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选人及100件大事

一、杰出创业人物候选人

001.袁 庚: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创始人

002.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003.王 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004.王世祯:招商银行首任行长

005.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006.高云峰: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07.马福元:原深圳市赛格集团董事长

008.麦伯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009.张伟基:原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党支部书记

010.吴海军:深圳市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11.王 之:原长城科技股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12.徐少春:金碟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013.骆锦星:原深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014.丁 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015.昝云龙: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董事长 016.赵陆原:原深圳天虹商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017.缪寿良:深圳市富源集团董事长

018.金式如:原深圳实验学校校长

019.沈其杰:原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原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020.朱保国: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杰出创新人物候选人

021.侯为贵: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22.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023.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024.牛憨笨: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025.杨焕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026.邓国顺:深圳市朗科科技(Netac)有限公司董事长

027.蒋开儒:著名词作家、中国音乐协会会员

028.陈志列: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29.梁光伟: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030.熊建明: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031.孙 磊: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032.徐 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联席首席执行官 033.甘 琳:深圳图书馆副馆长

034.李 锂: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35.龚国祥:原深圳外国语学校校长

036.刘晓松:A8音乐集团主席

037.郭惠绮:罗湖海关副关长

038.史丰收: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所长(已去世)

039.马蔚华:招商银行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040.王喜义:原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

三、杰出模范人物候选人

041.陈观玉:深圳市沙头角水产公司退休职工

042.郭春园:原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已去世)

043.丛 飞:原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已去世)

044.吴立民:深圳市政府督察室调研员

045.曾柳英:深圳市宝安区“爱心一族”协会会长

046.黄联明:原深圳市公安局李朗派出所所长(已去世)

047.贺方军:原深圳动植物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已去世) 048.李传梅:深圳市宝安区展华实验学校职工兼德育辅导员

049.高 敏: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分队队长

050.臧金贵:原招商银行派驻云南省永仁县挂职副县长(已去世) 051.郑卫宁:深圳市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52.王绮红:深圳市体工大队训练基地办公室副主任

053.但昭义:深圳艺术学校教授

054.徐 华:深圳特区报徐华工作室主任

055.承 明:深圳东胜电机厂董事长

056.陈麟基:原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员(已去世) 057.周大桥: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

058.林华锋: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司令部轮训队班长

059.高正荣:深圳市义工联合会副理事长、关爱探访组组长

060.靳传勇:深圳市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务公司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电焊工)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候选事件(200件)

1)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2)1980年,毗邻香港的罗湖建设工程启动,从而拉开深圳经济特区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3)1980年,“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

4)1980年,深圳市房地产公司与香港中央建业有限公司签订营建商住大厦协议,这是中国内地收取土地使用费的第一次尝试。

5)1980年,深圳放开部分商品价格和收费,在中国内地率先进行价格改革。 6)1980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启动职工住房商品化改革,迈出了中国内地住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7)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对外招聘干部,发全国组织人事制度改革之先声。

8)1981年,深圳国际商业大厦推出“工程招投标”方案,开创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

9)1981年,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 10)1981年,深圳市开始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内地率先打破了按行业、产品门类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旧模式,初步形成大系统管理体制。

11)1981年,深圳成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中国内地率先确立了政府委托专业机构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模式。

12)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实行基本工资加1.15倍于基本工资的工业区工资,取消各种补贴,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工资制度改革。

13)1981年,深圳蛇口港正式对外开放,深圳拥有了第一个海港口岸。

14)1981年,深圳蛇口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这是中国内地首家由企业建立的环保机构。

15)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16)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逐渐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

17)1982年,深圳推出工资改革试点,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

18)1982年,深圳在“三资”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中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三资”企业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9)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新中国内地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20)1982年,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权威媒体和第一大报。

21)1982年,国家正式批准了大亚湾核电站项目,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

22)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23)1983年,中央军委决定全国2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深圳,支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

24)1983年,蛇口工业区管委会推行直选改革,在全国引发一场大争论。 25)1983年,《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

26)1983年,《深圳市实行社会劳动保险暂行规定》出台,深圳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合同制职工社会劳动保险制度改革。

27)1983年,深圳大学经国务院批准创办,成为深圳第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 28)1983年,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作电信运营企业。

29)1984年,“三天一层楼”国贸大厦成为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被载入史册。

30)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31)1984年,“孺子牛”雕塑在深圳市委大院落成,这座铜雕成为深圳建设者开拓创新精神的象征。

32)1984年,深圳电视台成立,标志着深圳本土电视事业的开创。

33)1985年,深圳创办科技工业园、科技商品交易所,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市场化发展。

34)1985年,深圳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为中国内地建立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35)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36)1985年,深圳市首次召开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科技体制改革。

37)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暂住证制度。

38)1985年,深圳市保安服务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市级保安服务公司。

39)1986年,《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出台,探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新路。

40)1986年,深圳“大家乐”舞台诞生,其独创的“自荐、自演、自娱、同乐”的演出模式传遍全国。

41)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42)1987年,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成立,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43)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开放土地市场。

44)1987年,率先放开土地市场,土地拍卖“第一槌”引发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场革命”。

45)1987年,深圳鼓励技术入股、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由此催生了华为、中兴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

46)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成为新中国内地第一家证券公司。

47)1987年,“招商银行”在深圳挂牌,成为新中国内地第一家企业自办股份制商业银行。

48)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成立,成为新中国内地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家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49)1987年,沙头角保税区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个保税工业区。

50)1987年,深圳首届劳务交流服务大会举办,开创中国内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服务之先河。

51)1987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参股深圳科技工业园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内地率先试行科技、工业、金融三位一体的实验。

52)1987年,深圳启动特区行政体制和政府机关人事制度的改革,率先探索国家公务员制度。

53)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房屋是商品”观念开始从深圳走向全国。

54)1988年,蛇口举行一场“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引发了历时一个月的全国讨论。

55)1988年,赛格电子配套市场成立,其所在的华强北商业街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

56)1988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57)1988年,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保险机构。

58)1988年,深圳建立行政大系统管理体制,对中国内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59)1988年,深圳经济罪案举报中心成立并在市检察院挂牌办公,此举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60)1988年,国际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在深圳设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

61)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确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思路。

62)1988年,深圳市成立文化委员会,在中国内地率先建立起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三位一体的“大文化”管理架构。

63)1989年,深圳创立内地首个义工团体“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成为最温暖的口号。

64)1989年,百万劳工下深圳,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深圳成为最早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

65)1989年,《深圳经济特区居屋发展纲要》颁布,以经济手段取代行政分配,突破了传统的住房制度。

66)1989年,深圳大剧院开业,在繁荣深圳文化事业、实现深圳人文化权利及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7)1989年,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开业,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68)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69)1991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深圳海陆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70)1991年,深圳市开始推广使用商业条码,在中国内地开了推广使用商业条码的先河。

71)1991年,深圳南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单位,这是中国内地企业获取的第一张ISO9000证书。

72)1991年,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正式开业,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期货交易所。 73)1991年,深圳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业主委员会。 74)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

75)1992年,江泽民给创刊10周年的《深圳特区报》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

76)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深圳经济特区发挥“试验田”、“窗口”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77)1992年,深圳出台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最低工资制度。 78)1992年,第一部打工纪实小说《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在深圳出版,中国内地的第一部打工文学作品诞生。

79)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80)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出台,为中国内地房地产登记的立法作了探索。

81)1992年,深圳市招聘团赴美国招聘留学生,这是中国内地地方政府第一次到国外招聘留学生。

82)1992年,《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有机结合”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83)1993年,深圳举行文稿拍卖,首次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文化生产领域。 84)1993年深圳市宝安县撤县建立宝安、龙岗两区,加快推动深圳市城市化进程。

85)1993年,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蚝二村村民用一张白纸直选村干部,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

86)1993年,《深圳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有限责任公司条例》颁布标志现代意义的公司法律制度框架在深圳经济特区率先建立。

87)199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致力于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88)1993年,深圳市产权交易所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产权交易机构。 89)1993年,深圳设立金融中心,对活跃、组织和监督货币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90)1993年,深圳成立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此举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91)1993年,《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出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公务员规章。

92)1994年,江泽民视察深圳,勉励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93)1994年,深圳市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向全国“三资”企业开放,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全国性的保税生产资料市场。

94)1994年,深圳市成立企业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国内地率先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验。

95)1994年,广深高速建成通车,为深圳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

96)1994年,深圳推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新形式——买方信贷,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金融改革。

97)1995年,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无偿献血的地方性法规。

98)1995年,深圳掀起“二次创业”,以适应特区优惠政策逐渐变成普惠制的新形势。

99)1995年,深圳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城市合作商业银行。 100)1995年,深港启动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成为深港合作的成功范例。 101)1995年,深圳市在全国公开招聘市卫生局局长,在中国内地属首次。 102)1996年,深圳市成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内地公共交通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次尝试。

103)1996年,深圳市成立科技顾问委员会,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为政府科技决策提供专家咨询的机构。

104)1996年,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家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105)1996年,深圳市启动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06)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竣工,成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世界第四高楼。 107)1997年,深圳建立人才大市场,首开劳动力商品化之先河。

108)1997年,深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大体系,深圳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

109)1997年,《深圳经济特区职业技能鉴定条例》出台,这是中国内地首部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活动的法规。

110)1998年,《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开创中国内地审批制度改革先例。

111)1999年,首届中国国际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其后发展成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112)1999年,腾讯推出即时通信软件“QQ”,开启网上个人即时通讯方式。 113)1999年,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实行“三轮两票制”的镇长选举制度改革,在中国内地率先创造了量化的民意表达机制。

114)1999年,深圳设立深港产学研基地,创新了深港科技合作的新模式。 115)1999年,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实行“一园多校、市校共建”的独特建设模式,成为国家科教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先行示范。

116)2000年,首届“深圳读书月”成功举办,深圳率先建设学习型城市。 117)2000年,首座邓小平塑像在莲花山揭幕,表达了深圳人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崇高敬意。

118)2000年,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为促进我国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19)2000年,深圳市成立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此举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120)2000年,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以中外合作形式组建的留学生创业园。

121)2000年,深圳数码港举行揭牌典礼,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由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共同创办的软件、网络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

122)2000年,深圳大学城创建,成为全国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举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

123)2001年,《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法规。

124)2001年,深圳大鹏所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25)2002年,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授予深圳环境保护“全球500佳”称号,深圳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充分认可。

126)2002年,深圳报业集团挂牌成立,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新闻事业迈上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127)2002年,深圳市实行国有大型企业国际招标改革,在探索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方面实现了突破。

128)2002年,深圳市南山区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对研究岭南先秦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29)2003年,胡锦涛视察深圳,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130)2003年,皇岗口岸客运通道实施24小时通关,对促进粤港两地客流、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31)2003年,首届“深圳关爱行动”举办,深圳致力打造爱心之城、和谐家园。

132)2003年,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在全国率先吹响“文化立市”的号角。

133)2003年,深圳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市之一,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电视台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134)2003年,《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移植捐献条例》出台,开创了中国内地人体器官捐献立法的先河。

135)2004年,深圳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全面铺开,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的城市。

136)2004年,深圳地铁正式通车,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拉开序幕。

137)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举行(第二届起更名为“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平台。

138)2004年,深圳发行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先后挂牌成立,深圳卫视成功上星,标志着深圳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39)2004年,深交所尝试“换股+公募”的发行上市方案,此举在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属首创。

140)2004年,中国证监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为中国内地中小企业提供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途径。

141)2004年,香港永隆银行深圳分行正式开业,成为在CEPA框架下香港银行首个内地分行。

142)2004年,深圳大芬油画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143)2005年,深圳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标志深圳的城市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144)2005年,福田区渔农村爆破拆除,拉响了深圳城中村改造的“第一爆”。 145)2005年,深圳市创办“外来青工文化节”,成为保障外来青工文化权利的特色文化品牌。

146)2005年,深圳市创办“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在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先进文化全民共享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147)2005年,深圳市创办“创意十二月”活动,探索专业创意和群众性生活创意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148)2005年,深圳市举办了“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2005)活动”,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物、纪念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先河。

149)2005年,《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

150)2006年,中国深圳首届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开幕,成为国家文化部批准的国内三大常设性国际钢琴赛事之一。

151)2006年《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出台,成为全国第一个保护改革创新的专项法规。

152)2006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出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法定化的城市发展策略。

153)2006年,《深圳市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纲要》出台,深圳首次把“走出去”列入城市重点发展战略。

154)2006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155)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成为中国内地投资最大、设施服务达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图书馆。

156)2006年,深圳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正式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成为全国推广有线数字电视的示范城市。

157)2006年,深圳市启动天然气整体转换工作,此举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构筑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58)2006年,《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出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劳务工医疗保险办法。

159)2006年,深圳举行“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揭牌仪式,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

160)2007年,深圳大鹏湾畔咸头岭遗址被中国社科院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对于研究珠江口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161)2007年,深圳率先向市民免费开放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极大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福利,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示范。

162)2007年,深圳在国内首推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提出以“民生净福利”作为政府决策的“指挥棒”、实施的“标准杆”、考核的“衡量尺”。

163)2007年,深圳成功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为大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办城市。

164)2007年,南方科技大学开始筹建,提出将以“去行政化”、以追求学术卓越为主的管理模式,建设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165)2007年,胡锦涛为深圳湾大桥通车剪彩,深港西部通道正式开通。 166)2007年,深圳、香港两地政府共同签订《“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提升深港区域在全球的竞争力。

167)2007年,《深圳市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提出放大深港人才交流与合作的独特优势,全面创新深圳人才机制。

168)2007年,深圳罗湖口岸开通内地旅客自主查验通道,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169)2007年,深圳音乐厅开业,成为国内最先进的纯自然声音乐厅之一。 170)2007年,《深圳市少年儿童住院及大病门诊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城市。

171)2007年,深圳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位居第四。

172)2007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元,在中国内地省(市)级国有企业整体排名中利润总额名列第三。

173)2008年,国家发改委《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深圳“一区四市”的定位,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174)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称号,深圳成为全球第6个、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175)2008年,深圳开始对“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甘肃灾区进行对口支援,不足两年时间就基本完成援建项目工程,援建工作再现“深圳速度”。

176)2008年,深圳实施《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率先探索科学的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

177)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178)2008年,中越双方举行了“越南中国(深圳)经济贸易合作区”项目签约仪式,这是由深圳市主导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179)2008年,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上市,成为深圳第一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

180)2008年,《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出台,这是中国内地首次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81)2008年,深圳市盐田区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区,成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生态区”。

182)2008年,《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183)2008年,《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推出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

184)2009年,深圳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185)2009年,深圳获“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称号,成为中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186)2009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标志深圳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87)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开市交易,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

188)2009年,“爱心大使”丛飞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向全国展示了深圳人的精神标高。

189)2009年,深圳市政府以公开招标方式购买法律服务,在中国内地开创了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新模式。

190)2009年,《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开创全国博物馆常设改革开放史陈列先例,荣获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精品奖,被誉为中国当代史陈列的成功典范。

191)2009年,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初步构建起对接港澳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服务平台。

192)2009年,深圳市粤剧团《风雪夜归人》进京演出,该剧成为深圳制造的经典现代粤剧。

193)2009年,《深圳城市更新办法》实施,在释放土地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94)2009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永久性落户深圳,成为中国内地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195)201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汪洋向深圳提出了“三道题”,引发深圳市全市上下的热烈讨论。

196)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52.8平方公里。

197)2010年,深圳启动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在中国内地率先将住房保障覆盖面由低收入群体扩展到各类人才以及非户籍常住人口。

198)2010年,深圳市实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政府补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城市。

199)2010年,《深圳市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规范并统一了低收入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并首次将非户籍居民纳入社会救助政策的考虑范围。

200)2010年,深圳公开推荐选拔8名市管正局级干部,这是深圳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新探索的一项重大举措。

一、杰出创业人物候选人

001.袁 庚:招商局蛇口工业区有限公司创始人

002.任正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总裁

003.王 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

004.王世祯:招商银行首任行长

005.马明哲: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 006.高云峰: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07.马福元:原深圳市赛格集团董事长

008.麦伯良: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 009.张伟基:原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党支部书记

010.吴海军:深圳市神舟电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11.王 之:原长城科技股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12.徐少春:金碟国际软件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013.骆锦星:原深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014.丁 凯:创维数码控股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深圳市创维群欣安防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015.昝云龙:原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总经理、董事长 016.赵陆原:原深圳天虹商场有限公司总经理

017.缪寿良:深圳市富源集团董事长

018.金式如:原深圳实验学校校长

019.沈其杰:原深圳市康宁医院院长、原深圳市精神卫生研究所所长 020.朱保国: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二、杰出创新人物候选人

021.侯为贵: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22.马化腾: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023.王传福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024.牛憨笨:深圳大学光电工程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025.杨焕明: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026.邓国顺:深圳市朗科科技(Netac)有限公司董事长

027.蒋开儒:著名词作家、中国音乐协会会员

028.陈志列:研祥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29.梁光伟: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

030.熊建明:方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031.孙 磊:深圳市飞亚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032.徐 航: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及联席首席执行官 033.甘 琳:深圳图书馆副馆长

034.李 锂:深圳市海普瑞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35.龚国祥:原深圳外国语学校校长

036.刘晓松:A8音乐集团主席

037.郭惠绮:罗湖海关副关长

038.史丰收:史丰收速算法国际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史丰收速算法研究所所长(已去世)

039.马蔚华:招商银行党委书记、执行董事、行长兼首席执行官 040.王喜义:原中国人民银行深圳经济特区分行行长

三、杰出模范人物候选人

041.陈观玉:深圳市沙头角水产公司退休职工

042.郭春园:原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已去世)

043.丛 飞:原深圳市义工联艺术团团长(已去世)

044.吴立民:深圳市政府督察室调研员

045.曾柳英:深圳市宝安区“爱心一族”协会会长

046.黄联明:原深圳市公安局李朗派出所所长(已去世)

047.贺方军:原深圳动植物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已去世) 048.李传梅:深圳市宝安区展华实验学校职工兼德育辅导员

049.高 敏:深圳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分队队长

050.臧金贵:原招商银行派驻云南省永仁县挂职副县长(已去世) 051.郑卫宁:深圳市残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052.王绮红:深圳市体工大队训练基地办公室副主任

053.但昭义:深圳艺术学校教授

054.徐 华:深圳特区报徐华工作室主任

055.承 明:深圳东胜电机厂董事长

056.陈麟基:原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刑二庭审判员(已去世) 057.周大桥:深圳市中医院肝病科主任

058.林华锋:深圳经济特区检查站司令部轮训队班长

059.高正荣:深圳市义工联合会副理事长、关爱探访组组长

060.靳传勇:深圳市建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劳务公司党支部书记、高级技师(电焊工)

深圳经济特区30年100件大事候选事件(200件)

1)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立经济特区,深圳经济特区诞生。

2)1980年,毗邻香港的罗湖建设工程启动,从而拉开深圳经济特区大规模建设的序幕。

3)1980年,“炒鱿鱼”、打破“铁饭碗”,深圳率先突破固定用工的传统体制,实行双向选择,确立了劳动合同制和配套制度。

4)1980年,深圳市房地产公司与香港中央建业有限公司签订营建商住大厦协议,这是中国内地收取土地使用费的第一次尝试。

5)1980年,深圳放开部分商品价格和收费,在中国内地率先进行价格改革。 6)1980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启动职工住房商品化改革,迈出了中国内地住房制度改革的第一步。

7)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率先对外招聘干部,发全国组织人事制度改革之先声。

8)1981年,深圳国际商业大厦推出“工程招投标”方案,开创中国内地工程招投标先河。

9)1981年,深圳市物业管理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物业管理企业。 10)1981年,深圳市开始第一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在中国内地率先打破了按行业、产品门类设置政府经济管理机构的旧模式,初步形成大系统管理体制。

11)1981年,深圳成立工程质量监督机构,在中国内地率先确立了政府委托专业机构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管理的模式。

12)1981年,深圳蛇口工业区实行基本工资加1.15倍于基本工资的工业区工资,取消各种补贴,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工资制度改革。

13)1981年,深圳蛇口港正式对外开放,深圳拥有了第一个海港口岸。

14)1981年,深圳蛇口环境保护监测站成立,这是中国内地首家由企业建立的环保机构。

15)1982年,“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被誉为“知名度最高,对国人最有影响的口号”。

16)1982年,深圳率先放开一切生活必需品价格,逐渐取消粮票和粮本等各类票证,终结了近四十年的票证制度。

17)1982年,深圳推出工资改革试点,改革劳动分配制度,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结构工资制。

18)1982年,深圳在“三资”企业劳动合同制工人中推行社会养老保险,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三资”企业工人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19)1982年,南洋商业银行深圳分行开业,成为新中国内地引进的第一家外资银行。

20)1982年,深圳市委机关报《深圳特区报》正式创刊,成为深圳经济特区权威媒体和第一大报。

21)1982年,国家正式批准了大亚湾核电站项目,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

22)1983年,新中国第一张股票“深宝安”发行,深圳第一家股份制企业诞生。 23)1983年,中央军委决定全国2万基建工程兵集体转业到深圳,支援深圳经济特区建设。

24)1983年,蛇口工业区管委会推行直选改革,在全国引发一场大争论。 25)1983年,《深圳市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办法》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行劳动用工合同制的城市。

26)1983年,《深圳市实行社会劳动保险暂行规定》出台,深圳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合同制职工社会劳动保险制度改革。

27)1983年,深圳大学经国务院批准创办,成为深圳第一所全日制高等院校。 28)1983年,深大电话有限公司在深圳正式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中外合作电信运营企业。

29)1984年,“三天一层楼”国贸大厦成为深圳城市标志“深圳速度”被载入史册。

30)1984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并题词:“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31)1984年,“孺子牛”雕塑在深圳市委大院落成,这座铜雕成为深圳建设者开拓创新精神的象征。

32)1984年,深圳电视台成立,标志着深圳本土电视事业的开创。

33)1985年,深圳创办科技工业园、科技商品交易所,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市场化发展。

34)1985年,深圳成立全国第一家外汇调剂中心,为中国内地建立规范化的外汇市场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35)1985年,华侨城开始筹建,拉开了中国内地“主题公园”建设序幕。 36)1985年,深圳市首次召开科学技术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科教兴市”的发展战略,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科技体制改革。

37)1985年,《深圳经济特区暂住人员户口管理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实行暂住证制度。

38)1985年,深圳市保安服务公司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市级保安服务公司。

39)1986年,《深圳经济特区国营企业股份化试点暂行规定》出台,探索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新路。

40)1986年,深圳“大家乐”舞台诞生,其独创的“自荐、自演、自娱、同乐”的演出模式传遍全国。

41)1987年,深圳市委召开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将特区精神归纳为“开拓、创新、献身”。

42)1987年,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成立,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

43)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管理体制改革方案》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开放土地市场。

44)1987年,率先放开土地市场,土地拍卖“第一槌”引发新中国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场革命”。

45)1987年,深圳鼓励技术入股、兴办民营科技企业,由此催生了华为、中兴等一批高科技民营企业。

46)1987年,“深圳经济特区证券公司”成立,成为新中国内地第一家证券公司。

47)1987年,“招商银行”在深圳挂牌,成为新中国内地第一家企业自办股份制商业银行。

48)1987年,“深圳发展银行”成立,成为新中国内地第一家向社会公众公开发行股票、第一家公开上市交易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49)1987年,沙头角保税区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个保税工业区。

50)1987年,深圳首届劳务交流服务大会举办,开创中国内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市场就业服务之先河。

51)1987年,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参股深圳科技工业园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在中国内地率先试行科技、工业、金融三位一体的实验。

52)1987年,深圳启动特区行政体制和政府机关人事制度的改革,率先探索国家公务员制度。

53)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住房制度改革方案》出台,“房屋是商品”观念开始从深圳走向全国。

54)1988年,蛇口举行一场“青年教育专家与蛇口青年座谈会”,引发了历时一个月的全国讨论。

55)1988年,赛格电子配套市场成立,其所在的华强北商业街后来发展成为“中国电子第一街”。

56)1988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57)1988年,深圳平安保险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由企业创办的股份制保险机构。

58)1988年,深圳建立行政大系统管理体制,对中国内地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起到示范作用。

59)1988年,深圳经济罪案举报中心成立并在市检察院挂牌办公,此举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60)1988年,国际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在深圳设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房地产中介服务公司。

61)1988年,《深圳经济特区加快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发展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确定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思路。

62)1988年,深圳市成立文化委员会,在中国内地率先建立起集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三位一体的“大文化”管理架构。

63)1989年,深圳创立内地首个义工团体“有困难找义工有时间做义工”成为最温暖的口号。

64)1989年,百万劳工下深圳,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深圳成为最早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

65)1989年,《深圳经济特区居屋发展纲要》颁布,以经济手段取代行政分配,突破了传统的住房制度。

66)1989年,深圳大剧院开业,在繁荣深圳文化事业、实现深圳人文化权利及开展国际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67)1989年,深圳布吉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开业,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68)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69)1991年,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建成通航,深圳海陆空现代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形成。

70)1991年,深圳市开始推广使用商业条码,在中国内地开了推广使用商业条码的先河。

71)1991年,深圳南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得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单位,这是中国内地企业获取的第一张ISO9000证书。

72)1991年,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正式开业,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期货交易所。 73)1991年,深圳天景花园业主委员会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业主委员会。 74)1992年,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深圳特区报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

75)1992年,江泽民给创刊10周年的《深圳特区报》题词:“改革开放的窗口”。

76)1992年,全国人大授予深圳经济特区立法权,为深圳经济特区发挥“试验田”、“窗口”作用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77)1992年,深圳出台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最低工资制度。 78)1992年,第一部打工纪实小说《青春驿站——深圳打工妹写真》在深圳出版,中国内地的第一部打工文学作品诞生。

79)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土地使用权出让办法》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80)1992年,《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登记条例》出台,为中国内地房地产登记的立法作了探索。

81)1992年,深圳市招聘团赴美国招聘留学生,这是中国内地地方政府第一次到国外招聘留学生。

82)1992年,《深圳市社会保险暂行规定》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社会共济与自我保障有机结合”的新型社会保障制度。

83)1993年,深圳举行文稿拍卖,首次把市场竞争机制引入文化生产领域。 84)1993年深圳市宝安县撤县建立宝安、龙岗两区,加快推动深圳市城市化进程。

85)1993年,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蚝二村村民用一张白纸直选村干部,开创了中国农村村民自治的先河。

86)1993年,《深圳经济特区股份有限公司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有限责任公司条例》颁布标志现代意义的公司法律制度框架在深圳经济特区率先建立。

87)1993年,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创办,致力于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

88)1993年,深圳市产权交易所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产权交易机构。 89)1993年,深圳设立金融中心,对活跃、组织和监督货币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90)1993年,深圳成立无形资产评估事务所,此举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91)1993年,《深圳市国家公务员管理办法》出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公务员规章。

92)1994年,江泽民视察深圳,勉励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 93)1994年,深圳市保税生产资料市场向全国“三资”企业开放,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全国性的保税生产资料市场。

94)1994年,深圳市成立企业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在中国内地率先进行现代企业制度的试验。

95)1994年,广深高速建成通车,为深圳加强与周边城市的经贸往来、交流合作提供了便利。

96)1994年,深圳推出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新形式——买方信贷,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金融改革。

97)1995年,深圳出台《深圳经济特区公民无偿献血及血液管理条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部有关无偿献血的地方性法规。

98)1995年,深圳掀起“二次创业”,以适应特区优惠政策逐渐变成普惠制的新形势。

99)1995年,深圳城市商业银行成立,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家城市合作商业银行。 100)1995年,深港启动联合治理深圳河工程,成为深港合作的成功范例。 101)1995年,深圳市在全国公开招聘市卫生局局长,在中国内地属首次。 102)1996年,深圳市成立公共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这是中国内地公共交通行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首次尝试。

103)1996年,深圳市成立科技顾问委员会,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为政府科技决策提供专家咨询的机构。

104)1996年,广深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成立,成为中国内地首家铁路股份有限公司。

105)1996年,深圳市启动社区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106)1996年,深圳地王大厦竣工,成为当时亚洲第一高楼、世界第四高楼。 107)1997年,深圳建立人才大市场,首开劳动力商品化之先河。

108)1997年,深圳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十大体系,深圳基本完成了从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渡。

109)1997年,《深圳经济特区职业技能鉴定条例》出台,这是中国内地首部规范职业技能鉴定活动的法规。

110)1998年,《深圳市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出台,开创中国内地审批制度改革先例。

111)1999年,首届中国国际高新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深圳举行,其后发展成为“中国科技第一展”。

112)1999年,腾讯推出即时通信软件“QQ”,开启网上个人即时通讯方式。 113)1999年,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实行“三轮两票制”的镇长选举制度改革,在中国内地率先创造了量化的民意表达机制。

114)1999年,深圳设立深港产学研基地,创新了深港科技合作的新模式。 115)1999年,深圳虚拟大学园成立,实行“一园多校、市校共建”的独特建设模式,成为国家科教改革的重要载体和先行示范。

116)2000年,首届“深圳读书月”成功举办,深圳率先建设学习型城市。 117)2000年,首座邓小平塑像在莲花山揭幕,表达了深圳人民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崇高敬意。

118)2000年,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成立,为促进我国高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119)2000年,深圳市成立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工作者服务队,此举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120)2000年,深圳市留学生创业园有限公司成立,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以中外合作形式组建的留学生创业园。

121)2000年,深圳数码港举行揭牌典礼,这是中国内地第一家由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共同创办的软件、网络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器。

122)2000年,深圳大学城创建,成为全国唯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深圳地方政府联合著名大学共同举办、以培养全日制研究生为主的研究生院群。

123)2001年,《深圳市土地交易市场管理规定》颁布实施,这是中国内地第一部土地交易的地方性法规。

124)2001年,深圳大鹏所城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后被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125)2002年,联合国环境保护署授予深圳环境保护“全球500佳”称号,深圳的环境保护工作得到了国际组织的充分认可。

126)2002年,深圳报业集团挂牌成立,标志着深圳经济特区新闻事业迈上了更高的发展阶段。

127)2002年,深圳市实行国有大型企业国际招标改革,在探索国有企业产权主体多元化方面实现了突破。

128)2002年,深圳市南山区屋背岭商时期墓葬群被中国社会科学院评选为“200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对研究岭南先秦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129)2003年,胡锦涛视察深圳,要求深圳“加快发展,率先发展,协调发展”。 130)2003年,皇岗口岸客运通道实施24小时通关,对促进粤港两地客流、物流畅通和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131)2003年,首届“深圳关爱行动”举办,深圳致力打造爱心之城、和谐家园。

132)2003年,深圳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在全国率先吹响“文化立市”的号角。

133)2003年,深圳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综合试点省市之一,深圳报业集团、深圳电视台被列为全国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

134)2003年,《深圳经济特区人体器官移植捐献条例》出台,开创了中国内地人体器官捐献立法的先河。

135)2004年,深圳特区外的宝安、龙岗两区农村城市化进程全面铺开,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没有农村行政建制的城市。

136)2004年,深圳地铁正式通车,城市轨道交通体系建设拉开序幕。

137)2004年,首届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深圳举行(第二届起更名为“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文博会成为推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和文化产品走向世界的平台。

138)2004年,深圳发行集团、深圳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先后挂牌成立,深圳卫视成功上星,标志着深圳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

139)2004年,深交所尝试“换股+公募”的发行上市方案,此举在中国内地证券市场属首创。

140)2004年,中国证监会批准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为中国内地中小企业提供了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的途径。

141)2004年,香港永隆银行深圳分行正式开业,成为在CEPA框架下香港银行首个内地分行。

142)2004年,深圳大芬油画村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被誉为中国油画第一村。

143)2005年,深圳被评为首批全国文明城市,标志深圳的城市文明建设提高到新的水平。

144)2005年,福田区渔农村爆破拆除,拉响了深圳城中村改造的“第一爆”。 145)2005年,深圳市创办“外来青工文化节”,成为保障外来青工文化权利的特色文化品牌。

146)2005年,深圳市创办“深圳市民文化大讲堂”,在市民公共文化服务、先进文化全民共享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147)2005年,深圳市创办“创意十二月”活动,探索专业创意和群众性生活创意相结合的公共文化服务模式。

148)2005年,深圳市举办了“深圳改革开放十大历史性建筑评选(2005)活动”,开创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见证物、纪念物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的先河。

149)2005年,《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规定》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首个划定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城市。

150)2006年,中国深圳首届国际钢琴协奏曲比赛开幕,成为国家文化部批准的国内三大常设性国际钢琴赛事之一。

151)2006年《深圳经济特区改革创新促进条例》出台,成为全国第一个保护改革创新的专项法规。

152)2006年,《深圳2030城市发展策略》出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法定化的城市发展策略。

153)2006年,《深圳市实施“走出去”战略规划纲要》出台,深圳首次把“走出去”列入城市重点发展战略。

154)2006年,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成立,对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型城市建设具有里程碑意义。

155)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馆,成为中国内地投资最大、设施服务达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图书馆。

156)2006年,深圳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正式通过国家广电总局的验收,成为全国推广有线数字电视的示范城市。

157)2006年,深圳市启动天然气整体转换工作,此举对于优化能源结构、构筑低碳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158)2006年,《深圳市劳务工医疗保险暂行办法》出台,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劳务工医疗保险办法。

159)2006年,深圳举行“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揭牌仪式,成为全国首个“国家电子政务试点城市”。

160)2007年,深圳大鹏湾畔咸头岭遗址被中国社科院评选为“2006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该遗址对于研究珠江口地区史前人类活动有着重要意义。

161)2007年,深圳率先向市民免费开放市属公益性文化场馆,极大提高了市民的文化福利,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做出了示范。

162)2007年,深圳在国内首推民生净福利指标体系,提出以“民生净福利”作为政府决策的“指挥棒”、实施的“标准杆”、考核的“衡量尺”。

163)2007年,深圳成功申办2011年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成为大运会历史上最年轻的主办城市。

164)2007年,南方科技大学开始筹建,提出将以“去行政化”、以追求学术卓越为主的管理模式,建设小规模高质量的研究型大学。

165)2007年,胡锦涛为深圳湾大桥通车剪彩,深港西部通道正式开通。 166)2007年,深圳、香港两地政府共同签订《“深港创新圈”合作协议》,以进一步提升深港区域在全球的竞争力。

167)2007年,《深圳市人才发展“十一五”规划》出台,提出放大深港人才交流与合作的独特优势,全面创新深圳人才机制。

168)2007年,深圳罗湖口岸开通内地旅客自主查验通道,在中国内地属首创。 169)2007年,深圳音乐厅开业,成为国内最先进的纯自然声音乐厅之一。 170)2007年,《深圳市少年儿童住院及大病门诊医疗保险试行办法》出台,深圳成为中国内地第一个实现了“全民医保”的城市。

171)2007年,深圳港年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标箱,在全球集装箱港口排名位居第四。

172)2007年,深圳市属国有企业利润总额突破200亿元,在中国内地省(市)级国有企业整体排名中利润总额名列第三。

173)2008年,国家发改委《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确定深圳“一区四市”的定位,即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国际化城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

174)200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深圳“设计之都”称号,深圳成为全球第6个、中国首个获此殊荣的城市。

175)2008年,深圳开始对“5·12”汶川大地震中的甘肃灾区进行对口支援,不足两年时间就基本完成援建项目工程,援建工作再现“深圳速度”。

176)2008年,深圳实施《深圳市居住证暂行办法》,率先探索科学的人口服务和管理体制。

177)2008年,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为全国首个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 178)2008年,中越双方举行了“越南中国(深圳)经济贸易合作区”项目签约仪式,这是由深圳市主导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

179)2008年,深圳市天威视讯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隆重上市,成为深圳第一家文化产业上市公司。

180)2008年,《深圳生态文明建设行动纲领(2008-2010)》出台,这是中国内地首次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181)2008年,深圳市盐田区被国家环保部命名为国家生态区,成广东省乃至华南地区第一个“国家生态区”。

182)2008年,《深圳经济特区和谐劳动关系促进条例》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探索建立和谐劳动关系。

183)2008年,《深圳市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出台,在中国内地率先推出法治政府建设指标体系。

184)2009年,深圳获“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先进地区”称号,文化体制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185)2009年,深圳获“杰出的发展中的知识城市”称号,成为中国首个获此称号的城市。

186)2009年,国务院批准《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标志深圳的改革开放进入新阶段。

187)2009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开市交易,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进一步完善。

188)2009年,“爱心大使”丛飞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向全国展示了深圳人的精神标高。

189)2009年,深圳市政府以公开招标方式购买法律服务,在中国内地开创了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新模式。

190)2009年,《深圳改革开放史》展览开创全国博物馆常设改革开放史陈列先例,荣获第八届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评选精品奖,被誉为中国当代史陈列的成功典范。

191)2009年,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挂牌,初步构建起对接港澳台、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文化产权交易和投融资服务平台。

192)2009年,深圳市粤剧团《风雪夜归人》进京演出,该剧成为深圳制造的经典现代粤剧。

193)2009年,《深圳城市更新办法》实施,在释放土地空间、集约高效利用土地资源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194)2009年,中国国际人才交流大会永久性落户深圳,成为中国内地国际人才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平台。

195)2010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之际,汪洋向深圳提出了“三道题”,引发深圳市全市上下的热烈讨论。

196)2010年,国务院批准深圳经济特区范围扩大到深圳全市,深圳经济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52.8平方公里。

197)2010年,深圳启动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在中国内地率先将住房保障覆盖面由低收入群体扩展到各类人才以及非户籍常住人口。

198)2010年,深圳市实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成为中国内地首个政府补贴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的城市。

199)2010年,《深圳市低收入居民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出台,规范并统一了低收入居民临时救助制度,并首次将非户籍居民纳入社会救助政策的考虑范围。

200)2010年,深圳公开推荐选拔8名市管正局级干部,这是深圳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方面进行新探索的一项重大举措。


相关内容

  • 社团联合会成立大会策划方案
  • 社团联合会成立大会策划方案.txt51自信是永不枯竭的源泉,自信是奔腾不息的波涛,自信是急流奋进的渠道,自信是真正的成功之母.攀枝花学院 社团联合会成立大会 攀枝花学院学生社团联合会筹备委员会 2004年11月8日 目录 一. 成立社联的请示和通知--------------2 1.成立社联的请示( ...

  • 市总工会关于印发成立镇街总工会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 福安市总工会印发 <关于成立镇街总工会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乡镇(街道.开发区)工会联合会: 现将<成立镇街总工会的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乡镇工会实际,参照执行. 市总工会 2014年11月 日 成立镇街总工会的工作方案 为了切实加强镇街工会建设,更好地发挥工会组 ...

  • 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方案
  • 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基层组织选举工作暂行条例》,按照中组部《关于组织实施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程序的通知》(组厅字〔20xx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方案。 一、把握正确的指导思想 我县20xx年乡镇党委换届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 ...

  • 远程教育记录范例-中央精神篇
  • 3.21 李源潮:坚持正确用人导向 保证换届风清气正 内容: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18日在江西调研县乡党委换届工作.他指出,要认真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正确用人导向,严肃组织人事工作纪律,确保换届工作风清气正,为‚十二五‛时期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提供坚强组织 ...

  • 在县委全会上的述职述廉报告
  • 各位委员: 七届三次全会以来,县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xx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经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促进、双丰收的效果。县委常委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工作。 一、精心谋事,保持了 ...

  • 县委常委会在县委全会上的工作报告
  • 各位委员: 七届三次全会以来,县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经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促进、双丰收的效果。县委常委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工作。 一、精心谋事,保持了 ...

  • 在县委七届四次全会上的述职述廉报告
  • 各位委员: 七届三次全会以来,县委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了经济建设和反腐倡廉两促进.双丰收的效果.县委常委会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了工作. ...

  • 在乡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1
  • 在镇党委换届选举工作动员会上的讲话 雅畈镇党委书记 陈维良 同志们: 根据省.市.区委的统一部署和安排,9月份将对镇党委进行换届.9月9日,区委召开了党委换届工作动员大会,按区委统一要求,经镇党委研究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党委换届工作动员会议.其目的主要是:动员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统一思想,振奋精 ...

  • 搞笑婚庆主持词(2013)
  • 搞笑婚庆主持词 各位来宾.各位贵客.邻里乡亲: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在这大有作为的天地里,到处机声隆隆,人欢马跃:稻花飘香,蛙鸣鸟啼,瓜棚传佳话,麦地蝈蝈叫,场院滚金豆,粮囤比山高!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改革开放带来活力.市场经济生机勃勃,发展乡镇企业,经巨龙充氧输血.喜看稻菽千重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