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也退:不要擦拭桌布上的污点

犹太人不需要留影,是因为他们能意识到人迹的存在,而人迹,哪怕它仅仅是一滴油污,也是以心来观察,而非以眼来捡取的。

我在以色列有各种发现,其中之一是,不怎么看见犹太人玩互拍或自拍。到阿拉伯人的地盘上,人们三五成群,看见我身背相机就嚷嚷起来,想钻到我的镜头前面,或是跟我合一张。犹太人却相反。有人在路上邀我搭车,有人在村里拉住我,跟我说话,也有人请我到他家去,从下午聊到夜晚,他们,除非我主动请求,否则绝不会找我合影。

当然咯,犹太人一般都见多识广;而阿拉伯人在这里属于少数甚至“二等”族群,缺少“在家感”,有更强的自我确认的冲动,渴望得到外国人的注意。不过,犹太人有时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我的相机是一件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东西。年轻漂亮的男男女女,看见我拿出相机,跟没看见一样;但一旦我对准成群成堆的幼稚园孩子时,成年人立刻履行保护隐私的职责,过来劝阻。

我去看墓地。三千年来,犹太人都想葬在这里,橄榄山的一面坡上遍地是墓碑。可是,这些墓碑基本都是一样的,材质一样,形态一样,散发的气息也都一样。我去看那些名人的墓,在耶路撒冷,绿色的赫茨尔山上,犹太复国主义创始人特奥多尔?赫茨尔拥有一块平放的大碑,四四方方,像一本书,除了姓名,和这座山上其他犹太要人的墓碑别无二致——没有照片。

宗教传统,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基督徒给耶稣、圣母、使徒们造了那么多像,犹太人却没有,因为你去看他们的“摩西十诫”,第二诫就是“你们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描绘人的肉身,雕塑人类形体,过去都被严禁,以免妨碍万民崇拜他们的唯一神。

▲一名犹太人在灯台前庆祝光明节。图片源自网络。

到了现代,世上的犹太人百分之八十五都不会严格遵循教律,也有专业的人像摄影师和肖像画家,但我在以色列依然被他们忽略形象的习惯所触动。在街头,我看到最多的人物形象都不是什么影视、娱乐、体育明星(犹太民族并不寡产明星),也非政界人物,更不是《圣经》里的国王先知,而是一个戴黑帽子的白胡子老头儿:已故的拉比梅纳赫姆?曼德尔。一些宗教正统势力狂热推崇他,希望广大犹太人民都能拜倒在他的门下。

房东雅各,我与他相处了有一周时间。他六十多岁,很有学问,我曾在专栏里写过他是如何偕同一批邻居,磨了近十年时间凭空建起一座小镇的。我也曾问过他,为什么在这里看不到多少肖像,这种情况是只有以色列有,还是世界其他地方的犹太人社区也这么做。

如我料想的那样,雅各先是否认了我的提法(一般而言,相比于答案是什么,他们更在乎一个问题该怎么问)。他认为,对世界任何地方的年轻人而言,数码相机的吸引力都一样大,“何况以色列已经有太多美国味了。”

我接着说起我的观察:每个城镇都以一些犹太名人或以色列名人来命名街道,但是哪怕你去一个名人,例如“国父”本-古里安的故居,你看到的都是他生前用过的东西和遗物,连一张放大的头像或生活照都很难找见。雅各这才点头,承认我说的有些道理了。他说,从本-古里安留下的东西,我们可以知道他过过怎样的生活,这比照片有意义得多。照片,还有浮雕人头或塑像之类,仅仅用来表示这个地方的主角是谁。

“再说,”他总能讲出几句让我沉思的话,“他本人也不过是在那个房子里度过了一段时间而已。”

嗯,没错,本-古里安不过是暂时住在那里罢了。但按照常理,摄影摄像不正是为了保存下暂时的东西,“定格瞬间”吗?你看很多饭馆都挂着满墙的照片,每幅图像里,都是老板身旁站一个两个在此地打过牙祭的名人,勾肩搭背,或者双双竖着大拇指。若不是拍了照,除了老板自己,还有几个人谁会晓得这档子事呢?那位名人肯定是吃过就忘的。名人嘛。

犹太人却是另一种考虑。与“看”相比,他们更在乎“知”:知道一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知道自己和他人经历过什么。不单如此,他们好像还认为留下照片是本末倒置,说得极端一点,我知道你这个人,就等于已经见过你。再如墓碑,如果在其上留下墓主的照片,观者的注意力就会被他或她的容颜给引走,而不去关心墓主生前干过些什么事,不关心他或她的墓如何传达这个已故者的信息,兴许,就连此人的名字都快快遗忘了。

我跟很多人谈论过以色列的头号作家奥兹。用“妇孺皆知”来形容奥兹,未免太瞧不起妇孺了:此地实在有太多人亲眼见过他,还跟他交谈过。他们都能说出几条读奥兹小说的心得,但没有一个人掏出手机给我看他或她和奥兹的合照。雅各参加过奥兹自传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的朗读交流会,就在现场,他还给作家提了个异议。

“他在《爱与黑暗的故事》里写:有两种读者,一好一坏,坏读者在见到伦勃朗的画时要去了解画家的经历,好读者则否,他希望读者在读这本书时做个好读者。我呢,我就当着他的面,质疑这个说法。”

“你是怎么质疑的?”

“奥兹写这本书,等于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剖析给所有人看,因为,他要剖析心里最柔软的东西,他要写父母亲,写邻居,他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是,正因此,我认为他不应该给自己找借口,因为你既然写一本自传性的小说,你就不能回避小说和你的生平之间的联系,否则,我只能说你心虚。”

雅各就站起来提问这一点,然后奥兹承认“你是对的,我这话有问题”。

但他也没有和奥兹合过影。“嗯,是因为你经常能见到他吗?”我问道。

“我见不到他,”雅各说,“可我知道他活着,还在写东西。这很好。”

可是,奥兹终有一天会离开人世的,到那时,你(如果你还活着)难道不希望拿出一张照片来,缅怀与他的一段交集吗?难道你看不起任何一个瞬间,还是你确信你的头脑可以随时调它出来,复活它,就像复活一个冷冻的卵子?可是,难道记忆和知识不会随着你的脑子退化而模糊、消失,最终跟着你的身体一起埋入地下?

这些问题我都没好意思提。后来,是耶胡达·阿米亥的几句美丽的诗间接地给了我回答:

不要清理餐桌上的

杯盘。不要擦拭

桌布上的污点;知道有人在我之前

曾在这里,这很好。

阿米亥是在说,生活在以色列的犹太人,认为“人迹”比“人”重要。他们不需要留影,是因为他们能意识到人迹的存在,而人迹,哪怕它仅仅是一滴油污,也是以心来观察,而非以眼来捡取的。“有人在我之前曾在这里”——我知道这一点,我为此感到心安;我知道一个人活着,不,哪怕他或她已经死了,对我来说也已足够,因为“知道”已经给予了我以我最需要的东西:安宁自足的存在的感觉。

▲耶路撒冷西墙广场上的犹太人。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云也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独立记者,书评人,译者,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

犹太人不需要留影,是因为他们能意识到人迹的存在,而人迹,哪怕它仅仅是一滴油污,也是以心来观察,而非以眼来捡取的。

我在以色列有各种发现,其中之一是,不怎么看见犹太人玩互拍或自拍。到阿拉伯人的地盘上,人们三五成群,看见我身背相机就嚷嚷起来,想钻到我的镜头前面,或是跟我合一张。犹太人却相反。有人在路上邀我搭车,有人在村里拉住我,跟我说话,也有人请我到他家去,从下午聊到夜晚,他们,除非我主动请求,否则绝不会找我合影。

当然咯,犹太人一般都见多识广;而阿拉伯人在这里属于少数甚至“二等”族群,缺少“在家感”,有更强的自我确认的冲动,渴望得到外国人的注意。不过,犹太人有时给我一种强烈的感觉:我的相机是一件与环境格格不入的东西。年轻漂亮的男男女女,看见我拿出相机,跟没看见一样;但一旦我对准成群成堆的幼稚园孩子时,成年人立刻履行保护隐私的职责,过来劝阻。

我去看墓地。三千年来,犹太人都想葬在这里,橄榄山的一面坡上遍地是墓碑。可是,这些墓碑基本都是一样的,材质一样,形态一样,散发的气息也都一样。我去看那些名人的墓,在耶路撒冷,绿色的赫茨尔山上,犹太复国主义创始人特奥多尔?赫茨尔拥有一块平放的大碑,四四方方,像一本书,除了姓名,和这座山上其他犹太要人的墓碑别无二致——没有照片。

宗教传统,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基督徒给耶稣、圣母、使徒们造了那么多像,犹太人却没有,因为你去看他们的“摩西十诫”,第二诫就是“你们不可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什么形象,仿佛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描绘人的肉身,雕塑人类形体,过去都被严禁,以免妨碍万民崇拜他们的唯一神。

▲一名犹太人在灯台前庆祝光明节。图片源自网络。

到了现代,世上的犹太人百分之八十五都不会严格遵循教律,也有专业的人像摄影师和肖像画家,但我在以色列依然被他们忽略形象的习惯所触动。在街头,我看到最多的人物形象都不是什么影视、娱乐、体育明星(犹太民族并不寡产明星),也非政界人物,更不是《圣经》里的国王先知,而是一个戴黑帽子的白胡子老头儿:已故的拉比梅纳赫姆?曼德尔。一些宗教正统势力狂热推崇他,希望广大犹太人民都能拜倒在他的门下。

房东雅各,我与他相处了有一周时间。他六十多岁,很有学问,我曾在专栏里写过他是如何偕同一批邻居,磨了近十年时间凭空建起一座小镇的。我也曾问过他,为什么在这里看不到多少肖像,这种情况是只有以色列有,还是世界其他地方的犹太人社区也这么做。

如我料想的那样,雅各先是否认了我的提法(一般而言,相比于答案是什么,他们更在乎一个问题该怎么问)。他认为,对世界任何地方的年轻人而言,数码相机的吸引力都一样大,“何况以色列已经有太多美国味了。”

我接着说起我的观察:每个城镇都以一些犹太名人或以色列名人来命名街道,但是哪怕你去一个名人,例如“国父”本-古里安的故居,你看到的都是他生前用过的东西和遗物,连一张放大的头像或生活照都很难找见。雅各这才点头,承认我说的有些道理了。他说,从本-古里安留下的东西,我们可以知道他过过怎样的生活,这比照片有意义得多。照片,还有浮雕人头或塑像之类,仅仅用来表示这个地方的主角是谁。

“再说,”他总能讲出几句让我沉思的话,“他本人也不过是在那个房子里度过了一段时间而已。”

嗯,没错,本-古里安不过是暂时住在那里罢了。但按照常理,摄影摄像不正是为了保存下暂时的东西,“定格瞬间”吗?你看很多饭馆都挂着满墙的照片,每幅图像里,都是老板身旁站一个两个在此地打过牙祭的名人,勾肩搭背,或者双双竖着大拇指。若不是拍了照,除了老板自己,还有几个人谁会晓得这档子事呢?那位名人肯定是吃过就忘的。名人嘛。

犹太人却是另一种考虑。与“看”相比,他们更在乎“知”:知道一个地方曾经发生了什么,知道自己和他人经历过什么。不单如此,他们好像还认为留下照片是本末倒置,说得极端一点,我知道你这个人,就等于已经见过你。再如墓碑,如果在其上留下墓主的照片,观者的注意力就会被他或她的容颜给引走,而不去关心墓主生前干过些什么事,不关心他或她的墓如何传达这个已故者的信息,兴许,就连此人的名字都快快遗忘了。

我跟很多人谈论过以色列的头号作家奥兹。用“妇孺皆知”来形容奥兹,未免太瞧不起妇孺了:此地实在有太多人亲眼见过他,还跟他交谈过。他们都能说出几条读奥兹小说的心得,但没有一个人掏出手机给我看他或她和奥兹的合照。雅各参加过奥兹自传小说《爱与黑暗的故事》的朗读交流会,就在现场,他还给作家提了个异议。

“他在《爱与黑暗的故事》里写:有两种读者,一好一坏,坏读者在见到伦勃朗的画时要去了解画家的经历,好读者则否,他希望读者在读这本书时做个好读者。我呢,我就当着他的面,质疑这个说法。”

“你是怎么质疑的?”

“奥兹写这本书,等于是把自己的一生都剖析给所有人看,因为,他要剖析心里最柔软的东西,他要写父母亲,写邻居,他需要巨大的勇气。但是,正因此,我认为他不应该给自己找借口,因为你既然写一本自传性的小说,你就不能回避小说和你的生平之间的联系,否则,我只能说你心虚。”

雅各就站起来提问这一点,然后奥兹承认“你是对的,我这话有问题”。

但他也没有和奥兹合过影。“嗯,是因为你经常能见到他吗?”我问道。

“我见不到他,”雅各说,“可我知道他活着,还在写东西。这很好。”

可是,奥兹终有一天会离开人世的,到那时,你(如果你还活着)难道不希望拿出一张照片来,缅怀与他的一段交集吗?难道你看不起任何一个瞬间,还是你确信你的头脑可以随时调它出来,复活它,就像复活一个冷冻的卵子?可是,难道记忆和知识不会随着你的脑子退化而模糊、消失,最终跟着你的身体一起埋入地下?

这些问题我都没好意思提。后来,是耶胡达·阿米亥的几句美丽的诗间接地给了我回答:

不要清理餐桌上的

杯盘。不要擦拭

桌布上的污点;知道有人在我之前

曾在这里,这很好。

阿米亥是在说,生活在以色列的犹太人,认为“人迹”比“人”重要。他们不需要留影,是因为他们能意识到人迹的存在,而人迹,哪怕它仅仅是一滴油污,也是以心来观察,而非以眼来捡取的。“有人在我之前曾在这里”——我知道这一点,我为此感到心安;我知道一个人活着,不,哪怕他或她已经死了,对我来说也已足够,因为“知道”已经给予了我以我最需要的东西:安宁自足的存在的感觉。

▲耶路撒冷西墙广场上的犹太人。图片源自网络。

作者:云也退腾讯·大家专栏作者,独立记者,书评人,译者,译有托尼·朱特《责任的重负》、E.萨义德《开端》。


相关内容

  • 你家里的这些塑料是不是也从来没有撕掉?再不撕就迟了!
  • 老一辈儿常讲,要爱惜东西.但深究其做法,却发现并不是老一辈的东西就是对的. 中秋刚回过家,发现5年前遥控器上的塑料纸依然包裹得完好无损,只是那层透明的膜经过岁月的洗礼,被手油磨出了一层流行的磨砂灰,再搓一年也许就会包浆.玉化,身价数万. 每天微信朋友圈各种转载健康养生大法,孰不知遥控器的塑料膜上的细 ...

  • 保洁具体实施方案
  • 三.保洁范围及标准 主要范围为辅助用房内走廊.大厅.会议室.接待室.楼梯.盥洗间.厕所.外围卫生.垃圾清运.绿植养护工作等. 具体操作程序: (一)楼宇内 1.每日在工作人员上班前,所管辖区域内的清洁工作须全部完成,大楼内员工正常工作期间随时巡视保洁,重点清理地面和楼道内的垃圾杂物及污渍. 2.用扫 ...

  • 北京地毯清洗公司医院保洁服务方案
  • (二)卫生间清洁标准 1.卫生间的门要求洁净,无手印.无黑点.污渍,门缝及闭门器无尘土. 2.玻璃镜面保持光亮,无水点.水渍,无手印. 3.台面.洗手盆.水龙头.皂液盒要求无污物.无水渍.无杂物,清洁光亮. 4.瓷砖墙面.隔断板.隔断门要保证无污迹.无尘土.无纸末. 5.恭桶及坐垫.底盘后侧墙面.小 ...

  • 钢琴调律注意事项
  • 钢琴调律注意事项 发表于:2007年11月27日 11时10分21秒阅读(89)评论(0) 举报本文链接:http://user.qzone.qq.com/45205705/blog/1196133021 90公 斤,经过一段时间的弹奏振动和受温湿度变化的影响,张力会下降,影响音准,即常说的&quo ...

  • [新提醒]初中生物练习题资料[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复习专题
  •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复习专题 湖北襄阳第四十七中学 刘国清 [基础知识] 1.显微镜的结构及作用 (1)显微镜最主要的结构是目镜和物镜,作用是放大物象 (2)转化器的作用是转换物镜镜头 (3)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 (4)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的作用是调节显微镜焦距,使物 ...

  • 柠檬蜂蜜水的功效
  • 柠檬蜂蜜水的功效 一.柠檬蜂蜜水的功效 柠檬含VC,可以美白,柠檬是一种富含维生素C的营养水果,一般人都将之作为美容食品. 柠檬耐久易保存,含丰富的维生素C,能防止牙龈红肿出血,还可减少黑斑.雀斑发生的几率,并有部分美白的效果.柠檬片的作用及功效:柠檬中含有糖类.钙.磷.铁及维生素B1.B2.C等多 ...

  • 防护眼镜给眼睛配上保护伞
  • 防护眼镜给眼睛配上保护伞 防护眼镜是一种起特殊作用的眼镜,使用的场合不同需求的眼镜也不同.如医院用的手术眼镜,电焊的时候用的焊接眼镜,激光雕刻中的激光防护眼镜,等等.防护眼镜又称劳保眼镜,分为安全眼镜和防护面罩两大类,作用主要是防护眼睛和面部免受紫外线.红外线和微波等电磁波的辐射,粉尘.烟尘.金属和 ...

  • 春节妙招帮您大扫除
  • 您下载的该文件来自胡建辉 使用前请您先阅读以下条款,否则请勿使用提供的文件! 1) 本人不保证所提供文件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2) 请在使用前查毒 (这也是您使用其它网络资源所必须注意的) . 3) 由本人提供的文件对您的计算机造成严重后果的本人概不负责. 4) 转载本人提供的资源请勿删除本说明文件. ...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 <练习使用显微镜>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是穿山中学的黄海艳.我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七年级上册中的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法.教法.课前准备和教学过程五个方面,对这节课的教学总体设计进行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