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之两岸关系 论文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院系年级: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年 月

两岸关系之深思

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点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时事,认识两岸关系的动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这是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关键词:两岸关系 历史问题 交流 台湾问题 新形势

一 历史视野中的两岸关系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二 两岸经济关系新进展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

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08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 两岸文化交流有新突破

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障碍、樊篱,推动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交流合作是为彼此促进、彼此激励提供保障。

2011年4月24日,大陆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与颇有渊源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共迎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两个清华大学开始越来越紧密地交流互动,这是整个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缩影或者说文化交流的一个面向。两岸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教育合作,以及台湾开放大陆学生就读等文化合作为增进两岸相互了解,深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甚至对于提升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都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增强这个核心,最主要的就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力地增强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两岸关系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民意支持。

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两岸各界大交流已经形成新局面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知到通过文化交流去提升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特别重要性。两岸同胞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进而认为大陆和台湾是自己共同的家园,要守护好、建设好这个家园;再进而认为自己负有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样就能够消除许多误解和不必要的疑虑,进一步彼此理解、信赖和关怀,进一步交流合

作、互利双赢;也就能够超越政治歧见,在发展中去解决各种问题,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

四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是保障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一个文明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发展也应当是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创造很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来推动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已有共识,敏感、高层次政治问题暂时先搁置,给两岸老百姓尤其是两岸青年比较好的、宽松自由、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了解,为达成两岸问题最终政治解决的共识创造较好条件。

五 启示与展望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 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 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 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 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 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 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 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 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 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 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细数两岸名校渊源 台多名知名校友倾力两岸关系[N],中新网,2011-04-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1-03-16

新闻资料:两岸经合会的来龙去脉[N],中新网,2011-02-22

《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郑必坚

河海大学文天学院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成果书 所属课程:院系年级:

专业班级:

学 号:

姓 名: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年 月

两岸关系之深思

摘要:两岸关系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热点话题,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关心时事,认识两岸关系的动态,抓住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有利时机,推动两岸交流合作向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高层次迈进,这是在新起点上加快推进两岸关系的重要任务,这也是每个中国公民应该尽到的义务。

关键词:两岸关系 历史问题 交流 台湾问题 新形势

一 历史视野中的两岸关系

自1949年台湾问题形成以来,大陆方面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国的发展从此进入历史新时期。《告台湾同胞书》就是在这个重要历史背景下发表的。30年来,大陆方面为促进台湾问题的解决,提出了一系列对台方针政策。邓小平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变化,从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和国家发展战略全局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为确立“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作出了历史性贡献。江泽民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丰富和发展了对台方针政策。党的十六大以来,大陆方面就对台工作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一系列新主张新举措,赋予对台方针政策新的内涵。反分裂国家法的制定和实施,把大陆方面关于解决台湾问题的大政方针法律化,表达了大陆方面坚持和平统一的一贯立场和最大诚意,同时表明了全中国人民坚决反对“台独”、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共同意志和坚定决心。

二 两岸经济关系新进展

《告台湾同胞书》发表以来,在两岸同胞和各界人士共同努力下,两岸关系发生重大变化。1987年底,两岸同胞长期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同胞交往日益密切,两岸经济合作蓬勃发展,形成互补互利的格局。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双方在此基础上举行首次“汪辜会谈”。2005年,国共两党领导人

实现历史性会谈,达成“两岸和平发展共同愿景”。2008年3月,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两岸关系迎来难得历史机遇。2008年5月以来,本着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精神,两岸协商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得到恢复并取得重要成果,两岸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迈出历史性步伐。双方妥善处理一系列问题,保持两岸关系改善和发展势头,推动两岸关系展现出和平发展的前景。今天,两岸同胞往来之频繁、经济联系之密切、文化交流之活跃、共同利益之广泛是前所未有的。中国人民维护台海和平、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事业日益赢得国际社会理解和支持,世界各国普遍承认一个中国的格局不断巩固和发展。

三 两岸文化交流有新突破

打破不必要的人为障碍、樊篱,推动教育、文化、社会各方面交流合作是为彼此促进、彼此激励提供保障。

2011年4月24日,大陆著名高等学府清华大学与颇有渊源的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共迎百年校庆。随着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进程,两个清华大学开始越来越紧密地交流互动,这是整个两岸高校交流互动的缩影或者说文化交流的一个面向。两岸清华大学这样的高校教育合作,以及台湾开放大陆学生就读等文化合作为增进两岸相互了解,深化两岸高等教育合作,甚至对于提升国家民族的竞争力都有很大帮助。

两岸同胞同属中华民族,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两岸同胞的精神纽带和共同财富,也构成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文化基础的核心内容。维护和增强这个核心,最主要的就是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共同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将有力地增强两岸同胞共有的文化认同和民族认同,提供两岸关系发展的文化动力和民意支持。

在两岸经济合作已经取得丰硕成果、两岸各界大交流已经形成新局面的今天,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感知到通过文化交流去提升两岸同胞文化认同与民族认同的特别重要性。两岸同胞都认为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是中华文化的传人;进而认为大陆和台湾是自己共同的家园,要守护好、建设好这个家园;再进而认为自己负有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责任,为此做出自己的努力,这样就能够消除许多误解和不必要的疑虑,进一步彼此理解、信赖和关怀,进一步交流合

作、互利双赢;也就能够超越政治歧见,在发展中去解决各种问题,不断拓宽两岸关系前进的道路。

四 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是保障

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需要促进经济、文化交流协调发展。一个文明社会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共同进步的社会。两岸关系发展也应当是经济和文化协调发展的过程。

两岸关系发展是循序渐进的过程,必须要创造很好的经济、社会、文化条件来推动两岸政治问题的解决。两岸已有共识,敏感、高层次政治问题暂时先搁置,给两岸老百姓尤其是两岸青年比较好的、宽松自由、共同发展的空间。在共同发展的时空环境背景下,两岸相互促进,相互了解,为达成两岸问题最终政治解决的共识创造较好条件。

五 启示与展望

当前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形势启示我们,要将两岸和平发展向和平统一方 向引导,除了搁置争议之外,我们还需站在争取台湾民心的战略高度,在经济、 文化、社会交流等方面不断细化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路线图。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 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提出了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的战略要求,体现了 解决两岸关系重大问题的新思路、新观念、新主张,也体现了破解难题、打开僵 局的政治智慧。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六点意见已经成为大陆对台工作的主轴。 今后要进一步重视让台湾民众特别是基层民众广泛参与两岸经济社会合作进程, 注意保障台湾同胞的切身利益,促进两岸更好地共同发展。另一方面,我们要继 续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 代化国家。

只有踏踏实实地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程,我们才能有效地构建基础坚实、 支撑有力、内涵丰富的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增强两岸同胞对中华民族和统一国 家的认同,为两岸最终和平统一创造条件并做好准备。

参考文献:

细数两岸名校渊源 台多名知名校友倾力两岸关系[N],中新网,2011-04-24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全文)[N],新华社,2011-03-16

新闻资料:两岸经合会的来龙去脉[N],中新网,2011-02-22

《中国和平发展与两岸关系的回顾和前瞻》,郑必坚


相关内容

  • 形势与政策论文格式
  • 论文格式规范举例: 题目:论两岸关系与维护中国海权 摘要:....................................(摘要即内容提要,是记述文章重要内容的短文,应该做到简明扼要,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关键词:XXXXX ;XXXXX ;XXXX(关键词就是论文主题词,从论文题目.摘要 ...

  • 2010年国际形势与政策论文
  • 中美关系走向 尖锐的对立,也有真诚的合作.冷战后的中美关系 也曾经出现了多次起伏和危机,但是中美关系并未破裂,反而加深了.其深刻的原因就在于,中美之间存在着许多共同的战略利益. 美国是独一无二的,它对世界的影响几乎超越以往所有霸权所能达到的程度.中国也是独一无二的,它在历经数千年世界领跑者的辉煌之后 ...

  • 2016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 2016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第1篇:形势与政策论文范文 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 ...

  • 形势与政策论文-浅析中国周边环境
  •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国周边形势浅析 学院______ 学号________ 姓名_______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与国际上有了更多的交流,得到了许多的机遇,但机遇与挑战同在,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中国周边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中国已经不再是一个闭关锁国的国度,而是一个开放开明的国家. 中国 ...

  • 形势与政策论文:2011年国际经济形势
  • 2011国际经济与政治形势 2010年,全球安全局势依然存在诸多隐患.恐怖袭击依然像乌云一样给世界压力:朝鲜半岛剑拔弩张:中东热点无一降温:索马里海盗让世界头疼.当前世界经济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周期的上升期.今后5年-10年,世界经济发展速度将快于上世纪80年代-90年代.中国.印度.俄罗斯和巴西等发展 ...

  •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
  • 摘要:2010年,中美关系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担忧的事件,如人民币汇率之争.对台售武之争.南海之争.美越军演之争.朝鲜半岛之争等等,这些事件说明美国加大了对中国遏制的力度,每一个事件都有可能引发中美对抗甚至全面对抗.本文通过反思2010年的中国外交政策,围绕中美双边关系,讨论新一年的中国外交应注重的节点 ...

  • 形势政策论文--当前国际形势新变化我之见
  • 当前国际形势新变化我之见 [摘要]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和大调整的时期.本文将从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格局发生新变化,国际力量对比出现新态势,全球思想文化交流金融交锋呈现新特点,综合国力竞争更加强烈等方面来谈谈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以及 ...

  • 形势与政策论文-我国周边形势
  • 形势与政策论文-论我国当前周边形势 进入21世纪,中国周边地区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的存在与发展使周边地区形势呈现出总体稳定与局部动荡并存的局面.与此同时,周边安全环境在地缘方向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表现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和"北稳.南和.东紧 ...

  • 形势与政策论文说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
  • 2012中国当前的国际形势 2012年以及过去的2011年国际经济.政治.安全形势错综复杂,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国家兴起,世界多极化进程不断加快.国际经济在缓慢和不平衡中复苏,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国际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朝鲜半岛安全不容乐观.中东战火纷飞.伊朗核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非洲大面积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