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略

作者:刘新

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5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古诗词的学习特别强调情感体验,第一学段要求“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要求“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第三学段要求“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托作品,采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故事激趣。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不少随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的故事、传奇很有趣,若能把握时机,予以穿插,则既可以帮助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情感,又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中得到调节,享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赠汪伦》时,老师可适时介绍:一天,汪伦听说李白将来泾川,便写信迎请,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后,汪伦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学生听后也忍俊不禁。

二、想象悟情。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发挥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再现、丰富作品形象,才能入境悟情。如在《赠汪伦》教学过程中,老师启发学生想象:汪伦为什么此时才踏歌送行?学生有的说:“李白怕汪伦伤心,事先并未告诉,所心汪伦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有的说:“汪伦正在家里准备美酒赠李白,所以姗姗来迟。”有的说……教师又启发学生想象:李白此时可能会做些什么?学生有的认为李白“嗖”地跳船上岸,与汪伦道别;有的说李白看着汪伦,想着汪伦这些日子对自己的款待,忍不住吟诗一首(即《赠汪伦》);有的说……不难看出,学生对李汪之间的深情已有较为深刻的领悟,诗中之情也有了依附,这样悟情是真真切切的、扎实有效的。

三、朗读见情。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充溢着音乐的旋律。此外,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有的音调要缓慢、低沉,像陆游的《示儿》,朗读时要把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出来;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如《赠汪伦》中表达的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则要用热情奔放的音调指导朗读,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表现出来。

四、绘画察情。文字是抽象的,图画是形象的文字,采用“吟诗(词)作画,以画讲诗(词)”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图画,符合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的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体验策略

作者:刘新

来源:《考试周刊》2014年第05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关于古诗词的学习特别强调情感体验,第一学段要求“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第二学段要求“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第三学段要求“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依托作品,采用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其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一、故事激趣。喜欢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不少随古诗词作品流传至今的故事、传奇很有趣,若能把握时机,予以穿插,则既可以帮助理解古诗,体会诗人情感,又可以使学生在紧张的脑力活动中得到调节,享受轻松、愉快。如在教学《赠汪伦》时,老师可适时介绍:一天,汪伦听说李白将来泾川,便写信迎请,信云:“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李白听后欣然前往。到后,汪伦说:“桃花者,潭水名也,并无桃花。万家者,店主人姓万也,并无万家酒店。李白听后大笑。”学生听后也忍俊不禁。

二、想象悟情。诗重感情,诗重想象,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想象就没有审美。古诗词教学只有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产生移情和共鸣,让学生发挥想象,引起联想,由此及彼,调动自己的生活底蕴,再现、丰富作品形象,才能入境悟情。如在《赠汪伦》教学过程中,老师启发学生想象:汪伦为什么此时才踏歌送行?学生有的说:“李白怕汪伦伤心,事先并未告诉,所心汪伦得知消息后,匆匆赶来。”有的说:“汪伦正在家里准备美酒赠李白,所以姗姗来迟。”有的说……教师又启发学生想象:李白此时可能会做些什么?学生有的认为李白“嗖”地跳船上岸,与汪伦道别;有的说李白看着汪伦,想着汪伦这些日子对自己的款待,忍不住吟诗一首(即《赠汪伦》);有的说……不难看出,学生对李汪之间的深情已有较为深刻的领悟,诗中之情也有了依附,这样悟情是真真切切的、扎实有效的。

三、朗读见情。古诗词原用于吟唱,它合乎乐曲的韵律、节奏,讲究韵脚的合辙、平仄的搭配,以及字数、句数的整齐(散)、均衡。因此,即便不唱,诵读起来也琅琅上口、铿锵有声,让人感受到悦耳顺畅的音韵美、均匀和谐的节奏美,使诗词充溢着音乐的旋律。此外,在古诗词教学中少分析、多朗读乃至熟读成诵是一条宝贵的经验。诗读百遍,其义自明,其情自见。通过读能将自己的体会、情感表达出来。指导学生诵读时要注意诗的节奏、韵脚及合适的音调,恰当地表现诗中的思想感情。有的音调要缓慢、低沉,像陆游的《示儿》,朗读时要把诗人那种至死不忘收复失地、光复中原的爱国主义精神表达出来;有的则要用热烈诚恳的音调来朗读,如《赠汪伦》中表达的诗人李白与汪伦的深厚情谊;而《望庐山瀑布》这首诗则要用热情奔放的音调指导朗读,才能把诗人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澎湃激情表现出来。

四、绘画察情。文字是抽象的,图画是形象的文字,采用“吟诗(词)作画,以画讲诗(词)”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的图画,符合儿童长于形象思维的


相关内容

  • 关于传统文化下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
  • 摘要: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古诗词这一教学内容搭建起了传统文化与小学生间的桥梁,借助古诗词教学的高效开展,能够为陶冶小学生的情操.培养小学生的人文素并提升其语文学习能力奠定基础,进而为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并医生该学科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本文基于传统文化视角下,首先分析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重要意义,其次为 ...

  • 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 摘要:策略操作,领古诗韵味;循序渐进,品古诗微妙;慢吟细描,悟古诗内涵是小学古诗教学策略. 关键词:操司策略;循序渐进;慢吟细描 小学古诗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学生的精神 ...

  •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 小学古诗词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培养 徐俊菊 (河北省任丘市七间房乡西大坞第二小学) 摘要:目前古诗教学中, 对于学生情感的培养方面却存在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本文试着对古诗现状进行了分析, 并从"以情怡情, 传递诗情"."美学古诗, 增强诗情"."开发诗园 ...

  • 诗歌教学策略
  • 新课改下的诗词教学策略 诗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体验,是人类精神园地里永不老去的童心梦幻,是文学的源头,是艺术审美金字塔的顶端,是个性抒发的最近途径.可是,当代中学生感到诗歌特别是中国古典诗词越来越遥远,越来越陌生.当积淀着中华民族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丰富的民族情感的古典诗词从广大中学生的精神生活中逝 ...

  •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的第2条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已经成 ...

  • 提高学习古诗词积极性的方法和策略
  • [摘 要]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学习古典诗词,是学习中华民族文化的最佳途径.但是,当代中学生对学习古诗文有相当程度的畏难情绪和疏离感,教师在教古诗文教学时常常采用僵死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提高古诗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教师教得很活,学生学得有味.笔者在日常教学古诗中总结出来的几点方法和策略,希望能提高学 ...

  • [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 在诵读中感悟 在想象中表达 --<古诗两首>说课稿 说课:浙江省杭州市临岐镇小 方凌云 评课:重庆市巴南区南华学校 龙 华 <夜书所见>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组古诗.这是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紧扣单元主题"用我们手中的笔, ...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 中学语文教学论文题目 个性化作文初探 试论高中语文诗歌语言教学的美育策略 语文教学与审美情感培养 先秦诸子散文的教学与人文精神的培养 儒家人格思想与中学语文教学 试论个性化作文教学 文体学理论在提高高中学生书面表达能力方面的应用研究 还中学文学教育以本原面目--中学文学教育本体阐释 语文课程标准研究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1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及案例分析 沈耘(北京市中关村第二小学,高级教师) 第一部分 关于教学设计 一.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性文件 2000年试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是目前小学阶段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依据,另外2004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领域课程标准>也可以作为信息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