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中国梦_的历史嬗变与实现路径_董德福

第39卷第5期2013年9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JiangsuNormalUni.(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9,No.5

2013Sept.,

“中国梦”的历史嬗变与实现路径

董德福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梦;个人梦;实现路径[摘

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斗争为中国梦的

实现作出了必要的奠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追求强国梦—富民梦—幸福梦—世界梦的历史进程中为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梦具有民族性、人民性、世界性、现实性特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谋求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统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5170(2013)05-0106-07文章编号]2095-

“中国梦”一、的提出及其特性

“美国梦”对应于的存在,我国民间关于“中

国梦”的概念也早已有之,只是内涵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完整,叙事不够宏大,目标不够明确。作为官方表述并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生重大影响的中国梦概念系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他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升华,对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揭示。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

[1]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想。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发表讲话,他九次提

:“一心中国梦,画家郑思肖的一句诗宋末诗人、

”万古下泉诗。该诗句出自郑思肖的《德佑二年岁:“力不胜于胆,旦二首》之一,全诗为逢人空泪

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这首诗表达的是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梦想,如美国梦、欧洲梦、亚洲梦、非洲梦……,这些梦想无不带有其民族特性、地区特性、历史文化特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不乏梦想与追求的民族,中国梦是在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中提炼出来的。实际上,关于梦想的追求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可《诗经》谓源远流长。从古代中的“小康”梦、孔子“大同”的梦、孟子的“王道”梦,到近代洪秀全的“天国”“实业救国”梦、洋务派的梦、改良派的“宪

“共和”“振兴中华”政”梦、革命派的梦、孙中山的梦,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强国富民”梦。中国梦是

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光荣与梦想,源于中华民族

源于中国人民对人类对历史上深重苦难的记忆,

美好未来的追求。

2.人民性。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到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

,“中国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从此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扩大影响。

“中国梦”概念具有如下特征。1.民族性。在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工商时报》答台湾记者关于台湾问题时引用了

[收稿日期]2013-07-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色’(项目批准号:13JD71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层次及其内在关系研究”[作者简介]董德福,男,江苏溧阳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

[2]

”不断为人民造福。没有人民的理解、认同、参

奉献,中国梦就失去了动力;离开了国强民富,与、

力量为动力。

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极大地满足了当代中国

人渴望国强民富、生活幸福的心理诉求,它是调动具有各方面力量实现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旗帜,

、“黏合剂”强大的“指南针”功能。有研究者指:“中国梦高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出

是今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

[5]”分。这一评价准确地道出了中国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以人民的福祉为最终归宿,中国梦就失去了根

本,没有了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这句话道出了人民的心声,们的奋斗目标。揭示了中国梦的真谛,把中国梦与人民的期盼统一了起来,真正体现了中国梦的人民性。

3.世界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

。“要和平不要战争,之路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梦内在的新的世界观。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崇尚“合作共赢”的理念,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进程中的中国,

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来,

[4]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球视野,着力构建和平发

[3]

“中国梦”二、的历史嬗变

在中国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中国梦,其内涵、

特点和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就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最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一)近代中国的独立自强梦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等。在世人的眼中,中国的衰落始于晚清,其时的西方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独享工业革命的盛宴,而大清帝国内里腐败,国力凋弊,最终沦落到任由西方列强欺凌的窘境。其实,有数据统计,直到19世纪上半叶,即鸦片战争前夕,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近1/3。问题在

其时的中国在走下坡路,而西方在走上坡路。于,

当中华民族不仅面临民族危机,而且面临文化危机的时候;当泱泱帝国备受列强蹂躏,沦为“蛮夷”鱼肉的时候;当曾经的一等强国被人蔑称为“东亚病夫”的时候,救亡图存便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课题。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强之梦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斗争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作了必要的奠基。

1.太平天国“天国梦”。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是中国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政府的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对美好社会梦想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主要体现在1853年制定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期的《资政新篇》中。前者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后者提出了带有资本

107

展的世界、开放合作的世界、多元和谐的世界。可

见,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

3.现实性。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奥中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指出,梦就是被压抑的欲望和潜意识的产品,是愿望的满足。中国梦也可称之为中国理想或中国抱负,凡真正的梦想一定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中国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当下中国对未来的期盼,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中国梦并非脱离实际的“黄

”、“白日梦”,粱梦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中,把握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特征,同时又具有世界视野,与世界文明进程相一致。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为保障,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

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历史上的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国家,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农民的根

对土地的渴望与享有是他们的最大梦想。本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中国农民阶级要求废除旧有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其战争规模宏大,势力达中国半壁江山,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幻梦,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意志。但由于清政府反动势力的强大以及西方列强的反制、农民阶级小农意识的落后,使得太平天国运动难以拔除清朝封建统治的根基,致使其以平均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耕者有其田”理想终归破灭。

2.洋务派“实业救国梦”。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之后,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在不触动中国文化传统之本的前提下,通过学习、模仿西方列强的强国之路发展中国实业,以维护清廷统治。在他们看来,西方之所以强大,中国之所以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境地,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近代工业,有坚船利炮,而我们没有。因此,他们提出“中体西用”等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思想文化革新,致力于兴办近代工厂,炼造船、训练海军,通过实业以谋自强,实现救亡铁、

图存的梦想。洋务派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译介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然而,在甲午海战中,外强中干的大清帝国被东洋小国打败,洋务救国梦与北洋舰队同沉海底,中国遂“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遇并催生了政治改良运动。

3.维新派的“改良梦”。洋务运动的失败告诉人们,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主要不在于列强有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发达的近代实业,而在于他们拥有先进的政治理念和成熟的政治制度。从

谋求自强之路不通,以康有实业层面模仿西方,

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知识分子遂致力于政

治制度层面的革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地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维新变法”在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变法诏书和谕令,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

108

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文化上学习西方,初

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但由于封建堡垒的顽固强大,这场运动仅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

),最终以康、梁亡命日本,谭嗣同等上断头台新”

而宣告政治改良梦的破产。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良运动,是受甲午海战失败之辱而产生的一次爱国救亡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一次规模较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和梦”。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心中始终怀有“共和”的梦想。早在成立兴中会时,孙中山就在神州大地上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后,他又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的理想,特别是明确提出要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它代表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最高梦想。鉴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孙中山等革命派放弃改良的幻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以愈挫愈勇的毅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意义非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最终“建国方略”未能实施,这位民主革命使孙中山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的先行者留下

遗嘱抱憾而逝。

5.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解放梦”。历史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以及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照搬西方方案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政党领导,必须找到以先进阶级为主体的革命力量。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立足中国实际创新中国革命道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民党搞了独立解放梦。邓小平深刻地指出

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

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

”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强国富民梦

[6]

国强民不富的结果是苏联共产党遭到人民无情抛

弃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训十分深刻。中国共产党将强国梦与富民梦统一起来,这特别明显地体现

:“第一战略步骤中在邓小平所规划的“三步走”

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

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三步走”础上继续前进。战略步骤在递次展示强国梦的同时,也具体地描述了富民梦的路线图:温饱—小康—富裕。

3.新中国“幸福梦”。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国力强盛、生活富裕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当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的结束语分别是:“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三份报告的结束语都将中国梦落实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上,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

。“幸福梦”一致性是比“富裕梦”更高层次的梦因为幸福指数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居民经济收想,

还取决于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社会保障、政治入,

民主、生态环境、社会稳定、文化娱乐等多个指标。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指出,中国梦就是人民的,“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幸福梦更有尊严”将提升国民的幸福感作为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这契合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4.新中国“世界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对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念,

展规律和本质内涵的独特赋予。从古代的孔子、老子,到近代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再到现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同理想在相承中创新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的人类意识非常强烈,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合作共赢成为其价值指向。1956年,毛泽《纪念孙中山先生》东在一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

,“中具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亿人口的国家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

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

109

[7]

1.新中国“强国梦”。20世纪50年代中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用四五十年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接近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这是当代中国梦的雏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曾借鉴苏联模式,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成绩显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力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此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年,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倡

,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切,为新中国强

国梦的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我们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夸大了阶

偏离了中共八级斗争在党内外和国内外的存在,

经济上搞大跃进,政治上大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搞群众运动,在“左”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贻误了早日实现中国梦的时机。

2.新中国“富民梦”。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史性决策。从此,

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梦的内涵不

断丰富,实现路径不断清晰,使强国梦基础上的富民梦的逻辑不断延伸。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关要摆脱贫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于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

义”的论断,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富裕”生,“改革开放富起来”活的诉求的嘹亮歌声所折射出的正是当代中国人追求富裕的愿望。20世纪苏联曾经是超一流国家,号称与美国并世“两

,霸”但苏联发展的成果未能惠及全体苏联人民,

[8]”惭愧。改革开放后,中国重视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确立遵循“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理念,在确立发展理念和发展战

多次表达了与世界各国一略时努力与世界接轨,

道谋求建设和谐世界、繁荣世界的愿景。2013年

3月17日,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在结束答记者问时他谈到了自己的人生信条:“行大道,。这“利天下”民为本,利天下”三个大字,即是中国人“大同”情怀的典型表述。可见,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人民,而且属于世界人民;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世界梦。当然,世界梦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中国,它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源远建设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共同精神,

流长,历经磨炼,不断丰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源泉。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实干精神,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大同精神。伟大时代孕

伟大精神支撑伟大的中国梦。新中育伟大精神,

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了如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女排精神,等等。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精神投身到改革创新的时代洪流中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敢想敢闯敢干,艰苦创业,甘于奉献,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建设之中,将国家命运与人类

这些精神所释放出来的正能量,不命运统一起来,

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集合与升华,它的实现不能仅依赖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些群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虽然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单薄微弱,但汇集起来形成的合力则是无限的、巨大的,人民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汇集起来的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中国力量中的每一分子在助推中国梦的同时,也在分享中国梦,正如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

[12]”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三个

“共享”在揭示中国梦价值目标的同时,也明示了凝聚人民力量的基础。中国力量来自对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思想和行为的整合,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

各行各业,来自“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条战线、

的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赢得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只有13亿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不断地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业热情,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最大的能量。

“中国梦”三、的实现路径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践表

明,资本主义道路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也走不通。毛泽东在

:“中国人向西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曾经指出

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

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

。”“康有为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大同书》,写了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

[9]”同的路。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既不能走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封闭僵化的老路,

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由之路。这条道路,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终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这条道路来之不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的,

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

[10]”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道路

决定命运,道路找准了,还必须解决精神动力和精神状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为实现中国梦提:“人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毛泽东曾经说过

[11]”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

110

“中国梦”四、是国家梦与

个人梦的内在统一

首先,中国梦是个人梦的依托平台。中国梦

是每个中国人个人梦想的总和或目标指向,中国梦的建构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梦提供了现实土壤和实现平台。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不能或虽然有梦,也仅仅是“梦”而已,百余年后有梦,

的中国人都可以有梦、应该有梦、必须有梦。为什么呢?因为此时中国人心中共有一个中国梦,共同依托这个中国梦。个人梦深深植根于中国梦,当中国梦没有展开、没有绽放时,个人梦又如何开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实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对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中国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屡创发展奇迹,使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有了根本提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正是由于中国梦的逐步实现,才使中国人圆了奥运梦、世博梦、航天航海梦、航空母舰梦,圆房子梦、汽车梦、上学梦、养老梦、就业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强弱,决定着个人梦的选择方向与实现程度,只有当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时,每个人才能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

其次,个人梦是中国梦的基石和归宿。也许每个人的中国梦不尽相同,但一定会有一个交集,那就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世界和平。个人是中国梦的基石和归宿。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实现中国梦人人有责。顾炎武早就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正因为如此,所以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有责任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只有当每个中国人都把个人的梦想融

[参

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创新创业,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个体动

中国梦必须有利于个人梦的实现。力。另一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

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13]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有利于每个人自

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梦实现了,个人梦的实现就有了保障。

再次,中国梦与个人梦是辩证的统一体。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没有离开中国梦的个人梦,也没有离开个人梦的中国梦。不以中国梦为依托或与中国梦相抵触的个人梦渺小而无根,这样的个人梦或者难以实现,或者即便实现也较少甚或没有意义;反之,不以个人梦为归宿或落脚点的中国梦抽象而空泛,这样的中国梦因失去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而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并最终流于空谈。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中国梦与个人梦辩证统一,合则两善,离则两

:“从天下为公的伤。正如著名学者易中天所言

‘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

‘幸福梦’,现的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社会、国家、个人,原本就是三位一体的。社会不稳定,个人难发展;国家不强大,个人没前途。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又归根结底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背离了这个目标,则一切均无意义。天下梦,中国梦,个人梦,

[14]

岂非互为前提,彼此成全?”

文献]

[1]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6]《邓小平文选》1993年版,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第62页。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991年版,人民出版社,第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年第1期。

》,《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上的讲话

,《人民论坛》,2012年第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33期。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

,2012年版,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第46-47页。[5]孟东方、:《中国梦的内涵、》,《重庆社会王资博结构与路径优化

,2013年第5期。科学》

16页。162页。147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人民出版社,第

294页。

[14]:《大同梦、》,《南方周末》,2010年8易中天强国梦与幸福梦

月5日。

[2][10][1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8][11]《毛泽东文集》(第7卷),1999年版,人民出版社,第157、[3]习近平:《始终与人民心相印共甘苦———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9]《毛泽东选集》(第4卷),1991版,人民出版社,第1470-

111

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RealizationRouteof"ChineseDream"

DONGDe-fu

(SchoolofMarxismof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

KeyWords:Xijin-ping;"Chinesedream";individualdream;realizationroute

Abstract:AftertheEighteenthNationalCongressoftheCPC,Xijin-pingproposedtheconceptnamed"Chinesedream".Heexpoundedtheconceptindetailthroughaspectsof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andrealizationroute,whichpromotesthetheoryandpractic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Chinesedream"ischaracterizedasethnical,people's,internationalandrealisticdream.Sincemoderntimes,Chinesepeoplestruggledwithhardandbitterinordertorealizethedreamofindependenceandself-empowerment.Althoughmostofthosetrailsendedinfailure,theypavedthewayfortherealizationof"Chinesedream".SincethefoundingofsocialistChina,Chinesepeoplehavebeenstrugglingfortherealizationof"Chinadream"bypursuingtherealizationofdreamsofpowerfulnation,richcitizens,well-beingandworldwelfare.Inordertorealize"Chinesedream",weneedtoinsisttheroad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promotethespiritofChina,unitepowernationwideandpursuetheunifica-tionof"Chinesedream"andindividualdream.

[责任编辑:李文亚]

晚清苏州的一则假货救人消息

《申报》1877年12月24日(第2版)的《姑苏近闻》栏内有一则关于假烟与假药的消息,读后颇觉有趣,兹将全文辑录于下:

苏阊外普济桥某甲向卖洋烟为业,初十日其邻舍有夫妇口角者,傍晚妇至某店出钱百文,向买烟膏。某意妇素不食烟,必缘气忿寻死所致,某亦不与深究,盛而与之。至初更后,妇之夫归,见妇卧床不起,床头遗有烟箬,大为惊骇,急求救治。某乃从容至彼,探问缘由。夫向某问计,某云予固有药,一服即解,第非两洋不办。夫如所需,乃出药丸一枚,熬而灌之,妇亦无恙。翌日某邀夫啜茗,并劝慰之曰:单夫只妻辅车相依,设有不虞,子岂真有回生之术哉?虽然幸食假烟,故假药可以解耳。夫问其故,某曰:实不相瞒,烟则益母膏也,药则太乙丹也。非假烟则君之妻不保,非假药则子之洋不得,是则予之戏君而实以卫君也。酬我两洋,不亦宜乎?闻者莫不粲然。

以烟膏毙命,这是旧时常见的做法之一。文中某妇人因与丈夫吵架,气愤难平,一念之下,想寻短遂到烟店购买烟膏。幸而店主有心,注意到妇人素不吸烟,突然购买,必有缘故。察言观色之下,心见,

中已明白大概。遂不动声色,投其所好,以益母膏售之。妇人回家服用之后,进入虚幻状态,丢落烟具,卧床不起,其夫见状,惊骇不已。店主遂将计就计,又以假冒解药售之。事后,店主邀男子喝茶,告以实情,并警示他珍惜夫妻感情,切莫随意争吵;设有意外,将遗憾终生。可见,店主虽为生意中人,并非一味“假烟”“假药”他虽然以与售得些许银钱,实则是为了让该夫妇为其轻率之举付出一定的物质成贪财,

本,以替代可能的生命代价。说明店主虽属故意欺骗,却心存善意,挽救了生命,杜绝了悲剧。正因为如民众不仅不以为欺,反而从心底里赞赏。此,

诚信经营,是商人之本,这是指正常的商品买卖而言。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店家自当以行货真品售之,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偷梁换柱。但如果某人不是正常消费,而别有所求,冀图戕害自己,或损伤他人时,真货反而容易火上浇油,不啻助纣为虐,店主有意售假,则会使灾难消减乃至瓦解。可见,善意售假,反映的恰是人间真情。

112

第39卷第5期2013年9月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fJiangsuNormalUni.(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Edition)Vol.39,No.5

2013Sept.,

“中国梦”的历史嬗变与实现路径

董德福

(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镇江212013)

[关键词]习近平;中国梦;个人梦;实现路径[摘

要]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斗争为中国梦的

实现作出了必要的奠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追求强国梦—富民梦—幸福梦—世界梦的历史进程中为圆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的中国梦,升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国梦具有民族性、人民性、世界性、现实性特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必须谋求中国梦与个人梦的统一。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5170(2013)05-0106-07文章编号]2095-

“中国梦”一、的提出及其特性

“美国梦”对应于的存在,我国民间关于“中

国梦”的概念也早已有之,只是内涵不够清晰,结构不够完整,叙事不够宏大,目标不够明确。作为官方表述并在全中国乃至全世界发生重大影响的中国梦概念系由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提出,他对这一概念进行了理论升华,对中国梦的内涵、特征、实现路径进行了全面揭示。2012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参观中国国家博物馆《复兴之路》基本陈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时首次提出中国梦,他指出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

[1]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想。

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时发表讲话,他九次提

:“一心中国梦,画家郑思肖的一句诗宋末诗人、

”万古下泉诗。该诗句出自郑思肖的《德佑二年岁:“力不胜于胆,旦二首》之一,全诗为逢人空泪

垂。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这首诗表达的是一心梦想着要收复中原、统一祖国的愿望。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梦想,如美国梦、欧洲梦、亚洲梦、非洲梦……,这些梦想无不带有其民族特性、地区特性、历史文化特性。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不乏梦想与追求的民族,中国梦是在对中华民族悠久文明的传承中提炼出来的。实际上,关于梦想的追求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可《诗经》谓源远流长。从古代中的“小康”梦、孔子“大同”的梦、孟子的“王道”梦,到近代洪秀全的“天国”“实业救国”梦、洋务派的梦、改良派的“宪

“共和”“振兴中华”政”梦、革命派的梦、孙中山的梦,再到中国共产党的“强国富民”梦。中国梦是

中华民族深厚历史文化合乎逻辑的发展,源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中的光荣与梦想,源于中华民族

源于中国人民对人类对历史上深重苦难的记忆,

美好未来的追求。

2.人民性。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

到中国梦,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

,“中国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从此梦”一词正式进入官方语汇并迅速扩大影响。

“中国梦”概念具有如下特征。1.民族性。在2008年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回《工商时报》答台湾记者关于台湾问题时引用了

[收稿日期]2013-07-0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多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特色’(项目批准号:13JD710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层次及其内在关系研究”[作者简介]董德福,男,江苏溧阳人,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

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

[2]

”不断为人民造福。没有人民的理解、认同、参

奉献,中国梦就失去了动力;离开了国强民富,与、

力量为动力。

中国梦这一重要思想极大地满足了当代中国

人渴望国强民富、生活幸福的心理诉求,它是调动具有各方面力量实现中国人民共同理想的旗帜,

、“黏合剂”强大的“指南针”功能。有研究者指:“中国梦高度升华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出

是今天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理想的集中体现,已成为激励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推动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

[5]”分。这一评价准确地道出了中国梦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不以人民的福祉为最终归宿,中国梦就失去了根

本,没有了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这句话道出了人民的心声,们的奋斗目标。揭示了中国梦的真谛,把中国梦与人民的期盼统一了起来,真正体现了中国梦的人民性。

3.世界性。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

。“要和平不要战争,之路要发展不要贫穷,要合作不要对抗,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是全球化时代中国梦内在的新的世界观。处于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崇尚“合作共赢”的理念,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处于伟大复兴

,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坚进程中的中国,

持把本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

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来,

[4]球性挑战,共同破解人类发展难题。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全球视野,着力构建和平发

[3]

“中国梦”二、的历史嬗变

在中国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中国梦,其内涵、

特点和实现路径也不尽相同。就近代以来的中国而言,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最大的中国梦,这个梦想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能实现。

(一)近代中国的独立自强梦

中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汉唐盛世、康乾盛世等。在世人的眼中,中国的衰落始于晚清,其时的西方历经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独享工业革命的盛宴,而大清帝国内里腐败,国力凋弊,最终沦落到任由西方列强欺凌的窘境。其实,有数据统计,直到19世纪上半叶,即鸦片战争前夕,当时中国的经济总量仍占全世界经济总量的近1/3。问题在

其时的中国在走下坡路,而西方在走上坡路。于,

当中华民族不仅面临民族危机,而且面临文化危机的时候;当泱泱帝国备受列强蹂躏,沦为“蛮夷”鱼肉的时候;当曾经的一等强国被人蔑称为“东亚病夫”的时候,救亡图存便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历史课题。一部中国近代史,就是中国人民的血泪史,同时也是中国人民的抗争史。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不屈不挠,前赴后继,不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独立自强之梦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这些斗争为中国梦的最终实现作了必要的奠基。

1.太平天国“天国梦”。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是中国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政府的农民战争,

农民阶级对美好社会梦想的一次集中展示。这主要体现在1853年制定并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后期的《资政新篇》中。前者提出了“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试图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后者提出了带有资本

107

展的世界、开放合作的世界、多元和谐的世界。可

见,中国梦不仅是属于中国的,也是属于世界的;不仅造福于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于世界各国人民。

3.现实性。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奥中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在其《梦的解析》指出,梦就是被压抑的欲望和潜意识的产品,是愿望的满足。中国梦也可称之为中国理想或中国抱负,凡真正的梦想一定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中国梦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它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当下中国对未来的期盼,具有科学性、实践性、开放性的特点。中国梦并非脱离实际的“黄

”、“白日梦”,粱梦它深深植根于中国现实的土壤中,把握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和过程性特征,同时又具有世界视野,与世界文明进程相一致。中国梦以中国道路为保障,以中国精神为灵魂,以中国

主义色彩的社会改革方案,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历史上的中国是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业国家,土地问题始终是中国农民的根

对土地的渴望与享有是他们的最大梦想。本问题,

太平天国运动体现了中国农民阶级要求废除旧有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其战争规模宏大,势力达中国半壁江山,太平天国的农民战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加速了清朝统治的衰落和崩溃,粉碎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幻梦,阻滞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意志。但由于清政府反动势力的强大以及西方列强的反制、农民阶级小农意识的落后,使得太平天国运动难以拔除清朝封建统治的根基,致使其以平均主义为价值取向的“耕者有其田”理想终归破灭。

2.洋务派“实业救国梦”。两次鸦片战争及太平天国起义之后,以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员主张在不触动中国文化传统之本的前提下,通过学习、模仿西方列强的强国之路发展中国实业,以维护清廷统治。在他们看来,西方之所以强大,中国之所以沦落到落后挨打的境地,主要原因在于西方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强大的近代工业,有坚船利炮,而我们没有。因此,他们提出“中体西用”等主张,在一定程度上推行思想文化革新,致力于兴办近代工厂,炼造船、训练海军,通过实业以谋自强,实现救亡铁、

图存的梦想。洋务派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译介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兴建了一大批工业企业,在“中体西用”思想指导下开启了中国的工业发展和现代化之路。然而,在甲午海战中,外强中干的大清帝国被东洋小国打败,洋务救国梦与北洋舰队同沉海底,中国遂“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遇并催生了政治改良运动。

3.维新派的“改良梦”。洋务运动的失败告诉人们,中国与西方列强的差距,主要不在于列强有以坚船利炮为代表的发达的近代实业,而在于他们拥有先进的政治理念和成熟的政治制度。从

谋求自强之路不通,以康有实业层面模仿西方,

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知识分子遂致力于政

治制度层面的革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全。方位地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史称“维新变法”在变法期间,光绪皇帝根据康有为等人的建议,颁布了一系列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变法诏书和谕令,试图在政治上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在

108

经济上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在文化上学习西方,初

步尝试变革社会制度。但由于封建堡垒的顽固强大,这场运动仅维持了103天(史称“百日维

),最终以康、梁亡命日本,谭嗣同等上断头台新”

而宣告政治改良梦的破产。维新变法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良运动,是受甲午海战失败之辱而产生的一次爱国救亡政治运动,也是近代中国一次规模较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4.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共和梦”。资产阶级革命家孙中山心中始终怀有“共和”的梦想。早在成立兴中会时,孙中山就在神州大地上第一次响亮地喊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前后,他又提出了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集中反映了中国人民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的理想,特别是明确提出要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主共和国,它代表了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最高梦想。鉴于戊戌变法失败的教训,孙中山等革命派放弃改良的幻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以愈挫愈勇的毅力,多次发动武装起义,最终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民主共和国,意义非凡,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中国的民族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然而,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中外反动势力的强大,最终“建国方略”未能实施,这位民主革命使孙中山的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的先行者留下

遗嘱抱憾而逝。

5.中国共产党的“独立解放梦”。历史表明,旧式的农民战争以及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照搬西方方案的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和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和先进的政党领导,必须找到以先进阶级为主体的革命力量。在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运动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正式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从此,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立足中国实际创新中国革命道路,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国民党搞了独立解放梦。邓小平深刻地指出

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

走自己的道路,也就是农结合起来的毛泽东思想,

”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把中国革命搞成功了。

(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强国富民梦

[6]

国强民不富的结果是苏联共产党遭到人民无情抛

弃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训十分深刻。中国共产党将强国梦与富民梦统一起来,这特别明显地体现

:“第一战略步骤中在邓小平所规划的“三步走”

步,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

民的温饱问题。这个任务已经基本实现。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然后,在这个基”“三步走”础上继续前进。战略步骤在递次展示强国梦的同时,也具体地描述了富民梦的路线图:温饱—小康—富裕。

3.新中国“幸福梦”。幸福是一种主观感受,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国力强盛、生活富裕并不一定意味着幸福。追求幸福是人类发展的终极目标,也是当代中国人不懈的追求。中共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报告的结束语分别是:“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谱写人民美好生活!”、“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新篇章而努力奋斗

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三份报告的结束语都将中国梦落实在共同创造人民幸福生活上,标志着社会主义建设目标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

。“幸福梦”一致性是比“富裕梦”更高层次的梦因为幸福指数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居民经济收想,

还取决于共同富裕、公平正义、社会保障、政治入,

民主、生态环境、社会稳定、文化娱乐等多个指标。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指出,中国梦就是人民的,“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幸福梦更有尊严”将提升国民的幸福感作为一项涉及民生的重要工作。这契合了人民对幸福生活的期盼。

4.新中国“世界梦”。天下为公、世界大同,这是千百年来中国人民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和信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对全球化和人类社会发念,

展规律和本质内涵的独特赋予。从古代的孔子、老子,到近代的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再到现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大同理想在相承中创新发展。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中国人的人类意识非常强烈,与世界各国和平相处、合作共赢成为其价值指向。1956年,毛泽《纪念孙中山先生》东在一文中指出:中国是一个

,“中具有960万平方公里土地和6亿人口的国家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

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

109

[7]

1.新中国“强国梦”。20世纪50年代中期,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提出了用四五十年时间把中国建设成为强大的社会主义工业国,接近或赶上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这是当代中国梦的雏形。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初步确立,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和制度基础。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曾借鉴苏联模式,致力于恢复国民经济,成绩显著。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有力地打击了美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极大地鼓舞了民族自信心,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为此后一个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制定了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同年,毛泽东提出“以苏为鉴”倡

,导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第二次结合”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这一切,为新中国强

国梦的实现奠定了重要基础。然而,我们在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错误地估计了形势,夸大了阶

偏离了中共八级斗争在党内外和国内外的存在,

经济上搞大跃进,政治上大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

搞群众运动,在“左”的道路上越滑越远,贻误了早日实现中国梦的时机。

2.新中国“富民梦”。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深刻总结了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

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史性决策。从此,

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使中国梦的内涵不

断丰富,实现路径不断清晰,使强国梦基础上的富民梦的逻辑不断延伸。建设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

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邓小平关要摆脱贫穷,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于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

义”的论断,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富裕”生,“改革开放富起来”活的诉求的嘹亮歌声所折射出的正是当代中国人追求富裕的愿望。20世纪苏联曾经是超一流国家,号称与美国并世“两

,霸”但苏联发展的成果未能惠及全体苏联人民,

[8]”惭愧。改革开放后,中国重视人类共同利益,“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确立遵循“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理念,在确立发展理念和发展战

多次表达了与世界各国一略时努力与世界接轨,

道谋求建设和谐世界、繁荣世界的愿景。2013年

3月17日,新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与中外记者见面,在结束答记者问时他谈到了自己的人生信条:“行大道,。这“利天下”民为本,利天下”三个大字,即是中国人“大同”情怀的典型表述。可见,中国梦不仅属于中国人民,而且属于世界人民;中国梦不仅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世界梦。当然,世界梦的实现不仅仅取决于中国,它有赖于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家、一个民族更是如此。中国精神是中华民族在

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它源远建设进程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共同精神,

流长,历经磨炼,不断丰富,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源泉。中国精神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艰苦奋斗为核心的实干精神,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大同精神。伟大时代孕

伟大精神支撑伟大的中国梦。新中育伟大精神,

国成立以来,涌现出了如雷锋精神、铁人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救灾精神、女排精神,等等。中国人民以高昂的精神投身到改革创新的时代洪流中去,解放思想,求真务实,敢想敢闯敢干,艰苦创业,甘于奉献,让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融入现代化建设之中,将国家命运与人类

这些精神所释放出来的正能量,不命运统一起来,

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向前发展。

第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中国梦是国家梦、民族梦,也是人民的梦,是每一个中国人梦想的集合与升华,它的实现不能仅依赖某个人、某些人或某些群体,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虽然每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单薄微弱,但汇集起来形成的合力则是无限的、巨大的,人民是永不枯竭的力量源泉。中国力量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同心同德、群策群力汇集起来的无坚不摧的磅礴力量。中国力量中的每一分子在助推中国梦的同时,也在分享中国梦,正如

:“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习近平总书记所说

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有梦想,有机会,有奋

[12]”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三个

“共享”在揭示中国梦价值目标的同时,也明示了凝聚人民力量的基础。中国力量来自对全国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思想和行为的整合,来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各个领域、各

各行各业,来自“两岸三地”和全球华人条战线、

的团结一心、奋力拼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只有赢得人民最广泛的支持,只有13亿中国人和海外华人华侨团结起来拧成一股绳,才能不断地激发社会各阶层的创业热情,为实现中国梦积聚最大的能量。

“中国梦”三、的实现路径

第一,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实践表

明,资本主义道路或民主社会主义道路走不通,苏联模式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也走不通。毛泽东在

:“中国人向西方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时曾经指出

学得很不少,但是行不通,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多

次奋斗,包括辛亥革命那样全国规模的运动,都失败了。国家的情况一天一天坏,环境迫使人们活

。”“康有为不下去。怀疑产生了,增长了,发展了《大同书》,写了他没有也不可能找到一条到达大

[9]”同的路。中共十八大明确指出,中国既不能走也不能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封闭僵化的老路,

这是实现中国梦的必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由之路。这条道路,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

立足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最终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

。“这条道路来之不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

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的,

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

[10]”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

第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道路

决定命运,道路找准了,还必须解决精神动力和精神状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特别是思想观念上的障碍,为实现中国梦提:“人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毛泽东曾经说过

[11]”总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个人是如此,一个国

110

“中国梦”四、是国家梦与

个人梦的内在统一

首先,中国梦是个人梦的依托平台。中国梦

是每个中国人个人梦想的总和或目标指向,中国梦的建构为我们每个人的个人梦提供了现实土壤和实现平台。百余年前的中国人不敢有梦、不能或虽然有梦,也仅仅是“梦”而已,百余年后有梦,

的中国人都可以有梦、应该有梦、必须有梦。为什么呢?因为此时中国人心中共有一个中国梦,共同依托这个中国梦。个人梦深深植根于中国梦,当中国梦没有展开、没有绽放时,个人梦又如何开花?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能够改变自己的生活甚至命运,能够让自己的梦想次第实现,这一切根本得益于对中国梦的追逐,得益于中国人民在追逐中国梦的进程中屡创发展奇迹,使国家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有了根本提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进程中,正是由于中国梦的逐步实现,才使中国人圆了奥运梦、世博梦、航天航海梦、航空母舰梦,圆房子梦、汽车梦、上学梦、养老梦、就业梦……。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民族的兴衰,国家的强弱,决定着个人梦的选择方向与实现程度,只有当个人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时,每个人才能在“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的历史逻辑中梦想成真。

其次,个人梦是中国梦的基石和归宿。也许每个人的中国梦不尽相同,但一定会有一个交集,那就是国泰民安、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公平正义、世界和平。个人是中国梦的基石和归宿。梦是中国梦的组成部分,它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实现中国梦人人有责。顾炎武早就发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呐喊。中国梦是我们每个中国人心中的梦,正因为如此,所以每个中国人都有义务、有责任为实现中国梦添砖加瓦。只有当每个中国人都把个人的梦想融

[参

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发

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创新创业,才能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个体动

中国梦必须有利于个人梦的实现。力。另一方面,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

人的最终目标是建立“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

[13]

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然有利于每个人自

由而全面的发展,中国梦实现了,个人梦的实现就有了保障。

再次,中国梦与个人梦是辩证的统一体。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表明:没有离开中国梦的个人梦,也没有离开个人梦的中国梦。不以中国梦为依托或与中国梦相抵触的个人梦渺小而无根,这样的个人梦或者难以实现,或者即便实现也较少甚或没有意义;反之,不以个人梦为归宿或落脚点的中国梦抽象而空泛,这样的中国梦因失去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而得不到人民的理解与支持并最终流于空谈。人生如船,梦想是帆,每个人都有一个或多个只属于自己的梦,但我们同属于一个国家,所以,每个人的梦又与国家民族的兴衰荣辱紧密相连。中国梦与个人梦辩证统一,合则两善,离则两

:“从天下为公的伤。正如著名学者易中天所言

‘大同梦’,,到民富国强的‘强国梦’再到自我实

‘幸福梦’,现的可以说是一种必然。因为社会、国家、个人,原本就是三位一体的。社会不稳定,个人难发展;国家不强大,个人没前途。但,社会的进步,国家的富强,又归根结底是为了每个人的幸福,为了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背离了这个目标,则一切均无意义。天下梦,中国梦,个人梦,

[14]

岂非互为前提,彼此成全?”

文献]

[1]习近平:《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奋勇前进———在参[6]《邓小平文选》1993年版,第三卷,人民出版社,第62页。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3[7]《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1991年版,人民出版社,第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话年第1期。

》,《人民日报》,2013年3月18日。上的讲话

,《人民论坛》,2012年第常委与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33期。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

,2012年版,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人民出版社,第46-47页。[5]孟东方、:《中国梦的内涵、》,《重庆社会王资博结构与路径优化

,2013年第5期。科学》

16页。162页。1471页。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95年版,人民出版社,第

294页。

[14]:《大同梦、》,《南方周末》,2010年8易中天强国梦与幸福梦

月5日。

[2][10][12]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8][11]《毛泽东文集》(第7卷),1999年版,人民出版社,第157、[3]习近平:《始终与人民心相印共甘苦———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9]《毛泽东选集》(第4卷),1991版,人民出版社,第1470-

111

TheHistoricalEvolutionandRealizationRouteof"ChineseDream"

DONGDe-fu

(SchoolofMarxismofJiangsuUniversity,Zhenjiang212013,China)

KeyWords:Xijin-ping;"Chinesedream";individualdream;realizationroute

Abstract:AftertheEighteenthNationalCongressoftheCPC,Xijin-pingproposedtheconceptnamed"Chinesedream".Heexpoundedtheconceptindetailthroughaspectsofconnotation,characteristicandrealizationroute,whichpromotesthetheoryandpracticeofsocialism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Chinesedream"ischaracterizedasethnical,people's,internationalandrealisticdream.Sincemoderntimes,Chinesepeoplestruggledwithhardandbitterinordertorealizethedreamofindependenceandself-empowerment.Althoughmostofthosetrailsendedinfailure,theypavedthewayfortherealizationof"Chinesedream".SincethefoundingofsocialistChina,Chinesepeoplehavebeenstrugglingfortherealizationof"Chinadream"bypursuingtherealizationofdreamsofpowerfulnation,richcitizens,well-beingandworldwelfare.Inordertorealize"Chinesedream",weneedtoinsisttheroadwithChinesecharacteristics,promotethespiritofChina,unitepowernationwideandpursuetheunifica-tionof"Chinesedream"andindividualdream.

[责任编辑:李文亚]

晚清苏州的一则假货救人消息

《申报》1877年12月24日(第2版)的《姑苏近闻》栏内有一则关于假烟与假药的消息,读后颇觉有趣,兹将全文辑录于下:

苏阊外普济桥某甲向卖洋烟为业,初十日其邻舍有夫妇口角者,傍晚妇至某店出钱百文,向买烟膏。某意妇素不食烟,必缘气忿寻死所致,某亦不与深究,盛而与之。至初更后,妇之夫归,见妇卧床不起,床头遗有烟箬,大为惊骇,急求救治。某乃从容至彼,探问缘由。夫向某问计,某云予固有药,一服即解,第非两洋不办。夫如所需,乃出药丸一枚,熬而灌之,妇亦无恙。翌日某邀夫啜茗,并劝慰之曰:单夫只妻辅车相依,设有不虞,子岂真有回生之术哉?虽然幸食假烟,故假药可以解耳。夫问其故,某曰:实不相瞒,烟则益母膏也,药则太乙丹也。非假烟则君之妻不保,非假药则子之洋不得,是则予之戏君而实以卫君也。酬我两洋,不亦宜乎?闻者莫不粲然。

以烟膏毙命,这是旧时常见的做法之一。文中某妇人因与丈夫吵架,气愤难平,一念之下,想寻短遂到烟店购买烟膏。幸而店主有心,注意到妇人素不吸烟,突然购买,必有缘故。察言观色之下,心见,

中已明白大概。遂不动声色,投其所好,以益母膏售之。妇人回家服用之后,进入虚幻状态,丢落烟具,卧床不起,其夫见状,惊骇不已。店主遂将计就计,又以假冒解药售之。事后,店主邀男子喝茶,告以实情,并警示他珍惜夫妻感情,切莫随意争吵;设有意外,将遗憾终生。可见,店主虽为生意中人,并非一味“假烟”“假药”他虽然以与售得些许银钱,实则是为了让该夫妇为其轻率之举付出一定的物质成贪财,

本,以替代可能的生命代价。说明店主虽属故意欺骗,却心存善意,挽救了生命,杜绝了悲剧。正因为如民众不仅不以为欺,反而从心底里赞赏。此,

诚信经营,是商人之本,这是指正常的商品买卖而言。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店家自当以行货真品售之,不能以次充好,更不能偷梁换柱。但如果某人不是正常消费,而别有所求,冀图戕害自己,或损伤他人时,真货反而容易火上浇油,不啻助纣为虐,店主有意售假,则会使灾难消减乃至瓦解。可见,善意售假,反映的恰是人间真情。

112


相关内容

  • 宪法精神与转型中国法治社会的构建
  • 摘    要: 当下道德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以致否定法治的新儒家沉渣泛起.尽管<钦定宪法大纲>始作俑者,衍生出近代中国之煌煌立宪史,然缺乏以养成公民为核心的宪法精神引导,终是水月镜花,唯有以宪法精神为骨架方能实现法治审核的构建. 关键词: 宪法精神    转型中国    法治社会 一.转型中 ...

  • 家庭教育类图书出版创新路径探讨
  •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家长们也开始关注如何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心智等问题,教育者先受教育的理念,也已经逐渐为广大年轻父母所接受.本文通过分析家教类图书市场的发展背景和销售热点,提出教育类图书出版策划的创新路径. [关键词]家庭教育;教育图书;创新 [作者单位]花树洋,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控 ...

  • 康德幸福观及其对我国建设幸福社会的启示
  • ●文史哲园地 康德幸福观及其对我国建设幸福社会的启示 曹 峰 摘 要 康德从幸福较之道德是一个变动不居的主观感受性的自然层次概念出发,给予了幸福必须要以道德 的普遍法则为基础才能体现人的理性.自由之尊严的价值定向,同时,康德以德福一致的合理希望为根据,为实现幸福构造了一个理性信仰.康德的幸福观对当前 ...

  • 以史为鉴--关于两次金融危机的分析与判断
  • 编者按:2010年起,中财办启动"两次全球大危机的比较研究"课题,邀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科院.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北京大学以及国家开发银行等单位参与,参与单位分别从宏观经济.国际政治经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以及微观机制等角度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1929年&qu ...

  • 论全球化意蕴下的价值观嬗变
  • 作者:邹安乐 唯实 2004年09期 中图分类号:B0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605(2004)06-0019-03 全球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标志,也是当今世界开放的基础,它规定着人类在21世纪的发展与走向.当今时代又是以和平与发展作为主题的时代.为了维护和平.谋求发展,各个民族和 ...

  • 人民日报-信心比黄金更重要
  • 驻马店市2011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选题指南 说明:本<选题指南>只规定了申报范围.方向和重点研究领域,不作为具体研究条目,申请人可结合自身研究优势,自行拟定题目. 党史.党建 1.建立健全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预防腐败机制研究 2.党的建设科学化的内涵.主要任务.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3. ...

  • 食品冷链物流系统要素分析
  • 唐长虹,等:快递企业客户价值定位研究 doi:1 研究与探讨 0.396鲫.issn.1005-152x.201O.21.们1 快递企业客户价值定位研究 唐长虹.陈彪 (北京物资学院,北京101149) [摘要]从了解客户感知角度出发,分析隐藏于客户满意度后面的客户价值观,并尝试对其分类或者定位.进 ...

  • 新型城镇化探索与管理
  • 新型城镇化探索与管理 摘 要:城镇化从传统到新型的转型,绝不单是时间的递延,而是内涵与本质的嬗变.它不仅引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而且引领要素空间重组.产业布局优化.发展空间拓展和发展方式转变.因此,强化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是顺应发展规律和趋势的必然要求,是 ...

  • 青岛:产业集群策动增长方式嬗变
  • 以名牌企业众多闻名全国的青岛市,其产业结构正从以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即发"六朵金花"为代表的"轻型化"向"集群化"转变.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在青岛西海岸采访过程中发现,随着中石化1000万吨大炼油.丽东化工等项目陆续在这里安营扎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