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入疗法在儿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关键词:吸人疗法;支气管哮喘;护理;

儿科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咽炎、喉炎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疗法,取得了显著而又肯定的疗效,且吸入疗法简单易行,起效快,安全,副作用少,非常适合儿科临床应用。

常用的吸入装置有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DPI)和雾化器等。DPI有含赋形剂的干粉吸入器(蝶式、胶囊式)和纯药型的无味粉末吸入器(都保吸入器)等。肺内沉积优于MDI,在口咽部的残留明显少于MDI,所以DPI的临床疗效优于MDI,且局部的副作用也较少。但当吸气流速小于60 L/rain时影响疗效,故对肺活量减低者或哮喘急性严重发作吸气不足的患者效果不佳,赋形剂中的乳糖也会增加儿童龋齿的发生率。

用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压缩空气雾化吸人器等)吸入时,患者不必作特殊呼吸动作,而且吸入肺内的药物量较高,但必须用电源或压缩气源作动力,适宜在病房中应用。超声雾化器药量多、吸人时间长,而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PARIBOYN085型压缩空气雾化吸入器药量少、吸入时间短,因此更适合儿科住院患者使用。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6月本科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161例。其中支气管哮喘87例,毛细支气管炎62例,急性喉炎8例,咽炎4例;男96例,女65例;年龄3个月~8岁。均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吸入疗法,取得良好效果。

2.护理体会

2.1吸入蓊准备患儿及家长的准备: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对进行抚触、交流和沟通,说明吸入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顾虑,取得配合、信任和吸,而对于一些哭闹、紧张不能配合的小儿可由家长抱于怀中,加强抚触,劝导或以玩具等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因哭闹造成吸气短促雾粒难以进入下呼吸道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情况,如出现面色青紫、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入,给予吸氧、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3吸入后的护理雾化吸入后,因有一部分药液沉积在咽部,为减少药物(尤其是激素)在咽喉部的沉积和局部副作用的发生,每次雾化吸入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小婴儿给予口腔护理,以免引起口咽部的感染或声音嘶哑,嘱患儿不可将漱口液咽下,避免其中残留的药物加大全身副作用的发生,同时以清水洗脸,保证面部的清洁舒适和防止药物沉积在口鼻周围。

拍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之一。雾化吸入后,进行拍背,通过振动不仅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并能增强呼吸肌力和效力产生咳嗽反射,提高氧合水平,同时使痰栓及分泌物与支气管壁松动、分离,配合吸痰能有效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其通畅。备好吸痰器,必要时予以吸痰,防止窒息。婴幼儿不配合者可双人帮助完成。

拍背的方法:置患儿侧卧或竖抱伏于肩部,护士右手手指并拢并向掌侧聚集,用空掌以手腕力量,由肺底自下而上,自外向内(肺门)迅速而有节律地拍击背部,振动呼吸道,每侧肺部拍击1~3rain,120~180次/min,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扣击音说明手法正确。

雾化吸入一人一面罩,吸完后,面罩、储物罐和管道用1 000 mg/I。的84消毒液浸泡30 min,后以蒸馏水反复冲洗,晾干、备用。

2。4健康教育和心理沟通哮喘和喉炎急性发作时使患者恐惧、痛苦,家长则焦躁不安,心急如焚,此时医护人员必须十分关怀和体贴,让患儿和家长了解症状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从而使患儿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并促使家长与医护人员配合,遵循治疗方案,以控制症状,减轻病情,促进康复。同时向家长说明此病发作的原因与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源及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并告诉他们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注意室内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加强锻炼,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场所,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3.讨论

儿童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研究表明,早期吸入疗法对控制症状、降低气道反应,预防肺功能进行性损伤有重要意义。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其雾化率高,雾滴均匀,肺内沉积量大,局部治疗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方便、实用,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减少全身使用激素。

患儿只需被动配合,就能保证药物的发挥,已成为当今国际上防治哮喘较为理想的一种给药途径。

然而,吸入疗法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这就要求儿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支持机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沟通,减轻患儿的痛苦,增加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赖,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龙凤,李晓平,李宝杰,等.哮喘患者长期吸人糖皮质激素的相关问题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13.

[2]胡安荣.改良雾化吸人方法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7,6(4):6.

[3]张春美。李秀.三联雾化吸入治疗OD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舵.

[4]王桂华.超声雾化吸人治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157:366.

[5]李文妍。崔锦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护理39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30.

[6]兰瑞芝,刘美丽.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及护理干预[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29.

[7]李园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人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7,11:39.

[8]陈翠琼,唐美荣,曹结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7):754.

关键词:吸人疗法;支气管哮喘;护理;

儿科疾病中呼吸道感染最多见,临床上对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咽炎、喉炎等,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吸入疗法,取得了显著而又肯定的疗效,且吸入疗法简单易行,起效快,安全,副作用少,非常适合儿科临床应用。

常用的吸入装置有定量吸入器、干粉吸入器(DPI)和雾化器等。DPI有含赋形剂的干粉吸入器(蝶式、胶囊式)和纯药型的无味粉末吸入器(都保吸入器)等。肺内沉积优于MDI,在口咽部的残留明显少于MDI,所以DPI的临床疗效优于MDI,且局部的副作用也较少。但当吸气流速小于60 L/rain时影响疗效,故对肺活量减低者或哮喘急性严重发作吸气不足的患者效果不佳,赋形剂中的乳糖也会增加儿童龋齿的发生率。

用雾化器(超声雾化器、压缩空气雾化吸人器等)吸入时,患者不必作特殊呼吸动作,而且吸入肺内的药物量较高,但必须用电源或压缩气源作动力,适宜在病房中应用。超声雾化器药量多、吸人时间长,而德国百瑞公司生产的PARIBOYN085型压缩空气雾化吸入器药量少、吸入时间短,因此更适合儿科住院患者使用。

1.临床资料

2007年1月~6月本科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161例。其中支气管哮喘87例,毛细支气管炎62例,急性喉炎8例,咽炎4例;男96例,女65例;年龄3个月~8岁。均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了吸入疗法,取得良好效果。

2.护理体会

2.1吸入蓊准备患儿及家长的准备:必须事先做好家长的工作,对进行抚触、交流和沟通,说明吸入治疗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顾虑,取得配合、信任和吸,而对于一些哭闹、紧张不能配合的小儿可由家长抱于怀中,加强抚触,劝导或以玩具等分散其注意力,避免因哭闹造成吸气短促雾粒难以进入下呼吸道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雾化吸入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心率情况,如出现面色青紫、心率增快、呼吸困难加剧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吸入,给予吸氧、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及时通知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2.3吸入后的护理雾化吸入后,因有一部分药液沉积在咽部,为减少药物(尤其是激素)在咽喉部的沉积和局部副作用的发生,每次雾化吸入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小婴儿给予口腔护理,以免引起口咽部的感染或声音嘶哑,嘱患儿不可将漱口液咽下,避免其中残留的药物加大全身副作用的发生,同时以清水洗脸,保证面部的清洁舒适和防止药物沉积在口鼻周围。

拍背吸痰是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措施之一。雾化吸入后,进行拍背,通过振动不仅能改善肺部血液循环,并能增强呼吸肌力和效力产生咳嗽反射,提高氧合水平,同时使痰栓及分泌物与支气管壁松动、分离,配合吸痰能有效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其通畅。备好吸痰器,必要时予以吸痰,防止窒息。婴幼儿不配合者可双人帮助完成。

拍背的方法:置患儿侧卧或竖抱伏于肩部,护士右手手指并拢并向掌侧聚集,用空掌以手腕力量,由肺底自下而上,自外向内(肺门)迅速而有节律地拍击背部,振动呼吸道,每侧肺部拍击1~3rain,120~180次/min,并发出一种空而深的扣击音说明手法正确。

雾化吸入一人一面罩,吸完后,面罩、储物罐和管道用1 000 mg/I。的84消毒液浸泡30 min,后以蒸馏水反复冲洗,晾干、备用。

2。4健康教育和心理沟通哮喘和喉炎急性发作时使患者恐惧、痛苦,家长则焦躁不安,心急如焚,此时医护人员必须十分关怀和体贴,让患儿和家长了解症状是可以控制和缓解的,从而使患儿获得心理上的放松,并促使家长与医护人员配合,遵循治疗方案,以控制症状,减轻病情,促进康复。同时向家长说明此病发作的原因与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源及环境因素关系密切,并告诉他们尽量避免接触过敏源,注意室内清洁卫生,勤开窗通风,加强锻炼,尽量少去人群集中的场所,随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感冒。

3.讨论

儿童哮喘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儿的生长发育及身心健康。研究表明,早期吸入疗法对控制症状、降低气道反应,预防肺功能进行性损伤有重要意义。应用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其雾化率高,雾滴均匀,肺内沉积量大,局部治疗效果显著,且经济、安全、方便、实用,呼吸道局部药物浓度高,可避免减少全身使用激素。

患儿只需被动配合,就能保证药物的发挥,已成为当今国际上防治哮喘较为理想的一种给药途径。

然而,吸入疗法操作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治疗效果,这就要求儿科护士要熟练掌握正确的吸入方法,与患儿及家长建立良好的信任,支持机制,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和必要的心理沟通,减轻患儿的痛苦,增加家长对护士的满意度和信赖,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龙凤,李晓平,李宝杰,等.哮喘患者长期吸人糖皮质激素的相关问题与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2):1113.

[2]胡安荣.改良雾化吸人方法对佐治毛细支气管炎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7,6(4):6.

[3]张春美。李秀.三联雾化吸入治疗OD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6(2):舵.

[4]王桂华.超声雾化吸人治疗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3,9157:366.

[5]李文妍。崔锦美.空气压缩泵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炎的护理39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7):30.

[6]兰瑞芝,刘美丽.小儿哮喘急性发作时雾化吸入及护理干预[J].临床肺科杂志,2008,13(1):129.

[7]李园春.空气压缩泵雾化吸人疗法在儿科的应用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7,11:39.

[8]陈翠琼,唐美荣,曹结珍.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疗效观察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7):754.


相关内容

  • 小儿超声雾化吸入的观察与护理
  • [中图分类号]R473.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2720(2009)31 - 1454 - 02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小儿抵抗力低,易反复感染,多以冬春季和气候骤变时发病,表现为咳嗽.咳痰.发热.呼吸困难等症状,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严重疾病.目前治疗小儿肺炎,除了合理 ...

  • 儿科健康教育内容1
  • 新生儿黄疸早期健康教育内容 1. 做好早吸吮 凡是做好早吸吮工作的产妇,乳汁较充盈,其新生儿很少发生黄疸加重的现象. 2. 提早喂养 增加喂养次数.频率,可刺激肠管蠕动,促进胎便顺利排出,又可建立正常的肠道菌群和尿量增加,从而增加结合胆红素以及胆红素的光化学产物经尿量和粪便的排出.乳汁分泌较晚的产妇 ...

  • 儿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 674 金沙县源村乡卫生院 儿 科 常 见 疾 病 诊 疗 常 规 新生儿肺炎 ••••[ 病史采集 ] 1. 入院24小时内完成病历. 2. 孕母在妊娠期感染. 3. 胎膜早破.急产.滞产.反复经产道检查. 4. 婴儿出生有窒息史,生后有感染病人接触史及脐炎.皮肤感染.败血症 等病史. 5. 接受 ...

  • 雾化吸入1
  • 超声药物雾化吸入疗法 (2007年) 超声雾化吸入疗法系气雾吸入疗法的一种.是利用超声的空化作用,使液体在气相中分散,将药液变成雾状颗粒(气溶 胶),通过吸入直接作用于呼吸道病灶局部的一种治疗方法.应用超声雾化器产生的气雾,其雾量大,雾滴小(直径约1- 8μm)而均匀,吸入时可深达肺泡,适合药液在呼 ...

  • 人性化服务在门诊中的应用
  • 2014年6月 为探讨血液灌流在小儿免疫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本研究选取了我院收治的21例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免疫系统疾病患儿,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21例接受血液灌流治疗的免疫系统疾 ...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会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会 [摘要]本文就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进行探讨,重点从建立 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健全各种各种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做好 年轻护士培训.应用掌上电脑(pda)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建立护 理不良事件网上报告系统.无惩罚原则等几方面,阐述儿科护理不 良事件的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 儿科常见病的健康教育
  • 儿科常见病健康教育内容 目录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2. 急性支气管炎 ................................... ...

  • 儿科诊疗指南锦集
  • 专家共识 儿童流感诊治专家共识(2015版)发布 鉴于儿童是流感的高发人群以及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为进一步提高儿童流感的诊断及治疗水平,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了适合我国儿科临床使用的<儿童流感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2015年版)>.[详细] 儿童癫痫共识:新诊断患儿如何选择初始用 ...

  • 自考儿科护理学(二)名词解释及简答题答案
  • 一.填空题 1.儿科护理工作应以 _儿童及其家庭为 中心. 2 .新生儿可从母体获得 _IgG 抗体, _3-5___ 个月后逐渐减少, 而自行合成 要到 6-7 岁时才能达到成人水平. _IgM 抗体不能通过胎盘, 故新生儿体内较少, 易致革兰阴性细菌感染. 3.小儿患病时多数起病_急___,及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