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五四运动精神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国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有学者指出,“这个新政治是从对政治的拒绝中、在“思想战”的硝烟之中产生的。文化和伦理居于新政治的核心。这是现代中国的第一轮“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我们将在“短促的二十世纪”一再听到它的回响。”

五四运动,有两种不同含义的五四运动,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五四运动,主要是指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以北京为中心,随后扩展到中国各主要城市的;以学生为先锋,随后发展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这种意义上的五四运动,主要体现了她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是现代意义的民族爱国运动之精神,具有深刻的政治革命意义。广义的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五四”前后,在中国知识界发生发展的文化启蒙运动,当然包括作为社会政治运动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请出德先生与赛先生始发。其间,中国政治革命发生了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等等,到五四爱国革命运动,才把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结合起来,也可以说作为文化启蒙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五四运动阶段,才第一次爆发出真正的力量。同时,五四运动作为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动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使知识界的文化启蒙向全社会的文化启蒙运动转变。因此,以五四运动代指中国20世纪十至二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唯一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是很有道理的。而这种意义的五四运动,主要包含民主、进步、科学之精神。这正是作为五四政治运动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现代底蕴。正因为这样,本文拟从社会政治运动的五四与文化启蒙运动的五四,两个角度来探讨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与实质。

今天,我们谈论五四运动的精神,一般认为包括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四个方面。但对这八个字的理角各有不同,社会上不乏错误的或肤浅的认识。有一些人认为,五四运动,就是国难当头,振臂一呼,走上街头。而现在是和平年代,建设时期,游街示威早已过时。五四精神,过时了。本人以为,这是对五四精神片面认识的极端表现。又有一些人,甚至包括某些地方的主流媒体也如此。他们宣讲,学五四,讲爱国,要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做起,那就是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职工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本人认为,这是对五四精神认识不深刻的表现,是没有历史地认识五四及其精神内涵的必然结果。

200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90周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整十年纪念的习惯,故而,2009年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唤起中国人的回忆与怀念情愫。因此,我们正确地深刻地认识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与实质,是很有必要的。

抛砖引玉。本文拟从忧国忧民,赤子之心;解放思想,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独立人格;批判迷信,崇尚科学四个方面,探讨五四精神。

一、 忧国忧民,赤子之心。民族精神是历史的。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但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是中华儿女心中如图腾般记忆着的遗传密码。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忧国忧民的赤子标识。

《易经》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大钊创建少年中国学会,编辑《少年中国》。陈独秀在五四中被捕入狱,竟写下这样的随感录:“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1]

(二),对正义价值的认可执着追求,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人格标识。

五四前夕,在一次纪念一战胜利(中国是战胜国之一)的庆祝大会上,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演讲道:世界的大势已到这个程度,我们不能逃出这个世界以外,自然随大势而趋了。我希望国内持强权论的,崇拜武断(独裁)主义的,好弄阴谋的,执着偏见想用一派势力统治全国的,都快快抛弃这种黑暗主义,向光明方面去呵![2]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写道:我们发行这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

陈独秀这里的反对强权包括:“第一,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第二,不许各国政府拿强权来侵害百姓的平等自由”。[3]

显而易见,在那样黑暗的年代,这样的呐喊,表现出五四运动的中华儿女对正义的追求,是何等的执着!

(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人生态度。 古有屈大夫悲愤投江,而五四运动中更是被社会各阶层所凸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首先,记者邵漂萍在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法科礼堂聚集千余学生讨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问题时,先向大会介绍了山东问题,接着激动地说:“现在民族危机系于一发,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第二天,学生就上了街。[4]据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记载,五四运动中,参加罢工的工人,有纺织业方面的,有金属业方面的,有市政工人方面的,还有亚细亚美孚煤油油栈、商务印书馆、英美烟草公司烟厂、查礼饭店的工人们,总共大概有六七万人。[5]

这些青年学生,一般都不是家徒四壁生活无着的,他们为什么要首先站出来,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冲向反动势力;而那些工人们,如果一天不上班就可能全家喝西北风,就可能被开除,就可能全家饿死,那么伟大的工人们又为什么要罢工,这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四),勇于个人牺牲的历史责任感,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完美人格,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脊梁。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被近现代中国人所推崇与实践。1919年五四运动,先是学生的游行,演说,被捕,接着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形成了三罢斗争。运动也迅速扩展到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以学生为先导,工人阶级为主力的有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性的革命运动,严重威胁到北洋军阀统治。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同时,国务总理钱能训辞职,总统徐世昌也提出辞职。这是全国人民共同斗争的胜利成果。但是,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1919年1月17日,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山东各界请愿团到京,冒雨跪在京华门前;天津、山东、北京、陕西等地代表到京联合请愿;全国学联和上海各界人士

召开拒签和约的万人大会。据统计,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接到拒签和约通电有7000份之多,而且通电一致警告代表团“如违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旅居法国的华侨和留学生于6月28日包围了中国代表住所。中国代表只得声明“山东不保留,和约不签字”。[6]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不正是中华赤子的历史责任感使然吗! 早在五四运动取得成果之前的1919年5月29日,《每周评论》第二十三期就刊登了署名“毅”的一篇《五四运动的精神》的文章。文章写道:

什么叫“五四运动”呢?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几千人,因山东问题失败,在政府高压下,居然列队示威,作正当民意的表示。这是中国学生的创举,是中教育界的创举,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大家不可忘了!……这次运动里有三种真精神,可以关系中国民族的存亡。

第一,这次运动是学生牺牲的精神。一班青年学生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奋斗……这样的牺牲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元素。

第二,是社会裁制的精神。……这次学生虽然没有把他们(卖国贼)一个一个地打死,但是把他们在社会上的偶像打破了。以后的社会制裁更要多哩!……

第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这次学生不问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中国民族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求政府,直接惩办卖国贼,是对内自决的第一声。……[7]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准备了各阶级的大团结,启发了人民的觉悟。那么,维系团结的内在因素是什么?本人认为,就是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她是中国社会各进步阶级阶层都具有的民族精神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追求真理。

新文化总是在对旧文化的否定中发展,思想进步也一定是在批判与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的。

(一)五四运动作为文化启蒙运动,作为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转折点,是在反对旧文化,冲破旧文化束缚,人们思想得到大解放的背景下发生的。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针对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面对袁世凯独裁复辟想当皇帝的阴霾,放出一个个划空闪电与雷鸣般的呐喊: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铁笔利剑般刺破“三纲五常”等“吃人礼教”的面纱。

如果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重在解放思想的话,那么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就是重在追求真理了,而五四呢,正是这个沸点的加热剂。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力量,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讲坛上也有了一定位置。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李大钊在五四前就实现了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渴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青年的良师益友。陈独秀也在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李达、周恩来、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8]

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开始就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同时,五四前后,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各种学说和流派都有人研究、信仰和宣传。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而真理正是在争辩中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如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更加扩大了。

(二)五四运动作为新的革命开端,为新的革命的发展做好了基本的思想准备,这是由众多个人解放思想追求真理而造就的。

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评论五四运动时说: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9]

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的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成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日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10]

本人以为,这样形势的出现,是由众多个人解放思想,追求真理汇聚而来的。

三、不畏强权,独立人格。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如果说爱国是五四革命运动的旗帜,那么民主与科学就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武器。尤其是民主,他在五四中融入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之中,爆发出赤子的愤怒,让国内外反动派胆寒心惊。

(一)民主,自由是创新社会的前提条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备环境。

没有创新的民族,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必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封建社会没有民主,只有专制,尤其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扼杀了中国人的创新意识,致使中国社会在向近代过渡时落伍了。

民主,在五四时期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并要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倡导的民主,同俄国一样,是无产阶级民主,是人民大众的民主。这在当时的中国,应该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人民之所以强烈要求民主,并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建立民主社会而流血牺牲,本人以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社会是黑暗的社会,没有自由的生活是不幸的生活,当然这是对于那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人而言的[11];没有自由就不能充分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创造力;不能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社会就不能进步,民族就不能振兴;若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的发挥,而人类一旦失去创造力,人类就不会进化到今天,同样也就不会进化到更加美好的明天。民主,自由,创造,是兄弟姊妹,更是条件与结果。因此,提倡民主,也就必然要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使每个个都成为自主自由的人。这也是作为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之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12]

(二)无论是五四精神之民主精神,还是后来的各种性质的社会民主运动,其共同的内核是:不畏强权,争取自由;独立人格,独立思想。

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就好比利益集团种的人工森林与自由状态的原始森林。看起来,人工森林整齐划一,有用之材多多,而原始森林,乱七八糟,无用之木不少。但是,在人工森林里,由于利益集团为本集团(如家天下,还有……)之利益所驱使,对于森林中不能满足他们利益要求的物种,不管它是否具有潜在的强大的生命力,都必定被无情铲除。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他们铲除的众多物种中,说不定就有一种“先进”的。想一想,这是多么专制呀!这又是多么悲壮呀!生活在这种森林中的树木,“快乐地”群体地向上奉献!然而,在这样的森林里,绝不会生出一个未来的全新的生命世界,因为“全新的”,在萌芽时已经被即得利益者铲除了!而在原始森林里,大树小树,鲜花毒草,栋梁荆棘,自然生存,生态平衡,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只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不受利益集团的专制。未来的“进步”的绿色世界,只能从原始森林里生发。他们中的独立自由的异类,可能就是未来绿色世界的新主人。

五四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基尔福社会主义者,等等,都在

争取民主,争取自由,争取建立他们理想的新社会。岁月蹉跎,大浪淘沙。30年后,在独裁统治的缝隙(如果没有这些缝隙呢),由小小根据地生长成长,当时人数很少(一大时中共党员只有50多人)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新中国。

小结。

五四精神是多方面的,本文只做了一些稍有一些自己见解的探讨。本文认为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进步精神,独立思想的民主精神,科学思想与态度是五四时期也是今天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今天,在我们向健全的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作为中国人对祖国与世界,民族与地球村,社会与个人等等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五四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五四运动也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次年改称《新青年》,举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猛烈抨击封建主义旧文化,提倡新文化。随后,还提倡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并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提倡新文学。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1918年11月李大钊发表的《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代表了中国先进分子的新觉醒。新文化运动不仅为五四爱国运动作了思想准备,同时随着这次运动而更加深入发展,使社会主义思潮逐渐代替资产阶级思潮而成为运动的主流,并在思想上和干部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了准备。

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国务院于1949年12月正式宣布以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

五四运动是中国革命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中国工人阶级从此登上了政治舞台,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显示了中华民族的进一步觉醒。有学者指出,“这个新政治是从对政治的拒绝中、在“思想战”的硝烟之中产生的。文化和伦理居于新政治的核心。这是现代中国的第一轮“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我们将在“短促的二十世纪”一再听到它的回响。”

五四运动,有两种不同含义的五四运动,狭义的和广义的。狭义的五四运动,主要是指从1919年5月4日开始,以北京为中心,随后扩展到中国各主要城市的;以学生为先锋,随后发展到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全国性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这种意义上的五四运动,主要体现了她的民族主义与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是现代意义的民族爱国运动之精神,具有深刻的政治革命意义。广义的五四运动,指的是1919年“五四”前后,在中国知识界发生发展的文化启蒙运动,当然包括作为社会政治运动的五四运动。这场运动,从1915年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请出德先生与赛先生始发。其间,中国政治革命发生了护国运动,讨逆运动,护法运动等等,到五四爱国革命运动,才把文化运动与政治运动结合起来,也可以说作为文化启蒙运动的新文化运动,发展到五四运动阶段,才第一次爆发出真正的力量。同时,五四运动作为群众性的爱国政治运动,动员了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力量,使知识界的文化启蒙向全社会的文化启蒙运动转变。因此,以五四运动代指中国20世纪十至二十年代的新文化运动——中国近现代唯一的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也是很有道理的。而这种意义的五四运动,主要包含民主、进步、科学之精神。这正是作为五四政治运动的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的现代底蕴。正因为这样,本文拟从社会政治运动的五四与文化启蒙运动的五四,两个角度来探讨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与实质。

今天,我们谈论五四运动的精神,一般认为包括爱国、进步、科学、民主四个方面。但对这八个字的理角各有不同,社会上不乏错误的或肤浅的认识。有一些人认为,五四运动,就是国难当头,振臂一呼,走上街头。而现在是和平年代,建设时期,游街示威早已过时。五四精神,过时了。本人以为,这是对五四精神片面认识的极端表现。又有一些人,甚至包括某些地方的主流媒体也如此。他们宣讲,学五四,讲爱国,要从自己做起,从眼前做起,那就是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职工干好本职工作,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而努力奋斗。本人认为,这是对五四精神认识不深刻的表现,是没有历史地认识五四及其精神内涵的必然结果。

2009年,是五四运动爆发的90周年。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直有整十年纪念的习惯,故而,2009年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唤起中国人的回忆与怀念情愫。因此,我们正确地深刻地认识五四运动的精神内涵与实质,是很有必要的。

抛砖引玉。本文拟从忧国忧民,赤子之心;解放思想,追求真理;不畏强权,独立人格;批判迷信,崇尚科学四个方面,探讨五四精神。

一、 忧国忧民,赤子之心。民族精神是历史的。

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包含着一些主要的精神要素,但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始终是中华儿女心中如图腾般记忆着的遗传密码。

(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是忧国忧民的赤子标识。

《易经》有“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大钊创建少年中国学会,编辑《少年中国》。陈独秀在五四中被捕入狱,竟写下这样的随感录:“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入监狱,出了监狱就入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的生活。从这两处发生的文明,才是真文明,才是有生命有价值的文明”。[1]

(二),对正义价值的认可执着追求,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人格标识。

五四前夕,在一次纪念一战胜利(中国是战胜国之一)的庆祝大会上,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演讲道:世界的大势已到这个程度,我们不能逃出这个世界以外,自然随大势而趋了。我希望国内持强权论的,崇拜武断(独裁)主义的,好弄阴谋的,执着偏见想用一派势力统治全国的,都快快抛弃这种黑暗主义,向光明方面去呵![2]

陈独秀在《每周评论》发刊词中写道:我们发行这每周评论的宗旨也就是“主张公理,反对强权”八个大字。

陈独秀这里的反对强权包括:“第一,不许各国拿强权来侵害他国的平等自由,第二,不许各国政府拿强权来侵害百姓的平等自由”。[3]

显而易见,在那样黑暗的年代,这样的呐喊,表现出五四运动的中华儿女对正义的追求,是何等的执着!

(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意识,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人生态度。 古有屈大夫悲愤投江,而五四运动中更是被社会各阶层所凸现的是:先天下之忧而优,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价值取向。首先,记者邵漂萍在1919年5月3日晚,北京大学法科礼堂聚集千余学生讨论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的问题时,先向大会介绍了山东问题,接着激动地说:“现在民族危机系于一发,北大是全国最高学府,应当挺身而出,把各校同学发动起来,救亡图存,奋起抗争。”第二天,学生就上了街。[4]据邓中夏《中国职工运动简史》记载,五四运动中,参加罢工的工人,有纺织业方面的,有金属业方面的,有市政工人方面的,还有亚细亚美孚煤油油栈、商务印书馆、英美烟草公司烟厂、查礼饭店的工人们,总共大概有六七万人。[5]

这些青年学生,一般都不是家徒四壁生活无着的,他们为什么要首先站出来,冒着被逮捕的危险冲向反动势力;而那些工人们,如果一天不上班就可能全家喝西北风,就可能被开除,就可能全家饿死,那么伟大的工人们又为什么要罢工,这只有一个回答,那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

(四),勇于个人牺牲的历史责任感,是忧国忧民之中华赤子的完美人格,也是近现代中国社会进步的原动力,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脊梁。

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一直被近现代中国人所推崇与实践。1919年五四运动,先是学生的游行,演说,被捕,接着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形成了三罢斗争。运动也迅速扩展到全国22个省的150多个城市。以学生为先导,工人阶级为主力的有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性的革命运动,严重威胁到北洋军阀统治。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免去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个卖国贼的职务。同时,国务总理钱能训辞职,总统徐世昌也提出辞职。这是全国人民共同斗争的胜利成果。但是,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1919年1月17日,北洋政府电令中国代表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消息传出,山东各界请愿团到京,冒雨跪在京华门前;天津、山东、北京、陕西等地代表到京联合请愿;全国学联和上海各界人士

召开拒签和约的万人大会。据统计,出席和会的中国代表接到拒签和约通电有7000份之多,而且通电一致警告代表团“如违民意,当与曹、章、陆同论”。旅居法国的华侨和留学生于6月28日包围了中国代表住所。中国代表只得声明“山东不保留,和约不签字”。[6]五四运动取得了彻底胜利。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革命精神,不正是中华赤子的历史责任感使然吗! 早在五四运动取得成果之前的1919年5月29日,《每周评论》第二十三期就刊登了署名“毅”的一篇《五四运动的精神》的文章。文章写道:

什么叫“五四运动”呢?

民国八年五月四日北京学生几千人,因山东问题失败,在政府高压下,居然列队示威,作正当民意的表示。这是中国学生的创举,是中教育界的创举,也是中国国民的创举。大家不可忘了!……这次运动里有三种真精神,可以关系中国民族的存亡。

第一,这次运动是学生牺牲的精神。一班青年学生奋空拳,扬白手,和黑暗势力奋斗……这样的牺牲精神不磨灭,真是再造中国的元素。

第二,是社会裁制的精神。……这次学生虽然没有把他们(卖国贼)一个一个地打死,但是把他们在社会上的偶像打破了。以后的社会制裁更要多哩!……

第三,是民族自决的精神。……这次学生不问政府,直接向公使团表示,是中国民族对外自决的第一声。不求政府,直接惩办卖国贼,是对内自决的第一声。……[7]

毛泽东说五四运动准备了各阶级的大团结,启发了人民的觉悟。那么,维系团结的内在因素是什么?本人认为,就是忧国忧民的赤子之心。她是中国社会各进步阶级阶层都具有的民族精神的精髓。

二、解放思想,追求真理。

新文化总是在对旧文化的否定中发展,思想进步也一定是在批判与追求的过程中获得的。

(一)五四运动作为文化启蒙运动,作为近代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转折点,是在反对旧文化,冲破旧文化束缚,人们思想得到大解放的背景下发生的。

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针对袁世凯尊孔复古逆流,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动摇了封建社会正统思想——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面对袁世凯独裁复辟想当皇帝的阴霾,放出一个个划空闪电与雷鸣般的呐喊: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用一篇篇激扬的文字,铁笔利剑般刺破“三纲五常”等“吃人礼教”的面纱。

如果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重在解放思想的话,那么五四后的新文化运动就是重在追求真理了,而五四呢,正是这个沸点的加热剂。五四运动,中国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中国无产阶级力量,更加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五四后,马克思主义在高等学校讲坛上也有了一定位置。李大钊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开设了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李大钊在五四前就实现了从激进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成为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成为中国渴望马克思主义的知识青年的良师益友。陈独秀也在1920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李达、周恩来、邓中夏、瞿秋白、蔡和森等也坚定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8]

五四运动还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 的结合,使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传播一开始就走上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道路。

同时,五四前后,各种西方思潮纷至沓来,各种学说和流派都有人研究、信仰和宣传。中国思想界异常活跃,出现了“百家争鸣”局面。而真理正是在争辩中广泛传播与发展的。如一场“问题与主义之争”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更加扩大了。

(二)五四运动作为新的革命开端,为新的革命的发展做好了基本的思想准备,这是由众多个人解放思想追求真理而造就的。

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在评论五四运动时说:自北京大学学生发生五四运动以[9]

来,一般爱国青年无不以新思想为将来革新事业之预备,于是蓬蓬勃勃,发抒言论,国内各界舆论一致同倡。各种新出版物为热心青年所举办者,纷纷应时而出,扬葩吐艳,各极其致,社会遂蒙绝大的影响。虽以顽劣之伪政府,犹且不敢撄其锋。此种新文化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成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吾党欲收革命之成功,必有赖于思想之变化,兵法攻心,语日革心,皆此之故。故此种新文化运动实为最有价值之事。[10]

本人以为,这样形势的出现,是由众多个人解放思想,追求真理汇聚而来的。

三、不畏强权,独立人格。

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如果说爱国是五四革命运动的旗帜,那么民主与科学就是五四运动的思想武器。尤其是民主,他在五四中融入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之中,爆发出赤子的愤怒,让国内外反动派胆寒心惊。

(一)民主,自由是创新社会的前提条件,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必备环境。

没有创新的民族,在日新月异的当今世界,必定是没有前途的。中国封建社会没有民主,只有专制,尤其是明清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扼杀了中国人的创新意识,致使中国社会在向近代过渡时落伍了。

民主,在五四时期主要指的是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并要以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反对封建专制和军阀独裁,反对为专制政治服务的封建伦理道德,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五四后,马克思主义传播成为主流。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所倡导的民主,同俄国一样,是无产阶级民主,是人民大众的民主。这在当时的中国,应该是打倒列强除军阀,建立真正民主共和国的民主(中共民主革命纲领)。人民之所以强烈要求民主,并有许多仁人志士为建立民主社会而流血牺牲,本人以为,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的社会是黑暗的社会,没有自由的生活是不幸的生活,当然这是对于那些“自主的而非奴隶的”人而言的[11];没有自由就不能充分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尤其是创造力;不能发挥人的生产力与创造力,社会就不能进步,民族就不能振兴;若站在人类发展史的高度,没有民主就没有自由,没有自由就没有创造力的发挥,而人类一旦失去创造力,人类就不会进化到今天,同样也就不会进化到更加美好的明天。民主,自由,创造,是兄弟姊妹,更是条件与结果。因此,提倡民主,也就必然要提倡个性解放,平等自由,使每个个都成为自主自由的人。这也是作为文化运动的五四运动之民主的主要内容之一。[12]

(二)无论是五四精神之民主精神,还是后来的各种性质的社会民主运动,其共同的内核是:不畏强权,争取自由;独立人格,独立思想。

专制社会和民主社会,就好比利益集团种的人工森林与自由状态的原始森林。看起来,人工森林整齐划一,有用之材多多,而原始森林,乱七八糟,无用之木不少。但是,在人工森林里,由于利益集团为本集团(如家天下,还有……)之利益所驱使,对于森林中不能满足他们利益要求的物种,不管它是否具有潜在的强大的生命力,都必定被无情铲除。这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可是他们铲除的众多物种中,说不定就有一种“先进”的。想一想,这是多么专制呀!这又是多么悲壮呀!生活在这种森林中的树木,“快乐地”群体地向上奉献!然而,在这样的森林里,绝不会生出一个未来的全新的生命世界,因为“全新的”,在萌芽时已经被即得利益者铲除了!而在原始森林里,大树小树,鲜花毒草,栋梁荆棘,自然生存,生态平衡,又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他们只受自然规律的制约,不受利益集团的专制。未来的“进步”的绿色世界,只能从原始森林里生发。他们中的独立自由的异类,可能就是未来绿色世界的新主人。

五四中,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无政府主义者,实用主义者,基尔福社会主义者,等等,都在

争取民主,争取自由,争取建立他们理想的新社会。岁月蹉跎,大浪淘沙。30年后,在独裁统治的缝隙(如果没有这些缝隙呢),由小小根据地生长成长,当时人数很少(一大时中共党员只有50多人)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建了新中国。

小结。

五四精神是多方面的,本文只做了一些稍有一些自己见解的探讨。本文认为五四精神的主要内容有:忧国忧民的爱国精神,追求真理的进步精神,独立思想的民主精神,科学思想与态度是五四时期也是今天人们必须具备的素质。今天,在我们向健全的市场经济转型的今天,作为中国人对祖国与世界,民族与地球村,社会与个人等等的价值取向与人生态度,五四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的!

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泉源,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振兴中华民族。因此,纪念五四运动,发扬五四精神,应该把这些方面结合起来,为振兴中华民族而努力奋斗。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相关内容

  • 论五四精神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意义
  • 摘要: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任务.五四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来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因此,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把握五四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辩证关系,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 ...

  • 对五四运动及传承五四精神的再思考(1)
  • 第20卷第7期长春大学学报Vol.20No.7 2010年7月JOURNALOFCHANGCHUNUNIVERSITYJuly2010 对五四运动及传承五四精神的再思考 刘俊梅 (长春大学马克思主义教研部,吉林长春130022) 摘 要:91年前,一批先进青年知识分子发起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五四运动, ...

  • 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 五四运动的历史与现实意义 一. 五四运动的背景 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这两座大山,却仍然压在中国人民的头上.窃国大盗袁世凯篡夺了革命的果实,又在1915年,为实现他的皇帝梦而接受了日本帝国主义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

  • 弘扬五四运动爱国精神演讲稿范文四篇
  • 1919年5月4日爆发的那场北京学生反帝爱国运动,其革命浪潮迅速席卷全国,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这次运动是在新文化运动背景下所爆发的学生爱国主义运动,在中国的革命史上有着举大的意义. 它是一次追求民主.追求真理的思想解放潮流,极大地推动了科学思潮在中国的传播,为后来的马克思主 ...

  • 弘扬五四精神演讲稿
  • 前天是“五四青年节”,当“五四运动”在1919年发起的时候,距现在已经x年。当一批一批的青年逐渐成熟,又同时有一批一批的青年成长起来。人们历来把青春视为花朵一般美丽,黄金一样宝贵。这是因为它蕴藏着蓬勃的生机,包含着无限的追求,凝聚着不竭的活力,它是热血、激情、理想、信念、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无穷创造力所 ...

  • 准确把握五四精神的真谛(中国青年报 2009-5-4)
  • 学界视点 准确把握五四精神的真谛 ■钟岩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 2009-05-04 [打印] [关闭] 近日,在中国延安精神研究会举办的纪念五四运动90周年研讨会上,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的专家学者围绕"准确把握五四精神的真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quo ...

  • 五四调查报告[例]
  • 关于师大青年如何度过新的五四青年节假日及其对五 四精神的认识和理解的调查报告 五四青年节成为一个法定节日,其目的不仅是要彰显社会对青年的关怀,更要使广大青年继承和发扬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自1919年有了七天的五一长假以来,五四青年节就被淹没在长假中.虽然与五四有关的各种活动依然存在,但都会或提前或推 ...

  • 关于五四运动的思想汇报
  • 关于五四运动的思想汇报 敬爱的党组织: 虽然我是一名在校的大学生,但是我深知我们正处于一个不断汲取知识的时间,学习提供给我们丰富的资源,让我们好好利用和学习,我们就有理由学到更好,我们的思想觉悟应当更高.以人为本,在中国当代,表明人的全面发展已经从理论到实践.从理想到现实.从价值目标到具体行动纲领的 ...

  • 开幕式讲话稿春
  • **学校2014年春季运动会开幕式讲话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裁判员.运动员.同学们: 在这万物峥嵘的阳春三月,迎着拂面的春风,我们**学校迎来了2014年春季运动会的隆 重召开. 首先我代表大会组委会,对在运动会筹备过程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全体老师表示衷心的感 谢! 我校2014年春季运动会的举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