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情真意切释猜嫌]中薛宝钗人物形象

  【摘 要】人教版编者认为《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塑造了一个情真意切、善解人意的薛宝钗形象,但笔者认为宝钗并非如此之人,她的一系列美好言行皆出自她理性而现实的考量。

  【关键词】薛宝钗;人物形象;理性现实;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真意切释猜嫌》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该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内容。编者将其定名为《情真意切释猜嫌》,并于文后有一段这样的赏析: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体病、心病一起折磨着这样一个弱女子。薛宝钗的体贴与关怀,给了黛玉许多安慰。薛宝钗……美丽健康,“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贾府上下一致称赞。……在此前的故事中黛玉经常借机对宝钗冷嘲热讽。然而在这个秋日阴沉的黄昏,两位主人公却第一次敞开心扉,说起了悄悄话。两位美丽的女主人公心心相印、情同姐妹,也许正表现出作者的理想吧。在课后思考的第一题亦设定了这么一道题:林黛玉对薛宝钗一直心怀猜疑,薛宝钗是怎样真挚地感动黛玉,使两人心扉相通的?从定名、赏析、思考题这三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出编者认为猜嫌得以释然的功劳应归于薛宝钗的情真意切,并将薛宝钗这一人物定性为情真意切、真诚宽容、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美好形象。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实为偏颇,有失作者的真正用意。

  《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是对林黛玉又犯嗽疾,宝钗前来探望这一情节的描述。薛宝钗不计前嫌,多次来探望黛玉,此次一人独来畅叙后又爽快答应黛玉“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的请求;而且宝钗来看望黛玉并没有浮于表面的慰问,而是从医生到平日的吃食再到药方都一一关心,面面俱到且细心入微,连冰糖燕窝各个所需数量都一一说明。特别是药方,甚至连人参肉桂太多了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十分细心体贴。在这些描述中我们的确能看到一个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但这一系列言行的初衷果真出自人物情真意切的姐妹情吗?我想,下这样的断言未免显得武断了,而且对人物的这般解读也显得肤浅了。

  《红楼梦》一书语言造诣深厚,人物语言往往话外有话,文本细处隐匿真知。文中宝钗面对黛玉真诚致歉、诉说心中烦难,宝钗先是宽慰道:“我也是和你一样。”但却被黛玉一句“你如何比我?”所击碎。宽慰不成,则又以一句“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的取笑话来应对黛玉。宝钗话说得很漂亮,“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便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但薛宝钗替黛玉解除委屈烦难的方式却仅限于消遣式的无关紧要的开导。对于林黛玉烦难的实质内容――贾府中人的势力、争宠、互相诋毁、钩心斗角的复杂人际关系,却避而不谈,不加评论,并机巧地转移话题。林黛玉的真诚是毋庸置疑的――一向自尊又自卑的林黛玉竟主动与人谈及寄人篱下之感,相对于林黛玉解除猜嫌后的不加防备的掏心掏肺的真诚倾诉,不免让人感觉到二者在真诚度上的区别。薛宝钗对贾府中人际关系缄默不言,不肯袒露自我真实想法的表现怎能说是情真意切,更不用说视黛玉为知己姐妹了。可见,简单地将情真意切、宽容大度、细心体贴、善解人意这样华丽的标签贴于薛宝钗身上,实为不妥。那么真实的薛宝钗又是个什么模样?她又为何不厌其烦地多次探视昔日多有冲突的情敌?她为人处事的初衷又是什么?我们不妨从薛宝钗的“善解人意”入手,看看真实的薛宝钗。

  薛宝钗一直以“善解人意”示人,博得贾府上下一致称赞。金钏投井薛宝钗对王夫人更是做到了善解“王”意,薛宝钗不但替金钏投井自杀的责任人王夫人把罪责摘得一干二净:“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为解“王”意她可以做到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也有“不解人意”之时,她时常以“仕途经济”规劝贾宝玉,要他攻读时文,“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见宝玉不听,就冷冷地旁敲侧击,即便引来宝玉的反感也在所不惜。宝钗对王夫人可以做到是非不分的“善解人意”,但对宝玉却宁可遭人反感也要“不解人意”,这样矛盾的薛宝钗她为人处世的初衷又是如何,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玄机?

  其实薛宝钗对王夫人的格外体贴、善解人意,对贾宝玉的不解人意,正显露了薛宝钗为人处世的真实初衷。她将与王夫人的人际关系建构凌驾于是非、黑白的正确价值观之上,王夫人对于宝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与重要人物搞好关系,薛宝钗甚至可以做到无准则。这样是非颠倒的处理恰恰暴露了薛宝钗为与宝玉成就婚姻,实现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梦想。对宝玉这一重要人物却一反常态,多次规劝宝玉考取功名这样“不解人意”的规劝,也正是出于这一现实考量。薛宝钗是一个十分理性和现实的女性,她的人际关系处理之道首先在于理性的现实考量。贾府是她未来的寄托,要成为贾府的媳妇,她必不可得罪贾府中人。探望林黛玉时对贾府人际关系的缄口不言正是理性、现实这一心理驱使下的必然选择。对贾府中的人、事的不加评价确也为她赢得了贾府上下的称赞。理性现实的薛宝钗对黛玉是不坦诚的,有防备的,更谈不上姐妹般的真情、深情。

  从现实关系上看,林黛玉非但不是薛宝钗梦想实现的助力,而确确实实是一块绊脚石。那么这样一个理性、现实的薛宝钗对于林黛玉这一情敌又为何不计前嫌地多次探视?甚至是面对黛玉的“接待不周,礼数粗忽”还仍然来看望黛玉?这恰恰印证了《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文末薛宝钗“我只愁人人跟前失于应侯”的话。而这应侯不但赢得了黛玉的心,也赢得了贾府上下的赞誉,为她最终为贾府所接纳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薛宝钗绝不是邻家的小姑娘那样单纯而又真诚,她正是凭借着她的理性与现实立足于贾府这一复杂的环境之中,也正是凭借着她的理性与现实,给人以美好的表象,做到了无情也动人。

  (编辑:龙贤东)

  【摘 要】人教版编者认为《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塑造了一个情真意切、善解人意的薛宝钗形象,但笔者认为宝钗并非如此之人,她的一系列美好言行皆出自她理性而现实的考量。

  【关键词】薛宝钗;人物形象;理性现实;人际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情真意切释猜嫌》出自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小说欣赏》第二单元,该文节选自《红楼梦》第四十五回内容。编者将其定名为《情真意切释猜嫌》,并于文后有一段这样的赏析:林黛玉自幼体弱多病,多愁善感,……体病、心病一起折磨着这样一个弱女子。薛宝钗的体贴与关怀,给了黛玉许多安慰。薛宝钗……美丽健康,“行为豁达,随分从时”,贾府上下一致称赞。……在此前的故事中黛玉经常借机对宝钗冷嘲热讽。然而在这个秋日阴沉的黄昏,两位主人公却第一次敞开心扉,说起了悄悄话。两位美丽的女主人公心心相印、情同姐妹,也许正表现出作者的理想吧。在课后思考的第一题亦设定了这么一道题:林黛玉对薛宝钗一直心怀猜疑,薛宝钗是怎样真挚地感动黛玉,使两人心扉相通的?从定名、赏析、思考题这三个方面可以明显看出编者认为猜嫌得以释然的功劳应归于薛宝钗的情真意切,并将薛宝钗这一人物定性为情真意切、真诚宽容、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美好形象。然而笔者认为这样的解读实为偏颇,有失作者的真正用意。

  《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是对林黛玉又犯嗽疾,宝钗前来探望这一情节的描述。薛宝钗不计前嫌,多次来探望黛玉,此次一人独来畅叙后又爽快答应黛玉“晚上再来和我说句话儿”的请求;而且宝钗来看望黛玉并没有浮于表面的慰问,而是从医生到平日的吃食再到药方都一一关心,面面俱到且细心入微,连冰糖燕窝各个所需数量都一一说明。特别是药方,甚至连人参肉桂太多了这样的细节都注意到了,十分细心体贴。在这些描述中我们的确能看到一个细心体贴、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但这一系列言行的初衷果真出自人物情真意切的姐妹情吗?我想,下这样的断言未免显得武断了,而且对人物的这般解读也显得肤浅了。

  《红楼梦》一书语言造诣深厚,人物语言往往话外有话,文本细处隐匿真知。文中宝钗面对黛玉真诚致歉、诉说心中烦难,宝钗先是宽慰道:“我也是和你一样。”但却被黛玉一句“你如何比我?”所击碎。宽慰不成,则又以一句“将来也不过多费得一副嫁妆罢了,如今也愁不到这里”的取笑话来应对黛玉。宝钗话说得很漂亮,“你放心,我在这里一日,我便与你消遣一日。你有什么委屈烦难,只管告诉我,我能解的自然替你解一日”。但薛宝钗替黛玉解除委屈烦难的方式却仅限于消遣式的无关紧要的开导。对于林黛玉烦难的实质内容――贾府中人的势力、争宠、互相诋毁、钩心斗角的复杂人际关系,却避而不谈,不加评论,并机巧地转移话题。林黛玉的真诚是毋庸置疑的――一向自尊又自卑的林黛玉竟主动与人谈及寄人篱下之感,相对于林黛玉解除猜嫌后的不加防备的掏心掏肺的真诚倾诉,不免让人感觉到二者在真诚度上的区别。薛宝钗对贾府中人际关系缄默不言,不肯袒露自我真实想法的表现怎能说是情真意切,更不用说视黛玉为知己姐妹了。可见,简单地将情真意切、宽容大度、细心体贴、善解人意这样华丽的标签贴于薛宝钗身上,实为不妥。那么真实的薛宝钗又是个什么模样?她又为何不厌其烦地多次探视昔日多有冲突的情敌?她为人处事的初衷又是什么?我们不妨从薛宝钗的“善解人意”入手,看看真实的薛宝钗。

  薛宝钗一直以“善解人意”示人,博得贾府上下一致称赞。金钏投井薛宝钗对王夫人更是做到了善解“王”意,薛宝钗不但替金钏投井自杀的责任人王夫人把罪责摘得一干二净:“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顽,失了脚掉下去的”。为解“王”意她可以做到是非不分、黑白颠倒。善解人意的薛宝钗也有“不解人意”之时,她时常以“仕途经济”规劝贾宝玉,要他攻读时文,“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见宝玉不听,就冷冷地旁敲侧击,即便引来宝玉的反感也在所不惜。宝钗对王夫人可以做到是非不分的“善解人意”,但对宝玉却宁可遭人反感也要“不解人意”,这样矛盾的薛宝钗她为人处世的初衷又是如何,是真情流露还是另有玄机?

  其实薛宝钗对王夫人的格外体贴、善解人意,对贾宝玉的不解人意,正显露了薛宝钗为人处世的真实初衷。她将与王夫人的人际关系建构凌驾于是非、黑白的正确价值观之上,王夫人对于宝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与重要人物搞好关系,薛宝钗甚至可以做到无准则。这样是非颠倒的处理恰恰暴露了薛宝钗为与宝玉成就婚姻,实现她“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的梦想。对宝玉这一重要人物却一反常态,多次规劝宝玉考取功名这样“不解人意”的规劝,也正是出于这一现实考量。薛宝钗是一个十分理性和现实的女性,她的人际关系处理之道首先在于理性的现实考量。贾府是她未来的寄托,要成为贾府的媳妇,她必不可得罪贾府中人。探望林黛玉时对贾府人际关系的缄口不言正是理性、现实这一心理驱使下的必然选择。对贾府中的人、事的不加评价确也为她赢得了贾府上下的称赞。理性现实的薛宝钗对黛玉是不坦诚的,有防备的,更谈不上姐妹般的真情、深情。

  从现实关系上看,林黛玉非但不是薛宝钗梦想实现的助力,而确确实实是一块绊脚石。那么这样一个理性、现实的薛宝钗对于林黛玉这一情敌又为何不计前嫌地多次探视?甚至是面对黛玉的“接待不周,礼数粗忽”还仍然来看望黛玉?这恰恰印证了《情真意切释猜嫌》一文文末薛宝钗“我只愁人人跟前失于应侯”的话。而这应侯不但赢得了黛玉的心,也赢得了贾府上下的赞誉,为她最终为贾府所接纳打下了坚实的根基。

  薛宝钗绝不是邻家的小姑娘那样单纯而又真诚,她正是凭借着她的理性与现实立足于贾府这一复杂的环境之中,也正是凭借着她的理性与现实,给人以美好的表象,做到了无情也动人。

  (编辑:龙贤东)


相关内容

  • 四大名著基本文学常识
  • 四大名著文学常识 一. <红楼梦> 1. 金陵十二钗指的是:(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贾巧姐.李纨.史湘云.秦可卿.妙玉). 2<红楼梦>中,有"小宝钗"."小黛玉"之称的两个人分别是(袭人).(晴雯). ...

  •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2篇
  • 红楼梦读后感800字(1): 被埋藏了的美女--薛宝钗 春梦随云散,花飞逐水流:寄言众儿女,何必觅闲愁. 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袭人等是<红楼梦>主线人物,宝.黛二人的悲剧贯穿始终.薛宝钗虽不是此爱情悲剧的当事人,但也有着相当高的地位. 对于<红楼梦>的结局,我有甚多不满, ...

  •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学内容: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竹林的故事> 二. 学习目标 通过讲解<龄官划蔷痴及局外>达到二个教学目标 1. 了解<红楼梦>第三十回里人物的命运及人物的个性. 2. 鉴赏<红楼梦>刻画人物细腻周到的表现手法. 通过讲解<竹林的故 ...

  • 红楼梦读后感
  • 红楼梦读后感 共有范文四篇 范文一: <红楼梦>是一部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小说以讲述上层社会中的四大家族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把一个个的人物写的活 ...

  • 的读书笔记2014字
  • <红楼梦>,一部书中人物的悲剧,一部作者的悲剧.曹雪芹不仅描写了一个封建贵族家庭由荣华走向衰败的生活,而且赞美了封建礼教下纯真的爱情.一边是木石前盟,一边又是金玉姻缘.一边是封建社会下必须追求的功名光环,一边是心驰神往的自由之身.曹雪芹笔下的<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这场无声的较 ...

  • 红楼梦谐音故事
  • 红楼梦谐音故事之一:开题篇 中国古代最有名的五本小说,只有<红楼梦>的人物,是作者可以随心而取的.其他,如<三国演义>和<水浒传>,都有历史人物所本的,想乱搞都不成.<西游记>也是这个问题,虽然孙悟空的名字已经很威猛了,但吴承恩也无法给他起个更加顶级威 ...

  • 薛宝钗为人处世,圆滑老道,为什么书中称她"山中高士晶莹雪"?
  • 有多少人喜欢薛宝钗,就有多少人讨厌薛宝钗.宝钗端庄典雅,恬淡豁达,她帮湘云筹办螃蟹宴,她给黛玉送燕窝,人人夸赞宝姑娘,就连赵姨娘都说"宝丫头好,会做人,又大方."同时,她处变不惊,圆滑世故,对于金钏之死,薄情寡义:对于宝黛之恋,横生枝节. 对于这个性格复杂的宝姑娘,为什么书中称她 ...

  • 从[红楼梦]诗词看钗.黛形象的塑造([长城]发表
  • 从<红楼梦>诗词看钗.黛形象的塑造 摘要:诗词的是<红楼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曹雪芹通过诗词的创作塑造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丰富小说情节.营造作品意境.预示人物命运.在小说中150多首诗词中,有关林黛玉的诗词数量最多,而由于薛宝钗与黛玉形象的矛盾对比,其相关诗词的作用 ...

  • 出神入化_个性鲜明_红楼梦_人物形象塑造浅谈_曹万春
  • 2007年第1期(总第4期)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BaodingVocational&TechnicalCollege2007年6月 Jun.2007 出神入化,个性鲜明 ---<红楼梦>人物形象塑造浅谈 曹万春,刘建芳 (保定职业技术学院 基础部, 河北 保定 071051) 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