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 何 登 华秀洁

【摘要】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直流电机的转速,采用PWM调速方式,通过AT89C52单片机产生控制信号直接控制驱动芯片LMD18200,从而间接控制直流电机的速度、正反转,以及停止,并可以调节速度至预先设定的速度。【关键词】直流电机;单片机;lmd18200;PWM调速

直流电机在机器人和各种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电机速度的控制尤其重要,传统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模拟元件,如晶体管、各种线性运算电路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要求,但线路复杂、通用性差,控制效果受到器件性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系统的运行特性也随之变化,故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及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事故[1]。直流电机的数字控制已经成为了电动机控制的发展趋势,用单片机对电动机进行控制是实现电机数字控制的最常用手段,但是仅仅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会使运行程序复杂。为了减小单片机的

负担,本文使用专门的直流电机控制芯片LMD18200,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1.硬件电路的组成

系统硬件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单片机电路、稳压电路、转速检测电路、转数显示电路、隔离电路、LMD18200驱动电路等。

1.1 稳压电路

硬件系统需要两个不同大小的电压供电。一个电压是所用驱动芯LMD18200电源端口的电压,该电压最大可以使用55V,在该硬件电路中使用的是24V;另一个电压大小为5V,该电压提供给单片机、转数测量电路中的LM393芯片以及隔离电路中的光电耦合芯片6N137。为了减少成本,硬件调试方便及满足设计的合理性,本设计中使用了稳压芯片LM7805,从而实现一

图1 硬件组成结构框图

图2 稳压电路

图5 LMD18200驱动电路

图3 隔离电路

图4 转速检测电路图6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个24V电源对整个硬件电路供电。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左边接入24V的电经过稳压芯片LM7805将右边输出电压稳定到5V。

1.2 隔离电路

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PWM控制信号和转向信号。由于驱动芯片LDM18200的控制信号是由单片机产生的,而驱动芯片输入电压较大,如果电路发生问题,电流就直接流入单片机,这样会对单片机造成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单片机和驱动芯片之间接入隔离电路,从而使单片机和驱动芯片进行隔离。同时考虑到PWM信号频率高[2],高达16.5khz,普通的光电隔离器件不能应用,故选用了高速光电耦合器芯片6N137。以PWM信号为例,转向信号类似,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该种连接方法在传输过程中逻辑状态不变,单片机产生的PWM信号从芯片6N137的3号引脚输入,从网络标号PWM端输出。

1.3 转速检测电路

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直流电机的转速。在直流电机转轴的末端贴上一个黑白交替的塑料卡片,该塑料卡片由三层组成,上下两层由透明塑料组成,中间夹着十张均匀分布的小黑纸。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转动一周,光电传感器输出引脚输出十个脉冲信号。同时考虑到光电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不规则,将其输入到单片机后,不宜于单片机对其识别,因此在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引脚连接一个由运放芯片LM393组成的脉冲整形电路[3]。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最终获得的脉冲信号由LM393芯片的2号引脚输入到单片机的T0引脚。这种测速方法,不但成本低,安装方便,不受外界磁场的干扰,而且测量精度也极大提高。

1.4 LMD18200驱动电路

LMD18200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推出的专用于直流电动机驱动的驱动芯片,该芯片峰值输出电流高达6A,连续输出电流达3A,工作电压高达55V,而其具有温度报警、过热与短路保护功能及良好的抗干扰性,故本设计采用了该芯片,具

体驱动电路如图5所示。通过控制3号引

-52-

/2012.11/

浅谈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赵海峰

【摘要】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对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形成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智能地传输、分配和使用电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尝试从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功能、结构和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出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大潮拉开序幕,各地智能化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智能化变电站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现阶段技术还没有十分完善、设备非常可靠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运行管理智能化变电站,使其安全、可靠、经济、智能地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是电网运行维护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

2.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和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专门对智能化变电站进行了定义: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智能化变电站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实现一、二次设备的一体化、智能化的集成和整合,并加入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电网调度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功能,以及风能脚控制直流电机转动的方向,调节5号引脚PWM信号的占空比调节直流电机转速的大小,5号引脚控制直流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具体来说当为低电平,直流电机转动停止,9号引脚是温度报警输出信号,当芯片结温度高于145度时,LED灯自动点亮。这种驱动电路不仅硬件电路结构简单,而且只需要两个控制信号,这样大大减小了软件部分的工作,使整个系统结构得到优化。

1.5 单片机电路及速度显示电路

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这整个系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考虑到软件部分的程序简单,结合成本考虑,本设计中选用了AT89C52单片机,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及单片机的晶振电路。速度显示电路采用四个数码管显示,连接在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的四个引脚。

1.6 按键和键盘

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分布式清洁能源“即插即退”的接口。

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一、二次设备智能化综合集成,主要特点是对过程层、间隔层设备的升级,将一次系统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就地数字化,用光缆代替传统的电缆连接,实现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

智能化变电站紧密联接全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节点,智能化变电站有利于加强智能电网各环节联系的紧密性,有利于智能电网对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实现不同层次上的统一协调。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水平与智能电网保持一致,能够满足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开放等性能要求,更好地对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电流和潮流分布进行控制。智能化变电站在特高压设备绝缘、大容量负荷开断等方面的性能,对特高压输电网的建设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持。由于一、二次设备的高度智能化集成,以及标准化设计制造,还可以实现智能化变电站的模块化安装,缩短变电站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

在本设计中,按键和键盘都是直接输入单片机的,其中按键有两个,一个是输入直流电机的启动请求信号,令一个是输入直流电机停止请求信号。这两个按键可以连接在单片机P2口中任意闲置的引脚。键盘由单片机P1口连接,功能是给定直流电机需要的速度和输入直流电机正反转的请求信号。

2.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整个程序包括主程序,键盘和按键扫描子程序、数码管显示子程序及速度检测中断子程序。其主程序设计流程图如图6所示。

3.结束语

直流电机的数字控制已经逐步替代由模拟元件组成的传统控制,但是数字控制的复杂程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中不仅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方向及速度控制,

图1 智能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示意图

3.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征和系统结构

由于智能化开关和光电式/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各类数据、信号从源头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真正实现了数据共享,网络通信和信息集成。信息的集成化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等功能单一、设备独立的模式,避免设备重复配置,降低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成本。由于一、二次设备的高度集成,设备也更加紧凑,变电站内部,变电站与电网调度间实现无缝通信,简化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难度。在线监测、在线分析决

策等高级应用,使智能化变电站内设备无而且设计中大量集成芯片的使用,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使得硬件调试方便,工作可靠性高,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数字控制的工作量,从而减少成本。

参考文献

[1]刘晓欧,尹韵平,严光洪.基于MSC Nastran的水下环肋圆柱壳体振动模态计算方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S1):124-127.

[2]王磊,艾晓庸,朱齐丹.基于LMD18200组件的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设计[J].仪器仪表装置,2004,25(1).[3]茹占军,谢家兴.基于AT89S52单片机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10,9(8).作者简介:

何登(1989—),男,云南镇雄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

华秀洁(1989—),女,江苏海安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

/2012.11/

-53-

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设计

西南交通大学 何 登 华秀洁

【摘要】介绍了基于AT89C52单片机,利用光电传感器检测直流电机的转速,采用PWM调速方式,通过AT89C52单片机产生控制信号直接控制驱动芯片LMD18200,从而间接控制直流电机的速度、正反转,以及停止,并可以调节速度至预先设定的速度。【关键词】直流电机;单片机;lmd18200;PWM调速

直流电机在机器人和各种自动化控制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对电机速度的控制尤其重要,传统的控制系统通常采用模拟元件,如晶体管、各种线性运算电路等,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生产要求,但线路复杂、通用性差,控制效果受到器件性能、温度等因素的影响,从而使系统的运行特性也随之变化,故系统的运行可靠性及准确性得不到保证,甚至出现事故[1]。直流电机的数字控制已经成为了电动机控制的发展趋势,用单片机对电动机进行控制是实现电机数字控制的最常用手段,但是仅仅使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会使运行程序复杂。为了减小单片机的

负担,本文使用专门的直流电机控制芯片LMD18200,设计了一种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驱动控制系统。

1.硬件电路的组成

系统硬件电路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单片机电路、稳压电路、转速检测电路、转数显示电路、隔离电路、LMD18200驱动电路等。

1.1 稳压电路

硬件系统需要两个不同大小的电压供电。一个电压是所用驱动芯LMD18200电源端口的电压,该电压最大可以使用55V,在该硬件电路中使用的是24V;另一个电压大小为5V,该电压提供给单片机、转数测量电路中的LM393芯片以及隔离电路中的光电耦合芯片6N137。为了减少成本,硬件调试方便及满足设计的合理性,本设计中使用了稳压芯片LM7805,从而实现一

图1 硬件组成结构框图

图2 稳压电路

图5 LMD18200驱动电路

图3 隔离电路

图4 转速检测电路图6 主程序设计流程图

个24V电源对整个硬件电路供电。具体电路如图2所示。电路左边接入24V的电经过稳压芯片LM7805将右边输出电压稳定到5V。

1.2 隔离电路

单片机输出的控制信号包括PWM控制信号和转向信号。由于驱动芯片LDM18200的控制信号是由单片机产生的,而驱动芯片输入电压较大,如果电路发生问题,电流就直接流入单片机,这样会对单片机造成损害,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单片机和驱动芯片之间接入隔离电路,从而使单片机和驱动芯片进行隔离。同时考虑到PWM信号频率高[2],高达16.5khz,普通的光电隔离器件不能应用,故选用了高速光电耦合器芯片6N137。以PWM信号为例,转向信号类似,具体电路如图3所示,该种连接方法在传输过程中逻辑状态不变,单片机产生的PWM信号从芯片6N137的3号引脚输入,从网络标号PWM端输出。

1.3 转速检测电路

采用光电传感器测量直流电机的转速。在直流电机转轴的末端贴上一个黑白交替的塑料卡片,该塑料卡片由三层组成,上下两层由透明塑料组成,中间夹着十张均匀分布的小黑纸。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转动一周,光电传感器输出引脚输出十个脉冲信号。同时考虑到光电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不规则,将其输入到单片机后,不宜于单片机对其识别,因此在光电传感器的输出引脚连接一个由运放芯片LM393组成的脉冲整形电路[3]。具体电路如图4所示,最终获得的脉冲信号由LM393芯片的2号引脚输入到单片机的T0引脚。这种测速方法,不但成本低,安装方便,不受外界磁场的干扰,而且测量精度也极大提高。

1.4 LMD18200驱动电路

LMD18200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NS)推出的专用于直流电动机驱动的驱动芯片,该芯片峰值输出电流高达6A,连续输出电流达3A,工作电压高达55V,而其具有温度报警、过热与短路保护功能及良好的抗干扰性,故本设计采用了该芯片,具

体驱动电路如图5所示。通过控制3号引

-52-

/2012.11/

浅谈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的运行管理

江苏省电力公司检修分公司 赵海峰

【摘要】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对统一坚强智能电网的形成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对安全、可靠、经济、环保、智能地传输、分配和使用电能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本文尝试从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功能、结构和技术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提出现阶段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方面的建议。【关键词】智能化;变电站;运行管理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智能电网建设大潮拉开序幕,各地智能化变电站相继建成投运,智能化变电站也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在现阶段技术还没有十分完善、设备非常可靠的情况下,如何更好地运行管理智能化变电站,使其安全、可靠、经济、智能地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是电网运行维护人员需要面对的一个全新课题。

2.智能化变电站的概念和功能

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专门对智能化变电站进行了定义:采用先进、可靠、集成、低碳、环保的智能设备,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自动完成信息采集、测量、控制、保护、计量和监测等基本功能,并可根据需要支持电网实时自动化控制、智能调节、在线分析决策、协同互动等高级功能的变电站。

智能化变电站是数字化变电站的升级和发展。结合智能电网的需求,智能化变电站在数字化变电站的基础上,实现一、二次设备的一体化、智能化的集成和整合,并加入变电站之间、变电站与电网调度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功能,以及风能脚控制直流电机转动的方向,调节5号引脚PWM信号的占空比调节直流电机转速的大小,5号引脚控制直流电机的启动和停止,具体来说当为低电平,直流电机转动停止,9号引脚是温度报警输出信号,当芯片结温度高于145度时,LED灯自动点亮。这种驱动电路不仅硬件电路结构简单,而且只需要两个控制信号,这样大大减小了软件部分的工作,使整个系统结构得到优化。

1.5 单片机电路及速度显示电路

单片机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这整个系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考虑到软件部分的程序简单,结合成本考虑,本设计中选用了AT89C52单片机,单片机电路包括单片机、单片机的复位电路及单片机的晶振电路。速度显示电路采用四个数码管显示,连接在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的四个引脚。

1.6 按键和键盘

发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分布式清洁能源“即插即退”的接口。

智能化变电站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最大的变化就是,一次设备智能化,二次设备网络化,一、二次设备智能化综合集成,主要特点是对过程层、间隔层设备的升级,将一次系统的模拟量和开关量就地数字化,用光缆代替传统的电缆连接,实现过程层设备与间隔层设备之间的通信。

智能化变电站紧密联接全电网。作为智能电网的一个重要节点,智能化变电站有利于加强智能电网各环节联系的紧密性,有利于智能电网对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实现不同层次上的统一协调。智能化变电站的设计和运行水平与智能电网保持一致,能够满足智能电网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开放等性能要求,更好地对系统电压和无功功率,电流和潮流分布进行控制。智能化变电站在特高压设备绝缘、大容量负荷开断等方面的性能,对特高压输电网的建设也是一个有力的支持。由于一、二次设备的高度智能化集成,以及标准化设计制造,还可以实现智能化变电站的模块化安装,缩短变电站建设周期,降低建设成本。

在本设计中,按键和键盘都是直接输入单片机的,其中按键有两个,一个是输入直流电机的启动请求信号,令一个是输入直流电机停止请求信号。这两个按键可以连接在单片机P2口中任意闲置的引脚。键盘由单片机P1口连接,功能是给定直流电机需要的速度和输入直流电机正反转的请求信号。

2.系统软件设计

本系统的程序采用c语言编写,整个程序包括主程序,键盘和按键扫描子程序、数码管显示子程序及速度检测中断子程序。其主程序设计流程图如图6所示。

3.结束语

直流电机的数字控制已经逐步替代由模拟元件组成的传统控制,但是数字控制的复杂程度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中不仅实现了对直流电机的方向及速度控制,

图1 智能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典型结构示意图

3.智能化变电站的技术特征和系统结构

由于智能化开关和光电式/电子式互感器的应用,各类数据、信号从源头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变电站真正实现了数据共享,网络通信和信息集成。信息的集成化改变了传统变电站的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等功能单一、设备独立的模式,避免设备重复配置,降低了智能化变电站的建设成本。由于一、二次设备的高度集成,设备也更加紧凑,变电站内部,变电站与电网调度间实现无缝通信,简化了系统的建设和维护难度。在线监测、在线分析决

策等高级应用,使智能化变电站内设备无而且设计中大量集成芯片的使用,简化了整个系统的结构,使得硬件调试方便,工作可靠性高,更为重要的是减少了数字控制的工作量,从而减少成本。

参考文献

[1]刘晓欧,尹韵平,严光洪.基于MSC Nastran的水下环肋圆柱壳体振动模态计算方法[J].计算机辅助工程,2006(S1):124-127.

[2]王磊,艾晓庸,朱齐丹.基于LMD18200组件的直流电机驱动器的设计[J].仪器仪表装置,2004,25(1).[3]茹占军,谢家兴.基于AT89S52单片机直流电机调速系统设计[J].软件导刊,2010,9(8).作者简介:

何登(1989—),男,云南镇雄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

华秀洁(1989—),女,江苏海安人,硕士研究生,现就读于西南交通大学。

/2012.11/

-53-


相关内容

  • 51单片机驱动 步进电机
  • 编号: 基于MCS-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驱动器2008年03月10日 院(系) 姓名 论文(设计)题目机电工程系张恒凯专业学号自动化[1**********]6基于MCS-51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器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步进电机是电机家族中近年来发展较快.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重要一员,它能将输入的电脉 ...

  • 手机蓝牙遥控小车设计
  • 南阳理工学院 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年月 南阳理工学院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 手机蓝牙遥控小车设计 Design of Bluetooth Mobile Phone Remote Control of Smart Ca ...

  • 步进电机说明书
  • 目录 1.课程设计任务书-----------------------3 2.说明书的正文------------------------4 2.1步进电机概述-----------------------4 2.2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简要说明-----------------4 2.3驱动器介绍--- ...

  • 直流电机PWM脉宽调速系统设计
  • 摘 要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设计用IR2111芯片作为驱动核心,并以TL494芯片用于产生PWM 波形的调速电路.通过这2部分的组合,便构成了以PWM 脉宽进行调速的直流电机控制系统.报告会详细说明PWM 电路对电机的调速控制原理.IR2111芯片的驱动原理及电路设计在恒负载的情况下相应实验现象和数据 ...

  • 基于单片机的直流电机调速电路设计
  • 目 录 基于MC51单片机的直流电机PWM调速系统 ...................................................................... 1 摘 要 ............................................... ...

  • 智能循迹小车设计报告_(4)1
  • 智能循迹小车项目 设计报告 组 别: 第四组 成 员:刘彪 匡善华 陈叶芳 唐慧峰 班 级: 智能电子092 系 别: 电气工程系 指导老师: 刘彤 时 间:2011年4月22日 概要 本寻迹小车是以万能板为车架,AT89S51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将各传感器的信号传至单片机分析处理,从而控制 L298 ...

  • 数控机床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 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姓名:所在系部:班级名称: 学号:指导老师: 2011年12月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题目:数控机床交流伺服控制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职称:类别:毕业论文 学生:学号:设计(论文)类型:论文专业:机电一体化班级:是否隶属科研项目:否 1.设计(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

  • 机器人的设计
  • 毕业设计(论文) 标 题:机器人的设计 学生姓名: 系 部: 专 业: 班 级: 指导教师: 株洲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制 目 录 摘要„„„„„„„„„„„„„„„„„„„„„„„„„„I 第一章 机器人概述„„„„„„„„„„„„„„„„„„„1 第二章 机器人实验平台介绍及机械手的设计„„„„„„ ...

  •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应用越来越广泛的直流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Source :电子元件技术 | Publishing Date:2009-03-20 中心论题: ∙ 在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中,主要考虑功能和性能等方面的因素 ∙ 分别介绍几种不同的栅极驱动电路并比较其性能优缺点 ∙ 介绍PWM 调速的实现算法及硬件电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