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专题讲义--科举制的演变

2011高考历史难点突破

科举制功过是非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有“功”,亦有“过”,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是一个思维的障碍点。

●难点磁场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者致不如古”。

——《宋史·选举制》

材料2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伤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可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徒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3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四国乱,神州荡复,宗社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4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股者,对偶之名也。„„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并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庆举之文矣。

——顾炎武《日知录》

回答:(1)根据材料1、2判断,王安石认为当时的科举和学校存在哪些问题?王安石是怎样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的?

(2)根据材料3、4,顾炎武思想主张与王安石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3)就宋明科举与教育的实际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不断发生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朝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试分析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以上变化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案例探究

1.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特权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科举制的影响。

错解分析:解答该题较容易犯的错误是选择B项。因为科举制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出现的。它适应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要求,打击了门阀士族制度。然而,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意义在当时来讲还是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解题方法与技巧:(1)从分析历史阶段特征入手。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庶族地主经济发展,庶族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适应这种阶级关系的变化,通过科举制度使大批有才能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到政权中来,从而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

(2)用排除法。通过分析比较四个选项,可知B、C、D三项也是科举制的作用,但A项更为主要,因为科举制作为封建选官制度,统治者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其结果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答案:A

2.宋代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科举取士成倍增加。对此史学界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为主,但也有积极因素。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阐述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解答本题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评价不全面,表达不条理。

原因是不能把科举制的发展同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联系起来,深入地进行分析和评价。

解题方法与技巧:要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全面进行评价。选择哪种观点都可以,但要观点鲜明,表达流畅、准确。

答案:(1)积极作用:

①重文官、轻武将,有效地加强了皇权,结束了五代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 ②扩大取士名额,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对于改善政治、安定社会起到有益作用。

③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宋朝的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宋词成

为中国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优秀词人和词作层出不穷。

④对后代乃至今天选拔培养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消极作用:

①大幅度扩大科举取士,重文臣、轻武将,使宋朝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宋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出现屡败的被动局面,被迫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给两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②扩大取士名额,造成宋朝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到北宋中期就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生产发展的速度,使宋王朝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导致北宋中期之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也是导致北宋政治腐败以至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锦囊妙计

1.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2.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科举制度。它是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着庶族地主力量的壮大,适应地主阶级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其消极作用愈来愈明显。

3.多角度认识科举制度。它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其次,是一种教育制度,是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式;另外,它还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将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

4.总结科举制度的经验教训,加快推动我国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改革。

●歼灭难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在历史上曾发挥巨大作用,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造成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6题。

1.隋唐科举制

A.使政权基础更趋于狭小B.诱导士人埋头读四书五经

C.使选才任官有了客观标准D.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2.唐朝有人评价科举制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A.加强了思想控制 B.选拔了大量人才

C.提高了庶族地主地位 D.阻碍了学术进步

3.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

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

4.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考试目的 B.考试手段C.考试内容 D.考试管理

5.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

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是为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6.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

A.新式学堂毕业生逐渐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B.学子罢考抵制科举制

C.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已失去文化教育价值

D.该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7.“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澄然视,舌木强不能对”与这种现象有关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 D.八股取士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材料2 《唐摭言》载:“文皇帝拨乱反正,物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消,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者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以百才有一。”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科举制的选官特点是什么?

(3)简要评价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比较等能力,通过王安石与顾炎武对宋明两朝科举制度和学校情况的论述,加深学生对科举制度的认识,教育学生要“学以致用”,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提取信息。解答方法:(1)理解设问。先看看该题要求学生回答什么,为理解材料做准备。(2)带着问题读材料。本题材料较难懂,不可逐字逐句理解,能理解大体意思即可。

答案:(1)存在问题:学校没有培养人才的正确方法,出现“学术不一”“道德不一”

的现象,科举制度败坏,士人“闭门学作诗赋”,不谙世事,加之政府选才用官无方,导致人才“乏少”且“不如古”。改革措施:在太学设立三个等级,逐级淘汰不合格的生员,学问和品德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而直接出任官职。

(2)“相似之处”:科举制度未能真正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进行改革;“不同之处”:王安石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顾炎武的主张带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色彩。

(3)认识:宋明的科举制度和教育都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但束缚了有真才实学的人,使其无法学以致用,教育的发展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真才实学的人。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有关知识。第一问要概括总结,简要作答,第二问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只有把每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同当时的选官制度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解决问题。第三问历史影响,要注意回答全面。

答案:(1)东晋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

(2)东汉末年,在农民起义的猛烈扫荡下,士人流散各地,乡、亭、里组织遭到破坏,致使秦汉以来的以“乡举里选”为主要依据的“察举征辟制度”事实上无法推行。从魏晋到东晋南朝时期,都实行九品中正制。

士族制度腐朽,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参与政权;统一的隋唐王朝为扩大统治基础需要选拔人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实行文化专制。统治者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实行八股取士。

(3)九品中正制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形成、巩固与发展。科举制的实行,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越来越束缚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解答该题要注意题干限制的时间。隋唐科举制是该制度创立阶段,更多的是进步作用。A、B都是从反面作用而讲的,D项本身有错误。

答案:C

2.解析:科举制度成功地将人才与仕途联系在一起,使读书人倾其一生为封建统治服务。 答案:A

3.解析:隋唐时期,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参与政权,科举制的实行正顺应了这一要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动。

答案:A

4.解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明科举制限定为“八股取士”,考试的范围只限于“四书

五经”,试题答文是“八股”形式。

答案:C

5.解析:备选项中的B、C、D都仅仅是对科举制的作用或内容或某一阶段特点中一个方面的表述,都不全面,而A项全面、准确地揭示了科举制实质,故选A。

答案:A

6.解析:可灵活运用排除法。结合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西方文化传入,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国家需要的是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而不是封建官吏,可知应选D。

答案:D

7.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中“自贡法举行”“摘经拟题”“与之交谈,两目澄然视,舌木强不能对”可以判断是八股取士。

答案:D

8.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是要迅速确定题目的核心。主要依据一是材料的内容,二是题目的设问,其他还有材料的出处等。从本题看,题目是围绕南北朝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组织的材料,设问落脚于隋唐的科举制。其次是信息的提取,即从南北朝开始中国官制的变化和时代背景以及科举选官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答案:(1)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2)特点:自愿参加,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开性和相当大的竞争性、公平性。

(3)作用: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笼络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2011高考历史难点突破

科举制功过是非

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始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它有“功”,亦有“过”,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是一个思维的障碍点。

●难点磁场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王安石说:“今人才乏少,且学术不一,异论纷然,不能一道德故也,一道德则修学校,欲修学校,则贡举法不可变,„„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科法败坏人者致不如古”。

——《宋史·选举制》

材料2 „„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伤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可课试之方,监司无检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徒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交私养望者,多得显官;独立营职者,或见排沮。故上下偷惰取容而已,虽有能者在职,亦无以异于庸人。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

材料3 „„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综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而曰:“一贯”,曰“无言”,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股肱惰而万事荒,爪牙亡四国乱,神州荡复,宗社丘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4 “经义之文”,流俗谓之“八股”。„„股者,对偶之名也。„„明初之制,可及本朝时事,以后功令并密,恐有借以自炫者,但许言前代,不及本朝。至万历中,大结止三四句,于是国家之事罔始罔终,在位之臣,畏首畏尾,其象已见于庆举之文矣。

——顾炎武《日知录》

回答:(1)根据材料1、2判断,王安石认为当时的科举和学校存在哪些问题?王安石是怎样改革科举和学校制度的?

(2)根据材料3、4,顾炎武思想主张与王安石有哪些相似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

(3)就宋明科举与教育的实际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选官制度是我国古代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东晋南朝、隋唐、明清时期,选官制度不断发生变化。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朝代的选官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

(2)试分析导致以上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以上变化产生了哪些历史影响?

●案例探究

1.隋唐科举制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B.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

C.促进了科技文化的发展

D.削弱了显贵特权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科举制的影响。

错解分析:解答该题较容易犯的错误是选择B项。因为科举制是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而出现的。它适应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要求,打击了门阀士族制度。然而,科举制度作为一种封建选官制度,最主要的意义在当时来讲还是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解题方法与技巧:(1)从分析历史阶段特征入手。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庶族地主经济发展,庶族地主阶级力量壮大,要求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适应这种阶级关系的变化,通过科举制度使大批有才能的庶族地主知识分子参与到政权中来,从而扩大了统治的基础,巩固了封建统治。

(2)用排除法。通过分析比较四个选项,可知B、C、D三项也是科举制的作用,但A项更为主要,因为科举制作为封建选官制度,统治者实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其结果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答案:A

2.宋代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基础上有较大的发展,科举取士成倍增加。对此史学界看法不一:一种观点认为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因素;另一种观点认为消极作用为主,但也有积极因素。你同意哪种观点?请阐述理由。

命题意图:本题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旨在考查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依托: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等有关知识。

错解分析:解答本题较容易出现的错误是评价不全面,表达不条理。

原因是不能把科举制的发展同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联系起来,深入地进行分析和评价。

解题方法与技巧:要从政治制度、教育制度和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全面进行评价。选择哪种观点都可以,但要观点鲜明,表达流畅、准确。

答案:(1)积极作用:

①重文官、轻武将,有效地加强了皇权,结束了五代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 ②扩大取士名额,广泛吸收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参政,对于改善政治、安定社会起到有益作用。

③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宋朝的科技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学校制度更为完备,宋词成

为中国文学继唐诗之后的又一高峰,优秀词人和词作层出不穷。

④对后代乃至今天选拔培养人才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2)消极作用:

①大幅度扩大科举取士,重文臣、轻武将,使宋朝又走向另一个极端,导致宋王朝在对外战争中出现屡败的被动局面,被迫接受屈辱的议和条件,给两宋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②扩大取士名额,造成宋朝官僚机构臃肿,办事效率低。到北宋中期就出现严重的社会危机。

③宋朝科举制度的发展远远超过了生产发展的速度,使宋王朝的财政收入入不敷出,导致北宋中期之后积贫积弱局面的出现,也是导致北宋政治腐败以至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锦囊妙计

1.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评价科举制度的作用和影响。这一制度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

2.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分析科举制度。它是在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随着庶族地主力量的壮大,适应地主阶级扩大统治基础的需要而产生的;到明清时期,随着封建制度的衰落,其消极作用愈来愈明显。

3.多角度认识科举制度。它首先是一种政治制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其次,是一种教育制度,是通过考试的方法选拔优秀人才的方式;另外,它还是一种意识形态的东西,将广大知识分子的思想严格限制在四书五经范围之内。

4.总结科举制度的经验教训,加快推动我国的教育制度、考试制度的改革。

●歼灭难点训练

一、单项选择题

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在历史上曾发挥巨大作用,对中国社会各方面造成了深远影响。据此回答1~6题。

1.隋唐科举制

A.使政权基础更趋于狭小B.诱导士人埋头读四书五经

C.使选才任官有了客观标准D.培养了社会需要的各种人才

2.唐朝有人评价科举制度“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其主要是指科举制度

A.加强了思想控制 B.选拔了大量人才

C.提高了庶族地主地位 D.阻碍了学术进步

3.科举制的实行,从本质上反映了

A.当时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动B.统治者注重选拔人才

C.封建制度日趋衰落D.选拔人才标准日趋完善

4.明朝时期科举制与唐朝时期科举制的最大差别是

A.考试目的 B.考试手段C.考试内容 D.考试管理

5.下列关于科举制的表述,最确切的是

A.隋朝开始实行的用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吏的制度

B.它使门第不高的地主可以凭自己的才学参与政权

C.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

D.是为打击魏晋以来的士族而采取的一项措施

6.科举制在1905年被废除的主要原因是

A.新式学堂毕业生逐渐成为官员的主要来源B.学子罢考抵制科举制

C.四书五经等儒学经典已失去文化教育价值

D.该制度已不能满足国家选拔人才的需要

7.“自贡举法行,学者知以摘经拟题为志,„„余者漫不加省。与之交谈,两目澄然视,舌木强不能对”与这种现象有关的是

A.焚书坑儒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百家争鸣 D.八股取士

二、非选择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清人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人,无寸进之路。选举之弊,至此而及。然魏、晋及南北朝三四百年,莫有能改之者。”“人主遂不能借以集事,于是,不得不用寒人。人寒则希荣切,而宣力勤,便于驱策,不觉倚之为心腹。”

材料2 《唐摭言》载:“文皇帝拨乱反正,物盛科名,志在牢笼英彦。”《日知录》说:“开元以后,四海晏清,士无贤不消,耻不以文章达。其启诏而举者,多者二千人,少犹不减千人。所以百才有一。”

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科举制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2)科举制的选官特点是什么?

(3)简要评价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参考答案

[难点磁场]

1.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归纳、概括、比较等能力,通过王安石与顾炎武对宋明两朝科举制度和学校情况的论述,加深学生对科举制度的认识,教育学生要“学以致用”,适应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教育意义。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材料,提取信息。解答方法:(1)理解设问。先看看该题要求学生回答什么,为理解材料做准备。(2)带着问题读材料。本题材料较难懂,不可逐字逐句理解,能理解大体意思即可。

答案:(1)存在问题:学校没有培养人才的正确方法,出现“学术不一”“道德不一”

的现象,科举制度败坏,士人“闭门学作诗赋”,不谙世事,加之政府选才用官无方,导致人才“乏少”且“不如古”。改革措施:在太学设立三个等级,逐级淘汰不合格的生员,学问和品德最优者可以不经科举而直接出任官职。

(2)“相似之处”:科举制度未能真正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应进行改革;“不同之处”:王安石主张的根本目的在于巩固封建统治,顾炎武的主张带有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色彩。

(3)认识:宋明的科举制度和教育都起到了维护封建统治的作用,但束缚了有真才实学的人,使其无法学以致用,教育的发展应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培养和选拔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有真才实学的人。

2.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有关知识。第一问要概括总结,简要作答,第二问涉及到的知识面较广,学生只有把每个时期的历史特征同当时的选官制度的发展联系起来,才能解决问题。第三问历史影响,要注意回答全面。

答案:(1)东晋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实行科举制;明清规定科举考试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八股取士。

(2)东汉末年,在农民起义的猛烈扫荡下,士人流散各地,乡、亭、里组织遭到破坏,致使秦汉以来的以“乡举里选”为主要依据的“察举征辟制度”事实上无法推行。从魏晋到东晋南朝时期,都实行九品中正制。

士族制度腐朽,士族势力衰落;庶族地主兴起要求参与政权;统一的隋唐王朝为扩大统治基础需要选拔人才。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实行文化专制。统治者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培养皇帝的忠顺奴仆,实行八股取士。

(3)九品中正制促进了士族制度的形成、巩固与发展。科举制的实行,冲破了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但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越来越束缚知识分子的创造性,不利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八股取士,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歼灭难点训练]

1.解析:解答该题要注意题干限制的时间。隋唐科举制是该制度创立阶段,更多的是进步作用。A、B都是从反面作用而讲的,D项本身有错误。

答案:C

2.解析:科举制度成功地将人才与仕途联系在一起,使读书人倾其一生为封建统治服务。 答案:A

3.解析:隋唐时期,随着庶族地主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力量壮大,他们要求参与政权,科举制的实行正顺应了这一要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这一时期阶级关系的变动。

答案:A

4.解析: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明科举制限定为“八股取士”,考试的范围只限于“四书

五经”,试题答文是“八股”形式。

答案:C

5.解析:备选项中的B、C、D都仅仅是对科举制的作用或内容或某一阶段特点中一个方面的表述,都不全面,而A项全面、准确地揭示了科举制实质,故选A。

答案:A

6.解析:可灵活运用排除法。结合20世纪初中国历史发展,西方文化传入,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国家需要的是从事实际业务的人才,而不是封建官吏,可知应选D。

答案:D

7.解析:本题为材料选择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理解。从材料中“自贡法举行”“摘经拟题”“与之交谈,两目澄然视,舌木强不能对”可以判断是八股取士。

答案:D

8.解析: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是要迅速确定题目的核心。主要依据一是材料的内容,二是题目的设问,其他还有材料的出处等。从本题看,题目是围绕南北朝至隋唐选官制度的演变组织的材料,设问落脚于隋唐的科举制。其次是信息的提取,即从南北朝开始中国官制的变化和时代背景以及科举选官的主要特点和历史作用。

答案:(1)背景:南北朝时,士族制度极端腐朽,渐趋衰落。庶族地主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参与政权。隋唐统治者需要建立新的选官制度。

(2)特点:自愿参加,通过考试择优录取。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开性和相当大的竞争性、公平性。

(3)作用: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扩大了选拔官吏的范围,笼络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相关内容

  • 教育界名人
  • 教育界名人 腾大春 1933校教员兼附属小学主任.除在师范部任课外,主要精力投入附小改革工作,把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的"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改造"和"从做中学"的理论落之于实际.1935年春,适逢 ...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 2015届高考历史二轮复习资料 专题一 中国古代史 专题内容概述 中国古代史(远古--1840年)代表着典型的农耕文明,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体现出浓厚的东方特色. --政治上:经历了从早期分封制.宗法制到中央集权制的发展历程.一方面中央对地方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中央的权力逐渐集中到皇帝手中.权力高 ...

  • 2016届广东省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 绝密★启用前 试卷类型:A 2016年广东省普通高考适应性考试 文综历史试题 24.先秦时期,人们认为四季时序是神灵意志的体现,应该顺时而动,春苗冬狩.而<春秋> 一书中记载了鲁恒公四年春正月在郎地狩猎的事情.这反映出 A.古代统治者尊重自然规律 B.<春秋>作者对历史有价值 ...

  • 北京大学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大纲
  • 中国大学先修课程 <中国古代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目的 <中国古代文化>课的开设,主要是为了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知识,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理解与把握中国古代文化的主要内容与基本精神:加深对古代社会的认识,并有助于同学对现代社会的理解:培养文化研究的初步方法和一定的发现问题.认 ...

  • 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一高考题分类
  •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2014年课标全国卷II ·24)周代分封制下,各封国贵族按"周礼"行事,学说统一的"雅言",促进了各地文化的整合.周代的"雅言"最早赢起源于现在的( ) A 河南 B 河北 C 陕西 D 山东 2.(2013 ...

  • 专题三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 2014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一.考纲与课标 二.复习方法 1.本专题要求考生明确一条主线和五个发展阶段,一条主线是指儒家思想从产生到发展的演变过程.五个发展阶段分别是春秋时期.战国时期.汉朝.宋明.明清之际儒家思想发展. 2.本专题要把握"中国传统文化&quo ...

  •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
  • 2014年高考历史真题(海南卷)word解析(2014-06-15 13:13:43)第I卷本卷共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先秦思想家认为,"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安平则尽其力".据此可知这位思想家强调A.君主无为而治 ...

  • Eumskg重庆师范大学
  • 生活需要游戏,但不能游戏人生:生活需要歌舞,但不需醉生梦死:生活需要艺术,但不能投机取巧:生活需要勇气,但不能鲁莽蛮干:生活需要重复,但不能重蹈覆辙. -----无名 重庆师范大学 课程教学大纲 课 程 名 称:_中国政治制度史 适 用 专 业:_历史教育.考古与博物馆学 课 程 类 别: 理 论 ...

  • 人民版历史必修一专题一第三课导学案
  • 自主探究导学案 高一历史必修一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三节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和强化 [课标要求]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情境再现] 你知道下列历史上有作为的杰出皇帝都是谁呢? 好了歌 人人说做皇帝好,其实皇帝也苦恼: 忠奸难辩睡不好,后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