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作文]关于鲁迅的资料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最后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的作品也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影响: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真诚地面对时代和社会人生,提升自身言说与写作的意义,在中 国这块坚实而厚重的大地上,发出自己真实的生命的内在之音。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后改为豫亭,浙江绍兴会稽县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小说《阿Q正传》。1936年10月19日因肺结核病逝于上海。

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

鲁迅:他“俯首甘为孺子牛”,他一生都为改变整个民族的命运忙碌着;年轻时看到整个民族病弱的状态激发了他学医救国的志向,后来在日本学习过程中认识到中国人是病在思想上,因此弃医从文,决心用自己手中的笔改变中国人的思想;他的著作无数,其中《阿Q正传》、《孔已己》、《药》、《狂人日记》等都深刻反映了当时畸形社会下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况。他的著作对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青少年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促进人们为改变中国落后状况而努力奋斗。他的精神可以用三个字来形容——民族魂,这也是当时的人们在追悼会上盖在他遗体上的三个字。最后可以说他是一个有思想、有民族大义、思想开放进步,时代造就的伟大的文学家。

鲁迅的作品也给我们后人带来了影响:在当代作家的写作中获得进一步的深入和发展。鲁迅给当代作家留下了更大的追寻与反思的空间。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会真诚地面对时代和社会人生,提升自身言说与写作的意义,在中 国这块坚实而厚重的大地上,发出自己真实的生命的内在之音。


相关内容

  • 语文课例研究及其样式小学
  • 课堂教学的两个要点 合宜的教学内容 有效的教学设计 名 课研习:王崧舟老师<长相思> 1 清 纳兰性 德:长 相 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 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王崧舟老师<长相思>研习 一.借助注释,读懂词意 二.展开想象, ...

  • 六上册教材分析
  •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介绍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是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 ...

  • 第五组 教材分析
  • 第五组 教材分析:本组教材以"初识鲁迅"为专题编排,四篇文章中只有一篇是鲁迅自己的作品,其余三篇都是不同的人写鲁迅的,这样就使得鲁迅这一人物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丰满.生动.<少年闰土>是一篇经典课文,生动刻画了一个活泼可爱.聪明能干的农村少年形象; 周晔的<我的伯 ...

  • [藤野先生]教学资料汇集
  • 一.背景及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一)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最初发表于1926年12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副题<旧事复提之九>,后收入1928年出版的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背景情况请参见本文第二部分"课文分析" ...

  • 关于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
  • 关于语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案 教学目标 1. 熟读整体课文,认识理解生字: 2. 整体感知课文,理清作者对文章的思路: 3.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4. 领会并掌握课文的写作方法,加以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5. 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作者如何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 教 ...

  • 读什么,怎么读:引导中学生"读点鲁迅"的一个设想
  • 作者:钱理群 鲁迅研究月刊 2004年08期 1 关于中学生"读点鲁迅"的理由与意义,已经谈得很多,我自己就写有<关于鲁迅作 品教学的几点思考>.<"于我心有戚戚焉"--读王景山先生>这样 的文章.但即使在这一点上取得了共识,也没有完全 ...

  • 关于[肩膀]作文的评讲
  • 关于<肩膀>作文的评讲 一.目标:通过具体例文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不足,并找到升格的方向,进而提高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及水平. 二.课时安排:二课时 三.文题回顾: 以<肩膀>为题,写一篇800字的作文,除诗歌外题材不限. 四.立意点拨(此为借鉴网友的,表示感谢): 结合作文审题 ...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
  •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整体备课 一.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本册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二组"祖国在我心中"和第六组"轻叩诗歌的大门&quo ...

  • [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 <风筝>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 <风筝>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以家庭.亲情为主题.亲情是人世间最真挚最纯美的感情,鲁迅的<风筝>就是在温馨与和美中,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现浓浓的兄弟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