彩,讲究形象的语言、文学的语言,有浓郁的抒情成分和感情色彩。正如同学们所说,本文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同时还运用了反问,加强了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人造成深刻的印象。

师:下面我请大家看两幅漫画,请同学们说明这两幅漫画的内容,并谈谈看这两幅漫画的感受。(图略)

生1:漫画A上有一个人正在河边钓鱼,只见他所钓起的只是一堆鱼骨头。在河的上游有一座工厂正大量的排放浓烟和废水。从图中,我感受到了人类对环境的严重污染,造成了水生生物成片死亡,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

生2:我从漫画B上看到:地球戴着一个大口罩,正用双手捂着耳朵。四周正被许多汽车包围着。汽车所发出的噪音和排放的废气正严重的伤害着地球。从图中,我感受到了人类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正伤害着地球,其实也在危害着我们自己。

师:我们在课前要求同学们利用网络和学校图书馆,并进行社会调查。去了解韶关及身边的环境问题。下面请大家说说自己找到的资料。

生1:这是我在网络上查到的资料:(投影显示:《韶关市浈江河发生污染死鱼》)

生2:(投影显示:《韶关大宝山污染严重》新闻)』

师:看来大家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找到的资料令人触目惊心。所幸的是,据我了解,省市各级有关部门对我市这些污染问题都高度重视,决心下大力气加以整顿。相信不久的将来,将还青山碧水与大地。那我们生活周围还有什么环境问题吗?

生1:我家种地时,对农作物使用了高毒性的敌敌畏等农药,这样做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生2:我们村,耕田用的拖拉机很旧,排放浓烟,噪音又大,应该淘汰。

生3:沐溪村近年来兴建工业园,工厂造成的污染使许多菜地的菜变黄坏死。

生4:现在我们使用的一次性物品,包括:一次性筷子、饭盒、杯子、纸巾、塑料袋等等都严重污染了环境

师: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正日益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全球对环境问题也日渐重视。在我们的身边也处处存在着环境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关注身边事,关注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师:读了本文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今天回去请大家完成投影上的题目。(投影显示:请你以《我想对你说》为题从下列各对象中选出你最想诉说的一位,写出你的心里话,如果能采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或引用诗文俗语,那就更好了。字数450以上1.自然; 2.自然中某一具体事物(如花草树木、动物等); 3.人类)

【信息汇萃,联通生活】

师: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课文分析,层层深入。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事先预习时已准备,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人发言。)

生:我们20世纪50年代搞大跃进,以为人定胜天,结果肆意破坏环境,贻害无穷。 生:如海南热带雨林屡屡遭到砍伐;海洋生物种类大幅减少„„

生:现在中国国内许多城市淡水缺乏,长江已经变成了名副其实的“黄河”,华北地区沙尘暴大举入侵,这都是我们滥耕滥伐的结果。

生:现在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光污染造成人们生存危机,物种剧减,这都是人类所谓的“征服自然”所产生的恶果。

„„

师:如果我们以为“人定胜天”,破坏了这个家园,我们将无法生存,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大自然呢?我们是不是要积极行动善待自然?让我们以实际行动,让心灵走进自然。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写一则倡议书,向全校同学发出呼吁,共同保护我们的家园。

【即刻行动,善待自然】

师:课文结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大声疾呼:“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发展!我们要一个和谐的自然广“亿万智者们,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行动起来吧广让我们全体同学以实际行动,呼吁社会的每一个公民保护自然,让人类的心灵与自然相通!请每位同学,给全校师生写一则正确对待大自然的倡议书。


相关内容

  • 名师(特级教师)课堂实录集锦(王君篇)
  • 王君,重庆市中学语文特级教师,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全国中语教改新星,重庆市骨干教师.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课堂教学大赛一等奖.在国家级报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 150 多篇,近 10 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语文教学通讯><教育文摘周报>等多家报刊推荐为封面人物.头版人物.曾应邀 ...

  • 11.敬畏自然教学设计教案
  •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学习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筛选信息的能力. 2.了解文章拟人.反问等修辞手法和对比写法的使用,品读课文. 3.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培养科学的理性精神和人文情怀. 2.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抓住文章的关键句筛选信息的能力. 难点: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 3. 教 ...

  • 大雁归来课堂实录
  • 知识与能力: 1.说明的对象和特点. 2.体会本文的生动描写. 过程与方法: 1.利用本文"爱鸟者"这一贯穿文章始终的感情线索整体把握课文. 2.通过体会课文语言浓浓的抒情色彩,来体会读者笔墨中饱含的深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享作者的发现之乐,理解全文保护野生动物,珍爱 ...

  • [葡萄月令]教学实录
  • 这是2011年在四川讲的一节课,学生来自成都七中高二年级,如今这些孩子应该正在大学校园里圆自己青春的梦吧 整理   徒弟:李霞 师:今天我们学的是选修课当中的一篇散文,这篇散文的名字叫<葡萄月令>,作者是汪曾祺.大家看大屏幕上这样的一段话,有没有哪位可以朗诵一下?(有没有不认识的字?) ...

  • Fcnki__明天不封阳台_课堂实录_宋晓民(2)
  • 活动现场 课堂 本版主持/水鱼 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总结"三一八"惨案的教训,指出这一惨案对于将来的意义. 当然,关于切入法还可以从其他角度研究下去. 1.从学习方法的角度研究切入.宁鸿彬老师要求学生把<哥白尼>和<祖冲之>这两篇课文作综合介绍.具体要 ...

  • [珍珠鸟]名师王君教学实录
  • 距离产生的美和惑王君执教<珍珠鸟> 冯骥才的<珍珠鸟>魅力到底在哪里? 教参上有"和谐说",网上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的有郭初阳老师的"欣赏囚禁说"(从鸟笼切入).窦桂梅老师的"信赖说"(从信赖开掘).经典的文本足以承载反 ...

  • [过秦论]课堂实录
  • <过秦论>课堂实录 您现在的位置: 文禾语文网 >> 教学设计 >> 说课实录 >> 高中实录 >> 教案正文今天是: 2008年2月25日 星期一 <过秦论>课堂实录 作者:佚名 教案来源:别处录入 点击数:232 更新时间: ...

  •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 <三峡>课堂教学实录 德州市第十中学 宋彦琳/执教 师:上课! 师:在波澜壮阔.一泻千里的长江上,有一处无比壮美的景观,它仿佛是一串串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的母亲河上,它就是闻名世界的长江-- 生:三峡. 师:好,先请同学们欣赏三峡的壮美风光.请大家看屏幕.(CAI显示三峡风光) 师:人 ...

  • 猫(教学实录)
  • <猫>教学实录 执教者:段 雪 [设计理念]:本次教学主要秉承"通读全文,精读部分"的思想,首先教会学生结合预习能迅速浏览文章初步把握文章结构:其次培养学生细节赏析能力,尤其是对关键语句的品味分析:最重心的是引导学生深入重点字词,更高层次的探索和理解文章主旨,把握作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