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加强风气建设

崇尚高风亮节,鄙视歪风邪气,一直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道德价值准则之一。《论语》中关于作风的论述很多,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是学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领导作风。清代政治家魏裔介指出“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将作风建设和选贤任能并列起来,上升到治国之本的高度。

一、从历代兴衰史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在夺取政权和开国之初,大都能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致风正气顺,天下归心;在取得政权一段时间后,多因暴政、怠政、贪政、苛政,导致世风日下,民心渐失,最终人亡政息。这种因为统治者作风变化而导致国运衰颓、政权更替的例子不胜枚举。

西汉文景时,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政治开明宽厚,百姓安居乐业。文帝在位期间,宫室、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他曾想建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便放弃了。经过文、景两帝励精图治,开创了“文景之治”,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文景之后的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他频频对匈奴用兵,消除了边患,但他生活奢靡,信神迷仙,封禅巡狩,大兴土木,出则千乘万骑,入则花天酒地。为应付庞大的开支,统治者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盗贼蜂起,西汉盛极而衰。

再看唐朝的兴衰。唐太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当政前期,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有名的“开元盛世”。但他后期宠爱杨贵妃,纵情声色,疏于理政,重用奸邪小人,进取之志衰,谏诤之路绝,以致官场腐败,民生惟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宫廷腐朽糜烂生活作风的真实写照。“安史之乱”后,强大的唐朝由盛转衰。

封建帝王建立的政权如此,农民起义取得的政权也没有跳出这一规律。李自成进北京之前,“不好酒色,与其下共甘苦”。进京后,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作风大变,忙着筹备登基大典,纵容部下烧杀淫掠,花天酒地。结果速亡。

二、从我党发展史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我党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加强风气建设的历史。

建党之初,我们党就把风气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1926年,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党历史上最早制定的反腐倡廉文件。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21至1949年的28年间,我党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领导人民在粗布衣与卡其服、小米野菜与牛肉罐头、陕北土窑与庐山行宫、步枪土炮与美式装备的殊死较量中取得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国共两党的较量也是作风的较量。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我党开展了全国整风运动。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五反”运动。1957年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1961年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2年中央召开著名的“七千人大会”,中央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文革”后,我党发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党的优良作风得以恢复和发扬。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相继开展整党、“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员先进性、新党章、“四观”等学教活动。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仅十五大以来,中纪委、监察部制定党风廉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有120余项。严厉查处了陈希同、陈良宇等一大批腐败分子,体现了我们党净化党风和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三、从党委机关的地位和作用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党委机关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党委机关的风气影响着社会风气。社会上的不少风气问题,根子在党委机关。上面搞官僚主义,下面就出现形式主义;上面做表面文章,下面就弄虚作假;上面不讲原则,下面就乱规矩。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即使有再多的制度、提再多的要求、搞再多的教育,抓风气建设也很难有成效。正所谓“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

四、从个人成长进步的角度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对加强风气建设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风气建设与己无关,只要自己不搞不正之风就行了,别人搞不搞自己管不着;有的存在“作用不大”思想,认为自己是一个小干部,搞不了不正之风,也管不了搞不正之风的人;还有的存在“随波逐流”思想,我不搞别人搞,自己吃亏。之所以存在这些片面认识,是没有从全面、联系、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党委机关的干部,大大小小都掌握着一定权力。能否过好权力关,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的“试金石”。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现实中,有人份内工作不尽心尽力,热衷于旁门左道,托门子、走夜路,溜须拍马,跑官要官,甚至千方百计化公为私、损公肥私,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在案发后忏悔时讲到:第一次接受不义之财时心惊肉跳、面红耳赤,但又抵不住诱惑,没有把握住“第一次”,在“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中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为此,我们每个人必须正确认识,一名干部的成长进步,既要靠个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自警自励,又要靠一个单位的良好风气的影响。风气正,事业兴,个人才有出路。

总之,作风建设事关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存亡、长治久安,事关一个组织、一项事业的成败,事关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幸福。加强作风建设,避免腐化堕落,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共产党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得出的基本结论。

崇尚高风亮节,鄙视歪风邪气,一直是中华民族最核心的道德价值准则之一。《论语》中关于作风的论述很多,比如“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说的是学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说的是领导作风。清代政治家魏裔介指出“治天下,以正风俗得贤才为本”,将作风建设和选贤任能并列起来,上升到治国之本的高度。

一、从历代兴衰史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历朝历代兴衰存亡的过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在夺取政权和开国之初,大都能选贤任能、励精图治,以致风正气顺,天下归心;在取得政权一段时间后,多因暴政、怠政、贪政、苛政,导致世风日下,民心渐失,最终人亡政息。这种因为统治者作风变化而导致国运衰颓、政权更替的例子不胜枚举。

西汉文景时,采取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提倡节俭,政治开明宽厚,百姓安居乐业。文帝在位期间,宫室、车马、服饰都沿用前朝。他曾想建一座露台,工匠说要花费百金,相当于10户中等水平家庭的总收入,文帝觉得太浪费,便放弃了。经过文、景两帝励精图治,开创了“文景之治”,积累了大量社会财富。文景之后的汉武帝具有雄才大略,他频频对匈奴用兵,消除了边患,但他生活奢靡,信神迷仙,封禅巡狩,大兴土木,出则千乘万骑,入则花天酒地。为应付庞大的开支,统治者横征暴敛,以致民不聊生,盗贼蜂起,西汉盛极而衰。

再看唐朝的兴衰。唐太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最为开明的政治风气,出现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良好社会风气,史称“贞观之治”。唐玄宗当政前期,任用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有名的“开元盛世”。但他后期宠爱杨贵妃,纵情声色,疏于理政,重用奸邪小人,进取之志衰,谏诤之路绝,以致官场腐败,民生惟艰。“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就是当时宫廷腐朽糜烂生活作风的真实写照。“安史之乱”后,强大的唐朝由盛转衰。

封建帝王建立的政权如此,农民起义取得的政权也没有跳出这一规律。李自成进北京之前,“不好酒色,与其下共甘苦”。进京后,陶醉于暂时的胜利,作风大变,忙着筹备登基大典,纵容部下烧杀淫掠,花天酒地。结果速亡。

二、从我党发展史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我党最早提出“党风”科学概念的是毛泽东。从某种意义上说,一部中共党史,就是一部与时俱进加强风气建设的历史。

建党之初,我们党就把风气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1926年,中央发出《关于坚决清洗贪污腐化分子的通告》,这是我党历史上最早制定的反腐倡廉文件。抗日战争时期,我党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延安整风”运动,明确提出要“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在中国革命胜利的前夜,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1921至1949年的28年间,我党在严酷的斗争环境中领导人民在粗布衣与卡其服、小米野菜与牛肉罐头、陕北土窑与庐山行宫、步枪土炮与美式装备的殊死较量中取得胜利。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年国共两党的较量也是作风的较量。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我党开展了全国整风运动。1952年开展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反行贿等为主要内容的“三反”、“五反”运动。1957年开展以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为主要内容的整风运动。1961年中央号召大兴调查研究之风。1962年中央召开著名的“七千人大会”,中央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文革”后,我党发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使党的优良作风得以恢复和发扬。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站在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坚持不懈地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相继开展整党、“三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员先进性、新党章、“四观”等学教活动。十五届六中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仅十五大以来,中纪委、监察部制定党风廉政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有120余项。严厉查处了陈希同、陈良宇等一大批腐败分子,体现了我们党净化党风和反对腐败的鲜明态度和坚定决心。

三、从党委机关的地位和作用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党委机关的形象代表着党的形象,党委机关的风气影响着社会风气。社会上的不少风气问题,根子在党委机关。上面搞官僚主义,下面就出现形式主义;上面做表面文章,下面就弄虚作假;上面不讲原则,下面就乱规矩。如果不把这个问题解决好,即使有再多的制度、提再多的要求、搞再多的教育,抓风气建设也很难有成效。正所谓“源澄而流清,源浑而流浊”。

四、从个人成长进步的角度看,必须加强风气建设

现实生活中,一些同志对加强风气建设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认为风气建设与己无关,只要自己不搞不正之风就行了,别人搞不搞自己管不着;有的存在“作用不大”思想,认为自己是一个小干部,搞不了不正之风,也管不了搞不正之风的人;还有的存在“随波逐流”思想,我不搞别人搞,自己吃亏。之所以存在这些片面认识,是没有从全面、联系、发展的角度来认识问题。党委机关的干部,大大小小都掌握着一定权力。能否过好权力关,是检验党员干部党性强弱的“试金石”。

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但现实中,有人份内工作不尽心尽力,热衷于旁门左道,托门子、走夜路,溜须拍马,跑官要官,甚至千方百计化公为私、损公肥私,最终走上犯罪道路。原安徽省委副书记王昭耀在案发后忏悔时讲到:第一次接受不义之财时心惊肉跳、面红耳赤,但又抵不住诱惑,没有把握住“第一次”,在“下不为例”的自我安慰中一步步走向犯罪深渊。为此,我们每个人必须正确认识,一名干部的成长进步,既要靠个人勤奋学习、努力工作、自警自励,又要靠一个单位的良好风气的影响。风气正,事业兴,个人才有出路。

总之,作风建设事关一个政权、一个国家的存亡、长治久安,事关一个组织、一项事业的成败,事关一个人、一个家庭的幸福。加强作风建设,避免腐化堕落,是古今中外成大事者夺取政权、巩固政权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共产党人“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关内容

  • 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切实加强风气建设心得体会
  • 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切实加强风气建设心得体会 风气建设是当前群众反映较为强烈.影响战斗力生成的一个问题,也是影响基层部队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先进性的重要因素,上周起我单位开展了"正确行使民主权利,切实加强风气建设"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这次教育学习,我支部自觉践行"三个代表&qu ...

  • 水利局"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实施方案
  • 为扎实开展我局“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根据《中共新郑市委关于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意见》,经局党委研究,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xx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员干部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 ...

  • 讲正气树新风心得体会(最新)
  • 一.指导思想 开展"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学习贯彻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员干部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主要内容,以切实解决党员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弘扬新风正气,抵制歪 ...

  •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施方案
  • 为深入贯彻xx同志在中纪委七次全会上的讲话精神,全面加强我局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根据省委、市委、区委的部署,决定从3月28起,集中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在全局各支部和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以加强党员干部五个方面的作风建设、树立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为主要内容的“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

  • 学习风气心得体会
  •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心得体会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 ...

  • 倡导"八个方面良好风气"实现作风好转
  •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心得体会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 ...

  •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学习心得体会
  • 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心得体会胡锦涛同志在中央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的重要讲话中,着重强调全面加强新形势下的领导干部作风建设,在工作中要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这就是: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要心系群众.服务人民: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要顾全大局.令行禁止:要发扬民主.团结共事:要秉 ...

  •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加强部队风气建设
  • 胡主席指出:要切实将部队风气抓好,端正对官兵的根本态度,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良好氛围.由此可见,风气建设是部队全面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当前抓好各项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实践证明,风气是一种氛围.一种力量,是部队建设的"晴雨表",风气正则人气旺.事业兴,部队就有凝聚力.战斗 ...

  • 乡镇机关作风建设
  • 一、要统一思想,提高对新时期机关作风建设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机关作风是党风政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的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领导方式的具体体现。近年来,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机关作风建设,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相继开展了“刹五风、树六风”、解放思想大讨论、“xxxx”学教活动和保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