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三宝垄市纪念郑和下西洋609周年

原标题:印尼三宝垄市纪念郑和下西洋609周年

中新社印尼三宝垄7月26日电(记者张素 张茜翼)25日晚,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印尼三宝垄市举行纪念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9周年。

据史料记载,农历六月三十日曾是郑和首次登陆爪哇的日子。当地民众感怀于“三宝太监”所带来的和平与友好,将郑和船队登陆地点改为“三宝垄”,每年都会在三十日前后举办系列庆典。

中新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团躬逢其盛。记者看到,市中心主要两座纪念郑和的寺庙——三宝洞和大觉寺皆是张灯结彩。三宝洞院内古树高挂红色灯笼,上书汉字“垄川三宝大人”。拥有逾200年历史的大觉寺前竖立着两支巨型烛台,在600周年纪念时所建的仿制古船焕然一新。

“三宝公环游世界,沿途帮助了许多人,这是为什么后世会有这么多人建庙祭拜的原因”。三宝洞基金会主席张朝龙说,这里年均接待量在5万人次,其中尤以中国游客居多。

祖籍广东梅县、67岁的李宜爱已在庆典筹委会帮忙了十余年,“三宝公好像神一样,我们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拜一拜,印尼本地朋友也常来祭祀”。

“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最早下南洋,比哥伦布还要早,这让华人华侨感到自豪”,大觉寺基金会主席李伯图说。他已任此职18年。他注意到,郑和除了带来技术、文化,“三宝公信奉伊斯兰教,这让占本地人口98%的穆斯林们更支持庆典”。

记者在三宝洞遇到传统打扮的穆斯林巴巴(音),他告诉记者,“郑和就是我们的先知,当遇到困难时,都会来向他求助”。

按照当地民俗,整个庆典活动将持续整晚,零时开始拜神。大觉寺外,烟火绚烂,由当地华人自编自演的音乐剧《郑和下西洋》引起不少民众的兴趣。三宝洞院内,庆典渐至高潮,李宜爱在“三宝大殿”为远在他乡的亲戚准备了平安符。(完)

原标题:印尼三宝垄市纪念郑和下西洋609周年

中新社印尼三宝垄7月26日电(记者张素 张茜翼)25日晚,农历六月二十九日,“海上丝绸之路”的港口、印尼三宝垄市举行纪念中国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9周年。

据史料记载,农历六月三十日曾是郑和首次登陆爪哇的日子。当地民众感怀于“三宝太监”所带来的和平与友好,将郑和船队登陆地点改为“三宝垄”,每年都会在三十日前后举办系列庆典。

中新社“新世纪丝绸之路华媒万里行”采访团躬逢其盛。记者看到,市中心主要两座纪念郑和的寺庙——三宝洞和大觉寺皆是张灯结彩。三宝洞院内古树高挂红色灯笼,上书汉字“垄川三宝大人”。拥有逾200年历史的大觉寺前竖立着两支巨型烛台,在600周年纪念时所建的仿制古船焕然一新。

“三宝公环游世界,沿途帮助了许多人,这是为什么后世会有这么多人建庙祭拜的原因”。三宝洞基金会主席张朝龙说,这里年均接待量在5万人次,其中尤以中国游客居多。

祖籍广东梅县、67岁的李宜爱已在庆典筹委会帮忙了十余年,“三宝公好像神一样,我们每逢初一、十五都会拜一拜,印尼本地朋友也常来祭祀”。

“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最早下南洋,比哥伦布还要早,这让华人华侨感到自豪”,大觉寺基金会主席李伯图说。他已任此职18年。他注意到,郑和除了带来技术、文化,“三宝公信奉伊斯兰教,这让占本地人口98%的穆斯林们更支持庆典”。

记者在三宝洞遇到传统打扮的穆斯林巴巴(音),他告诉记者,“郑和就是我们的先知,当遇到困难时,都会来向他求助”。

按照当地民俗,整个庆典活动将持续整晚,零时开始拜神。大觉寺外,烟火绚烂,由当地华人自编自演的音乐剧《郑和下西洋》引起不少民众的兴趣。三宝洞院内,庆典渐至高潮,李宜爱在“三宝大殿”为远在他乡的亲戚准备了平安符。(完)


相关内容

  • 明朝的对外关系
  •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教学设计 宜城市小河镇小河初级中学乔长明 一. (一)教材内容分析:明朝初期统治者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国家,郑和下西洋是在国家富强.科技发达的前提下进行的和平友好交往,标志着我 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到了顶峰,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郑和远 ...

  •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示范教案
  •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示范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 2.掌握戚继光抗倭. 3.掌握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 4.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2.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 ...

  • 文艺复兴.新航路的开辟 中考题(含答案)
  • 原创:九上第10课<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 五.中考演练 1. (2005孝感)新航路开辟过程中,下列哪些航海家的航海活动横渡了大西洋( ) (1)迪亚士 (2).达·伽马 (3).哥伦布 (4)麦哲伦 A .(1)(3) B.(2)(4) C.(1)(2) D.(3)(4) 2. (20 ...

  • 昆明历史名人
  • 昆明历史名人 聂 耳 聂耳同志,中国革命之号角,人民解放之鼙鼓也.其所谱<义勇军进行曲>,已被选为代用国歌.闻其声者,莫不油然而兴爱国之思,庄严而宏志士之气,毅然而同趋共同之鹄的-- --郭沫若题聂耳墓碑文 聂耳(1912~1935)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曲作者,1912年2月15日生于 ...

  • 邮票上的中国航海日
  • 2005年7月11日,是中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下西洋600周年纪念日.2005年4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将每年的7月11日确立为中国"航海日",作为国家的重要节日固定下来.今天是我国第12个航海日,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我国发行的有关郑和与航海日题材的邮资票品. 1985年,为纪念郑 ...

  • [千年独舞]原文精选附阅读题参考答案
  • <千年独舞>原文精选附阅读题参考答案 1405年7月11日,历史定格在这一天.这一天似乎离我们过于遥远,遥远得记不清船只的数量,水手的编制.然而又似乎离我们很近,近得我们可以看清郑和威武的身姿,抛锚起航的宏伟场面.这一天,明朝三宝太监郑和率领由百余艘大小船只,二万七千八百余人组成的庞大船 ...

  • 昆明历史文化名人
  • 嵩明历史文化名人 兰 茂 兰茂字廷秀,号止庵,外号和光道人.洞天风月子.玄壶子等,嵩明杨林人,祖籍河南洛阳.兰氏生于明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卒年有两种说法:其一,清康熙二十九年李澄中撰的<兰先生祠堂记>.康熙五十九年编撰的<嵩明州志"隐逸>.光绪十三年刻行的 ...

  •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_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
  • 2005年10月第25卷第5期 yyy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JournalofYunyangTeachersCollegeOct.2005Vol.25No.5 中国的海洋意识与海权现状

  • 郑和的航海功绩与历史地位
  • 田澍 刊发时间:2010-05-09 15:00:00 光明日报 在中国古代文明构成中,海洋文明与农业文明.游牧文明一样,亦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华文化的传播与外来文明的交往中,海上通道与陆上交通都是主渠道.与沙漠和草原丝绸之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兴衰一样,海上丝绸之路因政治形势的变化也时兴时衰.在古代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