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认识机器人]说课稿

第10课《认识机器人》

执教者:谢贤晓

【教材分析】

《认识机器人》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下第二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机器人展开,共6课时,本课主要通过机器人外观和历史的视角来认识机器人,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

过程与方法:

能从众多具体机器人中归纳出机器人最基本的特征,能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机器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主动关注、了解机器人的兴趣。感受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小树立爱科学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

机器人的特点;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巧妙设计多项任务,环环相扣,落实教学知识点。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绿色网络教室”学生端的“组共享与交流”功能展开学习。

【教学准备】

机房:教师机安装“绿色网络教室”控制系统和办公端软件,学生机安装“绿色网络教室”学生端软件。

学生:在纸上绘制“我心目中的机器人”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机器人的特征

通过实物展台出示学生课前绘制的“我心目中的机器人”,观看后,让学生归纳他们绘制的机器人的共同点是什么?——“人形”,这时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机器人很多都不是人形的”出示ppt 中几种机器人的图片,教师再一次提问:“那么这些不像人形的机器能称之为“机器人”吗?”“机器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特性?”引出本课的课题《认识机器人》,接着布置任务一。

任务一:上网查找,了解机器人的特征,同桌进行交流。

学生汇报查找结果,总结机器人的特征:外形、大脑、动作。判断PPT 中的图片是否是机器人。

本环节通过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通过上网查找和归纳,建构一个初步的机器人特征的概念。学生汇报查找结果时,教师引导学生关键字的选择,使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二、 看书自学 机器人的种类

教师提问“为何要研发各异的机器人?”,教师PPT 展示具有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图片并进行用途上的简单说明。教师再一次提问 “目前有哪些种类的机器人,它们的应用领域?”

任务二:

翻开书本到P33,认真阅读第二个板块“机器人的种类”,根据自己的兴趣上网查找相关机器人的图片和功能。

三、小组合作 机器人的由来

环节二的反馈引出环节三的教学内容“机器人的由来”,教师提问: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现在的机器人已经具备了如此强大的功能,那么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为什么机器人的英文名字叫“robot ”?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想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的兴趣。

任务三:

小组合作,上网收集机器人的发展史,小组长利用组员收集到得资料在word 中记录主要关键性的词语。

温馨提示(同学们可以围绕下面四点展开搜索):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信息。

2、机器人的英文名字“robot ”的由来,它的意思。

3、机器人的产生背景。

4、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分别是?

展示2-3个小组整理的word 文档,教师对小组归纳的内容进行点评和小结。

设计意图:

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并进行归纳有一定的难度,每个小组借助网络平台的组功能,进行交流,理清思路,进而计算机的发展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落实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用心绘制 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出示视频“法国:创新机器人展各种机器人齐亮相”,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最近研发的机器人,进而让他们畅想,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怎样的?能做哪些事情?

任务四:利用画图软件绘制“你心目中的机器人”。

交流绘画,学生根据作品简单描述心目中机器人的作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与课前学生绘制的“我心目中的机器人”做到了前呼后应的作用,不仅让学生能将本课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也体现了本课知识对学生的触动,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也在畅想中不断提升。

五、小结

师生回忆通过本节课我们都了解了机器人的哪些知识作为总结。

【板书】

大部分的板书在课件中,黑板上只是简单书写本节课的课题、关键点。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

第10课《认识机器人》

执教者:谢贤晓

【教材分析】

《认识机器人》是浙江摄影出版社小学信息技术六下第二单元第1课时的内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围绕机器人展开,共6课时,本课主要通过机器人外观和历史的视角来认识机器人,激发学生对机器人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机器人的产生、现状和发展。

过程与方法:

能从众多具体机器人中归纳出机器人最基本的特征,能判断一个物体是不是机器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产生主动关注、了解机器人的兴趣。感受科技的飞速发展,从小树立爱科学的志向。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教学难点】

机器人的特点;能较快地、有针对性地收集有关机器人的资料。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巧妙设计多项任务,环环相扣,落实教学知识点。学生针对教师的提问,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绿色网络教室”学生端的“组共享与交流”功能展开学习。

【教学准备】

机房:教师机安装“绿色网络教室”控制系统和办公端软件,学生机安装“绿色网络教室”学生端软件。

学生:在纸上绘制“我心目中的机器人”

教师:课件

【教学过程】

一、精彩导入 机器人的特征

通过实物展台出示学生课前绘制的“我心目中的机器人”,观看后,让学生归纳他们绘制的机器人的共同点是什么?——“人形”,这时教师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看到的机器人很多都不是人形的”出示ppt 中几种机器人的图片,教师再一次提问:“那么这些不像人形的机器能称之为“机器人”吗?”“机器人需要具备怎样的特性?”引出本课的课题《认识机器人》,接着布置任务一。

任务一:上网查找,了解机器人的特征,同桌进行交流。

学生汇报查找结果,总结机器人的特征:外形、大脑、动作。判断PPT 中的图片是否是机器人。

本环节通过巧妙的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通过上网查找和归纳,建构一个初步的机器人特征的概念。学生汇报查找结果时,教师引导学生关键字的选择,使本课的教学难点得到突破。

二、 看书自学 机器人的种类

教师提问“为何要研发各异的机器人?”,教师PPT 展示具有不同功能的机器人图片并进行用途上的简单说明。教师再一次提问 “目前有哪些种类的机器人,它们的应用领域?”

任务二:

翻开书本到P33,认真阅读第二个板块“机器人的种类”,根据自己的兴趣上网查找相关机器人的图片和功能。

三、小组合作 机器人的由来

环节二的反馈引出环节三的教学内容“机器人的由来”,教师提问:通过科学家的不懈努力,现在的机器人已经具备了如此强大的功能,那么世界上第一台机器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为什么机器人的英文名字叫“robot ”?通过这样的提问,激发学生想要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的兴趣。

任务三:

小组合作,上网收集机器人的发展史,小组长利用组员收集到得资料在word 中记录主要关键性的词语。

温馨提示(同学们可以围绕下面四点展开搜索):

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的相关信息。

2、机器人的英文名字“robot ”的由来,它的意思。

3、机器人的产生背景。

4、机器人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成长阶段,分别是?

展示2-3个小组整理的word 文档,教师对小组归纳的内容进行点评和小结。

设计意图:

在有限的时间内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并进行归纳有一定的难度,每个小组借助网络平台的组功能,进行交流,理清思路,进而计算机的发展史有一个整体的认识,落实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用心绘制 机器人的发展

教师出示视频“法国:创新机器人展各种机器人齐亮相”,通过视频让学生感受最近研发的机器人,进而让他们畅想,你心目中的机器人是怎样的?能做哪些事情?

任务四:利用画图软件绘制“你心目中的机器人”。

交流绘画,学生根据作品简单描述心目中机器人的作用。

设计意图:本环节与课前学生绘制的“我心目中的机器人”做到了前呼后应的作用,不仅让学生能将本课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而且也体现了本课知识对学生的触动,学生对机器人的兴趣也在畅想中不断提升。

五、小结

师生回忆通过本节课我们都了解了机器人的哪些知识作为总结。

【板书】

大部分的板书在课件中,黑板上只是简单书写本节课的课题、关键点。

各位评委,我今天说课内容到此结束,谢谢。


相关内容

  • 第7课认识机器人
  • 第7课 认识机器人 21世纪,智能机器人的应用将更加广泛,机器人已在工业.农业.医学.军事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并将走进家庭,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通过本节课,教师将引领学生走进机器人的神秘世界. 编写意图 编写本节课的目的在于对机器人世界的探秘,了解机器人的分类,学习机器人各部分 ...

  • 开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课堂教学之认识
  •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乐高教育机器人培养创造性思维的一些做法和认识体会,在智能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在学校开设这类课程更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乐高教育机器人 创造性思维培养 课堂教学认识 最近几年,许多中小学把乐高教育机器人活动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使机器人创意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作为一种全新 ...

  • 2016哲学高考题第二单元
  • 四.探究世界的本质 1.(2016全国新课标II甲卷22)在长征途中,毛泽东非常重视情报工作,及时掌握敌方的部署与动向,根据敌我双方力量的变化,寻找敌方薄弱环节,灵活调动军队,四渡赤水,终于摆脱了敌兵的围追堵截.毛泽东用兵如神的奥秘在于: ①重视调查研究,依据不断变化的情况决定军事部署 ②把对战争规 ...

  • 2016年苏教版八年级信息技术教案
  • 第1课 认识机器人 课时1 教学目的: 1.了解机器人的基本定义和主要分类. 2.了解机器人的主要发展方向. 3.以知识普及为主线,引导学生理解机器人的涵义. 4.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了解机器人技术及其发展方向. 5.接受高科技的启发,学人所长,并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感受. 6.感悟机器人与普 ...

  •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 <认识物体和图形>教案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在玩中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 ...

  •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 河北人民教育出版社五年级下册科学全部教案 2.撬棍的学问 ................................................................................................................ 5 3.轮子的妙 ...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 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 1. 怎样才能省力 教学目标: 1.探究一些工具可以轻松省力完成一些任务的方法,认识一些常见的简单机械,知道可以利用它们提高工作效率. 2.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用方法. 3.小组合作探究,乐于和他人交流所得.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分析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作用及使 ...

  •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 冀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科学进入课程实验的新阶段.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有了自己的科学思维方式 ,对科学探究过程有所了解,并能运用这一方法解决问题.但前两年的学习相比,本期课外实践活动增多,对观察和记录的要求很高,还需要长时间地观察和记录.要求学生有耐心.细致的学习态 ...

  • 乐高机器人课件
  • 第二课认识乐高蓝牙机器人系统____NXT 授课时间参加教师 活动目的: 1. 认识NXT 主要配件,并将其与RCX 核心配件作比较,学习和掌握新型乐高机器人: 2. 搭建蓝牙机器人: 3. 知道NXT 控制器各按钮的作用,初步学会在NXT 是编写简单程序,理解传感器的功能 活动过程: 一. 乐高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