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毕业论文格式模板

化学与环境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的规范化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 文本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 文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 封面(学校统一制作,如下页所示)

2、毕业论文(设计)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3、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4、前言

5、毕业论文正文

6、结论

7、参考文献

9、致谢

嘉 应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届)

题 目 ************************************

姓 名: ***

学 号: 2070311132

学 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

专 业: 化学(师范)

指导教师: ***

申请学位: 理学学士

嘉 应 学 院 教 务 处 制

论文题目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小四号,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摘要: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和丙烯酸(AA)为原料,利用正相乳液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CO -丙烯酸) 共聚物

(P(MMA-co-AA))乳液,并确定了当AA 与MMA 以质量配比为1:4进行反应时,制的的聚

合物乳液的稳定性最好;同时,用二苯甲酰甲烷作为第一配本, 邻菲咯啉作为第二配体, 在

一定的条件下合成了铕的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 , 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结构进

行了表征;最后, 用合成的共聚物P(MMA-co-AA)与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 反应合

成了新的高分子配合物Eu(DBM)2Pphen ,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 对小

分子配合物和高分子配合物都进行了荧光性能和热性能的测试,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小分子

配合和高分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均在612nm 处,而且高分子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较小

分子的荧光强度要强; 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小分子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22℃,高分子

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31℃,说明高分子配合物比小分子配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考察了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小分子的溶解性

较易溶于有机溶剂,高分子配合物不溶于极性溶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时间较长。

空一行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CO -丙烯酸) 共聚物,小分子配合物,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荧

光性能, 热稳定性

中文摘要共400—600个字,关键词3—5个词

英文全部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题目 三号字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as long time delay and severe coupling. Therefore,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In this case, the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based o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mad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description of system’s

input-output. It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are predictive model, rolling optimization and feedback correction. It chooses unit step response as its predictive model, so that the modeling process is simplified. In addition, good control and decoupling effects could be possessed by means of selection suitable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howed. The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presented particularly, including multivariable auto-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multivariable auto-un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Next, system modeling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model are proposed. Further, the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how that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could be used

in those multivariable system li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nd the control result would be more satisfactory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空一行

Keyword : Multivariabl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目录范例

目 录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所有标题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页码右对齐 摘要……………………………………………………………………………………………Ⅰ Abstract ……………………………………………………………………………………… Ⅱ

空一行

1 前言………………………………………………………………………………………1

1.1 本课题研究现状………………………………………………………………………1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2

空一行

2 实验部分……………………………………………………………………………4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4

2. 1. 1 实验仪器………………………………………………………4

2. 1. 2 实验药品……………………………………………………………5

2. 2 合成路线…………………………………………………………………5

2.3 实验步骤………………………………………………………………………………10

2.4.1 AA-CO-MMA 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

2.4.2 EuCl3·2H2O 溶液的制备…………………………………………………………………

2.4.3 Eu(DBM)2PhenCl 小分子配合物的合成…………………………………………………

2.4.4 Eu(DBM)2PhenP的制备…………………………………………………………………

空一行

3 结果与讨论……………………………………………………………11

3.1 单体不同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的稳定性的影响………………………………………11

3.2 红外表征……………………………………………………………………………11

3.1.1 P (AA-CO-MMA)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11

3.1.2小分子铕配合物Eu(DBM)2PhenCl的红外光谱…………………………………12

3. 2 荧光分析…………………………………………………………12

3.2.1小分子铕配合物固体的荧光分析…………………………………………………12 3. 2. 2高分子铕配合物固体的荧光分析……………………………………14

3. 3 热性能分析…………………………………………………………………19

空一行

4 结论…………………………………………………………………………………………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论文正文的排版:

1.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上空一行、换行

2.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换行

3.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4.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5.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6.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论文实例

1前言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换行)

1.1本课题研究现状(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换行)

稀土光至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发光材料,其荧光单色性好,发光强度好,

已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1-3]。目前,……

1.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

2.4.4 Eu(DBM)2PhenP 的制备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换行)

按n ( 聚合物(以AA 单元计)) :n (稀土)=3:1取量。在装有回流冷凝的150ml 三口

烧瓶中,水浴加热并控温65℃,先加入聚合物溶液,然后在搅拌下逐滴滴加Eu 的小分子配合

物Eu(DBM)2PhenCl 液体,反应4h, 在调节PH 值为6-7时,溶液变浑浊,继续搅拌反应

10h , 此时溶液变成胶状,加入石油醚静置24h , 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研磨得稀土高分子

配合物。

3 结果与讨论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上空一行、换行)

3.1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不同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取乳液5ml 于试管中,保鲜膜封口,置于干燥阴凉的室内环境(室温:20-35℃),避

免阳光直射,观察其黏度和流动性的变化,记录乳液失去流动性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表

次数

1

2

3 m(AA):m(MM) 1:5 1:4 1:3 温度 60-65℃ 60-65℃ 60-65℃ 现象 反应停止后,出现白色固体物质 均一稳定的白色乳液 反应完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 稳定性 差 好 较差

由表1可知,MMA(4ml),AA(1ml),温度(60-65℃)下获得的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

3.2 红外分析

3.2.1 P(AA-CO-MMA )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在常温下,用Avatar360 FT-IR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AA-CO-MMA ) 共聚物进

行了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KBr 压片) ,结果如图1所示。 5

29501440

3440

1730

1150

[**************]0

波长/nm[1**********]

图1 P(AA-CO-MMA ) 共聚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五号加粗)

(空一行)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纯化后的P(AA-CO-MMA)的红外吸收光谱中有3个很明显的……

…………

4 结 论

通过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构进行了表征。

2. 以Eu ∶DBM ∶Phen 物质的量比为1∶2∶1作为原料, 无水乙醇做溶剂合成了 Eu(DBM)2PhenCl小分子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

析表明, 分解温度为273℃, 说明配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3.将上述合成的共聚物 P(AA-CO-MMA)与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按一定比例合

成稀土高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P , 并通过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的热稳

定性分析表明, 分解温度为231℃, 说明配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4.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配合物在波长为612nm 处发出单一的红光,

与小分子配合物配合物Eu(DBM)2PhenCl 相比, 发光强度有所提高, 配合物发光的色纯度

比较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可运用在LED 灯、霓虹灯、防伪材料, 在光致

发光、电致发光、激光发光材料以及太阳能转换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性的应用前景。 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共聚物P(AA-CO-MMA), 并通过红外对其结

(空一行) 参考文献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正文为五号宋体)

[1] 刘国勤, 黄芳,关春龙,等.P(AA-co-MMA)/PEG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

2007,24(3):25-28.

[2] 陈姝帆, 淡宜. P(MMA-co-AA)乳液的制备及pH 响应特性[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8,21(4):112-114.

[3] 朱开梅, 顾生玖, 等. 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共聚物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J]. 合成橡胶工

业,2006,29(1):22-25.

[4] 李振泉, 曹绪龙, 宋新旺, 等. pH 响应P(MMA-co-AA)/PAAC 半互穿网络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J ].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8,21(1):17-19.

[5] 张秀菊, 陈鸣才, 等. 以不同键合方式合成的Eu-AA-MMA 共聚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质[J]. 高分子材料

科学与工程,2004,20(3):1254.

…………………..

致 谢

单独另起一页

化学与环境学院关于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的规范化要求

一、毕业论文(设计) 文本内容

毕业论文(设计) 文本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论文(设计) 封面(学校统一制作,如下页所示)

2、毕业论文(设计) 中、英文摘要、关键词

3、毕业论文(设计) 目录

4、前言

5、毕业论文正文

6、结论

7、参考文献

9、致谢

嘉 应 学 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 届)

题 目 ************************************

姓 名: ***

学 号: 2070311132

学 院: 化学与环境学院

专 业: 化学(师范)

指导教师: ***

申请学位: 理学学士

嘉 应 学 院 教 务 处 制

论文题目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小四号,中文用宋体,英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摘要: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乳化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和丙烯酸(AA)为原料,利用正相乳液聚合制备了(甲基丙烯酸甲酯-CO -丙烯酸) 共聚物

(P(MMA-co-AA))乳液,并确定了当AA 与MMA 以质量配比为1:4进行反应时,制的的聚

合物乳液的稳定性最好;同时,用二苯甲酰甲烷作为第一配本, 邻菲咯啉作为第二配体, 在

一定的条件下合成了铕的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 , 并通过红外光谱对配合物结构进

行了表征;最后, 用合成的共聚物P(MMA-co-AA)与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 反应合

成了新的高分子配合物Eu(DBM)2Pphen ,通过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另外, 对小

分子配合物和高分子配合物都进行了荧光性能和热性能的测试,荧光测试结果表明小分子

配合和高分子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均在612nm 处,而且高分子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较小

分子的荧光强度要强; 热稳定性分析表明,小分子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22℃,高分子

配合物的起始分解温度为231℃,说明高分子配合物比小分子配合物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同时,考察了高分子稀土配合物在不同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结果表明,小分子的溶解性

较易溶于有机溶剂,高分子配合物不溶于极性溶剂,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时间较长。

空一行

关键词:(甲基丙烯酸甲酯-CO -丙烯酸) 共聚物,小分子配合物,稀土高分子配合物, 荧

光性能, 热稳定性

中文摘要共400—600个字,关键词3—5个词

英文全部用Times New Roman字体

英文题目 三号字体,加粗,居中上下空一行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Abstract : In this paper,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its application to the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re introduced particularly.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characterized as long time delay and severe coupling. Therefore,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effect is unsatisfactory. In this case, the simulation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based o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mad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one of control algorithm based on description of system’s

input-output. It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are predictive model, rolling optimization and feedback correction. It chooses unit step response as its predictive model, so that the modeling process is simplified. In addition, good control and decoupling effects could be possessed by means of selection suitable parameters.

In this paper,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is introduced briefly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are showed. Then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presented particularly, including multivariable auto-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and multivariable auto-unbalanc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Next, system modeling process and corresponding system model are proposed. Further, the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is applied to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compared.

Results of the simulation show that multivariable predictive control algorithm could be used

in those multivariable system like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control system of the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and the control result would be more satisfactory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PID control.

空一行

Keyword : Multivariable system, Predictive control, Environmental test device

目录范例

目 录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

所有标题均为小四号宋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页码右对齐 摘要……………………………………………………………………………………………Ⅰ Abstract ……………………………………………………………………………………… Ⅱ

空一行

1 前言………………………………………………………………………………………1

1.1 本课题研究现状………………………………………………………………………1

1.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2

空一行

2 实验部分……………………………………………………………………………4

2.1 实验仪器和药品………………………………………………………………4

2. 1. 1 实验仪器………………………………………………………4

2. 1. 2 实验药品……………………………………………………………5

2. 2 合成路线…………………………………………………………………5

2.3 实验步骤………………………………………………………………………………10

2.4.1 AA-CO-MMA 共聚物乳液的制备 ………………………………………… …

2.4.2 EuCl3·2H2O 溶液的制备…………………………………………………………………

2.4.3 Eu(DBM)2PhenCl 小分子配合物的合成…………………………………………………

2.4.4 Eu(DBM)2PhenP的制备…………………………………………………………………

空一行

3 结果与讨论……………………………………………………………11

3.1 单体不同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的稳定性的影响………………………………………11

3.2 红外表征……………………………………………………………………………11

3.1.1 P (AA-CO-MMA)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11

3.1.2小分子铕配合物Eu(DBM)2PhenCl的红外光谱…………………………………12

3. 2 荧光分析…………………………………………………………12

3.2.1小分子铕配合物固体的荧光分析…………………………………………………12 3. 2. 2高分子铕配合物固体的荧光分析……………………………………14

3. 3 热性能分析…………………………………………………………………19

空一行

4 结论…………………………………………………………………………………………20 参考文献………………………………………………………………………………………21 致谢……………………………………………………………………………………………22

论文正文的排版:

1.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上空一行、换行

2. 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换行

3.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4. 正文小四号字体,行距为固定值20磅

5. 图题及图中文字用5号宋体

6. 参考文献标题用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参考文献正文为五号宋体

论文实例

1前言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换行)

1.1本课题研究现状(第二级标题用小三黑体,靠左、换行)

稀土光至发光材料是一类具有独特性能的发光材料,其荧光单色性好,发光强度好,

已引起人们极大的研究兴趣[1-3]。目前,……

1.2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目的和意义

………..

……..

2.4.4 Eu(DBM)2PhenP 的制备 (第三级标题用四号黑体, 换行)

按n ( 聚合物(以AA 单元计)) :n (稀土)=3:1取量。在装有回流冷凝的150ml 三口

烧瓶中,水浴加热并控温65℃,先加入聚合物溶液,然后在搅拌下逐滴滴加Eu 的小分子配合

物Eu(DBM)2PhenCl 液体,反应4h, 在调节PH 值为6-7时,溶液变浑浊,继续搅拌反应

10h , 此时溶液变成胶状,加入石油醚静置24h , 过滤、洗涤,真空干燥,研磨得稀土高分子

配合物。

3 结果与讨论 (第一级标题用三号粗黑体,靠左、上空一行、换行)

3.1 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不同质量比对共聚物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取乳液5ml 于试管中,保鲜膜封口,置于干燥阴凉的室内环境(室温:20-35℃),避

免阳光直射,观察其黏度和流动性的变化,记录乳液失去流动性所需的时间,时间越长表

次数

1

2

3 m(AA):m(MM) 1:5 1:4 1:3 温度 60-65℃ 60-65℃ 60-65℃ 现象 反应停止后,出现白色固体物质 均一稳定的白色乳液 反应完一段时间后出现分层 稳定性 差 好 较差

由表1可知,MMA(4ml),AA(1ml),温度(60-65℃)下获得的乳液的稳定性最好。

……….

3.2 红外分析

3.2.1 P(AA-CO-MMA )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 在常温下,用Avatar360 FT-IR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AA-CO-MMA ) 共聚物进

行了红外吸收光谱的测试(KBr 压片) ,结果如图1所示。 5

29501440

3440

1730

1150

[**************]0

波长/nm[1**********]

图1 P(AA-CO-MMA ) 共聚物的红外吸收光谱图 (五号加粗)

(空一行)

从图1中可以看出,经纯化后的P(AA-CO-MMA)的红外吸收光谱中有3个很明显的……

…………

4 结 论

通过研究,可得出如下结论:

构进行了表征。

2. 以Eu ∶DBM ∶Phen 物质的量比为1∶2∶1作为原料, 无水乙醇做溶剂合成了 Eu(DBM)2PhenCl小分子配合物并通过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

析表明, 分解温度为273℃, 说明配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3.将上述合成的共聚物 P(AA-CO-MMA)与小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Cl,按一定比例合

成稀土高分子配合物Eu(DBM)2PhenP , 并通过红外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配合物的热稳

定性分析表明, 分解温度为231℃, 说明配合物有较好的稳定性。

4.对配合物的荧光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 配合物在波长为612nm 处发出单一的红光,

与小分子配合物配合物Eu(DBM)2PhenCl 相比, 发光强度有所提高, 配合物发光的色纯度

比较好。有望成为一种新型的发光材料。可运用在LED 灯、霓虹灯、防伪材料, 在光致

发光、电致发光、激光发光材料以及太阳能转换材料等领域具有潜在性的应用前景。 1.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为原料合成了共聚物P(AA-CO-MMA), 并通过红外对其结

(空一行) 参考文献

(三号粗黑体,居中上下空一行,正文为五号宋体)

[1] 刘国勤, 黄芳,关春龙,等.P(AA-co-MMA)/PEG半互穿聚合物网络的力学性能研究[J].河南化工,

2007,24(3):25-28.

[2] 陈姝帆, 淡宜. P(MMA-co-AA)乳液的制备及pH 响应特性[J].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8,21(4):112-114.

[3] 朱开梅, 顾生玖, 等. 甲基丙烯酸甲酯一丙烯酸共聚物磁性微球的制备及其应用[J]. 合成橡胶工

业,2006,29(1):22-25.

[4] 李振泉, 曹绪龙, 宋新旺, 等. pH 响应P(MMA-co-AA)/PAAC 半互穿网络微凝胶的合成及表征[[J ].

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8,21(1):17-19.

[5] 张秀菊, 陈鸣才, 等. 以不同键合方式合成的Eu-AA-MMA 共聚物的表征及荧光性质[J]. 高分子材料

科学与工程,2004,20(3):1254.

…………………..

致 谢

单独另起一页


相关内容

  • 论文电子版格式要求(模板)撰写要求...
  •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撰写规范要求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必须使用汉语撰写(外语专业除外).论文内容应层次分明.数据可靠.文字简练.说明透彻.推理严谨和立论正确.学位论文,一般由封面.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目录.插图和附表清单.引言(第一章).正文.结论(最后一章).参考文献.致谢. ...

  • 设计说明书格式
  • 齐 食品工程 学 院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成 绩 年 月 日 摘 测量数据的精确定位是实现复杂曲面加工检测的关键,针对其在初始变换估计和最近点计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快速.精确的定位方法.该方法以曲面的曲率为联系特征,建立起满足角度.距离约束的对应关系,能够实现测量数据的初始定位,从 ...

  • 中文论文格式说明及模版
  • 南京大学第十二届基础学科论坛 中文论文格式说明及模版 格式说明: 中文论文关键格式(按行文次序)如下.建议您在中文论文模板上直接行文. 1. 页眉中间:"南京大学第12届基础学科论坛",页眉最右端:标准学科分类名(如 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文学.社会学.经 ...

  • 物理创新实验大赛评审会议报告论文模板
  • 标题: 物理创新实验大赛评审会议报告论文模板 作者:评审组织委员会 (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 [摘要]:该论文模板按照标准论文格式要求制作,其中红色字体为作者在正式提交论文需要删去的,黑色字体部分为论文中可更改部分,蓝色字体为论文需要保留部分,需要在正式提交论文时将字体颜色更改为黑色,橙色部分 ...

  •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格式及要求模板(
  • 毕业设计[论文] 题学专姓学 目:院:业:名:号: 指导老师:完成时间: 摘要 摘要是设计(论文)内容不加注释和评论的简短陈述,应以第三人称陈述.它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设计(论文)的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内容应包含与设计(论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读者确定有无必要阅读全文,也供文 ...

  • 南京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板
  • 分类号UDC 密级学位论文南京大学学位论文 A T X 模板L (题名和副题名)杨文博 (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职务.职称.学位.单位名称及地址 南京大学数学系申请学位级别博士专业名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010年6月1日XXX 教授XXX 教授 XXX 教授 XXX 教授论文提交日期2010年5月1 ...

  • 模板(电子文档)
  • 辽 东 学 院 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 学 生 姓 学 专 班 学 号: 指 导 教 师: 审 阅 教 师: 完 成 日 期: 辽 东 学 院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独创性说明 作者郑重声明:本毕业论文(设计)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 ...

  • 齐齐哈尔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文科格式规范
  • 学 号:你的学号 学科专业:所在专业 研究方向: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职称 答辩日期: 年 月 齐齐哈尔大学 Qiqihar University 英文页 齐齐哈尔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 ...

  • 色谱期刊论文模板
  • 中文题目 (注:应准确简洁地反映稿件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不要使用缩略语,也不要出现诸如"„„的研 究"或"„„的探索"等模糊字样) 全部作者姓名 (注:姓名间用逗号隔开,并在通讯联系人的姓名右上方标注"*"号,如:作者一,作者二 作者三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