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备好一节课

怎样备好一节课

2009-12-02 08:54:46| 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怎样备好一节课

——通榆县小语教师全员培训资料

◎语文课要上得简单、扎实、本色、高效

一、简单:简明的目标,简约的内容,环节的简化 ,指导的简要 。

二、扎实:基础训练、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五大领域的学习) 。

三、本色: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语文教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上

成真正的语文课。

四、高效:内容选择上,有效预设上,教学方式手段上,教师投入上,学生学习效果上。

五、备课是关键。

怎样备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备课备什么?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

怎么备?

课例:六年教材《蜀僧》

教者:高雅跃

课文:

蜀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

富者。富者有惭色。

1、解决字音。读{教师读,自读(字音),齐读。教师正音。}

2、解决文意。(课后注释和译文)自学注释和译文,教师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程度。

3、根据注释和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信心不足,合作)

4、同桌互相说一说。直接看着原文讲这个故事。

5、自读。把自己理解的带回原文,把文读得正确、流利、通顺。

6、生成的处理:读文言文的特点。根据学生读速较快的问题,讲读文言文的特点:要慢些。(教师示范)

学生再读。

7、深入学习。哪些语句重复出现?

句子“子何恃而往?”两次出现。

“富者曰”,“贫者曰”,两次对话。

两次出现了“南海”

贫者在“蜀之鄙——南海”一条线背后会有哪些困难?(拓展思维)

结果怎样?你有什么疑问吗?

再读“子何恃而往?”这两句真的相同吗?再读(标点不同,为什么不同?自己静静地想一想)。

读出两句因标点不同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8、指名分角色读。

把体会到的语气送进去,完整地把课文读一遍。能背的可以背下来。

9、富者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导向)

10、竖排版的小故事(小黑板出示本文)。

古人写文章的特点(找出不一样的地方:竖写、没标点符号、从右往左写)。看着小黑板轻声读一读。

11、把故事背给家长听,再把意思讲给他们听。

乔老师评课:

一、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目标的定位和教学环节的把握

(一)高老师经历了怎样的备课过程?做了哪些准备?

1、了解课程标准对高年段学生文言文有哪些要求?

2、了解教材所处位置,明确教材编排意图。

3、了解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目标(五年用六年教材)

本节课目标:

(1)初步了解小故事的意思

(2)理解重点的词语、语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方法

(3)在本节课上把课文背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调整教学目标:根据现用学生是五年级而用六年级教材进行教学,所以进行目标调整。(课标要求:培养

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课中看注释和读译文:放缓了坡度,降低了年度。

4、安排竖排版的小古文的用意: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读、理解)

(2)对古代文化的渗透:了解古文是竖着写、从右向左、没有标点的古文知识。(自己发现)对古文学习

更有兴趣,完成第三个目标。

乔亚梦老师说:

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像一段快乐的旅途,老师是旅途当中的向导,孩子是快乐的旅伴,把孩子带到哪里?即

前方的驿站是什么?这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备课首先要制订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灵魂就是教学目标

课标:总目标,阶段目标

初中和小学学习文言文的要求不同

遵循课程标准才能准确制定出教学目标

2、掌握教学内容——凭借教材内容教什么

要把孩子带到哪里去呢?凭借什么带到那里去呢?

(1)研读文本是教师备课重要的一步

用三心阅读教材、阅读文本:

①教师以读者的心与文本对话

(以读者的身份来阅读,融入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感悟,享受文本,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经常依靠

教参,久而久之,教师会失去自我)

②以儿童的心与文本对话

③用教师的心与文本对话

不仅与文本对话,还要看书后的练习、插图等(文本提供的这一切都要充分的利用)

阅读教学用书的作用:阅读教参应在独立思考之后,与自己的思考作比较(从而确立适合的教学目标,和

现前的阅读与参考做个对比:有何异同。此为与教参对话,从而作出决定)。

3、了解教育对象——学情基础

高老师就是根据教学对象不同而调整教学目标的。

在依据课标、研读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比较准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较好地实施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调整。

4、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这一学龄段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基本要求,应努力实现。

教学过程的设计

设计教学过程要依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一、设计教学过程会有哪些问题?

1、设计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忽视目标(一般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没有考虑教学目标)。

2、先确定目标,有了目标后还要设计实现目标的路径。

怎样在有效时间内让学达成目标?首先有了目标,在设计教学时要指向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

(二)、怎样设计教学过程

1、指向目标

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

例:高老师能够制定要学生正确、流利、比较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围绕此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蜀僧》教学设计为例:

(1)扫除文字障碍(读准字音) 正确

(2)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词、读流利) 流利

(3)抓住对话,体会人物(读出语气,融入情感) 有感情

(4)读的方法:慢一些,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读技巧

2、凭借教材

教学目标有层次,引领着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同时达成。

以《蜀僧》的教学设计为例:

(1)安排了讨论(子何恃而往)。

(2)安排了合作(分角色读对话)。

◎心中有目标,遇到课上意外生成就容易驾驭。

(3)安排了发现(什么地方相同?如:“曰”对话,如句子文字相同而标点的不同等)。

(4)安排了发散(贫僧的艰辛——成功,富僧惭色——内省)

◎教材、教师、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凭借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用好教材。

3、关注学生

◎我们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的路径,就是把学生带上了船,我们把学生的身体带到了

彼岸,但是不一定把学生的心、情志带到彼岸。

◎师生是同行的伙伴,我们要关注学生,时时关注。

◎不能只设计我们老师怎么教,而不设计学生怎么学。

◎还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课例:四年级《尊严》介绍大意(哈默、杰克逊)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的路径:

(1)一般读完教师都这样问:这篇课文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呀?(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学生的

答案是不同的——环境与遭遇)

(2)课例:农民工学校的学生这节课的开头和结尾。

(3)这个故事学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吗?

说明了对人物的感受有所不同(两个人物同样大)。突出了“尊严”在每个人的心里理解是不同的。

◎靠近了哈默的精神世界,理解了人的应有的那份尊严的可贵。

◎学生凭着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教师是凭着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平等对话的建构使孩子感受了哈默尊

严的内涵。(哈默和杰克逊三次对话)

◎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对教材的理解、对尊严的理解非常适合面对的学生。

板书:尊严

哈默 杰克逊

自尊 尊重

4、不要忽略教学方式的设计:

案例:汉语拼音教学:

(1)课标不仅有课程目标要求,还有教学建议。建议指出:汉语拼音适宜在游戏或活动中进行。

(2)你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是怎样设计教学的呢?(教学时有两种情况:设计教学非常古板,忽视学生兴趣;

关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

(3)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认读汉字和学习汉语拼音是同时起步的(联系生活)。

◎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教学氛围,能够支持孩子的有效学习,在研究怎么教的同时认认

真真研究学生怎么学。

◎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的平台。

◎把学生的需要和自己的感受放到了首要的位置,时时处处为学生服务,心里有学生,眼中有学生,所以

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设计。

5、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设计

◎目标确定后就要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重难点确定一个是研读教材,再一个就是根据学生实际。

◎怎样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还是要根据目标、学生、教材来选择教学方式。不同的班级、学生,

可能教学的重难点是不同的。

◎设计教学过程:

要指向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同时要凭借教材,走向教学目标;同时关注学生。

◎制定教学目标的三个关键词:

课程标准、教材、学生。

有效达成目标,到达前方驿站。

教案的作用与写法

教学中的反思:关注学生、预设与实际有差距。

教案是教学的预案。

课时教案编写的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

2、教学重点、难点: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不是一致的,所以有时要分开来写。

3、课前准备:物质上的准备(师生各准备什么——备忘)。

4、教学过程:是备课的主体部分。

学习方式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的设计:

(1)围绕教学目标

(2)凭借教学资源

(3)关注学生发展

5、板书设计:

(1)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

(2)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这是教学预案。有教学主板书、副板书(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写上去的,有些要进行调整的)

6、教学反思:(课后小结)

教案有详案、有简案,无论详简这六个方面都要涉及到。教案只是备课中的一项。

详简要因人而异,贵在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不要为了写教案而写教案。

具体教案剖析:

案例一:口语交际案例:《我们的画》(一年级上)

1、案例之一:

(1)、教学目标:(过高)

a、把自己的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过高——高年的目标)

b、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意见与别人商讨(中年目标)

c、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过高)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把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说规范的普通话

(3)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4)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少,基本是教师活动)

①看图导入

A、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

B、我们学着他们的样,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再互相评评别人的画。

②指导表述

A、怎样介绍自己的画呢?

把画编成故事。老师示范:机器人小强扛木头,大力无比,动作很快,……

B、组内介绍、评议

说自己的画,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

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意见与别人商讨。

C、图画展评

把图画佳作贴黑板上,互相观看,评选最佳作品。

评选时有条理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评析问题:

1、目标过高(分析时要具体些)

2、指导表达不当(学生学习方式——活动设计少等)

3、教学评价的导向偏离了教学目标(评画,偏离重点,这是语文,不是美术)

案例二:

(1)教学目标:

a、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

b、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c、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师:晚报的记者站听说我们同学画画画的好,想来采访我们。你们欢迎吗?(欢迎)

师:现在老师是记者,要采访你们,请你们对自己的画做个介绍,谁愿意接受采访?(很好同学举手)

师:你好,请问你画的是什么内容?

生:我画的是——

师:你 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你能说说吗?

生:因为——

师:如果您能把这个地方修改一下,真是一幅完美的话。

生:谢谢老师。

……

评析案例:

问题:

教学过程预想过细,容易束缚教师教学。摆脱不了教案,一旦生成什么问题教师就会乱了手脚。

教案设计要宽松一些,考虑周全,但没有必要都写在教案上。

案例三:《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四年级上)

1、教学目标:(比较符合年段和文本)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背诵其中的一个自然段。

2、教、学用具准备

(1)爬山虎实物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初步了解爬山虎,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实物导入

2、学生自读

3、检查读后情况(包括生字读音)

4、画一画爬山虎

(问题:教学环节没有指向教学目标,目标中没有画一画爬山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的方法。背诵2——5

自然段。

教学过程: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小组讨论:叶圣陶爷爷笔下爬山虎的叶子什么样?

全班交流: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什么样?读了有什么感受?(美)

哪些地方写得美?你喜欢哪句?

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组讨论:爬山虎的脚什么样?

a 脚的样子;b 脚的形状;c 颜色

全班交流: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说说爬山虎的脚什么样?

学习第四自然段:

小组讨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全班交流: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找出爬山虎的动作词;自己演示爬的过程。

学习第五自然段:

小组讨论: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全班交流: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问题:讨论安排的太多,讨论的问题缺乏讨论的价值,除第四自然段有点价值外)

怎样处理好教学与教案的关系?

为了教学而写教案

不能让教案束缚教学

有的教师说:教学因预设而成功;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案例五:《恐龙的灭绝》一课(二年)

1、开头: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2、进行了这样的比较,你想说什么?

答案:人类的历史比恐龙的历史短多了。恐龙的历史比人类长多了。

3、进行了这样的比较,你有什么问题吗?

恐龙为什么灭绝呢?

人类会不会灭绝呢?

恐 寒冷说:环境气候的变化

龙 撞击说:星球撞击

灭 偷蛋说 威胁着人类的

绝 传染说:疾病的传染 健康和生存

的 性别说:性别比例的失衡

我们今天研究恐龙的灭绝,却引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长大了,我想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

长大了,我想研究人类怎么才不会灭绝?

备好一节课的关键是把握好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首先要熟悉、了解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不同目标要求;

其次要研究把握教科书单元安排的意图;

同时,考虑我这个班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与感受,是否能接受。

作业:

1、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写一份教学中实用的教案。

2、能够有理有据地评析教学案例。

3、给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按照给出的要求写教学案例。

怎样备好一节课

2009-12-02 08:54:46| 分类: | 标签: |举报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怎样备好一节课

——通榆县小语教师全员培训资料

◎语文课要上得简单、扎实、本色、高效

一、简单:简明的目标,简约的内容,环节的简化 ,指导的简要 。

二、扎实:基础训练、字词句篇、听说读写(五大领域的学习) 。

三、本色:突出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通过语文教学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上

成真正的语文课。

四、高效:内容选择上,有效预设上,教学方式手段上,教师投入上,学生学习效果上。

五、备课是关键。

怎样备好一堂课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备课备什么?

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

怎么备?

课例:六年教材《蜀僧》

教者:高雅跃

课文:

蜀僧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

富者。富者有惭色。

1、解决字音。读{教师读,自读(字音),齐读。教师正音。}

2、解决文意。(课后注释和译文)自学注释和译文,教师检查学生对文意的理解程度。

3、根据注释和译文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信心不足,合作)

4、同桌互相说一说。直接看着原文讲这个故事。

5、自读。把自己理解的带回原文,把文读得正确、流利、通顺。

6、生成的处理:读文言文的特点。根据学生读速较快的问题,讲读文言文的特点:要慢些。(教师示范)

学生再读。

7、深入学习。哪些语句重复出现?

句子“子何恃而往?”两次出现。

“富者曰”,“贫者曰”,两次对话。

两次出现了“南海”

贫者在“蜀之鄙——南海”一条线背后会有哪些困难?(拓展思维)

结果怎样?你有什么疑问吗?

再读“子何恃而往?”这两句真的相同吗?再读(标点不同,为什么不同?自己静静地想一想)。

读出两句因标点不同所表达的不同意思。

8、指名分角色读。

把体会到的语气送进去,完整地把课文读一遍。能背的可以背下来。

9、富者会想些什么,又会怎么做呢?(引导、导向)

10、竖排版的小故事(小黑板出示本文)。

古人写文章的特点(找出不一样的地方:竖写、没标点符号、从右往左写)。看着小黑板轻声读一读。

11、把故事背给家长听,再把意思讲给他们听。

乔老师评课:

一、小学生学习文言文目标的定位和教学环节的把握

(一)高老师经历了怎样的备课过程?做了哪些准备?

1、了解课程标准对高年段学生文言文有哪些要求?

2、了解教材所处位置,明确教材编排意图。

3、了解学生学情,调整教学目标(五年用六年教材)

本节课目标:

(1)初步了解小故事的意思

(2)理解重点的词语、语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方法

(3)在本节课上把课文背下来,达到积累的目的。

调整教学目标:根据现用学生是五年级而用六年级教材进行教学,所以进行目标调整。(课标要求:培养

学生对古代文化的兴趣。)课中看注释和读译文:放缓了坡度,降低了年度。

4、安排竖排版的小古文的用意:

(1)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读、理解)

(2)对古代文化的渗透:了解古文是竖着写、从右向左、没有标点的古文知识。(自己发现)对古文学习

更有兴趣,完成第三个目标。

乔亚梦老师说:

一节好的语文课就像一段快乐的旅途,老师是旅途当中的向导,孩子是快乐的旅伴,把孩子带到哪里?即

前方的驿站是什么?这就是一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师备课首先要制订教学目标

1、依据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

一节课的灵魂就是教学目标

课标:总目标,阶段目标

初中和小学学习文言文的要求不同

遵循课程标准才能准确制定出教学目标

2、掌握教学内容——凭借教材内容教什么

要把孩子带到哪里去呢?凭借什么带到那里去呢?

(1)研读文本是教师备课重要的一步

用三心阅读教材、阅读文本:

①教师以读者的心与文本对话

(以读者的身份来阅读,融入自己的情感,有自己的感悟,享受文本,产生自己的感受、体验,经常依靠

教参,久而久之,教师会失去自我)

②以儿童的心与文本对话

③用教师的心与文本对话

不仅与文本对话,还要看书后的练习、插图等(文本提供的这一切都要充分的利用)

阅读教学用书的作用:阅读教参应在独立思考之后,与自己的思考作比较(从而确立适合的教学目标,和

现前的阅读与参考做个对比:有何异同。此为与教参对话,从而作出决定)。

3、了解教育对象——学情基础

高老师就是根据教学对象不同而调整教学目标的。

在依据课标、研读文本、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才能确定比较准确的教学目标,才能较好地实施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作调整。

4、确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这一学龄段学生学习质量的一个基本要求,应努力实现。

教学过程的设计

设计教学过程要依据确定好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实效。

一、设计教学过程会有哪些问题?

1、设计教学过程中常出现的问题——忽视目标(一般教师设计教学过程,没有考虑教学目标)。

2、先确定目标,有了目标后还要设计实现目标的路径。

怎样在有效时间内让学达成目标?首先有了目标,在设计教学时要指向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

(二)、怎样设计教学过程

1、指向目标

紧紧地围绕教学目标

例:高老师能够制定要学生正确、流利、比较有语气的朗读课文,围绕此教学目标开展教学。

《蜀僧》教学设计为例:

(1)扫除文字障碍(读准字音) 正确

(2)了解故事的内容(理解词、读流利) 流利

(3)抓住对话,体会人物(读出语气,融入情感) 有感情

(4)读的方法:慢一些,读出古文的味道来。 读技巧

2、凭借教材

教学目标有层次,引领着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同时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同时达成。

以《蜀僧》的教学设计为例:

(1)安排了讨论(子何恃而往)。

(2)安排了合作(分角色读对话)。

◎心中有目标,遇到课上意外生成就容易驾驭。

(3)安排了发现(什么地方相同?如:“曰”对话,如句子文字相同而标点的不同等)。

(4)安排了发散(贫僧的艰辛——成功,富僧惭色——内省)

◎教材、教师、学生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凭借教材、充分利用教材、用好教材。

3、关注学生

◎我们通过怎样的路径实现教学目标?我们设计的路径,就是把学生带上了船,我们把学生的身体带到了

彼岸,但是不一定把学生的心、情志带到彼岸。

◎师生是同行的伙伴,我们要关注学生,时时关注。

◎不能只设计我们老师怎么教,而不设计学生怎么学。

◎还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独特理解。

课例:四年级《尊严》介绍大意(哈默、杰克逊)

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落实的路径:

(1)一般读完教师都这样问:这篇课文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呀?(不同的学校、不同的班级、学生的

答案是不同的——环境与遭遇)

(2)课例:农民工学校的学生这节课的开头和结尾。

(3)这个故事学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吗?

说明了对人物的感受有所不同(两个人物同样大)。突出了“尊严”在每个人的心里理解是不同的。

◎靠近了哈默的精神世界,理解了人的应有的那份尊严的可贵。

◎学生凭着与文本的直接对话,教师是凭着学生、教师、文本三者的平等对话的建构使孩子感受了哈默尊

严的内涵。(哈默和杰克逊三次对话)

◎教师对学情的了解、对教材的理解、对尊严的理解非常适合面对的学生。

板书:尊严

哈默 杰克逊

自尊 尊重

4、不要忽略教学方式的设计:

案例:汉语拼音教学:

(1)课标不仅有课程目标要求,还有教学建议。建议指出:汉语拼音适宜在游戏或活动中进行。

(2)你在教学汉语拼音时是怎样设计教学的呢?(教学时有两种情况:设计教学非常古板,忽视学生兴趣;

关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进行。)

(3)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沟通。认读汉字和学习汉语拼音是同时起步的(联系生活)。

◎怎样为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教学环境,教学氛围,能够支持孩子的有效学习,在研究怎么教的同时认认

真真研究学生怎么学。

◎研究学生的心理,研究适合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合作的平台。

◎把学生的需要和自己的感受放到了首要的位置,时时处处为学生服务,心里有学生,眼中有学生,所以

才能设计出好的教学设计。

5、教学难点和重点的设计

◎目标确定后就要确定教学的重难点,重难点确定一个是研读教材,再一个就是根据学生实际。

◎怎样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还是要根据目标、学生、教材来选择教学方式。不同的班级、学生,

可能教学的重难点是不同的。

◎设计教学过程:

要指向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同时要凭借教材,走向教学目标;同时关注学生。

◎制定教学目标的三个关键词:

课程标准、教材、学生。

有效达成目标,到达前方驿站。

教案的作用与写法

教学中的反思:关注学生、预设与实际有差距。

教案是教学的预案。

课时教案编写的一般内容:

1、教学目标(即三维目标):三维目标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目标要明确、具体、恰当。

2、教学重点、难点:有时是一致的,有时不是一致的,所以有时要分开来写。

3、课前准备:物质上的准备(师生各准备什么——备忘)。

4、教学过程:是备课的主体部分。

学习方式是主要的,学习方式的设计:

(1)围绕教学目标

(2)凭借教学资源

(3)关注学生发展

5、板书设计:

(1)体现教师的教学思路

(2)体现教学重点、难点,可以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一节课所学的内容。

这是教学预案。有教学主板书、副板书(根据教学需要随时写上去的,有些要进行调整的)

6、教学反思:(课后小结)

教案有详案、有简案,无论详简这六个方面都要涉及到。教案只是备课中的一项。

详简要因人而异,贵在认真思考和精心设计,不要为了写教案而写教案。

具体教案剖析:

案例一:口语交际案例:《我们的画》(一年级上)

1、案例之一:

(1)、教学目标:(过高)

a、把自己的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过高——高年的目标)

b、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意见与别人商讨(中年目标)

c、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过高)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把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

教学难点:说规范的普通话

(3)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画一幅画,并把自己的画带到课堂上

(4)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少,基本是教师活动)

①看图导入

A、图上的小学生在做什么?

B、我们学着他们的样,把自己画中的故事生动地讲给大家听,再互相评评别人的画。

②指导表述

A、怎样介绍自己的画呢?

把画编成故事。老师示范:机器人小强扛木头,大力无比,动作很快,……

B、组内介绍、评议

说自己的画,说规范的普通话,态度大方,语言美。

听别人评画,能抓住要点,有不同意见与别人商讨。

C、图画展评

把图画佳作贴黑板上,互相观看,评选最佳作品。

评选时有条理说说自己最喜欢哪幅画,为什么?

评析问题:

1、目标过高(分析时要具体些)

2、指导表达不当(学生学习方式——活动设计少等)

3、教学评价的导向偏离了教学目标(评画,偏离重点,这是语文,不是美术)

案例二:

(1)教学目标:

a、能说出自己的画的内容和作画时的想法,能用简单的语言评价别人的画。

b、有相互交流的兴趣,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c、培养说话大方,听话认真的习惯。

师:晚报的记者站听说我们同学画画画的好,想来采访我们。你们欢迎吗?(欢迎)

师:现在老师是记者,要采访你们,请你们对自己的画做个介绍,谁愿意接受采访?(很好同学举手)

师:你好,请问你画的是什么内容?

生:我画的是——

师:你 为什么要画这幅画,你能说说吗?

生:因为——

师:如果您能把这个地方修改一下,真是一幅完美的话。

生:谢谢老师。

……

评析案例:

问题:

教学过程预想过细,容易束缚教师教学。摆脱不了教案,一旦生成什么问题教师就会乱了手脚。

教案设计要宽松一些,考虑周全,但没有必要都写在教案上。

案例三:《爬山虎的脚》教学案例:(四年级上)

1、教学目标:(比较符合年段和文本)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特点。

(2)学习作者观察方法,培养细致、有序观察习惯。

(3)学习生字、词语,积累好词好句。背诵其中的一个自然段。

2、教、学用具准备

(1)爬山虎实物

(2)学生准备水彩笔

3、教学课时: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读课文,初步了解爬山虎,学习生字、词语。

教学过程:

1、实物导入

2、学生自读

3、检查读后情况(包括生字读音)

4、画一画爬山虎

(问题:教学环节没有指向教学目标,目标中没有画一画爬山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具体了解爬山虎的特点,感受作者生动具体的描写,学习作者善于观察的方法。背诵2——5

自然段。

教学过程:

学习第二自然段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小组讨论:叶圣陶爷爷笔下爬山虎的叶子什么样?

全班交流:叶圣陶爷爷笔下的爬山虎的叶子什么样?读了有什么感受?(美)

哪些地方写得美?你喜欢哪句?

学习第三自然段:

小组讨论:爬山虎的脚什么样?

a 脚的样子;b 脚的形状;c 颜色

全班交流:找出写脚的句子读一读,说说爬山虎的脚什么样?

学习第四自然段:

小组讨论:爬山虎是怎样爬的?

全班交流:找出爬山虎爬的句子来;找出爬山虎的动作词;自己演示爬的过程。

学习第五自然段:

小组讨论: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能爬,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全班交流:没触着墙的爬山虎的脚又怎么样呢?

(问题:讨论安排的太多,讨论的问题缺乏讨论的价值,除第四自然段有点价值外)

怎样处理好教学与教案的关系?

为了教学而写教案

不能让教案束缚教学

有的教师说:教学因预设而成功;教学因生成而精彩。

案例五:《恐龙的灭绝》一课(二年)

1、开头:我们人类只有三四百万年的历史,恐龙却在地球上生活了大约两亿年。

2、进行了这样的比较,你想说什么?

答案:人类的历史比恐龙的历史短多了。恐龙的历史比人类长多了。

3、进行了这样的比较,你有什么问题吗?

恐龙为什么灭绝呢?

人类会不会灭绝呢?

恐 寒冷说:环境气候的变化

龙 撞击说:星球撞击

灭 偷蛋说 威胁着人类的

绝 传染说:疾病的传染 健康和生存

的 性别说:性别比例的失衡

我们今天研究恐龙的灭绝,却引发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

长大了,我想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

长大了,我想研究人类怎么才不会灭绝?

备好一节课的关键是把握好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

首先要熟悉、了解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不同目标要求;

其次要研究把握教科书单元安排的意图;

同时,考虑我这个班的学生会有怎样的反应与感受,是否能接受。

作业:

1、根据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实际,写一份教学中实用的教案。

2、能够有理有据地评析教学案例。

3、给出理论依据,结合自己的教学,按照给出的要求写教学案例。


相关内容

  •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问答 电子书
  • 大棚蔬菜栽培技术问答 作者:储力先编 出版日期:2006 页数:148 关键词:蔬菜 温室栽培 问答 储力先 分类: 自然科学 >设施园艺(保护地栽培) 章节目录 一.综合技术 1.蔬菜设施栽培有哪些类型与特点? 2.塑料大棚如何选址搭建? 3.如何正确选择与使用大棚薄膜? 4.不同方位塑料大 ...

  • 辣椒温室大棚栽培及病虫害防治100问
  • 章节目录 一.温室大棚的管理 1. 我国常见的塑料大棚有哪些类型?结构有何特点? 2. 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变化有何特点? 3. 塑料大棚内的光照条件及湿度状况如何? 4. 怎样粘结大棚.温室用的塑料薄膜? 5. 大棚薄膜有哪些覆盖方式? 6. 怎样采用"三大块"盖膜法来覆盖大棚薄膜 ...

  • 即兴说话技巧大全 (第2版)
  • 基本资料 即兴说话技巧大全 (第2版) 作者: 谢伦灿编著 出版社: 出版年: 页数: 定价: 装帧: ISAN: 内容简介 本书介绍了即兴说话在演讲.辩论.谈判.推销等方面广泛使用.如何更好地表达自我. 书  目: 举报失效目录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即兴说话之功 怎样把握即兴说话的体系 即兴说话应 ...

  • 苏教版五年级上数学计算练习题
  • 苏教版五年级上数学计算练习题 计算练习一 一.直接写得数 1-0.01= 0.2×0.3= 0.32÷0.4= 0.5-0.05= 2.5+6.5= 1÷0.01= 10÷0.5= 2.4×5= 二.下列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13.6+(4.28+6.4)+5.72 147.3-28.4-71.6 ...

  • 貔貅怎样自己开光,怎样自己给貔貅开光
  • 貔貅怎样自己开光,怎样自己给貔貅开光 很多人想要自己来为貔貅进行开光,却一直苦于不知貔貅怎样自己开光,怎样自己给貔貅开光,今天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貔貅怎样自己开光,怎样自己给貔貅开光的方法以及具体步骤,同样对于貔貅怎样自己开光,怎样自己给貔貅开光方法中所存在的弊端,也会一一为大家介绍清楚,这样一来对于貔 ...

  • [数与代数]教案
  • 1 教学内容: 教材P68-70"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9题 教学目标: 1. 学生回顾整理整数与小数的相关知识,加深理解整数与小数的意义,沟通各种数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弄清相关概念间的联系与区别,构建整数.小数认识的知识网络. 2. 学生通过复习, ...

  • 六年级硬笔书法
  • 教学要求: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一)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 新授 ...

  • 六年级上册写字课教案[1]
  • 第1 课 上下结构(一) 教学要求: 1 在观察与比较的基础上,认识上下结构上宽下窄型和上窄下宽型的特点: 2 能分析病例,通过上下对照查出病因: 3 会写这两种类型的上下结构的字. 教学时间: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板书课题 上下结构(一) 2 你觉得怎样才能写好上下结构的字呢?今天 ...

  • 热带鱼家庭养殖的实用知识与方法电子书
  • 热带鱼家庭养殖的实用知识与方法 作者:王若松著 出版日期:1993 页数:172 关键词:热带鱼类 观赏鱼类 鱼类养殖 知识 王若松 分类: 自然科学 >水产养殖技术 内容提要 解答家庭饲养热带鱼初学者常遇到的100个问题.并介绍123种较为常见热带鱼的特性及繁育方法. 隐藏目录 章节目录 目 ...

  • 竞职常问问题100条
  • 1.你为什么来竞聘这个职位? 2.你有没信心胜出这次的竞聘? 3.你认为你有什么卖点来胜出这一次的竞聘? 4.你认为你比那些刚入银行的年轻的大学生你竞聘有什么优势? 5.如果你会失败,你会怎样去面对这一次的竞聘? 6.你认为你应怎样去做好理财/客户经理? 7.你这么大的年纪,还能当理财/客户经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