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可以这样写

比喻可以这样写(助写单)

(适用于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编制:长兴虹星桥镇中学 杨峰

一、目标取向

1. 学会辨析比喻句,掌握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2.认识比喻的作用是把事物写形象、写具体、写生动。

3.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温故唤醒: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2.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研究这些精彩的例句,发现一些规律:

4.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白杨》)

5.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冬阳·童年·骆驼队》)

分析4、5两端,发现不同之处: 。

6.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猫》)

分析例句6,新的发现: 。

7.我手扶着桥栏杆,站在大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侧耳倾听,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南京长江大桥》

分析例句7,总结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三、情境助写

原来就是这样简单,写一个事物,一个场景,都可以运用比喻。那么,咱们就来尝试一

下,练练这样的比喻手法。投影一幅图片(摇摆的钟),写一段或一句比喻。

四、经典助思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

桂花盛开,枝头像洒满了碎小的金子,一股股清香沁人心脾。好像我一天的疲劳都被这

桂花洗涤得干干净净了。碧野《山高云深处》

一面说一面大家看梅花。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

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

蕙,各各称赏。曹雪芹《红楼梦》

这是一个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云片在浅蓝明净的天空里泛起小小的白浪,晶莹的露

珠一滴一滴地洒在草茎和树叶上,蜘蛛网上沾了露水,银子似的闪闪发光;润湿的黑土仿佛

还留着玫瑰色的晨曦的余痕;百灵的歌声骤雨似的漫天落下。[俄]屠格涅夫《父与子》

阅读名家片段,得到启发:

五、练习成文

1.课堂练习:根据图片,以“幸福”为话题,写一段话或一句话

2.作业:整理成文《“幸福”时光》

【教学简案】 比喻可以这样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这话有理。可以说,在写作实践中,谁要是擅长用

比喻,谁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一篇文章如果主题深刻、

构思巧妙,但语言乏味,势必会减少作品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巧用比喻来增加文章的感染

力。我们今天的写作课就来攻破一个写作难点: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插上翅膀“飞”起来。

二、温故知新

其实,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精彩的比喻句,它们像星星一样散在我们的课文中,成就了一

篇篇课文美文。

1.填写1-3句,你一定还记得。找一找,这些比喻句有什么规律?

研究这些精彩的例句,发现一个规律:(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

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仿佛等。)

2.分析研究4、5两句,又有新的发现: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

的喻词。

3.分析例句6,得出: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4.分析第7句,总结比喻修辞的方法: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a.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b.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三、情境写作

1.综合以上例句来写比喻。原来就是这样简单,写一个事物,一个场景,都可以这样运

用比喻。那么,咱们就来尝试一下,练练这样的比喻手法。投影一幅图片(摇摆的钟),写

作一句或片段。

2.互评交流

3.修改片段

四、经典助思

作家的比喻技能高明在哪里呢?读一读“经典助思”部分,体会曹雪芹、碧野、丰子恺、

屠格涅夫的描写片段,给你怎样的启发?

五、写作成文

1.课堂构思写作片段: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写作后几分钟交流意见。

2. 写一篇文章“幸福的时光”,要用上精彩的比喻句,描绘出自己内心中的那一份感到,那一份纯真。

反思: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指出: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不太全面、不太科学的方法,它注重的是学生形成文章以“后”的教学辅导工作,而不是学生写文章之“前”的教学诱导过程。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种难教、难写的尴尬和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马后炮”的性质不无关系。那么如何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写作前的指导呢?用“助写单”教写作不失一种写作“前”的有效方法。

正如比喻技能的训练,原本学生也知道比喻能让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文色增色不少,可是,并不清楚怎样练习比喻,只有模糊的概念,这样借助“助写单”结合课文和经典里的片段,寻找到细致描写是有些规律可寻的,并在课堂上操练、评改、反思、再练,可贵的习得经验使学生真切地掌握了描写这种技能。

反思这次写作训练,有几点值得肯定:

1. 从已知到新知

从课文里的已知唤醒,《紫藤萝瀑布》《春》《夏感》《济南的冬天》都是刚刚学过的课文,内容还新鲜着呢,抽出其中代表性的语句段,不是简单地搬用,而是要找出描写的规律,一旦规律被学生自己找到,这发现的意义就有价值,这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

2.从浅层到深层

从课文里找出来的语句语段,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而是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从最初的浅层次的明喻,到隐喻最后到借喻。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有一个逐步掌握的过程。

3.从课内到课外

所选的语句语段先从课内找,因为这是每个同学都学过、都熟悉、都精读过的,因而感觉亲切、不陌生、有话说,从课内学到方法,再延伸到课外经典提升,因为其中有自己的参与,更能悟到经典之妙,和自己参与的成就感。

一次训练,能突破一个写作技能点,善莫大焉。再辅于写作中的运用,技能是在反复操练中熟能生巧,这样循序渐进,配合学生的素材积累,相信是可以提升写作能力的。

学生习作

“幸福”习作片段: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如钻石般耀眼;我的幸福,要和朋友一起去采摘每一份幸福,每一丝快乐。童年的记忆

是一片片树叶,从童年的大树下悄然落下,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大树上。(尹佳瑶)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幸福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幸福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特别旅行,那么拥有幸福,我们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柏泽东)

写作成文:

书中泛海

李欢

明媚的是窗外的春景,在这样的午后,阳光变得温淡慵倦。时光的水细细的,点点的滴落,繁忙急促的脚步一下子变得轻盈而空闲起来。斟一杯茶,看蜷缩成针尖似的茶叶在热水的反复冲泡下,一点点舒展了碧绿的身躯,细不可闻的幽香在鼻尖淡淡的萦绕着。

打开泛黄的页扉,优美的文字如同灵泉般涌出。沁心的书香如同拥有生命一样,在静谧狭小的空间跃动、弥漫。千年前的烂漫少女,水边的伊人回首,杨树扶纤柳的意韵,在幽思远翔的午后冉冉展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男子伫立岸边,深深地凝望着那片摇曳翩翩的芦苇。清晨的白露还未蒸发,晶莹的就像佳人的气质。可佳人却在无可触及的远方,在那飘摇的芦苇花下,用饱受相思煎熬的心在这个清晨惆怅着。

远方的佳人倚栏凭眺,久久的注视着城外的幽幽小径,鲜红的花朵激起了少女的情愫“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思君不见君,何必曾相识”。话语未完,泪已满腮,少女依在栏杆上,泣不成声,忧伤的目光在无力的风中穿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君不见,共饮长江水。此恨几时休,此恨几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把玩着手中的红豆,圆润的触感滑过指尖,却讶然发现这小小的红豆就像是沁了血的泪珠,忽然忆起先人的诗来:“红豆生南园,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望着波浪滔滔的长江,她不禁吟出了心中的思念。

倚在栏杆上,黄昏的夕阳撒下难言的忧伤,诗人触景生情,不禁感慨“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寂寞一点点注满了心头,诗人独守着。但黑夜里枕畔的空荡又怎是那一点回忆就可以代替的。妆装的兴致淡了,泪把涂抹好的胭脂冲的七零八落。

在每个多雨的夜晚,诗人总是垂泪到天明,思念使诗人“人比黄花瘦”,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今千年过去,这些女子们的相思早已被遗忘,甚至她们的故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沉淀了。但是唯一能见证她们爱情的饱含相思的吟唱却在诗海中升起一颗颗明珠。我思索着,在茶香与书香的沉静。

不觉间,一杯茶的浓浓暖意,早已变淡,余晖的微光斜射在墙边的书柜上,那些墨香浓淡的书,泛着点点细碎的金黄,杯口微凉的指触,把我从恍惚中惊醒,微微一笑,继续沉静书海。

比喻可以这样写(助写单)

(适用于七年级上第三单元)

编制:长兴虹星桥镇中学 杨峰

一、目标取向

1. 学会辨析比喻句,掌握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2.认识比喻的作用是把事物写形象、写具体、写生动。

3.灵活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二、温故唤醒: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得像火,粉得像霞,白得像雪。

2. 从未见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

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研究这些精彩的例句,发现一些规律:

4.爸爸并没有从沉思中回过头来,倒是旁边的妹妹插嘴了:“不,那不是树,那是大伞。”(《白杨》)

5.拉骆驼的摘下了他的毡帽,头上冒着热气,是一股白色的烟,融入干冷的空气中。(《冬阳·童年·骆驼队》)

分析4、5两端,发现不同之处: 。

6.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猫》)

分析例句6,新的发现: 。

7.我手扶着桥栏杆,站在大桥上,远望江面,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随着波浪时起时伏,侧耳倾听,一列列火车鸣着汽笛,从脚下呼啸而过。 (《南京长江大桥》

分析例句7,总结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

三、情境助写

原来就是这样简单,写一个事物,一个场景,都可以运用比喻。那么,咱们就来尝试一

下,练练这样的比喻手法。投影一幅图片(摇摆的钟),写一段或一句比喻。

四、经典助思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

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朱自清《荷塘月色》

桂花盛开,枝头像洒满了碎小的金子,一股股清香沁人心脾。好像我一天的疲劳都被这

桂花洗涤得干干净净了。碧野《山高云深处》

一面说一面大家看梅花。原来这枝梅花只有二尺来高,旁有一横枝纵横而出,约有五六

尺长,其间小枝分歧,或如蟠螭,或如僵蚓,或孤削如笔,或密聚如林,花吐胭脂,香欺兰

蕙,各各称赏。曹雪芹《红楼梦》

这是一个明媚清新的早晨;细小的云片在浅蓝明净的天空里泛起小小的白浪,晶莹的露

珠一滴一滴地洒在草茎和树叶上,蜘蛛网上沾了露水,银子似的闪闪发光;润湿的黑土仿佛

还留着玫瑰色的晨曦的余痕;百灵的歌声骤雨似的漫天落下。[俄]屠格涅夫《父与子》

阅读名家片段,得到启发:

五、练习成文

1.课堂练习:根据图片,以“幸福”为话题,写一段话或一句话

2.作业:整理成文《“幸福”时光》

【教学简案】 比喻可以这样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钱钟书说,比喻是文学语言的擅长。这话有理。可以说,在写作实践中,谁要是擅长用

比喻,谁就掌握了写作的主动权。孔子说:言之无文,行之不远。一篇文章如果主题深刻、

构思巧妙,但语言乏味,势必会减少作品的艺术魅力。我们可以巧用比喻来增加文章的感染

力。我们今天的写作课就来攻破一个写作难点:怎样让你的文章语言插上翅膀“飞”起来。

二、温故知新

其实,我们已经学过许多精彩的比喻句,它们像星星一样散在我们的课文中,成就了一

篇篇课文美文。

1.填写1-3句,你一定还记得。找一找,这些比喻句有什么规律?

研究这些精彩的例句,发现一个规律:(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

像、好像、好似、如、有如、如同、仿佛等。)

2.分析研究4、5两句,又有新的发现: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

的喻词。

3.分析例句6,得出:

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4.分析第7句,总结比喻修辞的方法:

构成比喻的必备条件:a.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类事物。

b.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三、情境写作

1.综合以上例句来写比喻。原来就是这样简单,写一个事物,一个场景,都可以这样运

用比喻。那么,咱们就来尝试一下,练练这样的比喻手法。投影一幅图片(摇摆的钟),写

作一句或片段。

2.互评交流

3.修改片段

四、经典助思

作家的比喻技能高明在哪里呢?读一读“经典助思”部分,体会曹雪芹、碧野、丰子恺、

屠格涅夫的描写片段,给你怎样的启发?

五、写作成文

1.课堂构思写作片段:用上比喻的修辞手法,写一段话。

写作后几分钟交流意见。

2. 写一篇文章“幸福的时光”,要用上精彩的比喻句,描绘出自己内心中的那一份感到,那一份纯真。

反思:

上海大学中文系教授李白坚指出:传统的作文教学是一种不太全面、不太科学的方法,它注重的是学生形成文章以“后”的教学辅导工作,而不是学生写文章之“前”的教学诱导过程。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种难教、难写的尴尬和这种传统的作文教学“马后炮”的性质不无关系。那么如何给予学生切实有效的写作前的指导呢?用“助写单”教写作不失一种写作“前”的有效方法。

正如比喻技能的训练,原本学生也知道比喻能让文章更生动更形象,文色增色不少,可是,并不清楚怎样练习比喻,只有模糊的概念,这样借助“助写单”结合课文和经典里的片段,寻找到细致描写是有些规律可寻的,并在课堂上操练、评改、反思、再练,可贵的习得经验使学生真切地掌握了描写这种技能。

反思这次写作训练,有几点值得肯定:

1. 从已知到新知

从课文里的已知唤醒,《紫藤萝瀑布》《春》《夏感》《济南的冬天》都是刚刚学过的课文,内容还新鲜着呢,抽出其中代表性的语句段,不是简单地搬用,而是要找出描写的规律,一旦规律被学生自己找到,这发现的意义就有价值,这是一个温故知新的过程。

2.从浅层到深层

从课文里找出来的语句语段,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展开,而是根据人的认识规律,从最初的浅层次的明喻,到隐喻最后到借喻。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让学生有一个逐步掌握的过程。

3.从课内到课外

所选的语句语段先从课内找,因为这是每个同学都学过、都熟悉、都精读过的,因而感觉亲切、不陌生、有话说,从课内学到方法,再延伸到课外经典提升,因为其中有自己的参与,更能悟到经典之妙,和自己参与的成就感。

一次训练,能突破一个写作技能点,善莫大焉。再辅于写作中的运用,技能是在反复操练中熟能生巧,这样循序渐进,配合学生的素材积累,相信是可以提升写作能力的。

学生习作

“幸福”习作片段: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蓝;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绿;阳光的幸福,如钻石般耀眼;我的幸福,要和朋友一起去采摘每一份幸福,每一丝快乐。童年的记忆

是一片片树叶,从童年的大树下悄然落下,便再也无法重新回到大树上。(尹佳瑶)

如果说人生是一本书,那么幸福便是书中最美丽的彩页;如果说人生是一台戏,那么幸福便是戏中最精彩的一幕;如果说人生是一次从降生到死亡的特别旅行,那么拥有幸福,我们便可以看到沿途最美的风景。(柏泽东)

写作成文:

书中泛海

李欢

明媚的是窗外的春景,在这样的午后,阳光变得温淡慵倦。时光的水细细的,点点的滴落,繁忙急促的脚步一下子变得轻盈而空闲起来。斟一杯茶,看蜷缩成针尖似的茶叶在热水的反复冲泡下,一点点舒展了碧绿的身躯,细不可闻的幽香在鼻尖淡淡的萦绕着。

打开泛黄的页扉,优美的文字如同灵泉般涌出。沁心的书香如同拥有生命一样,在静谧狭小的空间跃动、弥漫。千年前的烂漫少女,水边的伊人回首,杨树扶纤柳的意韵,在幽思远翔的午后冉冉展张。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男子伫立岸边,深深地凝望着那片摇曳翩翩的芦苇。清晨的白露还未蒸发,晶莹的就像佳人的气质。可佳人却在无可触及的远方,在那飘摇的芦苇花下,用饱受相思煎熬的心在这个清晨惆怅着。

远方的佳人倚栏凭眺,久久的注视着城外的幽幽小径,鲜红的花朵激起了少女的情愫“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思君不见君,何必曾相识”。话语未完,泪已满腮,少女依在栏杆上,泣不成声,忧伤的目光在无力的风中穿梭。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君不见,共饮长江水。此恨几时休,此恨几时已。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把玩着手中的红豆,圆润的触感滑过指尖,却讶然发现这小小的红豆就像是沁了血的泪珠,忽然忆起先人的诗来:“红豆生南园,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颉,此物最相思。”望着波浪滔滔的长江,她不禁吟出了心中的思念。

倚在栏杆上,黄昏的夕阳撒下难言的忧伤,诗人触景生情,不禁感慨“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寂寞一点点注满了心头,诗人独守着。但黑夜里枕畔的空荡又怎是那一点回忆就可以代替的。妆装的兴致淡了,泪把涂抹好的胭脂冲的七零八落。

在每个多雨的夜晚,诗人总是垂泪到天明,思念使诗人“人比黄花瘦”,但“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如今千年过去,这些女子们的相思早已被遗忘,甚至她们的故事也在历史的长河中渐渐沉淀了。但是唯一能见证她们爱情的饱含相思的吟唱却在诗海中升起一颗颗明珠。我思索着,在茶香与书香的沉静。

不觉间,一杯茶的浓浓暖意,早已变淡,余晖的微光斜射在墙边的书柜上,那些墨香浓淡的书,泛着点点细碎的金黄,杯口微凉的指触,把我从恍惚中惊醒,微微一笑,继续沉静书海。


相关内容

  • 四年级(上)比喻句复习
  • 四年级(上)比喻句复习 小书童 刘老师 [设计理念] 关于修辞方法,<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虽没有明确的字眼上的要求,但确有这样的目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目标在<大连市小学生学习质量评价标准>能找到这样的解读:学习抓重点句子体会作者的表情达意,三年级要 ...

  • 写好比喻句
  • 写好比喻句 一.导入,认识好的比喻句的特点 "一堆堆乌云,像青色的火焰,在无底的大海上燃烧.大海抓住闪电的箭光,把它们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暴风雨!暴风雨就要来啦! " 这是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在<海燕&g ...

  • 唐诗艺术的比兴
  • 唐诗艺术的比兴 比兴是唐诗艺术中最常用的两种表现方法,而且,可以说它是诗歌之成为诗歌的两个重要特征.中国古人曾经对<诗经>做过一个归纳,认为啊,诗有六艺,这六艺就是赋,比,兴,风,雅,颂.其中,风,雅,颂是诗之体:赋,比,兴是诗之用.也就是说,风雅颂是诗歌的体式,赋比兴则是它们的表现方法 ...

  • 俗语谚语大全
  • 1.哀莫大于心死--心死:指心像死灰的灰烬.指最可悲哀的事,莫过于思想顽钝,麻木不仁. 2. 爱博而情不专--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而感情不能专一. 3. 爱则加诸膝,恶则坠诸渊--加诸膝:放在膝盖上:坠诸渊:推进深渊里.意指不讲原则,感情用事,对别人的爱憎态度,全凭自己的好恶来决定. 4. 爱之 ...

  • 小学三年级语文比喻句.拟人句汇总和练习
  • 三年级上学期语文专项复习 一.什么是比喻句 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比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 比喻句的三种形式 (1). 明喻.即用比喻词把本体和喻体连接起来. 常见的比喻词 ...

  • 褒贬失当成语集锦
  • 褒贬失当成语集锦 一.褒词误用贬义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机妙算:形容预料准确,善于估计形势,决定策略. 3.名不虚传:指实在很好,不是空有虚名. 4.凤毛麟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观:形容美好的事物众多丰盛. 6.沁人心脾:形容诗歌和文章优美动人,给人清闲爽朗的感 ...

  • 比喻.连类比喻句仿写的切入点
  • 郭稳福 比喻是把两种不同类的事物用来打比方.喻体和本体之间要有相似点才能打比方,然而因为事物的特点很多,因此要仔细分析例句的本体与喻体是在性质.功用.形状,还是色彩.危害等方面的特点相似.如果抓住了例句的本体与喻体之间某方面的特点相似,我们就能联想到自然和生活中在这方面相似的许多事物,从而为仿写打开 ...

  •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
  • 议论文论证方法训练之(一)对比论证 一.什么是正反对比论证? 用相反或相对的两方面事实或道理论证论点的论证方法.对比可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也可以是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正反对比式的结构,既可以体现在段内句与句之间,也可以体现在段与段之间.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qu ...

  • 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
  • 五种"像"字句不是比喻句 小学课文里,有的同学一看到含有"像"."好象"的句子就认为一定是比喻句,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