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作文能像[老王]那样写吗?

  (如果问我,中学课本中哪篇文章最让我感动,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杨绛的《老王》。   《老王》之感动我,是一个不需要任何文本之外力量干预而自然发生的审美行为,就如静夜醒来,没来由的忽然想起生命中那个受之恩惠却已无报答机会的人,让我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除了心痛得泪流满面便说不出一句话。   像《老王》那样的文章,也只有像杨绛那样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在饱受沧桑、阅历世相,文风归于平淡之后才写得出,也只有如我这般有了一定生活经历的人才喜爱。我也相信我的审美情趣能代表多数已不再年轻的阅卷老师。   既然如此,那么,可否让学生在考场上也写《老王》样的作文,让阅卷老师心有触动而对作文给予高分呢?   不行。原因是,《老王》写得一点都不漂亮,没有用到“作文宝典”之类书籍中列出的任何一条“高分秘技”。虽然这些“秘技”从文学的角度看,都显得那样花里胡哨,华而不实。《老王》真拿到考场上来,恐怕只会得个比平均分高一点的分数。   这不能全怪阅卷老师喜欢花哨的东西。阅卷期间,每天几百份作文的评阅量,换作谁都只能看到肤浅的层面。考场作文的评阅,本质上是一种高速阅读,高速阅读必然是浅显阅读,浅显阅读必然止于作文表层。考场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必须要有与高速阅读相适应的特点,要有使阅卷老师在极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和看清的东西:明朗的结构,明晰的思路,明丽的语言,明显的主题等。所以,每年高考中考结束后,尽管总有专家教授呼吁作文要反璞归真,而中学教师依然我行我素,在课堂上传授那些能让阅卷教师眼睛一亮的“高分秘技”。考场作文面临的这种尴尬将长期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事实,中学教师目前最应研究的是,如何写那种既能激起阅卷老师兴趣、又不让老师感到矫揉造作的作文,也就是说,如何有技巧地抒写真情。   由于所有的中考作文题目都能写成记叙文,并且大都更适合写记叙文,所以下面就以记叙文为例,谈谈写好记叙文必须建立的三个意识。   第一,要建立写自我的意识。考生其实用不着借古人、洋人说事,自己经历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以及耳闻目睹到的社会生活就有取之不尽的作文资源。阅卷老师最想看到的就是考生真实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感悟。学生的最大困惑是感到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可写的。解决的最好办法是教学生学会“分解”。把一天的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上床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分解,再分解,就会发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写之处。还要教会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适当的加工。通常的做法是,将几个人的特点综合起来进行取舍,将几件事综合起来进行重组,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鲜明。这并非“造假”,因为写作(不包括新闻报导)从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连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也是“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第二,要建立写细节的意识。写记叙文不能像电影剧情简介那样,只对人物和事件作概括陈述和笼统说明,那样只会让人感到干巴空洞、索然无味。记叙文要靠细节说话,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胜过笼统的万语千言。如2009年福建三明中考佳作《我们初中生的故事》:“只见到他蹑手蹑脚地跑到女生后面,时机一抓准,就迅速地将女生头发上的橡皮筋给拽下来,之后装作若无其事地从旁边经过,害得那女生形象大失,头发垂下来简直跟疯子差不多,引得我们在一旁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作者通过动作和神态的细致刻画,把一场课间恶作剧描绘得真实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第三,要建立写波澜的意识。有的学生经过训练,已能较清楚地交代记叙的要素,也能刻画细节,但写出来的文章仍然激不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看了作文的开头就想看下文,并在看完后拍手叫好呢?有,就是直事曲写,通过改变叙述方式制造情节的波澜。有几个百用百灵、永不过时的掀澜技法:设置悬念、铺陈误会、设计巧合、结尾倒转、欲扬先抑。如2009年山东威海中考佳作《做人的底线》:“做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良心。杰呆呆地望着手中的获奖证书和1000元人民币,一动不动。突然“腾”的一声,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猛推开门,冲向教导处……”开头写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决定把不义之财交给上级,设下一个悬念,引得欲知原委的读者急切地往下阅读。结尾却出人意料,当“我”来到教导处时,那里的领导其实早就了解到“我”造假是为了救治父亲的实情,不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表扬了“我”没有逾越做人的底线。文章有了波澜,不用玩花哨也能引人入胜,也能得到老师的好评。   (刘思明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中学 523750)

  (如果问我,中学课本中哪篇文章最让我感动,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杨绛的《老王》。   《老王》之感动我,是一个不需要任何文本之外力量干预而自然发生的审美行为,就如静夜醒来,没来由的忽然想起生命中那个受之恩惠却已无报答机会的人,让我在毫无心理准备的情况下,除了心痛得泪流满面便说不出一句话。   像《老王》那样的文章,也只有像杨绛那样的老一辈知识分子,在饱受沧桑、阅历世相,文风归于平淡之后才写得出,也只有如我这般有了一定生活经历的人才喜爱。我也相信我的审美情趣能代表多数已不再年轻的阅卷老师。   既然如此,那么,可否让学生在考场上也写《老王》样的作文,让阅卷老师心有触动而对作文给予高分呢?   不行。原因是,《老王》写得一点都不漂亮,没有用到“作文宝典”之类书籍中列出的任何一条“高分秘技”。虽然这些“秘技”从文学的角度看,都显得那样花里胡哨,华而不实。《老王》真拿到考场上来,恐怕只会得个比平均分高一点的分数。   这不能全怪阅卷老师喜欢花哨的东西。阅卷期间,每天几百份作文的评阅量,换作谁都只能看到肤浅的层面。考场作文的评阅,本质上是一种高速阅读,高速阅读必然是浅显阅读,浅显阅读必然止于作文表层。考场作文要想获得高分,必须要有与高速阅读相适应的特点,要有使阅卷老师在极短时间内就能看到和看清的东西:明朗的结构,明晰的思路,明丽的语言,明显的主题等。所以,每年高考中考结束后,尽管总有专家教授呼吁作文要反璞归真,而中学教师依然我行我素,在课堂上传授那些能让阅卷教师眼睛一亮的“高分秘技”。考场作文面临的这种尴尬将长期存在,这是不争的事实。   面对事实,中学教师目前最应研究的是,如何写那种既能激起阅卷老师兴趣、又不让老师感到矫揉造作的作文,也就是说,如何有技巧地抒写真情。   由于所有的中考作文题目都能写成记叙文,并且大都更适合写记叙文,所以下面就以记叙文为例,谈谈写好记叙文必须建立的三个意识。   第一,要建立写自我的意识。考生其实用不着借古人、洋人说事,自己经历的家庭生活、校园生活,以及耳闻目睹到的社会生活就有取之不尽的作文资源。阅卷老师最想看到的就是考生真实的生存状况和生活感悟。学生的最大困惑是感到自己的生活没什么可写的。解决的最好办法是教学生学会“分解”。把一天的生活从早晨起床到晚上上床所发生的事情进行分解,再分解,就会发现每一分、每一秒都有可写之处。还要教会学生对现实生活进行适当的加工。通常的做法是,将几个人的特点综合起来进行取舍,将几件事综合起来进行重组,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故事情节更生动,作品主题更鲜明。这并非“造假”,因为写作(不包括新闻报导)从来就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连鲁迅笔下的阿Q形象,也是“没有专用过一个人,往往嘴在浙江,脸在北京,衣服在山西,是一个拼凑起来的角色”。   第二,要建立写细节的意识。写记叙文不能像电影剧情简介那样,只对人物和事件作概括陈述和笼统说明,那样只会让人感到干巴空洞、索然无味。记叙文要靠细节说话,一个鲜活的细节描写,胜过笼统的万语千言。如2009年福建三明中考佳作《我们初中生的故事》:“只见到他蹑手蹑脚地跑到女生后面,时机一抓准,就迅速地将女生头发上的橡皮筋给拽下来,之后装作若无其事地从旁边经过,害得那女生形象大失,头发垂下来简直跟疯子差不多,引得我们在一旁见了,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作者通过动作和神态的细致刻画,把一场课间恶作剧描绘得真实有趣,令人忍俊不禁。   第三,要建立写波澜的意识。有的学生经过训练,已能较清楚地交代记叙的要素,也能刻画细节,但写出来的文章仍然激不起阅卷老师的兴趣。有没有什么办法,让老师看了作文的开头就想看下文,并在看完后拍手叫好呢?有,就是直事曲写,通过改变叙述方式制造情节的波澜。有几个百用百灵、永不过时的掀澜技法:设置悬念、铺陈误会、设计巧合、结尾倒转、欲扬先抑。如2009年山东威海中考佳作《做人的底线》:“做人,无论如何都不能背叛自己的良心。杰呆呆地望着手中的获奖证书和1000元人民币,一动不动。突然“腾”的一声,他从椅子上站起来,猛推开门,冲向教导处……”开头写杰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终于决定把不义之财交给上级,设下一个悬念,引得欲知原委的读者急切地往下阅读。结尾却出人意料,当“我”来到教导处时,那里的领导其实早就了解到“我”造假是为了救治父亲的实情,不但没有追究责任,反而表扬了“我”没有逾越做人的底线。文章有了波澜,不用玩花哨也能引人入胜,也能得到老师的好评。   (刘思明 广东省东莞市黄江中学 523750)


相关内容

  • 努力提升高考作文水平
  •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它扭转了传统作文中"人"."文&quo ...

  • 2015年高考全国二卷高考作文指导及满分作文选
  • 2015年高考全国二卷高考作文指导 [2015新课标II 卷高考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小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为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 ...

  • 关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高效得分
  • 关于"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的问答 缘起:"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一词首先出现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对2015年全国高考作文题目评价的文章中,可视为对高考作文题目的最新界定,也是高考作文题的一种新走向.但是,在高考备考的过程中,学生对题目中的"任务驱动 ...

  •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 2014年全国卷高考满分作文: 新课标全国一卷:两人过独木桥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个项目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根据此材料写作 ...

  • 怎样写好五年级作文
  • 怎样写好年级作文 作文是一个人熟悉事物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我们要能够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明白地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重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 无论是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自由作文等,不外 ...

  • 如何精彩用语
  • 11 如何精彩用语 语言,是人与人交流的工具.无论是口头的言语表达,还是书面的文字叙述,这些都离不开遣词造句,离不开语言的灵活运用.初中作文的写作,我们关注了作文的布局谋篇.构思立意.开篇结尾等等,而最终作文与读者建立联系的桥梁就 们获得高分的重要砝码之一! 宋代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 ...

  •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作文指导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恢复高考制度以来,高考作文经历了命题.话题.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嬗变.自2006年开始,新材料作文在高考试卷中出现至2012年其相对咸熟,并在全国推广.新材料作文给定材料不给定话题或题目,也不限文体.相较于话题作文那样放得过宽, ...

  • 2015全国课标卷作文范文
  • 2015全国课标卷作文范文 (2015课标1)作文题目 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因父亲总是在高速路上开车时接电话,家人屡劝不改,女大学生小陈迫于无奈,更出于生命安全的考虑,通过微博私信向警方举报了自己的父亲;警方查实后,依法对老陈进行了教育和处罚,并将这起举报发在了官方微 ...

  • 2015年新课标II卷高考作文题:谁更具风采
  • 2015年新课标II 卷高考作文题:谁更具风采 2015年高考语文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5年新课标II 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高考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 ...