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读书笔记

班级:建筑0812 姓名:丁之琪 学号:0820101222 指导老师:申青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读书笔记

如果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消亡的起点,那么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在后现代建筑师眼里就已经完成了这一过程。文丘里这部复杂与矛盾的著作中,我最关注的是现代建筑为何以及如何消亡。

在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普遍理解中,有些话就像是在为后现代的建筑批评铺路:比如“坚决反对复古”,“坚决反对外加装饰”等。这正好印证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对法则的态度——任何法则一旦绝对化,就会受后人以柄。

在文丘里眼中,时代是反常与不定的,于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规则就成为他批判的对象。文丘里认为:建筑,如果真像维特鲁威所言:需要“实用、坚固、美观”的话,那么其本身就是复杂与矛盾的,二元对立的,体现着兼容的困难统一。现代主义建筑被他认为是“清教徒”式的——装饰、具象、传统均被定为罪恶的象征。

“少”是一种精简,精简是为了促进整体的复杂。时代赋予建筑扩大的规模和复杂的建筑目标,使得人们必须检验建筑方法。它迫使人们再度承认并发展视觉不定性中内在的多样性,既不是少,也不是多。提倡两者兼顾的文丘里自然也不会容忍“形式追随功能”这样绝对的论断存在。文丘里认为形式和功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他问“谁追随谁?”。他以理查德医学研究大楼为例,说明形式在这座建筑中以一种矛盾的方式服从功能;实体与外形服从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实体服从结构功能,外形服从空间功能。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来说,功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社会的不定性让建筑的形式开始追寻除了功能以外更多的东西。 现代主义法则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文丘里不否认创新,但是对于“坚决反对传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首先他提出了自己对法则的观点——法则具有适应性和局限性。法则的适应性要求法则在废除之前必须存在,他援引柯布西耶的名言:没有体系就没有艺术。而法则的局限性使得法则不能永恒——反常和不定在社会中是正常的。

文丘里反对现代主义坚决去除传统,他希望能够非传统地运用传统。不论是传统的建筑要素还是建筑方法都应该以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进入建筑中。受波普艺术的影响,文丘里认为要想使作品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致因为变化而被破坏——像柯布西耶的屋顶花园那样——建筑师就必须掌握传统建筑语汇的意义。在城市尺度上文丘里肯定了低级酒吧间和下等夜总会在建筑中存在的价值,由于波普艺术的出现后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这种建筑“俚语”对大众的意义,因为在城市中这种尺度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较好。

波普艺术主张流行、大众的文化进入高雅艺术,于是文丘里也开始思考如何用低楣文化的语言表达建筑。由于传统元素在文化中带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文丘里认为老一套的题材在新的背景中会产生既新又旧,既平庸又生动,模糊不定的丰富意义。这一思想,在他设计的母亲住宅中体现的很充分:他的立面运用了许多传统的元素表示门和窗,但同时又把尺度改变,与这些传统元素本身给人的尺度感形成矛盾。这也造成了这座建筑“既大又小”造成一种模糊不定的感觉。

在这座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代表作品中,装饰作为立面的一个主要象征元素和构图元素出现,与现代主义建筑信仰的“装饰就是罪恶”形成强烈的对立。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他甚至主张建筑看起来要像商业性的广告牌那样有装饰性的门面,而不是像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那样,形成一个以功能决定外形的建筑(鸭子)。文丘里肯定古典建筑中有着杂关系的构件,这些构件在不同程度上即是结构又是装饰,通常是丰富的,有时又是多余的,为了形式和象征的需要而存在。

针对建筑的复杂与矛盾,文丘里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并在后现代建筑中广为使用。 对于建筑中的矛盾他提出了两种处理办法——适应矛盾和矛盾并列:适应矛盾就是容忍与通融,允许即兴活动。它包含着典型的解体——结果已近似和保留告终。另一方面,矛盾的并列是不妥协。它包含着强烈的对比和不调和的对抗。适应矛盾的结果可能是整体性不纯,矛盾并列的结果可能是整体性不强。对于前者,他认为现代建筑中,由于框架结构和成批生产的技术要求而长期局限于采用的矩形形式已经不能做到适应矛盾,建筑呼唤斜线。对于后者,他以古典建筑为例,总结了总体中矛盾并列的方式:强烈的毗邻(剧烈变化的并列)、并列的方向和重叠。

室内室外是建筑中永远存在的一对矛盾,现代建筑提出消解矛盾的办法:室内和室外融合。而文丘里则赞同路易斯.康的说法:建筑是藏身之处。他认为建筑与环境和场地的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的空间,应该用两套系统(双层外皮)解决。他不赞同空间的流动,认为一个空间需要有明确的维护界面。

文丘里赞成由外而内的设计手法,肯定空间中的空间。多层维护的建筑,不仅能够因为重叠产生的矛盾并列而具有复杂的艺术效果,更能使建筑适应外在的环境,并造成丰富的室内效果。虽然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多层维护之间形成的残余空间,是不经济的,但这些空间固有的合格性以及对比和对立也符合康中肯的说法:一座建筑应该有好空间又有坏空间。 文丘里用一句令人费解的格言来总结他的设计方法:对困难的总体负责。困难的总体不是单一和简单,他肯定古典式的三段式构图,以及被近代建筑压制的二元并列。在这里它主要对建筑的形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建筑师应该运用折射和占支配地位的连接体部件来突出总体,对二、三甚至更复杂的总体负责。对于建筑的矛盾,他的适应矛盾以及矛盾并存的观点,会造成建筑的整体性不纯和整体性不强。此处他又经有大量的古典例子得出结论来解决“整体性”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些规则仍然是我们设计评判标准,以文丘里的作品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大体让仍然没有突破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他的作品中充满对现代主义规则的反动。这也正印证了后现代一词对那个时代的概括:后现代作为现代的衍生物。文丘里代表波普艺术一派的观点,主张现代建筑从“纯粹精神”的高度降落——“也许从粗俗且为人所不屑的日常景观中我们能吸取生动而有力的、复杂和矛盾的法则,把我们的建筑变成文明的整体。”

在“后后现代”的今天,反常和不定更加明显,建筑已经失去了永恒的属性,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关于什么是建筑的问题,或许我们应该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不再为其招魂,而是发现当下鲜活的定义。

班级:建筑0812 姓名:丁之琪 学号:0820101222 指导老师:申青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读书笔记

如果这本书的发表标志着现代主义建筑消亡的起点,那么1972年现代主义建筑在后现代建筑师眼里就已经完成了这一过程。文丘里这部复杂与矛盾的著作中,我最关注的是现代建筑为何以及如何消亡。

在人们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普遍理解中,有些话就像是在为后现代的建筑批评铺路:比如“坚决反对复古”,“坚决反对外加装饰”等。这正好印证了《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对法则的态度——任何法则一旦绝对化,就会受后人以柄。

在文丘里眼中,时代是反常与不定的,于是现代主义建筑的规则就成为他批判的对象。文丘里认为:建筑,如果真像维特鲁威所言:需要“实用、坚固、美观”的话,那么其本身就是复杂与矛盾的,二元对立的,体现着兼容的困难统一。现代主义建筑被他认为是“清教徒”式的——装饰、具象、传统均被定为罪恶的象征。

“少”是一种精简,精简是为了促进整体的复杂。时代赋予建筑扩大的规模和复杂的建筑目标,使得人们必须检验建筑方法。它迫使人们再度承认并发展视觉不定性中内在的多样性,既不是少,也不是多。提倡两者兼顾的文丘里自然也不会容忍“形式追随功能”这样绝对的论断存在。文丘里认为形式和功能是互相依赖的关系,他问“谁追随谁?”。他以理查德医学研究大楼为例,说明形式在这座建筑中以一种矛盾的方式服从功能;实体与外形服从的东西是不一样的——实体服从结构功能,外形服从空间功能。对于后现代主义建筑来说,功能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社会的不定性让建筑的形式开始追寻除了功能以外更多的东西。 现代主义法则坚决反对复古,要创时代之新;文丘里不否认创新,但是对于“坚决反对传统”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首先他提出了自己对法则的观点——法则具有适应性和局限性。法则的适应性要求法则在废除之前必须存在,他援引柯布西耶的名言:没有体系就没有艺术。而法则的局限性使得法则不能永恒——反常和不定在社会中是正常的。

文丘里反对现代主义坚决去除传统,他希望能够非传统地运用传统。不论是传统的建筑要素还是建筑方法都应该以一种新的存在方式进入建筑中。受波普艺术的影响,文丘里认为要想使作品达到预期的效果,并不致因为变化而被破坏——像柯布西耶的屋顶花园那样——建筑师就必须掌握传统建筑语汇的意义。在城市尺度上文丘里肯定了低级酒吧间和下等夜总会在建筑中存在的价值,由于波普艺术的出现后现代建筑越来越重视这种建筑“俚语”对大众的意义,因为在城市中这种尺度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较好。

波普艺术主张流行、大众的文化进入高雅艺术,于是文丘里也开始思考如何用低楣文化的语言表达建筑。由于传统元素在文化中带有丰富的象征意义,文丘里认为老一套的题材在新的背景中会产生既新又旧,既平庸又生动,模糊不定的丰富意义。这一思想,在他设计的母亲住宅中体现的很充分:他的立面运用了许多传统的元素表示门和窗,但同时又把尺度改变,与这些传统元素本身给人的尺度感形成矛盾。这也造成了这座建筑“既大又小”造成一种模糊不定的感觉。

在这座后现代主义建筑师的代表作品中,装饰作为立面的一个主要象征元素和构图元素出现,与现代主义建筑信仰的“装饰就是罪恶”形成强烈的对立。在他的其他著作中,他甚至主张建筑看起来要像商业性的广告牌那样有装饰性的门面,而不是像正统的现代主义建筑那样,形成一个以功能决定外形的建筑(鸭子)。文丘里肯定古典建筑中有着杂关系的构件,这些构件在不同程度上即是结构又是装饰,通常是丰富的,有时又是多余的,为了形式和象征的需要而存在。

针对建筑的复杂与矛盾,文丘里形成了自己的设计方法,并在后现代建筑中广为使用。 对于建筑中的矛盾他提出了两种处理办法——适应矛盾和矛盾并列:适应矛盾就是容忍与通融,允许即兴活动。它包含着典型的解体——结果已近似和保留告终。另一方面,矛盾的并列是不妥协。它包含着强烈的对比和不调和的对抗。适应矛盾的结果可能是整体性不纯,矛盾并列的结果可能是整体性不强。对于前者,他认为现代建筑中,由于框架结构和成批生产的技术要求而长期局限于采用的矩形形式已经不能做到适应矛盾,建筑呼唤斜线。对于后者,他以古典建筑为例,总结了总体中矛盾并列的方式:强烈的毗邻(剧烈变化的并列)、并列的方向和重叠。

室内室外是建筑中永远存在的一对矛盾,现代建筑提出消解矛盾的办法:室内和室外融合。而文丘里则赞同路易斯.康的说法:建筑是藏身之处。他认为建筑与环境和场地的关系以及建筑内部的空间,应该用两套系统(双层外皮)解决。他不赞同空间的流动,认为一个空间需要有明确的维护界面。

文丘里赞成由外而内的设计手法,肯定空间中的空间。多层维护的建筑,不仅能够因为重叠产生的矛盾并列而具有复杂的艺术效果,更能使建筑适应外在的环境,并造成丰富的室内效果。虽然对于现代建筑来说多层维护之间形成的残余空间,是不经济的,但这些空间固有的合格性以及对比和对立也符合康中肯的说法:一座建筑应该有好空间又有坏空间。 文丘里用一句令人费解的格言来总结他的设计方法:对困难的总体负责。困难的总体不是单一和简单,他肯定古典式的三段式构图,以及被近代建筑压制的二元并列。在这里它主要对建筑的形式进行了探讨。他认为建筑师应该运用折射和占支配地位的连接体部件来突出总体,对二、三甚至更复杂的总体负责。对于建筑的矛盾,他的适应矛盾以及矛盾并存的观点,会造成建筑的整体性不纯和整体性不强。此处他又经有大量的古典例子得出结论来解决“整体性”的问题。

不可否认的是现代主义中的一些规则仍然是我们设计评判标准,以文丘里的作品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建筑在大体让仍然没有突破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他的作品中充满对现代主义规则的反动。这也正印证了后现代一词对那个时代的概括:后现代作为现代的衍生物。文丘里代表波普艺术一派的观点,主张现代建筑从“纯粹精神”的高度降落——“也许从粗俗且为人所不屑的日常景观中我们能吸取生动而有力的、复杂和矛盾的法则,把我们的建筑变成文明的整体。”

在“后后现代”的今天,反常和不定更加明显,建筑已经失去了永恒的属性,朝着更加多元的方向发展。关于什么是建筑的问题,或许我们应该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式中走出来,不再为其招魂,而是发现当下鲜活的定义。


相关内容

  • 矛盾论读书笔记
  • "事物的矛盾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唯物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毛泽东在其著作<矛盾论>的开头这样写道.那么,具体该怎样来认识矛盾法则呢?毛泽东认为我们要了解以下几个问题:两种宇宙观: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主要的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矛盾诸方面的同一性和斗争性: ...

  • 马基本各章节读书笔记
  • 第1章读书笔记 (2011-04-14 19:57:1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1.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1)马义的多角度理解 (2)马义的三个组成部分①马哲②政经③科社 (3)对马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 (4)作为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是 ...

  •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读书笔记
  •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读书笔记 <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以分析现状和问题开始,分别从规划原则.交通规划.公共配套设施.景观空间.住区管理模式等方面详细讲解了与城市互动的住区规划设计,说明了传统的住区规划设计和与城市孤立的理想式小区规划是难以实现的,只有在规划小区时充 ...

  • 马克思读书笔记
  •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读书笔记 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有其自身的规律,马克思恩格斯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为人们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历史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原则, 通过学习其中的观点受益匪浅. 书中提到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是辩证统一的.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 ...

  • 读书心得&读书笔记
  • 读书心得 食品经济管理(1) 高子亚 0846130 "如果你错过了太阳,千万不要再错过月亮:如果你错过了月亮,千万不要再错过了星星:如果你连星星也错过了,那就抓住萤火虫:如果萤火虫都错过了,那你就抓住黑暗中那颗坚强的发光的信念:如果连发光的信念也错过了,那你就注定要在黑暗中孤苦一生了!& ...

  • 读书笔记-大城市的死与生心得体会
  •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有感---城市活力论与南京老城南旧城改造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一本获得设计界胜赞的规划方面的参考书,还记得似乎被竭力宣传该书是"有史以来关于城市的最出色著作之一".当时以为这是一本大部头的理论书籍,但是翻开书的序言就被他的第一句 ...

  • 20121228[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 <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读书笔记 绪 论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科学世界观和行动指南. 一.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1.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从狭义来说,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后人对它的发展,即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 ...

  • 环境心理学读书报告
  •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 摘要:对于一个建筑师或规划师,对规划和建筑必须要考虑环境对人心理的影响,也就 是说必须将环境心理学应用到我们的建筑规划当中.本篇读书笔记就是对书中的第十一章建 筑学中的一般应用的读后感. 关键词:环境.行为.应用 正文:环境心理学,就是是研究环境与人的行为之间相互 ...

  • 初中生[匹克威克外传]读书笔记
  • 范文一 谈起<匹克威克外传>,我就会想起书中一个又一个幽默的故事,想起那些可敬的人儿,与那些可恨的面孔. 我读这本书的原因,多是被作者的风趣幽默所吸引.读过简介我知道,这本书多是批判时事为主.洋洋七十多万字,我却读得一点都不厌烦.反而经常开怀大笑,乐在其中.原因当然就是作者的幽默精神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