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历史之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中国区域历史之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一.知识归纳.

1.中国东北地区

(1)中国古代史:

①隋唐:靺鞨族兴起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游牧、渔猎为生,其中最强大的是黑水和粟末两部。唐玄宗在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府,首领是倪属利稽,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唐玄宗在粟末靺鞨设忽汗州都督府,其首领大祚荣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渤海政权是唐朝中央政府的地方政权机构,其治所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

②宋元:鲜卑族的一支契丹族兴起。由于唐末中原人民北迁,带去先进技术,契丹人部分地过上了农耕生活。916年,耶律阿保机建辽,定都上京(黑龙江阿城)。辽实行“蕃汉分治,”适应了不同民族地区生产与生活的差异。辽创制了契丹文字。宋辽“澶渊之盟”规定:宋给岁币辽撤兵,双方形成了较长时期的对峙关系。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女真族,在反抗辽的民族压迫取得初步胜利的基础上,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金实行了兵农合一的猛安谋克制。金联合北宋灭辽,灭辽之后攻北宋,投降派葬送了李纲等人的抗金成果,酿成1127年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南宋岳飞“连结河朔”(团结北方义军抗金),取得了郾城大捷等抗金成果,但被赵构和秦桧等投降派断送。宋金“绍兴和议”规定: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南宋既给岁币又称臣。金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金后来被蒙古汗国所灭。元朝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

③明清:明代在东北地区设奴儿干都司,管辖女真各部。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中国古代史上兵农合一的制度有:府兵制、保甲法、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度)。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定都赫图阿拉(辽宁新宾)。皇太极把都城迁到盛京(辽宁沈阳)。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在镇压农民军、灭掉南明小朝廷之后延续了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清朝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康熙帝时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

(2)中国近现代史: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打破了《尼布楚条约》的规定。记忆口诀:爱妃北京、外黑里酷)。

②半殖半封形成时期:甲午战争时,在东北的战役是辽东战役,日军两路进攻(一路过江,一路登陆),除聂士成、徐邦道率部抵抗外,其余大部溃逃。《马关条约》所割辽东半岛,在德、法、俄干涉下,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

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控制东北。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但政变后既请孙中山北上,又邀段祺瑞、张作霖主持大局。大革命时,直奉军阀联合对付革命军。“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身负国仇家恨,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④国共政权对峙时期: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其目的是把中国东北分裂出去。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事件,东北军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撤入山海关,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溥仪成为傀儡皇帝。东北人民和部分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后来改组的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抗联的主要领导人。

⑤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迅速击溃了日本关东军。

⑥解放战争时期:防御阶段东北野战军取得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胜利。反攻阶段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解放军迫使敌人困守长春、沈阳等大城市。决战阶段首先发起辽沈战役,执行了“关门打狗”战术。

⑦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五”计划重点建设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建成了鞍钢、长汽、沈机、沈飞等重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⑧探索时期:建成了大庆油田。

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正在贯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3)世界近现代史: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战后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牺牲了中国和朝鲜的利益。

2.中国西北地区:

(1)中国古代史:

①先秦:商朝末年,西方属国周(今陕西岐山)的国君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史称“武王伐纣”。前1046年“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后,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以咸阳为国都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的推动、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发展,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②秦汉: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以长安为都城的王朝有:西汉、西晋、前秦、隋、唐)。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司马迁称“凿空”),增加了西域与汉的相互了解。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张骞通西域的意义: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促进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中原物质生活。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芝麻、黄瓜、核桃等传入内地;中原的铸铁技术、井渠法传到西域。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明帝时,班超开始经营西域,后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

③南北朝: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突厥汗国成为沟通中亚和中原地区的桥梁。

④隋唐:隋初,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派兵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仍然让突厥贵族作当地都督(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实质上是民族区域自治(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唐太宗派兵打败依附西突厥的高昌,高安西都护府,管天山以南。唐高宗派兵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天山以北。甘肃敦煌莫高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

⑤宋元: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兴起于陕甘宁一带。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宁夏银川)。元昊推行汉化政策。宋夏战后议和,宋给岁币夏称臣,双方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边境贸易有所发展。蒙古汗国灭掉了西夏。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察合台汗国辖地含今天新疆境内。

⑥明清:明末,王二起义揭开了陕北农民起义序幕。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乾隆帝时平定回部贵族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今新疆地区。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从沙俄长途跋涉回归祖国。

(2)中国近现代史: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北京条约》,沙俄割占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其以后的五个边界议定书,沙俄割占我国西北约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乱后,于1885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后期,红一方面军和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于陕北吴起镇,红

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长征的意义:粉碎了扼杀企图;传播了革命思想;保存了领导主干。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爆发及其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③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师长。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一二O师在雁门关伏击日军,一二九师奇袭阳明堡机场;国民党军队在忻口顽强阻击日军。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1942年开展了延安整风。1945年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这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党代会。

④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但仍留在陕北。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的胜利。

⑤新中国: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探索时期建成兰新、包兰铁路,在新疆罗布泊成功

试爆第一颗原子弹。2003年“神舟”五号和2005年“神舟”六号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第三个自主运送航天员上太空的国家,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3.中国西南地区:

(1)中国古代史:

①先秦:秦国时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精心设计、巧妙施工,出色地完成了具有防洪、灌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作有。

②秦汉: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又派史禄开灵渠,派兵攻打越族地区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其中,南海郡在广州,桂林郡和象郡在广西境内。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汉武帝派唐蒙经略(进攻)西南夷,汉武帝先后在西南地区设郡,滇王(昆明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归附汉朝,汉武帝赐予“滇王之印”。西汉末,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西南夷重入汉朝版图。

③隋唐:在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彝族和白族祖先),最强大的南诏统一了六诏。南诏首领皮罗阁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南诏治所在阳苴咪城(今云南大理)。南诏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一年多熟)的地区。汉族工匠恭韬、微义帮南诏设计了崇圣寺千寻塔。唐与吐蕃是并立政权,其首领称赞普,定都逻些,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给尺带珠丹,吐蕃新赞普即位要请唐中央政府“册命”,见证唐蕃关系的历史遗迹是布达拉宫和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史称“长庆会盟”,发生于唐穆宗年间。唐后期,成都是著名的商业都市,以造纸、织锦出名,经济地仅次于扬州。

④宋元:大理、吐蕃和两宋并立,后来蒙古汗国招降吐蕃,征服大理。元朝在西南地区设四川行省、云南行省。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地方行政区,称“宣政院辖地”。元世祖忽必烈尊八思巴为国师。

⑤明清:明初,沿袭元朝在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宣慰司、土知府长官)。明成祖时,平定两个宣慰司叛乱后,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有任期、不世袭、可调动)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中央统治→→改变落后纷争→→促进民族交流→→国家巩固发展。明朝时西藏地区归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管辖,明朝时在此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最高僧官是法王。清入关以前,黄教首领五世达赖统一西藏地区。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时开始派驻藏大臣,乾隆帝时开始建立金瓶掣签制度。(清朝对西藏的三大制度: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清朝在中央设理藩院,专管少数民族事务。

(2)中国近现代史:(中法战争、护法运动略)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851年1月,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在永安分封五王(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半殖半封形成时期:《马关条约》:所开通商口岸中,重庆属西南地区,帝国主义侵略深入长江上游。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维护铁路主权的保路运动演变为保路同志军起义。同盟会成立后第一个县及革命政权(荣县革命政府)建立。湖北清军入川镇压,武昌地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

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原云南都督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和两广进攻。

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广西左右江建立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属西南地区的有: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乱追剿,巧渡金沙出包围,飞夺泸定翻雪山,穿过草地(进陕甘)。遵义会议:确立正确领导;独立解决问题;处理分歧矛盾;幼稚走向成熟,实现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转折。

⑥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广州—武汉—南京—重庆)。豫湘桂战役中,日军攻占了广西桂林、柳州、南宁,一直打到贵州独山镇。

⑦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美国出动飞机、军舰,把西南国民党军队送到战略要地和铁路交通

线。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仍未能达成协议。1946年重庆旧政协会议上,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⑧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向华南和西南进军。云南、西康于1949年12月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完成统一。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新藏、青藏、康藏三条入藏公路,开辟了拉萨通往祖国内地的航线。“一五”计划期间,宝成铁路通车。

⑨探索时期及文革时期:探索时期,新建了成昆铁路;文革时期,成昆铁路完工,湘黔铁路建成。 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拓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内昆铁路建成。现在,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已经建成通车,施工过程中要克服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改革开放时期,援藏好干部的典型代表是孔繁森。、

二.规律小结

1.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是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及近现代史上的中外关系及国内重大事件的发生地。

2.中国西北地区,除突出民族融合以外,更要注意西北地区的重要战争、革命事迹等。

3.中国西南地区,应突出中央政权民族政策的变化,突出红色旅游主题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

4.对上述三大区域历史的复习,应把地理区域、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理清楚。

三.热点冷点

1.中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相关民族关系状况和重要的制度与建设成就,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如何把不同时期的区域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国际国内环境)中去分析,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3.因为地理区域与历史事件的结合是本专题知识的最大特点,故应在复习中高度重视政、史、地三科文科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4.变换不同标准进行知识重组,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区域历史专题复习提高高三历史复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高考题例

01.(2004天津文综13)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元昊 D.骨力裴罗

02.(2004北京文14)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宣政院辖地 D.黑水都督府

03.(2004全国文综四卷16)西域的葡萄、石榴陆续移植内地是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隋唐

04.(2004北京文综15)1771年,为摆脱沙俄的统治,回到清朝的是

A.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B.蒙古鞑靼部

C.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 D.天山南路的回部

05.(2005全国文综一卷13)图5(滇王金印)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

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图5

06.(2005全国文综一卷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07.(2005全国文综一卷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08.(2005全国文综一卷16)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9.(2006四川文综14)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10.(2006四川文综23)多种材料的辨析与运用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图4材料与四川历史具有直接关联的是

①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局部图案 ②白马寺

③毛泽东长征诗部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成昆铁路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07全国二卷文综13)图5(篆字“汉归义羌长”)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

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

一地区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图5

12.(2007全国二卷文综16)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思藏都司

13.(2007全国二卷文综17)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

A.金瓶掣签决定 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

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D.达赖、班禅互相指定

14.(2007全国二卷文综18)下列各项中,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政府防范外敌入侵的著作是

A.《佛国记》 B.《瀛环志略》 C.《康輶纪行》 D.《天下郡国利病书》

15.(2008全国文综Ⅰ卷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让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菇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16.(2008海南历史21)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17.(2004全国二卷文综39第(1)(2)小题)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投入总额为77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特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

余万,东、北、

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材料三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

(1)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6分)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8分)。

(2)“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6分)

18.(2005全国文综三卷第39题第(1)(2)(3)小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 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 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沽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1)材料一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五.新题预测

01.《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是“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里的记载主要反映了匈奴

A.实现了民族内部的统一 B.进兵南犯汉族

C.实现了北方草原的统一 D.进兵西犯西域各族

02.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途经国家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这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下列能作为我国申报丝绸之路条件的是

①开封古城 ②古长安城 ③大同云冈石窟 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3.1932年,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刘长春严词拒绝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冒天下之大不韪 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

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

D.满洲乃中国领土一部分,应该代表中国参加而不是伪满洲国

04.大西南包括云、贵、川、渝、藏,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该地区腹地广阔、资源富集、发展最具潜力,在历史上和西部大开发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根据上述图片材料料,指出西南地区人民的哪些行动有利于中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8分)

(2)根据上述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重庆的民族工业为何以轻工业和公用事业为主?(4分)并指出新中国的哪些政策有助于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现代化。(8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A 识记少数民族首领及其所在民族的方位。

02.A 识记《元朝疆域》图中的特殊行政区划。

03.C 熟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物种传入中原的概况。

04.C 识记明清时民族关系的概况。

05.C 从“滇”的地理位置再结合课本知识思考。

06.B 理由同02题。

07.D 按课本注解理解“改土归流”政策的准确含义。

08.B ③项属于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措施,不能算民族政策。

09.C 从驻藏大臣的职能角度进行判断。

10.C ②项在河南洛阳,不在四川。

11.C 该铜质官印是汉朝中央对地方实行管辖的物证。

12.B 从时间角度掌握西藏归中央政府管辖的起点。

13.A 回顾课本,找准乾隆年间的重要制度——金瓶掣签制度。

14.C 从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相关著作内容中判断。

15.A 题中材料正好是抗日根据地“三三制”原则的体现。

16.D 结合题中时间及专利品种综合判断。

17.

(1)(从一五计划的内容看基本任务,总结材料内容回答主要措施)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措施:国家集中物力财力大规模投入;利用苏联援助;建立钢铁、汽车等重工业企业;重点建设东北地区。

(2)(从中苏关系和东北的工业基础角度回答)原因:东北与苏联等国为邻,便于利用苏联援助;东北资源丰富,重工业较发达,基础较好。

18.

(1)(从汉匈和战关系角度理解材料的含义)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2)(归纳材料含义,从经济结构和土地所有的角度回答社会经济的变化)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严重。

(3)(从商贸及民族交流角度回答)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五.新题预测

CBD

答案要点:

(1)①武昌起义后先后宣布独立,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2分)②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通电武装反对袁世凯,掀起护国运动,云、贵、川宣布独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2分)③红军长征时,西南人民配合红军粉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实行独裁的阴谋。(2分)④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人民支持国共重庆谈判,使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方针。(2分)

(2)原因:民族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原料等方面严重不足(或民族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4分)方针政策:①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2分)②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制定、实施“一五”计划;(2分)③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改革开放政策(答创办民族大学,培养民族人才也可给2分)。(4分)

中国区域历史之东北西北西南地区

一.知识归纳.

1.中国东北地区

(1)中国古代史:

①隋唐:靺鞨族兴起于松花江、黑龙江流域,以游牧、渔猎为生,其中最强大的是黑水和粟末两部。唐玄宗在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府,首领是倪属利稽,治所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唐玄宗在粟末靺鞨设忽汗州都督府,其首领大祚荣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渤海政权是唐朝中央政府的地方政权机构,其治所龙泉府在今黑龙江宁安。

②宋元:鲜卑族的一支契丹族兴起。由于唐末中原人民北迁,带去先进技术,契丹人部分地过上了农耕生活。916年,耶律阿保机建辽,定都上京(黑龙江阿城)。辽实行“蕃汉分治,”适应了不同民族地区生产与生活的差异。辽创制了契丹文字。宋辽“澶渊之盟”规定:宋给岁币辽撤兵,双方形成了较长时期的对峙关系。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的女真族,在反抗辽的民族压迫取得初步胜利的基础上,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金实行了兵农合一的猛安谋克制。金联合北宋灭辽,灭辽之后攻北宋,投降派葬送了李纲等人的抗金成果,酿成1127年的“靖康之变”(宋徽宗、宋钦宗被掳)。南宋岳飞“连结河朔”(团结北方义军抗金),取得了郾城大捷等抗金成果,但被赵构和秦桧等投降派断送。宋金“绍兴和议”规定:双方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南宋既给岁币又称臣。金把都城迁到燕京,改名中都。金后来被蒙古汗国所灭。元朝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

③明清:明代在东北地区设奴儿干都司,管辖女真各部。建州女真首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创立了兵农合一的八旗制度(中国古代史上兵农合一的制度有:府兵制、保甲法、猛安谋克制、八旗制度)。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定都赫图阿拉(辽宁新宾)。皇太极把都城迁到盛京(辽宁沈阳)。1636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改后金为清。1644年清军入关后,顺治帝在镇压农民军、灭掉南明小朝廷之后延续了中国的大一统局面。清朝在东北设黑龙江、吉林、盛京三个将军辖区。康熙帝时与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都是中国领土。

(2)中国近现代史: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858年《瑷珲条约》割占了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领土;1860年《北京条约》割占了乌苏里江以东、库页岛在内约40万平方公里领土(打破了《尼布楚条约》的规定。记忆口诀:爱妃北京、外黑里酷)。

②半殖半封形成时期:甲午战争时,在东北的战役是辽东战役,日军两路进攻(一路过江,一路登陆),除聂士成、徐邦道率部抵抗外,其余大部溃逃。《马关条约》所割辽东半岛,在德、法、俄干涉下,以3000万两白银赎回。

③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奉系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控制东北。第二次直奉战争中,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但政变后既请孙中山北上,又邀段祺瑞、张作霖主持大局。大革命时,直奉军阀联合对付革命军。“皇姑屯事件”后,张学良身负国仇家恨,宣布“东北易帜”,南京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了全国。

④国共政权对峙时期:1927年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其目的是把中国东北分裂出去。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蓄谋已久的侵略事件,东北军奉蒋介石“不抵抗”命令撤入山海关,东北三省沦陷。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溥仪成为傀儡皇帝。东北人民和部分未撤走的东北军组成东北抗日义勇军。中共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后来改组的抗日联军成为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核心,杨靖宇、周保中、李兆麟是抗联的主要领导人。

⑤抗日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出兵中国东北,迅速击溃了日本关东军。

⑥解放战争时期:防御阶段东北野战军取得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的胜利。反攻阶段林彪、罗荣桓领导的东北解放军迫使敌人困守长春、沈阳等大城市。决战阶段首先发起辽沈战役,执行了“关门打狗”战术。

⑦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一五”计划重点建设东北地区的重工业,建成了鞍钢、长汽、沈机、沈飞等重工业项目,初步奠定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

⑧探索时期:建成了大庆油田。

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正在贯彻“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

(3)世界近现代史:

垄断资本主义形成时期:1904—1905年,日俄战争在中国东北和朝鲜进行,战后签订的《朴茨茅斯和约》,牺牲了中国和朝鲜的利益。

2.中国西北地区:

(1)中国古代史:

①先秦:商朝末年,西方属国周(今陕西岐山)的国君周武王,带领一些小国、部落,向商都进攻,史称“武王伐纣”。前1046年“牧野之战”后,商朝灭亡。周朝建立后,都城在镐京(今陕西西安)。以咸阳为国都的秦国,由于商鞅变法的推动、郑国渠等水利工程促进了农业发展,成为战国后期实力最强大的诸侯国。

②秦汉:秦都咸阳,西汉都长安(以长安为都城的王朝有:西汉、西晋、前秦、隋、唐)。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司马迁称“凿空”),增加了西域与汉的相互了解。前119年张骞第二次出使,汉朝与西域各国建立起友好关系。张骞通西域的意义:天山南北地区第一次与内地联成一体;促进西域社会进步,丰富中原物质生活。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芝麻、黄瓜、核桃等传入内地;中原的铸铁技术、井渠法传到西域。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东汉明帝时,班超开始经营西域,后班超被任命为西域都护。

③南北朝:突厥兴起于阿尔泰山一带,突厥汗国成为沟通中亚和中原地区的桥梁。

④隋唐:隋初,突厥分裂为东西两部。唐太宗派兵打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仍然让突厥贵族作当地都督(定襄、云中两个都督府),实质上是民族区域自治(全其部落、顺其土俗)。唐太宗派兵打败依附西突厥的高昌,高安西都护府,管天山以南。唐高宗派兵灭西突厥。武则天设北庭都护府,管天山以北。甘肃敦煌莫高窟是现存世界上最大的石窟艺术宝库。

⑤宋元:羌族的一支党项族兴起于陕甘宁一带。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定都兴庆(宁夏银川)。元昊推行汉化政策。宋夏战后议和,宋给岁币夏称臣,双方维持了较长时期的和平局面,边境贸易有所发展。蒙古汗国灭掉了西夏。元朝时形成了新的民族——回族。察合台汗国辖地含今天新疆境内。

⑥明清:明末,王二起义揭开了陕北农民起义序幕。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乾隆帝时平定回部贵族叛乱,设伊犁将军,管辖今新疆地区。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在首领渥巴锡率领下,从沙俄长途跋涉回归祖国。

(2)中国近现代史: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864年通过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和《北京条约》,沙俄割占我国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约44万平方公里领土。19世纪80年代,通过中俄《改订条约》及其以后的五个边界议定书,沙俄割占我国西北约7万多平方公里领土。左宗棠率兵平定阿古柏叛乱后,于1885年在新疆建立行省。

②国共十年对峙时期:红军长征后期,红一方面军和刘志丹率领的陕北红军会师于陕北吴起镇,红

一、二、四方面军会师于甘肃会宁。长征的意义:粉碎了扼杀企图;传播了革命思想;保存了领导主干。1935年12月瓦窑堡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会后毛泽东在党的活动分子会议上作的《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的报告》,奠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基础。1936年12月的西安事变爆发及其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建立。

③抗日战争时期:西北红军主力被改编为八路军,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林彪、贺龙、刘伯承任师长。太原会战期间,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平型关大捷,一二O师在雁门关伏击日军,一二九师奇袭阳明堡机场;国民党军队在忻口顽强阻击日军。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是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1942年开展了延安整风。1945年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这是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党代会。

④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发动对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中共中央撤离延安,但仍留在陕北。西北野战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先后取得了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沙家店战役的胜利。

⑤新中国:1949年9月新疆和平解放。1955年建立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1958年建立宁夏回族自治区。贯彻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发展繁荣的原则。探索时期建成兰新、包兰铁路,在新疆罗布泊成功

试爆第一颗原子弹。2003年“神舟”五号和2005年“神舟”六号都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中国成为第三个自主运送航天员上太空的国家,航天英雄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在中国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3.中国西南地区:

(1)中国古代史:

①先秦:秦国时蜀郡太守李冰父子,精心设计、巧妙施工,出色地完成了具有防洪、灌溉综合功能的水利工程——都江堰,至今仍在发挥作有。

②秦汉:前221年秦灭六国后,又派史禄开灵渠,派兵攻打越族地区后,设桂林、南海、象郡三个郡。其中,南海郡在广州,桂林郡和象郡在广西境内。汉朝时,我国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统称“西南夷”。汉武帝派唐蒙经略(进攻)西南夷,汉武帝先后在西南地区设郡,滇王(昆明地区少数民族首领)归附汉朝,汉武帝赐予“滇王之印”。西汉末,夷人起兵反抗。东汉初,西南夷重入汉朝版图。

③隋唐:在云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诏(彝族和白族祖先),最强大的南诏统一了六诏。南诏首领皮罗阁被唐玄宗封为云南王,南诏治所在阳苴咪城(今云南大理)。南诏是我国农业史上最早实行复种制(一年多熟)的地区。汉族工匠恭韬、微义帮南诏设计了崇圣寺千寻塔。唐与吐蕃是并立政权,其首领称赞普,定都逻些,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唐中宗把金城公主给尺带珠丹,吐蕃新赞普即位要请唐中央政府“册命”,见证唐蕃关系的历史遗迹是布达拉宫和拉萨大昭寺门前的唐蕃会盟碑,史称“长庆会盟”,发生于唐穆宗年间。唐后期,成都是著名的商业都市,以造纸、织锦出名,经济地仅次于扬州。

④宋元:大理、吐蕃和两宋并立,后来蒙古汗国招降吐蕃,征服大理。元朝在西南地区设四川行省、云南行省。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国的地方行政区,称“宣政院辖地”。元世祖忽必烈尊八思巴为国师。

⑤明清:明初,沿袭元朝在西南地区的土司制度(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宣慰司、土知府长官)。明成祖时,平定两个宣慰司叛乱后,设贵州布政使司,贵州成为省级行政单位。这种取消土司衙门、改由朝廷派遣流官(有任期、不世袭、可调动)直接统治的变革,称为“改土归流”。但明朝时西南大部分地区仍实行土司制度 。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为大规模推行“改土归流”创造了条件。雍正帝大量委派流官代替土司。改土归流的意义:加强中央统治→→改变落后纷争→→促进民族交流→→国家巩固发展。明朝时西藏地区归乌思藏都司和朵甘都司管辖,明朝时在此设立卫所,建立僧官制度,最高僧官是法王。清入关以前,黄教首领五世达赖统一西藏地区。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为“达赖喇嘛”,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为“班禅额尔德尼”,雍正帝时开始派驻藏大臣,乾隆帝时开始建立金瓶掣签制度。(清朝对西藏的三大制度:册封制度、设驻藏大臣、金瓶掣签制度)清朝在中央设理藩院,专管少数民族事务。

(2)中国近现代史:(中法战争、护法运动略)

①半殖半封开始时期:1851年1月,太平天国起义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爆发,建号“太平天国”。洪秀全在广西武宣东乡称“天王”。在永安分封五王(永安建制),太平天国初步建立了政权。

②半殖半封形成时期:《马关条约》:所开通商口岸中,重庆属西南地区,帝国主义侵略深入长江上游。

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维护铁路主权的保路运动演变为保路同志军起义。同盟会成立后第一个县及革命政权(荣县革命政府)建立。湖北清军入川镇压,武昌地区兵力空虚,为武昌起义提供了有利时机。

④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原云南都督蔡锷等人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向四川、贵州和两广进攻。

⑤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邓小平在广西左右江建立革命根据地。中央红军长征路线属西南地区的有:强渡乌江占遵义,四渡赤水乱追剿,巧渡金沙出包围,飞夺泸定翻雪山,穿过草地(进陕甘)。遵义会议:确立正确领导;独立解决问题;处理分歧矛盾;幼稚走向成熟,实现三个挽救,生死攸关转折。

⑥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2月,南京陷落后,重庆成为战时陪都(广州—武汉—南京—重庆)。豫湘桂战役中,日军攻占了广西桂林、柳州、南宁,一直打到贵州独山镇。

⑦解放战争时期:抗战胜利后,美国出动飞机、军舰,把西南国民党军队送到战略要地和铁路交通

线。1945年重庆谈判,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双十协定”),但对人民军队和解放区政权合法地位问题,仍未能达成协议。1946年重庆旧政协会议上,政治民主化和军队国家化,是争论最激烈的问题。

⑧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人民解放军迅速向华南和西南进军。云南、西康于1949年12月和平解放。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大陆基本完成统一。1958年建立广西壮族自治区。1965年,设立西藏自治区。“一五”计划期间,修建了新藏、青藏、康藏三条入藏公路,开辟了拉萨通往祖国内地的航线。“一五”计划期间,宝成铁路通车。

⑨探索时期及文革时期:探索时期,新建了成昆铁路;文革时期,成昆铁路完工,湘黔铁路建成。 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开拓西南地区出海通道的内昆铁路建成。现在,青藏铁路的格尔木至拉萨段已经建成通车,施工过程中要克服三大难题:高寒缺氧、多年冻土和生态脆弱。改革开放时期,援藏好干部的典型代表是孔繁森。、

二.规律小结

1.中国东北地区,主要是古代史上的民族关系及近现代史上的中外关系及国内重大事件的发生地。

2.中国西北地区,除突出民族融合以外,更要注意西北地区的重要战争、革命事迹等。

3.中国西南地区,应突出中央政权民族政策的变化,突出红色旅游主题及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等。

4.对上述三大区域历史的复习,应把地理区域、历史时期和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理清楚。

三.热点冷点

1.中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的相关民族关系状况和重要的制度与建设成就,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2.如何把不同时期的区域历史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国际国内环境)中去分析,是高考的相对冷点。

3.因为地理区域与历史事件的结合是本专题知识的最大特点,故应在复习中高度重视政、史、地三科文科综合思维能力的培养。

4.变换不同标准进行知识重组,在新材料、新情境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区域历史专题复习提高高三历史复习效率的有效手段。

四.高考题例

01.(2004天津文综13)对开发我国东北地区做出贡献的少数民族首领是

A.大祚荣 B.皮罗阁 C.元昊 D.骨力裴罗

02.(2004北京文14)我国东北地区在元代属于

A.辽阳行省 B.岭北行省 C.宣政院辖地 D.黑水都督府

03.(2004全国文综四卷16)西域的葡萄、石榴陆续移植内地是在

A.西周 B.春秋战国 C.西汉 D.隋唐

04.(2004北京文综15)1771年,为摆脱沙俄的统治,回到清朝的是

A.漠西蒙古准噶尔部 B.蒙古鞑靼部

C.漠西蒙古土尔扈特部 D.天山南路的回部

05.(2005全国文综一卷13)图5(滇王金印)是考古出土的一方汉印的印

文。该印是

A.刘邦所封异姓诸侯王的王印

B.汉朝赐予百越首领的印信

C.汉朝管理今昆明地区的实物证据

D.汉朝封夜郎侯为王时所赐印信 图5

06.(2005全国文综一卷14)元朝时,西藏正式成为中央政府管辖下的一个行政区,中央政府

A.在西藏设立行省 B.以宣政院为管理西藏地区的机构

C.在西藏设置卫所 D.设置驻藏大臣

07.(2005全国文综一卷15)明清两朝在西南地区实施“改土归流”政策

A.规定按田亩多少纳税,允许人口流动 B.在当地推广土司制度

C.康熙为平息“三藩之乱”而加以大规模推行 D.由中央政府任命行政官员实施直接统治

08.(2005全国文综一卷16)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央人民政府在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的主要任务是

①废除剥削制度 ②消灭阶级压迫 ③统一国家财政经济 ④建立社会主义经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09.(2006四川文综14)清朝中央政府对西藏管辖加强的标志是

A.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 B.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C.雍正时期设置驻藏大臣 D.乾隆时期设立伊犁将军

10.(2006四川文综23)多种材料的辨析与运用是重要的历史研究方法。图4材料与四川历史具有直接关联的是

①嵌错赏功宴乐铜壶局部图案 ②白马寺

③毛泽东长征诗部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④成昆铁路通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2007全国二卷文综13)图5(篆字“汉归义羌长”)是西汉政府授予边疆

民族首领的铜质官印的印文,该印出土于新疆沙雅什格提遗址。这印证了当时这

一地区

A.与西汉王朝结盟 B.为西汉王朝的附属国

C.正式归属西汉王朝 D.是西汉王朝的封国 图5

12.(2007全国二卷文综16)最早由中央政府设置的管理西藏事务的机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院 C.理藩院 D.乌思藏都司

13.(2007全国二卷文综17)达赖和班禅是西藏的宗教领袖。从乾隆年间起,其继承人由

A.金瓶掣签决定 B.宗教上层人士推举

C.中央政府直接任命 D.达赖、班禅互相指定

14.(2007全国二卷文综18)下列各项中,介绍西藏风土人情,建议政府防范外敌入侵的著作是

A.《佛国记》 B.《瀛环志略》 C.《康輶纪行》 D.《天下郡国利病书》

15.(2008全国文综Ⅰ卷16)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让区“不禁止地主、富农、国民党员参选议员”。这说明陕甘宁边区

A.实行民主选举制度 B.接受国民政府直接领导

C.实现了国菇两党党内合作 D.组建了多党联合政府

16.(2008海南历史21)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科技人员的内迁 B.军工企业的激增 C.民营工业的发展 D.战时需求的刺激

17.(2004全国二卷文综39第(1)(2)小题)

材料一 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在5年内,全国经济建设和文化教育投入总额为776.4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总额占总额的55.8%。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工业是重点,占58.2%。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壮举。

材料二 东北地区幅员辽阔,特产丰富。到20世纪40年代末,大约有人口3000

余万,东、北、

西三面与朝鲜、苏联、蒙古相邻,交通便利,重工业较为发达,钢铁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0%以上。

材料三 “一五”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项大中型建设项目(实际施工的为150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例如鞍山钢铁公司、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飞机制造厂、富拉尔基重型机械厂等。

(1)概括指出“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6分)及其在经济建设方面的主要措施(8分)。

(2)“一五”计划为什么把东北作为重点建设地区?(6分)

18.(2005全国文综三卷第39题第(1)(2)(3)小题)

材料一 《汉书》记载: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畜牧。”匈奴歌谣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繁殖)。”

材料二 三国魏初年,仓慈任敦煌太守,“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按人口分割土地给贫民耕种)。”

材料三 对来到敦煌的西域各族人,仓慈“皆劳(慰劳)之。”对想赴洛阳者,“为封(签发)过所(通行证)”,对在敦煌进行贸易者,由官方主持沽价、交易,并“使吏民护送道路”;禁止当地豪族强买强卖。

(1)材料一所说的“亡我祁连山”是由什么具体历史事件导致的?(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两汉时期河西走廊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仓慈的做法起到了什么作用?(8分)

五.新题预测

01.《史记》载:汉初匈奴冒顿单于以其“控弦之士”三十万,是“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这里的记载主要反映了匈奴

A.实现了民族内部的统一 B.进兵南犯汉族

C.实现了北方草原的统一 D.进兵西犯西域各族

02.2007年7月31日,“丝绸之路”途经国家就“丝绸之路”联合申遗达成共识,希望这条不同文明、不同民族交流与融合的贸易往来之路、文化交流之路成为全世界的共同遗产而被永世铭记、永远呵护。下列能作为我国申报丝绸之路条件的是

①开封古城 ②古长安城 ③大同云冈石窟 ④敦煌莫高窟

A.①②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03.1932年,日本威逼利诱我国优秀短跑健将刘长春代表伪满洲国参加当年的奥运会,刘长春严词拒绝。刘长春严词拒绝的理由最有可能是:

A.伪满洲国复辟帝制,冒天下之大不韪 B.伪满洲国为虎作伥,镇压抗日联军

C.中国人不应该代表外国参加奥运会

D.满洲乃中国领土一部分,应该代表中国参加而不是伪满洲国

04.大西南包括云、贵、川、渝、藏,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有灿烂多姿的民族文化。该地区腹地广阔、资源富集、发展最具潜力,在历史上和西部大开发中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阅读下列图片和材料,回答问题(20分)

(1)根据上述图片材料料,指出西南地区人民的哪些行动有利于中国近代的民主化进程?(8分)

(2)根据上述图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重庆的民族工业为何以轻工业和公用事业为主?(4分)并指出新中国的哪些政策有助于西南民族地区经济、政治现代化。(8分)

高考题例答案及解析:

01.A 识记少数民族首领及其所在民族的方位。

02.A 识记《元朝疆域》图中的特殊行政区划。

03.C 熟悉张骞通西域后西域物种传入中原的概况。

04.C 识记明清时民族关系的概况。

05.C 从“滇”的地理位置再结合课本知识思考。

06.B 理由同02题。

07.D 按课本注解理解“改土归流”政策的准确含义。

08.B ③项属于建国初国民经济恢复措施,不能算民族政策。

09.C 从驻藏大臣的职能角度进行判断。

10.C ②项在河南洛阳,不在四川。

11.C 该铜质官印是汉朝中央对地方实行管辖的物证。

12.B 从时间角度掌握西藏归中央政府管辖的起点。

13.A 回顾课本,找准乾隆年间的重要制度——金瓶掣签制度。

14.C 从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相关著作内容中判断。

15.A 题中材料正好是抗日根据地“三三制”原则的体现。

16.D 结合题中时间及专利品种综合判断。

17.

(1)(从一五计划的内容看基本任务,总结材料内容回答主要措施)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措施:国家集中物力财力大规模投入;利用苏联援助;建立钢铁、汽车等重工业企业;重点建设东北地区。

(2)(从中苏关系和东北的工业基础角度回答)原因:东北与苏联等国为邻,便于利用苏联援助;东北资源丰富,重工业较发达,基础较好。

18.

(1)(从汉匈和战关系角度理解材料的含义)汉武帝派霍去病击匈奴,匈奴退出河西走廊。

(2)(归纳材料含义,从经济结构和土地所有的角度回答社会经济的变化)由畜牧业转为农耕;土地兼并严重。

(3)(从商贸及民族交流角度回答)促进通商,保证丝绸之路畅通,有利于西域各族与内地的友好交流。

五.新题预测

CBD

答案要点:

(1)①武昌起义后先后宣布独立,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2分)②1915年蔡锷等在云南通电武装反对袁世凯,掀起护国运动,云、贵、川宣布独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2分)③红军长征时,西南人民配合红军粉碎了蒋介石消灭红军实行独裁的阴谋。(2分)④抗日战争胜利后,西南人民支持国共重庆谈判,使国民党被迫承认和平建国的方针。(2分)

(2)原因:民族工业在资金、技术、设备、原料等方面严重不足(或民族工业严重依赖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4分)方针政策:①中央人民政府实行和平解放西藏的方针;(2分)②中央人民政府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和制定、实施“一五”计划;(2分)③中央人民政府实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推行民族区域自治和改革开放政策(答创办民族大学,培养民族人才也可给2分)。(4分)


相关内容

  • 初二地理下册知识点
  • 12.西藏拉萨市西北的地热电站,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约占一半,是一座全 新的地热城. 1.以和分别为 . . . 四大地理区域.人们根据不同的需要划分不同类型的地理区域,其中包括 . 和 等多种类型,其中河南属于 区域. 2.秦岭-淮河一线大致与等温线一致.此线以北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在以下,冬季有 ...

  • 会考地理复习提纲
  • 会考地理复习提纲(三)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②陆界 ③陆上邻国多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 ②海岸线长 ③隔海六国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 ...

  • 初二上册地理复习题
  • 1 中国的疆域 伟大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海陆兼备. 辽阔的疆域:陆地大国:①国土辽阔 ②陆界 ③陆上邻国多14个 海洋大国:①辽阔海域 ②海岸线长 ③隔海六国 最北:漠河54度N: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汇合处135度E.最南:曾母暗沙4度N.最西:帕米尔高原73度E ...

  • 八年级地理下册综合测试题
  • 一.单项选择题(1分×50=50分) 1.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主要是( ) A.气温差异和干湿程度 B.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差异 C.历史传统和行政区划 D.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 2.下列各组地形名称中,全部位于北方地区的是( ) A.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大兴安岭 B.云贵高原 ...

  • 中国地理讲课稿
  • 1. 概念理解(概念1:区域:概念2:区域综合分析), 结合具体实例说明 区域概念分析 1. 区域概念定义现状: 当前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者们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统一的和多样的.区域概念具有多学科属性--不同学科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是不相同的.即便在同一学科内,不同学者对于区域概念的定义也是不相同的 ...

  • 中国区域地理概述
  • 中国区域地理概述 中国位置.疆域.行政区域 一.中国的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北半球.东半球: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亚欧大陆东部,海陆兼备陆域和陆疆 1.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兼备 2. 领土四至:最北53度N 最南4度N 最东135度E 最西73度E 3. 经纬跨度:大部分温带,少带热带 ...

  •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知识点
  • 八年级地理下册主要知识点 湘教版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一.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 秦岭-淮河线 1. 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 ...

  • 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国内功能定位研究
  • 内容提要:区域功能定位是制定区域发展战略的根本出发点,应该集中反映该区域的资源禀赋.区位特点,集聚与辐射功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以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国内功能定位为例,通过分析区域功能的形成机制,总结区域发展中功能定位的研究思路. 关键词:京津冀都市经济区:功能定位:集聚―辐射机制 中图分类号:F12 ...

  •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马大正 关键词:古代中国 边疆政策 特点 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4,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中国的概念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京师①.华夏地区,到由汉族和其他民族建立的王朝所统辖的地区,近代始才专指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