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打破课文的自然顺序,紧扣课文标题,采取中间“开花”法。

思维推进方式:“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思路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缜密的逻辑思维特点。

教学手段: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对文中大量的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去感受演讲者那澎湃的激情对听众的感染力,那排山倒海的语言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作为演讲词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体会全文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体会马丁•路德•金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 2、体会演讲的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雄鹰的梦想是翱翔蓝天,骆驼的梦想是行走沙漠;老虎的梦想是长啸深山,蛟龙的梦想是翻江倒海。盘古的梦想是开天辟地,女娲的梦想是炼石补天;屈原的梦想是救国救民,陶潜的梦想是归园田居,杜甫的梦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么,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呢?请看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二、题解:标题“我有一个梦想”中心落在哪个词上?——梦想。

看了这个标题,大家最急于知道的问题是什么?——“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 其次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然后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

最后可能是什么?——思维点拨:作为极富煽动性的演说辞,文章还可能谈及什么问题?——点拨:如此渴盼实现这一梦想,自然应说——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 思维过渡: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赏析课文

(一) 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 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梦想段落范围(17--25段),明确后集体朗读。 学生诵读,感受其激情、气势和氛围。

问:大家以为在这里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梦想? ——关键词是六个“梦想”。 内容依次是:人人平等 —— 拥有自由 —— 拥有正义 —— 消除歧视 —— 黑人白人情同手足 简而言之:要求政府实现诺言,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问:这些“梦想”的内容次序可以打乱吗? ——不能。它们依次推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只有......才能......) (再读17--25段)

问:这些排比、反复的修辞效果怎样?

—— 6个“我梦想有一天......”形成排比、反复,如长江大河滔滔奔涌,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思维过渡:多么令人心往神驰的美梦啊!那么,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 想呢?

(二) 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梦想?

思维点拨:为什么会产生梦想?——当现实不能令人满意、与理想相距甚远时,人便会 产生梦想。那么,马丁·路德·金当时生活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呢?他满足于那样的社会现实吗?他的理想是怎样的?与现实相距遥远吗?

(1)你能根据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回答吗?(学生自由答) ——我们知道:从16 世纪中期

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奴,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多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黑人的社会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之后,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20世纪50到60 年代,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依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社会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和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许多洲,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 马丁·路德·金的理想是“人人生而平等”,而现实生活却与年这相距甚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丁·路德·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并成为最杰出的领袖。他曾在21 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他晋见了肯尼迪 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力。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说。他不用稿子而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告诉了听众,这就是 “我有一个梦想”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写相关内容的段落吗? ——(1—6段),集体朗读。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1、一百年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 2、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了“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 3、如果黑人没有自由和平等,国家就得不到稳定,所以希望政府尽快兑现诺言。

(3)重点品读第2段:

问:“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文中反复出现形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不能突出凸现黑人在生活上备受压榨、经济上十分贫困、政治上遭受歧视的悲惨现状。

问:如果去掉“镣铐”“枷锁”“压榨”等词,其表达效果会怎样? ——不能突出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罪恶。

问:如果不用两个比喻“海洋”“孤岛”,其表达效果会怎样? ——不能凸现美国社会黑人白人之间的贫富悬殊、待遇极其不公平。

问:如果不用“萎缩”“角落”,而直接陈述黑人社会地位低下,其表达效果会怎样?——不能让人形象地感受到黑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问:何为“流亡”?——“流亡”是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而美国的黑人却成了“故土家园的流亡者”,这又为什么? ——因为白刃占据了他们的家园。白刃反客为主,可恶!黑人反主为客,可悲!

思维过渡:怎样才能结束这可悲的局面?——要努力实现“梦想”。于是作者在集会上竭力煽动大家“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真正给黑人以自由、平等。

问:何为“空头支票”?两个“不相信”的作用是什么? ——“空头支票”指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不能生效的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两个“不相信”撕破了美国当局虚伪的外衣,说明政府不是没有条件没有能力兑现诺言,而是不想不愿兑现这一诺言,从而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投入战斗。

问:五个“现在是”一个“现在决非”的作用是什么? ——从正面强调了政府兑现诺言的迫切性(拯救国家,稳定国家)。

思维过渡:既然这一梦想(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的实现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一梦想呢?下节课我们再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解决审题推测中的后两个问题(如何实现梦想?梦想实现后将会怎样?)

(一)思维过渡:既然现实如此令人沮丧,而与愿望(梦想)相距甚远,那么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一梦想呢?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吗?——(7—16段)

——抓关键词:两个“不要”、四个“不能”、两个“必须”、一个“要”、四个“只要„„就决不„„”。 概括:和平、团结、彻底。(和平斗争,团结行动,永远向前,直到正义和公正来临。)

问:关于斗争的彻底性,作者在9—16段中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来表达,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从正面来回答呢? ——当警察停止对黑人的野蛮迫害时 ——当黑人能和白人一样找到旅馆住宿时 ——当黑人的基本活动不被局限在贫民区内时 ——当黑人能和百人一样享有选举权时 ——当正义和公正滚滚而来时 黑人才能“满足”,才算是彻底斗争了。

(二)思维过渡:和平、团结、彻底地斗争才能美丽梦想,而“梦想”则是奋斗的永恒的动力源(27—28段)。因为当梦想实现时„„(29—32段)

问:当梦想实现后将会出现怎样的美妙情景呢?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它吗?——自由之乡人人歌唱自由,处处飞扬自由之歌!

(诵读29—32段,感受作者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之情和斗争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问:作者在最后四段列举了美国的许多地名,为什么不简单的说“让自由之声从美国各地响起来”?而要用这么多反复的语言呢?

——集会的25万同胞来自美国各地,作者演讲时列举美国的许多地名,说要让自由之声从这些地方响起来,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形成排比,很有气势。

问:谁能举一些我们曾经学过的例子来帮助大家感悟“反复”语言的作用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三)课堂小结: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问:这篇演讲词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 ——他的演讲感情真挚充沛,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雄劲有力,如同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不可阻挡

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

1、 多用整句、短句、修辞。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 扑面而来。

2、 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

3、 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

马丁的梦想是:

——简单地说是要求政府实现诺言,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具体地说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1) 政治上,希望美国有

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有同等地位和公民权,不再受到歧视和压迫。

(2) 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价他们, 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3) 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再固定 的贫民区,穷困潦倒。

但马丁并没有能亲眼看到梦想的实现,他的经历与林肯总统极为相似,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到敌人的仇恨,他到下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他是不可战胜的,他已经化身为正义之神。 联系现状:又40年多过去了,当人们来到当年马丁发表演说的地方,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时,虽然故人已去,但他那慷慨激昂的话音尤在耳旁回响,马丁的梦想是否真正实现了呢?请大家来谈谈自己对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看法。

——种族歧视事件(对所有有色人种)

——民族问题即美国的强权政策 拓展到人与人如城乡弱势群体

结语:自由平等是人类永远的梦想,也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

《我有一个梦想》教学设计

教学设想:打破课文的自然顺序,紧扣课文标题,采取中间“开花”法。

思维推进方式:“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思路由“是什么”到“为什么”再到“怎么样”,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缜密的逻辑思维特点。

教学手段:朗读贯穿教学始终。通过对文中大量的排比、比喻语段的朗读、品味,让学生去感受演讲者那澎湃的激情对听众的感染力,那排山倒海的语言气势对听众的震撼力;揣摩作为演讲词理论性与艺术性、鼓动性与形象性有机结合的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

教学目标:1、了解演讲的背景和主要内容。2、 体会全文极富感召力的语言特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3、体会马丁•路德•金为理想献身的精神。

教学重点: 1、在反复朗读中感受排比的表达效果 2、体会演讲的思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在反复朗读中感受语言的感染力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雄鹰的梦想是翱翔蓝天,骆驼的梦想是行走沙漠;老虎的梦想是长啸深山,蛟龙的梦想是翻江倒海。盘古的梦想是开天辟地,女娲的梦想是炼石补天;屈原的梦想是救国救民,陶潜的梦想是归园田居,杜甫的梦想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那么,美国著名的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呢?请看课文《我有一个梦想》。

二、题解:标题“我有一个梦想”中心落在哪个词上?——梦想。

看了这个标题,大家最急于知道的问题是什么?——“我”有怎样的一个梦想。 其次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然后是什么?——怎样才能实现这一梦想。

最后可能是什么?——思维点拨:作为极富煽动性的演说辞,文章还可能谈及什么问题?——点拨:如此渴盼实现这一梦想,自然应说——当梦想实现之后将会怎么样。 思维过渡:根据这样的思路,我们现在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

三、赏析课文

(一) 马丁·路德·金有怎样的梦想? 让学生找出文中表达作者梦想段落范围(17--25段),明确后集体朗读。 学生诵读,感受其激情、气势和氛围。

问:大家以为在这里应该抓住哪些关键词?谁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作者的梦想? ——关键词是六个“梦想”。 内容依次是:人人平等 —— 拥有自由 —— 拥有正义 —— 消除歧视 —— 黑人白人情同手足 简而言之:要求政府实现诺言,从政治、经济、文化上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问:这些“梦想”的内容次序可以打乱吗? ——不能。它们依次推进,前者是后者的前提条件(只有......才能......) (再读17--25段)

问:这些排比、反复的修辞效果怎样?

—— 6个“我梦想有一天......”形成排比、反复,如长江大河滔滔奔涌,排山倒海,气势磅礴。 思维过渡:多么令人心往神驰的美梦啊!那么,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梦 想呢?

(二) 马丁·路德·金为什么会提出这样的梦想?

思维点拨:为什么会产生梦想?——当现实不能令人满意、与理想相距甚远时,人便会 产生梦想。那么,马丁·路德·金当时生活的社会现实是怎样的呢?他满足于那样的社会现实吗?他的理想是怎样的?与现实相距遥远吗?

(1)你能根据相关的背景知识来回答吗?(学生自由答) ——我们知道:从16 世纪中期

开始,欧洲殖民者就开始掳掠非洲黑奴,把他们贩卖到美洲为奴,以弥补美洲劳动力的不足。这种惨无人道的奴隶贸易持续了大约四百多年。直到1783年,美国的建国者决定废除奴隶贸易,黑人的社会地位依然非常低下。南北战争之后,林肯总统签署了《解放黑奴宣言》,奴隶终于在法律上获得自由。

但一百多年后,20世纪50到60 年代,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现象依然十分严重。美国黑人依然是下等公民,挣扎在社会的底层,生活贫困,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不能进入社会高层机构,不能参加投票和选举,不能和白人一样享有人格自由和活动自由。在南方的许多洲,商店、饭店、医院、公共汽车和火车里都有为黑人设置的隔离区。黑人儿童在单独为黑人开设的学校上学,在黑人儿童身上的教育经费只及白人儿童的四分之一。 马丁·路德·金的理想是“人人生而平等”,而现实生活却与年这相距甚远。 在这样的情况下,马丁·路德·金发起了声势浩大的黑人民权运动,并成为最杰出的领袖。他曾在21 个城市组织集会,发动黑人争取公民权利。1963年,他晋见了肯尼迪 总统,要求通过新的民权法,给黑人以平等的权力。1963年8月28日,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二十五万人的集会,要求种族平等。他向成千上万的黑人发表了一篇举世闻名的演说。他不用稿子而用充满激情的语言把自已对前途的看法告诉了听众,这就是 “我有一个梦想”

(由于马丁`路德`金从事黑人解放运动的工作,所以树敌众多.有一次,一枚炸弹爆炸,毁了他的房屋.1968年4月18日——一个永远值得被所有人记住的日子,马丁·路德·金在田纳西州孟菲斯城被种族主义者刺杀身亡。)

(2)你能从课文中找到写相关内容的段落吗? ——(1—6段),集体朗读。用简洁的语言把它概括出来:1、一百年前,政府许下“解放黑奴”的宣言,给黑奴带来了希望; 2、一百年后,政府没有兑现诺言,“宣言”成了“空头支票”,黑人依然没有自由和平等; 3、如果黑人没有自由和平等,国家就得不到稳定,所以希望政府尽快兑现诺言。

(3)重点品读第2段:

问:“一百年后的今天”在文中反复出现形成怎样的艺术效果? ——不能突出凸现黑人在生活上备受压榨、经济上十分贫困、政治上遭受歧视的悲惨现状。

问:如果去掉“镣铐”“枷锁”“压榨”等词,其表达效果会怎样? ——不能突出种族歧视和种族压迫的罪恶。

问:如果不用两个比喻“海洋”“孤岛”,其表达效果会怎样? ——不能凸现美国社会黑人白人之间的贫富悬殊、待遇极其不公平。

问:如果不用“萎缩”“角落”,而直接陈述黑人社会地位低下,其表达效果会怎样?——不能让人形象地感受到黑人社会地位的低下。

问:何为“流亡”?——“流亡”是指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而美国的黑人却成了“故土家园的流亡者”,这又为什么? ——因为白刃占据了他们的家园。白刃反客为主,可恶!黑人反主为客,可悲!

思维过渡:怎样才能结束这可悲的局面?——要努力实现“梦想”。于是作者在集会上竭力煽动大家“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真正给黑人以自由、平等。

问:何为“空头支票”?两个“不相信”的作用是什么? ——“空头支票”指因票面金额超过存款余额或透支限额不能生效的支票,比喻不实践的诺言。两个“不相信”撕破了美国当局虚伪的外衣,说明政府不是没有条件没有能力兑现诺言,而是不想不愿兑现这一诺言,从而使听众放弃幻想,更加清醒地投入战斗。

问:五个“现在是”一个“现在决非”的作用是什么? ——从正面强调了政府兑现诺言的迫切性(拯救国家,稳定国家)。

思维过渡:既然这一梦想(要求政府兑现诺言)的实现意义如此重大,那么,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一梦想呢?下节课我们再讲解。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解决审题推测中的后两个问题(如何实现梦想?梦想实现后将会怎样?)

(一)思维过渡:既然现实如此令人沮丧,而与愿望(梦想)相距甚远,那么应该怎样去实现这一梦想呢? 你能从课文中找到相关的语段吗?——(7—16段)

——抓关键词:两个“不要”、四个“不能”、两个“必须”、一个“要”、四个“只要„„就决不„„”。 概括:和平、团结、彻底。(和平斗争,团结行动,永远向前,直到正义和公正来临。)

问:关于斗争的彻底性,作者在9—16段中运用了设问的手法来表达,谁能用简洁的语言从正面来回答呢? ——当警察停止对黑人的野蛮迫害时 ——当黑人能和白人一样找到旅馆住宿时 ——当黑人的基本活动不被局限在贫民区内时 ——当黑人能和百人一样享有选举权时 ——当正义和公正滚滚而来时 黑人才能“满足”,才算是彻底斗争了。

(二)思维过渡:和平、团结、彻底地斗争才能美丽梦想,而“梦想”则是奋斗的永恒的动力源(27—28段)。因为当梦想实现时„„(29—32段)

问:当梦想实现后将会出现怎样的美妙情景呢?你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它吗?——自由之乡人人歌唱自由,处处飞扬自由之歌!

(诵读29—32段,感受作者对自由、民主、平等的渴望之情和斗争胜利后的喜悦之情。) 问:作者在最后四段列举了美国的许多地名,为什么不简单的说“让自由之声从美国各地响起来”?而要用这么多反复的语言呢?

——集会的25万同胞来自美国各地,作者演讲时列举美国的许多地名,说要让自由之声从这些地方响起来,具有鼓舞人心的作用;形成排比,很有气势。

问:谁能举一些我们曾经学过的例子来帮助大家感悟“反复”语言的作用呢?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三)课堂小结:本文情感充沛,词句优美,设计喻巧妙,感召力强。作者以回顾历史开端,以揭示黑人现实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展望美好的末来而结。全文思路明晰,富有逻辑性。整个演讲词,不仅体现了作者的才情,更展示了作者高远的追求与不屈的精神。愿同学们也树立远大的理想,勤奋学习,早日成材,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及人类的进步做出贡献。

问:这篇演讲词中最能打动你的地方是哪里? ——他的演讲感情真挚充沛,大量运用排比句式,气势磅礴,雄劲有力,如同江河直下,一泻千里,不可阻挡

演讲词为了增强语势,提高感召力,使感情更加充沛,它有“三多”:

1、 多用整句、短句、修辞。如本文中“现在是„„时候”构成排比,气势强大,情感 扑面而来。

2、 多用短句、呼唤语等,富于感召力,极具煽情性。

3、 多用比喻、排比、反问,增加感染力。如本文中“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生活在物质充裕的海洋中的一个穷困的孤岛上”“我梦想有一天,甚至连密西西比州这个正义匿迹,压迫成风,如同沙漠般的地方,也将变成自由和正义的绿洲”。由此可见,演讲词是颇讲究艺术性的。

除了语言方面的特点,在内容方面的特点,我们已了然于胸,那就是针对性、逻辑性、思想性。演讲需要真情,演讲无需作秀。谁顺应时代,谁代表大从的心声,谁就是讲坛上的主宰者。危急关头,想民所想,讲民所不敢讲,乃是演讲的第一要义,是演讲的生命之源。

马丁的梦想是:

——简单地说是要求政府实现诺言,给予黑人真正的自由与平等的权利。

——具体地说含义是多方面的,涉及到黑人生活的各个层面:(1) 政治上,希望美国有

色人种能享有和白人一样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有同等地位和公民权,不再受到歧视和压迫。

(2) 文化上,希望得到尊重和理解,人们不再以肤色而是以品格的优劣来评价他们, 他们也有受教育的权利和自由。

(3) 经济上,有和白人一样的就业和发展的机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被限制再固定 的贫民区,穷困潦倒。

但马丁并没有能亲眼看到梦想的实现,他的经历与林肯总统极为相似,他受到民众的爱戴,而遭到敌人的仇恨,他到下了,因为敌人怕他,然而他是不可战胜的,他已经化身为正义之神。 联系现状:又40年多过去了,当人们来到当年马丁发表演说的地方,举行盛大的纪念活动时,虽然故人已去,但他那慷慨激昂的话音尤在耳旁回响,马丁的梦想是否真正实现了呢?请大家来谈谈自己对美国种族歧视问题的看法。

——种族歧视事件(对所有有色人种)

——民族问题即美国的强权政策 拓展到人与人如城乡弱势群体

结语:自由平等是人类永远的梦想,也是人类永不停息的追求。


相关内容

  •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教案
  • 做一个有梦想的人 时间:2014年5月12日第13周星期1第 2节 课型:探究课 教学目标: 1.理解梦想的含义,能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三个方面描述自己的梦想 2.通过学习名人的理想故事,使孩子们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知道梦想的实现所需要的条件,激发 孩子们在 ...

  • [炼金术士]教案
  • <炼金术士>说课稿 开场白: 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炼金术士>. 一. 说教材 <炼金术士>是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二语文选修教材<外国小说欣赏>第三单元第一篇课文. <外国小说欣赏>这册书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外 ...

  • 梦想的力量2
  • <梦想的力量>课例 17. *梦想的力量 教材解读: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记叙了一个令人感动不已的故事:年仅六岁的加拿大孩子瑞恩,为了让非洲的每一个人都喝上洁净的水,他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攒钱,他的爱心感染了许多人,他们也纷纷帮助瑞恩筹钱,最终瑞恩梦想成真,体现了他那颗善良.坚定执著的.金 ...

  • [梦想的力量]我用
  • <梦想的力量>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X号选手XXX.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 <梦想的力量>.(板书课题)下面,我将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今天的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梦想的力量>是一篇略读课文. ...

  • 为梦想时刻准备着作文
  • 为梦想时刻准备着作文一:为梦想,时刻准备着(531字) 在我们的身边,有着这样一些年轻人:坚持这不为人理解的青春梦想,向周围的质疑拼上稚嫩的倔强.其实,梦想并非遥不可及,只要我们为梦想时刻准备这着!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都不一样,有的想当一名老师,教给学生知识,桃李满天下:有的想当一名医生,救死扶 ...

  •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
  •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吴文青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我有一个梦想>.下面,我按高中"说课考核"六个项目的顺序,把我备课的思路和设计,一一展开解说. 一.说教材 <我有一个梦想>被安排在高一语文新课标实验教科书必修II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应出于以下考 ...

  • 关于科技馆的常设展览设计
  • 摘要 本文通过反思吉林省科技馆常设展览的设计过程,提出了科技馆展览设计的创作思想.原则和方法,结合实例阐述了展览设计是一个系统的创新实践过程. 关键词 科技馆:常设展览:设计创新 科技馆的主要教育形式是常设展览,其教育对象是不同文化程度的广大公众.常设展览反映的是科技馆的主体内容与核心功能,是科技馆 ...

  • [我有一个梦想]说课稿
  • 各位领导.老师,你们好!今天,我所说课的篇目是<我有一个梦想>.现就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课时安排及教学过程(www.diyifanwen.com)等方面加以说明. 一.教材分析 <我有一个梦想>是高中语文(必修)第一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政治演讲词, ...

  • 梦想的力量说课
  • <梦想的力量>说课 茅坝小学 刘信平 一.说教材 <梦想的力量>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17课.这是一篇读来令人心灵震撼和感动不已的课文.课文通过记叙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为了实现"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这一梦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