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主要伤害发生的措施

预防主要灾害的措施

工程名称:中国智能骨干网(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项目一期

施工单位: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 录

1、 防触电措施

2、 防机械伤害措施

3、 防物体打击措施

4、 防坍塌事故措施

5、 防火灾措施

6、 防中毒措施

7、 防坠落措施

一、防触电措施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必须按施

工方案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执行。

2、 施工现场的临时变电所的进线额定电压不宜高于10KV ,变电所内应设

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变压器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3、 施工现场的临时变电所应为施工现场专用,不得与外电线路连接。

4、 电缆配电线路采用埋地和架空两种方法。埋地电缆应敷设专用电缆沟

槽并每隔30米设“下有电缆”的提醒标识。

5、 室内配电线路应由绝缘导线、瓷瓶(塑料)夹等组成。

6、 现场电器设备使用必须有合格证和经安全部门检查认可。

7、 现场电气设备必须在线路上设漏电保护器,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8、 施工中不得在高压线下施工,搭设作业棚或堆放物件、材料及杂物等,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高压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水平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塔吊的被吊物边缘与10KV 以下架空线的边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M 。对达不到上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措施包括:屏障、遮拦、围栏、保护网及警告标志牌等,防护设施的搭设应符合有关规定。

9、 塔吊、外用电梯必须按要求设置避雷装置,作业层脚手架上设置避雷

装置与主体避雷装置连通。

10、 触电急救

人体触电事故发生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

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其方法有二:一是切断电源开关;二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着用手直接推、拉和接触触电者。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采取急救措施。若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应把触电者放置在空气清新、流通处静卧休息;若肺部暂停呼吸、心脏暂时停止跳动,或肺部虽有呼吸,但呼吸较困难时,必须毫不迟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

二、 防机械伤害措施

1、 机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转部分(如传动带、转轴、传功链、联轴带、带

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防护网或防护罩)。防护装置必须安装牢固,并且性能可靠。

2、 为防止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

置的限位装置。

3、 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机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有效的制动。

4、 机械设备的汽液传动机构,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泄漏等装置。

5、 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中容易甩出的部件,应设置防松脱装置,并配置防

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

6、 机械设备应采取方噪声措施,使机械设备的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噪声标

准。

7、 机械设备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

持颜色鲜明、清晰、持久。

8、 机械设备中发生高温等部位,应有屏护措施。

9、 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

防静电。

10、 安装机械设备的场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栅栏,安全操

作要制定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1、 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带防护用品,如防护眼睛,女工防护帽等。

三、防物体打击措施

1、任何人进入高空作业的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

2、在高空交叉作业时,要有隔离防护措施,或上下作业工作安排错开,尽量不要

安排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3、人员固定及密集场所,如:卷扬机上料口、混凝土搅拌站、通道口等,必须按

照安全防护要求搭设防护棚、搭设面积,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落物半径来确定搭设宽度搭设时,应保证棚顶不被物体冲透。

4、严禁高空向下抛掷物体或垃圾。

5、严禁闲杂人员和儿童进入施工作业区。

6、搭拆、调整有关设施的危险点,必须划分警诫线,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

四、防坍塌事故措施

(一)、土方开挖工程

1、土方开挖时,注意放坡、支撑防止塌方,做好防水安排工作。

2、土方施工时,要注意土质情况变化,特别是裂缝、坍塌等。土方开挖按规定放坡,且保证放坡面光滑、顺平、无明显凹凸现象,必要时,根据基坑具体土质情况,常用支撑,锚固等防护措施。

(二)、模板工程

1、每次支模前,应对模板材料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或修复,不能滥竽充数。

2、班长、工长、自检员应随时对支模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3、完工后,质检员组织工长、班长、自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转入下道工序。

4、拆除模板后必须一次拆清,不得留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高度不超过2m 。

5、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是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五、防火灾措施

1、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

责”的原则。

2、 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实行防火责任制度。为此项目部成立防火领导

小组,建立领导值班制度,定期对工地的消防保卫工作进行检查。

3、 建立消防管理制度,明确部位、防火责任人及防火职责,重点部位建

立防火档案,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定期训练,重点工种要进行消防培训。

4、 项目部对消防器材,设施应根据生产需要购置和维修,其成品质量必

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有成品合格证。

5、 消防器材,设施要定期养护,完好率达到100%,泡沫灭火器每年要

换药粉,干粉灭火器每年试压一次,消防栓每季度检查养护一次;其他消防器材每年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6、 生产、生活用火必须执行以下防火规定:

(1)、重点防火部位(木工间、仓库、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场所)严禁烟

火防火标志醒目。

(2)、现场使用明火作业,必须有项目副经理以上领导检查合格后、批准,

取得“用火许可证”后方可使用。明火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7、使用的火炉距可燃物不小于1.5m ,在木质地板上搭设火炉,必须用隔

热材料与地板隔离,炉灰用水浇灭,倒到指定地点。

8、生产、生活用电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1)、安装电器设备,应严格按有关安全用电技术规范操作并有正式电工

进行安装和维修。仓库内严禁使用60瓦以上的白炽灯、日光灯、电磁炉等电器设备。

(2)、易燃易爆场所的电器设备,必须采取防爆装置。

(3)、灯泡与可燃物距离不小于40cm ,严禁用纸、布等可燃物罩灯泡。

(4)、电器设备要经常检查,不得带病运转,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检测、更

换。

(5)、生产区域内的动力电源线下班后要及时切断。

9、电气焊割施工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1)、气割施工时,乙炔瓶与氧气瓶距离应不小于5米,气瓶与明火间距离不

小于10米,严禁暴晒。

(2)、焊、割工作必须安全可靠,严禁焊割工具与油脂物品相接触。

(3)、焊、割结束应切断电源、气源,检查现场,消除火源后,确定安全方可

离开。

(4)、瓶阀冻结后,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用温水解冻。

10、施工现场必须执行以下防火规定:

(1)、施工现场应结合建筑的特征,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防火方案。平

面布置时,首先要考虑防火要求,建筑物周围设立供水系统和消防水池,保障消防车道路通畅和消防水源。

(2)、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动力和照明必须分开,以保证随时切断电源。

(3)、搭建临视设施,禁止使用易燃材料。

(4)、临时宿舍与厨房,电器之间距离不小于15米,栋与栋之间不小于5米,

与易燃材料库不小于50米。

(5)、临时宿舍、办公室的灯具应固定牢固,灯泡距周围可燃物不小于40cm 。

(6)、现场易燃性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堆放要有一定防火间距,各种消防标志

完善醒目。

11、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以下标准:

(1)、各种灭火器存放地点要明确、标志清楚,动取方便,泡沫灭火器冬季做

好保暖,灭火器存放地点周围不允许有遮挡物。

(2)、一般性仓库配置25m 2/具,油漆、油料等易燃性仓库按9m 2/具配置;木工

车间等部位按9m 2/具配置(干粉或泡沫)。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按25m 2/具标准配置;临时仓库按存放材料不同性质按9m 2/具或25m 2/具配置;大型机械配电箱、塔吊操作室,人物两用电梯内部位,配置1-2具干粉灭火器,现场警卫室要配置4具灭火器。

六、防中毒措施

1、 在狭窄和通风不良场所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必须有通风、隔离、个人

劳动保护措施。

2、 混凝土、砂浆使用的早强、防冻剂必须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避免

污染环境和误食误用。

3、 职工食堂必须有严格的卫生制度和防蝇、防鼠措施,严禁采购过期、

霉变、发芽等食品、蔬菜、腐败变质食品及时处理,避免食物中毒,

4、 办公、住宿等冬季取暖及工程养护煤炉,必须使用由排烟管道,安全

可靠的取暖炉。安装、使用必须专人负责,经常检查。

七、防坠落措施

1、基坑周边设置1.2 m 高,两道防护栏杆,并挂设密目安全网,基坑一侧搭设一个爬梯,专供作业人员上下。

2、安全防护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黑黄间隔色标示,洞口盖件以红色标示。安全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拆除,如影响施工时,必须经过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拆除。工作完毕后应急时恢复,通知项目有关人员复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物料提升机由具备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及人员负责安装和拆除。使用前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字手续齐全后,方可投入使用。各限位装置应灵

敏可靠。物料提升机楼层的出料平台,防护棚,出料口安全门等,应按规范要求搭设。出料平台两侧应用钢管搭设好防护栏杆,并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在运料时,严禁超载,载荷应均匀分布,防止偏重,物料提升机上下运行中确保各楼层口无章碍物。

4、外双排脚手架,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下部挂设安全平网,外侧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0c m, 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5、预留洞口,应加盖封闭严实,防止上面施工落物伤人,若洞口距地面大于

1.5 m时空洞周边搭设防护栏杆,底部加设安全平网。物面周边搭设双道防护栏杆,在坡度较大的屋面作业时,应采取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6、按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重视安全“三宝”的使用。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按照规定搭设好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如“四口五临边”等安全防护。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距地面2 m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挡脚板、或安全网,架设安全网有专人检查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停止使用,并立即改正。

7、高空作业时,严禁任何人向下投掷物体、物件,高空的作业人员在操作中应携带工具袋,使用的工具,小型材料等均应随时装入袋内。高空作业时不准站在不稳的物体上操作,不准从高处往下跳,不准沿架子或模板支撑向上攀登,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墙和模板上行走。

8、建筑物的出入口,搭设安全通道口,防护棚搭设宽度应宽于通道两边1 m的双层防护棚,棚顶应铺不小于5㎝ 厚的脚手板,通道两侧必须封严。

9、使用物料提升机运料时,应对机械检查,各限位装置、保险杠、及钢丝绳的磨损情况,上下料时,小车推把不得停出吊笼外车轮前后应挡牢,安全门关好后稳起稳落,平台上人员不准向外探头,防止吊篮上下伤人,物料提升机在运行中,吊篮内严禁乘人上下。

预防主要灾害的措施

工程名称:中国智能骨干网(郑州航空港实验区)项目一期

施工单位:河南省第二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目 录

1、 防触电措施

2、 防机械伤害措施

3、 防物体打击措施

4、 防坍塌事故措施

5、 防火灾措施

6、 防中毒措施

7、 防坠落措施

一、防触电措施

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编制《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施工必须按施

工方案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88)执行。

2、 施工现场的临时变电所的进线额定电压不宜高于10KV ,变电所内应设

砂箱和绝缘灭火器,变压器应有防水、排水措施。

3、 施工现场的临时变电所应为施工现场专用,不得与外电线路连接。

4、 电缆配电线路采用埋地和架空两种方法。埋地电缆应敷设专用电缆沟

槽并每隔30米设“下有电缆”的提醒标识。

5、 室内配电线路应由绝缘导线、瓷瓶(塑料)夹等组成。

6、 现场电器设备使用必须有合格证和经安全部门检查认可。

7、 现场电气设备必须在线路上设漏电保护器,做到三级配电,二级保护。

8、 施工中不得在高压线下施工,搭设作业棚或堆放物件、材料及杂物等,

在建工程(含脚手架)的外侧边缘与高压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必须保持最小水平安全操作距离应符合有关规定。塔吊的被吊物边缘与10KV 以下架空线的边线的最小水平距离不得小于4M 。对达不到上述安全距离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措施包括:屏障、遮拦、围栏、保护网及警告标志牌等,防护设施的搭设应符合有关规定。

9、 塔吊、外用电梯必须按要求设置避雷装置,作业层脚手架上设置避雷

装置与主体避雷装置连通。

10、 触电急救

人体触电事故发生时,应采取急救措施。最首要的急救措施是使

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其方法有二:一是切断电源开关;二是用干燥的绝缘木棒将电源线从触电者身上拨离,或将触电者拨离电源,严禁救护着用手直接推、拉和接触触电者。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必须采取急救措施。若一度昏迷,但尚未失去知觉,应把触电者放置在空气清新、流通处静卧休息;若肺部暂停呼吸、心脏暂时停止跳动,或肺部虽有呼吸,但呼吸较困难时,必须毫不迟疑地采用人工呼吸和心脏按摩进行抢救。

二、 防机械伤害措施

1、 机械工具所有外露的旋转部分(如传动带、转轴、传功链、联轴带、带

轮、齿轮、飞轮、链轮、电锯等)都必须设置防护装置(防护网或防护罩)。防护装置必须安装牢固,并且性能可靠。

2、 为防止运行中的机械设备或零部件超过极限位置,应配置可靠的限位装

置的限位装置。

3、 机械设备应设置可靠的机动装置,以保证接近危险时有效的制动。

4、 机械设备的汽液传动机构,应设有控制超压、防止泄漏等装置。

5、 机械设备在高速运转中容易甩出的部件,应设置防松脱装置,并配置防

护罩或防护网等安全装置。

6、 机械设备应采取方噪声措施,使机械设备的噪声低于国家规定的噪声标

准。

7、 机械设备容易发生危险的部位,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安全色和标志应保

持颜色鲜明、清晰、持久。

8、 机械设备中发生高温等部位,应有屏护措施。

9、 有电器的机械设备都应有良好的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触电,同时注意

防静电。

10、 安装机械设备的场地应设置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如防护栅栏,安全操

作要制定机械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坚持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制度。

11、 作人员必须按规定带防护用品,如防护眼睛,女工防护帽等。

三、防物体打击措施

1、任何人进入高空作业的施工现场,必须带好安全帽。

2、在高空交叉作业时,要有隔离防护措施,或上下作业工作安排错开,尽量不要

安排在同一垂直方向操作。

3、人员固定及密集场所,如:卷扬机上料口、混凝土搅拌站、通道口等,必须按

照安全防护要求搭设防护棚、搭设面积,应根据建筑物的高度和落物半径来确定搭设宽度搭设时,应保证棚顶不被物体冲透。

4、严禁高空向下抛掷物体或垃圾。

5、严禁闲杂人员和儿童进入施工作业区。

6、搭拆、调整有关设施的危险点,必须划分警诫线,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

四、防坍塌事故措施

(一)、土方开挖工程

1、土方开挖时,注意放坡、支撑防止塌方,做好防水安排工作。

2、土方施工时,要注意土质情况变化,特别是裂缝、坍塌等。土方开挖按规定放坡,且保证放坡面光滑、顺平、无明显凹凸现象,必要时,根据基坑具体土质情况,常用支撑,锚固等防护措施。

(二)、模板工程

1、每次支模前,应对模板材料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更换或修复,不能滥竽充数。

2、班长、工长、自检员应随时对支模操作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3、完工后,质检员组织工长、班长、自检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再转入下道工序。

4、拆除模板后必须一次拆清,不得留悬空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高度不超过2m 。

5、模板支撑的拆除,必须确认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是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五、防火灾措施

1、 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实行“谁主管,谁负

责”的原则。

2、 加强消防工作的领导,实行防火责任制度。为此项目部成立防火领导

小组,建立领导值班制度,定期对工地的消防保卫工作进行检查。

3、 建立消防管理制度,明确部位、防火责任人及防火职责,重点部位建

立防火档案,建立群众义务消防队,定期训练,重点工种要进行消防培训。

4、 项目部对消防器材,设施应根据生产需要购置和维修,其成品质量必

须达到规定的要求,有成品合格证。

5、 消防器材,设施要定期养护,完好率达到100%,泡沫灭火器每年要

换药粉,干粉灭火器每年试压一次,消防栓每季度检查养护一次;其他消防器材每年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6、 生产、生活用火必须执行以下防火规定:

(1)、重点防火部位(木工间、仓库、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场所)严禁烟

火防火标志醒目。

(2)、现场使用明火作业,必须有项目副经理以上领导检查合格后、批准,

取得“用火许可证”后方可使用。明火附近不得堆放易燃易爆物品。

7、使用的火炉距可燃物不小于1.5m ,在木质地板上搭设火炉,必须用隔

热材料与地板隔离,炉灰用水浇灭,倒到指定地点。

8、生产、生活用电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1)、安装电器设备,应严格按有关安全用电技术规范操作并有正式电工

进行安装和维修。仓库内严禁使用60瓦以上的白炽灯、日光灯、电磁炉等电器设备。

(2)、易燃易爆场所的电器设备,必须采取防爆装置。

(3)、灯泡与可燃物距离不小于40cm ,严禁用纸、布等可燃物罩灯泡。

(4)、电器设备要经常检查,不得带病运转,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检测、更

换。

(5)、生产区域内的动力电源线下班后要及时切断。

9、电气焊割施工必须执行以下规定:

(1)、气割施工时,乙炔瓶与氧气瓶距离应不小于5米,气瓶与明火间距离不

小于10米,严禁暴晒。

(2)、焊、割工作必须安全可靠,严禁焊割工具与油脂物品相接触。

(3)、焊、割结束应切断电源、气源,检查现场,消除火源后,确定安全方可

离开。

(4)、瓶阀冻结后,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用温水解冻。

10、施工现场必须执行以下防火规定:

(1)、施工现场应结合建筑的特征,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措施、防火方案。平

面布置时,首先要考虑防火要求,建筑物周围设立供水系统和消防水池,保障消防车道路通畅和消防水源。

(2)、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动力和照明必须分开,以保证随时切断电源。

(3)、搭建临视设施,禁止使用易燃材料。

(4)、临时宿舍与厨房,电器之间距离不小于15米,栋与栋之间不小于5米,

与易燃材料库不小于50米。

(5)、临时宿舍、办公室的灯具应固定牢固,灯泡距周围可燃物不小于40cm 。

(6)、现场易燃性材料,成品和半成品堆放要有一定防火间距,各种消防标志

完善醒目。

11、灭火器配置应符合以下标准:

(1)、各种灭火器存放地点要明确、标志清楚,动取方便,泡沫灭火器冬季做

好保暖,灭火器存放地点周围不允许有遮挡物。

(2)、一般性仓库配置25m 2/具,油漆、油料等易燃性仓库按9m 2/具配置;木工

车间等部位按9m 2/具配置(干粉或泡沫)。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按25m 2/具标准配置;临时仓库按存放材料不同性质按9m 2/具或25m 2/具配置;大型机械配电箱、塔吊操作室,人物两用电梯内部位,配置1-2具干粉灭火器,现场警卫室要配置4具灭火器。

六、防中毒措施

1、 在狭窄和通风不良场所从事有毒有害作业,必须有通风、隔离、个人

劳动保护措施。

2、 混凝土、砂浆使用的早强、防冻剂必须有专人负责,妥善保管,避免

污染环境和误食误用。

3、 职工食堂必须有严格的卫生制度和防蝇、防鼠措施,严禁采购过期、

霉变、发芽等食品、蔬菜、腐败变质食品及时处理,避免食物中毒,

4、 办公、住宿等冬季取暖及工程养护煤炉,必须使用由排烟管道,安全

可靠的取暖炉。安装、使用必须专人负责,经常检查。

七、防坠落措施

1、基坑周边设置1.2 m 高,两道防护栏杆,并挂设密目安全网,基坑一侧搭设一个爬梯,专供作业人员上下。

2、安全防护应做到定型化、工具化,防护栏杆以黑黄间隔色标示,洞口盖件以红色标示。安全防护设施不得随意拆除,如影响施工时,必须经过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同意后,方可拆除。工作完毕后应急时恢复,通知项目有关人员复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3、物料提升机由具备相应安装资质的单位及人员负责安装和拆除。使用前应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签字手续齐全后,方可投入使用。各限位装置应灵

敏可靠。物料提升机楼层的出料平台,防护棚,出料口安全门等,应按规范要求搭设。出料平台两侧应用钢管搭设好防护栏杆,并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在运料时,严禁超载,载荷应均匀分布,防止偏重,物料提升机上下运行中确保各楼层口无章碍物。

4、外双排脚手架,作业层脚手板应满铺,下部挂设安全平网,外侧采用密目安全网封闭。作业层脚手板与建筑物之间的间距不大于20c m, 防止人员和物体坠落。

5、预留洞口,应加盖封闭严实,防止上面施工落物伤人,若洞口距地面大于

1.5 m时空洞周边搭设防护栏杆,底部加设安全平网。物面周边搭设双道防护栏杆,在坡度较大的屋面作业时,应采取专门的安全防护措施进行防护。

6、按规定,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应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品,重视安全“三宝”的使用。高空作业必须系好安全带,按照规定搭设好各种安全防护设施,如“四口五临边”等安全防护。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有关安全规定,距地面2 m以上作业要有防护栏杆、挡脚板、或安全网,架设安全网有专人检查验收,发现不符合要求时,应停止使用,并立即改正。

7、高空作业时,严禁任何人向下投掷物体、物件,高空的作业人员在操作中应携带工具袋,使用的工具,小型材料等均应随时装入袋内。高空作业时不准站在不稳的物体上操作,不准从高处往下跳,不准沿架子或模板支撑向上攀登,不准在没有防护的外墙和模板上行走。

8、建筑物的出入口,搭设安全通道口,防护棚搭设宽度应宽于通道两边1 m的双层防护棚,棚顶应铺不小于5㎝ 厚的脚手板,通道两侧必须封严。

9、使用物料提升机运料时,应对机械检查,各限位装置、保险杠、及钢丝绳的磨损情况,上下料时,小车推把不得停出吊笼外车轮前后应挡牢,安全门关好后稳起稳落,平台上人员不准向外探头,防止吊篮上下伤人,物料提升机在运行中,吊篮内严禁乘人上下。


相关内容

  • 第十一章 伤害流行病学
  • 伤害流行病学 世界卫生组织(WHO )1995年的报告指出全世界每年由伤害(injury )造成的死亡为510万,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和年龄结构的改变,预计到202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65%,达到840万.在很多国家,伤害是造成1-44岁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此外由伤害造成的残疾及社会.经济负担更为惊人. ...

  • [大学生安全教育]教案
  • 第1.2次课 第一讲 ● 目的要求 1. 了解安全的概念. 概论 2. 客观分析大学生面临的安全形势. 3. 了解目前大学生面临的主要安全问题. 4. 培养大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 教学重点 1. 大学生面临的严峻安全形势. 2. 大学生面临的安全问题. 3. 大学生学习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 学 ...

  • 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 儿童意外伤害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 作者:余凤妹,刘雪迎 作者单位: 516081 广东惠州,惠州市大亚湾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内儿科 [摘要] 目的 预防和减少儿童意外伤害,保护儿童生命健康和提高儿童生命质量.方法 将多发年龄段.性别特点.伤害类型进行分析.结果 意外伤害.烧烫伤发生在幼儿期,跌落伤.车 ...

  • 2儿童溺水
  • 一.前言 儿童溺水是指儿童呼吸道淹没或浸泡于液体中,产生呼吸道等损伤的过程.溺水2分钟后,便会失去意识,4-6分钟后神经系统便遭受不可逆的损伤.溺水结局分为死亡.病态和非病态.根据国际疾病分类法第10版本(ICD-10),溺水分为故意性.非故意性和意图不确定三类.故意溺水包括用淹溺和沉没方式故意自害 ...

  • 西安市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
  • (2006年7月5日西安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2006年9月28日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批准 2006年10月27日公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积极预防.妥善处理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保护中小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 ...

  •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 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存在事故要素并孕育发展的结果,在未及时发现和消除存在的事故要素,或者阻止其孕育和发展的情况下,则事故必将发生,这就是由其内在规律性所决定的事故发生的必然性.由于相同的事故要素会存在于不同的建筑工地及其施工过程的不同阶段,由其必然性又形成了安全事故的多发 ...

  • 工程事故预防与控制实例研究
  •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标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文中的研究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结果由本人承担. 学位论文作业 ...

  • 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解读
  • 从2007年3月1日起,酝酿已久的<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下称条例)将正式实施. 3月1日起,<江苏省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预防与处理条例>(下称条例)正式实施.这意味着,从本学期开始,我省中小学生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纠纷,有了新的更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来裁决. ...

  • 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
  • 国家安全社区建设基本要求AQ/T9001-2006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社区建设的基本要求, 旨在帮助社区规范事故与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工作,持续改进安全绩效. 本标准适用于通过安全社区建设,最大限度地预防和降低伤害事故,改善社区安全状况,提高社区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保障水平的社区.本标准供从事安 ...

  • 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 体育教学中如何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摘要: 体育课是一门活动课,它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 因为学生的年龄还小,他们的身承受能力都很差,他们又好奇,好胜 心强体育课又是一门活动范围广,组织教学难度大,充满竞争和各种 激烈运动的课程,难免会出现种种意外. 关键词:体育 预防 安全隐患 体育伤害事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