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第一武士::真田幸村

日本战国第一武士::真田幸村

1615年(元和元年)5月7日,大坂城外,德川家康统领着他那庞大的军队,正准备对曾经效忠的丰臣势力展开最后的攻击,彻底抹掉这个心腹大患。因为实力相差悬殊,大坂城似乎唾手可得。然而,家康不会料到,这一天,将有一名武士,差点使他丢掉性命。这位与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南北朝时代的楠木正成并列为日本古代“三大末代悲剧英雄”的如同樱花一般的传奇武士,就是被称作“战国第一兵”的真田信繁(幸村)。

1567年(永禄十年),武田家大名真田昌幸的次子真田信繁(幸村)出生于甲府,初名御弁丸,后改名为源次郎(有趣的是,信繁的兄长信幸幼名源三郎)。昌幸在源次郎元服以后为他取名信繁。1582年(天正十年),武田家被织田家所灭。昌幸投靠了织田信长。同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遇害,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昌幸不断地在北条、上杉、德川等周边大名之间周旋。1585年(天正十三年),昌幸在上田筑城,为了防备德川军的进攻,真田家试图寻求上杉家的支持,为向上杉家表示忠诚,七月,昌幸让十八岁的次子信繁到上杉家做人质,信繁被安排居住在海津城,年轻的信繁深得上杉景胜的喜爱,被授予知行,钱一千贯的待遇。上田城防卫战后,信繁被从上杉家召回,1586年(天正十四年),十九岁的信繁又被作为丰臣家的人质到了大坂城,太阁丰臣秀吉也很器重信繁,授予了信繁从五位左卫门佐的官位,赐姓丰臣并担任近侍,后来信繁还娶了大谷吉继的女儿安歧(正室)。

1598年(庆长三年)太阁丰臣秀吉病逝,1600年(庆长五年)丰臣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和丰臣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为天下归属爆发战争,真田家内部发生了分裂,昌幸与信繁在小山评定后加入了三成的西军,信繁的兄长信幸则作为本多忠胜的女婿加入了东军。当年9月2日到9月5日。昌幸、信繁父子以1000兵力通过偷袭挫败了德川秀忠的38000对上田城的进攻,并使其没能抵达关原战场。(有说法称这是家康刻意为之,以避免出现自己和继承人秀忠都阵亡于关原战场,使德川家后继无人的可能性)

关原合战最终以德川家康获得全胜而告终,昌幸和信繁因为参加西军而受到处罚,被没收领地,流放到纪州高野山(后改为九度山)软禁起来。虽然有加入德川方的真田信幸(此时已改名为信之)的救济,但父子俩一直过得还是很艰难。1611年6月4日,名将真田昌幸在九度山病逝。信繁则继续怀着对德川家的仇恨一天天衰老下去。

1614年(庆长十九年),日本战火再起,德川家康打算彻底除去丰臣家这个心腹大患,走投无路的丰臣家想起了隐居在九度山的真田信繁。10月,47岁的信繁来到了大坂城,开始了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段人生。

凭借着父亲真田昌幸的名声,信繁成功当上了丰臣家的军师。他根据大坂城的地形(大坂城为丰臣秀吉所修,是一座防御力极强的堡垒,其西面是濑户内海,北面是天满川、淀川,东面则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复杂,防御力较强。相比之下,大阪城南面则基本是宽阔的平原,防御力较弱)修筑了一座额外的防御工事,这座被称作“真田丸”的工事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沟,树立了双重的栅栏,城中设置了箭塔、瞭望和楼阁,每一点八米就设了六个枪眼,防御十分强大。当年12月4日,真田丸成功地抵挡住了德川家前田利常、井伊直孝、松平忠直、藤堂高虎联军的进攻,一举毙敌2000多人,占整个大坂冬之阵德川方伤亡的一半以上。德川方鉴于强攻策略失败,转而采用进口的南蛮大炮轰击城墙的策略,其中有一些炮弹命中了天守阁。最终,被连日的炮击折磨得心神不宁的秀赖的母亲淀姬下令同意与德川方议和,代价是拆除大坂城外的所有防御工事,包括真田信繁建立的真田丸,仅留下内掘和本丸,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最终证明丰臣家此举实为饮鸩止渴。

事实证明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决不会容忍丰臣家继续存在下去,1615年(元和元年)4月底,德川军再次兵临大坂城下。5月1日,丰臣方主将真田信繁、后藤基次、毛利胜永率军从大坂城出发。5日,抵达一个叫道明寺的村庄。当晚三人展开会议,后藤基次判断:道明寺东面的小松山是德川军进攻大坂城的必经之路。三人约定次日由后藤基次先行前往小松山设伏,真田、毛利两人随后率军支援。没想到,当夜天将大雾,毛利和真田两军在集合过程中发生了混乱,在加上本来就对当地地理不熟悉,行军十分缓慢。次日(5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毛利队到达藤井寺村(在石川西岸、小松山以西)时,传来了后藤基次遭遇优势敌军,不幸战死、前军全面溃退的消息。毛利队立即停止了前进,又过了一个小时,真田队才赶到。然而真田信繁并不愿就此放弃,率军从藤井寺村向南进发,试图接应前军退却下来的残兵,并在古市村一带遭遇伊达家名将片仓景纲之子——片仓重纲率领的伊达精锐骑铁(骑马铁炮队),先前就是这支精锐击败并杀死了后藤基次。双方随即展开交战,战斗非常激烈,信繁的长子幸昌和大将渡边纪先后中弹负伤,然而真田军也给伊达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最后伊达军率先撤退,真田信繁在稍作追击后亦撤退回藤井寺村。此时,传来了其他丰臣方队伍失败,不得已撤回大坂城的消息,真田、毛利两人承担了为友军殿后的任务,信繁面对不敢追击的德川军,留下了“关东雄兵百万,竟无好汉一人!”的嘲讽。

当晚,真田信繁找到丰臣家家老大野治长,向他讲述了与德川军最终决战的计划,信繁的计划是:次日全军出击,为鼓舞士气,由少主丰臣秀赖亲自率领,一举击杀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以达到使德川军崩溃的效果。同为主将的毛利胜永也赞同信繁的策略,然而对于秀赖能否亲自出马,大野治长并不能肯定。

5月7日上午10点左右,德川军十五万、丰臣军五万,于大阪城南的天王寺——冈山口一带摆开了阵势,真田信繁的军队有5000多人,以骑兵为主,身着赤红盔甲,背上插着绘有真田家六文钱家徽(日本古代迷信,人死之后要渡过冥河,船资是六文铜钱,表示真田家的武士们个个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的背旗,人人斗志昂扬,怀着必死的决心准备投入接下来的战斗。然而真田信繁却没有马上出击,他在等秀赖的出现,在得知秀赖不会出现的消息的情况下,(秀赖原本打算亲自出战鼓舞士气,但被淀姬阻止)信繁依然向全军表示,秀赖少君一定会出现,并让长子幸昌去请秀赖出战,自己则率军出击。真田军开始出击的时候,友军毛利胜永等人已经和德川家前锋混战在了一起,信繁抓住这个机会,直接率军冲向德川军第二阵的松平忠直队,并与之混战在了一起。这时,信繁安插在松平军后方的忍者趁机散布谣言,说浅野长晟已经投降丰臣方了!而此时,作为后备军的浅野军见松平军有难,向松平军方向移动,这使得信繁的谣言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松平忠直的部队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后面的德川家康见孙子有难,也派出旗本队支援忠直,而信繁则趁势脱离松平军的阵地,直接杀入家康本阵之中。家康本阵虽然人多,但很多军队都被调去支援松平忠直了,家康本人的护卫也大多是没经历过很多战阵的武士子弟,一时间似乎没有人能抵挡真田骑兵如同烈火燎原一般的进攻了,家康甚至想到了切腹!然而,老谋深算的家康却下令放倒了帅旗,这样真田信繁就无法确定他的位置了。渐渐地,真田军人数不足的劣势体现了出来,伤亡也越来越大,士兵由于长时间作战而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与此同时,松平忠直已经重新整顿了兵马,并攻取了真田军后方的茶臼山阵地,切断了真田军与后方的联系。腹背受敌的真田军,再也无力支撑,渐渐陷入混乱。此时的信繁也疲惫不堪,身上多处受伤,身边士兵一个个倒下,德川家康却始终不见身影。信繁终于意识到,一切到此为止了。

当天下午4点左右,德川军攻破真田军最后的据点安居神社,大将真田信繁被德川军铁炮手西尾宗次砍下了首级,时年48岁!

随着真田信繁的陨落,丰臣军全军覆没,次日,丰臣秀赖和淀姬在德川军重兵包围下绝望地自尽,丰臣家灭亡。

远在九州的岛津义弘之子岛津忠恒听说了真田信繁最后奋战的事迹后,称赞信繁是“战国第一兵”。在战国的诸多武将中,真田信繁虽然并不算久经战阵,却凭借着他那出色的谋略和卓越的勇气,成为了一颗流星,在历史的苍穹下划过了一道耀眼的轨迹。

08/2016

日本战国第一武士::真田幸村

1615年(元和元年)5月7日,大坂城外,德川家康统领着他那庞大的军队,正准备对曾经效忠的丰臣势力展开最后的攻击,彻底抹掉这个心腹大患。因为实力相差悬殊,大坂城似乎唾手可得。然而,家康不会料到,这一天,将有一名武士,差点使他丢掉性命。这位与源平合战的源义经、南北朝时代的楠木正成并列为日本古代“三大末代悲剧英雄”的如同樱花一般的传奇武士,就是被称作“战国第一兵”的真田信繁(幸村)。

1567年(永禄十年),武田家大名真田昌幸的次子真田信繁(幸村)出生于甲府,初名御弁丸,后改名为源次郎(有趣的是,信繁的兄长信幸幼名源三郎)。昌幸在源次郎元服以后为他取名信繁。1582年(天正十年),武田家被织田家所灭。昌幸投靠了织田信长。同年,织田信长在“本能寺之变”中遇害,为了保全自己的家族,昌幸不断地在北条、上杉、德川等周边大名之间周旋。1585年(天正十三年),昌幸在上田筑城,为了防备德川军的进攻,真田家试图寻求上杉家的支持,为向上杉家表示忠诚,七月,昌幸让十八岁的次子信繁到上杉家做人质,信繁被安排居住在海津城,年轻的信繁深得上杉景胜的喜爱,被授予知行,钱一千贯的待遇。上田城防卫战后,信繁被从上杉家召回,1586年(天正十四年),十九岁的信繁又被作为丰臣家的人质到了大坂城,太阁丰臣秀吉也很器重信繁,授予了信繁从五位左卫门佐的官位,赐姓丰臣并担任近侍,后来信繁还娶了大谷吉继的女儿安歧(正室)。

1598年(庆长三年)太阁丰臣秀吉病逝,1600年(庆长五年)丰臣五大老之一的德川家康和丰臣五奉行之一的石田三成为天下归属爆发战争,真田家内部发生了分裂,昌幸与信繁在小山评定后加入了三成的西军,信繁的兄长信幸则作为本多忠胜的女婿加入了东军。当年9月2日到9月5日。昌幸、信繁父子以1000兵力通过偷袭挫败了德川秀忠的38000对上田城的进攻,并使其没能抵达关原战场。(有说法称这是家康刻意为之,以避免出现自己和继承人秀忠都阵亡于关原战场,使德川家后继无人的可能性)

关原合战最终以德川家康获得全胜而告终,昌幸和信繁因为参加西军而受到处罚,被没收领地,流放到纪州高野山(后改为九度山)软禁起来。虽然有加入德川方的真田信幸(此时已改名为信之)的救济,但父子俩一直过得还是很艰难。1611年6月4日,名将真田昌幸在九度山病逝。信繁则继续怀着对德川家的仇恨一天天衰老下去。

1614年(庆长十九年),日本战火再起,德川家康打算彻底除去丰臣家这个心腹大患,走投无路的丰臣家想起了隐居在九度山的真田信繁。10月,47岁的信繁来到了大坂城,开始了他最后的,也是最精彩的一段人生。

凭借着父亲真田昌幸的名声,信繁成功当上了丰臣家的军师。他根据大坂城的地形(大坂城为丰臣秀吉所修,是一座防御力极强的堡垒,其西面是濑户内海,北面是天满川、淀川,东面则是大和川的支流,地形复杂,防御力较强。相比之下,大阪城南面则基本是宽阔的平原,防御力较弱)修筑了一座额外的防御工事,这座被称作“真田丸”的工事是一座扇形的城砦,三面挖掘了壕沟,树立了双重的栅栏,城中设置了箭塔、瞭望和楼阁,每一点八米就设了六个枪眼,防御十分强大。当年12月4日,真田丸成功地抵挡住了德川家前田利常、井伊直孝、松平忠直、藤堂高虎联军的进攻,一举毙敌2000多人,占整个大坂冬之阵德川方伤亡的一半以上。德川方鉴于强攻策略失败,转而采用进口的南蛮大炮轰击城墙的策略,其中有一些炮弹命中了天守阁。最终,被连日的炮击折磨得心神不宁的秀赖的母亲淀姬下令同意与德川方议和,代价是拆除大坂城外的所有防御工事,包括真田信繁建立的真田丸,仅留下内掘和本丸,然而后来发生的事情最终证明丰臣家此举实为饮鸩止渴。

事实证明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决不会容忍丰臣家继续存在下去,1615年(元和元年)4月底,德川军再次兵临大坂城下。5月1日,丰臣方主将真田信繁、后藤基次、毛利胜永率军从大坂城出发。5日,抵达一个叫道明寺的村庄。当晚三人展开会议,后藤基次判断:道明寺东面的小松山是德川军进攻大坂城的必经之路。三人约定次日由后藤基次先行前往小松山设伏,真田、毛利两人随后率军支援。没想到,当夜天将大雾,毛利和真田两军在集合过程中发生了混乱,在加上本来就对当地地理不熟悉,行军十分缓慢。次日(5月6日)上午十点左右,毛利队到达藤井寺村(在石川西岸、小松山以西)时,传来了后藤基次遭遇优势敌军,不幸战死、前军全面溃退的消息。毛利队立即停止了前进,又过了一个小时,真田队才赶到。然而真田信繁并不愿就此放弃,率军从藤井寺村向南进发,试图接应前军退却下来的残兵,并在古市村一带遭遇伊达家名将片仓景纲之子——片仓重纲率领的伊达精锐骑铁(骑马铁炮队),先前就是这支精锐击败并杀死了后藤基次。双方随即展开交战,战斗非常激烈,信繁的长子幸昌和大将渡边纪先后中弹负伤,然而真田军也给伊达军造成了相当大的损失。最后伊达军率先撤退,真田信繁在稍作追击后亦撤退回藤井寺村。此时,传来了其他丰臣方队伍失败,不得已撤回大坂城的消息,真田、毛利两人承担了为友军殿后的任务,信繁面对不敢追击的德川军,留下了“关东雄兵百万,竟无好汉一人!”的嘲讽。

当晚,真田信繁找到丰臣家家老大野治长,向他讲述了与德川军最终决战的计划,信繁的计划是:次日全军出击,为鼓舞士气,由少主丰臣秀赖亲自率领,一举击杀德川家康和德川秀忠,以达到使德川军崩溃的效果。同为主将的毛利胜永也赞同信繁的策略,然而对于秀赖能否亲自出马,大野治长并不能肯定。

5月7日上午10点左右,德川军十五万、丰臣军五万,于大阪城南的天王寺——冈山口一带摆开了阵势,真田信繁的军队有5000多人,以骑兵为主,身着赤红盔甲,背上插着绘有真田家六文钱家徽(日本古代迷信,人死之后要渡过冥河,船资是六文铜钱,表示真田家的武士们个个都做好了战死的准备)的背旗,人人斗志昂扬,怀着必死的决心准备投入接下来的战斗。然而真田信繁却没有马上出击,他在等秀赖的出现,在得知秀赖不会出现的消息的情况下,(秀赖原本打算亲自出战鼓舞士气,但被淀姬阻止)信繁依然向全军表示,秀赖少君一定会出现,并让长子幸昌去请秀赖出战,自己则率军出击。真田军开始出击的时候,友军毛利胜永等人已经和德川家前锋混战在了一起,信繁抓住这个机会,直接率军冲向德川军第二阵的松平忠直队,并与之混战在了一起。这时,信繁安插在松平军后方的忍者趁机散布谣言,说浅野长晟已经投降丰臣方了!而此时,作为后备军的浅野军见松平军有难,向松平军方向移动,这使得信繁的谣言取得了意料之外的成功,松平忠直的部队顿时陷入了巨大的混乱,后面的德川家康见孙子有难,也派出旗本队支援忠直,而信繁则趁势脱离松平军的阵地,直接杀入家康本阵之中。家康本阵虽然人多,但很多军队都被调去支援松平忠直了,家康本人的护卫也大多是没经历过很多战阵的武士子弟,一时间似乎没有人能抵挡真田骑兵如同烈火燎原一般的进攻了,家康甚至想到了切腹!然而,老谋深算的家康却下令放倒了帅旗,这样真田信繁就无法确定他的位置了。渐渐地,真田军人数不足的劣势体现了出来,伤亡也越来越大,士兵由于长时间作战而疲惫不堪,士气低落。与此同时,松平忠直已经重新整顿了兵马,并攻取了真田军后方的茶臼山阵地,切断了真田军与后方的联系。腹背受敌的真田军,再也无力支撑,渐渐陷入混乱。此时的信繁也疲惫不堪,身上多处受伤,身边士兵一个个倒下,德川家康却始终不见身影。信繁终于意识到,一切到此为止了。

当天下午4点左右,德川军攻破真田军最后的据点安居神社,大将真田信繁被德川军铁炮手西尾宗次砍下了首级,时年48岁!

随着真田信繁的陨落,丰臣军全军覆没,次日,丰臣秀赖和淀姬在德川军重兵包围下绝望地自尽,丰臣家灭亡。

远在九州的岛津义弘之子岛津忠恒听说了真田信繁最后奋战的事迹后,称赞信繁是“战国第一兵”。在战国的诸多武将中,真田信繁虽然并不算久经战阵,却凭借着他那出色的谋略和卓越的勇气,成为了一颗流星,在历史的苍穹下划过了一道耀眼的轨迹。

08/2016


相关内容

  • 日本家纹介绍
  • 日本家纹介绍 什么是家纹? 家纹(かもん)一词出自古代的曰本,用来表示自家家族的家系,血统及地位而使用的纹章,英文为Family crests.据考证,家纹最早出现于平安时代后期(另一说法为中期),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当时贵族为了显示自己的地位及家世,从流行的图案如花.鸟.鱼.虫中挑选自己喜爱 ...

  • 民族精神的抛弃与继承
  • 民族精神的抛弃与继承 --影片<最后的武士>观后感 18世纪中后期处于美国坚船利炮下民生凋蔽的日本, 旧的武士道精神和新的西方文化的入侵, 让日本陷入深深的迷茫. 究竟是该继续闭关, 崇尚武士道, 还是该吸收西方文化, 用自由主义思想覆盖曾经的忠诚和仁义, 以及一千多年来从战国时代起沿袭 ...

  • 网球王子目录
  • 1. 王子出现 2. 少年武士 3. 青春学园正选球员登场 4. 被称为蝮蛇的男人 5. 蛇球 6. 那个男人,越前南次郎 7. 两个龙马君 8. 小碎步 9. 难熬的一天 (搞笑) 10. 再次反击佐佐木 11. 龙马 VS 桃城 12. 开合战术-双卡少年(龙马&桃城) 13. 男人的双 ...

  • 网球王子目录介绍
  • TV版 001. 王子出现 (龙马VS佐佐部之弟) 002. 少年武士 (龙马VS桃城) 003. 青春学园正选球员登场 (龙马VS荒井) 校内排名赛开始 004. 被称为毒蛇的男人 (校内排名赛开始)--(龙马VS海堂) 005. 蛇球 (龙马VS海堂--6:3) 006. 那个男人,越前南次郎 ...

  • 伊贺忍者与甲贺忍者
  • 伊贺忍者与甲贺忍者 忍者与忍术的产生 忍术的历史是从6世纪开始的.当时中国的兵法书<孙子>和佛教一起传到了日本.这本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最高"的兵书有一条教诲--"战争是危险的,不可滥用,运用智谋才是真正的王者之道".由此发展出了各种各样的忍术. ...

  • 从_武士道_看武士道精神价值的核心
  • 史志鉴研究 31 从<武士道>看武士道精神价值的核心 付林鹏 (东北师范大学 亚洲文明研究院 吉林 长春 130024) 要]学者在对武士道的精神价值核心作判断时,往往不能达成统一结论.有人说武士道的价值核心是,有人说是"仁",而新渡户稻造在<武士道>一书 ...

  • 荆轲为证,武士道并非日本原创
  • 华图教育与中国文联出版社即将联合推出本人新作<华夏魂>5-- 荆轲为证,武士道并非日本原创 提及"武士"及"武士道",很多人以为那是日本的专利,且不是什么好东西.尤其现代很多中国人,因为军国日本的侵华历史,将"武士道"视为&qu ...

  • 日本的幕府机构
  • 日本的幕府机构 幕府是古时日本一种权力曾一度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常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进行对国家统治,其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江户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始于1185年终于1867年共682年,幕府本指将领的 ...

  • 战国兰斯7全攻略
  • 战国兰斯全攻略 各路线单独事件 各路线单独事件 [路线概述] ·一周目必定是正史路线. ·正史路线通过后可以选择五十六.兰.谦信路线. ·正史路线或者五十六路线里头如果不去探索"ヒラミレモン"(貌似叫台湾柠檬,一种极酸的野山橘)的话经过一定回合数后就会进入魔王路线. [分歧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