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认字和写字。

1.屏显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袭”这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5个生字、3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四、语文实践活动:调查访问: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五、作业:写生字抄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纪念桓景

二、深入研读。

1.指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简单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汇报,理解重点: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三、总结课文。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

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

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四、作业。

1.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课本》中的民间故故事。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过程与方法:帮助学生进行调查访问,了解家乡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重阳节风俗的由来,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桓景不怕艰辛拜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以前我们学习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古诗,现在哪位同学能背诵,并告诉大家九月九日是什么节日?

在民间流传着关于重阳节来历的美丽传说,同学们想不想了解重阳节到底是怎样来的呢?板书:重阳节的传说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2.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3.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4.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讲了哪些内容?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指导认字和写字。

1.屏显本课的生字。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3.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交流“妻、拜、瓶、侵、袭”这5个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4.学生练习写5个生字、3个词语;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四、语文实践活动:调查访问: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五、作业:写生字抄词,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默读课文,回忆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拜师学艺斩妖除魔纪念桓景

二、深入研读。

1.指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哪一句话概括了桓景为什么要拜师学艺。出示:桓景病好后,一心想除掉瘟魔,让乡亲们不再受害。

指读、评读:感受桓景为民除害的决心异常坚定。

2.默读第四自然段:还能从哪里看出桓景下定决心要为民除害?

结合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内容。

出示:他一路走,一路打听,翻过了一座山又一座山,趟过了一条河又一条河,磨破了一双鞋又一双鞋,终于见到了费长房。

从“终于”这个词你体会到什么?

出示:桓景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

坚定的信念支持着他终于见到了费长房,同时支持着他每天勤学苦练,终于练成了一身好武艺。能否把桓景怎样勤学苦练的补充具体?

3.过渡:桓景一心为民除害,不怕艰辛拜师学艺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他又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4.学习第二部分:出示灯片

思考题:桓景是怎样铲除妖魔的,你有什么感受?

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第二部分,思考问题。

(2)画出让你感动的词句,简单批注。

(3)有感情地朗读。

交流汇报,理解重点:

(1)到了瘟魔出来那天,桓景分给乡亲们每人一片茱萸叶,让大家带在身边,又让每人喝了一口菊花酒,然后领着大家登上了附近的一座高山。

(2)桓景手持宝剑从山上直冲下来,和瘟魔展开了搏斗。瘟魔见势不妙,转身就逃。桓景对准他的后心“嗖”地掷出宝剑,“哧”的一声就把他扎死了。

三、总结课文。

1.填空:这一天是农历九月初九。此后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举行——、——、——

等活动,来纪念桓景铲除妖魔、为民除害。——九月初九又是重阳日,——人们就把这一天叫做“重阳节”。

2.你喜欢桓景吗?说说为什么。可以用上“因为„„所以„„”。

3.说说家人、邻居是怎样过重阳节的。

四、作业。

1.把重阳节的传说讲给家长或别的小朋友听。

2.读句子,用带点的词语造句。

3.推荐阅读《语文同步课本》中的民间故故事。


相关内容

  • 8.2重阳节的传说
  • 辽宁省实验学校沈北合作学校 四 年级 语文 学科教案 课题: <重阳节的传说> 教学重点 课时: 1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知道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恒景不怕艰辛拜 重阳节风俗的由来. 师学艺,铲除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 2.通过自己查阅资料,了解中国各地人 们都是怎样 ...

  • 第十课重阳节教学设计
  • <重阳节的传说>教学设计 课 题 教材分析 重阳节的传说 这篇美丽的民间传说,讲的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的由来. 这个故事曲折动人,反映了我国优秀的传统民俗文化,赞扬了桓景铲除 瘟魔为民除害的精神,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素材.. 四年级的孩子非常好动,好奇,对童话.神话兴趣很 ...

  • [中秋与重阳]教学设计
  • 本课教学目标: 1.通过了解家乡的风俗习惯,渗透传统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 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懂得尊老敬长. 2.丰富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知道月光的形成等一些初 步的自然科学常识. 3.学会在搜集了解风俗习惯的过程当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学会运用 科学小 ...

  • 我们的民风民俗
  • <我们的民风民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定安一小王华英 [教材分析] <我们的民风民俗>是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的第6课.它共有三方面的内容:传统的节日.传统的文娱活动.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本课通过对我国传统民风民俗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 ...

  • 重阳节---关爱老人篇/习俗/传说
  • 重阳节关爱老人篇 --------------------------------------------- 在中国的传统风俗中,重阳节就是一个登高节,它与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一样,登高成了九月九日 重阳节的标志.据史书介绍,它是受一则神话传说的影响而形成的. ---------------- ...

  • 重阳节手抄报:关于茱萸节的传说
  • 较早有关重阳节的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 ...

  • 重阳节手抄报资料:重阳节的传说
  •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 ...

  •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的传说
  • 关于重阳节的作文:重阳节的传说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 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 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 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 ...

  • 名族常识五.六年级教案
  • 名族常识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知道在历史的长河中,各民族兄弟姐妹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 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和艺术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 2.过程与方法:了解少数民族的文学和艺术范畴很广,有传说.故事.诗歌. 小说.戏剧.音乐.舞蹈.工艺等. 3.情感态度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