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的中华文明,今天的人如何看待

古老的中华文明,今天的人该如何看待

姓名:张国洋 专业:13级木科1班 学号:20131318

在大力提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古代优良文化传统的今天,我们从小接触着儒家经典的“仁义礼智信”,接受着“君子”的行为举止,这些传统文化默默地存在着我们的身边。身处于21世纪的当代人们,该如何看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今天得时代意义和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这就是说,要不要区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应当而且必须明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的标准,只有确定了这个区分的“标准”,才能清楚我们所应当继承和弘扬的“精华”是什么,才能明确我们应当否定和抛弃哪些“糟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评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正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我们对历史的“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紊。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不但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指归,不是要人们停留在钻研“古代典籍”和赞赏古代文化的“复古”境遇之中,而是要力 求使我们的提倡和研究有利于当前的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和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忽略了新的时代的要求,看不到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需要,如果仅仅停留在读、背“经书”而不能学以致用,如果仅仅只是“张扬儒学”和“赞赏”、“崇敬”中国古代的 经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而坚定地认识 到,我们要

建立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经济,脱离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脱离新时代的思想进步,无批判地强调“复兴儒学”,宣扬“儒学治国”,提倡“复古”和“倒退”, 认为一切古代的道德传统都可以适用于今天,更是错误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当代人在祖国的繁荣建设下,享受着九年义务教育,这些教育启蒙了人们的思想,传授给了最基本的辨认是非能力。在接受这些现代化教育的同时,也不断的接触着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传给下一代,但是传统文化有“好”有“坏”,应剔除其腐朽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和新道德。

在当前,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主张无批评地兼收并蓄,反对“批判地继承”,认为提出“批判地继承”就是要恢复“文化大革命”中所实施的“大批判”,就是要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还有些人认为,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经典、一切礼仪、一切“古训” 都是应当效法的。更有甚者,把古代的“尊孔读经” 和“磕头跪拜”也视为应当继承的精华,妄图把“儒教”定位为“国教”,其目的就是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把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价值导向, 最终目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中国改变为儒家思想统治的社会。

诚然,中国现时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但是这种尊重,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只能是给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发展,而不是颂古 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紊;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面向古代的传统,而是要引导他们面向未来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有生命力的道德。

二:批判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这个文明体系中,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呢?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切“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就是我们要继承的“精华”,而所有“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就是我们应当抛弃的“糟粕”。概括说来,“三纲”基本上

属于腐朽和束缚人性的“糟粕”,而“五常”则可以视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中国传统文明形成于奴隶社会末期,经过差不多三千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和融合为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文明体系。我们今天的标准就是,凡能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更好地调整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包含着 达到真理的因素的道德,就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精华”;反之,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只是有利于等级制度而增加社会矛盾的道德, 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糟粕”。

“三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 孔子就曾经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话,董仲舒更进一步提出“三纲”和“六纪”的思想。到了 白虎观会议所形成的“白虎通德论”中,更明确地提 出了“三纲”和“五常”的比较系统的原则和规范。 《白虎通·三纲六纪》中说,“三纲者,何谓也? 谓君 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日:‘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在《白虎通德·情性》中,“五常”被称为人与生俱来的五种本性:“五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 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 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六情者,何谓也? 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所以扶成五性。”这样,《白虎通》不仅是从字义上,而且是从理论上、从人性上来解释仁、 义、礼、智、信的。西汉以后的思想家们,不再称“三纲五性”,而是一直引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总的来说,“仁、义、礼、智、信”中提倡的“五常”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所总结、概括和提升的重要道德原则。在长期的封建 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目的,曾经给“五常”打上了一定时期的阶级烙印,但“仁、义、 礼、智、信”作为富有“人民性”的道德信念,在整个社会上,在广大人民的践行中,依然保持着它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不可代替的重要道德原则和道德规 范的地位及作用。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对我们今天正确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这五项基本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普遍的意义,这种普遍意义中包

含着长久起作用的因素,如果能予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扬弃,对当前的人际关系的改善,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当然,如 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五常”的话,我们也可以看 到“五常”的历史局限性。“仁”作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从字面上看,它的确有着“爱所有的人”的意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仁者爱人”并不可能“爱一切人”,而是有着时代和阶级的烙印的。 “义”不仅有“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然后取” 的意义,我们也要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正当”、“正义”、“应当”和“公平”等也是有不同意义的。至于道德原则“礼”,更有其明确的区分人的“贵贱尊卑”的意义,在当时的社会中,它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更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等级制度。 在“五常”中,只有“信”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 原则,它强调每一个人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平 等的,是相互之间都应当遵守的。因此,我们今天对于传统道德的“五常”,仍然要持分析和扬弃的态度。

作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虽然有着时代的局限,但其中也确实包含着永恒的、普遍的、能长久起作用的道德生活的重要原则。尽管它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一定时代的限制,但这并不妨碍和影响它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三:认真看待传统文化,背负新一代的任务

当前,在社会上出现了某些道德扭曲、道德 沉沦和道德沦丧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对于这些现象,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要用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强大舆论氛围和综合治理措施逐步予以改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企图以“复兴儒学”和用儒家道德来挽救当前的道德扭曲,有些人还主张将儒教改为国教,使儒教国家化,盲目提倡小孩要从小读经等,这些思想是一种变相 的“复古”和倒退的思想,是极为有害的。一些人认为“西方文明盛极而衰,现在已经没落了”,要用儒家思想代替“西方文明”也是片面的,代替“西方文明”的不可能是儒家的思想,它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和新文明。当代人应批判地接受传统文化,以建设繁荣祖国为几任,自强不息。

古老的中华文明,今天的人该如何看待

姓名:张国洋 专业:13级木科1班 学号:20131318

在大力提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国古代优良文化传统的今天,我们从小接触着儒家经典的“仁义礼智信”,接受着“君子”的行为举止,这些传统文化默默地存在着我们的身边。身处于21世纪的当代人们,该如何看待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今天得时代意义和价值?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问题。这就是说,要不要区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如果回答是肯定的。那么,就应当而且必须明确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和“糟粕”的标准,只有确定了这个区分的“标准”,才能清楚我们所应当继承和弘扬的“精华”是什么,才能明确我们应当否定和抛弃哪些“糟粕”。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毛泽东早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就有明确的说明。他说:“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 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评地兼收并蓄。必须将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和古代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区别开来。”正像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我们对历史的“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紊。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向后看,而是要引导他们向前看”。

毛泽东同志的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不但有着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而且有着很强的针对性。我们弘扬和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目的和指归,不是要人们停留在钻研“古代典籍”和赞赏古代文化的“复古”境遇之中,而是要力 求使我们的提倡和研究有利于当前的新经济、新政治、新文化和新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忽略了新的时代的要求,看不到社会主义社会现实的需要,如果仅仅停留在读、背“经书”而不能学以致用,如果仅仅只是“张扬儒学”和“赞赏”、“崇敬”中国古代的 经典,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而坚定地认识 到,我们要

建立的是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政治和社会主义经济,脱离社会主义的现实要求,脱离新时代的思想进步,无批判地强调“复兴儒学”,宣扬“儒学治国”,提倡“复古”和“倒退”, 认为一切古代的道德传统都可以适用于今天,更是错误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分析

当代人在祖国的繁荣建设下,享受着九年义务教育,这些教育启蒙了人们的思想,传授给了最基本的辨认是非能力。在接受这些现代化教育的同时,也不断的接触着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通过教师言传身教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传给下一代,但是传统文化有“好”有“坏”,应剔除其腐朽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发展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和新道德。

在当前,一种值得注意的倾向是,对于中国古代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主张无批评地兼收并蓄,反对“批判地继承”,认为提出“批判地继承”就是要恢复“文化大革命”中所实施的“大批判”,就是要全盘否定中华民族的传统。还有些人认为,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经典、一切礼仪、一切“古训” 都是应当效法的。更有甚者,把古代的“尊孔读经” 和“磕头跪拜”也视为应当继承的精华,妄图把“儒教”定位为“国教”,其目的就是要以儒家思想为指导,把儒家思想作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价值导向, 最终目的是要把社会主义的中国改变为儒家思想统治的社会。

诚然,中国现时的社会主义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但是这种尊重,正像毛泽东同志所说,只能是给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发展,而不是颂古 非今,不是赞扬任何封建的毒紊;对于人民群众和青年学生,主要地不是引导他们面向古代的传统,而是要引导他们面向未来的崭新的社会主义的新的、有生命力的道德。

二:批判的接受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这个文明体系中,究竟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呢? 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切“优秀的人民文化即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东西”,就是我们要继承的“精华”,而所有“古代封建统治阶级的一切腐朽的东西”就是我们应当抛弃的“糟粕”。概括说来,“三纲”基本上

属于腐朽和束缚人性的“糟粕”,而“五常”则可以视为维护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多少带有民主性和革命性”的重要纽带,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精华。中国传统文明形成于奴隶社会末期,经过差不多三千年的发展,已经发展和融合为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的文明体系。我们今天的标准就是,凡能推动社会进步、有利于人和人之间的和谐与信任、更好地调整社会各个利益集团的矛盾、包含着 达到真理的因素的道德,就是中华民族道德中的“精华”;反之,那些阻碍社会进步、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只是有利于等级制度而增加社会矛盾的道德, 就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中的“糟粕”。

“三纲”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早已存在。 孔子就曾经说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话,董仲舒更进一步提出“三纲”和“六纪”的思想。到了 白虎观会议所形成的“白虎通德论”中,更明确地提 出了“三纲”和“五常”的比较系统的原则和规范。 《白虎通·三纲六纪》中说,“三纲者,何谓也? 谓君 臣、父子、夫妇也”,故“《含文嘉》日:‘君为臣纲,父 为子纲,夫为妻纲”。 在《白虎通德·情性》中,“五常”被称为人与生俱来的五种本性:“五常者何谓?仁、义、礼、智、信 也。仁者,不忍也,施生爱人也。义者,宜也,断决 得中也。礼者,履也,履道成文也。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于事,见微知著也。信者,诚也,专一不移也。故人生而应八卦之体,得五气以为常。仁义礼智信也。六情者,何谓也? 喜、怒、哀、乐、爱、恶谓六情,所以扶成五性。”这样,《白虎通》不仅是从字义上,而且是从理论上、从人性上来解释仁、 义、礼、智、信的。西汉以后的思想家们,不再称“三纲五性”,而是一直引用董仲舒的“三纲五常”。

总的来说,“仁、义、礼、智、信”中提倡的“五常”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值得我们大力弘扬。 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所总结、概括和提升的重要道德原则。在长期的封建 社会中,统治阶级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目的,曾经给“五常”打上了一定时期的阶级烙印,但“仁、义、 礼、智、信”作为富有“人民性”的道德信念,在整个社会上,在广大人民的践行中,依然保持着它调节人和人之间关系的不可代替的重要道德原则和道德规 范的地位及作用。继承这份宝贵的遗产,对我们今天正确调整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这五项基本道德原则,在社会生活中,都有着普遍的意义,这种普遍意义中包

含着长久起作用的因素,如果能予以适应时代需要的扬弃,对当前的人际关系的改善,必将产生重要的作用。当然,如 果从历史的角度来观察“五常”的话,我们也可以看 到“五常”的历史局限性。“仁”作为一个有普遍意义的道德原则,从字面上看,它的确有着“爱所有的人”的意义,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仁者爱人”并不可能“爱一切人”,而是有着时代和阶级的烙印的。 “义”不仅有“义以为上”、“先义后利”、“义然后取” 的意义,我们也要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来说,“正当”、“正义”、“应当”和“公平”等也是有不同意义的。至于道德原则“礼”,更有其明确的区分人的“贵贱尊卑”的意义,在当时的社会中,它的重要作用不仅仅是要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的更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要维护社会的等级制度。 在“五常”中,只有“信”是真正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 原则,它强调每一个人的道德权利和道德义务是平 等的,是相互之间都应当遵守的。因此,我们今天对于传统道德的“五常”,仍然要持分析和扬弃的态度。

作为仁义礼智信的“五常”,虽然有着时代的局限,但其中也确实包含着永恒的、普遍的、能长久起作用的道德生活的重要原则。尽管它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有着一定时代的限制,但这并不妨碍和影响它在人类长期的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用哲学的语言来说,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特殊和一般的关系。 三:认真看待传统文化,背负新一代的任务

当前,在社会上出现了某些道德扭曲、道德 沉沦和道德沦丧的现象,值得我们重视。对于这些现象,要进行全面的分析,要用社会主义的道德理想和集体主义价值导向的强大舆论氛围和综合治理措施逐步予以改善。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人企图以“复兴儒学”和用儒家道德来挽救当前的道德扭曲,有些人还主张将儒教改为国教,使儒教国家化,盲目提倡小孩要从小读经等,这些思想是一种变相 的“复古”和倒退的思想,是极为有害的。一些人认为“西方文明盛极而衰,现在已经没落了”,要用儒家思想代替“西方文明”也是片面的,代替“西方文明”的不可能是儒家的思想,它只能是社会主义的新文化和新文明。当代人应批判地接受传统文化,以建设繁荣祖国为几任,自强不息。


相关内容

  • 弘扬中华文化演讲稿
  • 篇一:弘扬中国文化--汉字 演讲稿 追根 溯源文为本,弘扬发展字当先 --弘扬中华文化 的瑰宝 长春市第一五三中 学 穆洪良 尊敬的各位评委. 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 是<追根溯源文为本,弘扬发展字当先>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 恒古至今的文字,体现的是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精神 ...

  • "丝绸之路"与中国的"时代精神"
  • "丝绸之路"与中国的"时代精神" 2014年06月10日 郑永年 任何大国的外部崛起,都需要一种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所说的"时代精神"的元素,要不自觉地去顺应这种时代精神,要不主动创造这样一种时代精神.对18.19世纪的大英帝国来说,这个时代精 ...

  • 我们应当怎样看待传统文化的复兴?
  • "一股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神州涌流."这成为许多媒体报道的热点话题,同时这也正是包括笔者在内的许多国人多年来梦寐以求的大好事. 自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年间,中国在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中屡战屡败,无一胜绩,陷入了被列强瓜分的悲惨境地,于是就导致了一个自然的结果:中国人对于自己文化的 ...

  •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如何看待珠算
  • 2014重庆公务员考试:如何看待珠算 2013年12月4日晚,在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后,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经历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 ...

  • 给当代大学生的一封信
  • 给当代大学生的一封信 作者:陈明宇 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我们都知道,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具有自己的思想,通过自己的思维去判断当前或者以后发生的事儿,因而,价值思维判断是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青年必备的能力之一. 一个成熟的人,会沉着,冷静,理智地去看待和思考当前国际 ...

  • 有关文化缺失文化传承的文章作文
  • 有关文化缺失,文化传承的文章作文 中国在面临传统文化的缺失吗? 五千年华夏,泱泱哉大国.提起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博大精深,已是老生常谈.然而,我们整日挂在口边的这四个字"博大精深"在今天十三亿中国人头脑中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和意义?这四个字仅仅意味着京剧.诗词和书法吗?它究竟诠释着什么 ...

  •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征文
  • 历史不容忘记--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暨中国抗日战争 胜利70周年 反法西斯战争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胜利70周年,又是一个轮回,又是一个时间节点可以让我们驻足回望.这是人类反思深重灾难的一天,是鞭挞罪恶的一天,是呼唤人性良知的一天,是彰显正义终将战胜邪恶的一天. 70多年前,中华大地哀鸿遍野,灾难深重. ...

  • 艺术学概论
  • 河南科技学院 设计学概论论文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 学 院: 艺术学院 专 业: 服装设计与工艺教育 年级班别: 08级082班 姓 名: 薛婷婷 学 号: [1**********] 2011年06月 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 摘要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 ...

  • 汉字危机建议书
  • 关于"汉字危机"的话题与佳作 [原创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最近一段时间,主打汉字听写的节目"汉字英雄"和"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惊艳电视荧 屏.尤其央视科教频道制作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