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七上2010)

兴化市城区学校初一年级校际联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吴 婵 课 型 讲授 课 时 2 整合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人

1、 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写作特色。 4、 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自读古诗词的能力。 1、 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体会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写作特色。 2、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已有的赏析文章自读古诗词的能力。 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 感悟诗歌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借助“中秋月”的久远文化影响,寻找三首作品在写作手法上的共同之处, 体会情景交融这一写作手法的精妙。 1、准备配乐朗诵三首诗词作品。 2、摘录有关课文诗词的赏析文章,课前交流相互推荐。 3、收集有关“中秋月”的诗歌,并选择其中一首现代诗歌作品写读后感。 教 学 设 计 详 案 集体交流意见

重 点 难 点

突 破 策 略

课 前 准 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像汉语那样 适合写诗了。换句话说,诗歌文化是最能代表汉语言文化的一种文 学形式,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 今天我们将欣赏的这三首诗歌都是吟咏同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并且三个处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之下的作者都不约 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吟咏的意象——月亮。 (复习“意象”的含义)

二、初“望”中秋月

1、读一读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说说这轮明月之 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月怀人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这种感情? “不知秋思落谁家” 3、“落”字好在哪里?

1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把抽象的秋思形象化 了,化静为动,仿佛那怀人的秋思是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 间似的。秋思本自人心头升起,却说是“落”在心头,化主动为被 动,把怀人的思绪表达的深沉含蓄。 4、对月怀人的只有诗人一个人吗? 人“尽”望——诗人没有正面抒情,而是用一种委婉的语气, 以“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推己及人,却说那秋思仿佛随着月亮 的清辉一起洒落到万户千家!

三、再“问”中秋月

几百年过去了,41 岁的苏轼孑立于北宋的那轮明月之下发出 了“明月几时有”的千古一问。 配乐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交流有关课文诗词的赏析,讨论: 1、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的感叹的呢? 作这首词,苏轼时为密州(现代的

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 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 2、文中哪一句体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我欲乘风归去” 3、据“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句,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 是羡慕天上的生活, 还是感叹: 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提示:“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体现他积 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七、八年,中秋对月, 难免有抑郁惆怅之感。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以超 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思,终于表现出旷达的人生襟怀。

第二课时 四、三“品”中秋月

配乐朗诵《我的思念是圆的》 1、思考:为什么艾青说“我的思念是‘圆’的”?这让你想 起了东坡词里的哪句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圆”是诗人渴望现实中的团圆和圆满。 (化抽象为形象,是诗歌写作中常用的手法)

2

2、 “中秋月”作为中华民俗文化中一个影响久远的文化意象, 在现代诗歌中并不鲜见,除了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之外,你还 知道哪些作品或诗句,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例: 月之故乡 (台湾)彭邦桢 水里一个月亮\天上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 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 \一 个在天上 中 秋 …… 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他们说湖边的玫瑰喜欢歌)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3、讨论:这些诗歌作品中的“中秋月”的意象,是否传承了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中“中秋月”的意韵和内涵呢?结合课文内外的 诗句,说出你的看法。 (提示:月的形象、月的象征、离别与团聚、思乡与怀人) …… 月已升至半空 原来湖水也会有潮声 原来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 只是月圆月缺 苍白的林中 秋菊绽放 月下 你我含泪挥别

五、完成课内练习

小结:借助情景交融和想象联想的艺术手法,月亮这一常见 的自然物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中一枚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文化徽章, 同时也是世界文学艺术长廊 中一道独具意蕴的亮丽风景。 1、熟读《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联系同学们课 外收集的有关“中秋”的诗歌作品,说说描写中秋的诗人在描写景物时 特别钟情于勾勒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课内

练习

3

答案提示:冷冽的月光 ,凄清的氛围,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 无声湿桂花”,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苍白的林中, , 秋菊绽放” …… 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寂寞悲凉的心境,清冷的环境更易勾起人们思念 的情绪。 2、一轮明月几多情,这三首诗词的想象和抒情都是围绕月亮来进行 的。极富浪漫色彩的月亮历来都是最能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自然景物之 一,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咏月名篇?除了思乡怀人的主题,作者们 笔下的明月还寄托人类哪些美好的情感呢?

答案提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抒发对自然对 生活的喜爱之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人”,寄托孤独,排遣愁绪;“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 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借月遣怀,思考人生…… 课后练习 教 学 反 思 《补充习题》

4

兴化市城区学校初一年级校际联动语文集体备课教案

课 题 主备人 教 学 目 标 《中秋咏月诗词三首》 吴 婵 课 型 讲授 课 时 2 整合时间 授课时间 授课人

1、 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体会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写作特色。 4、 激发学生阅读古诗词的兴趣,培养他们自读古诗词的能力。 1、 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感悟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1、体会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写作特色。 2、培养学生利用工具书和已有的赏析文章自读古诗词的能力。 1、养成良好的诵读诗歌的习惯,在“读”中理解诗所表达的感情; 感悟诗歌 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借助“中秋月”的久远文化影响,寻找三首作品在写作手法上的共同之处, 体会情景交融这一写作手法的精妙。 1、准备配乐朗诵三首诗词作品。 2、摘录有关课文诗词的赏析文章,课前交流相互推荐。 3、收集有关“中秋月”的诗歌,并选择其中一首现代诗歌作品写读后感。 教 学 设 计 详 案 集体交流意见

重 点 难 点

突 破 策 略

课 前 准 备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世界上再没有任何一种语言像汉语那样 适合写诗了。换句话说,诗歌文化是最能代表汉语言文化的一种文 学形式,闪耀着中华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辉。 今天我们将欣赏的这三首诗歌都是吟咏同一个中国传统节日 ——(中秋),并且三个处于不同时代不同背景之下的作者都不约 而同地选择了同一个吟咏的意象——月亮。 (复习“意象”的含义)

二、初“望”中秋月

1、读一读唐代诗人王建的《十五夜望月》,说说这轮明月之 中寄托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对月怀人 2、从哪一句可以看出这种感情? “不知秋思落谁家” 3、“落”字好在哪里?

1

一个“落”字,新颖妥帖,不同凡响,把抽象的秋思形象化 了,化静为动,仿佛那怀人的秋思是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 间似的。秋思本自人心头升起,却说是“落”在心头,化主动为被 动,把怀人的思绪表达的深沉含蓄。 4、对月怀人的只有诗人一个人吗? 人“尽”望——诗人没有正面抒情,而是用一种委婉的语气, 以“不知秋思落谁家”这一问推己及人,却说那秋思仿佛随着月亮 的清辉一起洒落到万户千家!

三、再“问”中秋月

几百年过去了,41 岁的苏轼孑立于北宋的那轮明月之下发出 了“明月几时有”的千古一问。 配乐朗诵《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交流有关课文诗词的赏析,讨论: 1、他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的感叹的呢? 作这首词,苏轼时为密州(现代的

山东诸城)太守,政治上 很不得意,与其弟子由(苏辙)已六七年不见,心情抑郁寡欢。 2、文中哪一句体现他消极遁世,幻想超脱尘世的念头? “我欲乘风归去” 3、据“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一句,你认为作者月下 起舞之后, 是羡慕天上的生活, 还是感叹: 清冷的月宫比不上人间。 (提示:“何似”可理解为“怎比得上”)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4、苏轼是一个心胸豁达、积极乐观的人,文中哪里体现他积 极乐观的生活情趣?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因政治处境的失意以及与弟弟子由分别七、八年,中秋对月, 难免有抑郁惆怅之感。但作者没有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却以超 然达观的思想排除忧思,终于表现出旷达的人生襟怀。

第二课时 四、三“品”中秋月

配乐朗诵《我的思念是圆的》 1、思考:为什么艾青说“我的思念是‘圆’的”?这让你想 起了东坡词里的哪句话?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圆”是诗人渴望现实中的团圆和圆满。 (化抽象为形象,是诗歌写作中常用的手法)

2

2、 “中秋月”作为中华民俗文化中一个影响久远的文化意象, 在现代诗歌中并不鲜见,除了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之外,你还 知道哪些作品或诗句,请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例: 月之故乡 (台湾)彭邦桢 水里一个月亮\天上一个月亮\天上的月亮在水里\水里的月亮 在天上 \低头看水里\抬头看天上\看月亮\思故乡\一个在水里 \一 个在天上 中 秋 …… 蟋蟀停止了吵闹 石榴树挂满了羞红的果 最后那一场雨淋湿了野玫瑰 (他们说湖边的玫瑰喜欢歌) 你会不会坐在月下 听我唱 听我的歌飞进山林 飞越湖水 飞向那一轮圆月 3、讨论:这些诗歌作品中的“中秋月”的意象,是否传承了 中国古典诗歌文化中“中秋月”的意韵和内涵呢?结合课文内外的 诗句,说出你的看法。 (提示:月的形象、月的象征、离别与团聚、思乡与怀人) …… 月已升至半空 原来湖水也会有潮声 原来自始至终永恒不变的 只是月圆月缺 苍白的林中 秋菊绽放 月下 你我含泪挥别

五、完成课内练习

小结:借助情景交融和想象联想的艺术手法,月亮这一常见 的自然物被赋予了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但成为中国传统文化 中一枚独具特色影响深远的文化徽章, 同时也是世界文学艺术长廊 中一道独具意蕴的亮丽风景。 1、熟读《十五夜望月》《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联系同学们课 外收集的有关“中秋”的诗歌作品,说说描写中秋的诗人在描写景物时 特别钟情于勾勒什么样的环境氛围,你能分析其中的原因吗?

课内

练习

3

答案提示:冷冽的月光 ,凄清的氛围,如“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 无声湿桂花”, “转朱阁, 低绮户, 照无眠”“苍白的林中, , 秋菊绽放” …… 景物描写中流露出作者寂寞悲凉的心境,清冷的环境更易勾起人们思念 的情绪。 2、一轮明月几多情,这三首诗词的想象和抒情都是围绕月亮来进行 的。极富浪漫色彩的月亮历来都是最能启发人们的艺术联想自然景物之 一,你还知道哪些古今中外的咏月名篇?除了思乡怀人的主题,作者们 笔下的明月还寄托人类哪些美好的情感呢?

答案提示:“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抒发对自然对 生活的喜爱之情;“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 人”,寄托孤独,排遣愁绪;“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 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借月遣怀,思考人生…… 课后练习 教 学 反 思 《补充习题》

4


相关内容

  • 2010年房地产中秋晚会策划方案
  • 名城是一座集商品住宅和商业旺铺于一体的社区。为使名城的销售达到“更上一层楼“的目的,特决定举办中秋晚会。现对本次中秋晚会实施方案详述如下: 一、 活动时间 2010年9月22日(中秋节) 18:00—21:00 二、 活动地点 xx名城中心广场 三、 活动主题 xx望月 主题释义:该主题将开发商与中 ...

  • 2010年庆中秋.迎国庆系列活动方案
  • 庆中秋、迎国庆系列活动 活动宗旨:   在全校营造欢度中秋、国庆的喜庆气氛,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感受中华传统与诗文魅力,力求全员参与又不影响学生的学习。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承办,分期举行,即减轻承办人员的压力,又能让节日气氛延续。 一年级: 主题活动:“唱经典,颂祖国”歌咏比赛 一、初步方案: 1、以班 ...

  • 二1班中秋节活动方案
  • 二(1)班中秋节活动方案 一.活动主题: 中秋节里话中秋 二.活动目的: 在民族精神教育月的背景下, 以中秋节为契机, 在班级中开展此次主题活动, 做到人人参与, 宣传与实际行动相结合, 从而使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节日的喜悦, 增加对中秋节的了解, 增强对传统文化. 传统节日的认同和喜爱, 弘扬民族文 ...

  • 2010年社区中秋节活动方案
  • 2010年社区中秋节活动方案安排 一、《爷爷为我打月饼》音乐引入,幼儿唱歌。 二、主持人开场白 尊敬的家长、亲爱的小朋友:   大家晚上好!秋风送爽,丹桂飘香,送走了炎炎夏日,我们迎来了硕果累累的秋天,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 三、主持人介绍中秋节   小朋友你们知道中秋节是哪一天吗?(农历八月 ...

  • 2013年房地产中秋晚会策划方案
  • 名城是一座集商品住宅和商业旺铺于一体的社区.为使名城的销售达到"更上一层楼"的目的,特决定举办中秋晚会.现对本次中秋晚会实施方案详述如下: 一. 活动时间 2010年9月22日(中秋节) 18:00-21:00 二. 活动地点 xx名城中心广场 三. 活动主题 xx望月 主题释义 ...

  • 2010年关于庆中秋迎国庆晚会
  • 关于举办红歌会的通知 酒店各部门: 在建党来临之际,为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现员工风采,提升员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酒店将举办庆中秋迎国庆联欢晚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晚会时间:2010年6月30晚上8:00 二.晚会地点:三楼锦江厅 三.晚会形式 唱红歌.诗词朗诵. 四.节目征集 由各部 ...

  • [古诗词赏析]教学案例
  • <古诗词赏析>案例 教材分析: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部分,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思想和语言精华,不论其形式还是内涵,都历经推敲而魅力独存.也 正因为如此,对诗词曲的赏析成为中考考查我们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复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能赏析 ...

  • 中秋佳节,诗词送福
  • 今日头条 5.5亿用户的选择 立即打开 中秋佳节,诗词送福 执笔写天下 原创 9-14 16:12 关注 欢度中秋佳节,特送诗词祝大家中秋快乐 <欢度中秋> 中秋节兮家团圆, 拜神灵兮祈平安. 炮声舞兮震四方, 对明月兮乐逍遥. <藏头诗--中秋快乐> 中朝已洒苌弘血, 秋寒 ...

  • 论苏轼的_密州四曲_
  • 第29卷第09期2014年09月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JournalofLeshanNormalUniversity Vol.29,No.09 Sep.2014 论苏轼的"密州四曲" 乔云峰 (诸城市超然台管理处,山东诸城262200) 苏轼知密州时期创作成绩斐然.为怀念前妻王弗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