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创新

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创新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我有幸成为新课改实验工作中的一员。这可以说是一次机遇,也可以说是一次挑战。数学教学实验中,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每一位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是来自教师创设的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闪现,必须加以珍惜。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扬和鼓励。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首先,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发给学生一些立体图形学具,引导学生像玩玩具那样随心所欲地往课桌上摆弄,看看,摸摸,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拼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接着我又提出挑战:“如果同学们把各小组的学具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呢?”这次场面更加热烈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有那么丰富。由简直到复杂,由现实到虚拟,这些难道不是创新思维的萌动吗?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有人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

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他们两个谁高、谁矮。学生们一下子就判断出来。紧接着,我又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们可判断不出来了,该怎么办?“比一比就知道了”一个学生大声说,“大家会比个子吗?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互相比比。”听到老师的指令,学生都很高兴的行动起来。学生们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背站着比,有的面对面站着比„„

然后,我请比得较好的学生介绍并演示自己的方法。就在那些比得不好,方法不对的学生因为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遗憾时,我却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是怎么样比的,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这样,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创造行为。

三、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小组内可以由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时,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学习,组内先将摆放在桌子上的文具进行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

我认为,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激励评价,拓展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那就更好了!”“太棒了!”„„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会说“你肯定行的,更动动脑筋,好好想想!”如遇到不愿意回答或害怕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便会满怀期待地说:“你试

试看,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大胆说出来,老师都会很高兴的!”“真不错!”“老师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这一切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就会发现更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学生在学习中如何创新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广大教师带来教育观念、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一系列变革,我有幸成为新课改实验工作中的一员。这可以说是一次机遇,也可以说是一次挑战。数学教学实验中,如何去组织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材的优势,进一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每一位参加课改实验的教师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那么如何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营造和谐氛围,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亚里士多德也曾说过:“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学生的创新想法、创造活动往往来自对某个问题的兴趣和好奇心,而兴趣和好奇心又是来自教师创设的情境。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疑,使学生因“疑”生奇,因“疑”生趣,去积极探究创新。

学生的创新意识常常体现在一些奇思妙想中,有的也许很幼稚,有的也许太“出格”,但这些都是学生创新思维的闪现,必须加以珍惜。教师要热爱、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和学生建立起和谐、朋友式的师生关系,让每个学生都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都有一种轻松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赞扬和鼓励。这样能使学生焕发出自尊、自强、自我实现的需要,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如,在教学“认识物体和图形”一课时,首先,利用学生非常熟悉的玩具引入课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接着,发给学生一些立体图形学具,引导学生像玩玩具那样随心所欲地往课桌上摆弄,看看,摸摸,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个个兴致勃勃,争先恐后地拼摆,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然后我再引导学生在小组、全班进行交流,介绍自己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参与,对不同形状的物体的特点有了全面的了解。接着我又提出挑战:“如果同学们把各小组的学具合在一起,我们会拼成什么呢?”这次场面更加热烈了,我简直不敢相信孩子们的想像力有那么丰富。由简直到复杂,由现实到虚拟,这些难道不是创新思维的萌动吗?

二、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有人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科学,而不是用耳朵“听”科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

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

如,在教学“比高矮”一课时,我先请两位身高相差较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判断他们两个谁高、谁矮。学生们一下子就判断出来。紧接着,我又请两位身高相差不大的同学站在前面让大家接着判断谁高、谁矮。这一下学生们可判断不出来了,该怎么办?“比一比就知道了”一个学生大声说,“大家会比个子吗?同桌的两位同学可以互相比比。”听到老师的指令,学生都很高兴的行动起来。学生们的想法还真多,有的背靠背站着比,有的面对面站着比„„

然后,我请比得较好的学生介绍并演示自己的方法。就在那些比得不好,方法不对的学生因为没有展示自己的机会而遗憾时,我却让他们谈一谈自己是怎么样比的,总结自己失败的原因。这样,各个层次学生的心理都得到了满足,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得到了有效的发挥,从而把创新意识转化为具体的创造行为。

三、发挥合作优势,开发学生创新潜能。

合作研讨,即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协作与讨论,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小组内可以由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同时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展。如,在教学“分类”第二节,按不同标准来分时,让学生以4人为一小组的形式学习,组内先将摆放在桌子上的文具进行观察,再讨论,最后动手把自己认为一样的分在一起,分完后,请每一组派一个代表给大家汇报。

我认为,这样教学,既发挥了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的思路得以开拓,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四、激励评价,拓展兴趣。

人人都希望被别人赏识,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课堂上,我把学生当作平等的朋友来对待,循循善诱,最大限度地去挖掘学生的优点,进行“激励式”的评价。“你们听,这位同学说得多好啊!老师真佩服他!”“你说得真好,如果声音再响亮一些,那就更好了!”“太棒了!”„„这些话语在我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频率最高。这些激励式的评语能在学生的内心深处形成一股强大的心理推动力,在潜意识中产生向表扬目标努力的追求,对学习的态度是乐意的、主动的。当学生遇到困难,回答不出问题时,我便会说“你肯定行的,更动动脑筋,好好想想!”如遇到不愿意回答或害怕回答问题的学生,我便会满怀期待地说:“你试

试看,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只要你大胆说出来,老师都会很高兴的!”“真不错!”“老师就知道你一定行,这不,说得多好!”这一切都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高度尊重,高度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感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我们就会发现更多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只要我们在工作中大胆改革、勇于实践,就能实现教育的创新,就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的创新人才。


相关内容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 英语教学论文题目参考 在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英语教学中的交际性原则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运用 高中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发挥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策略探讨 连动式.兼语式的汉英比较 新教材新特点引发新思考新探索 英语非谓语动词的表层结构与深层意义 高中英语问题式教学初探 ...

  •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创新 创新能力 内容提要:本文首先阐明创新是时代的要求.是学生发展的要求,然后谈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体会,旨在鼓励各位同仁不断创新,不断总结,共同进步.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关键,具有创新能力的 ...

  •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
  • 如何在语文课堂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伙牌镇中心小学 张进 当今世界,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知识经济的本质是创新,它要求人们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适应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基础教育的一项至管重要的任务.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如何结合学生的实际,加强对学生进行 ...

  •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课题
  • <初中物理学法指导研究>课题 (2007-11-08 10:00:52) 转载标签: 知识/探索 ▼ 一.课题的提出及背景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明确主张教师的责任在于教会学生学习,他说:"我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是教学生学".19世纪美国教育家斯宾塞指出:"应该 ...

  • 浅谈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常熟市梅李中心小学 糜丽英 创新是一个民族生存.发展与进步的灵魂,是民族兴旺发达的动力.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重要阵地.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前言部分这样说明:语文课程对„„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具有不可替 ...

  • 技校如何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 技校如何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作者:魏晓丽 陈胜军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02期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着社会的进步,而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掌握科学技术的创新型人才.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在病榻上向温家宝总理进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

  •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素质
  • 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和素质 院系: 学号: 姓名: [摘要]:大学生创新意识和素质是循序渐进的培养和分阶段的训练而形成的.因此,要通过多方面.多层次.多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条件和氛围,培养出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本文重点探讨了大学生 ...

  •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人生发展
  • 安阳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文 论文题目: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导当代大学生的学 习生活和人生发展 院系:机械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夏向阳 学号:[1**********]4 指导教师:崔玉宾 日期:2011年11月11号 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教导当代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 ...

  • 走科教兴国之路
  • 走科教兴国之路 一.设计思路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于1995年5月6日首次提出.1996年我国把"科教兴国"战略作为基本国策."科教兴国"战略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