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偷了我们的工作时间?

51job 翠翠

最近,美国微软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劳动者平均每周上班的时间为45个小时,但是实际上,其中至少有16个小时“不具生产性”。另外,美国工作政策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美国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在持续拉长,有些甚至长达70个小时。由此似乎得出一个结论,工作时间越长,浪费时间也越多。

半数以上职场人工作效率不高,白领加班是家常便饭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中国职场人。前程无忧(www.51job.com)近期对3482位职场白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能6小时以上高效率工作的人只占8%(278人);有17%(591人)的人认为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是5-6小时;有32%(1114人)的人认为自己上班只有一半时间(4-5小时左右)“具有生产性”;更突出的是另有19%(661人)的人认为自己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在2小时以下(包括2小时)。

显然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在一天的工作时间内,会处于这样的“不具生产性”状态:似乎总是忙忙碌碌,感觉时间不够用,但到了下班前“清点”工作成果,却往往发现有很多计划好的事情都没有完成,忙碌的一天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加班成了不得不为的事情。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加班已经成为职场人每周的“家常便饭”。有82%左右的职场人每周都会加班,其中34%的人每周加班次数频繁,双休日也受工作打扰。

调查还显示,八成以上的加班者抱怨加班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我们不得不承认,延长工作时间,会扰乱原本有序的作息规律,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甚至以后几天的工作效率,使后续的工作也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显然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必须找到那些“偷”走我们时间的“元凶”。

“元凶”之一:依赖记忆做事,缺少计划

临下班,Andy总会发现某项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比如考勤表必须要交,明天开会的内容要准备一下,而自己就是不能提早想起这些事来。

俗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的大脑有时也会给我们开个小玩笑,忽略一些其实很重要的事情。而没有计划的工作,看上去是“随机”地处理遇到的事,这样很有可能忘记最需要在当天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法:列出明天所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中包括今天部分完成的,并给每件事标出处理顺序。

“元凶”之二:拖到最后期限

Waters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每件事都会拖到最后期限才能完成。由于时间的压力及紧迫感,往往匆忙了事,之后又需要反复地去修改,浪费了时间。

从心理学角度,喜欢把事情放到最后一天完成的人,通常是对自己所做的这件事缺乏信心。因为信心不足,总期待有更好的方法或结果出现,等到了最后一刻才不得不“交卷”完事。“交卷”后,通常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是,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完成得更好。

解决方法:把一项任务拆分成几个阶段,每完成一个阶段小小地奖励自己,这样可以建立信心。

“元凶”之三:不及时把信息资源归类

Echo觉得每天总在找东西。大老板终于决定与这家客户合作,但是关于客户的详细背景资料不知放哪里了;前几天同事发来邮件好像消失了,那上面有客户的具体联系方式;上周会议记录似乎并不在面前一堆文件中……

归类的作用是可以让人最快速地找到当下需要的信息。不要以为这样会浪费时间,一旦习惯养成后,可以省下很多反复搜寻的时间。

解决方法:在遇到新事情的时候要马上进行分类。注意分类建好后,要让自己很容易找到,否则也一样会浪费时间。

“元凶”之四: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Jane的人缘很好,因为她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Jane的口头语是,工作上能帮的就帮一下,人家也挺为难的。于是,Jane不得不需要加班来完成自己份内的事。

热心帮助会增加自己的成就感,但是人的精力与时间有限,当热心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导致本职工作无法完成,由此带来的打击会更大。毕竟我们活在当下,只有自己活得好,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解决方法:向提出请求的同事说不。

“元凶”之五:缺少弹性时间

某天一上班,Jones就接到上司的电话,原定出差的工程师生病,公司需要他临时去外地为公司的一个产品做现场演示。原本Jones排好的工作计划就此打乱,突然而来的出差任务严重影响了Jones的工作效率。

虽然我们不能预见突发事件,但我们可以预留一些时间来应对。排满的工作计划表看似很紧凑,很有效率,实质上是一根拉紧的橡皮筋,再有突发事件,橡皮筋已无延伸的可能,结果可想而知。

解决方法:每天留一些让自己随意的时间。

寻找偷走时间的“元凶”的意义在于找到能够更高效率投入每天工作的方法。如果我们很熟悉我们的工作,而且能够比其他人都干得更快,为什么我们不能早点回家呢?让我们和加班生活说拜拜吧!(完)

无忧工作网

51job 翠翠

最近,美国微软公司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的劳动者平均每周上班的时间为45个小时,但是实际上,其中至少有16个小时“不具生产性”。另外,美国工作政策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10年,美国人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在持续拉长,有些甚至长达70个小时。由此似乎得出一个结论,工作时间越长,浪费时间也越多。

半数以上职场人工作效率不高,白领加班是家常便饭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中国职场人。前程无忧(www.51job.com)近期对3482位职场白领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能6小时以上高效率工作的人只占8%(278人);有17%(591人)的人认为自己的有效工作时间是5-6小时;有32%(1114人)的人认为自己上班只有一半时间(4-5小时左右)“具有生产性”;更突出的是另有19%(661人)的人认为自己每天的有效工作时间在2小时以下(包括2小时)。

显然我们当中的很多人,在一天的工作时间内,会处于这样的“不具生产性”状态:似乎总是忙忙碌碌,感觉时间不够用,但到了下班前“清点”工作成果,却往往发现有很多计划好的事情都没有完成,忙碌的一天似乎没有什么效果,于是加班成了不得不为的事情。前程无忧的调查显示,加班已经成为职场人每周的“家常便饭”。有82%左右的职场人每周都会加班,其中34%的人每周加班次数频繁,双休日也受工作打扰。

调查还显示,八成以上的加班者抱怨加班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效率。我们不得不承认,延长工作时间,会扰乱原本有序的作息规律,从而影响到第二天甚至以后几天的工作效率,使后续的工作也受到影响,形成恶性循环。显然想要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加班,必须找到那些“偷”走我们时间的“元凶”。

“元凶”之一:依赖记忆做事,缺少计划

临下班,Andy总会发现某项重要的工作没有完成,比如考勤表必须要交,明天开会的内容要准备一下,而自己就是不能提早想起这些事来。

俗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我们的大脑有时也会给我们开个小玩笑,忽略一些其实很重要的事情。而没有计划的工作,看上去是“随机”地处理遇到的事,这样很有可能忘记最需要在当天解决的问题。

解决方法:列出明天所要做的事情,这些事情中包括今天部分完成的,并给每件事标出处理顺序。

“元凶”之二:拖到最后期限

Waters有个很不好的习惯。每件事都会拖到最后期限才能完成。由于时间的压力及紧迫感,往往匆忙了事,之后又需要反复地去修改,浪费了时间。

从心理学角度,喜欢把事情放到最后一天完成的人,通常是对自己所做的这件事缺乏信心。因为信心不足,总期待有更好的方法或结果出现,等到了最后一刻才不得不“交卷”完事。“交卷”后,通常给自己的心理暗示是,如果我有更多的时间我会完成得更好。

解决方法:把一项任务拆分成几个阶段,每完成一个阶段小小地奖励自己,这样可以建立信心。

“元凶”之三:不及时把信息资源归类

Echo觉得每天总在找东西。大老板终于决定与这家客户合作,但是关于客户的详细背景资料不知放哪里了;前几天同事发来邮件好像消失了,那上面有客户的具体联系方式;上周会议记录似乎并不在面前一堆文件中……

归类的作用是可以让人最快速地找到当下需要的信息。不要以为这样会浪费时间,一旦习惯养成后,可以省下很多反复搜寻的时间。

解决方法:在遇到新事情的时候要马上进行分类。注意分类建好后,要让自己很容易找到,否则也一样会浪费时间。

“元凶”之四:不会拒绝别人的请求

Jane的人缘很好,因为她从不拒绝别人提出的要求。Jane的口头语是,工作上能帮的就帮一下,人家也挺为难的。于是,Jane不得不需要加班来完成自己份内的事。

热心帮助会增加自己的成就感,但是人的精力与时间有限,当热心影响到自己的本职工作,导致本职工作无法完成,由此带来的打击会更大。毕竟我们活在当下,只有自己活得好,才能更好地帮助别人。

解决方法:向提出请求的同事说不。

“元凶”之五:缺少弹性时间

某天一上班,Jones就接到上司的电话,原定出差的工程师生病,公司需要他临时去外地为公司的一个产品做现场演示。原本Jones排好的工作计划就此打乱,突然而来的出差任务严重影响了Jones的工作效率。

虽然我们不能预见突发事件,但我们可以预留一些时间来应对。排满的工作计划表看似很紧凑,很有效率,实质上是一根拉紧的橡皮筋,再有突发事件,橡皮筋已无延伸的可能,结果可想而知。

解决方法:每天留一些让自己随意的时间。

寻找偷走时间的“元凶”的意义在于找到能够更高效率投入每天工作的方法。如果我们很熟悉我们的工作,而且能够比其他人都干得更快,为什么我们不能早点回家呢?让我们和加班生活说拜拜吧!(完)

无忧工作网


相关内容

  • 成为时间的主人
  • <与时间有约>的作者史提芬?柯维(Stephen R. Covey)在书中提到:「我们生命的中心就是我们安全感,方向感,智慧和能力的来源」.通常人们会觉得迷失的原因是因为他们离自己的生命中心太远,以致于没有办法全然认清真实的自我,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只是在努力的往前走罢了. 我们现今面对的是 ...

  • 连续分段时间管理
  • 连续分段时间管理法 时间管理 January 4th, 2011 弥缝觉得这是一套非常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我想或多或少你在生活中有使用过这套方法(至少我经常采用).这次我简单整理了这篇比较详细介绍这套连续分段时间管理法的文章,在此分享给大家. 时间是生命的原料,我们有多大的成就取决于怎样利用我们的时 ...

  • 华为时间管理
  • 华为时间管理 = 授课方式: 讲演.案例分析.管理游戏.录象 必备条件:数字投影仪.便携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有效时间管理重要性的讲解,通过对人们日常工作中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的误区的分析及时间管理基本方法.技巧的讲解,帮助学员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适合对象: 新员工 培训目标 学完本 ...

  • 时间管理培训(华为)
  • 华为时间管理培训 课程时数:3.5小时 授课方式:讲演.案例分析.管理游戏.录象 必备条件:数字投影仪.便携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有效时间管理重要性的讲解,通过对人们日常工作中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的误区的分析及时间管理基本方法.技巧的讲解,帮助学员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适合对象:新员工 ...

  • 时间管理培训课程_gtd时间管理方法心得
  • 导语 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脑子,也要花费时间.因此,管理时间的水平高低,会决定你事业和生活的成败.每个星期有168 个小时,其中56 个小时在睡眠中度过,21 个小时在吃饭和休息中度过,剩下的91 个小时则由你来决定做什么--每天13 个小时.如何 ...

  • 任正非的时间管理培训
  • 任正非的时间管理培训 程时数:3.5小时 授课方式: 讲演.案例分析.管理游戏.录象 必备条件:数字投影仪.便携 课程简介: 本课程通过对有效时间管理重要性的讲解,通过对人们日常工作中在时间管理上存在的误区的分析及时间管理基本方法.技巧的讲解,帮助学员进行有效的时间管理.提高工作绩效. 适合对象: ...

  • 时间管理手册
  • 成功从管理时间开始 时间是人生的最大的资源,它伴随在每一个人的身边: 没有时间就什么也做不成: 时间又是人生的最昂贵的成本,过一秒少一秒,无法再生: 人生的价值不同,那是因为单位时间的价值不同: 人生的成就不同,那是因为支付时间的方式不同. 因此我们就有必要很好地了解时间的特性,更有效地支付时间成本 ...

  • 第七期分享:如何让你的工作具有条理性
  • 作为一名企业中层管理者,您的工作有条理性吗?做到高效工作了吗?遇到问题时,您具备怎样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您的工作有计划吗,是否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呢?在与上下级.与其他部门进行沟通时,你是否遇到了瓶颈?您的每一个决策是否是准确有效的?您的综合能力是否明显强于他人?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接下来的一个 ...

  • 餐饮部实习周记
  • 酒店餐饮实习周记 在酒店实习的这个星期感觉过得很快,我和.....被派遣到离点心房比较近的副传菜间负 责传点心.点心房是一个很有趣的地方,里面的师傅们也很友好.几乎每天上午茶的时间都 会有一些客人来中餐厅吃点心,我们几个人都配合得很好,也很团结,师傅们一做好点心我 们就会把它们从点心房传到客厅里,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