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分组实验教案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4~6人。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

3.练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

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 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个可变因素。 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温度。

4.实施实验并记录

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

注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

片。

(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5.分析实验现象

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 你们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解释 是: 实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6.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讨论

1.你们认为选用什么样的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一致吗?

思考

1.如果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呢?

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写有“E”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宏观世界的探索,包括深邃的外太空。然而,你可曾想过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外星人”,这里所讲的“外星人”是指一些奇异的微生物。这个奇异的微观世界,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在我们生活中的任何角落都存在。例如,你的血液中就有大量的像变形虫一样的白细胞,两面凹圆饼状的红细胞、导致人感冒的病毒、人类男性睾丸里每天产生大量的蝌蚪状精子、植物进行呼吸的气孔等等。虽然它们没有我们所知的思维,但是一样可以控制自身的一切生理功能。它们都十分的微小,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堆在一起我们肉眼也无法看到。那你想认识它们吗?其实认识他们并不难,你只需要一部显微镜,就可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显微镜。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操作显微镜观察物像。

师:我们黑板有挂图,课本有彩图,如果有实物就更直观了,在我们请出显微镜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书:如何正确取镜和安放。在我们安放目镜的时候手指不能触摸镜头,这样很容易污染镜头。

生: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师:课前让同学们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叙述。 生: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师: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显微镜? 生:光学显微镜。 师:下面,两人一小组,对照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探究各部件的功能。要求:(1)人人动手;(2)提出主要注意事项:静(不能影响他人)、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生:两人一小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说出各部件的名称。 师:下面时间,小组互相检测,然后老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抽测。 生:学生活动。 师:4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把显微镜的构造记住,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爱的鼓励”。 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同学们在动手观察时,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做的过程保持安静,不能影响他人;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我们先观察的是2号标本。

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师:好,在老师刚才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同学没有看到物象,还有同学操作失误的。下面请一位之前老师培训过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停手仔细看一下,他的操作和你操作的有什么区别。 生:演示。 师:讲解,①用低倍物镜(10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手指不能扳物镜,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④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多次尝试就会习惯。

师: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自己的操作,找出不足的地方,再继续观察。 师:好,同学们基本已经学会了基本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以下4个问题,观察1号和3号标本,继续探究我们的显微镜: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像?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第四题请同学们换一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再观察。 生:①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④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师:同学们,你能为本次的实验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生:“上”字写的

太大了,在视野中很难看完整。如果写小一点,对于刚学显微镜的同学会比较方便,更容易掌握,也可以提高自信。 师: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建议。

师:下面我们一起归纳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生: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实验考查,两人一组轮流起立操作,评价人需指出问题,评等级。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

师:同学们的显微镜操作都顺利通过了,那显微镜使用后,该怎么处理呢? 生: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师:最后,带给同学们一个显微镜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 十全十美,你最棒。

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般情况下,细胞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胞,首先要将观察的对象制成装片。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习制作动物细胞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活动目标

1.练习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碘液、镊子、滴管、消毒牙签、纱布、吸水纸、其他动物细胞装片。

方法步骤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5)盖上盖玻片。

(6)用碘液对细胞染色。 2.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低倍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 )、( )和( )等结构。 选择1~2个你看得清楚的细胞,绘图如下,并注明细胞结构的名称。 3.观察其他动物细胞结构

选择2~3种动物细胞永久玻片标本,在低倍镜下观察。 你所观察的标本是( )、( )、( )细胞。这些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具有( )。 将你看到的细胞,绘图记录在下面的空白中,并注明细胞种类以及细胞结构的名称。

现象观察

画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实验结论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讨论

1.在制作装片过程中,对细胞进行了染色。为什么要给细胞染色?

2.口腔上皮细胞不染色也可以观察。如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不染色,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试试看。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目标:

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实验器材:

显微镜、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碘液、清水、烧杯、滴管、吸水纸、纱布。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实验过程:

一、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全、完整。 二、 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

三、 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四、 看书本上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五、教材中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

1、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2、 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 3、 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

4、 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

5、 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6、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把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用铅笔画在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结论:

请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细胞和画好的细胞结构图回答植物细胞都有哪些结构,最后教师总结。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

讨论: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区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本质区别),液泡和叶绿体。

观察人体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

1.观察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2.观察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3观察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 4.观察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显微镜、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装片、运动神经元装片、骨骼肌纵横切、疏松结缔组织装片。

实验步骤:

用显微镜观察四种组织的装片: 上 皮 组 织 结 缔 组 织 肌 肉 组 织 神 经 组 织

现象观察:

画图

实验结论: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疏

松,细胞间质发达;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圣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讨论:

每种组织各有什么样的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2、练习徒手切片;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 ,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准确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练习徒手切片。 难点:练习徒手切片;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小叶黄杨),显微镜,双面刀片(两个,

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横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块木板。

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

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方法步骤

(一)引导学生粗略地认识叶片的结构

操作:分发一些新鲜的叶片给学生,先粗略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上面颜色下面的颜色浅,将叶片向上面对折,可以轻轻的从叶片的表面撕一层透明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可以从其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

师: 我们把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叫做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脉络叫叶脉。此可见,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哪三部分结构? 生: 表皮、叶肉和叶脉。

师: 那么这些细胞形状、颜色、排列方式怎样?各有什么特点呢?把整个叶片放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各种细胞的特点吗? (二)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练习徒手切片

思考:徒手切片分哪几个步骤? 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 示范操作要点并引导学 (2)、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a清洁玻片b滴请水c取标本制片d盖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1)、取镜和对光

师:引导学生回忆取镜和对光的操作要点 生:大胆发言

(2)调节焦距观察物像:先使镜筒下降接近玻片标本,再缓缓地上升镜筒查找物像

(3)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参照课本P59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你看到了叶片的哪些结构?你能描述一下他们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吗?

(三)实验操作:生开始操作,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后及时引导点拨 (四)实验结论: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叶片横切面上哪些结构?

(1)各组找代表发言,描述各种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2)师结合黑板上的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进一步深化叶片,的结构方面的知识,准确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让学生知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五)交流总结: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交流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查找原因,介绍经验,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 (六)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地进行清洗和整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解剖和观察鸡翅

鸟类的翼是由前肢特化而成的,是飞行的重要器官。这个器官是如何构成的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鸡翅就是鸡的翼,通过解剖鸡翅我们就可以认识飞行器官的构成。

活动目标

1.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 2.认识各种组织在鸡翅中的位置; 3.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4.通过解剖观察,试着给器官下定义。

材料器具

带尖的剪刀或解剖刀、镊子、解剖盘、吸水纸巾、鸡翅。

方法步骤

按照下列顺序解剖观察鸡翅,与同组同学讨论后认真填写横线上的内容。

1.将鸡翅放在解剖盘中。

2.小心剥去鸡翅上的皮肤。皮肤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 )。

3.找出脂肪。脂肪通常呈小块状,附在皮肤下面,微黄色。脂肪属于( )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 )。

4.小心地将肌肉束分开。肌肉是附着在骨骼上粉红色的束状结构。这里的肌肉是( )肌,属于( )组织,主要功能是( )。

5.找出韧带和肌腱。韧带是白色的有韧性的组织,将相邻的骨骼连起

来。肌腱也是白色的有韧性的组织,将肌肉与骨骼连在一起。韧带和肌腱属于( )组织,骨属于( )组织。

现象观察

鸡翅上有骨、肌肉、皮下脂肪、韧带、肌腱、神经等结构。

实验结论

鸡翅是一个器官,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

讨论

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2.不同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思考

1.根据解剖观察鸡翅的实验,请推测人体的心脏、眼、耳、肺、肝、肾、胃等应包括哪些组织,这些组织大致应该有什么顺序。

2.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器官下定义。

观察根毛

目的要求

用放大镜观察根毛,说出根毛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材料用具

已经生出根毛的(小麦、玉米)幼苗,试管、试管架、棉球、放大镜、显微镜、根尖纵切面永久切片。

方法步骤

[观察]

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 1. 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尖外形,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根尖,从根尖的最前端向上依据外形、颜色和位置仔细辨认出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四个部分。着重观察根毛着生部位和数量。

讨论

1.移栽幼苗,为什么带土移栽容易成活?

提示:幼苗的根系尚不发达,根尖比较柔弱,生有大量的根毛.根尖及根毛与土粒紧紧连在一起.移栽幼苗时若除去根部土壤,就会伤及根尖及根毛,因而会使幼苗根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功能减弱,降低了移栽幼苗的成活率。 2.根的吸收功能主要在根尖的哪一部分?

提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使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现象观察:

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实验结论: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观察种子的结构

了解种子的结构是进一步认识种子发育动态的知识基础。要了解种子的结构,首先要学会对典型种子做合理的解剖、观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构成种子的基础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形态、位置关系。

活动目标

1.学会怎样处理种子才更便于对种子进行解剖观察; 2.能正确描述所观察种子的外形和颜色特征; 3.观察种子结构各部分的形态和位置关系。

材料器具

浸泡的大豆种子,浸泡的玉米种子,培养皿,镊子,解剖刀,放大镜。

方法步骤

1.如果是干种子,要在解剖实验前一天将种子( ),使之充分( ),以便于解剖观察。

2.解剖、观察大豆种子

种子外形如肾脏形,凹的一侧有一小小的瘢痕,叫做( ),轻轻挤压吸水变软的种子时,可见有少量水或气泡从这儿被压出,可推测( ),有利于种子萌发时( )的需要。种子长约( )cm、宽约( )cm,表面种皮颜色( ),吸水后质地较( )。

解剖种子时,用解剖刀在( )将种皮划开,并剥离下来,露出里面的( )。

掰开两片肥大( ),借放大镜观察,可见( )是连接胚芽、胚根和( )的部位。 绘图记录:

(大豆种子结构图) 3.解剖、观察玉米种子

经浸泡后玉米子粒的质地( )。看教材介绍可知,玉米子粒实际上是一颗( ),外皮是( )和紧密愈合而成。

解剖观察玉米子粒时,可先用解剖刀将子粒沿( )剖开,切成对称的两半。在剖面上借放大镜观察辨认,可识别玉米种子的胚和( )的界限。如果用碘液浸染剖开的子粒,会使( )部分变成深蓝色,再借放大镜观察,更易清晰辨识玉米种子内部结构: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 );胚只具有一片瘦小的( ),在它的覆盖下还有胚的( )、( )和

( )。

绘图记录: 现象观察

(玉米子粒种子的结构图)

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胚乳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

大豆种子有两片子叶。

实验结论

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胚乳里所含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

思考

1.大豆与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

2.将碘液浸在玉米子粒剖面上之后,种子的( )部分变蓝色,表明其中含有大量的( )。

3.据教材对种子结构与功能的介绍和自己的解剖观察,判断:种皮具有( )作用;胚乳具有( )作用;子叶如果在无胚乳种子中很肥厚,作用之一应该是( );胚芽将来会发育成( );胚根将来会发育为幼苗的( );胚轴的作用之一是连接胚的子叶、( )和( )。

观察根尖的结构

通过本实验活动,能够更加具体、生动地了解幼根的生长过程和根尖的结构,这是真正理解根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功能的知识基础。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本实验或类似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出幼根; 2.会使用本实验中的观察手段,识别根尖结构; 3.能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特征和生长规律; 4.能解释根尖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的适应关系。

材料器具

放大镜、显微镜、植物根尖纵切装片、培养皿、植物的幼根

方法步骤

1.培养幼根

(1)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①材料选择()。 ②水量的控制()。 ③温度()。 ④光照()。

(2)绘制幼根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示意图(3~5幅)。 2.观察根尖的结构

(1)用放大镜(()倍)观察: 根毛区(成熟区)长度为()mm 伸长区―根冠的长度为()mm (2)用显微镜观察:

现象观察

绘图并注明根尖纵切面结构:

实验结论

根尖有四个部分:根冠、成熟区、分生区、伸长区。根的生长既要靠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又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思考

1.培养根尖的环境条件怎样控制比较好?

2.根据观察,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本实验中观察根尖生长的方法(要看出哪部分生长较快)是:( )。

3.根尖成熟区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在( )的细胞形成大量根毛,使得面积很大; ②在( )的细胞形成导管,这是组织。 4.分生区的作用是:( )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

在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上,世代间的延续要通过花来实现。了解花的结构,是理解花的功能的重要知识基础。

实验目标

1.学会本实验中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2.能说出花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能够描述各部分结构一般的位置关系(包括会用图示方法说明)。

材料器具

解剖刀、花、放大镜

方法步骤

1.观察花的外形

()是一朵花连接茎(或花序轴)的部位; ()是着生花萼、花瓣、花蕊的部位; ()着生于花托的正中央,()紧邻接在它的周围。 2.观察雄蕊

一枚雄蕊的形态 (绘图) 3.观察雌蕊

一枚雌蕊的形态(绘图) 子房纵剖(或横剖)面(绘图)

思考

1.列举两种结构相似(都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形态明显不同的花,并图示说明其不同之处。

2.你认为花冠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3.雄蕊与雌蕊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

萌发是种子发育为幼苗最初一段时期的变化。在认识种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萌发时种子的变化,能够验证我们前边所学有关种子结构与功能的某些知识和判断,也会帮助我们了解萌发的某些规律。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沙基培养的方法使种子萌发; 2.能掌握适当时间间隔,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时胚的各部分变化; 3.能描述萌发时种子结构变化的规律。

材料器具

1.盛放基质的器皿是( ),选用的基质是( )。 2.选用的种子是( ),粒数是( )。

方法步骤

1.选择大小均匀、较饱满的干种子,用清水( )1d。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湿润(手握成团但不滴水)的基质中。播种深度约( )cm,种子间隔平均距离约( )cm,环境日平均温度( )(℃)。

3.从播种之日起,每隔( )d取一正常萌发的种子观察,记录形态

开为止的“萌发过程”图。(也可用绘图纸和2B铅笔画图,比例为:图∶实=2∶1)

现象观察

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变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子叶逐渐萎缩。

实验结论

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来源于子叶。

思考

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它以后发育为幼苗的( ),这一萌发规律,有利于植物体幼苗较早地固定于( ),并从中吸收( )而更快地生长。

2.测量数据表明,实验所用( )种子萌发时,胚轴上部生长速度( )(大于或小于)胚轴下部生长速度,致使胚芽出土时子叶( )(同时出土或留于土内)。

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时子叶不一定出土。如果子叶出土,则播种时宜( )(较浅或较深),因为( )。

3.如果种子无胚乳,测量萌发时子叶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这表明子叶中的( )。

4.本活动中,种子的萌发率(己萌发种子数/播种种子数)是( )。

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霉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活。环境中影响霉菌生活的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水、温度、氧气、食物种类等;生长在同一块食物上的霉菌之间的相互影响则属于生物因素。在这个活动中我们主要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实验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4~6人。

活动目标

1.尝试通过探究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

2.学习设计简单的表格用以记录活动中观察到的现象;

3.练习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过程,解释温度是否影响霉菌的生活。

材料器具

馒头2块(或面包)、干净的食品袋2个、冰箱。

方法步骤

1.提出问题:霉菌的生活受哪些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呢? 2.尝试对问题做出合理的解释――作出假设。 你认为影响霉菌生活的是:( )。 3.设计实验方案进行研究

影响霉菌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很多,每个实验通常只研究个可变因素。 本实验首先探究的可变因素是:温度。

4.实施实验并记录

每天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两组食品表面的变化,直至最初长出的霉菌变色。要坚持每天做好观察和记录:

注意:(1)你们可以用文字或绘图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也可以配以照

片。

(2)记录应真实,并尽可能详细。

5.分析实验现象

检验预期与实验结果是否完全一致,如果存在差异,你们的解释是: 你们对最终实验结果的解释 是: 实验中你们遇到了哪些困难?你们是如何克服的?

6.你们得出的结论是:

讨论

1.你们认为选用什么样的食品容易长出霉菌?

2.你们的实验方法、实验结果和其他组的一致吗?

思考

1.如果想要“探究不同食品对霉菌生活的影响”,你将如何设计实验进一步解决这一问题呢?

2.你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其他条件(如湿度、氧气等)对霉菌生活的影响?

练习使用显微镜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了解显微镜的构造,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②能力目标:能独立、规范地使用显微镜,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在认识、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小组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与人合作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③情感目标:认同显微镜的规范操作方法,养成爱护显微镜的习惯以及养成科学实验的良好习惯,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①教学重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 ②教学难点 规范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物象(要求学生用左眼注视目镜内图像的同时,右眼睁开)。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显微镜,并逐个检查;写有“E”字的玻片,擦镜纸,纱布。 学生: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

教学过程

师:从古至今,人类一直都没有停止过对宏观世界的探索,包括深邃的外太空。然而,你可曾想过在我们身边就有许多“外星人”,这里所讲的“外星人”是指一些奇异的微生物。这个奇异的微观世界,在我们的身体内部、在我们生活中的任何角落都存在。例如,你的血液中就有大量的像变形虫一样的白细胞,两面凹圆饼状的红细胞、导致人感冒的病毒、人类男性睾丸里每天产生大量的蝌蚪状精子、植物进行呼吸的气孔等等。虽然它们没有我们所知的思维,但是一样可以控制自身的一切生理功能。它们都十分的微小,几百几千甚至上万堆在一起我们肉眼也无法看到。那你想认识它们吗?其实认识他们并不难,你只需要一部显微镜,就可以揭开它们神秘的面纱。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显微镜。展示学习目标: 1、了解显微镜的构造。

2、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能独立操作显微镜观察物像。

师:我们黑板有挂图,课本有彩图,如果有实物就更直观了,在我们请出显微镜之前请同学们先看书:如何正确取镜和安放。在我们安放目镜的时候手指不能触摸镜头,这样很容易污染镜头。

生: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师:课前让同学们了解显微镜的发展史,下面请一个同学来叙述。 生:叙述显微镜的发展史。

师:大家现在看到的是什么显微镜? 生:光学显微镜。 师:下面,两人一小组,对照实物显微镜,认识显微镜,探究各部件的功能。要求:(1)人人动手;(2)提出主要注意事项:静(不能影响他人)、轻(动作要轻,要爱护仪器,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净(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

生:两人一小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的构造,说出各部件的名称。 师:下面时间,小组互相检测,然后老师以“开火车”的方式进行抽测。 生:学生活动。 师:4分钟的时间,同学们就把显微镜的构造记住,我们应该给自己一个“爱的鼓励”。 师: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只是一个开始,我们要学会使用显微镜。今天。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三种观察标本:①写有“上”字的玻片;②印有数字的透明纸;③写有数字的不透明纸。

要求:同学们在动手观察时,做到动手之前先看清楚想明白;做的过程保持安静,不能影响他人;保持显微镜和实验室的整洁,尤其是不能弄脏和损坏镜头。我们先观察的是2号标本。

生: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师:好,在老师刚才巡查的过程中发现,有一部分的同学没有看到物象,还有同学操作失误的。下面请一位之前老师培训过的同学上台演示,其他同学停手仔细看一下,他的操作和你操作的有什么区别。 生:演示。 师:讲解,①用低倍物镜(10X,即短的物镜)对准通光孔。

②转动转换器的手法,手指不能扳物镜,对学生进行爱护显微镜的教育。 ③镜筒下降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

④左眼看目镜,右眼睁开,多次尝试就会习惯。

师:请同学们对照一下自己的操作,找出不足的地方,再继续观察。 师:好,同学们基本已经学会了基本操作,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以下4个问题,观察1号和3号标本,继续探究我们的显微镜:⑴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什么像?⑵看到的物像究竟被放大了多少倍?⑶不透明纸上的数字为何看不清?⑷放大倍数不同,看到的细胞个数与大小有什么不同?第四题请同学们换一个不同倍数的目镜再观察。 生:①显微镜的成像是倒像

②放大倍数=目镜的放大倍数X物镜的放大倍数 ③光学显微镜只能观察能被光穿透的物体。 ④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细胞越大,个数越少;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细胞越小,个数越多。

师:同学们,你能为本次的实验提出可以改进的地方吗? 生:“上”字写的

太大了,在视野中很难看完整。如果写小一点,对于刚学显微镜的同学会比较方便,更容易掌握,也可以提高自信。 师:非常感谢这位同学的建议。

师:下面我们一起归纳一下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生: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师:下面,我们要进行实验考查,两人一组轮流起立操作,评价人需指出问题,评等级。限定2分钟内找到物像。

师:同学们的显微镜操作都顺利通过了,那显微镜使用后,该怎么处理呢? 生: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师:最后,带给同学们一个显微镜顺口溜: 一取二放,三安装。 四转低倍,五对光。 六上玻片,七下降。

八升镜筒,细观赏。 九退整理,后归箱。 十全十美,你最棒。

观察人和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般情况下,细胞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观察细胞,首先要将观察的对象制成装片。在这个活动中我们学习制作动物细胞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活动目标

1.练习制作并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2.用显微镜观察动物细胞的形态和结构; 3.初步学会画细胞结构图。

材料用具

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生理盐水(0??9%氯化钠溶液)、碘液、镊子、滴管、消毒牙签、纱布、吸水纸、其他动物细胞装片。

方法步骤

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2)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清水漱口后,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轻轻刮几下。 (4)将牙签上附着的碎屑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中涂抹几下。 (5)盖上盖玻片。

(6)用碘液对细胞染色。 2.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用低倍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装片。

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口腔上皮细胞具有( )、( )和( )等结构。 选择1~2个你看得清楚的细胞,绘图如下,并注明细胞结构的名称。 3.观察其他动物细胞结构

选择2~3种动物细胞永久玻片标本,在低倍镜下观察。 你所观察的标本是( )、( )、( )细胞。这些细胞与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在结构上的共同特征是细胞都具有( )。 将你看到的细胞,绘图记录在下面的空白中,并注明细胞种类以及细胞结构的名称。

现象观察

画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图

实验结论

动物细胞由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构成。

讨论

1.在制作装片过程中,对细胞进行了染色。为什么要给细胞染色?

2.口腔上皮细胞不染色也可以观察。如果口腔上皮细胞装片不染色,观察时应该注意什么?试试看。

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

实验目标:

1、 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 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实验器材:

显微镜、洋葱、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碘液、清水、烧杯、滴管、吸水纸、纱布。

教学重点:

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教学难点:

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

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实验过程:

一、 检查实验器材是否完全、完整。 二、 迅速拿出显微镜,对好光。

三、 如果把一根头发、一张厚纸放在物镜下面,看看能否看清楚它们的结构?(不能)必须把玻片弄到薄而透明。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对所观察的材料进行处理,制成玻片标本,然后进行观察。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

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四、 看书本上的材料用具,看看哪些材料不明白它们的作用,举手问老师。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五、教材中的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

1、 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

2、 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 3、 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

4、 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

5、 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

6、 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把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用铅笔画在实验报告单上。

实验结论:

请学生根据自己看到的细胞和画好的细胞结构图回答植物细胞都有哪些结构,最后教师总结。

植物细胞的结构有:细胞膜、细胞壁、细胞核、细胞质、液泡、叶绿体。

讨论:

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比较,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其中,两者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区别:动物细胞无细胞壁(本质区别),液泡和叶绿体。

观察人体基本组织

实验目的:

1.观察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 2.观察结缔组织的结构特点。 3观察肌肉组织的结构特点。 4.观察神经元的形态结构特点。

材料用具:

显微镜、单层扁平上皮细胞装片、运动神经元装片、骨骼肌纵横切、疏松结缔组织装片。

实验步骤:

用显微镜观察四种组织的装片: 上 皮 组 织 结 缔 组 织 肌 肉 组 织 神 经 组 织

现象观察:

画图

实验结论:上皮组织细胞排列紧密,细胞间质少;结缔组织细胞排列疏

松,细胞间质发达;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圣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

讨论:

每种组织各有什么样的作用?

观察叶片的结构

实验目标

知识目标:1、能够准确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 能力目标:2、练习徒手切片;

3、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思维能力 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参与制作徒手切片,体验实验活动过程,养成胆大心细、认真仔细的科学品质 ,进一步领会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重点和难点

重点:准确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练习徒手切片。 难点:练习徒手切片;

材料用具:新鲜叶片(如菠菜、小叶黄杨),显微镜,双面刀片(两个,

并排在一起,一侧用胶布粘牢),镊子,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叶片的永久横切片,盛有清水的培养皿,滴管,吸水纸,碘液,纱布,毛笔,小块木板。

教学策略 :探究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法、学生自主学习法等

多种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方法步骤

(一)引导学生粗略地认识叶片的结构

操作:分发一些新鲜的叶片给学生,先粗略观察叶片的结构。叶片上面颜色下面的颜色浅,将叶片向上面对折,可以轻轻的从叶片的表面撕一层透明薄膜。将叶片向另一面对折,也可以从其表面撕下一层透明的薄膜。

师: 我们把这两层透明的薄膜分别叫做叶片的上表皮和下表皮。夹在两层表皮间较厚的绿色部分,叫叶肉。在叶片表面我们可以看到纵横交错的脉络叫叶脉。此可见,叶片的结构可以分为哪三部分结构? 生: 表皮、叶肉和叶脉。

师: 那么这些细胞形状、颜色、排列方式怎样?各有什么特点呢?把整个叶片放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各种细胞的特点吗? (二)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结构

1、练习徒手切片,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1)、练习徒手切片

思考:徒手切片分哪几个步骤? 学生:认真思考,大胆发言 教师: 示范操作要点并引导学 (2)、制作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a清洁玻片b滴请水c取标本制片d盖片 2、观察叶片的结构 (1)、取镜和对光

师:引导学生回忆取镜和对光的操作要点 生:大胆发言

(2)调节焦距观察物像:先使镜筒下降接近玻片标本,再缓缓地上升镜筒查找物像

(3)用显微镜观察叶片的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参照课本P59叶片横切面的结构示意图,你看到了叶片的哪些结构?你能描述一下他们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吗?

(三)实验操作:生开始操作,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后及时引导点拨 (四)实验结论:同学们,你们看到了叶片横切面上哪些结构?

(1)各组找代表发言,描述各种细胞的颜色、形状和排列方式。(2)师结合黑板上的叶片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进一步深化叶片,的结构方面的知识,准确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及各部分的特点,让学生知道结构与其功能相适应的。

(五)交流总结:实验过程中同学们交流临时切片制作效果及观察情况,查找原因,介绍经验,对表现好的组给予表扬。 (六)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认真地进行清洗和整理,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解剖和观察鸡翅

鸟类的翼是由前肢特化而成的,是飞行的重要器官。这个器官是如何构成的呢?我们日常生活中吃的鸡翅就是鸡的翼,通过解剖鸡翅我们就可以认识飞行器官的构成。

活动目标

1.识别区分鸡翅上可以发现的组织; 2.认识各种组织在鸡翅中的位置; 3.理解组织如何形成器官;

4.通过解剖观察,试着给器官下定义。

材料器具

带尖的剪刀或解剖刀、镊子、解剖盘、吸水纸巾、鸡翅。

方法步骤

按照下列顺序解剖观察鸡翅,与同组同学讨论后认真填写横线上的内容。

1.将鸡翅放在解剖盘中。

2.小心剥去鸡翅上的皮肤。皮肤主要是由( )组织构成的,它的主要功能是( )。

3.找出脂肪。脂肪通常呈小块状,附在皮肤下面,微黄色。脂肪属于( )组织,它的主要功能是( )。

4.小心地将肌肉束分开。肌肉是附着在骨骼上粉红色的束状结构。这里的肌肉是( )肌,属于( )组织,主要功能是( )。

5.找出韧带和肌腱。韧带是白色的有韧性的组织,将相邻的骨骼连起

来。肌腱也是白色的有韧性的组织,将肌肉与骨骼连在一起。韧带和肌腱属于( )组织,骨属于( )组织。

现象观察

鸡翅上有骨、肌肉、皮下脂肪、韧带、肌腱、神经等结构。

实验结论

鸡翅是一个器官,由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和结缔组织构成。

讨论

1.构成鸡翅的组织主要有哪几种?

2.不同组织在鸡翅上排列的顺序有什么特点?

3.鸡翅的主要功能是什么?

思考

1.根据解剖观察鸡翅的实验,请推测人体的心脏、眼、耳、肺、肝、肾、胃等应包括哪些组织,这些组织大致应该有什么顺序。

2.请试着用自己的语言,给器官下定义。

观察根毛

目的要求

用放大镜观察根毛,说出根毛的结构特点及功能。

材料用具

已经生出根毛的(小麦、玉米)幼苗,试管、试管架、棉球、放大镜、显微镜、根尖纵切面永久切片。

方法步骤

[观察]

一、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毛。 1. 对着光线先用肉眼观察试管内种子的幼根,找到着生在幼根上的白色“绒毛”,这就是根毛。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根毛。

2.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根尖外形,对着光线用肉眼观察根尖,从根尖的最前端向上依据外形、颜色和位置仔细辨认出根冠、分生区(生长点)、伸长区和成熟区(根毛区)四个部分。着重观察根毛着生部位和数量。

讨论

1.移栽幼苗,为什么带土移栽容易成活?

提示:幼苗的根系尚不发达,根尖比较柔弱,生有大量的根毛.根尖及根毛与土粒紧紧连在一起.移栽幼苗时若除去根部土壤,就会伤及根尖及根毛,因而会使幼苗根部吸收水分和矿物质的功能减弱,降低了移栽幼苗的成活率。 2.根的吸收功能主要在根尖的哪一部分?

提示: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使表皮细胞的吸收面积大大增加,是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

现象观察:

根尖成熟区生有大量的根毛,增大了与土壤的接触面积。

实验结论:

根吸水的主要部位是成熟区。

观察种子的结构

了解种子的结构是进一步认识种子发育动态的知识基础。要了解种子的结构,首先要学会对典型种子做合理的解剖、观察,在此基础上才能正确认识构成种子的基础结构及其各部分的形态、位置关系。

活动目标

1.学会怎样处理种子才更便于对种子进行解剖观察; 2.能正确描述所观察种子的外形和颜色特征; 3.观察种子结构各部分的形态和位置关系。

材料器具

浸泡的大豆种子,浸泡的玉米种子,培养皿,镊子,解剖刀,放大镜。

方法步骤

1.如果是干种子,要在解剖实验前一天将种子( ),使之充分( ),以便于解剖观察。

2.解剖、观察大豆种子

种子外形如肾脏形,凹的一侧有一小小的瘢痕,叫做( ),轻轻挤压吸水变软的种子时,可见有少量水或气泡从这儿被压出,可推测( ),有利于种子萌发时( )的需要。种子长约( )cm、宽约( )cm,表面种皮颜色( ),吸水后质地较( )。

解剖种子时,用解剖刀在( )将种皮划开,并剥离下来,露出里面的( )。

掰开两片肥大( ),借放大镜观察,可见( )是连接胚芽、胚根和( )的部位。 绘图记录:

(大豆种子结构图) 3.解剖、观察玉米种子

经浸泡后玉米子粒的质地( )。看教材介绍可知,玉米子粒实际上是一颗( ),外皮是( )和紧密愈合而成。

解剖观察玉米子粒时,可先用解剖刀将子粒沿( )剖开,切成对称的两半。在剖面上借放大镜观察辨认,可识别玉米种子的胚和( )的界限。如果用碘液浸染剖开的子粒,会使( )部分变成深蓝色,再借放大镜观察,更易清晰辨识玉米种子内部结构:占比例最大的部分是( );胚只具有一片瘦小的( ),在它的覆盖下还有胚的( )、( )和

( )。

绘图记录: 现象观察

(玉米子粒种子的结构图)

玉米种子有一片子叶,胚乳遇到碘液会变成蓝色;

大豆种子有两片子叶。

实验结论

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胚乳里所含的营养物质是淀粉;大豆属于双子叶植物。

思考

1.大豆与玉米种子的结构比较

2.将碘液浸在玉米子粒剖面上之后,种子的( )部分变蓝色,表明其中含有大量的( )。

3.据教材对种子结构与功能的介绍和自己的解剖观察,判断:种皮具有( )作用;胚乳具有( )作用;子叶如果在无胚乳种子中很肥厚,作用之一应该是( );胚芽将来会发育成( );胚根将来会发育为幼苗的( );胚轴的作用之一是连接胚的子叶、( )和( )。

观察根尖的结构

通过本实验活动,能够更加具体、生动地了解幼根的生长过程和根尖的结构,这是真正理解根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功能的知识基础。

活动目标

1.会使用本实验或类似的方法成功地培养出幼根; 2.会使用本实验中的观察手段,识别根尖结构; 3.能描述根尖各部分结构特征和生长规律; 4.能解释根尖结构与其吸收功能的适应关系。

材料器具

放大镜、显微镜、植物根尖纵切装片、培养皿、植物的幼根

方法步骤

1.培养幼根

(1)培养中的注意事项如下: ①材料选择()。 ②水量的控制()。 ③温度()。 ④光照()。

(2)绘制幼根生长过程中的形态变化示意图(3~5幅)。 2.观察根尖的结构

(1)用放大镜(()倍)观察: 根毛区(成熟区)长度为()mm 伸长区―根冠的长度为()mm (2)用显微镜观察:

现象观察

绘图并注明根尖纵切面结构:

实验结论

根尖有四个部分:根冠、成熟区、分生区、伸长区。根的生长既要靠分生区细胞数目的增多,又要靠伸长区细胞体积的增大。

思考

1.培养根尖的环境条件怎样控制比较好?

2.根据观察,根尖生长最快的部位是( )。本实验中观察根尖生长的方法(要看出哪部分生长较快)是:( )。

3.根尖成熟区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 ①在( )的细胞形成大量根毛,使得面积很大; ②在( )的细胞形成导管,这是组织。 4.分生区的作用是:( )

解剖和观察花的结构

在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上,世代间的延续要通过花来实现。了解花的结构,是理解花的功能的重要知识基础。

实验目标

1.学会本实验中解剖和观察花的方法;

2.能说出花各部分结构的名称,能够描述各部分结构一般的位置关系(包括会用图示方法说明)。

材料器具

解剖刀、花、放大镜

方法步骤

1.观察花的外形

()是一朵花连接茎(或花序轴)的部位; ()是着生花萼、花瓣、花蕊的部位; ()着生于花托的正中央,()紧邻接在它的周围。 2.观察雄蕊

一枚雄蕊的形态 (绘图) 3.观察雌蕊

一枚雌蕊的形态(绘图) 子房纵剖(或横剖)面(绘图)

思考

1.列举两种结构相似(都有花萼、花冠、雄蕊和雌蕊)、形态明显不同的花,并图示说明其不同之处。

2.你认为花冠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

3.雄蕊与雌蕊的功能分别是什么?

观察种子萌发时的形态结构变化

萌发是种子发育为幼苗最初一段时期的变化。在认识种子结构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萌发时种子的变化,能够验证我们前边所学有关种子结构与功能的某些知识和判断,也会帮助我们了解萌发的某些规律。

活动目标

1.学会用沙基培养的方法使种子萌发; 2.能掌握适当时间间隔,观察并记录种子萌发时胚的各部分变化; 3.能描述萌发时种子结构变化的规律。

材料器具

1.盛放基质的器皿是( ),选用的基质是( )。 2.选用的种子是( ),粒数是( )。

方法步骤

1.选择大小均匀、较饱满的干种子,用清水( )1d。

2.将经步骤1处理后的种子播种在湿润(手握成团但不滴水)的基质中。播种深度约( )cm,种子间隔平均距离约( )cm,环境日平均温度( )(℃)。

3.从播种之日起,每隔( )d取一正常萌发的种子观察,记录形态

开为止的“萌发过程”图。(也可用绘图纸和2B铅笔画图,比例为:图∶实=2∶1)

现象观察

种子萌发时胚根最先突破种皮发育成幼苗的根,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轴伸长变成根和茎的连接部分,子叶逐渐萎缩。

实验结论

菜豆种子萌发时所需营养物质来源于子叶。

思考

1.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它以后发育为幼苗的( ),这一萌发规律,有利于植物体幼苗较早地固定于( ),并从中吸收( )而更快地生长。

2.测量数据表明,实验所用( )种子萌发时,胚轴上部生长速度( )(大于或小于)胚轴下部生长速度,致使胚芽出土时子叶( )(同时出土或留于土内)。

不同植物种子萌发时子叶不一定出土。如果子叶出土,则播种时宜( )(较浅或较深),因为( )。

3.如果种子无胚乳,测量萌发时子叶长度的变化规律是( ),这表明子叶中的( )。

4.本活动中,种子的萌发率(己萌发种子数/播种种子数)是( )。


相关内容

  • 湘教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教案
  • 3.2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教案 学情分析 绝大多数学生缺乏对微生物的直观了解,更谈不上对微生物的研究了. 重点难点 对食物变质等生活现象提出一定的猜想,并能根据自己的猜想设计简单实验来验证.知道微生物和人类生活的关系密切.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见到这样一些情况.(PPT ...

  • 生物必修一全套实验教案
  • 课型: 编写时间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 年 月 日 总序第 个教案 第2节 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2课时) 第一课时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 [能力目标]掌握高倍显微镜的使用技术和制作临时装片的技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

  • 2015年整理教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生物和生物圈
  •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 物 的 特 征 第 课时 备课时间: 上课时间: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生物,能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基本特征. (二)能力目标: 通过观察和比较,对生物的基本特征进行归纳和概括. (三)情感价值观目 ...

  •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 课题:致同学们课时: 1课时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讲课人:孟大平 教学目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及初步了解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和社会的习惯. 设计思路 : 一.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由于 ...

  • [强烈推荐]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 南京家教 沈阳家教 长沙家教 重庆家教 成都家教 更多家教学习资料下载 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教案 讲课人: 讲课人:孟大平 南京家教 沈阳家教 长沙家教 重庆家教 成都家教 更多家教学习资料下载 课题: 课题:致同学们 课时: 课时: 1 课时 教学目标:有关生物学方面的信息,教师应按照课标内在的要求 ...

  •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知识点
  • 教学论知识点 一.名词解释 导入技能 合作学习 纸笔测验 结束技能 试卷分析 微格教学 备课 中学科学教学论 概念图 探究性学习 说课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意义学习 试卷分析 教研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论 强化技能 变化技能 提问技能 创设教学情景技能 直观教学 讲 ...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教案 一.教学设计概述 (一)设计思路概述 人类的活动对生物圈有重要影响.人从生物圈中获取食物和氧气.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大气中的氧被人体吸收后,经循环系统才能运送到全身各处的组织细胞中被细胞利用,组织细胞在生活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也要经循环系统才能运离细胞.本 ...

  • 人教版生物八下[鸟的生殖和发育]word教案1
  • 生物:1.4<鸟的生殖和发育>教案 1( 人教版八年级 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探究鸟卵的结构,说出鸟卵适合于陆地上发育的结构特点: 2.描述鸟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3.通过参观或参与家禽养殖活动,关注鸟类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运用知识全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 [中学生物教学论]实验教学大纲
  • 绵阳师范学院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生物科学 专业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实验教学大纲 课 程 名 称 课 程 性 质 中学生物学教 学论 课程 编号 英文名 称 Biology Teaching Methodology in High School 开课 学期 11416524 5 专业必 ...

  • [完整打印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此文档为word 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1课时 动物怎样生活 第一周 2011年8月30日 教学内容:第一课 动物怎样生活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增强对动物特征进行探索的兴趣,获得对有生命的物体多样性的认识. 2. 通过回顾观察过的动物,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了解新的观察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