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储存图书馆体系发展过程研究及启示

  [摘要]针对我国储存图书馆的构建需求,研究美国储存图书馆体系的发展过程,其经历国家储存馆、本地储存馆和区域储存馆为主体的不同阶段,各阶段的建设目标各有侧重,文献资源管理办法和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总结其经验,为我国储存图书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储存图书馆 国家储存馆 本地储存馆 区域储存馆   [分类号]G253      1 引言      随着信息资源的激增,图书馆用于文献储存、管理和服务的成本日益增加,普遍面临储存空间紧张、资金不足和资源利用率下降等问题。国外实践证明储存图书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在储存馆建设方面还鲜有尝试。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储存图书馆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储存图书馆的构建和运行提供借鉴。   节约储存空间、降低储存成本、提高文献保障服务水平是美国储存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标。最初,美国政府为确保公众获取政府出版和发行的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分馆作为政府信息的储存图书馆。随着图书馆储存空间压力的增加,哈佛大学等学校纷纷建立储存图书馆用以保存低利用率文献,以便节省更多的储存空间和成本。随着储存库的增多,出现了低利用率文献区域性、全国性的合作储存馆,一些多馆合作的储存馆也日益增加,合作储存,共用文献,从而在节约空间和费用的同时,方便用户使用。   按照储存馆发展过程中参与建设的成员和服务对象分布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储存馆分为以国家储存馆、本地储存馆和区域储存馆为主体的三个发展阶段。      2 国家储存图书馆拉开帷幕      美国国家储存图书馆产生于联邦寄存图书馆项目(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FDLP),由政府承担保障公众获取信息的职责,指定全国范围内的~些图书馆统一存储资源,并服务全国用户,构成后来国家级储存馆的主体。尽管与后来的储存馆建设初衷有别,但目标是一致的,即保存文献信息为人们共用。      2.1 政策和法律推动国家储存图书馆的发展   美国1813年就实行政府信息文件向大众公开。任务的实施方历经辗转,最终授权政府出版局(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负责官方文件的发行、出售和储存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储存图书馆法案,保障了储存馆网的运作,通过会议成员推荐或者委员会指定,根据地理位置和特殊馆藏资源等多种途径补充新成员,进一步推动了储存馆网的拓展。   FDLP的管理制度在发展中不断修订完善,但是其基本指导原则始终不变。储存图书馆的运营成本由成员和联邦政府共同分担。储存图书馆法案作为其馆藏收集、保存和服务的依据。所有的政府出版物都要提交到储存图书馆保存,并免费向所有公众开放。   FDLP立项以来,其公众服务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04年又设置了政务信息在线(GIO)项目,研究馆、特藏馆、公共馆等联合开展虚拟参考咨询,进一步推动了储存馆的发展,使其参与数字政府信息创造、使用和保存,与其他公共服务管理、档案等公众服务机构合作,为图书馆系统建立全国性的参考咨询实践和公众服务标准,提供一个国家公共服务模式框架。      2.2 国家储存图书馆阶段的主要特征   国家储存图书馆是美国储存图书馆体系发展初期的主体,以政府信息的共享为目标,以国家政策和法律为依据,经费由政府投入或指定分配,存储资源也有统一的选择标准,以政府行为的方式开展工作,统一部署,便于管理。      3 本地储存图书馆进入过渡      尽管哈佛大学图书馆William Coolidge Lane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储存库的概念,但直到70年代末,哈佛大学在迫切需要增加储存空间的压力下,才着手规划建立了哈佛储存库。目前以先进理念设计的哈佛模式,已经成为众多机构建立储存库效仿、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3.1 哈佛大学储存库成为基本模式   哈佛大学储存库(HD)隶属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由哈佛大学管辖和运作。其使命是推进空间的有效利用,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存储环境,保存有经济和历史价值的信息资源并保障资源的服务。HD采取分区设计方式,最大容量为15个区。自1986年开放第一个储存区后,其他区根据需求陆续开放;部分区采用了冷藏建筑技术控制环境;功能方面增加了部门临时文档和档案存储。   储存库的资源根据尺寸大小归类排架;书架高度都是可调的。用户不可入库,而是利用HOLLIS(Har-vardg online library catalog)系统或者向流通服务台,提出文献传递的请求;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等其他途径提交请求。通常在提交请求的第二个工作日,储存库工作人员将结果送达用户。      3.2 科罗拉多图书馆存取中心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科罗拉多学术图书馆存取中心(The Preservationand Access Services Center for Colorado Academic Librar-jes,PASCAL),是由4个地理临近的图书馆(科罗拉多大学Boulder分部、丹佛分部和健康科学中心,丹佛大学)联合运作的共享式密集储存库,于2000年开放,由丹佛大学图书馆代表成员馆进行管理。   符合图书馆收藏条件的任何实体资源都可以存储在PASCAL中。PASCAL实施只保存一册文献的政策。文献存入PASCAL后,原图书馆保持资源的所有权;多馆重复的资源,成员馆可剔除自己的复本,由PASCAL监督委员会决定所有权归属。PASCAL成员馆共用一个联合目录,随资源的变动修改馆藏地址,用户在原所属图书馆和PASCAL的检索目录中都可检索到。存入PASCAL的资源要重新贴条形码,以此作为检索和获取的依据。   用户可通过馆际互借使用馆藏,也可经PASCAL的批准在阅览室现场阅览。阅览室提供复印和缩微打印服务,还有不联网的计算机供用户使用。目前PAS-CAL还为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其他用户提供文献存取和传递服务。因此,它实际上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学术和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存取中心。      3.3 本地储存馆的现代化建设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附加馆(Library Annex,CornellUniversity Libraly)是学校独立的储存库,存放低利用率图书、期刊和档案资料,还为学院、部门、分馆提供有限的短期储存空间,包括教师论文、书籍、计算机磁带、归档盒、财产清单记录以及设备等。现在的Annex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环境可控的高密度储藏库,提供文献的电子和物理传递服务,设有读者阅览室,里面配备无线网络、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和缩微阅读器。   其他本地储存图书馆还有很多,随着后期建设和投

入,采用了更多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将数字时代的信息服务设施引入储存图书馆,逐步提升其服务水平。      3.4 本地储存图书馆过渡期的特征   本地储存图书馆从单个机构为节约存储空间而建设的密集书库,发展为几个地理位置临近的机构联合共建的储存馆,逐步实现资源的统一储存和管理,减少复本、共享馆藏、合作投资、互利互惠。在该阶段,图书资料由集中储存逐步向集中服务转变,并结合数字信息时代用户的需求扩展服务的内容。但是,本地储存图书馆仅限于一个或几个机构内部的合作,在空间和成本节省方面仍未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运作管理各方面也具有局限性。因此,本地储存馆只能是文献储存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      4 区域储存图书馆应运而生      区域储存图书馆是多个图书馆在文献储存方面开展合作,按照协议集中储存、共享文献。目前有自发式联盟共筹共用和第三方公司运营等运行模式。      4.1 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   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Washington Research Li-brary Consortium,WRLC)是华盛顿地区8所大学图书馆的联盟,共有一个数字图书馆系统和一个共享式的图书储存馆。WRLC成员馆共用一个联合目录,其中储存馆以一个分馆显示,储存馆中的资源可供所有成员馆使用。储存馆可容纳200~300万册文献,为成员馆永久性保存图书、视听、缩微资料和档案资料;连续出版物没有复本,同一版本的专著不超过两册。   储存馆的建设、维护和服务人员酬劳等费用都从WRLC成员的会费中支出。所有委托储存馆存放的资源,如果不为其他馆提供服务,则要额外支付储存费。   储存馆提供的服务包括借阅和文献传递。期刊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也可以在储存馆阅览室或者是请求馆中阅览。储存馆对服务流程作了统一,用户在本校图书馆提出请求,所处的馆联系储存馆,服务结果仍由本校馆转给用户。非成员馆及非共享馆藏要通过馆际互借方式联系所有权馆。      4.2 五所高校图书储存馆   五所高校图书储存馆(Five College Library Deposi-tory,FCLD)最初是由阿姆斯特学院、新罕布什尔大学、曼荷莲女校、霍山女校和史密斯学院共同筹建的储存图书馆;后独立并转变为公司运营方式,由阿姆斯特学院提供用地,收取租金,并负责物理设施的维护;理事会(FCLC)负责日常事务管理;五个学院的馆员合作建立储存馆的维护标准。除五个成员馆以外其他馆也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公司为其提供永久性保存和馆藏服务。FCLC还通过其他渠道与新英格兰协会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合作关系。   FCLD储存低利用率期刊和图书,不负责保存稀有、贵重的资源。这些资料的所有权可由成员决定保留或者转让,而会员没有馆藏的所有权。FCLC决定成员馆和会员要交的会费。   五个成员机构的师生可以通过IPAC查询馆藏,凭有效身份在网上提交服务请求。期刊通常不外借,可以现场阅览或者复印;图书和连续出版物可外借;用户可以对馆藏进行预约。其他会员馆用户在其所在馆内通过馆际互借请求服务。服务费用、时间等由FCLD成员馆决定。      4.3 区域储存馆合作内容不断拓展   区域储存馆逐步趋向服务的集成。“中西部图书馆馆际中心”是由芝加哥大学和其他机构合作创办的储存馆,后改名为“美国研究图书馆中心”。该中心开展储存业务,同时通过收集和联合采购,存储各种有价值的低利用率研究资料(尤其是连续出版物)供成员馆共用,提高经费和藏书空间的效益。它与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图书馆建立联系,互通有无。      4.4 区域储存图书馆是发展趋势   区域储存馆由参与成员共同出资建设、管理和维护,利益关系促进了其效益的最大化。统一政策和标准约束下的联盟,剔除复本相对容易,节约空间和维护成本;合理的职权制度将推动资源的所有权划分,实现馆藏的共有;用户也不再局限于内部,可为更多的联盟之外的人提供有偿服务,其收益还可补充储存馆的开支。区域储存馆的出现,是储存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逐步走向成熟的结果。储存馆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跨越国界,建设多国合作、世界范围的储存图书馆。      5 我国储存图书馆构建及管理建议      在我国大陆,除了部分机构有功能类似储存库的密集库外,没有成型的专门储存图书馆。储存图书馆不仅负有解决资源重复建设、空间匮乏问题的使命,而且各馆可通过储存馆实现资源互补共用;更重要的还在于其承担着完整保存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保障的重任。      5.1 我国构建储存图书馆的现实问题   在我国构建储存图书馆,目前的国情和体制方面都还存在障碍,因而统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几个关键问题分析如下:①首先要明确储存馆的定位,是储存、共用、永久保存或兼有。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保存的文献资源将是全人类的财富,但具体每个储存馆的功能和目标则要进行全局统筹和明确规定。这就是要确定我国储存馆构建的整体框架和系统。②我国地域辽阔,需建立满足全国文献资源需求的格局。东西部信息资源不均的现象需要平衡;多民族多文化的特色文献,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实现全国共有,则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完好保存。因此,国情决定我国的储存馆应是多层级、多职能的网状格局。③储存馆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其资源建设和管理运作。我国出版物呈缴本制度为国家级储存馆文献资源收藏奠定了基础,但现行的出版物呈缴本执行情况差,法律效力不够。需借鉴美国的储存馆法案,建立针对我国国情的呈缴本法律制度。④我国不同类型图书馆归属不同部门分管,为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向不同服务对象开放造成了障碍。公共图书馆所属的文化部、学校图书馆所属的教育部、研究型图书馆所属的科技部属国家不同机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浪费和运作管理的分割。储存图书馆的构建不但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调控,还要有部门之间的协调统筹。      5.2 我国储存图书馆构建及管理建议   我国应以现实状况为基础,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国内储存图书馆体系。笔者认为,我国疆域辽阔,民族文化繁荣,应是本地、区域、国家储存馆逐步实现,最终形成区域合作型为主体、多级储存馆并存的模式;建立统筹全局的储存图书馆法规和文献储存制度;从全国文献资源建设角度出发,制订各级储存馆的基本职责和运营保障制度。①构建保存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特定历史资料等资源的本地储存馆,完整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据,明确每个储存馆的目的和任务,保障特色资源在特定馆中得到永久保存。同时要实现统一检索系统查询,以服务用户为建设目标。②建设区域性合作储存馆。按照学科及行业集中储存文献资源;实现公共、研究、高校等不同类型图书馆资源的聚合;基于现有图书馆联盟的储存馆建设,这些都可作为区域储存馆的发展方向。因涉及利益关系,馆藏资源的所有权很重要,在合作前应该有专门的规定和详尽协议说明,保证储存馆的顺利构建和运行。③建立全国文献保障的国家储存图书馆网。收集的馆藏不仅要尽可能满足公众的基本信息需求,还要作为整个国家文献资源的保障系统。为此,除了制订基本的法律和制度外,针对各级储存馆都要有详尽规章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包括图书、期刊、档案、连续出版物等不同类别馆藏资源的管理办法;具体资源所能提供的外借、阅览、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服务方式以及服务规则;组织、工作人员和用户的职权等,都要予以详细说明。④各级储存图书馆的构建及管理还有诸多问题。为储存图书馆配备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稔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还要了解数字化信息服务手段,能及时满足用户各种信息需求。除此之外,环境控制、灾难防御、权益分配、相关组织机构的职权部署等,都需要在构建和实际运作中不断完善法律和制度,推进储存图书馆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未来的储存图书馆必定以数字信息服务为主,设施也将更加先进。不仅提供文献的保存和传递,还要有强大的服务功能,提供信息利用培训、数据信息咨询等。网络时代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全世界的图书馆人都在努力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最大化。正如与会代表在芬兰举办的储存馆国际会议上提到的设想,全世界所有国家达成协议,在冰岛寻找一片土地,一本书数字化之后运送到那里储存,通过互联网为全球提供服务。最终的这个理想模式取名为全球储存图书馆(Universal Repository Library,URL)。那时,我国将是URL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不仅实现信息的全国性共有共用,还同世界实现共享。

  [摘要]针对我国储存图书馆的构建需求,研究美国储存图书馆体系的发展过程,其经历国家储存馆、本地储存馆和区域储存馆为主体的不同阶段,各阶段的建设目标各有侧重,文献资源管理办法和服务内容也不尽相同。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总结其经验,为我国储存图书馆体系的构建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储存图书馆 国家储存馆 本地储存馆 区域储存馆   [分类号]G253      1 引言      随着信息资源的激增,图书馆用于文献储存、管理和服务的成本日益增加,普遍面临储存空间紧张、资金不足和资源利用率下降等问题。国外实践证明储存图书馆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而我国在储存馆建设方面还鲜有尝试。本文通过分析美国储存图书馆的发展经验,为我国储存图书馆的构建和运行提供借鉴。   节约储存空间、降低储存成本、提高文献保障服务水平是美国储存图书馆建设的主要目标。最初,美国政府为确保公众获取政府出版和发行的信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分馆作为政府信息的储存图书馆。随着图书馆储存空间压力的增加,哈佛大学等学校纷纷建立储存图书馆用以保存低利用率文献,以便节省更多的储存空间和成本。随着储存库的增多,出现了低利用率文献区域性、全国性的合作储存馆,一些多馆合作的储存馆也日益增加,合作储存,共用文献,从而在节约空间和费用的同时,方便用户使用。   按照储存馆发展过程中参与建设的成员和服务对象分布范围的不同,可以将储存馆分为以国家储存馆、本地储存馆和区域储存馆为主体的三个发展阶段。      2 国家储存图书馆拉开帷幕      美国国家储存图书馆产生于联邦寄存图书馆项目(Federal Depository Library Program,FDLP),由政府承担保障公众获取信息的职责,指定全国范围内的~些图书馆统一存储资源,并服务全国用户,构成后来国家级储存馆的主体。尽管与后来的储存馆建设初衷有别,但目标是一致的,即保存文献信息为人们共用。      2.1 政策和法律推动国家储存图书馆的发展   美国1813年就实行政府信息文件向大众公开。任务的实施方历经辗转,最终授权政府出版局(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负责官方文件的发行、出售和储存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储存图书馆法案,保障了储存馆网的运作,通过会议成员推荐或者委员会指定,根据地理位置和特殊馆藏资源等多种途径补充新成员,进一步推动了储存馆网的拓展。   FDLP的管理制度在发展中不断修订完善,但是其基本指导原则始终不变。储存图书馆的运营成本由成员和联邦政府共同分担。储存图书馆法案作为其馆藏收集、保存和服务的依据。所有的政府出版物都要提交到储存图书馆保存,并免费向所有公众开放。   FDLP立项以来,其公众服务的角色越来越重要。2004年又设置了政务信息在线(GIO)项目,研究馆、特藏馆、公共馆等联合开展虚拟参考咨询,进一步推动了储存馆的发展,使其参与数字政府信息创造、使用和保存,与其他公共服务管理、档案等公众服务机构合作,为图书馆系统建立全国性的参考咨询实践和公众服务标准,提供一个国家公共服务模式框架。      2.2 国家储存图书馆阶段的主要特征   国家储存图书馆是美国储存图书馆体系发展初期的主体,以政府信息的共享为目标,以国家政策和法律为依据,经费由政府投入或指定分配,存储资源也有统一的选择标准,以政府行为的方式开展工作,统一部署,便于管理。      3 本地储存图书馆进入过渡      尽管哈佛大学图书馆William Coolidge Lane早在20世纪初就提出储存库的概念,但直到70年代末,哈佛大学在迫切需要增加储存空间的压力下,才着手规划建立了哈佛储存库。目前以先进理念设计的哈佛模式,已经成为众多机构建立储存库效仿、借鉴和学习的对象。      3.1 哈佛大学储存库成为基本模式   哈佛大学储存库(HD)隶属于哈佛大学图书馆,由哈佛大学管辖和运作。其使命是推进空间的有效利用,提供安全、可靠、高效的存储环境,保存有经济和历史价值的信息资源并保障资源的服务。HD采取分区设计方式,最大容量为15个区。自1986年开放第一个储存区后,其他区根据需求陆续开放;部分区采用了冷藏建筑技术控制环境;功能方面增加了部门临时文档和档案存储。   储存库的资源根据尺寸大小归类排架;书架高度都是可调的。用户不可入库,而是利用HOLLIS(Har-vardg online library catalog)系统或者向流通服务台,提出文献传递的请求;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电话和传真等其他途径提交请求。通常在提交请求的第二个工作日,储存库工作人员将结果送达用户。      3.2 科罗拉多图书馆存取中心适应新时代的发展   科罗拉多学术图书馆存取中心(The Preservationand Access Services Center for Colorado Academic Librar-jes,PASCAL),是由4个地理临近的图书馆(科罗拉多大学Boulder分部、丹佛分部和健康科学中心,丹佛大学)联合运作的共享式密集储存库,于2000年开放,由丹佛大学图书馆代表成员馆进行管理。   符合图书馆收藏条件的任何实体资源都可以存储在PASCAL中。PASCAL实施只保存一册文献的政策。文献存入PASCAL后,原图书馆保持资源的所有权;多馆重复的资源,成员馆可剔除自己的复本,由PASCAL监督委员会决定所有权归属。PASCAL成员馆共用一个联合目录,随资源的变动修改馆藏地址,用户在原所属图书馆和PASCAL的检索目录中都可检索到。存入PASCAL的资源要重新贴条形码,以此作为检索和获取的依据。   用户可通过馆际互借使用馆藏,也可经PASCAL的批准在阅览室现场阅览。阅览室提供复印和缩微打印服务,还有不联网的计算机供用户使用。目前PAS-CAL还为科罗拉多州和怀俄明州的其他用户提供文献存取和传递服务。因此,它实际上已成为国际范围内学术和公共图书馆的资源存取中心。      3.3 本地储存馆的现代化建设   康奈尔大学图书馆附加馆(Library Annex,CornellUniversity Libraly)是学校独立的储存库,存放低利用率图书、期刊和档案资料,还为学院、部门、分馆提供有限的短期储存空间,包括教师论文、书籍、计算机磁带、归档盒、财产清单记录以及设备等。现在的Annex已经是一个现代化、环境可控的高密度储藏库,提供文献的电子和物理传递服务,设有读者阅览室,里面配备无线网络、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和缩微阅读器。   其他本地储存图书馆还有很多,随着后期建设和投

入,采用了更多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将数字时代的信息服务设施引入储存图书馆,逐步提升其服务水平。      3.4 本地储存图书馆过渡期的特征   本地储存图书馆从单个机构为节约存储空间而建设的密集书库,发展为几个地理位置临近的机构联合共建的储存馆,逐步实现资源的统一储存和管理,减少复本、共享馆藏、合作投资、互利互惠。在该阶段,图书资料由集中储存逐步向集中服务转变,并结合数字信息时代用户的需求扩展服务的内容。但是,本地储存图书馆仅限于一个或几个机构内部的合作,在空间和成本节省方面仍未能实现效益最大化,运作管理各方面也具有局限性。因此,本地储存馆只能是文献储存体系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      4 区域储存图书馆应运而生      区域储存图书馆是多个图书馆在文献储存方面开展合作,按照协议集中储存、共享文献。目前有自发式联盟共筹共用和第三方公司运营等运行模式。      4.1 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   华盛顿研究图书馆联盟(Washington Research Li-brary Consortium,WRLC)是华盛顿地区8所大学图书馆的联盟,共有一个数字图书馆系统和一个共享式的图书储存馆。WRLC成员馆共用一个联合目录,其中储存馆以一个分馆显示,储存馆中的资源可供所有成员馆使用。储存馆可容纳200~300万册文献,为成员馆永久性保存图书、视听、缩微资料和档案资料;连续出版物没有复本,同一版本的专著不超过两册。   储存馆的建设、维护和服务人员酬劳等费用都从WRLC成员的会费中支出。所有委托储存馆存放的资源,如果不为其他馆提供服务,则要额外支付储存费。   储存馆提供的服务包括借阅和文献传递。期刊通过文献传递方式获取,也可以在储存馆阅览室或者是请求馆中阅览。储存馆对服务流程作了统一,用户在本校图书馆提出请求,所处的馆联系储存馆,服务结果仍由本校馆转给用户。非成员馆及非共享馆藏要通过馆际互借方式联系所有权馆。      4.2 五所高校图书储存馆   五所高校图书储存馆(Five College Library Deposi-tory,FCLD)最初是由阿姆斯特学院、新罕布什尔大学、曼荷莲女校、霍山女校和史密斯学院共同筹建的储存图书馆;后独立并转变为公司运营方式,由阿姆斯特学院提供用地,收取租金,并负责物理设施的维护;理事会(FCLC)负责日常事务管理;五个学院的馆员合作建立储存馆的维护标准。除五个成员馆以外其他馆也可以申请成为会员,公司为其提供永久性保存和馆藏服务。FCLC还通过其他渠道与新英格兰协会不断地发展和扩大合作关系。   FCLD储存低利用率期刊和图书,不负责保存稀有、贵重的资源。这些资料的所有权可由成员决定保留或者转让,而会员没有馆藏的所有权。FCLC决定成员馆和会员要交的会费。   五个成员机构的师生可以通过IPAC查询馆藏,凭有效身份在网上提交服务请求。期刊通常不外借,可以现场阅览或者复印;图书和连续出版物可外借;用户可以对馆藏进行预约。其他会员馆用户在其所在馆内通过馆际互借请求服务。服务费用、时间等由FCLD成员馆决定。      4.3 区域储存馆合作内容不断拓展   区域储存馆逐步趋向服务的集成。“中西部图书馆馆际中心”是由芝加哥大学和其他机构合作创办的储存馆,后改名为“美国研究图书馆中心”。该中心开展储存业务,同时通过收集和联合采购,存储各种有价值的低利用率研究资料(尤其是连续出版物)供成员馆共用,提高经费和藏书空间的效益。它与英国、加拿大、墨西哥等国家的图书馆建立联系,互通有无。      4.4 区域储存图书馆是发展趋势   区域储存馆由参与成员共同出资建设、管理和维护,利益关系促进了其效益的最大化。统一政策和标准约束下的联盟,剔除复本相对容易,节约空间和维护成本;合理的职权制度将推动资源的所有权划分,实现馆藏的共有;用户也不再局限于内部,可为更多的联盟之外的人提供有偿服务,其收益还可补充储存馆的开支。区域储存馆的出现,是储存馆适应社会发展需求、逐步走向成熟的结果。储存馆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即跨越国界,建设多国合作、世界范围的储存图书馆。      5 我国储存图书馆构建及管理建议      在我国大陆,除了部分机构有功能类似储存库的密集库外,没有成型的专门储存图书馆。储存图书馆不仅负有解决资源重复建设、空间匮乏问题的使命,而且各馆可通过储存馆实现资源互补共用;更重要的还在于其承担着完整保存我国民族文化遗产、为科学研究提供文献保障的重任。      5.1 我国构建储存图书馆的现实问题   在我国构建储存图书馆,目前的国情和体制方面都还存在障碍,因而统筹规划显得尤为重要。几个关键问题分析如下:①首先要明确储存馆的定位,是储存、共用、永久保存或兼有。对于一个历史悠久的大国,保存的文献资源将是全人类的财富,但具体每个储存馆的功能和目标则要进行全局统筹和明确规定。这就是要确定我国储存馆构建的整体框架和系统。②我国地域辽阔,需建立满足全国文献资源需求的格局。东西部信息资源不均的现象需要平衡;多民族多文化的特色文献,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实现全国共有,则要通过各种途径收集和完好保存。因此,国情决定我国的储存馆应是多层级、多职能的网状格局。③储存馆需要专门的法律法规保障其资源建设和管理运作。我国出版物呈缴本制度为国家级储存馆文献资源收藏奠定了基础,但现行的出版物呈缴本执行情况差,法律效力不够。需借鉴美国的储存馆法案,建立针对我国国情的呈缴本法律制度。④我国不同类型图书馆归属不同部门分管,为资源的统一调配和向不同服务对象开放造成了障碍。公共图书馆所属的文化部、学校图书馆所属的教育部、研究型图书馆所属的科技部属国家不同机关,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投资浪费和运作管理的分割。储存图书馆的构建不但需要实现政府各部门内部的调控,还要有部门之间的协调统筹。      5.2 我国储存图书馆构建及管理建议   我国应以现实状况为基础,借鉴国外经验,构建国内储存图书馆体系。笔者认为,我国疆域辽阔,民族文化繁荣,应是本地、区域、国家储存馆逐步实现,最终形成区域合作型为主体、多级储存馆并存的模式;建立统筹全局的储存图书馆法规和文献储存制度;从全国文献资源建设角度出发,制订各级储存馆的基本职责和运营保障制度。①构建保存具有民族和地区特色、特定历史资料等资源的本地储存馆,完整保存人类文化遗产。以完善的制度为依据,明确每个储存馆的目的和任务,保障特色资源在特定馆中得到永久保存。同时要实现统一检索系统查询,以服务用户为建设目标。②建设区域性合作储存馆。按照学科及行业集中储存文献资源;实现公共、研究、高校等不同类型图书馆资源的聚合;基于现有图书馆联盟的储存馆建设,这些都可作为区域储存馆的发展方向。因涉及利益关系,馆藏资源的所有权很重要,在合作前应该有专门的规定和详尽协议说明,保证储存馆的顺利构建和运行。③建立全国文献保障的国家储存图书馆网。收集的馆藏不仅要尽可能满足公众的基本信息需求,还要作为整个国家文献资源的保障系统。为此,除了制订基本的法律和制度外,针对各级储存馆都要有详尽规章制度作为管理依据,包括图书、期刊、档案、连续出版物等不同类别馆藏资源的管理办法;具体资源所能提供的外借、阅览、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等服务方式以及服务规则;组织、工作人员和用户的职权等,都要予以详细说明。④各级储存图书馆的构建及管理还有诸多问题。为储存图书馆配备的工作人员,不仅要熟稔传统图书馆的管理方法,还要了解数字化信息服务手段,能及时满足用户各种信息需求。除此之外,环境控制、灾难防御、权益分配、相关组织机构的职权部署等,都需要在构建和实际运作中不断完善法律和制度,推进储存图书馆的全面建设和发展。   未来的储存图书馆必定以数字信息服务为主,设施也将更加先进。不仅提供文献的保存和传递,还要有强大的服务功能,提供信息利用培训、数据信息咨询等。网络时代为图书馆的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全世界的图书馆人都在努力实现图书馆社会价值最大化。正如与会代表在芬兰举办的储存馆国际会议上提到的设想,全世界所有国家达成协议,在冰岛寻找一片土地,一本书数字化之后运送到那里储存,通过互联网为全球提供服务。最终的这个理想模式取名为全球储存图书馆(Universal Repository Library,URL)。那时,我国将是URL系统中重要的一员,不仅实现信息的全国性共有共用,还同世界实现共享。


相关内容

  • 美国与日本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成了联邦政府与州政府共同参与高等教育事务的有效体制,从法律上保障了美国高等教育财政投资. 日本高等教育足从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的,1872年,日本政府颁布第一个教育法令<学制>,对大学的性质.目的和收费标准作了规定,因此,舀本商等教育一开始就由政府主导,日奉大学办学资金主要来源于政府拨款.二 ...

  • 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教育的主要特征及其启示
  • 摘要: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教育是其公共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育体系的完整性.层次性,教育内容的丰富性.实用性,教育情境的实践性.生活性,教育方法的科学性.人本性,教育效果的显著性.有效性五个方面的特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公共危机教育的经验,我国在公共危机教育中必须建设系统完整.层次分明的危 ...

  • 物流管理运营管理
  • 2013届毕业生 毕业论文 题 目: 现代粮食物流发展研究 院系名称: 学生姓名: 赵凌艺 学 号: [1**********]8 指导教师: 王焰 教师职称: 副 教 授 2013 年 5 月 9 日 摘要 "民以食为天",所以粮食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在维护社会和谐.政治稳定, ...

  • 钱寿海: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三)
  • 钱寿海:美国文化产业的成功经验和启示(三) (七)市场化和政策支持 (接上文)文化产业的本质在于文化的市场化和产业化,确立了以市场机制作为调节文化产业发展的标准,那么利润则成为首要的目标.作为一种高智力与高风险并存的新产业形式,与普通商业投资相比,文化产业投资的回报更为巨大.美国的文化产业一直遵循着 ...

  • 美国高校德育教育及启示
  • 第12卷 第2期北京印刷学院学报2004年6月 Vol 12 No 2Journal of Beijing Institute of Gr aphic Communication Jun 2004 文章编号:1004-8626(2004) 02-0030-04 美国高校德育教育及启示 刘超美 (北京 ...

  • 国外道德教育对我国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 2009年12月第19卷第6期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Journal of Guangxi Youth Leaders College Dec.2009Vol.19No.6 国外道德教育对我国青少年教育的启示 赵瑞芳,张树杰 (聊城大学思政与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聊城252059) 摘要:注重公民教育, ...

  •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_吴良根
  • 教改前沿 加涅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及其对化学教学的启示 ○吴良根 摘要加涅利用计算机模拟的思想,利用当代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观点来解释学习过 程,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从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角度看,化学教学系统运行的过程就是化学信息获取.加工和使用的过程.本文简要分析了信息加工学习理论的原 ...

  • 世界发达国家农机化发展与启示
  • 农业机械化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农业机械化的经验和措施,对加快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介绍国外农业机械发展概貌的基础上,总结其发展经验,对我国农机的发展现状提出建议. 1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机械化发展概况 国外农业机械 ...

  • 国内外信息素养评价标准发展研究_李文娟
  • 中形成了复杂.稳定的相互关系,而成为一个和谐.稳定的系统.该系统一旦被人为损毁,虽然可以通过人工重建,但却永其功能和价值将会大打远不能完全恢复到先前的水平和状态, 折扣.因此,人类必须要认清自己的自然属性,人只是自然界中的一份子,过度采伐.过度捕捞.过度放牧.过度利用等人类干扰必将导致地球生态系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